和顺电气(300141)

搜索文档
和顺电气(300141) - 苏州工业园区和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标通知书的公告
2025-04-24 19:04
中标信息 - 2025年4月23日披露项目预中标提示,近日收到京能领金双碳机械电气化项目中标通知书[1] - 中标单价692.1942万元/套,约30套,金额约2.08亿元[1] 招标人情况 - 招标人上海京能领金新能源成立于2025年2月28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京能远景领金智汇100%控股[2][3] - 招标人未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履约能力较好[3] 影响与风险 - 若项目实施,预计对公司未来业绩有积极影响[4] - 签合同及履行有无法履行或终止风险[5]
和顺电气:2025一季报净利润-0.13亿 同比下降1400%
同花顺财报· 2025-04-23 18:19
公司数据对比 - 2025年某数值为 -0.0521,2024年为 0.0034,同比变化 -1632.35%,2023年为 -0.0086 [1] - 2025年某数值为 2.53,2024年为 2.64,同比变化 -4.17%,2023年为 2.6 [1] - 2025年某数值为 0.99,2024年为 0.93,同比变化 6.45%,2023年为 0.93 [1] - 2025年某数值为 0.41,2024年为 0.58,同比变化 -29.31%,2023年为 0.55 [1] - 2025年某数值为 0.51,2024年为 0.7,同比变化 -27.14%,2023年为 0.53 [1] - 2025年某数值为 -0.13,2024年为 0.01,同比变化 -1400%,2023年为 -0.02 [1] - 2025年某数值为 -2.05%,2024年为 0.13%,同比变化 -1676.92%,2023年为 -0.33% [1] 公司相关规模及占比 - 某规模达 13910.79,占比 55.06%,变化 -250.34 [2] - 某主体规模为 6055.40,占比 23.97% [2] - 某主体规模为 5077.69,占比 20.10% [2] - 某主体规模为 1907.14,占比 7.55% [2] - 某主体规模为 230.90,占比 0.91% [2] - 某主体规模为 201.80,占比 0.80% [2] - 某主体规模为 119.54,占比 0.47% [2] - 某主体规模为 95.00,占比 0.38% [2] - 某主体规模为 84.00,占比 0.33% [2] - 某主体规模为 72.68,占比 0.29% [2] - 某主体规模为 66.64,占比 0.26% [2] - 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规模为 197.99,占比 0.78% [2] - 某主体规模为 174.25,占比 0.69% [2] - 某主体规模为 100.69,占比 0.40% [2] - BARCLAYS BANK PLC 规模为 95.73,占比 0.38% [2]
和顺电气(300141)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3 18:15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51,185,524.2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6.67%[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3,218,635.80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42.55%[5]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2,130,331.3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21.32%[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024,580,313.00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22%[5]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51,185,524.26元,上期为69,801,775.18元[16]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66,288,395.63元,上期为69,652,607.01元[17] - 营业利润本期亏损13,559,737.17元,上期盈利1,343,199.90元;利润总额本期亏损13,713,737.17元,上期盈利1,706,205.74元[17] - 净利润本期亏损13,413,285.15元,上期盈利839,660.49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本期亏损13,218,635.80元,上期盈利856,935.81元[17][18] - 少数股东损益本期亏损194,649.35元,上期亏损17,275.32元[18]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亏损13,413,285.15元,上期盈利839,660.49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亏损13,218,635.80元,上期盈利856,935.81元[18]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 -0.0521,上期为0.0034;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 -0.0521,上期为0.0034[18] 资产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货币资金期末数114,351,143.16元,较期初减少50.63%,主要系经营性流出及购买结构性存款[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193,022,500.00元,较期初增加42.85%,主要系购买结构性存款[8]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14,351,143.16元,期初余额231,631,403.67元[1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93,022,500.00元,期初余额135,124,205.49元[1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315,241,075.38元,期初余额310,295,404.52元[13]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673,101,356.35元,期初余额714,115,657.87元[14] - 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351,478,956.65元,期初余额355,557,596.92元[14]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1,024,580,313.00元,期初余额1,069,673,254.79元[14]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关键指标变化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64,500,000.00元,期初余额59,000,000.00元[14] - 流动负债合计本期为352,287,009.05元,上期为390,413,922.47元;非流动负债合计本期为20,996,927.39元,上期为21,037,932.61元;负债合计本期为373,283,936.44元,上期为411,451,855.08元[15]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为651,296,376.56元,上期为658,221,399.71元;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本期为1,024,580,313.00元,上期为1,069,673,254.79元[15] 费用关键指标变化 - 管理费用2025年1 - 3月为12,338,331.31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66.61%,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8] - 研发费用2025年1 - 3月为7,376,398.96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59.19%,主要系新市场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增加[8] 现金流量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025年1 - 3月为53,531,808.41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54.84%,主要系应收账款回笼较上年同期减少[8]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2025年1 - 3月为14,082,324.54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34.41%,主要系支付的员工薪酬和福利较上年同期增加[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53,531,808.41元,上期为118,525,086.39元[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5,662,606.63元,上年同期为125,901,130.81元[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17,792,938.00元,上年同期为97,828,871.49元[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2,130,331.37元,上年同期为28,072,259.32元[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60,842,276.26元,上年同期为50,387,756.24元[2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17,867,597.00元,上年同期为43,543,795.20元[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57,025,320.74元,上年同期为6,843,961.04元[2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0,000,000.00元,上年同期为15,000,000.00元[2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059,337.48元,上年同期为592,909.73元[2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40,662.52元,上年同期为14,407,090.27元[2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14,214,989.59元,上年同期为49,323,310.63元[22] 股东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8,556,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9] - 姚建华持股60,553,999股,持股比例23.85%;苏州绿脉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0,776,920股,持股比例20.00%;沈欣持股19,071,400股,持股比例7.51%[9] 限售股份信息 - 限售股份合计期初与期末均为1,095,840股,本期解除限售和增加限售股数均为0[11]
和顺电气: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1321.86万元
快讯· 2025-04-23 18:14
核心观点 未明确体现核心观点 关键要点 - 2025年相关数值为5118.55,同比变化26.67% [1] - 数值为1321.86 [1] - 数值为85.69 [1]
和顺电气(300141) - 苏州工业园区和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项目预中标的提示性公告
2025-04-23 07:50
市场扩张 - 公司预中标京能领金双碳机械电气化项目[1] - 中标单价为692.1942万元/套,招标约30套,预中标金额约2.08亿元[1] 未来展望 - 若项目实施,预计对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2] 其他情况 - 项目处于中标公示期,未收到《中标通知书》,能否中标签约不确定[3] - 项目具体内容以最终合同为准[4]
和顺电气(300141) - 300141和顺电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2
2025-04-22 18:08
公司业务规划 - 聚焦光伏、储能、氢能等特种电源产品技术,立足自主研发创新,拓展新业务方向 [2] - 2025 年推进光储充智能微电网建设运维,已具备相应产品技术和能力资质,正大力开拓市场 [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6.52%,但净利润亏损 [2] - 2024 年研发费用同增 91.51%,聚焦储充一体特种电源装置及氢燃料电池系列产品开发应用并取得突破 [3] 业绩亏损原因及应对措施 - 业绩亏损原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新增费用摊销,开拓新产品研发费用增幅大,资产减值计提增长大,传统行业业务竞争激烈 [2] - 应对措施: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拓展市场,加强内部管理,推进降本增效,提升信息化和费用管理水平 [2][3][4] 行业相关情况 - 所属行业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所处领域为电力行业及新能源行业,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3] 特定业务发展 - 氢能电源系统业务已具备燃料电池关键部组件、电池堆及系统集成研发能力,创新产品在氢能两轮车等领域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3] 资产注入相关 - 对于控股股东中车资产注入事项,以公司披露的公告信息为准 [4]
和顺电气2024年财报:营收增长26.5%,净利润却暴跌488%
搜狐财经· 2025-04-21 08:3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财报显示虽营收增长和新能源业务拓展有进展,但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和成本控制问题是未来发展主要挑战,提升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是管理层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8] 营收增长背后的隐忧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26.52%,显示市场拓展和业务布局积极进展 [4] - 电力成套设备业务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0.72%,是主要收入来源 [4] - 防窃电电能计量装置业务和安装施工业务收入分别为0.36亿元和0.61亿元,同比增长304.13%和214.25%,成新增长点 [4] - 归属净利润从2023年700万元降至 -2700万元,扣非净利润从948.33万元降至 -2899.83万元,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4] - 电力成套设备业务毛利率19.83%,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成本控制和产品竞争力不足 [4] 新能源业务:机遇与挑战并存 - 储充装置业务收入0.30亿元,同比增长129.49%;光伏发电业务收入0.25亿元,同比增长5.11%,显示新能源领域积极拓展 [5] - 储充装置业务毛利率3.28%,远低于公司整体毛利率;光伏发电业务毛利率42.98%,但收入占比仅5.88%,对整体盈利贡献有限 [5] - 氢能电源系统业务研发获多项政府资助,但未形成规模化收入,商业化前景待验证 [6] 成本控制与财务压力 - 2024年营业成本3.45亿元,同比增长29.5%,高于营收增速,毛利率从2023年24.01%降至19.29% [7] - 电力成套设备业务营业成本2.13亿元,毛利率19.83%,原材料采购和生产效率不足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994.53万元,同比增长62.32%,现金流管理有改善 [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5519.33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1237.55万元,资本支出和融资活动压力大 [7] - 存货账面价值2428.57万元,较上年末减少2578.93万元,存货跌价准备2264.41万元,计提比例48.25%,库存管理和市场需求预测不足 [7]
和顺电气:2024年报净利润-0.27亿 同比下降485.71%
同花顺财报· 2025-04-20 16:24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0.11元,较2023年的0.03元减少466.67% [1] - 2024年每股净资产为2.55元,较2023年的2.63元减少3.04% [1] - 2024年每股公积金为0.96元,较2023年的0.93元增加3.23% [1] - 2024年每股未分配利润为0.46元,较2023年的0.58元减少20.69% [1]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28亿元,较2023年的3.38亿元增加26.63% [1] - 2024年净利润为 -0.27亿元,较2023年的0.07亿元减少485.71% [1] - 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为 -4.09%,较2023年的1.04%减少493.27%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4161.13万股,占流通股比56.05%,较上期增加173.82万股 [2] - 姚建华、苏州绿脉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沈欣等7人持股数量不变,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杨祖贵、BARCLAYS BANK PLC为新进股东,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增持6.09万股 [3] - 林海生、秦勇、李斌退出前十大股东 [3]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公司不分配不转增 [3]
和顺电气(300141) - 苏州工业园区和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调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相关事项的公告
2025-04-20 16:00
激励计划进展 - 2024年6 - 7月激励计划经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2][3] - 2024年8月21日审议通过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议案[3] - 2025年4月17日审议通过调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议案[4] 业绩目标调整 - 调整前2024 - 2026年营收增长率目标为不低于20%、80%、140%[5][6] - 调整后营收目标不变,2025年净利润不低于1200万,2026年不低于2400万[7] 调整说明 - 调整使激励目标与战略匹配,双指标考核更综合[8] - 各相关方认为调整合法合规,不损害股东利益[9][10][11][13] - 调整尚须股东大会审议并披露信息[12][13]
和顺电气(300141)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修订稿)摘要
2025-04-20 16:00
股权激励计划基本信息 - 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000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25388.46万股的3.94%[7][27] - 激励对象总人数为27人[8][22]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3.81元/股[8][37]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48个月[8][30] 归属安排 - 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在授予日起满12个月后分3期归属,每期归属比例分别为40%、30%、30%[8][33][34] 时间安排 - 激励计划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公司将在60日内按规定向激励对象授予权益并完成公告等程序[10][31] - 激励对象公示期不少于十日[25] 人员获授情况 - 董事长、总经理王东获授250万股,占授予总数25.00%,占公司股本总额0.98%[28] - 董事何德军获授250万股,占授予总数25.00%,占公司股本总额0.98%[28] - 副总经理李良仁获授50万股,占授予总数5.00%,占公司股本总额0.20%[28] 业绩考核 - 2024 - 2026年为考核年度,第一个归属期2024年度营收增长率不低于20%[41] - 第二个归属期2025年度营收增长率不低于80%,净利润不低于1200万元[41] - 第三个归属期2026年度营收增长率不低于140%,净利润不低于2400万元[41] 个人绩效 - 个人绩效考评优秀/良好标准系数为1.0,合格为0.8,不合格为0[42] - 公司层面业绩考核达标时,激励对象个人当期实际可归属额度=个人当期计划归属额度×个人层面标准系数[42] 费用摊销 - 限制性股票摊销总费用3721.00万元,2024年995.21万元、2025年1786.83万元、2026年712.63万元、2027年226.33万元[54] 调整与终止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事项调整限制性股票授予/归属数量,增发不调整[46] -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事项调整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增发不调整[47] - 公司出现特定情形激励计划终止实施,已获授未归属股票取消归属[55] 特殊情况处理 - 董事和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所持总数25%,离职半年内不得转让[35] - 激励对象获授限制性股票归属前需满足12个月以上任职期限[41] - 信息披露文件有虚假记载等问题,已获授未归属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并作废,已归属需返还权益[56] - 最近12个月内被证券交易所或证监会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等6种情形,已获授未归属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57] - 因不能胜任岗位等导致职务变更或解除劳动关系,已获授未归属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并作废[58] - 因主动辞职等离职,已获授未归属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并作废,离职前缴已归属部分个税[58] - 退休离职,已获授未归属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并作废,退休返聘按退休前程序办理[59] - 因执行职务丧失劳动能力离职,获授限制性股票按原程序进行,董事会可决定不纳入绩效考核[59] - 非因执行职务丧失劳动能力离职,已获授未归属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并作废[59] - 因执行职务身故,已获授限制性股票由继承人继承并按原程序进行,董事会可决定不纳入绩效考核[60] - 因其他原因身故,已获授未归属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并作废,已归属部分个税由继承人承担[60] 争议解决 - 公司与激励对象争议纠纷60日内未协商解决,可向公司所在地法院诉讼解决[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