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诚健华(09969)
icon
搜索文档
诺诚健华(0996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0 18:4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4.19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2%[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3.59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3%,毛利率为85.7%,较2023年同期增长5.8个百分点[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4.20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5%[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680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37.6%[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相关账户结余为79.922亿人民币[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571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17.8%[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0.91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8%[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内经调整亏损为2.430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加17.8%[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人民币111.4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5.2%,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9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开支为人民币33.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81.5%,主要因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平缓导致未变现汇兑亏损减少[10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应占合营企业亏损为人民币1.5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亏损减少28.6%[10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0.5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48.3%,主要因其他流动负债的贴现利息成本已悉数变现[10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为419,73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16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来自中国内地的收益为418,08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15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A的收益为187,06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9%[15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402,49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16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为11,45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8%[16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94,55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16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汇兑亏损净额为33,00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1.5%[16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0.155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0%[17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即期所得税为29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0[17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宣派及派付股息[174] 奥布替尼表现 - 奥布替尼的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的3.207亿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上半年的4.17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0%[2] - 公司核心产品奥布替尼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益人民币417.0百万元,同比增长30.0%[6] - 奥布替尼已获批成为中国首个且唯一用于治疗复发难治MZL的BTK抑制剂[7] - 奥布替尼的独立审查委员会评估的整体缓解率为58.9%,12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2.8%和91%[7] - 奥布替尼在2024年上半年收益增长30.0%,主要得益于复发难治MZL的快速渗透及销售增长[18] - 奥布替尼(宜诺凯®)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4.17亿元,同比增长30.0%,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48.8%[27] - 奥布替尼已纳入中国国家医保目录,覆盖复发难治CLL/SLL、MCL及MZL患者,并获CSCO指南推荐[27] - 奥布替尼已在1,300多名患者中完成给药,用于治疗多种血液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29] - 奥布替尼在中国复发或难治性MZL患者中的ORR为58.9%,DOR中位数为34.3个月,12个月PFS率为82.8%,OS为91%[30] - 奥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MZL的ORR为90%,6个月PFS率为100%,维护治疗期间的ORR为75%[30] - 奥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CLL/SLL的ORR为93.8%,CR为30%,DOR中位数为52个月,PFS中位数为50个月[31] - 奥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MCL的ORR为83%,CR为35.8%,DOR中位数为25.79个月,PFS中位数为24.94个月,OS中位数为56.21个月[32] - 奥布替尼联合来那度胺及利妥昔单抗治疗未经治疗的MCL患者的ORR为100%,CR为76.2%,12个月DOR率及PFS率分别为90.9%及92.3%[33] - 奥布替尼在中国54个站点进行的注册性III期试验已完成1L CLL的患者招募[34] - 奧布替尼聯合R-CHOP治療MCD亞型DLBCL的III期研究正在中國44個臨床試驗中心招募患者[35] - 奧布替尼聯合R-CHOP治療MCD DLBCL的全球數據顯示,一線患者的CRR為75%,二線患者的CRR為66.67%[36] - 奧布替尼聯合免疫化療在ND pCNSL患者中的ORR介乎88.9%至100%,CR率介乎53.9%至61.8%[37] - 奧布替尼在復發難治CNSL患者中的ORR為60%至86.7%,mPFS為9.8個月[37] - 奧布替尼的中位腦脊液濃度為21.6納克/毫升,中位BBB滲透率為58.6%[38] - 奥布替尼治疗ITP的II期临床试验中,50毫克QD剂量组40%患者达到主要终点,36.4%总体患者达到主要终点[58] - 奥布替尼治疗ITP的II期临床试验中,83.3%达到主要终点的患者实现持久缓解[58] - 奥布替尼治疗ITP的II期临床试验中,50毫克组75%曾对GC/IVIG有反应的患者达到主要终点[58] - 奥布替尼治疗ITP的中国注册性试验预计2024年末或2025年初完成患者招募[58] - 奥布替尼在ITP治疗中展示良好的安全特性,所有TRAE属1级或2级[58] - 奥布替尼在中国针对SLE的IIa期试验中,50毫克、80毫克、100毫克组的SRI-4应答率分别为50.0%、61.5%、64.3%,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35.7%[61] - 奥布替尼在MS全球II期临床试验中,80毫克QD组在第24周Gd+ T1累计新发病灶数量减少率达92.3%,显著优于安慰剂组[63][64] - 奥布替尼在MS治疗中显示出剂量依赖性疗效,80毫克QD组在24周内病变控制效果最佳,且肝相关TEAE发生率最低[64] - 公司已完成奥布替尼全球II期临床研究,并积极与FDA沟通以解除部分临床搁置[65] - 奥布替尼在NMOSD治疗中显示出潜力,目前正在进行由研究者发起的II期试验[66][67] - 公司已重获奥布替尼的全球权利,包括知识产权、研发权、生产权和商业收益[65] - 奥布替尼在SLE治疗中显示出剂量依赖性疗效,且能显著降低蛋白尿水平并改善免疫标志物[61] - 公司已开始奥布替尼针对SLE的IIb期研究,计划在48周后进行中期数据分析[62] - 奥布替尼在MS治疗中显示出剂量依赖性疗效,80毫克QD组在第24周Gd+ T1累计新发病灶数量减少率达92.3%[64] - 奥布替尼在NMOSD治疗中显示出潜力,目前正在进行由研究者发起的II期试验[66][67] 研发进展 - 公司正在中国进行MCD亚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III期注册性试验,涉及44个临床实验中心[8] - 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的生物制品许可已获CDE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预计2025年上半年获批[8] - 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在美国获得加速批准,并在欧洲获得有条件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DLBCL成人患者[8] - ICP-248在II/III期试验中已招募40名患者,针对CLL/SLL、MCL及其他NHL的ORR分别为71.4%及78.5%[9] - ICP-B02在I/II期试验中,15名接受治疗的患者ORR均达到100%,SC组别的ORR达到100.0%,CRR达到63.6%[9] - ICP-490在I期剂量递增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数据支持更高的剂量爬坡[9] - ICP-B05在I期试验中剂量递增至150毫克,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DLT及3级或以上AE,初步疗效显示6例患者中有3例达到PR[10] - 奥布替尼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III期注册性试验正在中国进行中[10] - 奥布替尼在ITP(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I期试验中,50毫克QD组40%患者达到主要终点,对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敏感的患者中75%达到主要终点[11] - 奥布替尼在多发性硬化症(MS)全球II期试验中,80毫克QD组在第24周令新Gd+T1病变累积数量相对减少92.3%,展现出领先的疗效[11] - ICP-332在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II期试验中,80毫克和120毫克剂量下EASI评分较基线改善百分比分别为78.2%和72.5%,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16.7%[12] - ICP-332在80毫克和120毫克剂量下,EASI 75(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改善75%)分别达到64%,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8%[12] - ICP-488在银屑病I期试验中,6毫克QD剂量组PASI评分较基线变化百分比为37.5%,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13.8%[12] - ICP-488在6毫克QD剂量组中,PASI 50(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改善50%)达到42%,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0%[12] - ICP-B02在复发难治NHL患者I/II期临床试验中,首次输注后诱导外周B细胞的深度及持续耗竭,展现出在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前景[13] - 公司计划于2024年第四季度启动ICP-332的AD III期试验患者招募,并启动白癜风临床试验[12] - 公司计划于2024年底前获得ICP-488治疗银屑病的II期研究顶线结果[12] - 公司致力于通过结合靶向治疗和肿瘤免疫方法,扩展实体瘤治疗领域的在研管线,包括潜在同类最佳分子ICP-723[15] - ICP-723 (Zurletrectinib) 在中国内地的II期注册性试验中,观察到80-90%的客观缓解率(ORR),并预计于2025年初提交新药申请(NDA)[16] - ICP-189 在120毫克剂量下达到足够的暴露水平,有效覆盖DUSP6抑制的IC90,并在20毫克剂量组别中观察到1名宫颈癌患者实现部分缓解(PR)并持续14个周期[17] - Gunagratinib 在胆管癌患者中的IIa期剂量扩展研究数据已在2023年ASCO-GI上发布[17] - 公司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批准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不符合ASCT条件的复发难治DLBCL成年患者的BLA[20] - 奥布替尼在ITP的II期试验中取得PoC,并正在推进III期注册性试验[21] - 奥布替尼在SLE的IIa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积极结果,并正在推进IIb期试验[21] - ICP-332用于治疗AD的II期PoC读数已成功取得[21] - ICP-488用于治疗银屑病的早期PoC已成功取得[21] - 公司致力于打造用于实体瘤治疗的具竞争力的药物组合,包括靶向治疗和肿瘤免疫方法,重点关注潜在同类最佳分子ICP-723[22] - 公司将继续通过内部研发及业务拓展扩大在研产品线,寻求授权引进及临床合作机会,以优化运营效率[23] - 公司现有在研药物涵盖多种治疗靶点及药物模式,包括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及小分子,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瘤及实体瘤[24] - 公司目标是通过单药和组合疗法在NHL、MM及白血病领域建立血液肿瘤领域的领导地位[28] - 公司已自主开发核心奥布替尼疗法,并获得美国FDA及EMA批准CD19抗体坦昔妥单抗用于治疗复发难治DLBCL[28] - 公司正在研发涵盖BCL-2、CD20×CD3、E3连接酶及CCR8等重要血液肿瘤靶点的多种药物[28] - 坦昔妥單抗聯合來那度胺治療復發難治DLBCL的IRC評估ORR為73.1%,其中32.7%的患者達到CR[41] - 坦昔妥單抗聯合來那度胺已在美國獲得加速批准,並在歐洲獲得有條件批准[41] - 坦昔妥單抗已在中國內地30個省市獲納入境外特殊藥品目錄[42] - ICP-248在I期临床试验中,47例患者已给药,28例可评估患者中,BTKi耐药患者和BTKi初治的复发难治NHL患者的ORR分别为71.4%及78.5%,BTKi治疗失败的复发难治MCL患者ORR达到71.4%[43] - ICP-248于2024年1月获得FDA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美国IND申请已获批并启动临床试验[43] - ICP-248与奥布替尼联合用于1L CLL/SLL的II/III期试验自2024年5月开始招募患者,截至公告日期已招募40名患者[44] - ICP-B02在15名接受剂量≥6毫克治疗的患者中,ORR达到100%,SC组别的11名可评估患者中,ORR达到100.0%,CRR达到63.6%[45] - ICP-B02联合其他免疫化疗用于NHL患者早期治疗的IND申请已于2024年6月获CDE批准[45] - ICP-490在I期剂量递增试验中,一名轻度反应患者中观察到初步有效性,PD分析显示主要药理学靶点Aiolos与Ikaro的深度降解[48] - ICP-490于2023年9月获CDE批准启动联合地塞米松的临床试验[48] - ICP-B05是一种抗CCR8单克隆抗体,具有潜在同类首创药物特性,用于治疗各种癌症[49] - ICP-B05在NHL患者中观察到初步疗效,6例患者中有3例(50%)达到部分缓解(PR)[50] - ICP-B05在实体瘤剂量已递增至150毫克,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DLT或3级及以上TRAE[50] - 公司正在开发两款TYK2抑制剂ICP-332及ICP-488,用于治疗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53] - ICP-332在II期试验中,80毫克和120毫克剂量组的EASI评分较基线平均百分比变化分别为78.2%和72.5%,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6.7%[71] - ICP-332在80毫克和120毫克剂量组中,EASI 75分别达到64%,而安慰剂组仅为8%[71] - ICP-332在80毫克剂量组中,EASI 75改善56%,EASI 90改善40%,IGA 0/1改善32%,NRS≥4改善56%[71] - ICP-332在80毫克和120毫克剂量组中,瘙痒数字评定量表(NRS)从第2天起显著改善,p值均小于0.01[71] - ICP-332在II期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所有TRAE均为轻度或中度[71] - 公司预计于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ICP-332的AD III期试验患者招募,并在中国启动白癜风临床试验[71] - ICP-488已完成I期试验,评估了其在健康受试者和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73] - ICP-488在每日一次6毫克剂量组中,PASI评分较基线变化百分比的最小二乘均值为37.5%,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3.8%[76] - ICP-488 6毫克QD剂量组在PASI 50评估中改善42%,而安慰剂组为0%[76] - ICP-488的II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已于2024年5月完成,目标是在2024年底前获得顶线结果[76] - ICP-723在携带NTRK融合阳性的正位小鼠胶质瘤异种移植模型中,中位生存期为104天,显著优于selitrectinib的41.5天和repotrectinib的66.5天[79] - ICP-723在中国内地的II期注册性试验中,观察到80%-90%的疗效,预计于2025年初提交NDA[81] - ICP-189作为口服SHP2变构抑制剂,具有与其他抗肿瘤药联用的潜力,旨在为实体瘤提供新的治疗方法[82] - ICP-189在120毫克剂量下达到足够暴露水平,有效覆盖DUSP6抑制的IC90,20毫克剂量组中1名宫颈癌患者达到PR并持续14个治疗周期[83] - ICP-189与伏美替尼联合使用可
诺诚健华:商业化渐入佳境,多款药物处于关键性临床
西南证券· 2024-07-14 13:31
公司概况 - 诺诚健华是一家以卓越的自主研发能力为核心驱动力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拥有全面的研发和商业化能力 [1] - 公司专注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领域,在全球市场内开发具有突破性和同类最佳的创新药物 [1] 商业化收入稳步提升 - 公司2022年收入6.3亿元,2023年收入7.4亿元(+18.1%) [23] - 奥布替尼2022年销售额5.7亿元(+163.6%),2023年预计达6.7亿元(+17.5%) [23] - 公司账上现金充裕,截至2024年Q1达82亿元人民币 [23] 奥布替尼:多适应症布局 - 奥布替尼已获批三项血液肿瘤适应症,包括二线CLL/SLL、MCL和MZL [47][48] - 奥布替尼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布局广泛,包括MS、SLE、ITP等,多项适应症处于临床II/III期 [50][53][59][60] - 奥布替尼在MS适应症的II期临床数据显示疗效领先,80mg QD组Gd+T1累计新发病灶数量减少率最高,达92.3% [61][62] Tafasitamab:二线DLBCL的潜力疗法 - Tafasitamab是一款靶向CD19的Fc结构域优化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2024年6月在中国递交上市申请 [74] - 在复发/难治DLBCL二线治疗中,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的ORR达57.5%,CR达40%,mOS达33.5个月 [77] TYK2抑制剂布局领先 - 诺诚健华拥有两款TYK2抑制剂ICP-332和ICP-488,均处于临床II期 [89][96][99] - ICP-332在特应性皮炎II期临床显示卓越疗效,EASI评分较基线改善78.2%和72.5% [96][97] - ICP-488在银屑病I期临床展现优异药代动力学性质,PASI评分较基线改善23.7% [99][100][101] FGFR抑制剂ICP-192 - ICP-192是一款泛FGFR抑制剂,正在开发胆管癌适应症,2023年上半年在中国启动注册性II期临床 [130][131] - ICP-192在胆管癌II期临床中ORR达52.9%,mPFS为6.9个月,优于其他FGFR抑制剂 [131] 分子胶降解剂ICP-490 - ICP-490是一款高效选择性IKZF1/3降解剂,在多发性骨髓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模型中表现出优异的抗肿瘤活性 [149][150] - ICP-490目前正在中国进行I期临床试验 [15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7、12.8、18.3亿元 [156] - 给予公司2024年13.7倍PS,对应目标价7.3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58]
诺诚健华跟踪点评:管线快速推进,奥布替尼放量可期
国泰君安· 2024-06-23 16: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诺诚健华"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Tafasitamab的BLA申请受NMPA受理并纳入优先审批,疗效数据优异,安全性良好,具备BIC潜力,有望未来放量 [1] - 奥布替尼3项适应症进入医保,作为国内唯一获批用于治疗r/r MZL的药物,有望加速放量 [3] - 公司创新管线推进顺利,拓展自免和实体瘤治疗,包括Tafasitamab、ICP332、ICP488、ICP-723、ICP-189等多个管线进展良好 [4] 财务数据总结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0.43亿元,同比增长76369% [5] - 2022年-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6.25亿元、7.39亿元、9.48亿元、12.48亿元和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36% [5] - 2021年-2026年净利润预计分别为-0.65亿元、-8.87亿元、-6.31亿元、-6.06亿元、-4.93亿元和-2.1亿元 [5]
诺诚健华2024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奥布替尼全年有望高增长
国泰君安· 2024-05-16 10:32
业绩总结 - 2024Q1奥布替尼营收1.64亿元,同比增长9%[1] - 2024-2026年预测收入为9.48/12.48/17.00亿元[1] - 2024Q1研发费用为1.78亿元,同比增长26.1%[2] - 2022-2026年净利润预测逐年改善,2026年预计盈利[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4年奥布替尼治疗CLL/SLL提线,MCL美国上市[2]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包括商业化能力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政策变化风险[3] 报告信息 - 报告作者具备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数据来源合规[4] - 本报告仅供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使用,不构成广告,不构成投资建议[5] - 本报告信息来源公开资料,不保证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6] - 投资者应谨慎决策,不应将本报告作为唯一参考因素[8] - 投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根据市场表现分为增持、谨慎增持、中性和减持四个等级[11] - 公司提供了海外当地市场指数的附表,包括亚洲、美洲、欧洲和澳洲等地区的指数名称[12]
诺诚健华(09969)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5-13 19:08
销售收入情况 - 2024年1 - 3月奥布替尼销售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9%[6] - 本报告期药品销售收入164,803,923.62元,同比增长8.87%[8] 营业收入与毛利率 - 2024年1 - 3月营业收入1.66亿元,毛利率85.4%,比上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7]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65,824,020.34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2.44%[8]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66亿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1.89亿元下降12.44%[20] 货币资金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持有货币资金约82亿元[7] - 2024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8,201,839,334.55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287,136,644.81元有所减少 [18] 净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42,403,395.72元[8] - 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46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0.14亿元,亏损幅度扩大[20] 研发投入情况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177,728,720.87元,同比增长26.09%[8]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7.18%,增加32.75个百分点[8] 资产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9,766,283,263.59元,比上年度末减少1.55%[8] - 2024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232,958,854.23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6,377,549.08元减少 [18] - 2024年3月31日应收款项融资为716,852.45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1,260,680.06元大幅减少 [18] - 2024年3月31日预付款项为51,471,038.54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043,785.79元增加 [18] - 2024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8,620,713,615.47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765,324,062.77元减少 [18] - 2024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1,145,569,648.12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54,671,789.69元减少 [18] - 2024年第一季度末资产总计97.66亿元,较上期末的99.20亿元略有下降[19] 所有者权益情况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7,024,469,235.10元,比上年度末减少1.73%[8] - 2024年第一季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70.54亿元,较上期末的71.81亿元略有下降[19] 股东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7,655 [12]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762,582,452股,其中港股1,497,934,235股,占比84.99%,上交所科创板人民币股份264,648,217股,占比15.01% [12] - HKSCC NOMINEES LIMITED代非登记股东持有港股股份约占99.999%,其他登记股东持有约占0.001% [12] - 前十大股东中,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730,634,157股,占比41.4396%;HHLR Fund,L.P.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208,671,222股,占比11.8389% [14] 每股收益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8元/股,2023年第一季度均为-0.01元/股[21] 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84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1.55亿元,亏损有所收窄[23] - 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3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0.02亿元,由负转正[23] - 2024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74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为-0.82亿元,亏损略有收窄[23] - 2024年第一季度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6.16亿元,较期初的42.03亿元有所增加[23] 负债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末负债合计27.12亿元,较上期末的27.39亿元略有下降[19] 报告相关信息 -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发布[24] - 公司负责人为Jisong Cui(崔霁松)[24] -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为傅欣[24] - 会计机构负责人为谭悦[24] - 2024年起不执行新会计准则或准则解释调整年初财务报表[24]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4年5月13日[24]
诺诚健华(0996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6:53
公司上市及融资 - 公司于2020年3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9] - 公司于2020年3月23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並於2022年9月21日在科創板上市[183] - 公司2021年2月通过认购协议筹集了约3,041.44百万港元,主要用于研发成本、人才招聘及业务扩展,预计2027年前全数动用[189][190] - 公司2022年9月通过人民币股份发行筹集了约2,778.82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新药研发、药物开发平台升级及营销网络建设,预计2027年前全数动用[192][193] - 公司首次公開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約為24.1567億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動用14.996億港元(佔62.1%),餘下款項將在未來一至三年內使用[186] - 公司计划将50%的所得款项(约1,207,835千港元)用于奥布替尼在中国及美国的临床试验、注册文件准备及潜在商业推出,预计2026年下半年之前全数动用[187] - 公司计划将40%的所得款项(约966,268千港元)用于其他临床候选药物的研发,预计2026年下半年之前全数动用[187] - 公司计划将10%的所得款项(约241,567千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预计2024年底全数动用[187] 核心产品奥布替尼 - 公司核心产品奥布替尼在2023年产生产品收益人民币670.7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8.5%[30] - 奥布替尼在2023年4月获批用于复发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成为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的BTK抑制剂[30] - 复发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的整体缓解率为58.9%,预计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2.8%和91%[30] - 公司已完成CLL/SLL一线治疗的III期注册性试验患者招募,预计2024年下半年提交新药申请[30] - 公司在美国针对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的注册性II期临床试验患者招募已完成,预计2024年下半年向FDA提交新药申请[30] - 公司正在一线套细胞淋巴瘤受试者中启动全球随机、双盲、多中心的III期临床试验[30] - 公司核心产品奥布替尼2023年收益为人民币6.707亿元,同比增长18.5%[55] - 奥布替尼已纳入中国国家医保目录,用于治疗复发难治CLL/SLL和MCL,并在2024年新增MZL适应症[63] - 奥布替尼在2023年4月获中国NMP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MZL,成为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的BTK抑制剂[67] - 奥布替尼在复发难治MZL患者中的总体缓解率(ORR)为58.9%,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34.3个月[67] - 奥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MZL的总体缓解率最高为90%,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为100%[68] - 公司计划通过奥布替尼及其他在研药物(如Tafasitamab、ICP-248等)覆盖NHL、MM及白血病领域,目标是成为血液瘤领域的全球领导者[65] - 公司已在超过1,100名患者中完成奥布替尼的临床试验给药,涵盖多种血液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66] - 公司预计2024年奥布替尼的销售增长将受益于医保目录纳入、新适应症扩展及双营销渠道的成熟[64] - 公司正在进行奥布替尼联合来那度胺及利妥昔单抗(R2)治疗复发难治MZL的III期临床试验[67] - 奥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MCL的临床研究显示,ORR为83%,其中35.8%达到完全缓解,43.4%获得部分缓解,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25.79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为24.94个月,OS中位数为56.21个月[69] - 奥布替尼联合来那度胺及利妥昔单抗治疗未经治疗的MCL患者的研究显示,总体缓解率为100%,其中76.2%获得完全缓解,23.8%获得部分缓解,12个月DOR率及PFS率分别为90.9%及92.3%[70] - 奥布替尼用于治疗1L CLL/SLL的III期研究已完成患者招募,预计2024年下半年在中国提交NDA[71] - 奥布替尼用于治疗1L MCL的全球III期临床试验将启动,联合利妥昔单抗及苯达莫司汀对比苯达莫司汀[72] - 奥布替尼用于治疗1L DLBCL-MCD亚型的III期研究正在中国45个临床试验中心招募患者,初步数据显示一线和二线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5%及66.67%[73] - 奥布替尼用于治疗复发难治CLL/SLL的II期研究显示,ORR为93.8%,完全缓解率为30%,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52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为50个月[74] - 奥布替尼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II期研究初步结果显示,无化疗联合治疗方案在新诊断的pCNSL患者中显示出潜力[75] - 奥布替尼联合免疫化疗在初诊pCNSL患者中的ORR为88.9%至100%,CR率为53.9%至61.8%[76] - 复发难治CNSL患者的ORR为60%至86.7%,mPFS为9.8个月,显著优于过往的3个月[76] - 奥布替尼每日口服150毫克导致中位脑脊液浓度为21.6纳克/毫升,中位BBB渗透率为58.6%[76] - 奥布替尼联合ICP-248(BCL-2抑制剂)正在探索治疗CLL/SLL及MCL的潜力[77] 研发管线及临床试验 - 公司主要候选药物包括ICP-105、ICP-192和奥布替尼(ICP-022)[9] - 公司专注于B细胞相关疾病的研究,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7] - 公司研发的泛FGFR抑制剂和泛TRK抑制剂处于临床阶段[10] - 公司产品涉及多种疾病领域,包括多发性硬化症(MS)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MMOSD)[10] - 公司在中国、澳大利亚等地进行临床试验申请(IND)[8] - 公司产品涉及炎症性肠病(IBD)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等疾病[9] - 公司研发的BTK抑制剂(奥布替尼)用于治疗B细胞相关疾病[5] - 公司产品涉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和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10] - 公司拥有13种在研药物,其中2款已商业化,30多项处于不同临床阶段的全球试验[28] - 公司正在进行MCD亚型DLBCL一线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以奥布替尼联合R-CHOP对比R-CHOP,目前在中国45个临床实验中心进行患者招募[31] - 公司已完成复发难治DLBCL在中国的II期注册性试验患者招募,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向CDE提交NDA,预计2025年上半年获得NDA批准[32] - ICP-248在I期剂量递增试验中,17例患者已给药,6例100mg QD剂量下给药的可评估患者中,3例达到CR且其中2例实现微小残留病灶阴性,ORR达到100%[33] - ICP-B02在I/II期临床试验中,13名接受ICP-B02(剂量≥6毫克)治疗的患者ORR均达到100%,SC组别的9名可评估患者中,ORR达到100%,完全缓解率达到77.8%[34] - ICP-490在中国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I期剂量递增试验,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PD分析显示了主要生物标志物Aiolos与Ikaro的深度降解[35] - ICP-B05在I期试验中,剂量递增已递增至150毫克,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初步数据显示了高靶点占有率下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36] - 奥布替尼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III期注册性试验正在进行中,50毫克(QD)组患者40%达到主要终点,对糖皮质激素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敏感的患者中75%达到主要终点[38]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IIa期试验显示,SRI-4应答率提升与奥布替尼剂量依赖关系显著,蛋白尿水平降低趋势明显,IIb期试验预计2024年完成患者入组[39] - 多发性硬化症(MS)全球II期试验24周数据显示,80毫克QD组新Gd+T1病变累积数量相对减少92.3%,疗效持续到24周,肝相关TEAEs发生率最低[39] - ICP-332在中重度特异性皮炎(AD)成年患者II期试验中,80毫克和120毫克剂量下EASI评分较基线改善百分比分别为78.2%和72.5%,EASI 75应答率分别为64%和64%[40] - ICP-488在银屑病患者I期试验中,6毫克剂量组PASI评分较基线变化百分比改善23.7%,PASI 50应答率较安慰剂组改善42%[41] - ICP-B02在复发难治NHL患者I/II期临床试验中,首次输注后诱导外周B细胞深度及持续耗竭,具有广泛自身免疫性疾病应用前景[42] - ICP-723在中国大陆地区注册性II期临床试验中,针对NTRK融合阳性晚期实体瘤患者,观察到80%-90%的ORR,预计2024年底或2025年初提交NDA[45] - ICP-189在中国晚期实体瘤患者Ia期剂量递增研究中,120毫克QD组未观察到DLT及严重不良事件,20毫克剂量组1名宫颈癌患者实现PR并持续14个周期[46] - ICP-192(Gunagratinib)已完成I期研究,显示良好安全性及耐受性,目前正在进行胆管癌的II期注册性临床患者招募[47] - 公司推出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用于治疗复发难治DLBCL,并在香港获得生物制品许可[56] - 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已在中国内地27个省市纳入境外特殊药品目录,提高了DLBCL患者的可及性[78] - 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的II期关键试验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提交NDA,预计2025年上半年获得批准[79] - ICP-248在I期试验中,6名患者中有3名达到CR,ORR为100%[80] - ICP-248于2024年1月获得FDA批准进行临床试验[80] - ICP-B02在13名接受剂量≥6毫克治疗的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为100%,其中皮下制剂(SC)组别的9名患者中,完全缓解率(CRR)为77.8%[81] - ICP-B02在复发难治NHL患者I/II期临床试验中首次输注后诱导外周B细胞的深度及持续耗竭[82] - ICP-490在体外和体内临床前研究中克服了对前几代CRBN调节剂的获得耐药,并在与CD38抗体daratumumab联合使用时显示出协同作用[83] - ICP-490在2023年AACR年会上展示了对多种MM及NHL细胞系的强大体外功效,IC50值为纳摩尔级[84] - ICP-490在中国针对MM患者的I期剂量递增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并在一名轻度反应患者中观察到初步有效性[84] - ICP-B05在晚期实体瘤及复发性/难治性NHL受试者中的I期试验中,剂量已递增至150毫克,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DLT或3级以上的治疗相关AE[85] - ICP-B05在第一次肿瘤评估中观察到部分缓解(PR)的患者中显示出初步疗效[85] - 奥布替尼在ITP患者的治疗中取得良好PoC结果,特别是在对糖皮质激素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有反应的患者中[87] - 奥布替尼治疗ITP的II期临床试验中,50毫克QD剂量组中40%的患者达到主要终点[90] - 奥布替尼治疗ITP的II期试验中,83.3%达到主要终点的患者实现持久缓解[90] - 奥布替尼治疗SLE的IIa期试验中,100毫克剂量组的SRI-4应答率为64.3%[92] - 预计到2025年,中国SLE患者人数将达到106万人[91] - 奥布替尼治疗ITP的中国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4年末或2025年初完成患者招募[90] - 奥布替尼治疗SLE的IIa期试验中,所有剂量下均安全且有良好耐受性[92] - 奥布替尼治疗ITP的II期试验中,50毫克组中75%曾对GC或IVIG有反应的患者达到主要终点[90] - 奥布替尼治疗SLE的IIa期试验中,80毫克剂量组的SRI-4应答率为61.5%[92] - 奥布替尼治疗ITP的II期试验中,36.4%的患者达到主要终点[90] - 奥布替尼在IIa期研究中显示出对中重度SLE患者的疗效,IIb期研究正在中国40个临床中心招募患者,主要终点为SRI-4应答率[93] - 奥布替尼在MS全球II期临床试验中,80毫克QD组在第24周Gd+ T1累计新发病灶数量降幅达92.3%,显示出显著的疗效[94][95] - 奥布替尼80毫克QD组在24周内病变控制效果最佳,且肝脏相关TEAE发生率最低,显示出作为MS治疗的优越潜力[96] - 奥布替尼具有穿过血脑屏障的潜力,可能为所有形式的MS提供临床意义的效益,II期MS全球OLE部分正在进行中[97] - 奥布替尼在NMOSD治疗中显示出潜力,BTK抑制剂可能成为治疗NMOSD的新疗法[98] - ICP-332作为TYK2抑制剂,具有400倍针对JAK2的优选性,可能成为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在疗法[100] - 特应性皮炎在中国患者数量预计从2019年的6570万人增长到2030年的8170万人,复合年增长率为1.7%[101] - ICP-332在II期试验中,80毫克和120毫克剂量组的EASI评分较基线平均百分比变化分别为78.2%和72.5%,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6.7%[104] - ICP-332在80毫克剂量组中,EASI 75改善56%,EASI 90改善40%,IGA 0/1改善32%,瘙痒严重程度数字评分量表(NRS)≥4改善56%[104] - ICP-488在I期试验中,6毫克剂量组的PASI评分较基线变化百分比的最小二乘均值较安慰剂组(13.8%)相比改善了23.7%,具有统计学意义[109] - ICP-488在6毫克剂量组中,PASI 50的应答率较安慰剂组(0%)改善42%[109] - ICP-332在II期试验中,80毫克和120毫克剂量组的EASI 75均达到64%,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8%[104] - ICP-488在I期试验中,单剂量给药(1至36毫克)后,血浆暴露量呈现剂量依赖性,多剂量爬坡(3-12毫克,每日一次给药)中未观察到药物蓄积[108] - ICP-332在II期试验中,所有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均为轻度或中度,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105] - ICP-488在I期试验中,所有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和TRAE均为轻度或中度,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发生率相当[109] - ICP-332在II期试验中,从第2天起观察到快速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反应,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104] - ICP-488在I期试验中,与标准高脂肪、高热量膳食随餐服用后,未观察到明显的PK数据变化[108] - ICP-488治疗银屑病的II期研究目标于2024年年底前完成患者入组并获得顶线结果[110] - ICP-723在NTRK基因融合阳性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观察到超过80%-90%的疗效,预计2024年底或2025年初在中国提交NDA[114] - ICP-189在120毫克剂量下针对MAPK信号通路下游生物标志物DUSP6实现足够暴露,预计2024年完成Ia期临床数据读出[115] - ICP-189联合EGFRi的Ib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2024年3月完成首例患者用药[116] - Gunagratinib在胆管癌患者中的IIa期剂量扩展研究显示ORR为52.9%,DCR为94.1%,mPFS为6.93个月[118] - ICP-189的IND已获FDA批准,可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116] - ICP-723针对2至12岁儿童患者的IND申请于2023年7月获CDE批准,儿科患者正在入组并已观察到一例PR[114] - ICP-189与furmonertinib联用可克服第三代EGFR抑制剂的耐药性[115] - Gunagratinib在曾接受过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中的安全和耐受性良好,应答率高(52.9%)[11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总收益为7.38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1%,主要归因于奥布替尼销量的持续快速增长[49] - 奥布替尼2023年销售额为6.70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5%[49] - 公司2023年毛利为6.10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6.6%,毛利率从
2023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 多产品即将提交NDA
国泰君安· 2024-04-10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年奥布替尼营收6.71亿元(+18.5%),血液瘤、自免、实体瘤临床进展顺利 [1] - 2024年多款药物有望提交NDA,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1] - 考虑到奥布替尼放量受到院内环境收紧的影响,下调2024-2025年收入预测 [1] - 新增2026年收入预测为17.00亿元 [1] 公司业绩分析 - 2023年收入7.39亿元,同比增长18.1% [1] - 净亏损6.31亿元,同比减亏2.56亿元 [1] - 现金和银行结余82.2亿元,现金储备充沛 [1] 产品管线进展 - 奥布替尼快速放量,多适应症今年内有望递交NDA [2] - Tafasitamab中国治疗r/r DLBCL的II期桥接试验已完成患者入组,预计2024Q2递交BLA [2] - ICP332(TYK2-JH1)治疗特应性皮炎获得PoC,预计今年内启动III期 [2] - ICP488(TYK2-JH2)治疗银屑病获得PoC,预计2024Q2完成入组,2024年底前II期数据读出 [2] - ICP-723(NTRK)的晚期实体瘤注册临床试验加速推进,预计2024年底或2025年初递交NDA [2] - ICP-189(SHP2)联合三代EGFR抑制剂伏美替尼治疗晚期实体瘤完成首例患者入组,预计2024年获得PoC [3] 风险提示 - 商业化能力不及预期 [3] - 研发不及预期 [3] - 政策变化风险 [3]
诺诚健华(0996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0:30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全年收入为738,537千元,较2022年增长18.1%[3] - 毛利为610,102千元,毛利率为82.6%[4]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8,224,596千元[5] - 研发开支增加至751,176千元,主要用于临床试验和新药物研发[6] - 年内经调整虧損减少至490,668千元[7] 新药研发进展 - 奥布替尼的核心产品宜諾凱®在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产生的产品收入为670.7百万元,同比增长18.5%[13] - 復發難治MZL的新药申请已于2023年4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整体缓解率为58.9%[14] - CLL/SLL一线治疗的III期注册性试验已于2023年上半年成功完成患者招募,预计2024年下半年递交NDA[15] - 针对復发难治MCL的注册性II期临床试验的患者招募已于2023年上半年完成,预计2024年下半年提交NDA[16] - 全球的随机、双盲、多中心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在一线MCL受试者中启动,以奥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及苯达莫司汀对比苯达莫司汀[17] - 正在进行MCD亚型DLBCL一线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以奥布替尼联合R-CHOP对比R-CHOP[18] - 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已在中国获得批准用于治疗不符合ASCT条件的成年復发难治DLBCL患者[19] - ICP-248已获批用于CLL/SLL一线治疗的联合治疗,将成为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1] - ICP-B02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初步数据显示对FL及DLBCL患者具有良好疗效[22] - ICP-490正在进行I期劑量遞增試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数据支持更高的劑量爬坡[23] 全球市场前景 - 全球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市场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850亿美元,年增长率为3.7%[26] 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 - 奥布替尼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方面取得了积极的II期PoC结果,展现出治疗潜力[27]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IIa期试验取得积极成果,IIb期试验正在进行中[28] - 多发性硬化症(MS)全球II期试验数据显示,80毫克QD组在24周内病变控制效果最好,具有领先地位[29] - ICP-332在治疗特异性皮炎(AD)患者中展现出卓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II期试验取得积极结果[30] - ICP-488在治疗银屑病方面表现出有效性,PASI评分改善百分比较安慰剂组显著提高[34] 药物研发及商业化 - 公司正在努力打造具竞争力的用于实体瘤治疗的药物组合[38] - 公司将专注于建立在血液肿瘤领域的领导地位,覆盖MM及NHL全领域市场[45] - 公司正在推动奥布替尼在美国及时批准用于治疗復發難治MCL[46] - 公司已在中国内地成功完成奥布替尼在ITP的II期试验的PoC,正在推进III期注册性试验[48]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预计2024年将是商业化产品及关键阶段在研药物充满前景的一年[45] - 公司将继续开发处于IND准备阶段的多款候选药物,并持续从内部药物发现平台产生新的分子实体[53] - 公司将积极寻求与现有组合相辅相成的授权引进及临床合作机会,以提升在研产品并优化运营效率[54] - 公司以成为世界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为长远目标,通过内部和外部努力建立生物药物的自主研发能力[55]
诺诚健华(09969)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13 17:30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7%[12] - 公司2023年1-9月净利润总额为-5.39亿元,与上年同期净利润-8.43亿元相比亏损持续收窄3.04亿元[12]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持有现金及等价物约85.8亿元,营业收入为159,812,629.88元,同比增长21.68%[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955,960.08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7,995,668.78元[13] - 研发投入为188,523,432.54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增加了17.26个百分点[13] - 总资产为10,039,622,087.37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7,340,867,442.05元[14] - 公司持续降低销售费用率,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提高,未实现汇兑损失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16] - 公司本报告期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提高,主要原因包括奥布替尼销售额增长及营业成本率下降[17] - 公司持续降低销售费用率,内账面确认的未实现汇兑损失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17]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764,321,452股,其中香港联交所已发行的港股股份占85%,上交所科创板已发行的人民币股份占15%[19] 股东情况 - 公司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显示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41.32%,HHLR Fund, L.P.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11.83%,King Bridge Investments Limited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9.01%[23] - Vivo Capital Fund VIII, L.P.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股份数量为130,829,118股[24] - Sunland BioMed Ltd与Jisong Cui(崔霁松)家族持有的股份数量为127,589,782股[24]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为728,962,157股[24] - HHLR Fund, L.P.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为208,671,222股[24] - King Bridge Investments Limited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为158,988,012股[24] - Sunny View Holdings Limited与Renbin Zhao(赵仁滨)家族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为144,617,893股[24] -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万家行业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的股份数量为20,000,000股[24]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鹏华医药科技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的股份数量为16,527,178股[24] -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医改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的股份数量为8,550,000股[24] - 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持有的股份数量为6,843,280股[24] 现金流 - 2023年1-9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64,912,879.86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2.5%[31] - 2023年1-9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111,056,230.34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8.6%[31] - 2023年1-9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827,014,969.10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168.6%[31] - 2023年1-9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76,134,239.15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90.5%[31] - 2023年1-9月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6,961,471.49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98.8%[31] - 2023年1-9月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9,129,399.43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3.1%[31]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47,690,184.7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4.1%[32] - 2023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440,243,367.28元,较期初增加32.9%[32]
诺诚健华(0996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9 16:43
公司基本信息 - 股份代號为9969的諾誠健華醫藥有限公司发布了2023年中期報告[1] - 该公司的股份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日期为二零二零年三月二十三日[7] - 公司股份代号为9969,公司网站为www.innocarepharma.com[10] 业绩总结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377,549人民幣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53.5%[36] - 奥布替尼(宜诺凯®)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核心产品产生产品收益人民币320.7百万元,较二零二二年同期增加47.8%[11] - 復發難治性邊緣區淋巴瘤(MZL)的新药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整体緩解率为58.9%,緩解持續時間中位數为34.3個月[12] - 本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并以人民币买卖[8] 研发成果和新药疗效 - ICP-B04(Tafasitamab(「CD19」)(Minjuvi®))在中国的注册性试验正在进行中,以支持在中国内地获得批准[16] - 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已在美国加快获得批准,并已在欧洲获得有条件营销授权批准[17] - ICP-248为一种新型、口服可吸收的B细胞淋巴瘤2(「BCL-2」)选择性抑制剂,已有四名患者接受给药,而在三名已评估患者中,两名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18] 财务状况 - 2023年上半年收入增长53.5%,达到人民币377.5百万元[36] - 总开支增加至人民币815.8百万元,其中研发开支增加至人民币358.1百万元[38] - 期内虧損减少至人民币429.2百万元,不计及股份支付及未变现汇兑虧損的影响,净虧損减少至人民币206.3百万元[39] 未来展望 - 公司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开发B细胞及T细胞通路,以提供同类首创及/或同类最佳的疗法[23] - 公司致力于打造具竞争力的藥物組合用于实体瘤治疗[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