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软教育(09616)
icon
搜索文档
东软教育(0961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7:16
公司重大事件与荣誉 - 公司于2024年2月收购东软健康医疗及其附属公司,开启新战略篇章[6] - 2024年3月公司董事长刘积仁博士获「中国软件产业40年功勋人物」奖[6] - 2024年4月公司发布国内首个教育元宇宙平台OpenNEU[6] - 2024年8月公司旗下老年教育业务「东软凤凰学院」正式启航[13] - 2024年9月公司执行董事长温涛博士受习近平总书记接见[10] - 2024年10月公司健康医疗科技园项目开工奠基[14] - 2024年11月公司三所大学进入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指数榜单前十名[17] - 2024年11月公司与霍英东集团签署「产学研教养医」生态项目战略合作协议[20] - 2024年12月4日公司名称由「东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东软睿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1] - 2025年1月公司成都「青城山熙康云舍」酒店开业,「教医养康旅」业务生态成型[23] - 2024年公司荣获“最具创新力上市公司”“最具价值社会服务公司”等媒体荣誉[2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2,042,073千元,较2023年的1,806,073千元增长13.1%[24] - 2024年公司年内利润467,319千元,较2023年的429,641千元增长8.8%[24] - 2024年公司经调整纯利466,092千元,较2023年的428,713千元增长8.7%[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约人民币2042.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1%[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营业成本约人民币1073.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1%[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约人民币968.6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0%[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开支约人民币48.6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1%[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年内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约8.8%,每股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约9.1%,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人民币465.6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4%[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调整纯利约人民币466.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7%,经调整纯利率为22.8%(2023年:23.7%)[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纯利约人民币464.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3%[98] - 于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29241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646205135股每股面值0.0002港元的股份[99] - 于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1664.8百万元(2023年:约人民币1708.4百万元),金融机构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3104.0百万元(2023年:约人民币2724.9百万元)[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值约人民币275.5百万元(2023年:约人民币381.1百万元),流动比率为0.89(2023年:0.84)[101][10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18.302亿元以部分学费、住宿费收费权质押,2.651亿元以部分股权质押,其他借款0.524亿元以部分设备及知识产权质押[10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139.7%,2023年12月31日为133.6%[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资本开支约为5.238亿元,主要与升级和扩建校園相关[10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薪酬总成本为7.47亿元,2023年为7.047亿元[11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1,625,566千元,较2023年的1,453,347千元增长11.8%,占总收入比重79.6%[34] - 2024年教育资源输出收入220,610千元,较2023年的192,016千元增长14.9%,占总收入比重10.8%[34] - 2024年终身教育服务收入139,077千元,较2023年的158,603千元下降12.3%,占总收入比重6.8%[34] - 2024年医养业务收入56,820千元,2023年无此项业务,占总收入比重2.8%[34] - 2024年教育资源输出业务向133家院校及机构提供产品和内容,与62所院校共建产业学院和专业,覆盖学生约2.3万人,实现收入约2.206亿元[66] - 2024年终身教育服务实现收入约1.391亿元[69] - 2024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医养业务收入约5680万元[76] 三所大学相关数据 - 2024年三所大学在读人数再创新高,“东软教育在线”注册用户超230万人[28] - 大连学院已开设33个本科专业等,2024/2025学年获批新增1个本科专业,累计获批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39] - 大连学院在2024武书连中国一流民办大学评选中位列全国第二,在2024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总榜全国第七等[39] - 大连学院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计算机竞赛指数覆盖的1000 + 所本科高校中唯一跻身前6%的民办高校[39] - 成都学院已开设31个本科专业等,累计获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40] - 成都学院是2024年全国唯一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互联网安全人才培育试点示范项目”的高校[40] - 广东学院已开设23个本科专业等,累计获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42] - 广东学院医疗元宇宙研究中心数字人团队在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入围“数字人智辩大赛”全国四强[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三所大学在校生人数合计超5.8万人,比2023年同期增长2.3%[43] - 三所大学学生规模连年创历史新高[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三所学院在校生合计58,158人,较2023年的56,840人增加1,318人,增长2.3%[44] - 2024/2025学年,公司提高了成都学院本科、专科以及专升本部分专业和广东学院本科以及专升本专业的学费标准[46] - 2024年,三所大学学生合计获得9,100余项省级三等奖以上学科竞赛奖项,超半数为国家级奖项[48] - 2024年,三所大学实训基地数量合计946个,合作企业数量合计1,957家,合计共获批209项产教融合项目,含6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三所大学2024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均超90%[50] - 2024年,三所大学SOVO合计培育648个省级以上创业项目,孵化虚拟公司200余家,孵化实体公司84家[50] - 大连学院本科在校生从2023年的15,285人增至2024年的15,466人,增长1.2%[44] - 大连学院专科在校生从2023年的1,299人增至2024年的2,322人,增长78.8%[44] - 成都学院专科在校生从2023年的1,392人减至2024年的510人,减少63.4%[44] - 广东学院本科在校生从2023年的9,823人减至2024年的9,200人,减少6.3%[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三所大学校园容量达约6万张床位,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业务对校园容量综合利用率约97.3%,2023年为93.8%[52] - 大连学院2024年校园容量24,525张床位,利用率95.9%,2023年利用率为86.8%;2025年底预计新增约6,000张床位[52] - 成都学院2024年校园容量21,168张床位,利用率102.0%,2023年为103.7%[52] - 广东学院2024年校园容量14,054张床位,利用率92.8%,2023年容量14,892张,利用率95.1%[52] - 大连学院打造330余个多媒体智慧教室,8大「云管理」实训室,建成101门「数字化立体课堂」示范课与50门人工智能+教学试点课程[53] - 成都学院2024年完成全校166间教室的智慧化改造,6个项目获「国产软件进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名单[55] - 广东学院自2019年启动IPv6改造,2024年获广东省教育厅「IPv6规模部署工作标杆单位」称号,是广东省唯一获此荣誉的民办高校[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三所大学全职教师2268名,兼职教师1098名;全职教师中约95%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约27%为教授或副教授等[113] 教育资源输出业务相关 - 2024年云南技师学院东软信息产业学院完成7本教材及10门精品课,申报3名教学名师,认定6名“双师型”教师,2名老师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及入选全国优秀教师表彰,建成11间实训室及1间智慧教室[65] - 云南技师学院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3年保持94%以上,2024年在乡村振兴大赛获金奖,近三年获国赛国家级奖项6项、省赛省级奖项88项、行业赛国际金奖1项、行业赛国家级奖项14项、行业赛省级奖项20项[68] 终身教育服务相关 - 公司依托80余个培训资质打造继续教育体系,2024年成功申报4个国家级、2个省级和2个市级培训资质[70] - 2024年继续教育服务为94家机构实施193个培训项目,线下覆盖学员超4.1万人,国际教育项目招生近1000人,三所大学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4000余人[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东软教育在线及东软IT云学堂注册用户超230万人[71] - 2024年8月东软凤凰学院成立,在大连、成都招生,累计招生250余人[72] - 东软凤凰学院开设“AI与艺术创作”“健康与康复”“心灵康旅”三大类共106门特色课程[72] 医养业务相关 - 2024年,心血管病医院门诊与急诊接待量超44000人次,住院与手术量超6000人次[78] - 2024年,睿康口腔医院门诊接待量超12000人次[80] - 睿康心血管病医院可配备300张病床[77] - 睿康之家颐养院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规划50个房间、59张床位[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睿康之家颐养院入住率超75%[83] - 公司于2024年3月26日与东软控股就东软健康医疗及其附属公司收购订立协议,5月31日完成收购[76] - 睿康心血管病医院于2022年1月开诊[77] - 睿康口腔医院于2023年6月开诊[80] - 睿康之家颐养院于2024年1月开业[82] 公司产品与平台研发 - 2024年公司发布元宇宙创意创作分享平台-OpenNEU等平台,并迭代升级一体化东软智慧教育平台[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完成面向人工智能等5个专业方向的课程299门与1 - 5级项目12,122个,2024年新研发课程159门与新研发1 - 5级项目5,260个[60] - 2024年公司新发布鸿蒙OpenHarmony信创实训室等多个实训室,形成覆盖五大优势专业集群的智慧实训室产品[63] 行业政策环境 -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预计到2035年左右将突破4亿人,占比超30%[120] - 2023年中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1万亿元,约占GDP的6%,预计到2035年将达30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10%[120] -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提出“银发经济”概念并给出26项举措[120] - 2024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等[121] - 2024年8月国务院提出推进“互联网 + 医疗健康”发展等[122] - 2024年10月24部门鼓励探索建设“智慧养老院”等[122] - 2024年1月12部门提出打造养老服务人才队伍[123] - 2024年6月人社部要求加大银发经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124] - 2024年12月5部门提出强化医养人才队伍建设[124]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将打造“教医养康旅”五位一体融合生态体系[126] 公司董事会与管理层 - 公司董事会包括九名董事,其中一名执行董事、五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3] - 董事长刘积仁69岁,于2000年6月加入集团,2018年8月31日获委任为董事[134] - 执行董事温涛62岁,于2000年6月加入集团,2018年8月31日获委任为董事[134] - 非执行董事荣新节62岁,于2013年1月加入集团,2018年8月31日获委任为董事[134] - 非执行董事张霞59岁,于20
中金:维持东软睿新集团(09616)“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4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4-03 09:54
教育业务增长稳健 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业务方面,2024年收入16.25亿元,同比+11.8%,占收比79.6%。截至2024年12 月31日,三所大学在校生人数合计超5.8万人,同比+2.3%。2024年,教育资源输出业务收入同比 +14.9%至2.2亿元,期内公司向133家院校及机构提供其智慧教育平台、教育管理软件、实训室产品及配 套教学内容,与62所院校开展了产业学院和专业共建合作,覆盖约2.3万名学生。终身教育业务收入同 比-12.3%至1.4亿元,期内公司在原有服务基础上,开设"东软凤凰学院"以开拓老年教育业务,其课程 覆盖AI与艺术创作、健康与康复等特色领域。盈利层面,2024年毛利率达47.4%,同比-0.5ppt;经调整归 母净利润同比+8.3%至4.64亿元,对应经调整归母净利率22.8%,同比-1ppt。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2024年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公司公布2024年度业绩:收入20.42亿元,同比+13.1%;经调整归母净利润4.64亿元,同比+8.3%,均超 出市场预期,得益于核心业务增长快于预期,以及医疗保健和健康服务亏损拖累小于预期。2024年5月 31日,公司公告完成东软健 ...
东软睿新集团(09616):业绩超预期,高分红50%以上
华西证券· 2025-03-28 19: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略超预期,拟高分红派息率达53.9%,股息率12.7%;各业务有不同表现,学历教育稳健增长,终身教育业务下滑,教育资源输出业务双位数增长,医养业务起步;经调净利率下降高于毛利率主要因其他收入减少;看好各业务中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1][2][10] 各业务情况总结 学历教育业务 - 2024年总在校人数/人均收费同比+2.3%/9.3%至5.8万人/2.8万元/人;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16.26亿元,同比增长11.8%;分院校看,大连/成都/广东学院在校人数分别为2.35/2.16/1.30万人,同比增长10.5%/-1.6%/-4.2%;分学历看,本科/专科/专升本在校生人数分别为4.43/0.30/1.18万人,同比增长4.5%/2.7%/-5.7% [3] 终身教育业务 - 2024年继续教育业务收入1.39亿元,同比下降12.3%;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人数合计4000余人,同比下降20%,主要受政策影响;公司开拓老年教育业务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4] 教育资源输出业务 - 2024年业务收入2.21亿元,同比提升14.9%;优化专业共建合作结构,与62所院校展开合作,覆盖学生约2.3万人;升级智慧教育平台,发布多个实训室;完成面向五个专业方向的课程299门与1 - 5级项目12122个 [5] 医养业务 - 2024年医养业务并表7个月,贡献收入0.57亿元;心血管病医院门急诊接待量达超4.4万人次,住院与手术量超6000人次;口腔医院门诊接待量超过1.2万人次;睿康之家颐养院入住率超75%;公司规划未来打造城市级智慧养老平台 [6] 财务情况总结 整体业绩 - 2024年公司收入/归母利润/经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42/4.66/4.64亿元、同比增长13.1%/8.4%/8.3%;剔除其他收入影响后经调净利为3.5亿元,同比增长24.7% [2] 费用与收支占比 - 2024年毛利率为47.4%,同比下降0.5PCT;经调净利率为22.8%,同比下降0.9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4%/10.5%/1.9%/5.6%,同比下降0.6/1.0/0.3/0.2PCT;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占比提升0.1PCT;其他收入占比为5.6%,同比下降2.6PCT;其他支出占比下降0.3PCT;所得税开支占比下降0.2PCT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5 - 26年营收预测24.59/28.15亿元至23.21/25.90亿元,新增27年收入预测28.80亿元;维持25 - 26年归母净利预测4.81/6.10亿元,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6.60亿元;维持25 - 26年EPS预测0.74/0.94元,新增27年EPS预测1.02元;2025年3月27日股价为3.06港元,对应PE为4/3/3X(1港元 = 0.93元人民币),股息率12.7%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包含2024A - 2027E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数据及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主要财务指标 [14]
东软睿新集团(09616)发布年度业绩,股东应占利润4.66亿元 同比增加8.4% 末期息每股38.8港仙
智通财经网· 2025-03-27 17:15
文章核心观点 - 东软睿新集团2024年业绩增长,战略开拓老年教育及医疗康养业务,2025年扩大业务领域构建新生态,更名以体现战略转型,追求可持续发展 [1][2] 业绩情况 - 2024年集团收入20.42亿元,同比增加13.1%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4.66亿元,同比增加8.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纯利4.64亿元,同比增加8.3% [1] - 每股基本盈利0.72元,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38.8港仙 [1] 业务布局 2024年业务 - 主要经营教育和医养两类业务 [1] - 教育业务覆盖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教育资源输出、终身教育服务 [1] - 医养业务覆盖医疗服务、康养服务 [1] 2025年业务 - 构建教育科技、医养服务、健康科技、大学科技园与校园服务、康旅服务五大业务生态 [2] 战略转型 - 2024年12月4日正式更名为“东软睿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 - 愿景是成为教医养康旅生态引领者,使命是科技赋能教医养生态,教育创新数智化生活 [2]
东软教育(0961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7:06
公司名称变更 - 2024年公司将英文名由「Neusoft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imited」变更为「Neutech Group Limited」[8] - 公司于2024年12月4日更名为“东软睿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起构建五大业务生态[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042073千元,较2023年的1806073千元增加236000千元,增幅13.1%[3] - 2024年公司毛利为968552千元,较2023年的865076千元增加103476千元,增幅12.0%[3] - 2024年公司年内利润为467319千元,较2023年的429641千元增加37678千元,增幅8.8%[3]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为465619千元,较2023年的429540千元增加36079千元,增幅8.4%[3]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47.4%,较2023年的47.9%下降0.5%[3] - 2024年公司经调整净利率为23.7%,较2023年下降0.9%[3]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72元,较2023年的0.66元增加0.06元,增幅9.1%[3] - 2024年公司每股股息(末期股息)为38.8港仙,较2023年的36.6港仙增加2.2港仙,增幅6.0%[3] - 2024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464921千元,较2023年的426918千元增加[5]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所有者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463221千元,较2023年的426817千元增加[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212,382千元,较2023年的4,625,741千元增长[6]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2,142,671千元,较2023年的2,065,491千元增长[6] - 2024年总资产为7,355,053千元,较2023年的6,691,232千元增长[6]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418,192千元,较2023年的2,446,630千元下降[6]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622,909千元,较2023年的2,178,393千元增长[7] - 2024年总负债为5,041,101千元,较2023年的4,625,023千元增长[7] - 2024年权益总额为2,313,952千元,较2023年的2,066,209千元增长[7]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04207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06073千元人民币[16]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1466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8186千元人民币[16] - 2024年其他开支为3482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6452千元人民币[16] - 2024年财务收入为1510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6669千元人民币[17] - 2024年财务开支为10946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03560千元人民币[17] - 2024年财务开支净额为9435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6891千元人民币[17] - 2024年适用预扣税率为10%(2023年:5%),2024年末已计提预扣税人民币3200万元[24] - 2024年所得税开支合计170,876千元(2023年:148,140千元),所得税前利润为638,195千元(2023年:577,781千元)[25] - 2024年建议末期股息每股0.388港元(2023年:0.366港元),预计支付总额约250,728,000港元(约合人民币232,184,000元)[27]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计算使用的普通权益持有者应占利润为465,619千元(2023年:429,540千元)[30]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计算使用的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646,205,135(2023年:646,203,535)[30] - 2024年末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额为3,674,793千元,较年初3,357,441千元有所增加[31]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95,699千元(2023年:89,569千元),减值后账面净额为67,588千元(2023年:73,054千元)[32] - 2024年应收票据为0千元(2023年:1,095千元),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合计67,588千元(2023年:74,149千元)[3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合计95,699千元,较2023年的89,569千元有所增加[33] - 2024年理财产品为226,443千元,较2023年的76,224千元大幅增长[33]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合计688,477千元,高于2023年的617,076千元[34] - 2024年计息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合计3,103,970千元,多于2023年的2,724,904千元[35] - 2024年合约负债合计1,018,382千元,略低于2023年的1,067,911千元[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约人民币20421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1%[10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成本约人民币10735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1%[10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约人民币9686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0%[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开支约人民币486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1%[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金额约人民币155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7.0%[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人民币4656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4%[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调整纯利约人民币466.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7%,经调整纯利率为22.8%(2023年:23.7%)[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纯利约人民币464.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3%[12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29,241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646,205,135股,每股面值0.0002港元[12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1,664.8百万元(2023年:约人民币1,708.4百万元)[12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金融机构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3,104.0百万元(2023年:约人民币2,724.9百万元),固定利率借款约人民币711.2百万元,浮动利率借款约人民币2,392.8百万元[1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值约人民币275.5百万元(2023年:约人民币381.1百万元),流动比率为0.89(2023年:0.84)[12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或有负债或重大诉讼[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因货币汇率波动对营运或流动资金造成重大困难或影响[12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人民币1,830.2百万元以部分学费、住宿费收费权质押[12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人民币265.1百万元以部分股权质押,其他借款人民币52.4百万元以部分设备及知识产权质押[12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139.7%,2023年12月31日为133.6%[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523.8百万元[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价值达或超总资产5%的重大投资[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员工薪酬总成本(包括董事袍金)为人民币747.0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704.7百万元[141] 税收相关情况 - 香港注册附属公司首笔2000000港元应课税利润按8.25%缴税,剩余按16.5%缴税[21] - 2024年和2023年在香港无应课税利润,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22] - 集团在中国经营的附属公司,除部分享15% - 20%优惠税率外,其他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3] 财务报表相关 - 综合财务报表涵盖公司及其子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财务报表[11] - 公司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采用多项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14] - 公司计划在已发布但未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生效时予以应用[14] 收购事项 - 2024年3月26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签订协议,以8.1亿元收购东软健康医疗100%股份[37] - 2024年5月31日收购完成,东软健康医疗财务业绩并入集团报表[37] - 东软健康医疗收购时可识别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954,030千元[39] - 东软健康医疗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识别负债净值总额为 - 115,016千元[39] - 东软健康医疗收购商誉达196,016千元[39] - 收购附属公司现金对价为81000千元,获得现金和银行结余34073千元,投资活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流出46927千元[40] - 2024年3月26日集团与东软控股就东软健康医疗及其附属公司收购订立协议,5月31日完成收购[130] 金融资产与负债公允价值计量 - 2024年以公允价值计量并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均为248943千元,2023年为98724千元;2024年计息银行借款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均为3103970千元,2023年为2724904千元[41] - 2024年以公允价值计量并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于1月1日为98724千元,收购附属公司增加2600千元,购置增加330000千元,处置减少185428千元,计入损益的公允价值利得3047千元,12月31日为248943千元[44] - 2024年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公允价值计量中,第二级为3103970千元;2023年第二级为2724904千元[46] 股份质押情况 - 东控第一和东控第二分别将持有的公司127465000股和120000000股股份质押给贷款方,合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8.30%,为216500000元贷款提供补充担保[47] - 2025年3月6日,东控第一和东控第二分别质押1.27465亿股和1.2亿股(合计约占38.30%)为2.165亿元贷款提供补充担保[178] - 2025年3月6日,东控第一和东控第二分别将持有的公司127,465,000股和120,000,000股股份质押给贷款方[18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 - 2024年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1625566千元,较2023年增长11.8%,占总收入比重79.6%[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三所大学在校生人数合计超5.8万人,达58,158人,较2023年同期增长2.3%[61][63] - 大连学院本科、专科、专升本在校生人数分别为15,466人、2,322人、5,734人,较2023年分别增长1.2%、78.8%、21.9%[63] - 成都学院本科、专科、专升本在校生人数分别为19,652人、510人、1,438人,较2023年分别增长13.5%、-63.4%、-55.5%[63] - 广东学院本科、专科、专升本在校生人数分别为9,200人、241人、3,595人,较2023年分别增长-6.3%、-20.2%、3.1%[63] - 2024/2025学年,成都学院本科、专科及专升本部分专业学费标准提高,广东学院本科及专升本专业学费标准整体提高[64] - 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约人民币16256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8%[11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教育资源输出 - 2024年教育资源输出收入220610千元,较2023年增长14.9%,占总收入比重10.8%[52] - 公司构建涵盖资源、软件、平台、
东软教育(0961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5 16:3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968,10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6]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510,65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403,12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277,57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20,62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净额为14,43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0.8%[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55,49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8%[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968,10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9] - 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802,93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占总收入的82.9%[9] - 教育资源输出收入为101,50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占总收入的10.5%[9] - 继续教育服务收入为56,79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5%,占总收入的5.9%[9] - 医养业务收入为6,870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0.7%[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教育服务收入为961,238千元,同比增长4.7%,其中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为802,937千元,同比增长7.2%[1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医养服务收入为6,870千元,为新增业务板块[1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968,108千元,同比增长5.4%[1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教育服务毛利为511,183千元,毛利率为53.2%[12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医养服务亏损1,943千元,毛利率为-28.3%[12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403,127千元,同比下降1.8%[12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为175,877千元,同比增长130.7%[12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非上市基金投资为22,500千元,与2023年底持平[12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预期收益率为2.3%-2.7%,较2023年底的2.1%-2.9%有所收窄[12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无单一客户贡献销售额超过总销售额的10%[13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43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276,22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277.4百万元,同比增长1.2%[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經調整純利約人民幣276.8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8%[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約人民幣874.6百萬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1,708.4百萬元有所下降[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資本負債比率為138.3%,較2023年12月31日的133.6%有所上升[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資本開支約為人民幣119.8百萬元,主要用於升級和擴建校園[57]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合約負債總額為225,624千元人民幣,其中教育服務佔221,884千元人民幣,醫養服務佔3,740千元人民幣[1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從合約負債中確認的收入為886,702千元人民幣,其中全日制學歷高等教育服務佔800,820千元人民幣[135]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未完成合約總額為288,345千元人民幣,其中教育服務佔284,605千元人民幣,醫養服務佔3,740千元人民幣[13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其他收入總額為55,499千元人民幣,其中物業租金收入佔22,712千元人民幣,物業服務及管理收入佔18,936千元人民幣[13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其他開支總額為14,629千元人民幣,其中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佔3,796千元人民幣,軟件系統技術開發開支佔4,659千元人民幣[13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其他收益淨額為315千元人民幣,其中以公允價值計量並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所得收益佔1,407千元人民幣[13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僱員福利開支總額為340,634千元人民幣,其中工資及獎金佔264,496千元人民幣,退休金計劃供款佔33,833千元人民幣[14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財務開支淨額為42,829千元人民幣,其中借款利息開支佔61,941千元人民幣,資本化金額為11,319千元人民幣[14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稅開支總額為82,727千元人民幣,其中即期所得稅佔92,436千元人民幣,遞延所得稅佔-9,709千元人民幣[144] - 公司及集团在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在香港产生应课税利润,因此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146] - 中国注册成立实体的应课税利润按25%的企业所得税率计提拨备[147]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向香港注册公司分派股息的预扣税率为5%,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计提人民币4,853,000元[148] - 公司若干附属公司享受15%至20%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率,包括大連雲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東軟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149][1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未动用税项亏损人民币264,590,000元,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1] - 公司于2024年5月28日批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0.366港元,共计236,511,000港元[1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为人民币277,414,000元,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43元[1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43元[1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总账面净额为3,642,48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长19.97%[157] - 公司通过收购附属公司增加了54,030千元人民币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其中医疗设备占比最大,为49,171千元人民币[15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建工程的账面净额为628,72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长3.56%[157] - 公司因收购东软健康医疗集团,将250,507千元人民币的投资物业重新分类为物业、厂房及设备[15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形资产的总账面净额为538,42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长93.15%[159] - 公司通过收购附属公司增加了268,958千元人民币的无形资产,其中商誉占比最大,为196,016千元人民币[15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租赁相关的使用权资产总额为612,75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增长0.40%[16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租赁相关的总开支为33,544千元人民币,与2023年同期基本持平[1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確認的租金收入為人民幣22,712,000元,較2023年同期的24,079,000元下降5.7%[1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物業租賃的應收未來最低租賃付款總額為人民幣72,019千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199,614千元下降63.9%[1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投資物業的賬面淨額為人民幣18,600千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271,400千元下降93.1%[164] - 公司投資物業的公允價值採用收益法計算,基於租期內外租金收入總額和適當的收益率進行資本化[1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遞延所得稅資產總額為人民幣83,688千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52,587千元增長59.1%[1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遞延所得稅負債總額為人民幣68,402千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59,915千元增長14.2%[166] - 公司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變動主要來自收購附屬公司,增加人民幣27,732千元[167] - 公司遞延所得稅負債的變動主要來自計入綜合利潤表,增加人民幣6,340千元[1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遞延所得稅資產中,折舊相關部分為人民幣5,998千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4,706千元增長27.5%[16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递延所得税负债总额为68,402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1月1日的59,915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7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84,21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73,054千元人民币增长15.3%[17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教育資源服務的應收款項為100,49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75,402千元人民币增长33.3%[17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23,82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59,113千元人民币下降59.7%[17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预付款项及其他资产净额为96,80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9,914千元人民币下降19.3%[17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并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为198,37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98,724千元人民币增长100.9%[17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74,61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08,427千元人民币下降48.8%[17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受限制现金为64,21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62,804千元人民币增长2.2%[17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普通股数目为1,900,000,000股,面值为380,000港元[179]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股本及股份溢利总额为2,444,402人民币千元[180]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852,353人民币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16,401人民币千元有所增加[18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借款总额为2,808,941人民币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24,904人民币千元有所增加[187]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4.37%,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5%有所下降[18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已发行购股权数目为9,025,497份,加权平均行权价格为3.11港元[182]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购股权加权平均剩余合约期限为6.17年[182]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应付股息为215,859人民币千元[18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应付学生政府补贴为49,128人民币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639人民币千元大幅增加[18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应付关联方款项为99,027人民币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63人民币千元大幅增加[18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应付第三方款项为15,032人民币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320人民币千元有所增加[185] - 公司尚未使用的银行借款信用额度为979,86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的1,009,894千元有所减少[189] - 公司借款到期日分析显示,1年内到期借款为465,86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的651,043千元减少[189] - 广东东软学院的银行借款为300,980千元人民币,由学费收取权抵押,银行账户结余为132,891千元人民币[190]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银行借款为371,466千元人民币,由住宿费收取权抵押,银行账户结余为39千元人民币[190] - 成都东软学院的银行借款为408,700千元人民币,由学费收取权抵押[190] - 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为651,37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的571,205千元有所增加[192] - 公司递延收入为63,72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的72,796千元有所减少[193] - 公司收购东软健康医疗集团,现金对价为81,000千元人民币,收购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5,883千元人民币[196] - 收购东软健康医疗集团产生的商誉为196,016千元人民币,预计将产生协同效应[197] - 收购东软健康医疗集团在2024年6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为公司贡献收入6,870千元人民币,造成净亏损6,312千元人民币[199] 业务发展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完成收购东软健康医疗及其附属公司,财务业绩并入集团报表[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发布首个国内教育元宇宙平台OpenNEU,赋能数字化教学活动[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大连学院在世界创新大学排名中连续第四年进入全球百强[4] - 2024/2025学年三所大学学额总数超过2万人,同比增长3.5%[13][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三所大学的在校生人数合计约5.7万人,同比增长7.5%[15] - 大连学院在2024/2025学年新增1个本科专业——网络空间安全[11] - 成都学院与华为合作启动“2024华为鸿蒙HarmonyOS定向班”项目[12] - 广东学院启动首批微专业建设项目,开设“鸿蒙软件应用开发”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两个微专业[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校生总人数为56,781人,较2023年同期增长3,962人,增幅为7.5%[16] - 2024/2025学年,公司上调了三所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标准,其中成都学院本科、专科及专升本部分专业学费上调,广东学院本科及专升本专业学费整体上调[17] - 2024/2025学年,大连学院本科和专科学费为28,000-34,000元/年,住宿费为2,400/4,800元/年;成都学院本科学费为18,000-20,000元/年,专科学费为19,000-20,000元/年;广东学院本科学费为30,800-33,800元/年[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教育资源输出业务实现收入约1.015亿元人民币[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与54所院校展开产业学院和专业共建合作,合作项目总数224个,覆盖学生约2万人[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云南技师学院东软信息产业学院建设完成2门优质线上精品课程、3部精品教材、9间实训室,并新增22门教学资源[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发布了元宇宙创意创作分享平台OpenNEU、全维创新素质发展平台、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数智化平台,并升级了一体化东软智慧教育平台[24] - 公司已完成面向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专业方向的223门课程及9,273个1-5级项目研发[2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发布了鸿蒙OpenHarmony信创实训室、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室、大模型实训室等多个实训室[26] - 公司继续教育服务在报告期内实现收入约人民币56.8百万元[2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为全国12个省级区域的33家机构实施2B培训项目42个,覆盖学员近3,000人[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东软教育在线及东软IT云学堂注册用户已达到约230万人[30] - 报告期内2C培训人数约1.2万人[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三所大学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人数合计4,400余人,同比下降约16.7%[31] - 2024年上半年大连学院面向俄罗斯、印度、斯里兰
东软教育:教育板块稳健增长,康养板块未来可期
华西证券· 2024-08-28 21:03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目标价格为2 42港元 对应2024年PE为3倍 [2][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H1收入9 68亿元 同比增长5 40% 净利润2 77亿元 同比增长1 20% 剔除政府补助影响后经调净利2 67亿元 同比增长5 58% [2] - 学历教育业务稳健增长 主要来自在校生人数增长 24H1总在校人数5 7万人 同比增长7 5% [3] - 医养业务起步 24H1并表1个月 贡献收入0 07亿元 净亏损0 06亿元 心血管病医院门急诊接待量近2万人次 口腔医院门诊接待量超过1万人次 睿康之家颐养院入住率达34% [3] - 公司积极布局老年教育 推出"东软凤凰学院" 已研发18门线上课程 总时长5330分钟 [3] 业务分析 学历教育 - 24H1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8 03亿元 同比增长7 21% 大连 成都 广东三所院校在校生人数分别为2 12 2 19 1 36万人 同比增长14 1% 6 0% 0 6% [3] - 本科 专科 专升本在校生人数分别为4 24 0 30 1 14万人 同比增长6 57% -18 56% 21 60% [3] 继续教育 - 24H1继续教育业务收入0 57亿元 同比下降12 49% 主要由于学历继续教育收入下降 三所大学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人数合计4400余人 同比下降约16 7% [3] 教育资源输出 - 24H1教育资源输出业务收入1 02亿元 同比微降0 94% 与54所院校展开产业学院和专业共建合作 合作项目总数224个 覆盖学生约2万人 [3] 医养业务 - 24H1医养业务并表1个月 贡献收入0 07亿元 净亏损0 06亿元 心血管病医院门急诊接待量近2万人次 住院量近3000人次 口腔医院门诊接待量超过1万人次 睿康之家颐养院开业半年入住率达34% [3] 财务表现 - 24H1毛利率52 75% 同比提升2 74个百分点 主要来自已售商品成本及员工薪酬下降 经调净利率28 59% 同比下降1 01个百分点 [4] - 24H1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 21% 9 53% 2 13% 4 42% 同比增加0 04 1 36 -0 07 0 10个百分点 [4] - 预计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21 11 24 59 28 15亿元 归母净利分别为4 40 4 81 6 10亿元 [5] 投资建议 - 学历教育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预计平均学费每年增长5%以上 广东学院未来有望贡献更高利润率 大连学院预计加大宿舍建设 [5] - 继续教育业务2B端有望增长 2C端存在压力 教育资源输出业务短期受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影响 长期趋势向好 [5] - 医养业务短期影响利润 中长期看好与教育业务的协同效应 有望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5]
东软教育(0961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7 21:1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968,10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510,65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277,57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2.7%,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纯利为276,79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43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74,61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8%[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906,87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权益总额为2,127,01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6]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459,297千元,较上期的2,178,393千元增长12.9%[8] - 流动负债总额为1,652,699千元,较上期的2,446,630千元下降32.4%[8] - 借款总额为2,808,941千元,其中非流动借款2,343,078千元,流动借款465,863千元[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20,623千元人民币[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92.2百万元,同比增长22.9%,主要由于康养业务筹备期开办费用增加及并购东软健康医疗的中介费用增加[8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净额为人民币14.4百万元,同比增长410.8%,主要由于贸易应收款项账龄增长[8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55.5百万元,同比减少18.8%,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减少[9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务开支净额为人民币42.8百万元,同比增长7.8%,主要由于借款利息开支增加[9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内利润同比增长1.4%,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4%,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277.4百万元,同比增长1.2%[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276.8百万元,同比增长1.8%[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纯利率为28.6%,去年同期为29.6%[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276.6百万元,同比增长1.6%[9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874.6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708.4百万元有所下降[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金融机构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808.9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724.9百万元有所增加[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0.81,较2023年12月31日的0.84有所下降[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38.3%,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3.6%有所上升[10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人民币1,845.8百万元以部分学费、住宿费的收费权质押[10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人民币266.6百万元以部分股权质押[10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119.8百万元,主要用于升级和扩建校园[103] 收购与合并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大连东软睿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81,000,000元现金收购东软健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9] - 公司收购东软健康医疗集团,主要收入来自为客户提供口腔和心血管医疗服务[14] - 东软健康医疗集团大部分收入来自口腔和心血管医疗服务,并在提供服务时予以确认[14] - 企业合并中获得的医疗资质在收购日以公允价值确认,预计使用期限为27.5年[18] - 公司已完成对东软健康医疗及其附属公司(包含两家医院及一家颐养院)的收购,收购事项已于2024年5月31日完成[80] - 公司收购东软健康医疗集团,收购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5,883千元人民币,商誉为196,016千元人民币[49] - 收购业务在2024年6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为公司贡献收入6,870,000元人民币,净亏损6,312,000元人民币[52] 业务收入与成本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教育服务收入为961,238千元,同比增长4.66%[19] - 公司其他收入中,物业租金收入为22,712千元,同比下降5.68%[21] - 公司其他开支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和物业维修及消防开支为7,707千元,同比下降4.85%[22] - 公司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为340,129千元,较2023年的346,309千元略有下降[23] - 2024年折旧及摊销开支为97,828千元,较2023年的85,773千元增加14.1%[23] - 2024年财务收入为8,032千元,较2023年的6,620千元增长21.3%[24] - 2024年财务开支净额为42,829千元,较2023年的39,717千元增加7.8%[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教育业务收入为802,93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占总收入82.9%[53] - 公司教育资源输出业务收入为101,50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占总收入10.5%[53] - 公司继续教育服务收入为56,79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5%,占总收入5.9%[53] - 公司医养业务收入为6,870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0.7%[53] - 教育资源输出业务在报告期内实现收入约人民币101.5百万元[65] - 继续教育服务在报告期内实现收入约人民币56.8百万元[73] 教育与培训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2024/2025学年新增网络空间安全本科专业,累计获批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4] - 成都东软学院与华为合作启动2024华为鸿蒙HarmonyOS定向班项目,并荣获华为云最佳生态发展奖[55] - 2024/2025学年三所大学学额总数超过2万人,同比增长约3.5%[57] - 大连学院2024/2025学年本科、专科和专升本学额分别增长3.0%、70.5%和12.1%[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三所大学在校生人数合计约5.7万人,同比增长7.5%[59] - 大连学院2024/2025学年在校生人数同比增长14.1%,其中专升本增长67.4%[60] - 成都学院2024/2025学年在校生人数同比增长6.0%,其中本科增长15.7%[60] - 广东学院2024/2025学年本科和专升本学费标准分别上调至30,800-33,800元和30,800-33,800元[62] - 成都学院2024/2025学年本科和专科学费标准分别上调至18,000-20,000元和19,000-20,000元[62] - 大连学院与大阪综合设计专门学校合作项目(专科)学费标准为48,000元/年[63] - 广东学院与西英格兰大学合作项目(本科)学费标准为68,000元/年[63] - 公司与54所院校展开产业学院和专业共建合作,合作项目总数224个,覆盖学生约2万人[66] - 云南技师学院东软信息产业学院建设完成9间实训室,新增教学资源22门,提供约1,500个岗位[67] - 公司发布元宇宙创意创作分享平台OpenNEU、全维创新素质发展平台、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数智化平台[69] - 公司已完成面向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专业方向的223门课程及9,273个1-5级项目研发[70] - 公司新发布鸿蒙OpenHarmony信创实训室、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室、大模型实训室、虚拟演播实训室、智能制造双碳管控系统实训室[71] - 2B培训服务覆盖全国12个省级区域的33家机构,实施42个培训项目,覆盖学员近3,000人[74] - 2C培训服务注册用户达到约230万人,报告期内培训人数约1.2万人[75] - 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人数合计4,400余人,同比下降约16.7%[76] - 老年教育业务聚焦“数字+艺术+健康”领域,构建“教-医-养-遊”一体化的老年教育产品[77] - 东软凤凰学院开设“AI与艺术创作”、“健康与康复”、“心灵康旅”三大板块的特色课程[78] - 公司计划打造“教、医、养”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融合教育、医疗与康养服务三大领域[79] - 公司计划依托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康养、旅游等新实践实训基地,形成更多学校经营性资产与资源[116] - 公司计划积极寻求与国内外知名康养中心、医疗集团、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117] - 公司计划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制定和完善康养服务标准体系,联合建立养老科技研发中心[117] - 公司计划设立康养人才联合培养项目,联合构建国际前沿的康养人才培养体系[117] - 公司计划利用元宇宙等新技术,构建以一体化东软智慧教育平台为主体的产品矩阵,并打造链接融通养老全领域的智能康养平台[119] - 公司将继续以提质培优为主线,加速三所大学建设成为一流应用型大学,并聚焦于“IT+数字媒体+智慧康养”的优势专业集群[118] - 公司计划结合实时行业政策及市场需求,以三所大学为精品案例,创新和完善基于4S服务模式的“资源+平台+服务”整体解决方案[121] - 公司将继续教育服务领域,依托东软教育在线与东软IT云学堂两个在线教育平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全民数字素质提升课程[121] 医疗与康养 - 口腔医院的正畸和种牙服务收入在一段时间内确认,采用投入法衡量服务完成进度[15] - 心血管病医院的门诊服务收入在客户获得服务或药品的控制权时确认,通常在较短的数天内完成[16] - 心血管病医院的住院服务收入在服务期内确认,包括提供咨询服务和销售医药产品[16] - 心血管病医院2024年上半年门急诊接待量达近2万人次,住院量近3,000人次[82] - 心血管病医院总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可配备300张病床(已开放180张)[81] - 口腔医院2024年上半年门诊接待量超过1万人次[83] - 口腔医院面积达10,000平方米,满规模可容纳150张牙椅,50张床位[83] - 睿康之家颐养院总面积为5,000平方米,规划50个房间、59张床位,2024年1月正式营业,半年入住率达到34%[84] - 睿康之家颐养院依托东软健康园的三级医院资源,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包括床旁常规检验、体征监测、彩超检查等[84] - 睿康之家颐养院采用AI技术监护,通过毫米波雷达感知设备和智能手环实时追踪老年人健康指标[84] 税务与股息 - 公司在中国注册实体的企业所得税按25%征收[28]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向香港注册的外国投资者分派股息时,预扣税率为5%[29] - 公司部分附属公司享受15%至20%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未动用税项亏损264,590千元,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2] - 公司批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0.366港元,共计236,511,000港元(约人民币215,419,000元)[33]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报告期派付中期股息[125]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以人民币列报,并四舍五入至千位数[9] - 公司已采纳新订和经修订的国际财务会报告准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和《国际财务会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12] - 公司尚未采纳的新订和经修订国际财务会报告准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和《国际财务会报告准则》第9号修订本[13] - 公司与租赁公司签订了售后回租协议,可以选择回购设备[17] - 公司确认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均维持上市规则所规定的最少公众持股量[126]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条文及最佳常规,董事会将继续审阅和监察公司做法以维持高水平的管治常规[128]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已遵守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和行为守则[12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并确认已遵从适用的会计原则、准则及规定[130]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已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中期报告将适时刊登[131] - 报告期后及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发生重大事件[133] - 公司股份于2020年9月2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36] - 公司董事会于2020年9月11日批准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激励计划[137] - 公司董事会于2019年6月19日批准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激励计划[137] - 公司董事长兼非执行董事为刘积仁博士[139] - 公司执行董事为温涛博士[139]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荣新节先生、张霞博士、张应辉博士及孙荫环先生[13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刘淑莲博士、曲道奎博士及王卫平博士[139] 行业与政策 - 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3亿人,占总人口的21.1%,65岁及以上人口超2亿人,占总人口15.4%[111] - 预计到2035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10%[111] -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112] - 教育部引导高校加快布局新医科专业,如健康管理与服务、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等[113] - 民政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推动全方位吸引、培养、用好、留住养老服务人才[113] - 国家发改委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老龄服务和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作为鼓励类目录[113] - 教育部启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开发教育专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动教与学融合应用[115] - 人社部等九部门印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115] 未来计划与战略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924.2百万港元(约777.5百万元人民币),其中51.4%用于升级现有学校设施及扩建校园,37.5%用于偿还商业贷款,11.1%用于补充营运资金[123] - 公司董事会决议将部分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重新分配,其中约93.4百万元人民币用于偿还商业贷款,约6.6百万元人民币用于补充营运资金[12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已动用754.0百万元人民币,未动用金额为23.5百万元人民币[123] - 公司提出LIFECARES特色老年教育理念,涵盖九个维度:愉悦学习、重塑自我、健身运动、健康饮食、社区连接、艺术工坊、康复护理、娱乐活动、旅行采风[136] - 公司构建“一体两翼”教育业务生态体系,以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为基础业务,以教育资源输出和继续教育服务为两大战略业务[137] - 公司报告期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37]
东软教育(0961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8:13
校园容量与学生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三所大学校园容量超6万张床位,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业务对校园容量综合利用率约94%[17] - 2023年4月成都八期扩建工程新增校园容量3200张床位[4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校生人数达56840人,较2022年增长7.5%[64] - 2023/2024学年,大连学院本科、专科、专升本学费标准分别有2.3%、49.8%、67.2%的变动[64] - 2023/2024学年,成都学院本科、专科、专升本学费标准分别有15.6%、 - 34.5%、 - 10.5%的变动[64] - 2023/2024学年,广东学院本科、专科、专升本学费标准分别有 - 0.6%、 - 54.9%、16.5%的变动[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大连和成都学院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约95%,广东学院约90%[70] - 2023/2024学年三所大学新生报到超1.8万人,较上一学年增长约3.0%[82] - 2023/2024学年三所大学在校生近5.7万人,比2022年同期增长约7.5%[82] - 2023年12月三所大学校园容量合计60,585,利用率为93.8%[94] - 三年内校园容量增长约2万张床位,2023年8月成都学院八期工程学生公寓新增容量约3200张床位[103] - 2023年12月31日与2022年12月31日,成都学院分别有773名及2823名应届生因校外实习住在校外[105] 公司认证与荣誉 - 2023年公司通过CMMI3级认证,软件工程和质量管理进入新阶段[20] - 2023年获批建设印度尼西亚峇厘省数字经济产业墨子工坊[3] - 2023年入选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典型产品、应用和服务案例[4] - 2023年获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一等奖[14] - 2019 - 2023年在“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中连续5年位列全国第一[14] - 2023年获批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程序设计基础[14] - 软件工程专业获批首批四川省本科高校应用型品牌专业[15] - 2023年公司通过CMMI3级认证,在软件开发能力、服务交付质量等方面获国际权威认可[37] - 2023年大连学院再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为辽宁省在职业教育领域获得的唯一一项该等级奖项[51] - 2023年在世界创新大学百强中排名全球第67位,较2022年提升24个名次[85] - 累计获批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5] 学校建设与合作 - 2023年成都学院打造新校区东软健康园,助力培养跨学科应用型人才[21] - 2023年7月“东软教育杯”大赛有来自全国22个省份71所高校3700余名学生报名参赛[34] - 2023年2月公司成为百度文心一言首批生态工程合作伙伴[31] - 2023年5月发布无人驾驶实训室、中国首座元宇宙智慧康养未来教育平台[48] - 2023年大连接连获批4个辽宁省省级现代产业学院、5个首批辽宁省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及工信部2023年工业互联网安全人才培育试点示范项目[33][52][38] - 2023年与政府合作共建东软湖州数字工场,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签约共建全国首个儿童数智教育产业学院[47][52] - 2023年大连学院入选首批全国老年大学建设试点单位及国家老年大学共建单位[34] - 三所大学与144家公司在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大连学院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科研成果获批[70] - 2023年10月,大连学院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附属口腔医院揭牌,成国内首家设两家附属医院的应用型高校[73] - 大连学院获批开设首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获7个国家级及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居全国民办高校之首[65] - 教育资源输出业务优质资源和服务累计应用于550余所高校[78] - 继续教育业务培训覆盖26个省级区域,线上注册用户规模逾186万[78] - 大连学院6个产业学院获批辽宁省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成都学院累计获批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90] - 大连学院2023年2月完成省级数字校园项目验收,12月入选辽宁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95] - 广东学院获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8] - 三所大学合计获批231项产教融合项目,含85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0] - 成都学院2023/2024学年新开设2个本科专业并完成招生,获批1个国家级及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8] 公司财务情况 - 2023年公司收入18.0607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6%,年内利润4.2964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5%[39] - 2023年公司总收入18.06073亿元,较2022年增长16.6%,其中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收入14.53347亿元,占比80.5%,同比增长23.7%[62] 公司发展战略 - 2024年公司将聚焦教育数字化战略,丰富4S产品服务体系,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59] - 公司聚焦中国数字化人才教育服务赛道,以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业务为基础,拓展教育资源输出、继续教育服务业务[166] 公司产品研发 - 公司研发一系列数字化教育产品,形成全方位产品矩阵[22] 学生竞赛与创业 - 2023年三所大学学生合计获5500余项省级三等奖以上学科竞赛奖项[99] - 三所大学合计获批231项产教融合项目,含85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0] - 2023年三所大学SOVO合计培育700余个省级以上创业项目,孵化虚拟公司近300家,实体公司约100家,部分公司年收入达约200万元[101] - 成都学院SOVO获评为2022年度四川省优秀众创空间,是34家获奖众创空间中唯一民办高校众创空间[103] 公司治理与制度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其中2名为女性董事[120] - 公司采纳《反舞弊管理制度》,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会监督反舞弊工作[124] - 公司建立多元化人才储备机制,完善聘任董事渠道[118] - 公司独立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其为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提供审核服务[126] - 董事会负责评估确定集团风险性质及程度,确保设立维持合适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28] - 股东特别大会可由持有公司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投票权的股东要求召开,且可在会议程序添加决议[132] - 公司已采纳股东通讯政策,董事会认为该政策在2023年度适当执行且有效[135] - 董事会对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成效进行年度审阅,认为充分有效[156] - 公司设有处理及发放内幕消息政策,相关部门主管及管理层按需实施流程及保障措施[157] - 麦宝文女士自2024年1月1日起辞任公司联席公司秘书,何婧女士自该日起担任唯一公司秘书[158] - 股东大会上所有决议案将按上市规则以投票方式表决,结果将及时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公布[159] - 公司将以电子通讯方式向股东发布企业通讯,仅应要求寄发印刷本[162] - 2023年5月30日公司股东通过特别决议案,采纳第二次经修订和重列的组织章程大纲及章程细则[163] ESG相关 - ESG报告符合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要求,于2024年3月26日获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发布[141][144] - 集团设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由王维坤任主任,何婧任副主任,成员涵盖各部门管理人员[147][148] - ESG报告时间范围为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环境关键绩效指标数据涵盖集团总部及三所大学[170] - 公司关注ESG中度重要议题,包括员工培训与发展、学生沟通及投诉处理等多方面[189] 公司沟通与关系管理 - 公司从多种渠道与投资者、教师、学生等持份者保持密切沟通[175] - 公司对供应商关注公平公正采购和业务增长,通过供应商管理程序等方式沟通[182] - 公司对政府/监管机构关注合规运营、教育服务质量等,通过讲座、学校评估等方式沟通[182] - 公司对校友关注学校声誉和发展,通过媒体信息、校友活动等方式沟通[182] - 公司对社区/非政府团体关注推动社区发展等,通过公益活动、教育基金等方式沟通[182] - 公司对公众关注教育服务质量等,通过媒体信息、官方网站等方式沟通[182]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刘积仁68岁,为公司非执行董事长,自2011年11月起担任东软控股董事长,自1999年8月起担任东软集团董事长[191][194][195] - 温涛61岁,为公司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兼总裁,自2011年11月起担任东软控股董事[191][197][200] - 荣新节61岁,2013年1月加入集团,2018年8月3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91] - 张霞58岁,2022年5月加入集团,2022年5月27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91] - 张应辉51岁,2003年2月加入集团,2018年8月3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91] - 孙荫环74岁,2021年5月加入集团,2021年5月25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91] - 刘淑莲69岁,2018年8月加入集团,2018年8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1] - 曲道奎62岁,2018年8月加入集团,2018年8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1] - 王卫平72岁,2018年8月加入集团,2018年8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1]
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布局老年康养有望打造业绩新增量
国盛证券· 2024-03-28 00:0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东软教育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5] 核心观点 - 东软教育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16.6%至18.1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6%至4.3亿元[15] - 公司2023年毛利率同比增长4.8个百分点至47.9%[15] - 公司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3.7%至14.5亿元,2023/2024学年新生报道人数超1.9万人,同比增长13.8%[15] - 公司教育资源输出合作项目数增至280个,覆盖学生近2.4万人,全年实现收入约1.92亿元,同比增长5.3%[15] - 公司继续教育业务2023年实现营收1.6亿元,同比增长8.3%,2B端收入同比增长39.3%至3600万元[15] - 公司拟收购东软健康医疗,打造教医养一体化新生态,有望打造第二业绩增长曲线[15]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18.06亿元,同比增长16.6%;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11.5%[3]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01亿元、22.49亿元、25.20亿元,同比增长10.8%、12.4%、12.1%[3]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2亿元、4.94亿元、5.55亿元,同比变动-1.7%、17.0%、12.3%[3] - 2023年EPS为0.66元,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0.65元、0.76元、0.86元[3] - 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为20.8%,预计2024-2026年分别为18.5%、19.6%、19.8%[3] - 2023年P/E为4.3倍,预计2024-2026年分别为4.4倍、3.7倍、3.3倍[3] 业务发展 - 公司在大连、成都、佛山运营三所民办本科高校,2023年末在校生总人数同比增长7.5%至5.68万人[15] - 公司打造东软特色泛IT优势专业集群,2023年末三所大学合计获批25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 - 公司基于4S服务模式打造全方位数字化教育产品矩阵,已应用于550余家院校[15] - 公司继续教育业务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2023年2B端收入同比增长39.3%至3600万元[15] - 公司设立凤凰学院布局老年继续教育,拟收购东软健康医疗,完善老年康养+老年教育布局[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