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搜索文档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5 19:09
(於 開 曼 群 島 註 冊 成 立 之 有 限 公 司 ) 股份代號: 8128 科技與資源結合 2024 年報 中國恒有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2024年年報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之特色 GEM的定位,乃為中小型公司提供一個上市的市場,此等公司相比起其他在聯交所上市的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有意 投資的人士應了解投資於該等公司的潛在風險,並應經過審慎周詳的考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由於GEM上市公司普遍為中小型公司,在GEM買賣的證券可能會較於主板買賣之證券承受較大的市場波動風險,同時無 法保證在GEM買賣的證券會有高流通量的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聯交所對本報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 不就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乃遵照聯交所GEM證券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而刊載,旨在提供有關中國恒有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 之資料;本公司之董事(「董事」)願就本報告共同及個別地承擔全部責任。各董事在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確認就其所知 及所信,本報告所載資料在各重要方面均屬準確完備, ...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21: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69,629千港元,2023年为67,860千港元,同比增长2.61%[4] - 2024年毛利为12,717千港元,2023年为9,259千港元,同比增长37.35%[4]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0,941千港元,2023年为7,091千港元,同比增长54.29%[4] - 2024年年内溢利为11,293千港元,2023年为4,722千港元,同比增长139.16%[4]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24港仙,2023年为0.21港仙,同比增长14.29%[4] - 2024年其他全面收入(开支)为8,831千港元,2023年为 - 10,824千港元,同比增长181.59%[5] - 2024年年内全面收入(开支)总额为20,124千港元,2023年为 - 6,102千港元,同比增长429.73%[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98,981千港元,2023年为426,412千港元,同比下降6.43%[6]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457,820千港元,2023年为778,487千港元,同比下降41.19%[6] - 2024年资产净值为284,100千港元,2023年为278,590千港元,同比增长1.98%[7] - 2024年总收益为69,629千港元,2023年为67,860千港元,同比增长2.61%[19,21,24,25]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0,941千港元,2023年为7,091千港元,同比增长54.30%[19,21] - 2024年总资为856,801千港元,2023年为1,204,899千港元,同比下降28.90%[19,21] - 2024年总负债为572,701千港元,2023年为926,309千港元,同比下降38.17%[19,21]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437千港元,2023年为6,881千港元,同比下降6.45%[20,22] - 2024年使用资产折旧为829千港元,2023年为821千港元,同比增长0.97%[20,22]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拨回净额为 - 9,732千港元,2023年为 - 2,378千港元,同比下降309.25%[20,22] - 2024年其他应收账款及按金减值亏损净额为7,120千港元,2023年为1,897千港元,同比增长275.33%[20,22] - 2024年合约资产减值亏损拨回净额为 - 21,183千港元,2023年为 - 41,599千港元,同比增长49.08%[20,22] - 2023年客户A收益为7,130千港元,占总收益10.5%,2024年无占比超10%的客户[24] - 2024年与客户签订合约的总收益为62212千港元,其中浅层地热能收益61198千港元,热能热泵收益1014千港元[27] - 2024年其他收入为20391千港元,较2023年的15878千港元增长28.4%;其他收益为6235千港元,2023年为938千港元[27] - 2024年融资成本为3544千港元,较2023年的4175千港元下降15.1%[28] - 2024年除税前溢利经扣除各项成本后得出,所售存货成本287千港元,较2023年的1812千港元大幅下降[29] - 2024年所得税抵免开支为352千港元,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2369千港元[32]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0759千港元,2023年为9475千港元;每股基本盈利计算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约4523200048(2023年约4526925163)[34]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净值为4811千港元,2023年为3134千港元;融资租赁应收款项即期部分为11881千港元,2023年为7090千港元[35] - 2024年合约资产(建筑服务)净值为28849千港元,2023年为35765千港元;合约负债(建筑服务)2024年为36307千港元,2023年为38453千港元[37]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为139369千港元,2023年为157241千港元[38] - 2024年公司收入6962.9万港元,较2023年的6786万港元上升约2.61%,主要因运行维护项目确认收入增加[41] - 2024年公司净利润1129.3万港元,2023年为472.2万港元,净利多增主要由于毛利上升、行政开支下降、应收账款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拨回净额所致[41] - 2024年公司经营业务毛利1271.7万港元,毛利率18.26%,较2023年的925.9万港元及13.64%上升33.87%[42] - 2024年行政开支3956.6万港元,较2023年的5275.8万港元减少25%,主要因集团进行薪酬改革、强化费用管控等[44] - 2024年其他开支9.7万港元,2023年为361.2万港元[45] - 2024年未发生以股份支付款项,2023年为96.2万港元[46] - 2024年底公司已签订在手合约价值7000万港元,2023年为7532.1万港元[47]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75.9万港元,较2023年的947.5万港元增加128.4万港元[53] - 2024年底公司流动负债净值1016.8万港元,2023年为2930.8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258.6万港元,2023年为6955.3万港元[54] - 2024年底公司负债比率约为49.0%,2023年为55.7%[58]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 - 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以港元呈列,数值四舍五入至最接近千位数[9] - 公司董事认为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属适当[9] - 本年度应用修订后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财务状况和表现及披露无重大影响[11]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准则中,部分于2025年1月1日、2026年1月1日、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2][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计影响未来损益表呈报和披露[15] 公司业务线相关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提供安装维护浅层地热能利用系统、销售热泵产品、物业投资、证券投资买卖等[10] - 集团经营分部有浅层地热能、空气能/浅层地热能热泵、物业投资及开发、证券投资及买卖四个分部[16][18] - 分部表现根据可呈报分部的溢利(亏损)评估,经调整除税前溢利与集团除税前溢利计量有差异[16] - 分部资产和负债不包括按集团整体基准管理的部分资产和负债[16] - 分部间销售及转让按当时现行市价进行交易[17] 股份计划相关 - 2020年股份奖励计划于2020年1月15日获批,可供授出股份总数为9800万股,占公告日期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约2.18%[60] - 2020年股份奖励计划自采纳日期起10年内有效,截至公告日期余下年期约为四年十个月[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根据2020年股份奖励计划授出任何奖励股份[61] - 2024年12月31日,无未归属2020奖励股份由2020受托人持有[62] - 2024年购股权计划及股份奖励计划于2024年9月6日获采纳,可发行股份总数为4.52692516亿股,相当于不超过2024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的10%[63][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公告日期,2024授予股份总数仍为4.52692516亿股,相当于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约10.05%[65] - 2024年购股权计划及股份奖励计划可发行予服务提供者的股份总数为4526.9251万股,相当于不超过2024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的1%[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分项限额下的2024授予股份总数仍为4526.9251万股,相当于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约1.00%[65] - 2024年购股权计划及股份奖励计划自采纳日期起10年内有效,截至公告日期余下年期约为九年五个月[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根据2024年购股权计划授出任何购股,也未根据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授出任何奖励股份[68] 股息相关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均无向股东宣派及派付末期股息[33] - 公司不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无)[70] 股份购回相关 - 2024年公司于GEM以957,392港元购回21,352,000股股份,2024年12月31日后至公告日期以47,704港元购回1,064,000股股份[71] - 2024年公司以957,392港元购回21,352,000股股份[88] - 2024年12月31日至公告日,公司以47,704港元购回1,064,000股股份[88] - 公司购回股份作为库存股份,可灵活用于筹资、股份计划等[89] - 本年度除已披露情况外,公司无其他库存股份[90] 股权持有及出售相关 - 公司持有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42,990,000股股份,占股约4.99965%,持有对价为人民币142,990,000元,后以237,000,000元出售该股权[7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平值约为261,530,000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的21.7%[76] - 2024年公司未从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任何股息[76] 公司治理相关 - 非执行董事廖原先生未出席2024年6月7日股东大会[81] - 2024年3月28日张卫先生获委任后公司不符合最低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要求,6月7日陈蕙姬女士退任后重新符合[8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召开三次会议[84] - 核数师确认初步公告数字与综合财务报表草稿数字相符,但不发表意见或核证结论[85] - 公司未采纳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但未发现董事违规[86] - 董事获购回授权,可购回不超2024年6月7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0%的股份[87] - 公告发表日,公司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1] 公司年度总结相关 - 2024年是集团转折关键之年,报告期内营收同比微升,盈利较大幅度增加[80] - 报告期内营收微减、盈利较大幅度增加得益于应收及合约资产回拨及行政开支下降[80]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9-13 19:13
股權投資 - 公司自2017年度起持有北京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約4.99965%股權,持有對價為人民幣142,990,000元[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北京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公平值約為261,530,000港元,佔本集團總資產的21.7%[2] - 公司正就出售北京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約4.99965%股權進行更新[3] 股份獎勵 - 公司於2023年10月12日根據股份獎勵計劃向董事及其他獲授人授出合共44,500,000股獎勵股份[5] - 獎勵股份無歸屬期,各承授人無須支付代價,且無附加績效目標[5]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05 16:2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3147.2万港元,较上年同期3437.7万港元下降约290.5万港元[2][4][5] - 回顾期内集团除税后盈利净额约15.9万港元,上年同期亏损约1602.2万港元[2][4][6]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上年同期约573.9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473万港元[4] - 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约504.8万港元及623.7万港元[5] - 回顾期内行政开支较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减少约693.2万港元或29.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约181万港元,上年同期约205.2万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手头合约价值约500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6600万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为2066.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2930.8万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为54.98%,2023年12月31日为55.7%[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147.2万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3437.7万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2277.3万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2551.6万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869.9万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886.1万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280.3万港元,小于2023年同期的1602.4万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开支296.2万港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0.2万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利润15.9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1602.2万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其他全面亏损194.6万港元,小于2023年同期的444.3万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178.7万港元,小于2023年同期的2046.5万港元[2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14,79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26,412千港元有所下降[2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746,64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78,487千港元有所下降[2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767,30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07,795千港元有所下降[2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20,66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308)千港元有所改善[24]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76,48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8,590千港元有所下降[2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动用)现金净额为(14,33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981千港元[29]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3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69千港元[29] - 2024年上半年净现金及现金等值减少13,394千港元,2023年同期增加16,250千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值为53,11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2,529千港元[29]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47,90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9,924千港元有所下降[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34,60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0,949千港元[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调整除税前亏损为2,803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为18,024千港元[3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161,442千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884,957千港元[4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1204899千港元,总负债为926309千港元[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收入为3125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9977千港元,同比增长4.25%[4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中,利息收入为1749千港元,股息收入为1221千港元;2023年同期利息收入为380千港元,股息收入为1288千港元[48]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81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052千港元,同比下降11.45%[48]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扣除所售存货成本9782千港元、所提供服务成本12981千港元等;2023年同期分别为10335千港元和15185千港元[49] - 部分中国附属高新科技企业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适用所得税税率为15%,与2023年同期相同[50] - 2024年上半年期内税项计入总额为 - 296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2千港元[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支付、宣派或建议分派中期息,2023年同期也无[52]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盈利为176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为15,562千港元[53]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170,97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9,196千港元;2024年减值为169,485千港元,2023年为166,062千港元;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净值为1,489千港元,2023年为3,134千港元[56] - 2024年6月30日融资租赁应收款为67,12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9,902千港元;2024年非即期部分为65,469千港元,2023年为65,946千港元;2024年即期部分为3,142千港元,2023年为7,090千港元[56] - 2024年6月30日90日内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亏损准备金后)为59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40千港元[57]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90日内为28,97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433千港元;2024年总额为145,654千港元,2023年为157,241千港元[58] - 2024年上半年雇员短期利益为3,820千港元,2023年为4,045千港元;付予主要管理人员酬金总额2024年为3,820千港元,2023年为4,045千港元[62] - 2024年6月30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应收贸易账款非即期部分为65,469千港元,指定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之股本投资为54,581千港元,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为3,774千港元,总计123,824千港元[6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业务分为浅层地热能、空气能/浅层地热能热泵、物业投资及开发、证券投资及买卖四个经营分部[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浅层地热能分部资产为569,572千港元,负债为587,798千港元[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空气能/浅层地热能热泵分部资产为7,955千港元,负债为23,107千港元[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投资及开发分部资产为485,484千港元,负债为331,659千港元[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证券投资及买卖分部资产为314,484千港元,负债为9,870千港元[40] - 2024年上半年,浅层地热能建筑服务收入为30617千港元,空气能/浅层地热能热泵销售工业产品收入为635千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浅层地热能建筑服务收入为28977千港元,空气能/浅层地热能热泵销售工业产品收入为1000千港元[44] 公司股权及股份相关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99965%的股权,与集团总资产相比为22.42%[9] - 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为4,526,925千股,每股面值0.01美元,股本为45,269千美元[59] - 徐生恒先生拥有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15.97%,陈蕙姬女士拥有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1.79%,刘婀宁女士拥有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5.59%,张轶颖先生拥有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5.64%,武强先生拥有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0.11%,关成华先生拥有股份权益占已发行股份约0.11%[6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526,925,163股[66][68] - 中国节能环保(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19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26.29%[68] -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19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26.29%[68] - 陆海汶女士配偶权益对应股份722,170,6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5.97%[68] - 王志宇先生配偶权益对应股份253,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5.59%[68] - 王心萌女士配偶权益对应股份255,504,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5.64%[68] - Universal Zone Limited持有25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5.52%[68] 公司收购及计划相关情况 - 公司拟80%股权收购目标公司,最高总代价7020万港元[13] - 收购协议最后期限从2024年3月31日延至6月30日,后协议失效[13][15] - 2024年购股计划于6月7日获股东通过,待联交所批准[70] - 2024年股份奖励计划于6月7日获股东通过,待联交所批准[71] 公司合规及人员变动情况 - 2024年1月1日起,公司采纳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无重大影响[32] - 2024年6月7日后公司重新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05A条规定[77] - 张卫先生于2024年3月28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集团发展战略委员会成员,2024年度薪酬为基础工资148,550港元加绩效奖金[78] - 陈蕙姬女士于2024年6月7日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轮值退任执行董事职务,不再担任董事局副主席及集团发展战略委员会副主席[78] 公司证券交易及董事局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回、赎回或出售公司任何上市证券[80] - 报告日期,董事局由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0]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21:5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3147.2万港元,上年同期约3437.7万港元,收入下降约290.5万港元[2][4] - 回顾期内公司除税后盈利净额约15.9万港元,上年同期亏损约1602.2万港元[2][4][5]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上年同期约573.9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473万港元[5] - 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约504.8万港元及623.7万港元[5] - 回顾期内,行政开支较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减少约693.2万港元或29.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约181万港元,上年同期约205.2万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3147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34377千港元有所下降[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869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861千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利润159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16022千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0.003港仙,2023年同期亏损0.354港仙[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178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0465千港元[1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41479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6412千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74664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78487千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767,30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07,795千港元有所下降[1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20,66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308)千港元有所改善[19]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17,64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8,514千港元略有下降[19]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76,48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8,590千港元略有下降[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动用)之现金净额为(14,331)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14,981千港元[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之现金净额为93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69千港元[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现金及现金等值之增加(减少)为(13,39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250千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期初之现金及现金等值为64,87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7,043千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汇率变动之影响净额为1,62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64)千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期末之现金及现金等值为53,11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2,529千港元[23]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予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31,472千港元和34,377千港元[26]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分部间销售收益分别为3,130千港元和6,572千港元[26]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分别为31,472千港元和34,377千港元[26]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分部业绩分别为9,500千港元和8,329千港元[26]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分占联营公司之溢利及亏损分别为 - 5,605千港元和 - 2,676千港元[26]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分配其他收入分别为4,562千港元和4,415千港元[26]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企业及其他未分配项目分别为 - 9,692千港元和 - 25,779千港元[26]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除租赁负债之利息)分别为 - 1,568千港元和 - 313千港元[26]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分别为 - 2,803千港元和 - 16,024千港元[2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1161443千港元,总负债为88495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1204899千港元,总负债为926309千港元[27] - 2024年其他收入为4730千港元,2023年为5739千港元,同比下降17.58%[33] - 2024年融资成本为1817千港元,2023年为2052千港元,同比下降11.45%[34] - 2024年除税前利润扣除所售存货成本9782千港元、所提供服务成本12981千港元、折旧2270千港元、员工福利开支12400千港元[35] - 2023年除税前利润扣除所售存货成本10335千港元、所提供服务成本15185千港元、折旧3464千港元、员工福利开支17710千港元[35] - 2024年上半年即期中国内地所得税开支为53千港元,过往年度超额拨备为3,015千港元,期内税项计入总额为2,962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2)千港元、0千港元、(2)千港元[38] - 用以计算每股股份基本盈利(亏损)的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526,925千股(2023年同期相同);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盈利为176千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为15,562千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净值为1,48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34千港元;融资租赁应收款为67,12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9,902千港元[42]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总额为145,65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7,241千港元[44] - 2024年6月30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23,82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5,502千港元;金融负债计息银行借贷均为0千港元[48] - 2024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酬金总额为3,82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045千港元[48] 集团相关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手头合约价值约500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6600万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为2066.4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2930.8万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为54.98%,2023年12月31日为55.7%[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用约198名员工,2023年12月31日约218名[12]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收入为3125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9977千港元,同比增长4.25%[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金收入为22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400千港元,同比下降95%[28] - 2024年上半年,浅能地热能业务建筑服务收入30617千港元,空气能/浅层地热能热泵业务销售工业产品收入635千港元[28] - 2023年上半年,浅能地热能业务建筑服务收入28977千港元,空气能/浅层地热能热泵业务销售工业产品收入1000千港元[29] 股权收购相关 - 公司拟80%股权收购目标公司,最高总代价7020万港元,协议最终失效[13]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提供、安装及维护浅层地热能利用系统、销售空气能/浅层地热能热泵产品、物业投资和证券买卖及其他类别投资[24] 所得税税率相关 - 部分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附属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适用所得税税率为15%(2023年同期相同)[37] 公司交易结算方式 - 公司主要以信贷方式与客户交易,信贷期一般为三个月;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免息,一般于六个月内结算[42][44] 股权结构相关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526,925,163股[50][54] - 徐生恒先生及其配偶权益对应股份数为722,170,600 + 982,800,占比15.97%[50] - 陈蕙姬女士及其配偶权益对应股份数为66,790,400 + 14,103,600,占比1.79%[50] - 刘婀宁女士权益对应股份数为253,000,000,占比5.59%[50] - 张轶颖先生及其控制法团权益对应股份数为5,504,000 + 250,000,000,占比5.64%[50] - 武强先生权益对应股份数为5,000,000,占比0.11%[50] - 关成华先生权益对应股份数为5,000,000,占比0.11%[50] - 中国节能环保(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权益对应股份数为1,190,000,000,占比26.29%[53] 股份计划相关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无根据2020年股份奖励计划授出及尚未行使的奖励股份[55] - 2024年购股计划和股份奖励计划已获股东通过,待联交所上市委员会批准[57][58] 审核委员会相关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未经审核业绩并提供建议[60] 公司守则及合规相关 - 公司未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行为守则,但不知悉董事违规[61] - 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非执行董事廖原未出席2024年6月7日股东大会[62] 董事变动相关 - 张卫于2024年3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4年度基础工资148,550港元[63] - 陈蕙姬于2024年6月7日股东大会结束时退任执行董事等职务[63] 证券交易相关 - 回顾期内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回、赎回或出售上市证券[64] 董事局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局由9名董事组成[64] 公告刊登相关 - 公告自刊登日起最少连续七天登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65] 关联方交易相关 - 2024年上半年向联营公司购买产品金额为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1千港元;其他关联方租金开支为330千港元,与2023年同期相同[47]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20: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录得收入约678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约43.18%[12] - 公司2023年录得利润约472.2万港元,较2022年大幅减亏并扭亏为盈[12] - 2023年公司收入6786万港元,较2022年的1.19428亿港元下跌约43.18%[18][20] - 2023年公司净利润约472.2万港元,2022年净亏损约13546.3万港元[18][20] - 2023年公司经营业务毛利约925.9万港元,毛利率为13.64%,较2022年增加0.98%[21] - 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较2022年减少约12.4万港元,下降4.4%[22] - 2023年行政开支约5275.8万港元,较2022年的5167万港元增加2.1%,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则下降4%[23] - 2023年其他开支约361.2万港元,较2022年的812万港元下降55.5%[24] - 2023年公司因授出股份奖励产生以股份支付款项96.2万港元,2022年无此项[25] - 2023年底公司已签订在手合约价值约7532.1万港元,2022年约为6554万港元[28]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947.5万港元,较2022年亏损约1.34332亿港元增加溢利约1.43807亿港元[34] - 2023年末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2930.8万港元,2022年约为5740.7万港元;2023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6955.3万港元,2022年约4704.3万港元[35] - 2023年末集团负债比率约为55.7%,2022年为60.0%[41] - 2023年末集团雇员约218名,2022年约306名[42] - 2023年集团营收约6786万港元,上年同期约11942.8万港元,收入下跌约5156.8万港元[64] - 集团土地及楼宇2023年12月31日重估,产生超账面价值收益约963万港元[96] - 本年度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149.9万港元[98] - 年内集团慈善捐献为20万元人民币及供暖设备709万元人民币(约79.3686万港元),2022年为7000元人民币[107] - 年内对集团五大客户的销售占集团年内销售总额约46.2%(2022年:36.9%),对最大客户的销售所占比重为约10.5%(2022年:15.8%)[115] - 向集团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占集团年内采购总额约31.06%(2022年:31.82%),向最大供应商的采购所占比重为约16.72%(2022年:11.61%)[1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工程建设收入3403.8万港元,占比50.17%;运行维护收入2716万港元,占比40.02%[18] 公司人员变动 - 张卫于2024年3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集团发展战略委员会成员[9] - 杨巍于2023年7月5日辞任非执行董事,廖原同日获委任[8] - 吴德绳和贾文增于2023年11月4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 - 张虹海于2023年11月1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 - 纪少樱于2023年11月17日辞任授权代表和公司秘书,陈凝于11月24日获委任[8] - 张虹海于2023年11月10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主席[8] - 关成华于2023年11月10日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主席[9] - 徐生恒61岁,2009年2月6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为集团董事局主席等[70] - 陈蕙姬64岁,2009年2月6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在金融服务业有超30年经验[70] - 戴祺41岁,2013年8月12日任非执行董事,2016年12月29日调任执行董事[71] - 张卫50岁,2024年3月28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现任中国恒有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首席安全官等职[72] - 刘婀宁44岁,2021年3月12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2004 - 2010年任职北京顺天绿色边坡科技有限公司[74] - 张轶颖51岁,2020年1月16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专业[75] - 廖原53岁,2023年7月5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为高级会计师[76] - 武强64岁,2016年12月29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集团发展战略委员会主席等[79] - 关成华55岁,2020年3月28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81] - 张虹海71岁,2023年11月10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83] - 杨明忠45岁,2022年12月2日起任公司行政总裁[84] - 聂丹42岁,现任公司首席法务官[84] - 潘亚47岁,现任集团地能产业财务总监及公司首席财务官[85] - 陈凝43岁,2023年11月加入公司,现任内部审计官、公司秘书[87] - 何天悦50岁,现任公司首席信息官[87] - 刘宝红41岁,现任公司首席产品官[88] - 徐生恒、陈蕙姬、张卫、刘婀宁、张虹海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退任,但均符合资格并愿意膺选连任[118] - 2023年7月5日,杨巍辞任非执行董事等职,廖原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等职[127] - 2023年11月4日,贾文增、吴德绳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27] - 2023年11月10日,张虹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关成华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主席[127] 公司股份相关 - 公司股份代号为8128[11] - 股份奖励计划可购买或认购不超公司已发行股本2.98%的股份[43] - 2023年公司向集团若干董事及雇员授予4450万股奖励股份,其中750万股被注销;2022年未授出奖励股份[47][48] - 2023年10月12日授出股份公平值为每股0.026港元[49] - 2023年末公司法定股本为1.6亿美元,分为160亿股每股面值0.01美元的普通股;已发行股本为45.26925163亿股每股面值0.01美元的普通股[5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为1.6亿美元,分为160亿股每股面值0.01美元的普通股,已发行股本为45.26925163亿股每股面值0.01美元的普通股[103] - 2023年12月31日,徐生恒实益拥有722,170,6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15.97%[129] - 2023年12月31日,陈蕙姬实益拥有66,790,4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1.79%[129] - 2023年12月31日,刘婀宁实益拥有253,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5.59%[129] - 2023年12月31日,张轶颖实益拥有5,504,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5.64%[129] - 2023年12月31日,中国节能环保(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实益拥有1,19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26.29%[138] - 2023年12月31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受控制法团权益拥有1,19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26.29%[13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526,925,163股[13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526,925,163股[140] - 中国节能环保(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19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6.29%[140][142] - 王志宇先生配偶刘婀宁女士持有253,000,000股股份[140] - 陆海汶女士配偶徐生恒先生持有722,170,600股股份[140] - 王心萌女士配偶张轶颖先生持有255,504,000股股份[140] 公司法律诉讼 - 上海港泽起诉恒有源投资等,要求返还股份转让款2.37亿元及赔偿利息损失暂计821.799583万元,合计2.4521799583亿元[53] - 法院裁定对恒有源投资及北京润古实施财产保全措施,限额分别为2.4521799583亿元及821.799583万元;冻结恒有源投资持有的北京人寿4.99965%股权,对应实缴出资额为1.4299亿元[53] - 上海港泽需赔偿恒有源投资律师费损失20万元人民币,案件受理等费用也由其承担[55] 公司收购相关 - 公司拟以最高7020万港元收购目标公司80%股份,目标公司间接全资拥有中氢新能[56] - 收购最后期限日由2024年3月31日延至2024年6月30日[59] 公司未来计划 - 2024年公司将启动三年转主板计划,强化三级扁平化管理,实行全面预算管理[14] - 集团未来重点发展新能源替代能源产业,预计收购中氢新能完善应用技术方向[67] 公司业务技术 - 集团“单井循环换热”技术可节约电能60%以上[64] 公司股息政策 - 公司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任何股息[94] 公司投资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99965%的股权,该投资与集团总资产相比为42.90%[102] - 2021年公司拟出售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99965%股权,代价为2.37亿元人民币,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收取款项,但交易尚未完成[102] 公司关联交易 - 2022 - 2023年公司与中国节能集团买卖框架协议产品及服务年度上限均为人民币8,000,000元,期间未提供服务[142][143] - 2022年恒有源集团向四川长虹提供服务年度上限为人民币18,000,000元,未录得交易[146] - 2022年四川长虹向恒有源集团出售产品年度上限为人民币140,000,000元,实际金额约人民币6,521,290元[146] - 2023年恒有源集团向四川长虹提供服务年度上限为人民币22,000,000元,未录得交易[147] - 2023年四川长虹向恒有源集团出售产品年度上限为人民币165,000,000元,实际金额约人民币603,000元[147] - 核数师就集团持续关连交易发出无保留意见函件,交易未超年度上限[148] 公司治理结构及会议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内召开八次会议[153] - 安永自2022年9月6日起辞任公司核数师,香港立信德豪于2022年11月10日获委任,2023年6月23日辞任[160] - 先机于2023年7月31日获委任为公司核数师,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退任且有资格重新获委任[16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局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5]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席告退,每位董事每三年至少轮席告退一次[16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局合共召开十四次会议[167] - 公司企业管治报告载于第31至40页,报告期内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16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举行十四次董事局会议[170] - 执行董事徐生恒、陈蕙姬董事局会议出席率100%,戴祺出席率约92.86%[170] - 非执行董事杨巍、刘婀宁董事局会议出席率100%,廖原出席率75%,张轶颖出席率约92.86%[170] - 独立非执行董事贾文增、吴德绳董事局会议出席率约91.67%,武强出席率约85.71%,关成华出席率约92.86%,张虹海出席率100%[170] - 非执行董事廖原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武强未出席2023年11月9日股东周年大会[171] - 报告期内集团发展战略委员会未召开会议[172] - 徐生恒为集团主席,杨明忠为行政总裁[174] - 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指定任期为两年,须至少每三年重选一次[175] - 报告期内薪酬委员会举行五次会议,提名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181][182] - 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女性2名,男性7名[183] - 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计工作由先机会计师行有限公司负责,审计服务酬金为1665千港元,非审计服务酬金为0,总额为1665千港元[189] - 审核委员会报告期内共举行了八次会议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4-01 18: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67,860千港元,2022年为119,42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3.2%[5] - 2023年毛利为9,259千港元,2022年为15,121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8.8%[5]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7,091千港元,2022年亏损157,706千港元,扭亏为盈[5] - 2023年年内溢利为4,722千港元,2022年亏损135,463千港元,扭亏为盈[5] - 2023年每股盈利0.21港仙,2022年每股亏损2.97港仙[5]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26,412千港元,2022年为469,29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9.1%[7] - 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为807,795千港元,2022年为835,961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4%[7] - 2023年流动负债净值为(29,308)千港元,2022年为(57,407)千港元,亏损减少[7] - 2023年资产净值为278,590千港元,2022年为284,69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1%[8] - 2023年总权益为278,590千港元,2022年为284,69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1%[8] - 2023年总收益67,860千港元,较2022年的119,428千港元下降43.2%[22][26][30][31] - 2023年除税前溢利7,091千港元,2022年除税前亏损157,706千港元[22][26] - 2023年总资產1,204,899千港元,较2022年的1,247,849千港元下降3.4%[22][26] - 2023年总负债926,309千港元,较2022年的963,157千港元下降3.8%[22][26]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6,881千港元,较2022年的12,275千港元下降44%[22][24][26][27] - 2023年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拨回41,599千港元,2022年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63,323千港元[24][27] - 2023年客户C收益7,130千港元,占总收益10.5%;2022年客户A和客户B收益分别为16,200千港元和18,879千港元,合计占总收益29.4%[30] - 2023年与客户签订合约的收益62,212千港元,较2022年的119,337千港元下降47.9%[31] - 2023年投资物业经营租赁的总租金收入5,648千港元,较2022年的91千港元大幅增长[31] - 2023年与客户签订合约的总收益为62,212千港元,2022年为119,337千港元[35] - 2023年预期一年内确认为收益的金额为75,321千港元,2022年为65,540千港元[38] - 2023年其他收入为15,878千港元,2022年为11,363千港元;2023年其他收益为938千港元,2022年为2,965千港元[40] - 2023年融资成本为4,175千港元,2022年为5,355千港元[40] - 2023年除税前溢利相关成本中,所售存货成本1,812千港元,所提供服务成本56,789千港元等[42]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2,369千港元,2022年所得税抵免为22,243千港元[46] - 2023年和2022年均无向公司股东宣派及派付末期股息[47] - 2023年和2022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亏损)的年内已发行普通股数目均为4,526,925千股[49]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净值为3,134千港元,2022年为17,420千港元[50] - 2023年融资租赁应收款即期部分为7,090千港元,2022年为23,127千港元[50]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亏损拨备后)为3134千港元,较2022年的17420千港元大幅减少[52] - 2023年合约资产为35765千港元,合约负债为38453千港元;2022年合约资产为35482千港元,合约负债为33412千港元[54] - 2023年应付贸易账款为157241千港元,较2022年的199801千港元有所减少[55] - 2023年公司收入为67860千港元,较2022年的119428千港元下跌43.18%;2023年净利润为4722千港元,2022年净亏损为135463千港元[57][61] - 2023年毛利率为13.64%,较2022年的12.66%增加0.98%[62] - 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较2022年减少124千港元,下降4.4%[63] - 2023年行政开支为52758千港元,较2022年的51670千港元增加2.1%,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后下降4%[64] - 2023年其他开支为3612千港元,较2022年的8120千港元下降55.5%[65] - 2023年公司因授出股份奖励产生以股份支付款项962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6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签订在手合约价值约为75321千港元,2022年约为65540千港元[67]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947.5万港元,较2022年亏损约1.34332亿港元增加约1.43807亿港元[74] - 2023年末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2930.8万港元,2022年约为5740.7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6955.3万港元,2022年约4704.3万港元[75] - 2023年末集团负债比率约为55.7%,2022年为60.0%[79] - 2023年末集团雇员约218名,2022年约306名[80] - 2023年末公司法定股本为1.6亿美元,分为160亿股每股面值0.01美元普通股;已发行股本为45.26925163亿股每股面值0.01美元普通股[87] - 2023年集团营收约6786万港元,同比下降约5156.8万港元[99]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公司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11]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提供、安装及维护浅层地热能利用系统等四项[12] 会计准则应用情况 - 公司于2023年首次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3]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本)影响综合财务报表附注中主要会计政策披露[14][15] - 公司未提早应用多项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于待定日期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7][1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等多项修订本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7][18]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7][18] 公司经营分部情况 - 公司可呈报的经营分部有浅层地热能分部等四个[19][21] - 分部间销售及转让按当时现行市价进行交易[20] 公司业务地域分布 - 公司业务主要位于中国内地,所有外部客户收益及非流动资产均在中国内地[29] 股份奖励情况 - 截至2023年末,公司向集团若干董事及雇员授予4450万股奖励股份,其中750万股被没收[83] - 2023年10月12日授出股份公平值为每股0.026港元[84] 法律诉讼情况 - 上海港泽起诉恒有源投资及北京润古,要求解除协议、返还转让款2.37亿元及赔偿利息损失821.799583万元等,合计2.4521799583亿元[88] - 法院裁定对恒有源投资及北京润古实施财产保全措施,限额分别为2.4521799583亿元及821.799583万元;冻结恒有源投资持有的北京人寿4.99965%股权,对应实缴出资额1.4299亿元,冻结期三年[90] - 2022年法院判决上海港泽赔偿恒有源投资律师费20万元并驳回其全部诉讼请求,上海港泽上诉,截至目前未判决[91] 公司收购情况 - 公司拟80%股权收购目标公司,最高总代价7020万港元[93] - 收购最后期限延至2024年6月30日[94] 集团资本承担与投资计划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和重大投资未来计划[96][97] 集团收购或出售交易情况 - 2023年集团无主要收购或出售交易[98] 公司技术情况 - “单井循环换热”技术可实现地下水100%同井回灌,节约电能60%以上[99] 股东大会出席情况 - 非执行董事廖原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武强未出席2023年11月9日股东大会[102] 公司董事业务冲突情况 - 公司董事等无竞争业务和利益冲突[103] 审核委员会会议情况 - 审核委员会年内召开八次会议[106]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2023年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回、赎回或出售上市证券[109]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1-14 16:56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约为6119.5万港元,上年同期约为7009.1万港元,收入下跌约889.6万港元[5][9][10][1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除税后亏损净额约为13.1万港元,上年同期亏损约4491.1万港元,减亏约4478万港元[6][9][11] - 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4.48%,较去年同期上升4.91个百分点[10][13]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上年同期约365.9万港元上升至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约1045.3万港元[10]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约1051.4万港元及1355.5万港元[10] - 回顾期内行政开支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43万港元或6.72%[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融资成本约277.5万港元,上年同期约434.8万港元[11] - 2023年前三季度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352.3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4323.1万港元[9] - 回顾期内无宣派股息[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26,81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742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为61,1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0,091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利润为15,891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7,748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期内亏损1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44,911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母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利润为0.422港仙,2022年同期亏损0.162港仙;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应占每股利润为0.078港仙,2022年同期亏损0.974港仙[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其他全面收入净额为5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7,190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他全面亏损净额为3,8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5,718千港元[1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全面利润总额为16,478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4,938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3,9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60,629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总额为26,81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742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入总额为61,1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0,091千港元[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为4,91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85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他收入为10,6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659千港元[3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融资成本为7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11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融资成本为2,7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38千港元[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所售存货成本为7,68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110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所售存货成本为18,0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367千港元[3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提供服务成本为13,00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598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提供服务成本为28,1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1,004千港元[3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所得税开支为2,90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2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所得税开支为2,90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8千港元[3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无支付、宣派或建议分派中期息,2022年同期也无[38] - 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2023年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526,925千股,2022年为4,433,055千股[4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母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利润为19,0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7,207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应占利润为3,5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43,231千港元[41] - 若干被确定为高新科技企业的附属公司,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内适用所得税税率为15%,2022年同期也为15%[3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367,354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总权益为280,705千港元[43] - 2022年9个月内,公司期内亏损44,911千港元,其他全面亏损15,915千港元,总计亏损60,826千港元[43] - 2023年9个月内,公司期内亏损131千港元,其他全面亏损3,856千港元,总计亏损3,987千港元[4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三季度浅层地热能收益为2645.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57.3万港元[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提供、安装及维护浅层地热能利用系统、销售空气能/浅层地热能热泵产品、物业投资及证券买卖等[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收入为26,45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007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收入为56,43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3,681千港元[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来自其他来源的收入(总租金收入)为3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35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来自其他来源的收入为4,7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410千港元[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销售、安装及维护浅层地热能利用系统收入为26,45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573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该业务收入为55,43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0,060千港元[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销售空气能/浅层地热能热泵产品收入为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434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该业务收入为1,0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621千港元[27] 股权结构相关 - 徐生恒先生拥有公司股份718,653,4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5.87%[45] - 陈蕙姬女士拥有公司股份76,394,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69%[45] - 刘婀宁女士拥有公司股份25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5.52%[45] - 张轶颖先生拥有公司股份252,504,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5.58%[45] - 贾文增先生拥有公司股份2,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04%[45] - 吴德绳先生拥有公司股份2,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04%[45]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526,925,163股[4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4,526,925,163股,中节能香港和中国节能集团均持有1,190,000,000股,占比26.29%;陆海汶女士持有982,800股,占比15.88%;Universal Zone Limited持有250,000,000股,占比5.52%[50] 股份奖励计划相关 - 截至报告发布日,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共授出44,500,000股及归属37,000,000股奖励股份,2023年10月12日授出44,500,000股,归属37,000,000股,失效7,500,000股[53][57] - 2023年第三季度内没有授出奖励股份[53] - 戴祺先生和廖原先生自愿放弃奖励股份[55] 股权交易相关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持有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99965%的股权,该投资占集团总资产的20.89%[61] - 2020年11月13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签订协议出售北京人寿保险4.99965%股权,作价2.37亿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已收款,交易待完成股东登记变更[63] - 2023年9月22日,公司全资附属子公司以1961.8万元出售宏源地能热泵科技有限公司34%股权,交易完成后集团仍持有15%股权[65] 法律诉讼相关 - 2021年11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恒有源投资被上海港泽起诉,要求返还转让款2.37亿元并赔偿利息损失821.799583万元等,合计2.4521799583亿元[65][66] - 法院对恒有源投资和北京润古实施财产保全措施,限额分别为2.4521799583亿元和821.799583万元,冻结恒有源投资持有的北京人寿4.99965%股权,对应实缴出资额为1.4299亿元,冻结期三年,恒有源投资在北京农商银行账户中50288元已被冻结[67] - 2022年11月法院判决上海港泽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赔偿恒有源投资律师费损失20万元,驳回其全部诉讼请求,案件相关费用由上海港泽承担[68] - 2022年12月上海港泽提出上诉,截至目前二审未开庭,工商登记未变更,恒有源投资仍为北京人寿股东[69] 租赁协议相关 - 2022年3月30日,集团附属公司与由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陈蕙姬女士持有70%股权的公司订立两年租赁协议[70] 审核委员会相关 - 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截至2023年9月30日九个月期间,贾文增先生为审核委员会主席,期内未经审核简明财务业绩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72] - 报告期内,贾文增先生和吴德绳先生辞任审核委员会相关职务[73] 上市规则相关 - 报告刊发日期前的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维持了GEM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74] 买卖框架协议相关 - 2022年1月18日,公司与中国节能集团订立买卖框架协议,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76] 董事局相关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局由执行董事徐生恒先生、陈蕙姬女士及戴祺先生等组成[78] 股东大会相关 - 非执行董事廖原先生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武强先生未出席2023年11月9日股东大会[58] 证券交易相关 - 回顾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回、赎回或出售上市证券行为[60]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10 22: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约为6119.5万港元,上年同期约为7009.1万港元,收入较上年同期下跌约889.6万港元[5][7][1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除税后亏损净额约为13.1万港元,上年同期亏损约4491.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亏约4478万港元[5][12] - 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4.48%,去年同期为19.57%,较去年同期上升4.91个百分点[7][13]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上年同期约365.9万港元上升至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约1045.3万港元[8]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约1051.4万港元及1355.5万港元[9] - 回顾期内,行政开支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43万港元或6.72%[1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融资成本约277.5万港元,上年同期约434.8万港元[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为61,1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0,091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毛利为14,98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720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除税前利润(亏损)为2,77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44,999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期内利润(亏损)为 - 1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44,911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母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利润(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078港仙,2022年同期为 - 0.974港仙[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期内全面利润(亏损)总额为 - 3,9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60,629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 - 92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22,405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收入总额为26,81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742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入总额为61,1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0,091千港元[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为4,91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85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他收入为10,6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659千港元[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融资成本为7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11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融资成本为2,7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38千港元[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亏损已扣除所售存货成本7,688千港元、所提供服务成本13,005千港元等;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除税前亏损已扣除所售存货成本18,023千港元、所提供服务成本28,190千港元等[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所得税开支为2,90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2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所得税开支为2,90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8千港元[3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公司概無支付、宣派或建議分派中期息,2022年同期也無[30] - 每股基本虧損計算所依據的期內已發行普通股加權平均數,2023年為4,526,925,000股,2022年為4,433,055,000股[3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母公司普通股股權持有人應佔利潤為19,085千港元,2022年同期虧損7,207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母公司普通股股權持有人應佔利潤為3,523千港元,2022年同期虧損43,231千港元[3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九个月,公司期内亏损4491.1万港元,其他全面亏损1591.5万港元,全面亏损总额6082.6万港元[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九个月,公司期内亏损13.1万港元,其他全面亏损385.6万港元,全面亏损总额398.7万港元[3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回顾期内浅层地热能系统收入下降,主要因在建项目较同期减少[7][13] 市场与业务发展机遇 - 2023年8月底北京市发改委方案为公司在旧楼改造等方面提供巨大市场空间[17] 业务板块拓展计划 - 公司为完善新能源业务板块,可能寻求“氢能氢燃料电池”新业务[18] 财务报表编制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按相关规定及准则编制,会计政策与2022年一致[23][24] 会计准则采纳情况 - 2023年1月1日起公司采纳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无大影响[25] 所得税税率情况 - 除特定高新科技企業附屬公司適用15%所得稅稅率外,其他中國附屬公司自2008年1月1日起稅率為25%[28][29] - 公司無須於兩個期間繳納開曼群島及英屬處女群島的所得稅,也無香港利得稅撥備[27] 股东持股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徐生恒先生拥有股份71865.34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5.87%[34] - 2023年9月30日,陈蕙姬女士拥有股份7639.4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69%[34] - 2023年9月30日,刘婀宁女士拥有股份2.5亿股,占已发行股份约5.52%[34] - 2023年9月30日,张轶颖先生拥有股份2.502504亿股,占已发行股份约5.58%[34] - 2023年9月30日,中节能香港拥有股份11.9亿股,占已发行股份约26.29%[40] - 2023年9月30日,中国节能集团拥有股份11.9亿股,占已发行股份约26.29%[40] - 2023年9月30日,陆海汶女士拥有股份7.186534亿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5.88%[40] - 2023年9月30日,Universal Zone Limited拥有股份2.5亿股,占已发行股份约5.52%[40] 对外投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持有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99965%的股权,该投资占集团总资产的20.89%[52] 股份奖励计划情况 - 截至公告发布日,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共授出44,500,000股及归属37,000,000股奖励股份[45] - 2023年10月12日,徐生恒等多人获授奖励股份,其中戴祺和廖原自愿放弃,当日授出44,500,000股、归属37,000,000股、失效7,500,000股[4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内,未授出奖励股份[44] 股权交易情况 - 2020年11月13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拟2.37亿元出售北京人寿4.99965%股权,2023年9月30日已收价款,交易待完成股东登记变更[53][54] - 2023年9月22日,公司全资附属子公司以1961.8万元出售宏源地能热泵科技有限公司34%股权,交易后集团仍持15%股权[55] 法律诉讼情况 - 2021年11月,恒有源投资被上海港泽起诉,要求返还转让款2.37亿元及赔偿利息损失821.799583万元等,合计2.4521799583亿元[56] - 2022年1月,恒有源投资和北京润古财产被保全,限额分别为2.4521799583亿元和821.799583万元,恒有源投资持有的北京人寿4.99965%股权被冻结三年,对应实缴出资额1.4299亿元,报告日其北京农商银行账户50,288元被冻结[57] - 2022年11月,法院判决上海港泽10日内赔偿恒有源投资律师费损失20万元,并承担案件受理、财产保全等费用[58] - 2022年12月,上海港泽提出上诉,截至目前二审未开庭,恒有源投资仍为北京人寿股东[59] 关联交易情况 - 2022年3月30日,集团附属公司与由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陈蕙姬持股70%的公司订立两年租赁协议[62] 审核委员会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九个月期间,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贾文增为主席[63] - 2023年,审核委员会主席贾文增及成员吴德绳均辞任[65] 公众持股量情况 - 公告刊发日期前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维持了GEM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66] 框架协议情况 - 2022年1月18日,公司与中国节能集团订立买卖框架协议,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67] 董事局组成情况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局由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9] 公告刊登情况 - 公告将自刊登日期起最少连续七天登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70] 股东大会出席情况 - 非执行董事廖原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武强因事未出席2023年11月9日股东大会[49] 证券购回、赎回或出售情况 - 回顾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回、赎回或出售上市证券情况[51]
中国恒有源集团(0812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10-16 16:3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3437.7万港元,上年同期约5034.9万港元,收入下降约1597.9万港元[5][9][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后亏损净额约1602.2万港元,上年同期亏损约3716.3万港元,亏损收窄[6][9][12] - 2023年上半年行政开支较上年同期减少约544.1万港元或19%[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为6650.1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5740.7万港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现金及现金等值约6252.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4704.3万港元;定期存款约1207.6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1946万港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为59.36%,2022年12月31日为60%[14] - 2023年Q1 - Q2收益为343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0349千港元[32] - 2023年Q1 - Q2销售成本为2551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709千港元[32] - 2023年Q1 - Q2毛利为886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640千港元[32] - 2023年Q1 - Q2其他收入及收益为573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774千港元[32] - 2023年Q1 - Q2销售及分销开支为62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885千港元[32] - 2023年Q1 - Q2行政开支为231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608千港元[32] - 2023年Q1 - Q2除税前亏损为1602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247千港元[34] - 2023年Q1 - Q2期内亏损为160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163千港元[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盈利57.4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216.7万港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1602.2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3716.3万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5395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69295亿港元有所下降[3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7.4879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78554亿港元有所下降[3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8.1529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35961亿港元有所下降[3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 - 665.01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 - 574.07万港元有所下降[3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2322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7196亿港元有所下降[3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6422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4692亿港元有所下降[38]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3186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0815亿港元有所下降[39] - 2023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323.63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38.77万港元有所下降[3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498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动用30434千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26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58千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净现金及现金等值增加16250千港元,2022年同期减少26276千港元[43] - 2023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值为6252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0010千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5562千港元,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18951千港元[41] - 2022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36024千港元,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43259千港元[41]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总权益为231864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32363千港元,总权益为264227千港元[41]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总权益为358735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23754千港元,总权益为382489千港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202,74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47,849千港元下降3.61%;总负债为938,51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63,157千港元下降2.56%[55][56] - 2023年上半年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收入为29,97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5,674千港元下降34.37%[58] - 2023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为4,40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675千港元下降5.88%[58]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6,02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7,247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57.00%[53] - 2023年上半年各经营分部间销售为6,57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800千港元下降3.35%[53]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573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774千港元[66]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205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27千港元[67]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556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6024千港元,用以计算每股股份基本亏损的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526925千股[77]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净值为9065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8595千港元[80] - 2023年6月30日按发票日期90日内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亏损准备金后)为7761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6749千港元[81]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总额为18253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9801千港元[82] - 2023年6月30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及公平值均为128,27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5,705千港元[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雇员短期利益及酬金总额为2,2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20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4,04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80千港元[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联营公司购买产品金额为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8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6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33千港元[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关连方租金开支为16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5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33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9千港元[8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浅层地热能分部收益为34,876千港元,业绩为8,788千港元;空气能/浅层地热能热泵分部收益为1,673千港元,业绩为 - 679千港元;物业投资及开发分部收益为4,400千港元,业绩为220千港元;证券投资及买卖分部收益为0千港元[53]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工业产品收入为1,000千港元,建筑服务收入为28,977千港元[59] - 2023年上半年来自中国大陆的收入为29,977千港元[59] - 2023年上半年货物在某时间点转移确认的收入为1,000千港元,服务随时间转移确认的收入为28,977千港元[59] - 2022年上半年空气能/浅层地热能与客户签订合同的总收入为50349千港元,其中浅层地热能50162千港元,地热能热泵187千港元[65] 集团股权与资产交易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北京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4.99965%的股权,与集团总资产相比为21.26%[18] - 恒有源投资出售北京人寿约4.99965%股权获股东批准,已收转让款2.37亿元人民币,但工商注册变更未完成[18][23] - 2023年9月22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1961.8万元出售宏源地能热泵科技有限公司34%股权,交易完成后集团仍持有15%股权[94] 法律诉讼相关 - 上海港泽起诉恒有源投资及北京润古,要求返还股份转让款2.37亿元及赔偿利息损失821.799583万元,合计2.4521799583亿元[92] - 法院裁定对恒有源投资及北京润古实施财产保全措施,限额分别为2.4521799583亿元及821.799583万元,冻结恒有源投资持有的北京人寿4.99965%股权,对应实缴出资额为1.4299亿元,冻结期三年[92] - 截至报告日期,恒有源投资于北京农商银行账户中50,288元已被冻结[92] - 北京法院判决上海港泽赔偿恒有源投资律师费损失20万元,驳回其全部诉讼请求,上海港泽已上诉,二审尚未开庭[94] 人员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用约262名员工,2022年12月31日约306名[22] 行业政策相关 - 北京市到2025年新增浅层地源热泵供暖面积2000万平方米,新增中深层地热热泵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30]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提供、安装及维护浅层地热能利用系统等四项[46] - 公司须呈报的经营分部有浅层地热能、空气能/浅层地热能热泵、物业投资及开发、证券投资及买卖四部[49][50] 公司股本与股东权益 - 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量为4,526,925千股,股本为45,269千美元、353,043千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数据相同[8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526,925,163股[99][101] - 徐生恒先生实益拥有717,670,600股,占比15.85%,配偶权益982,800股,占比0.02%[96] - 陈蕙姬女士实益拥有62,290,400股,占比1.38%,配偶权益14,103,600股,占比0.31%[96] - 刘婀宁女士实益拥有250,000,000股,占比5.52%[96] - 张轶颖先生实益拥有2,504,000股,占比0.06%,受控制法团权益250,000,000股,占比5.52%[96] - 中节能香港实益拥有1,190,000,000股,占比26.29%[101] - 中国节能集团受控制法团权益1,190,000,000股,占比26.29%[101] - 陆海汶女士实益拥有982,800股,占比15.88%,配偶权益717,670,600股[101] - 自2020年1月15日至2023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共授出及归属58,000,000股奖励股份[10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出奖励股份[107]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贾文增为主席,已审阅集团未经审核业绩并提供建议[109] - 公司未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行为守则,但董事在回顾期内遵守相关交易规则标准及行为守则[110] - 公司在回顾期内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仅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情况因未举行暂无相关纪录[1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其他需根据GEM上市规则第17.50A(1)条披露的资料[113] - 回顾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回、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114] - 报告日期董事局由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4]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11月9日举行[112] 报告相关信息 - 报告发布时间为2023年10月11日[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