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水泥(06655)

搜索文档
华新水泥(06655)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4-27 19:20
财务表现 - 本报告期營業收入为6,628,435,26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9%[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7,979,28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3.09%[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1,923,33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3.9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2.5%[5] - 总资产为64,741,622,991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78%[5] 资产情况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2,164,843元,政府补助为31,598,174元[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下降100%,应收账款增长40.27%[6] - 研发费用增加49.22%,投资收益增长488.32%[6] 股东情况 - 公司股东总数为57,708名,其中A股股东57,705名,H股登记股东3名[7] -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最多,持股比例为35.04%[7] 公司业务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与阿曼投资局签署股份购买协议,收购Oman Cement Company SAOG 59.58%股权,总代价约为1.931亿美元[9] 公司业绩 - 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營業總收入为66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3] - 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營業利潤为3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3%[13] - 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7%[13] - 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为0.12元[14] - 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亿元人民币[16]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李叶青先生和刘凤山先生,非执行董事徐永模先生、Martin Kriegner先生、罗志光先生和陈婷慧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黄灌球先生、张继平先生和江泓先生[17] - 公司将于2023年起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或准则解释,涉及调整当年年初的财务报表[17]
华新水泥(06655)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9:12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派发现金红利每股人民币0.51元(含税),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为304.70亿元,同比下降6.14%[14]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99亿元,同比下降49.68%[14] - 公司2022年總資產为642.42亿元,同比增长22.25%[15]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30元,同比下降49.61%[15] - 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为86.59亿元,净利润为4.74亿元[15] - 公司实现了2022年度净利润为人民币2,238,002,243元,可供分配利润为人民币8,507,891,676元[44] - 公司拟以每股0.51元(含税)的现金红利向全体股东分配,预计分配现金红利为人民币1,068,424,438元[45] - 公司建议派发2022年末期每股股息0.51元[47] - 公司总资产根据中国会计准则约为642.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了116.9亿元[53] 水泥行业形势 - 2022年全国水泥产量为21.3亿吨,同比下降10.5%[18] - 全年水泥市场价格走势低迷,全年水泥行业利润仅约680亿元,同比下降60%左右[18] - 预计2022年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约为65%,比2021年下降10个百分点[18] - 需求下滑、产能过剩仍是当前水泥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19] - 公司在2022年底的熟料总产能位居全国第五,其中国内熟料产能排名全国第六,海外熟料产能排名全国第二[21]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水泥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7.6%,在公司所有业务中占主导地位,但非水泥业务稳步提升[24] - 公司具备完整的产业链竞争优势,形成了1.18亿吨的水泥产能规模,早期实现了纵向一体化发展,是少数拥有完整产业链、具备上下游全产业链一体化协同竞争优势的企业[29] - 公司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通过大量使用替代原燃料、实施绿色矿山、提升工业系统智能化水平等举措,形成了绿色、低碳发展的竞争优势[30] - 公司已累计安全生态化使用废弃物衍生替代燃料1500多万吨,国内全部窑线合并替代燃料的热替代率已达到15%,7家工厂被评为建材行业绿色制造标杆[31] -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驱动发展,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出了领先的技术研发专业团队,具备水泥生产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运行、交钥匙工程总承包能力[32]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加速国内非水泥业务布局,骨料产能达到2.1亿吨/年,混凝土产能达到6,875万方[62] - 公司全年完成近40个固废入窑及预处理项目建设,试点水洗提盐业务[64] - 公司海外工厂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62.3%[66] - 公司完成多个项目的考察和验证工作,为未来业务拓展奠定基础[67] - 公司实施了356个数字化项目,全年完成6家工厂的HIAC系统实施和运行,投运率高达90%[68] 行业趋势与挑战 - 2023年水泥需求预计稳中趋平,同比基本相当[86] - 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急需去产能[87] - 水泥行业将加快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88] - 生产成本高企,水泥价格承压,行业效益面临压力[89]
华新水泥(06655)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8 22: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04.7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4%[2] - 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9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68%[2] - 2022年度每股盈利为1.30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61%[2] - 2022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1.24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37%[6] - 2022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03%,同比下降11.27个百分点[6] - 2022年净利润为30.2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7.9%[41] - 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9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9.7%[41]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30元/股,同比下降49.6%[42] - 2022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2.6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43.4%[42] - 2022年公司总营业收入为30,470,382,363元,同比下降6.1%[64] - 2022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为2,698,868,510元,同比下降49.7%[69] 现金流量 - 2022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86%[6] - 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68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75.95亿元人民币下降39.9%[43] - 2022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83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67.94亿元人民币下降23.4%[43] - 2022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72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6.32亿元人民币大幅改善[44] - 2022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9.34亿元人民币,而2021年为净增加1.30亿元人民币[44]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登记股东总数为63,357户[7]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5.04%[8] - Holchin B.V.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1.53%[8] - 华新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6.12%[8] 业务收入与成本 - 水泥业务营业收入18,829,682,529元,同比下降21.76%[19] - 混凝土业务营业收入5,132,828,829元,同比增长61.64%[19] - 骨料业务营业收入3,064,928,809元,同比增长49.25%[19] - 境外营业收入4,222,946,586元,同比增长63.50%[20] - 水泥及熟料销量下降1,487.39万吨,收入减少50.86亿元[20] - 水泥产品的燃料和动力成本同比下降10.4%,占总成本比例为59.6%[22] - 熟料产品的燃料和动力成本同比上升27.4%,占总成本比例为68.6%[22] - 混凝土产品的人力及其他成本同比上升175.5%,占总成本比例为21.9%[22] - 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为30,168,692,817元,成本为22,332,075,543元,较2021年收入有所下降[63] - 水泥销售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收入为18,829,682,529元,同比下降21.8%[64] - 混凝土销售在2022年显著增长,收入为5,132,828,829元,同比增长61.6%[64] - 非洲地区收入大幅增长,2022年达到1,546,143,589元,同比增长296.5%[64] 财务费用与负债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69.29%,主要由于汇兑损失和利息支出增加[23] - 有息负债同比增长46.02%,资产负债率上升7.90个百分点[28] - 流动比率同比下降31.50%,至0.87[28] - 2022年财务费用为458,488,171元,同比增长169.2%,主要由于利息支出增加[66] - 2022年长期借款为72.8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3.3%[40] - 2022年应付账款为83.6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6%[40] - 2022年流动负债合计为1662.4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8%[40] - 2022年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677.8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0.4%[4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账款总额为8,366,283,316元,较2021年的7,112,302,355元有所增加[6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账款中1年以内的金额为7,234,349,975元,占总应付账款的86.5%[62] 资产与负债 - 2022年末货币资金为70.38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88.36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39] - 2022年末应收账款为13.83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9.57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39] - 2022年末固定资产为227.21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213.26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39] - 2022年末在建工程为65.75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41.99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39] - 2022年末无形资产为151.83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73.78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39] - 2022年末资产总计为642.42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末的525.50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39] - 2022年末公司应收账款总额为15.60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1.21亿元人民币增长39.2%[45] - 2022年末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余额为1.78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64亿元人民币增长8.3%[46] - 2022年公司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3221.58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6305.66万元人民币下降48.9%[46] - 2022年末公司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余额为9810.31万元人民币,占应收账款总额的6%[47] - 2022年末公司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4.62亿元人民币,占应收账款总额的94%[47] - 2022年末公司6个月以内账龄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1.30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7.78亿元人民币增长45.2%[4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前五名合计为153,890,304元,占总应收账款的比例为2%[5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款项融资为527,248,935元,较2021年的761,050,910元有所减少[5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背书已贴现且尚未到期的票据为1,931,042,708元,较2021年的1,956,535,855元有所减少[6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预计发生违约的账面余额合计为903,041,479元,预期信用损失率为3%至70%不等[5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前五名的坏账准备合计为8,957,738元[5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款项融资中已质押的金额为26,413,178元,较2021年的236,214,382元大幅减少[6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前五名的净值为144,932,566元[57] 业务拓展与战略 - 公司骨料产能达到2.1亿吨/年,显著提升竞争力[16] - 公司自有混凝土产能达到6,875万方[16] - 海外工厂实现营业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62.3%[17] - 海外工厂EBITDA突破14亿元,同比增加40%[17] - 公司实施各类数字化项目356个,开发独立系统18个[18] - 公司2023年计划销售水泥及熟料约5,700万吨,销售骨料1.3亿吨,销售混凝土2,500万方,环保业务总处置量450万吨,预计实现营业收入达350亿元[33] - 公司2023年计划资本性支出约110亿元,主要用于骨料、混凝土的产能建设,环保及新材料业务的拓展,以及海外水泥业务的布局[33] - 公司2023年总资产预计约700亿元,资产负债率预计维持在50%左右[33] - 公司2023年合并热值替代率要达到20%以上,重点关注燃料成本、原料成本、维修成本和第三方用工等成本对标管理与考核[33] - 公司2023年将深化实施“一体化转型发展、海外发展、新型建材业务拓展、传统工业+数字化创新”四大战略[32] 行业环境与风险 - 2023年中国水泥需求预计稳中趋平,同比基本相当,基建将成为支撑经济的重要动力之一[30] -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行业急需去产能,加大去产能力度和提高集中度水平成为当务之急[30] - 节能降碳、产业链拓展已成为水泥行业竞争发展的新“战场”,水泥行业领军企业将持续拓展产业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30] - 公司面临国内水泥需求下滑、产能严重过剩带来的业绩下降风险,以及安全生产、低碳环保合规运行的风险[34] 投资与并购 - 公司2022年5月以自有资金人民币10亿元投资入股黄石市国资公司,持有黄石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5.2173%股权[29] - 公司全资子公司华新(香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约1.931亿美元收购Oman Cement Company SAOG 59.58%股权[36] 分红与融资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以每股0.51元人民币(含税)分配现金红利,合计分配10.68亿元人民币[37] - 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债券[36] 研发与创新 - 2022年研发费用为7816.28万人民币,同比增长9.5%[41] 其他财务数据 - 2022年所得税费用为964,530,723元,同比下降38.5%[67]
华新水泥(06655)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6 17:34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4.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4%[5]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18.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6%[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31%[5]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3.9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47%[16]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1.07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79%[17]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600.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9%[5] - 公司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74.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8.36亿元有所下降[14] - 公司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7.5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57亿元大幅增加[14] - 公司2022年9月30日存货为35.25亿元,与2021年12月31日的35.42亿元基本持平[14] - 公司2022年9月30日固定资产为226.5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13.26亿元有所增加[14]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短期借款为6.55亿元,与2021年12月31日的6.43亿元基本持平[14] - 公司2022年9月30日应付账款为80.56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1.12亿元有所增加[15] - 公司2022年9月30日长期借款为68.1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0.82亿元大幅增加[15] - 公司2022年9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72.8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67.3亿元有所增加[15] 研发费用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2.78%,主要由于研发人员及研发项目投入增加[7][8]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5908.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7%[1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61%[5][8]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62%[18]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3.84%,主要由于骨料、混凝土工程项目投入增加[8]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72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93.8%[18]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43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4.71亿元人民币[19]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7.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56%[19]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52.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05%[18] 债券与应付款 - 公司发行了9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债券,应付债券同比增长33.98%[7][8] - 公司长期应付款同比增长171.90%,主要由于分期支付采矿权款项增加[7][8] 股东信息 - 公司股东总数为60,472名,其中A股股东60,469名,H股登记股东3名[9] - 公司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0,472人,前10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35.04%、21.53%、16.12%、2.39%[10] 财务费用 - 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66.68%,主要由于汇兑损失及利息支出增加[7][8]
华新水泥(06655)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3 16:42
公司基本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14省市及8个海外国家拥有近290家子公司[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登记股东总数为63731户,其中A股股东63728户,H股股东3户[28]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H股734719989股,占比35.04%;HOLCHIN B.V.持有A股451333201股,占比21.53%;华新集团有限公司持有A股338060739股,占比16.12%[29] - Holcim Ltd合计持有股份869235668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41.46%[31] - Holderfin B.V.合计持有股份835543825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39.85%[31] - Holchin B.V.合计持有股份835543825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39.85%[31] - 黄石市国资委、黄石市国资公司、华新集团有限公司均持有A股338060739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6.12%[31] - China Conch Venture Holdings (HK) Limited等多家公司持有H股92788469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4.43%[31][32] - 2022年6月30日,李叶青持有A股364,334股,持股百分比0.0268%,持有H股451,596股,持股百分比0.0615%等[37]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在岗员工共19,451人[40] - 报告期内4,179人完成线上管理课程学习[40] 行业宏观数据 - 2022年1 - 6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7.14万亿,同比增长6.1%[9] - 2022年1 - 6月,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7.1%,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4%[9] - 2022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9.77亿吨,同比下降15.0%[9] - 202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二季度增长0.4%[9] 公司总体产能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具备水泥产能1.18亿吨/年、商品混凝土6010万方/年、骨料1.68亿吨/年等总体产能[10] 公司业务收入占比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水泥业务收入约占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71%[10] 公司各业务线销量及生产量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水泥及商品熟料销量2932.72万吨,同比下降21.5%[1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骨料生产量3660万吨,同比增长83%;实现混凝土销售600.61万方,同比增长78.89%;各类废弃物接收量达174万吨,同比提升6%[12] 公司营业收入及利润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89亿元,同比下降2.4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7亿元,同比下降34.92%[1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水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2.82亿元,同比下滑13.8%,其中国内水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4.85亿元,同比下滑21%;非水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9.49亿元,同比增长45.8%[12]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43.89亿元,较2021年同期147.44亿元略有降低[49]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122.68亿元,较2021年同期114.38亿元增加[49] - 2022年上半年营业利润22.02亿元,较2021年同期33.94亿元大幅下降[49]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16.83亿元,较2021年同期26.66亿元减少[49] - 2022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1.99亿元,2021年同期为 - 0.42亿元[50]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18.82亿元,较2021年同期26.24亿元降低[50]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77元/股,2021年同期为1.18元/股[50] - 2022年上半年稀释每股收益0.77元/股,2021年同期为1.18元/股[50]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56亿元,2021年同期为20.92亿元[52]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11.01亿元,2021年同期为23.59亿元[53] 公司业务成本及毛利情况 - 2022年上半年水泥业务生产成本上升47元/吨(21.9%),吨毛利下滑16元/吨至89元/吨;骨料业务吨毛利因销售均价下滑6元/吨至31元/吨,混凝土业务毛利下降至59元/方[12] 公司非水泥业务贡献情况 - 2022年上半年非水泥业务EBITDA贡献占比已达35%[12] 公司环保及技术指标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全部窑线合并AFR热替代率达到10.87%,较上年同期提升4.67个百分点,合并传统热耗同比下降34.4kcal/kg[12] 公司产能新增情况 - 2022年上半年骨料项目新增135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混凝土业务新增产能1630万方/年[12] 公司智慧化系统实施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旗下77%的工厂已实施15套以上的智慧化系统[12] 公司费用情况 - 2022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60.12%,主要因汇兑损失增加;研发费用同比增加98.66%,因研发人员及项目投入增加[13][14] 公司金融资产情况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为100,040,273元,占总资产0.38%,较上年期末减少85.95%[15] - 债权投资期末余额为7,500,000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为39,085,894元,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为24,997,582元,长期股权投资为450,054,672元[23] 公司应收账款情况 - 应收账款期末为1,337,440,333元,占总资产5.07%,较上年期末增加39.81%[15] 公司在建工程情况 - 在建工程期末为5,810,805,866元,占总资产22.03%,较上年期末增加38.38%[15] 公司股东权益及负债情况 - 本报告期末集团股东权益为293.54亿元,其中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为263.72亿元,负债总额为268.96亿元,有息负债为120.38亿元[18] - 集团银行贷款1年以内期末余额为2,376,094,440元,1 - 2年为2,275,797,634元,2 - 5年为3,553,608,820元,5年以上为396,399,383元[19] - 集团有2 - 8年内到期的公司债券33亿元,资产负债率由年初44.1%上升至本报告期末47.8%[19] -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受限资产合计436,479,372元,部分子公司股权质押对应账面净资产余额约5,342,132,534元[20] 公司资本性投入情况 - 2022年上半年集团资本性新建、改扩建项目共投入约36.5亿元[22] 公司项目进展情况 - 黄石华新绿色建材产业园1亿吨/年机制砂石生产线一期项目(4000万吨/年机制砂生产线)于2022年8月下旬开始试生产[22] 公司投资情况 - 公司以10亿元自有资金投资入股黄石市国资公司,投资后将持有其5.2173%股权[25] 公司担保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对旗下子公司的担保余额合计85.67502392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32.49%[25] 公司或有负债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无重大或有负债[24]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34] 公司人员变动情况 - 非执行董事兼董事长徐永模于2022年7月28日辞任相关协会职务[35] 公司股息及股本情况 - 2022年中期不派中期股息,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42] 公司债券发行情况 - 2022年7月19日公司在上交所成功发行低碳转型挂钩公司债券,发行规模9亿元[43] - 品种一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2.99%[43] - 品种二发行规模4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3.39%[43] 公司财务报告审计情况 - 本财务报告未经审计[44] 公司资产情况 - 公司期末资产总计562.49762014亿元,期初为525.49618050亿元[45] -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148.52778983亿元,较期初161.26716577亿元有所减少[45] - 期末非流动资产合计413.96983031亿元,期初为364.22901473亿元[45] - 母公司期末资产总计232.69728458亿元,期初为254.38199026亿元[47] - 母公司期末流动资产合计100.88135835亿元,期初为125.14444765亿元[47] - 母公司期末非流动资产合计131.81592623亿元,期初为129.23754261亿元[47] 公司负债情况 - 期末负债合计268.95550702亿元,期初为231.71780742亿元[46] - 期末流动负债合计141.82338250亿元,期初为127.13539064亿元[46] - 期末非流动负债合计127.13212452亿元,期初为104.58241678亿元[46]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85.62亿元,较期初92.20亿元有所下降[48]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22.79亿元,较期初27.95亿元减少[48] 公司所有者权益情况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93.54211312亿元,期初为293.77837308亿元[46] - 2022年上半年实收资本(或股本)为20.97亿元,与2021年末持平[61] - 2022年上半年资本公积为20.61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2946.12万元[61] - 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219.0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5.08亿元[61] - 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93.54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2362.60万元[61] - 2022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权益为2.98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3338.54万元[6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2.01442477亿元,少数股东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8814.4094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2.89586571亿元[62]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 - 9.94143379亿元[6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资本公积增加6071.6913万元,其他综合收益减少3505.2847万元,未分配利润增加1.75778411亿元[62]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资本公积增加1203.7333万元,其他综合收益减少1258.5879万元,未分配利润减少9.93594833亿元[64]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20.96599855亿元,资本公积为20.04254965亿元,库存股为6.10051971亿元[62]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20.96599855亿元,资本公积为24.41532365亿元,库存股为6.10051971亿元[64] 公司股本变更情况 - 2019年4月公司以2018年末总股本14.97571325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转出资本公积金5.9902853亿元,总股本变更为20.96599855亿股[66] 公司上市情况 - 2022年3月28日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转换上市地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境内发行A股为13.61879855亿股,境外发行H股7.3472亿股[66] 公司业务范围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主要从事水泥、混凝土、熟料及骨料等建筑材料的生产及销售[66] 公司财务报表批准情况 - 公司的公司及合并财务报表由董事会于2022年8月24日批准报出[66]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情况 - 公司对自2022年6月30日起12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未发现重大怀疑事项,财务报表在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上编制[69] 公司会计核算基础情况 - 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除某些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外,财务报表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70] 公司会计年度及营业周期情况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72]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72] 公司记账本位币情况 - 公司及境内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境外子公司根据经营环境确定不同记账本位币,编制财务报表采用人民币[73] 公司企业合并情况 - 公司仅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确认为商誉,小于则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73]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对企业合并确认的暂时价值进行调整,视为在购买日确认和计量[73] 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情况
华新水泥(06655)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7 18:5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法定中文名称为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中文名称为华新水泥[9] - 公司法定英文名称为Huaxin Cement Co., Ltd.[9]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叶青[9] - 公司注册地址为湖北省黄石市大棋大道东600号[9] - 公司办公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426号华新大厦B座[9] - 公司境内指定的信息披露报纸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9] - 公司股票在上交所和联交所上市,A股股票简称为华新水泥,H股股票简称为华新水泥06655[9] 利润分配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人民币(含税),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账户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将不参与本次利润分配[3] - 2020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为2,261,384,322元,占合并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0.16%[34] - 2021年度公司拟分配现金红利2,094,949,878元,每股1元(含税)[37] 财务数据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24.64亿元,同比增长10.59%[11]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64亿元,同比下降4.74%[11]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3.05亿元,同比下降4.48%[11]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95亿元,同比下降9.64%[11]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67.30亿元,同比增长13.4%[12] - 2021年末总资产为525.50亿元,同比增长19.63%[12]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58元,同比下降4.09%[12]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30%,同比下降3.73个百分点[12]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5864.76万元,同比下降23.75%[13] - 2021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945.25万元[13] - 2021年营业成本为213.92亿元,同比增长18.61%[49] - 2021年销售费用为13.31亿元,同比下降6.76%[49] - 2021年管理费用为16.35亿元,同比增长1.87%[49] - 2021年财务费用为1.70亿元,同比下降44.31%[49] - 2021年研发费用为0.71亿元,同比增长27.55%[49]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95亿元,同比下降9.64%[49] - 2021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94亿元,同比下降35.66%[49] - 2021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2亿元,同比下降436.87%[49] - 2021年营业利润为74.44亿元,同比下降3.31%[57] - 2021年利润总额为73.73亿元,同比下降3.79%[57]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64亿元,同比下降4.74%[57] - 2021年末应收账款为9.57亿元,占总资产的1.82%,较上期期末增长46.44%[58] - 2021年末存货为35.42亿元,占总资产的6.74%,较上期期末增长50.78%[58] - 2021年末在建工程为41.99亿元,占总资产的7.99%,较上期期末增长35.26%[58] - 2021年末长期借款为50.82亿元,占总资产的9.67%,较上期期末增长45.02%[59] - 2021年末应付债券为33.28亿元,占总资产的6.33%,较上期期末增长71.21%[59]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95亿元,同比下降9.64%[62] - 2021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94亿元,同比下降35.66%[62]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4.6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8.73%[67] - 2021年水泥及熟料销售收入完成预算的92.59%,混凝土销售收入完成预算的66.11%,骨料销售收入完成预算的83.23%,环保销售收入完成预算的85.07%[67] - 2021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52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4.1%[67]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4.64亿元,同比增长10.59%[49] - 2021年营业成本为213.92亿元,同比增长18.61%[49] - 2021年销售费用为13.31亿元,同比下降6.76%[49] - 2021年管理费用为16.35亿元,同比增长1.87%[49] - 2021年财务费用为1.70亿元,同比下降44.31%[49] - 2021年研发费用为0.71亿元,同比增长27.55%[49]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95亿元,同比下降9.64%[49] - 2021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94亿元,同比下降35.66%[49] - 2021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2亿元,同比下降436.87%[49] - 2021年营业利润为74.44亿元,同比下降3.31%[57] - 2021年利润总额为73.73亿元,同比下降3.79%[57]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64亿元,同比下降4.74%[57] - 2021年末应收账款为9.57亿元,占总资产的1.82%,较上期期末增长46.44%[58] - 2021年末存货为35.42亿元,占总资产的6.74%,较上期期末增长50.78%[58] - 2021年末在建工程为41.99亿元,占总资产的7.99%,较上期期末增长35.26%[58] - 2021年末长期借款为50.82亿元,占总资产的9.67%,较上期期末增长45.02%[59] - 2021年末应付债券为33.28亿元,占总资产的6.33%,较上期期末增长71.21%[59]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95亿元,同比下降9.64%[62] - 2021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94亿元,同比下降35.66%[62]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4.6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8.73%[67] - 2021年水泥及熟料销售收入完成预算的92.59%,混凝土销售收入完成预算的66.11%,骨料销售收入完成预算的83.23%,环保销售收入完成预算的85.07%[67] - 2021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52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4.1%[67] 行业数据 - 2021年中国水泥产量为23.63亿吨,同比下降1.2%[14] - 2021年水泥行业营业收入为10,754亿元,同比增长7.3%[14] - 2021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为1,694亿元,同比下降10%[14] - 2021年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为74%[14] 公司业务 - 公司2021年水泥产能为1.16亿吨/年,商品混凝土产能为4380万方/年,骨料产能为1.54亿吨/年[18] - 2021年水泥业务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79%[18] - 公司在国内外拥有270余家分子公司,分布于14个省市及8个海外国家[18] - 公司推行“统购”+“智慧”的采购战略,重要原燃材料由总部统一采购[20] - 公司通过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环保转型发展战略等,逐步成为国内领先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全球化建材集团[17] - 公司在国内熟料产能位列全国第五,海外熟料产能排名全国第二[16] - 公司通过大量使用替代原燃料和实施绿色矿山等措施,全集团水泥窑线环保业务覆盖率达50%[22] - 新投產的黃石萬噸線工廠,峰值燃料熱替代率可達到40%以上,處於國際領先水準[22] - 公司品牌價值在2021年達到702.69億元,相比上年增幅達到17.4%[24] - 截至2021年底,公司擁有源於生產實踐的發明專利48項,實用新型專利81項[23] - 公司已在所有的下屬33個工業園/基地/公司中實施了41類共計272個數位化項目[27] - 交易性金融資產本期期末數為711,964,323元,上期期末數為1,004,581,752元,變動比例為-29.13%[29] - 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本期期末數為55,867,066元,上期期末數為33,774,995元,變動比例為65.41%[29] - 公司以人民幣2,510,700元的對價轉讓了黃石宜都包裝有限公司100%股權[30] - 公司持有交通銀行和中國太保的股權,期末帳面值分別為10,071,260元和16,272,000元[31] - 公司持有西藏高新建材集團有限公司43%的股權[32] - 华新水泥(武穴)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798,054,242元,净利润为436,058,021元[34] - 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682,382,060元,净利润为370,686,908元[34] - 华新骨料(阳新)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435,017,145元,净利润为285,343,089元[34] - 华新水泥(黄石)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为1,401,222,773元,净利润为207,029,393元[34] - 2020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为2,261,384,322元,占合并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0.16%[34] - 2021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为3,256,784,379元,合并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63,525,692元[36] - 2021年度公司拟分配现金红利2,094,949,878元,每股1元(含税)[37] - 前五名客户销售总额为90,909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8%[4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为382,68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9.2%[41] - 2021年度研发投入总额为79,744,173元,占营业收入的0.25%[42] - 报告期内在建工程资本化利息为0.3亿元[45] - 新增水泥产能175万吨,完成坦尚尼亚马文尼工厂磨线改造,尼泊尔纳拉亚尼28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于2022年1月8日点火投产[47] - 骨料业务新增12条生产线投产,项目全部投产后骨料产能可达2.7亿吨/年[47] - 混凝土一体化业务新增20个站点投产,合计新增混凝土产能1670万方/年[47] - 环保业务方面,十堰生活垃圾二期成功扩建,取得16个项目环评批覆[47] - 新兴产业方面,新增环保砖产能1.8亿块,完成海南第一家加气块砖/板工厂收购,新增产能85万方/年[47] - 资源获取方面,年内新增灰岩和砂叶岩等资源14.9亿吨,公司已获采矿许可证的资源储量总量达到36亿吨[47] - 公司制定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涵盖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的风险管理及策略制定程序[48] - 公司将根据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发布独立的环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48]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24.64亿元,同比增长10.59%[49] - 营业成本为213.92亿元,同比增长18.61%[49] - 销售费用为13.31亿元,同比下降6.76%[49] - 管理费用为16.35亿元,同比增长1.87%[49] - 财务费用为1.70亿元,同比下降44.31%[49] - 研发费用为0.71亿元,同比增长27.55%[4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95亿元,同比下降9.64%[4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94亿元,同比下降35.66%[4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2亿元,同比下降436.87%[49] - 水泥及熟料销售总量为7527万吨,同比下降0.96%[51] - 公司2021年营业利润为74.44亿元,同比下降3.31%[57] - 公司2021年利润总额为73.73亿元,同比下降3.79%[57]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64亿元,同比下降4.74%[57] - 公司2021年末应收账款为9.57亿元,占总资产的
华新水泥(06655)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7 18:56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5.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2%[5]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65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16]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93,138,888元,同比增长5.67%[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51%[5]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7.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9%[16]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30,427,319元,同比亏损扩大317.9%[2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0.92%[5]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1%[1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6亿元,同比下降35.9%[2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0.02%,主要由于骨料、混凝土工程项目投入增加[9]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1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08亿元,同比下降513.3%[2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438.62%,主要由于项目借款增加[9]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8%[1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1亿元,同比增加124.5%[22]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23亿元,同比下降49.4%[22]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6.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1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4.29亿元,同比增长7.0%[22]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529.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3%[5] - 公司2022年3月31日的货币资金为7,995,108,815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836,439,385元有所下降[14] - 公司2022年3月31日的应收账款为1,262,334,599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56,580,152元有所增加[14] - 公司2022年3月31日的存货为3,185,478,552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541,954,674元有所下降[14] - 公司2022年3月31日的固定资产为20,885,685,131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1,326,030,410元有所下降[14] - 公司2022年3月31日的在建工程为5,449,968,322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199,141,042元有所增加[14] - 公司2022年3月31日的负债合计为22,866,017,524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3,171,780,742元有所下降[15] - 公司2022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为11,030,675,978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11.86%[19] - 公司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3,070,482,376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1.14%[19] - 公司2022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为8,018,328,531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13.04%[19] - 公司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为2,790,163,459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0.17%[20] - 公司2022年3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292,666,364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0.97%[20] 研发与财务费用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5.69%,主要由于环保和新材料研发项目及研发投入增加[8]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7804.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7%[16]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252,495元,同比增长1906.5%[21]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64.04%,主要由于汇兑损失增加[8]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总数为A股股东64,719名,H股登记股东1名[10] - 公司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4,720名[11]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734,720,000股,占总股本的35.04%[11] - HOLCHIN B.V.持有451,333,201股,占总股本的21.53%[11] - 华新集团有限公司持有338,060,739股,占总股本的16.12%[11]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32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6%[17]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成本为1,108,671,638元,同比增长32.58%[21]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5.81亿元,同比增长37.2%[22]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1.84亿元,同比增长3340.6%[22]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9508万元,同比下降17.9%[22]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777万元,同比下降71.5%[22]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为8亿元[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