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贵州银行(06199)
icon
搜索文档
贵州银行(0619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4-01 16:31
公司基本信息 - 贵州银行于2012年9月28日在贵州注册成立[6] - 公司于201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2019年12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199.HK[39]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杨明尚先生,董事会秘书是周贵昌先生[37] - 《公司章程》经2022年6月16日临时股东大会通过,2023年4月26日生效[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2023年5月18日在原中国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成立[6] - 内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以人民币认购或缴足[6] - H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在港交所上市,以港币认购及买卖[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正式员工5604人,营业网点220家[39] - 在《2024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公司排名全球252位[39] - 在《2024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中,公司排名第46位[39] - 公司服务网络遍布全省88个县(市、区),有2000多家惠农站点[40] -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核心交易系统全量私有云部署,并首创分布式架构改造[40] 业绩公告相关 - 贵州银行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计年度业绩[2] - 业绩公告载有2024年度报告全文,符合相关规定,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已审阅确认[2] - 业绩公告刊于香港联交所网站和银行网站,2024年度报告将适时上传[2]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8] - 报告日为2025年3月31日[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5899.87亿元,较年初增加132.01亿元,增幅2.29%[13]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4.18亿元,同比增加10.73亿元,增幅9.46%;净利润37.79亿元,同比增加1.25亿元,增幅3.43%[13] - 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72%,拨备覆盖率315.98%[13] - 报告期末全行资产总额5899.87亿元,增幅2.29%;各项贷款余额3470.85亿元,增幅4.56%;各项存款余额3750.02亿元,增幅5.26%;实现营业收入124.18亿元,增幅9.46%;净利润37.79亿元,增幅3.43%[28] - 2024年利息净收入91.6205亿元,较2023年增长4.71%[43]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0101亿元,较2023年下降11.01%[43] - 2024年营业收入124.1766亿元,较2023年增长9.46%[43] - 2024年净利润37.7851亿元,较2023年增长3.43%[43] - 2024年资产总额5899.8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2.29%[45] - 2024年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470.85亿元,较2023年增长4.56%[45] - 2024年吸收存款3750.0183亿元,较2023年增长5.26%[45] - 2024年不良贷款率1.72%,较2023年上升0.04%[45] - 2024年拨备覆盖率315.98%,较2023年上升28.27%[45] - 2024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24%,较2023年上升0.99%[45]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124.18亿元,同比增长10.73亿元,增幅9.46%[51] - 净利润37.79亿元,同比增长1.25亿元,增幅3.43%[51] - 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1.72%,拨备覆盖率315.98%[51] - 截至报告期末,贷款占资产比例58.83%,较年初提升1.28个百分点[52] - 截至报告期末,吸收存款占负债比例69.74%,较年初提升2.32个百分点[52]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4.18亿元,税前利润41.54亿元,净利润37.79亿元,同比上升3.43%[73] - 利息净收入916.205亿元,较2023年增长4.71%;投资证券净收益201.679亿元,较2023年增长81.37%[74] - 2024年公司利息净收入91.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3.78%[75] - 2024年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5180.36亿元,平均收益率4.22%;总付息负债平均余额5272.42亿元,平均付息率2.41%[76] - 2024年净息差1.81%,净利息收益率1.77%[76] - 2024年公司利息收入218.43亿元,同比下降3.36亿元,降幅1.51%[84] - 2024年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163.35亿元,同比下降0.45亿元,降幅0.27%[85] - 2024年金融投资利息收入48.01亿元,同比下降2.84亿元,降幅5.58%[87] - 2024年公司利息支出126.81亿元,同比下降7.48亿元,降幅5.57%[92] - 2024年客户存款利息支出84.09亿元,同比下降5.88亿元,降幅6.54%[93]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01亿元,同比下降0.37亿元,降幅11.01%[99] - 规模和利率变动使2024年利息净收入变化4.12亿元,其中规模因素增加6.42亿元,利率因素减少2.30亿元[81]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0.101亿元,较2023年下降3.724亿元,降幅11.01%[101] - 2024年交易净收益9.05亿元,同比下降0.33亿元,降幅3.56%[102] - 2024年投资证券净收益20.17亿元,同比增加9.05亿元,增幅81.37%[103] - 2024年营业费用37.11亿元,同比下降2.59亿元,降幅6.52%[105] - 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45.43亿元,同比增加12.19亿元,增幅36.66%[108] - 2024年所得税3.76亿元,同比减少0.09亿元,降幅2.24%[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5899.8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2.01亿元,增幅2.29%[1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470.8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1.36亿元,增幅4.56%[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2883.9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4.32亿元,增幅5.65%[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2032.9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86.59亿元,降幅4.09%[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金融投资净额为2032.98亿元,较2023年末的2119.57亿元有所下降[122][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为5376.8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3.12亿元,增幅1.76%[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客户存款为3750.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56亿元,增幅5.26%[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为227.8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5.94亿元,降幅10.22%[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证券为900.8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1.82亿元,降幅4.44%[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523.0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89亿元,增幅8.03%[133] - 2024年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投资为722.71亿元,占比35.55%,较2023年的804.07亿元和37.93%有所变化[122] - 2024年末,中央及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投资为907.51亿元,占比44.64%,高于2023年的814.81亿元和38.44%[124] - 2024年末,公司吸收存款占负债总额的69.74%,金额为3750.02亿元,较2023年的3562.46亿元和67.42%有所上升[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表外承诺金额合计为217.14亿元,低于2023年末的243.13亿元[137] - 截至2024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470.85亿元,较年初增加151.36亿元,增幅4.56%[141]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72%,较年初上升0.04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3.07%,较年初上升0.15个百分点[138] - 公司贷款及垫款占比83.09%,较年初上升0.86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及垫款占比14.46%,较年初上升0.14个百分点;票据贴现占比2.45%,较年初下降1个百分点[141] - 租赁及商业服务业贷款金额1143.16亿元,占比32.94%;房地产业不良率11.58%但较年初明显下降[142] - 信用贷款不良率2.84%,较年初上升1.68个百分点;保证贷款不良率1.04%,较年初上升0.43个百分点[143] - 抵押贷款不良率3.67%,较年初下降3.43个百分点;质押贷款不良率0.44%,较年初上升0.2个百分点[143] - 质押贷款余额339.48亿元,较年初下降66.21亿元,占比9.78%,较年初下降2.44个百分点[143] - 未逾期贷款占比98.33%,较年初上升0.27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余额57.86亿元,较年初减少6.59亿元[144] - 逾期贷款率1.67%,较年初下降0.27个百分点[144] - 2024年末正常类贷款金额3304.60亿元,占比95.21%;损失类贷款金额274.24亿元,占比0.79%[1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制造业贷款余额36.0153亿元,占贷款总额1.04%,占资本净额6.68%;批发和零售业贷款余额36亿元,占贷款总额1.04%,占资本净额6.68%等,最大十户借款人贷款余额合计259.40亿元,占贷款总额7.46%,占资本净额48.1%[1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24%,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16%,资本充足率为14.30%[1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核心一级资本总额488.0749亿元,核心一级资本扣除项目26.5591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净额461.5158亿元[15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核心一级资本总额449.1843亿元,核心一级资本扣除项目17.2459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净额431.9384亿元[1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资本净额539.2393亿元,风险加权资产总额3772.033亿元[15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总资本净额510.6632亿元,风险加权资产总额3838.8998亿元[15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末,对公客户11.59万户,较年初净增0.7万户,增幅6.38%;个人客户1216.85万户,较年初净增48.95万户,增幅4.19%[13] - 截至年末,全年累计投放“四化”贷款709.83亿元、余额2286.87亿元、较年初新增79.05亿元[15] - 截至2024年末,全行在农村地区累计发放第三代社保卡101.98万张,较年初增加2.66万张;惠农服务终端办理各类交易累计129.88万笔,较年初增加54.77万笔;交易金额27.72亿元,较年初增加12.99亿元,增量较上年多5.18亿元[16] - 2024年,累计投放农业现代化贷款165.04亿元;4月成功发行第二期25亿元“三农”专项债;涉农贷款余额1074.98亿元,较年初增加59.2亿元;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976.91亿元,较年初增加94.11亿元[16] - 截至2024年末,绿色信贷余额578.58亿元,较年初增长10.85%[17] - 截至2024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29.40亿元,较年初增长11.62%;普惠型小微企业客户6.65万户,较年初增长12.48%[17] - 报告期末全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相关贷款余额2286.87亿元,较年初增加79.05亿元[29] - 报告期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80.71亿元,较年初增加30.95亿元,增幅达62%[30] - 报告期末绿色金融贷款余额578
贵州银行2024年营收、利润双增长,高质量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贵州经济发展
金融界· 2025-04-01 09:48
文章核心观点 - 贵州银行2024年年报凸显经营韧性与发展潜力,在经营效益、资产质量、客户基础、科技赋能等方面表现良好,积极助力本土经济发展,围绕“五大金融”领域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1][2] 经营业绩 - 资产总额达5899.87亿元,较年初增长2.29% [2] - 贷款总额增长至3470.85亿元,同比增长4.56%,占资产比例提升至58.83% [2] - 存款规模达3750.02亿元,增幅5.26%,存款占负债比例提高至69.74% [2] - 每股净资产由3.23元增长至3.59元 [2] - 营业收入124.18亿元,同比增长9.46%,创历史新高 [2] - 归母净利润37.79亿元,同比增长3.43% [1][2] - 净利息收益率和净利差分别保持在1.77%和1.81% [2]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稳定在1.72%,拨备覆盖率提升至315.98%,较之前增长28.27个百分点 [4]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较2023年同期均提升约1个百分点,分别增至12.24%、13.16%和14.30% [4] 客户基础与科技赋能 - 对公客户数量突破11.59万户,个人客户数量超过1216万户,累计发放三代社保卡307万张 [6] - 手机银行月活客户峰值突破百万,交易处理能力在行业中领跑 [6] - 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排名252位,在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中排名46位 [6] 助力本土经济发展 - 实体经济融资余额达2304.83亿元,较年初增长258.79亿元,增幅12.65% [7] - 全年投放“四化”贷款709.83亿元,贷款余额达2286.87亿元,较年初净增79.05亿元 [7] - 涉农贷款余额达1074.98亿元,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增长94.11亿元,增至976.91亿元 [8] - 全年投放农业现代化贷款165.04亿元,发行25亿元“三农”专项债 [8] 践行金融“五大文章”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80.71亿元,增幅62.2% [10] - 绿色信贷余额达578.58亿元,较年初增长10.85% [10]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529.40亿元,较年初增长11.62%,客户数量增加至6.65万户,较年初增长12.48% [11] - 养老金融贷款余额达13.59亿元,较年初增幅363.82% [11] - 深耕场景金融,投产相关项目,建立1.52万条数据核验规则,完善分类分级安全体系 [11]
贵州银行(0619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0:01
公司基本信息 - 贵州银行于2012年9月28日在贵州注册成立[6] - 公司于201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2019年12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39] - 《公司章程》于2022年6月16日经临时股东大会通过,2023年4月26日生效[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2023年5月18日在原中国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成立[6] - 内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以人民币认购或缴足[6] - H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在港交所上市,以港币认购及买卖[6]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杨明尚先生,股票代码为06199.HK[3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正式员工5604人,营业网点220家[39] - 在《2024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公司排名全球252位[39] - 在《2024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中,公司排名第46位[39] - 公司服务网络遍布全省88个县(市、区),有2000多家惠农站点[40] -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核心交易系统全量私有云部署[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股本总额为145.88亿股,其中内资股123.88亿股,H股22亿股[197] - 2024年12月31日,内资股占比84.92%,H股占比15.08%,与2023年12月31日相比无变动[1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有内资股股东5299名,其中国家股股东10户,国有法人股东62户,社会法人股东119户,自然人股股东5108户[1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贵州省财政厅持有内资股2,917,500,000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约20.00%[200] -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内资股1,750,000,001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约12.00%[200] - 遵义市国有资产投融资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内资股955,477,904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约6.55%[200] - 深圳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内资股426,000,000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约2.92%[200] - 贵州水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内资股334,000,000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约2.29%[200] - 贵州省科技风险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内资股316,202,689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约2.17%[200] - 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内资股300,000,000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约2.06%[200] - 六盘水市财政局持有内资股284,067,540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约1.95%[200] - 贵州水投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内资股191,325,190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约1.31%[200] - 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糊涂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内资股188,633,460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约1.29%[200] 报告相关信息 - 贵州银行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计年度业绩[2] - 业绩公告刊于香港联交所网站及银行网站,年度报告将适时上传[2]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8] - 报告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8] 公司整体经营目标与规划 - 2024年公司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推动规模等协调发展[12] - 公司将依据《贵州省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制定未来五年数字金融发展规划[23] - 2025年是公司转型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5899.87亿元,较年初增加132.01亿元,增幅2.29%[13] - 2024年,各项贷款3470.85亿元,较年初增加151.36亿元,增幅4.56%;各项存款3750.02亿元,较年初增加187.56亿元,增幅5.26%[13]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4.18亿元,同比增加10.73亿元,增幅9.46%;净利润37.79亿元,同比增加1.25亿元,增幅3.43%[13] - 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72%,拨备覆盖率315.98%[13] - 截至2024年末,对公客户11.59万户,较年初净增0.7万户,增幅6.38%;个人客户1216.85万户,较年初净增48.95万户,增幅4.19%[13] - 报告期末全行资产总额5899.87亿元,增幅2.29%;各项贷款余额3470.85亿元,增幅4.56%;各项存款余额3750.02亿元,增幅5.26%[28] - 实现营业收入124.18亿元,增幅9.46%;净利润37.79亿元,增幅3.43%[28] - 2024年利息净收入91.6205亿元,较2023年增长4.71%[43]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0101亿元,较2023年下降11.01%[43] - 2024年营业收入124.1766亿元,较2023年增长9.46%[43] - 2024年净利润37.7851亿元,较2023年增长3.43%[43] - 2024年资产总额5899.8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2.29%[45] - 2024年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470.85亿元,较2023年增长4.56%[45] - 2024年吸收存款3750.0183亿元,较2023年增长5.26%[45] - 2024年不良贷款率1.72%,较2023年上升0.04%[45] - 2024年拨备覆盖率315.98%,较2023年上升28.27%[45] - 2024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24%,较2023年上升0.99%[45] -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总额5899.87亿元,较年初增长132.01亿元,增幅2.29%[51] - 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470.85亿元,较年初增长151.36亿元,增幅4.56%[51] - 负债总额5376.80亿元,较年初增长93.12亿元,增幅1.76%[51] - 吸收存款3750.02亿元,较年初增长187.56亿元,增幅5.26%[51]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124.18亿元,同比增长10.73亿元,增幅9.46%[51] - 净利润37.79亿元,同比增长1.25亿元,增幅3.43%[51] - 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1.72%,拨备覆盖率315.98%[51] - 截至报告期末,贷款占资产比例58.83%,较年初提升1.28个百分点[52] - 截至报告期末,吸收存款占负债比例69.74%,较年初提升2.32个百分点[52] - 对公客户11.59万户,较年初增长0.7万户,增幅6.38%;个人客户1216.85万户,较年初增长48.95万户,增幅4.19%;零售贷款客户76.87万户,较年初增长6.27万户,增幅8.88%;手机银行全年月均活跃客户95.32万户,较年初增长16.73万户,增幅21.29%[55]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4.18亿元,税前利润41.54亿元,净利润37.79亿元,同比上升3.43%[73] - 利息净收入916.205亿元,较2023年增长4.71%;投资证券净收益201.679亿元,较2023年增长81.37%[74] - 2024年公司利息净收入91.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3.78%[75] - 2024年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5180.36亿元,平均收益率4.22%;总付息负债平均余额5272.42亿元,平均付息率2.41%[76] - 2024年净息差1.81%,净利息收益率1.77%[76] - 2024年利息收入218.43亿元,同比下降3.36亿元,降幅1.51%[84] - 2024年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163.35亿元,同比下降0.45亿元,降幅0.27%[85] - 2024年金融投资利息收入48.01亿元,同比下降2.84亿元,降幅5.58%[87] - 2024年利息支出126.81亿元,同比下降7.48亿元,降幅5.57%[92] - 2024年客户存款利息支出84.09亿元,同比下降5.88亿元,降幅6.54%[93]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01亿元,同比下降0.37亿元,降幅11.01%[99] - 规模和利率变动使2024年利息净收入变化4.12亿元,其中规模因素增加6.42亿元,利率因素减少2.30亿元[81]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0.101亿元,较2023年下降3.724亿元,降幅11.01%[101] - 2024年交易净收益9.05亿元,同比下降0.33亿元,降幅3.56%[102] - 2024年投资证券净收益20.17亿元,同比增加9.05亿元,增幅81.37%[103] - 2024年其他营业收入0.33亿元,同比下降1.73亿元,降幅84.02%[104] - 2024年营业费用37.11亿元,同比下降2.59亿元,降幅6.52%[105] - 2024年减值损失45.43亿元,同比增加12.19亿元,增幅36.66%[108] - 2024年所得税3.76亿元,同比减少0.09亿元,降幅2.24%[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5899.8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2.01亿元,增幅2.29%[1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470.8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1.36亿元,增幅4.56%[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2032.9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86.59亿元,降幅4.09%[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金融投资净额为2032.98亿元,较2023年末的2119.57亿元有所下降[122][124] - 2024年末公司负债总额为5376.8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3.12亿元,增幅1.76%[125] - 2024年末公司客户存款为3750.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56亿元,增幅5.26%[128] - 2024年末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为227.8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5.94亿元,降幅10.22%[131] - 2024年末公司已发行证券为900.8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1.82亿元,降幅4.44%[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523.0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89亿元,增幅8.03%[133] - 2024年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投资为722.71亿元,占比35.55%,较2023年的804.07亿元及占比37.93%有所变化[122] - 2024年末中央及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投资为907.51亿元,占比44.64%,较2023年的814.81亿元及占比38.44%有增长[124] - 2024年末吸收存款为3750.02亿元,占负债总额的69.74%,较2023年的3562.46亿元及占比67.42%有所上升[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表外承诺金额合计为217.14亿元,较2023年末的243.13亿元有所下降[137] - 截至2024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470.85亿元,较年初增加151.36亿元,增幅4.56%[141]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72%,较年初上升0.04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3.07%,较年初上升0.15个百分点[138] - 公司贷款及垫款占比83.09%,较年初上升0.86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及垫款占比14.46%,较年初上升0.14个百分点;票据贴现占比2.45%,较年初下降1个百分点[141] - 租赁及商业服务业贷款金额1143.16亿元,占比32.94%;房地产业不良率11.58%但较年初明显下降[142] - 信用贷款不良率2.84%,较年初上升1.68个百分点;保证贷款不良率1.04%,较年初上升0.43个百分点[143] - 抵押贷款不良率3.67%,较年初下降3.43个百分点;质押贷款不良率0.44%,较年初上升0.2个百分点[143] - 质押贷款余额339.48亿元,较年初下降66.21亿元,占比9.78%,较年初下降2
贵州银行原董事长李志明被提起公诉
中国经济网· 2024-11-19 11:10
案件背景 - 贵州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志明因涉嫌受贿罪、违法发放贷款罪被提起公诉 [1] - 案件由六盘水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向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1] 案件进展 -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李志明享有的诉讼权利 [2] - 检察机关依法讯问了被告人并听取了辩护人的意见 [2] 指控内容 - 李志明利用担任湖北银行副行长、贵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2] - 李志明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2] - 李志明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特别巨大 [2] 案件调查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李志明严重违纪违法问题 [2] - 贵州省纪委监委对李志明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
贵州银行(0619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06 17:02
公司基本信息 - 本行於2012年9月28日在中國貴州省註冊成立[1] - 本行股票於2019年12月30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1] - 本行註冊地址為中國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永昌路9號貴州銀行總行大樓[1] - 本行香港主要營業地址為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48號大新金融中心40樓[1] - 本行企業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915200000550280000[1] - 本行金融許可證機構編碼為B1383H252010001[1] - 本行境外審計師為香港立信德豪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境內審計師為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1] - 本行H股股份過戶登記處為香港中央證券登記有限公司[1] - 本行董事會秘書及公司秘書為周貴昌先生[1] - 本行法定代表人為楊明尚先生[1] - 公司于2012年10月11日正式成立,总部位于贵州省贵阳市[9] - 公司于2019年12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199.HK[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正式员工5,487人,营业网点223家[9]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9.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0%[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1.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0%[10]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不良贷款率为1.65%,较2023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1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资本充足率为13.22%,较2023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1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性覆盖率为273.59%,较2023年末下降92.11个百分点[1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存贷比为96.00%,较2023年末上升0.99个百分点[11] 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加强对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业务连续性和系统稳定性[9] - 本行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坚持"用心的银行"服务理念,努力成为中国最用心的一流区域性银行[14] - 本行以数字化转型统领发展模式、业务结构、运营能力和管理方式转型,努力把自身建设成为数字化区域性银行[14] - 本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68.84亿元,较年初增长19.08亿元,增幅38.34%[18] - 本行绿色信贷余额568.50亿元,较年初增长46.56亿元,其中对公绿色贷款余额566.98亿元,较年初增长46.89亿元,增幅9.02%[19] - 本行累计向2.36万户小微客户投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77.17亿元[20] - 本行支持养老金融贷款余额8.27亿元,较年初增长5.34亿元,增幅182.25%[21] 资产负债情况 - 本行资产总额5,884.41亿元,较年初增加116.55亿元,增幅2.02%[17] - 本行贷款总额3,486.54亿元,较年初增加167.05亿元,增幅5.03%[17] - 本行存款总额3,703.12亿元,较年初增加140.66亿元,增幅3.95%[17] - 本行不良贷款率1.65%,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撬备覆盖率290.57%,较年初增加2.86个百分点[16] 数字化转型 - 持续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有機融合,完成數據治理水平提升、業務線上化、生態場景建設等三大類9項重點數字化項目投產[22]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 全力支持全省「四化」高質量發展,截至報告期末支持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產業化貸款餘額共計2,312.79億元[23] - 供應鏈金融客戶數980戶,貿易融資餘額120.71億元,其中85.1%投向中小微企業[24] - 現金管理系統服務客戶2,030戶,較年初增長138戶,系統累計發生金融交易29,381筆,同比提升29.10%[25] - 機構存款743.96億元,較年初增長62.02億元,增幅9.09%[26] - 累計投放農業現代化貸款89億元,農業現代化貸款餘額達276.05億元[27] - 個人存款客戶1,192.14萬戶,較年初增長24.24萬戶,個人存款餘額1,827.58億元,較年初增長93.96億元[28] - 消費金融貸款餘額345.50億元,較年初增長19.71億元[29] - 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490.34億元,較年初增長16.06億元[30] 中间业务发展 - 債券交易價差收益同比增長358.62%,自營業務淨利潤同比增長109.02%[31] - 本行持续加强理财业务投研能力建设,坚持多元化资产配置发展方向,持续丰富资产种类,分散投资风险[32] - 本行电子渠道金融性交易占比99.23%,发生交易3.36亿笔,同比提升24.12%[33] - 手机银行客户数675.66万户,较年初增长26.63万户,上半年月均活跃客户92.60万户,较上年提升14万户[33] 财务指标 - 2024年上半年,本行实现税前利润24.38亿元,同比下降5.17%;实现净利润21.23亿元,同比下降3.80%[34] - 2024年上半年,本行利息净收入43.4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2.77%[36] - 2024年上半年,本行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4.25%,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为2.50%,净利差为1.75%[38] -
贵州银行(0619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1:00
公司基本信息 - 贵州银行公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计的中期业绩[1] - 内资股和H股每股面值均为人民币1.00元[7][8] - 贵州银行H股上市日期为2019年12月30日[8]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9] - 报告日为2024年8月30日[9] - 贵州银行法定代表人为杨明尚先生[11] - 贵州银行传真号码为(86) 0851 - 86207999[11] - 贵州银行电子邮箱为irm@bgzchina.com[11] - 贵州银行电话为(86) 0851 - 86987798[11] - 贵州银行注册地址在中国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永昌路9号贵州银行总行大楼[1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正式员工5487人,营业网点223家[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434258万元,较2023年下降13.77%[16]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6727万元,较2023年下降7.20%[16]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212250万元,较2023年下降3.80%[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58844054万元,较2023年末增长2.02%[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34865394万元,较2023年末增长5.03%[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吸收存款37031241万元,较2023年末增长3.95%[17] - 2024年6月30日不良贷款率1.65%,较2023年末下降0.03%[17] - 2024年6月30日拨备覆盖率290.57%,较2023年末上升2.86%[17]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性覆盖率273.59%,较2023年末下降92.11%[1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884.41亿元,较年初增加116.55亿元,增幅2.02%;贷款总额3486.54亿元,较年初增加167.05亿元,增幅5.03%[2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负债总额5381.33亿元,较年初增加97.65亿元,增幅1.85%;存款总额3703.12亿元,较年初增加140.66亿元,增幅3.95%[2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6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63亿元,降幅7.20%;净利润21.2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84亿元,降幅3.80%[23] - 报告期内,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14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01元,降幅6.67%;每股净资产3.45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23元,增幅7.14%[2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59.25%,较年初提升1.7个百分点;存款占负债总额的比例为68.81%,较年初提升1.39个百分点[2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对公基础客户10.94万户,较年初新增0.04万户,增幅0.39%;个人存款客户772.51万户,较年初新增8.46万户,增幅1.11%[2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率1.65%,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2.89%,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2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拨备覆盖率290.57%,较年初增加2.86个百分点;拨贷比4.80%,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税前利润24.38亿元,同比下降5.17%;实现净利润21.23亿元,同比下降3.80%[40] - 2024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43.4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2.77%[42]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109.57亿元,同比下降5.45%;利息支出66.14亿元,同比增长0.94%[41]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9.84%;手续费及佣金支出1.01亿元,同比增长28.82%[41] - 投资证券净收益8.88亿元,同比增长76.58%;其他营业收入0.25亿元,同比下降86.51%[41] - 2024年总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4.25%,较2023年的4.76%有所下降;总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2.50%,较2023年的2.60%有所下降[43][44] - 2024年净息差1.75%,较2023年的2.16%下降;净利息收益率1.68%,较2023年的2.07%下降[4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息收入109.57亿元,同比减少6.32亿元,降幅5.45%[49] - 2024年上半年客户贷款利息收入为80.92亿元,同比减少5.02亿元,降幅5.85%[50] - 2024年上半年金融投资利息收入为24.87亿元,同比下降1.40亿元,降幅5.32%[52]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支出66.14亿元,同比增加0.62亿元,增幅0.94%[56] - 2024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06亿元,同比增加0.05亿元,增幅2.43%[63] - 2024年上半年交易净收益为5.06亿元,同比下降0.01亿元,降幅0.16%[65] - 2024年上半年投资证券净收益为8.88亿元,同比增加3.85亿元,增幅76.58%[66] - 2024年上半年其他营业收入为0.25亿元,同比下降1.58亿元,降幅86.51%[67] - 2024年上半年营业费用为16.13亿元,同比下降0.83亿元,降幅4.87%[68] - 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截至2024年规模为146931万元,净下降50246万元[4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费用总额为16.13亿元,同比下降0.83亿元,降幅4.87%[6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减值损失为19.08亿元,同比下降2.48亿元,降幅11.48%[7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为3.15亿元,同比下降0.49亿元,降幅13.49%[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5884.4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6.55亿元,增幅2.02%[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3486.5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7.05亿元,增幅5.03%[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公司贷款及垫款为2861.9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2.34亿元,增幅4.85%[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个人贷款为490.7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47亿元,增幅3.25%[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为2035.3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84.27亿元,降幅3.98%[8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员工成本为10.10亿元,同比下降0.32亿元,降幅3.08%[7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折旧与摊销为1.72亿元,同比下降0.19亿元,降幅9.80%[7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金融投资净额为2035.30亿元,2023年末为2119.57亿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5381.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7.65亿元,增幅1.85%[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客户存款为3703.1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0.66亿元,增幅3.95%[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为265.1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36亿元,增幅4.47%[8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债券为873.2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9.44亿元,降幅7.37%[9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503.0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90亿元,增幅3.90%[91] - 2024年6月30日,中央及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投资金额为841.51亿元,占比41.35%;2023年末金额为814.81亿元,占比38.44%[83] - 2024年6月30日,吸收存款金额为3703.12亿元,占负债总额比例68.81%;2023年末金额为3562.46亿元,占比67.42%[86] - 2024年6月30日,活期公司存款金额为855.14亿元,占客户存款比例23.09%;2023年末金额为859.81亿元,占比24.14%[88] - 2024年6月30日,其他权益工具金额为145.88亿元,占股东权益比例29.00%;2023年末金额为145.88亿元,占比30.13%[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承兑汇票85.6973亿元,信用证8.1461亿元,信用卡承诺144.1005亿元,保函9.5451亿元,合计247.4890亿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96.2707亿元、8.9988亿元、128.9129亿元、8.9440亿元、243.1264亿元[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正常类贷款3328.1618亿元,占比95.46%;关注类贷款100.8044亿元,占比2.89%;次级类贷款13.3941亿元,占比0.38%;可疑类贷款9.0554亿元,占比0.26%;损失类贷款35.1237亿元,占比1.01%;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486.5394亿元;不良贷款57.5732亿元,不良贷款率1.65%。2023年12月31日对应占比分别为95.40%、2.92%、0.30%、0.30%、1.08%、100.00%、1.68%[9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率及关注类贷款占比较年初有所下降,不良贷款率下降0.03个百分点至1.65%,关注类贷款占比下降0.03个百分点至2.89%[9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票据贴现133.8175亿元,占比3.84%;2023年12月31日为114.5753亿元,占比3.45%[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金贷款1006.5561亿元,占比28.86%,不良贷款12.2317亿元,不良率1.22%;固定资产贷款1538.7846亿元,占比44.14%,不良贷款27.3868亿元,不良率1.78%;其他316.6141亿元,占比9.08%;公司贷款及垫款小计2861.9548亿元,占比82.08%,不良贷款39.6185亿元,不良率1.38%。2023年12月31日对应占比分别为27.50%、51.08%、3.65%、82.23%,不良率分别为0.79%、2.14%、0.04%、1.59%[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231.3561亿元,占比6.63%,不良贷款3.7694亿元,不良率1.63%;个人经营性贷款145.2669亿元,占比4.17%,不良贷款8.3885亿元,不良率5.77%;个人消费贷款44.4938亿元,占比1.28%,不良贷款0.9586亿元,不良率2.15%;信用卡69.6503亿元,占比2.00%,不良贷款4.8382亿元,不良率6.95%;个人贷款及垫款小计490.7671亿元,占比14.08%,不良贷款17.9547亿元,不良率3.66%。2023年12月31日对应占比分别为6.49%、4.50%、0.89%、2.44%、14.32%,不良率分别为1.40%、3.38%、1.37%、4.62%、2.57%[97]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截至报告期末贷款余额3486.54亿元,较年初增长167.05亿元,增幅5.03%[9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中公司贷款及垫款余额2861.95亿元,占比82.08%,较年初下降0.15个百分点[9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中个人贷款及垫款余额490.77亿元,占比14.08%,较年初下降0.24个百分点[9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中票据贴现余额133.82亿元,占比3.84%,较年初上升0.39个百分点[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贷款总额3486.54亿元,较年初增长167.05亿元,不良率1.65%,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98][100][101]
贵州银行(0619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8 18:3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2年9月28日在贵州省注册成立[4] - 公司于201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2019年12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199.HK[18] - 公司H股上市日期为2019年12月30日[6] - 《公司章程》于2023年4月26日生效[4]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2023年5月18日组建成立[4] - 贵州银保监局限2023年7月23日更名为贵州监管局[6] - 报告期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期间[6] - 报告日为2024年3月28日[6] 公司荣誉与业务成果 - 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共青团中央、中国银行业协会等30余家单位颁发的奖项[11] - “四新”“四化”相关领域贷款余额位列全省金融业前列,成功发行全省首笔“三农”专项金融债券[11] - 成功落地全省首笔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碳减排支持贷款[11]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加额和增速均位列省内法人金融机构前列[11] - 建成投产智能微贷、惠农平台等21个项目,涵盖客户洞察等方面[11] - 开业惠农站点2100多家,实现全省乡(镇)一级全覆盖,办理各类交易近80万笔、金额15亿元[11] - 开展“三进三服务”岗位建功实践活动,推动解决一批重点难点问题[12] - 在《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公司排名全球252位[18] - 在《2023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中,公司排名第46位[18] - 公司是2022年度社会责任先锋银行[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利息净收入87.5002亿元,较2022年的100.9421亿元下降13.32%[26] - 2023年净利润36.5333亿元,较2022年的38.2946亿元下降4.60%[26] - 2023年每股净资产3.32元,较2022年的3.01元增长10.27%[26] - 2023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66%,较2022年的0.74%下降0.08%[26] - 2023年资产总额5767.8603亿元,较2022年的5337.8134亿元增长8.06%[27] - 2023年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319.4854亿元,较2022年的2935.2757亿元增长13.09%[27] - 2023年不良贷款率1.68%,较2022年的1.47%上升0.21%[27] - 2023年拨备覆盖率287.71%,较2022年的351.21%下降63.50%[27] - 2023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25%,较2022年的11.20%上升0.05%[27] - 2023年流动性覆盖率365.70%,较2022年的419.41%下降53.71%[2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767.86亿元,较年初增长430.05亿元,增幅8.06%[35] - 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319.49亿元,较年初增长384.21亿元,增幅13.09%[35] - 负债总额5283.68亿元,较年初增长385.57亿元,增幅7.87%[35] - 吸收存款3562.46亿元,较年初增长299.22亿元,增幅9.17%[3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45亿元,同比减少6.45亿元,降幅5.38%[35] - 净利润36.53亿元,同比减少1.76亿元,降幅4.60%[35]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45亿元,实现税前利润40.37亿元,实现净利润36.53亿元,同比下降4.60%[58] - 2023年利息收入221.7862亿元,较2022年减少2.8844亿元,变动率-1.28%[58] - 2023年利息支出134.2860亿元,较2022年增加10.5575亿元,变动率8.53%[58] - 2023年交易净收益9.3825亿元,较2022年增加3.8990亿元,变动率71.10%[58] - 2023年投资证券净收益11.1199亿元,较2022年增加2.6645亿元,变动率31.51%[58] - 2023年其他营业收入2.0618亿元,较2022年增加0.6743亿元,变动率48.60%[58] - 2023年度公司利息净收入87.5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7.13%[60] - 2023年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4956.58亿元,利息收入221.79亿元,平均收益率4.47%;总付息负债平均余额5146.94亿元,利息支出134.29亿元,平均成本率2.61%[60] - 2023年净息差1.86%,净利息收益率1.77%,较2022年的2.28%和2.22%有所下降[60] - 2023年度公司实现利息收入221.79亿元,同比减少2.88亿元[64] - 2023年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163.80亿元,同比增加4.47亿元,增幅2.81%[65] - 2023年金融投资利息收入50.85亿元,同比下降7.45亿元,降幅12.79%[67] - 2023年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2.93亿元,同比下降0.03亿元,降幅1.17%[68] - 2023年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0.50亿元,同比增加0.19亿元[69] - 2023年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利息收入3.71亿元,同比下降0.06亿元,降幅1.59%[71] - 2023年度公司利息支出134.29亿元,同比增加10.56亿元,增幅8.53%[73] - 2023年公司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25.57亿元,同比增加4.39亿元,增幅20.72%[77] - 2023年公司向中央银行借款利息支出10.14亿元,同比增加0.28亿元,增幅2.82%[79] - 2023年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38亿元,同比下降0.25亿元[82] - 2023年公司交易净收益9.38亿元,同比增加3.90亿元,增幅71.10%[84] - 2023年公司投资证券净收益11.12亿元,同比增加2.66亿元,增幅31.51%[85] - 2023年公司营业费用39.70亿元,同比增加1.33亿元,增幅3.47%[88] - 2023年公司减值损失33.24亿元,同比下降5.32亿元,降幅13.80%[94] - 2023年公司所得税3.84亿元,同比下降0.86亿元,降幅18.25%[9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5767.8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0.05亿元,增幅8.06%[9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319.4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4.21亿元,增幅13.09%[9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3319.49亿元,较2022年末的2935.28亿元增加,其中公司贷款及垫款2729.61亿元,增幅9.07%;个人贷款及垫款475.30亿元,增幅22.18%[99][101][10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为2119.5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0.39亿元,增幅4.97%[10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投资804.07亿元,占比37.93%;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投资578.80亿元,占比27.3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投资736.70亿元,占比34.76%[10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债券投资中,中央及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814.81亿元,占比38.44%;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债券374.18亿元,占比17.65%;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79.81亿元,占比3.77%;企业发行的债券283.72亿元,占比13.39%[10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他金融资产中,资产支持证券3.84亿元,占比0.18%;证券公司发行的收益凭证3.04亿元,占比0.14%;由公募基金管理人管理的投资基金434.86亿元,占比20.52%;股权投资0.38亿元,占比0.02%;资产管理公司和信托计划管理的投资管理产品84.37亿元,占比3.98%;私募债权融资计划0.90亿元,占比0.04%;其他债权类投资40.97亿元,占比1.93%[10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为5283.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5.57亿元,增幅7.87%[10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向中央银行借款434.58亿元,占比8.22%;吸收存款3562.46亿元,占比67.42%;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253.82亿元,占比4.80%;拆入资金49.45亿元,占比0.94%;已发行债券942.68亿元,占比17.84%;其他负债40.69亿元,占比0.78%[1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客户存款为3562.4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9.22亿元,增幅9.17%[1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吸收存款总额为3562.46亿元,较2022年末的3263.24亿元有所增长[1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为253.8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54亿元,增幅9.27%[11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债券为942.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4.77亿元,增幅11.18%[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484.1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47亿元,增幅10.11%[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表外承诺金额合计243.13亿元[1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3319.49亿元,较2022年末的2935.28亿元增长[1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为55.68亿元,较年初增长12.46亿元,不良贷款率1.68%,较年初上升0.21个百分点[1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关注类贷款余额96.96亿元,较年初增长17.92亿元,占比2.92%,较年初上升0.23个百分点[118] - 2023年末公司活期公司存款859.81亿元,占比24.14%;活期零售存款418.57亿元,占比11.75%[112] - 2023年末公司定期公司存款822.51亿元,占比23.09%;定期零售存款1315.05亿元,占比36.91%[112] - 截至2023年末,公司贷款总额3319.49亿元,较年初增长384.21亿元,增幅13.09%[119] - 2023年除信用卡外各类贷款均有增长,个人消费贷款增幅最大,达981.89%[119] - 2023年末公司贷款及垫款总额2729.61亿元,占比82.23%,较年初降3.04个百分点[119] - 2023年末个人贷款及垫款余额475.30亿元,占比14.32%,较年初升1.08个百分点[119] - 2023年末票据贴现余额114.58亿元,占比3.45%,较年初升1.96个百分点[119] - 2023年末租赁及商务服务业贷款占比最大,为35.47%,较年初降5.82个百分点[120] - 2023年末房地产业贷款总额75.41亿元,较年初减26.61亿元,占比2.27%,较年初降1.21个百分点[120] - 2023年末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40.39%,较年初升20.18个百分点[120] - 2023年末批发与零售业贷款占比11.57%,较年初升2.22个百分点[120] - 2023年末制造业贷款占比4.16%,较年初升1.57个百分点[120] - 截至2023年末贷款总额3319.49亿元,较2022年末2935.28亿元增长,不良贷款金额55.68亿元,不良率1.68%,较2022年末43.22亿元、1.47%上升[122] - 信用、保证、抵押贷款规模较年初增长,抵押及信用贷款不良率分别较年初上升3.81、0.54个百分点,保证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89个百分点[122][123] -
贵州银行(0619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1:33
公司基本信息 - 贵州银行于2012年9月28日在贵州省注册成立[5] - 公司于201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2019年12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199.HK[20] - 贵州银行H股上市日期为2019年12月30日[7] - 《公司章程》于2023年4月26日生效[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2023年5月18日组建成立[5]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杨明尚先生,董事会秘书为周贵昌先生[19] - 报告期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期间[7] - 报告日为2024年3月28日[7] - 贵州银行公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计年度业绩[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利息净收入87.5002亿元,较2022年的100.9421亿元下降13.32%[23] - 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3825亿元,较2022年的3.6313亿元下降6.85%[23] - 2023年营业收入113.4469亿元,较2022年的119.8998亿元下降5.38%[23] - 2023年净利润36.5333亿元,较2022年的38.2946亿元下降4.60%[23] - 2023年每股净资产3.32元,较2022年的3.01元增长10.27%[23] - 2023年资产总额5767.8603亿元,较2022年的5337.8134亿元增长8.06%[24] - 2023年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319.4854亿元,较2022年的2935.2757亿元增长13.09%[24] - 2023年不良贷款率1.68%,较2022年的1.47%上升0.21%[24] - 2023年拨备覆盖率287.71%,较2022年的351.21%下降63.50%[24] - 2023年资本充足率13.30%,较2022年的13.82%下降0.52%[2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767.86亿元,较年初增长430.05亿元,增幅8.06%[31] - 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319.49亿元,较年初增长384.21亿元,增幅13.09%[31] - 负债总额5283.68亿元,较年初增长385.57亿元,增幅7.87%[31] - 吸收存款3562.46亿元,较年初增长299.22亿元,增幅9.17%[31]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45亿元,同比减少6.45亿元,降幅5.38%[31] - 净利润36.53亿元,同比减少1.76亿元,降幅4.60%[3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率1.68%,逾期率1.94%,拨备覆盖率287.71%[3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25%、12.16%、13.30%[32] - 全行贷款总额占总资产比57.55%,同比提升2.56个百分点[32] - 全行存款总额占总负债比67.42%,同比提升0.80个百分点,零售存款占存款总额比48.66%,同比提升2.97个百分点[32] -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3.45亿元,税前利润40.37亿元,净利润36.53亿元,同比下降4.60%[52] - 2023年利息净收入87.5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7.13%,较2022年减少13.32% [53][54] - 2023年利息收入221.79亿元,同比减少2.88亿元,降幅1.28% [53][60] - 2023年客户贷款利息收入为163.80亿元,同比增加4.47亿元,增幅2.81% [61] - 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38.25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6.85% [53] - 2023年交易净收益938.25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71.10% [53] - 2023年投资证券净收益1111.99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31.51% [53] - 2023年营业收入11344.69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5.38% [53] - 2023年净利润3653.33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4.60% [53] - 2023年净息差1.86%,较2022年的2.28%下降 [55] - 2023年净利息收益率1.77%,较2022年的2.22%下降 [55] - 2023年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平均余额3173.88亿元,利息收入163.80亿元,平均收益率5.16%,较2022年平均余额增加422.33亿元,利息收入增加4.47亿元,收益率下降0.63个百分点[62] - 2023年金融投资利息收入50.85亿元,同比下降7.45亿元,降幅12.79%[63] - 2023年利息支出134.29亿元,同比增加10.56亿元,增幅8.53%[67] - 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38亿元,同比下降0.25亿元,降幅6.85%[74][75] - 2023年交易净收益9.38亿元,同比增加3.90亿元,增幅71.10%[76] - 2023年投资证券净收益11.12亿元,同比增加2.66亿元,增幅31.51%[77] - 2023年营业费用39.70亿元,同比增加1.33亿元,增幅3.47%[79] - 2023年职工薪酬费用24.50亿元,同比增加0.92亿元,增幅3.91%[80] - 2023年资产减值损失合计33.24亿元,同比下降5.32亿元,降幅13.80%[83] - 2023年所得税3.84亿元,同比下降0.86亿元,降幅18.25%[84] - 2023年度公司减值损失为33.24亿元,同比下降5.32亿元,降幅13.80%[85] - 2023年度公司所得税为3.84亿元,同比下降0.86亿元,降幅18.25%[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5767.8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0.05亿元,增幅8.06%[8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3319.4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4.21亿元,增幅13.09%[8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公司贷款总额为2729.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7.05亿元,增幅9.07%[9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个人贷款为475.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6.28亿元,增幅22.18%[9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为2119.5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0.39亿元,增幅4.97%[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占总资产比例为54.88%,金融投资占比为36.75%[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发放贷款及垫款中公司贷款及垫款占比82.23%,个人贷款及垫款占比14.32%[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金融投资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投资占比37.93%[9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为5283.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5.57亿元,增幅7.87%[9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客户存款为3562.4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9.22亿元,增幅9.17%[9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为253.8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54亿元,增幅9.27%[10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债券为942.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4.77亿元,增幅11.18%[10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484.1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47亿元,增幅10.11%[10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表外承诺金额合计243.13亿元,较2022年末的290.53亿元有所减少[106] - 截至2023年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55.68亿元,较年初增长12.46亿元,不良贷款率1.68%,较年初上升0.21个百分点[107] - 截至2023年末,公司关注类贷款余额96.96亿元,较年初增长17.92亿元,占比2.92%,较年初上升0.23个百分点[107] - 2023年末,公司正常类贷款占比95.40%,较2022年末的95.84%略有下降[107] - 截至2023年末,公司贷款总额3319.49亿元,较年初增长384.21亿元,增幅13.09%[108] - 2023年末,公司贷款及垫款总额2729.61亿元,占比82.23%,较年初下降3.04个百分点[108] - 2023年末,个人贷款及垫款余额475.30亿元,占比14.32%,较年初提升1.08个百分点[108] - 2023年末,票据贴现余额114.58亿元,占比3.45%,较年初提升1.96个百分点[108] - 2023年,除信用卡外各类贷款均有增长,个人消费贷款增长率最大,为981.89%[108] - 2023年末,租赁及商业服务业贷款占比最大,为35.47%,较年初下降5.82个百分点[109] - 2023年末,房地产业贷款总额75.41亿元,较年初减少26.61亿元,占比2.27%,较年初下降1.21个百分点[109] - 2023年末,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为40.39%,较年初上升20.18个百分点[109] - 2023年末,批发与零售业贷款占比11.57%,较年初上升2.22个百分点[109] - 2023年末,制造业贷款占比4.16%,较年初上升1.57个百分点[109] - 2023年末贷款总额3319.49亿元,较2022年末的2935.28亿元增长,不良贷款金额55.68亿元,不良率1.68%,较2022年末的1.47%上升0.21个百分点[110] - 2023年末信用、保证、抵押贷款规模较年初增长,质押贷款规模下降;抵押及信用贷款不良率分别较年初上升3.81及0.54个百分点,保证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89个百分点[110] - 2023年末逾期贷款总额64.46亿元,较年初增长9.48亿元,逾期率1.94%,较年初上升0.07个百分点[111] - 2023年末3个月以内逾期贷款占比0.64%,较年初下降0.56个百分点;3个月以上1年以内逾期贷款占比0.93%,较年初上升0.54个百分点[111] - 2023年末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38.58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为1.16%,占资本净额比重为7.55%[112] - 2023年末最大十户借款人贷款总额合计242.15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为7.30%,占资本净额比重为47.42%[112] - 2023年其他综合收益4.12亿元,2022年为 -3.70亿元 [118] - 2023年盈余公积29.77亿元,2022年为26.12亿元 [118] - 2023年未分配利润126.81亿元,2022年为109.01亿元 [118] - 2023年二级资本净额43.73亿元,2022年为68.30亿元 [1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各项存款余额3562.46亿元,较年初增加299.22亿元;个人存款余额1733.62亿元,较年初增加242.56亿元,市场占比提升1位[10] - 各项贷款总额3319.49亿元,较年初增加384.21亿元;实体经济融资余额较年初增加285.34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94.93亿元,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55.64亿元[10] - “四新”“四化”相关领域贷款余额位列全省金融业前列,发行全省首笔“三农”专项金融债券[11] - 落地全省首笔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碳减排支持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加额和增速位列省内法人金融机构前列[11] - 建成投产智能微贷、惠农平台等21个数字化转型项目[12] - 开业惠农站点2100多家,实现全省乡(镇)一级全覆盖,办理各类交易近80万笔、金额15亿元[12] - 公司贷款总额2729.61亿元,较年初增长227.05亿元,增幅9.07%;公司存款总额1682.32亿元,较年初增长60.17亿元,增幅3.71%[33
贵州银行(0619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3 17:59
公司概况 - 贵州银行成立于2012年10月11日,总部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由遵义市商业银行、安顺市商业银行、六盘水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而成[8] - 贵州银行于2019年12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号为6199.HK[8]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国内结算、代理发行政府债券等金融业务[9]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5.71亿元,净利润22.06亿元,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80%,平均权益回报率9.71%[10] - 到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5754.18亿元,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209.91亿元,负债总额5284.97亿元,吸收存款总额3576.48亿元[10] - 利息净收入为5036.29百万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01.54百万元,营业收入为6429.95百万元,净利润为2206.35百万元[12] 业务发展 - 公司发展战略包括聚焦全省重点项目和特色产业,积极拓展农村市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夯实全面风险管理基础[14][15][16][17][18] - 公司持续推进鄉村振兴,累计掛牌开业惠农站点2,100家,助推脱贫攻坚和鄉村振兴[126] - 公司持续加大信贷资源对实体经济的倾斜力度,累计向中小工业企业投放62.11亿元[127] 风险管理 - 本行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贷款、金融投资、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业务[83] - 本行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交易账簿,利率风险是主要市场风险,2023年市场风险管理要求明确,市场风险集中管理成效持续显现[87] - 本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完善,未发生重大技术风险事件和较大运营中断事件[91] 股东情况 - 贵州银行股本总额为14,588,046,744股,内资股占84.92%,H股占15.08%[132] - 贵州银行内资股股东总数为5,296户,包括国家股股东10户,国有法人股东62户,社会法人股东118户,自然人股东5,106户[132] - 贵州银行内资股前十大股东中,贵州省财政厅持股最多,占比18.29%[133]
贵州银行(0619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18:41
财报基本信息 - 公司公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计的中期业绩[1] - 报告期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9] - 报告日为2023年8月31日[9] 公司历史与重要事件 - 《公司章程》于2023年4月26日生效[7] - 2023年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原中国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成立[7] - 公司于2012年9月28日在中国贵州省注册成立[7] - 公司H股于2019年12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开始买卖[8] - 2023年7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贵州监管局正式挂牌[8] 股本与面值信息 - 内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7] - H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7]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 - 报告期内公司利润总额25.71亿元,净利润22.06亿元,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80%,平均权益回报率9.71%[1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754.18亿元,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209.91亿元;负债总额5284.97亿元,吸收存款总额3576.48亿元[14] - 公司不良贷款率1.38%,拨备覆盖率367.84%,资本充足率13.24%[14] - 2023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50.3629亿元,较2022年下降0.40%;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154亿元,较2022年下降19.85%[16]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4.2995亿元,较2022年增长6.90%;营业费用16.9535亿元,较2022年增长3.17%[16]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净资产3.22元,较2022年增长16.25%;基本每股收益0.15元,与2022年持平[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5754.1814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7.80%;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209.9128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9.36%[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5284.9690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7.90%;吸收存款3576.4753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9.60%[1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不良贷款率1.38%,较2022年末下降0.09%;拨备覆盖率367.84%,较2022年末增长16.63%[1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资本充足率13.24%,较2022年末下降0.58%[1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5754.18亿元,较年初增加416.37亿元,增幅7.80%;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209.91亿元,较年初增加274.64亿元,增幅9.36%[2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负债总额5284.97亿元,较年初增加386.86亿元,增幅7.90%;吸收存款3576.48亿元,较年初增加313.23亿元,增幅9.60%[2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30亿元,同比增加4.15亿元,增幅6.90%;净利润22.06亿元,同比增加0.22亿元,增幅1.00%[2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每股净资产3.22元,同比增幅16.25%;不良贷款率1.38%,较年初下降0.0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67.84%,较年初上升16.63个百分点[26][27] - 2023年上半年,税前利润25.71亿元,同比增加2.26%;净利润22.06亿元,同比增加1.00%[4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利息净收入50.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8.33%[4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息收入115.89亿元,同比增加5.07亿元,增幅4.58%[4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客户贷款利息收入为85.95亿元,同比增加9.11亿元,增幅11.86%[5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金融投资利息收入为26.27亿元[5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为1.45亿元,同比下降0.03亿元[5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利息支出65.53亿元,同比增加5.27亿元,增幅8.75%[5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客户存款利息支出为44.08亿元,同比增加4.59亿元,增幅11.62%[5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利息支出为2.99亿元,同比下降0.36亿元,降幅10.70%[5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为12.00亿元,同比增加1.17亿元,增幅10.85%[5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息差2.16%,净利息收益率2.07%,较2022年同期均有所下降[47] - 2023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02亿元,同比下降0.50亿元,降幅19.85%[61] - 2023年上半年交易净收益为5.07亿元,同比增加2.38亿元,增幅88.23%[6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证券净收益为5.03亿元,同比增加0.99亿元,增幅24.67%[62] - 2023年上半年其他营业收入为1.83亿元,同比增加1.48亿元[63] - 2023年上半年营业费用为16.95亿元,同比增加0.52亿元,增幅3.17%[64] - 2023年上半年减值损失为21.56亿元,同比增加2.92亿元,增幅15.69%[6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为3.64亿元,同比增加0.35亿元,增幅10.62%[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5754.1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6.37亿元,增幅7.80%[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为3209.9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4.64亿元,增幅9.36%[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贷款及垫款为2695.7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3.22亿元,增幅7.72%[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为2171.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2.07亿元,增幅7.53%[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5284.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6.86亿元,增幅7.90%[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客户存款为3576.4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13.23亿元,增幅9.60%[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为238.8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57亿元,增幅2.83%[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债务证券为933.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5.42亿元,增幅10.07%[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469.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51亿元,增幅6.71%[75] - 2023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投资金额为791.724亿元,占比36.46%;上年末金额为721.1471亿元,占比35.72%[69] - 2023年6月30日,吸收存款金额为3576.4753亿元,占负债总额比例67.67%;上年末金额为3263.2445亿元,占比66.62%[72] - 2023年6月30日,活期公司存款金额为906.9588亿元,占客户存款比例25.36%;上年末金额为817.6133亿元,占比25.06%[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表外承若金额合计271.4618亿元,上年末为290.5272亿元[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209.91亿元,较年初2935.28亿元增加,不良贷款余额44.17亿元,较年初增加0.95亿元,不良贷款率1.38%,较年初下降0.09个百分点[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正常类贷款金额3082.02亿元,占比96.01%;关注类贷款金额83.73亿元,占比2.61%,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7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及垫款余额2695.78亿元,较年初增加193.22亿元,占比下降1.2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77] - 截至报告期末,个人贷款及垫款余额439.13亿元,较年初增加50.10亿元,占比上升0.44个百分点,不良率较年初上升0.20个百分点[77] - 截至报告期末,票据贴现较年初增加31.31亿元,占比上升0.85个百分点[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租赁及商业服务业贷款金额1239.55亿元,占比38.61%,不良贷款率0.71%[78] - 截至报告期末,房地产业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比重2.67%,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分别较年初降低4.21亿元和1.08个百分点[78] - 报告期内,批发及零售业、制造业贷款占比较年初分别增加1.67、1.17个百分点[79] - 报告期内,房地产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业贷款不良率分别较年初下降1.08、0.88、0.10个百分点[79] - 报告期内,建筑业、批发及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不良率较年初分别增加0.68、0.24、0.11个百分点[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贷款总额3209.91亿元,不良贷款金额44.17亿元,不良率1.38%;较2022年末,贷款总额增加274.64亿元,不良贷款金额增加0.95亿元,不良率下降0.09个百分点[80] - 信用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90.56亿元,占比上升1.58个百分点,各类担保方式贷款不良率较年初基本保持稳定[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逾期贷款余额59.76亿元,逾期率1.86%;较年初,逾期贷款余额增加4.78亿元,逾期率持平[81] - 逾期3个月以上1年以内、逾期3年以上贷款占比分较年初分别增加0.18、0.02个百分点,总体保持在可控范围内[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40.16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为1.25%,占资本净额比重为7.92%[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最大十家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258.98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为8.06%,占资本净额比重为51.11%[82]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42.99亿元,税前利润257.06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增加41.49亿元,税前利润增加5.69亿元[83][8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公司存款1755.85亿元,较年初增加133.70亿元,增幅8.24%;公司贷款2695.78亿元,较年初增加193.22亿元,增幅7.72%[2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公司贷款不良率1.23%,较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降幅10.22%;对公客户数99465户,同比增幅11.19%[28] - 报告期内,公司新型工业化贷款余额225.07亿元,较年初增加48.15亿元,增幅27.22%;农业现代化贷款余额203.27亿元,较年初增加51.92亿元,增幅34.30%[2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实体经济融资余额1974.72亿元,较年初增加214.02亿元,增幅12.16%;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03亿元,较年初增加67.32亿元,增幅15.45%[3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绿色信贷余额508.79亿元,较年初增加42.49亿元;对公绿色贷款余额503.88亿元,较年初增加39.68亿元,增幅8.54%[31] -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投放乡村振兴贷款143.01亿元;截至报告期末,乡村振兴贷款余额达591.39亿元,较年初增加81.90亿元,增幅16.08%[32] - 报告期末,全行机构存款余额655.06亿元[34] - 报告期内,零售银行业务收入13.77亿元,同比增加2.83亿元,增幅25.84%;税前利润8.62亿元,同比增加2.85亿元,增幅49.32%[35] - 报告期末,个人存款1668.74亿元,较年初增加177.68亿元,增幅11.92%;个人贷款439.13亿元,较年初增加50.10亿元,增幅12.88%[35] - 报告期内,向26001户小微客户投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94.25亿元;报告期末,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449.30亿元,较年初新增69.95亿元,增幅18.44%[37] - 报告期内,消费金融业务营业收入7.17亿元,同比增幅4.60%;报告期末,消费金融资产余额306.4亿元,较年初新增19.66亿元;累计发行信用卡82.91万张,同比增幅24.30%[38] - 报告期末,累计挂牌开业惠农站点2100家,惠农终端办理业务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