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新航(03931)

搜索文档
中创新航:经营情况预期得到改善
西牛证券· 2024-09-12 16: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上调至每股16.64港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总收入12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 [1] - 动力电池销售下降6.3%,但储能系统产品销售增长43.2%,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22.0% [1] - 动力电池销售下降主要由于平均售价下滑 [1] - 公司对下半年及明年的出货量保持乐观,预期全年出货量不变 [1] - 公司客户集中度持续下降,主要客户占比维持在10%-20%左右 [1] - 储能业务订单量及订单能见度理想,预期全年出货量超过20GWh [1] - 公司毛利率大幅提升至15.6%,受益于规模效应和生产自动化 [1] - 公司无意主动降价,产品价格与原材料成本具有联动机制 [1] - 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有效产能约100GWh,每年约30GWh的合理增长水平 [2] - 生产人员数量得以减少,增长比例低于产能增长 [2] - 公司盈利预测和目标价上调 [1]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收入预计327.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9% [4] - 2024年毛利率预计15.5%,较2023年大幅提升 [4] - 2024年净利润预计11.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1% [4] - 2024年每股收益0.44元人民币 [4] - 2024年资产负债率86.0%,净债务权益比率68.2% [10] - 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147.2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67.7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240.4天 [10]
中创新航:24H1业绩大幅增长,各领域高速发展
海通证券· 2024-09-12 13: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各领域全面发力,实现持续高速发展 - 动力电池:装机量在中国第三方动力电池企业中稳居第二,其中混动车型装机量同比+155%,商用车国内装机量同比+125%,实现市场主流产品全覆盖,国际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大幅增长 [4] - 储能:出货量持续大幅增长,314Ah 电芯产品在业内率先实现大规模批量稳定交付,获全球最大储能电池订单 [4] - 船舶:公司是国内首家获得 DNV 认证的电池厂商,已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合作,签约多项国际大型商船项目并将陆续交付 [4] 积极推动技术创新,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 发布"顶流"全系列、"至远"系列、"至久"系列(314Ah、392Ah、625+Ah 储能专用电芯)新品,"无界"全固态电池预计 2027 年装车 [1] - 在先进材料、高性能电池、新型电池技术、先进制造、电池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研发布局 [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54 亿元、10.23 亿元、14.74 亿元 [2] - 给予公司 2024 年 38-40 倍 PE 估值,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 14.01-14.75 元,对应 15.35-16.15 港元 [2]
中创新航(0393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21:09
财务表现 - 集团收入由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2,294.71百万元增长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2,469.24百万元,增长1.4%[2] - 集团期内利润由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66.49百万元增长56.6%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17.31百万元[2] - 集团每股基本盈利由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0.0827元增长69.9%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0.1405元[4] - 集团非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79,279,591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73,318,005千元增加8.1%[6] - 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3,777,720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710,441千元减少19.8%[6] - 集团总权益为人民币47,368,58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6,385,790千元增加2.1%[9] - 收入由2023年同期增长1.4%至124.69亿元,利润由2023年同期增长56.6%至4.17亿元[7][8][9] - 毛利率由2023年同期的9.6%上升至15.6%,销售净利率由2.2%上升至3.3%[9][10] 新会计准则的应用 - 本集团自2024年1月1日起首次應用國際會計準則第1號、第7號及第16號的修訂[12] - 管理層預期國際會計準則第21號的修訂不會對合併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13] -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8號的應用將影響本集團在財務報表中呈列及披露財務表現的方式[13] 业务概况 - 本集團主要於中國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產品[14] - 本集團2024年上半年動力電池銷售收入為97.24億人民幣,儲能系統產品及其他銷售收入為27.45億人民幣[16] - 本集團2024年上半年來自中國內地市場的收入佔比約98%[17] - 本集團2024年上半年確認政府補助合計15.55億人民幣,主要用於抵銷相關經營成本及開支[18] - 本集團2024年上半年錄得存貨撥備1.27億人民幣及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失0.87億人民幣[19] - 本集團2024年上半年錄得匯兌淨虧損0.59億人民幣[19] 行业发展 - 新能源行業成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中堅力量[32] - 全球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2024年1-6月達364.6GWh,同比增長22.3%[33] -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2024年1-6月達 萬輛,同比增長32%,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35%[34] -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6月單月滲透率達41%[34] - 全球能源投資預計將於2024年首次突破3萬億美元大關,其中清潔能源領域投資超過2萬億美元[32] - 新能源汽車在續航能力和安全性能上取得顯著進步,為用戶帶來更佳的駕乘體驗[33] - 多國政府積極採取行動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加速產業創新進程[33] - 動力電池作為產業鏈關鍵環節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新能源汽車持續發展提供堅實基礎[33] 公司业务发展 - 动力电池装机量在中国第三方动力电池企业中稳居第二,其中公司混动车型装机量同比增长155%[37] - 商用车国内装机量同比增长125%,实现市场主流产品全覆盖,完成战略客户全部车型的全面配套和批量交付[37] - 国际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大幅增长[37] - 储能市场实现出货量持续大幅增长,314Ah电芯产品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大规模批量稳定交付[37] - 获得全球最大储能电池订单[37] - 成为中国首家获得DNV认证的电池厂商,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合作,签约多条国际大型商船项目并将陆续交付[37] - 完成高比能5C超充磷酸铁锂产品开发[38] - 完成6C超充高镍圆柱技术及产品阶段开发,兼具高能量、超快充[38] - 高能量、高安全的高锰铁锂电池完成技术及产品攻关,匹配整车搭载验证[38] - 400Wh/kg高比能、高安全混合固液电池产品进入产业化阶段[38] - 磷酸铁锂方形电池具有高功率、全气候场景应用等特点,里程覆盖80km-400km,已批量交付[43] - 推出行业内率先的800V 3C快充磷酸铁锂电池,获得中高端纯电乘用车市场的高度认可,已批量交付[43] - 推出行业首款100度电标准箱,适配重卡400~800度电池系统,满载续航里程高达530km[45] - 314Ah电芯产品在行业内最早通过认证并率先实现大规模批量稳定交付,获得战略客户的高度认可[46] - 推出第三代液冷集装箱储能系统,单个20尺标准集装箱电量达到6.25MWh+,系统集成能量密度提升30%以上[46] - 纯电高端市场配套车型交付量同比大幅增长,国际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大幅增长[47] - 商用车国内装机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25%,已实现市场主流产品全覆盖[48] - 储能市场出货量持续大幅增长,获得全球最大储能电池订单[49][50] - 公司技术和产品力引领行业发展新高度,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安全、高可
中创新航:压力未见改善
西牛证券· 2024-06-11 17: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中创新航(03931.HK)的评级为"持有"[1] 报告的核心观点 市场份额回落 - 2023财年中创新航(03931.HK)总收入为27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5%,其中动力电池销售增长21.4%至222.5亿元人民币[1] - 2023年中创新航(03931.HK)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逾七成至32.9GWh,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6.5%增加至8.5%[1] - 但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创新航(03931.HK)的市场份额持续回落,2024年首四个月同比增长仅3.6%,市场份额大幅回落至6.4%,重返2022年水平[1] 客户组合变化 - 2024年第一季度,小鵬(09868.HK)成为中创新航(03931.HK)的主要客户,广汽(02238.HK)退居第二大客户[1] - 针对广汽(02238.HK)的装机量出现按月下跌[1] - 广汽(02238.HK)湃电池工厂将于2025年底完成所有产线导入,满足60万辆车的装机需求,预计将逐步影响中创新航(03931.HK)的装机量增长[1] 产能成长风险 - 中创新航(03931.HK)产能持续增长,但下游需求增长放缓,主要客户订单存在调整风险,可能导致产能利用率偏低[1] - 新增产能带来高折旧成本和融资成本,销量增长对集团极为重要[1] - 集团定价策略较为进取,降价求量将进一步挤压利润水平[1] 业绩压力未见改善 - 受原材料成本下滑、产能利用率下降、融资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中创新航(03931.HK)陷入价、量、利润率无法同时实现的困境[1] - 主要客户的不确定性降低了集团的长期规划能见度,因此下调评级至"持有",目标价调至15.70港元[1] 同业比较 - 中创新航(03931.HK)的市盈率为83.3倍,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3.2倍[2] - 中创新航(03931.HK)的市销率为0.9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1.4倍[2] - 中创新航(03931.HK)的毛利率为13.0%,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14.4%[2] - 中创新航(03931.HK)的股本回报率为0.9%,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5.6%[2] 财务数据总结 收入和利润 - 2023财年中创新航(03931.HK)实现收入27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5%[3] - 2023财年毛利为35.1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13.0%[3] - 2023财年净利润为4.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0%[3] 现金流 - 2023财年经营现金流为29.00亿元人民币[4] - 2023财年资本支出为178.49亿元人民币[4] - 2023财年自由现金流为-54.19亿元人民币[4] 财务指标 - 2023年末流动比率为87.2%,速动比率为64.1%[4] - 2023年末资产负债率为62.9%,净债务权益比为46.0%[4] - 2023年存货周转天数为147.2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58.5天[4]
中创新航(0393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20:00
公司业绩及荣誉 - 中創新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新能源领域的开拓创新和技术引领[2] - 公司成功发布6C超充大圆柱电池,率先推出314Ah储能电池并量产交付[8] - 公司获得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绿色工厂、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等荣誉[10] - 公司持续高效开展碳管理工作,设定碳减排目标,推动全供应链协同减碳[11] - 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收入约270.06亿元,同比增长32.5%,主要得益于产能释放、产品线丰富和核心客户合作黏性增强[42] 新能源汽车市场预测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在2023年达到1,405.6万辆,同比增长33.4%[17] -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预计将达到705.5GWh,同比增长38.6%[17]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1.6%[18] - 2023年中国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达387.7GWh,同比增长31.6%[18] 技术创新及产品推出 - 公司在技术和产品研发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突破,推出高能效、超长寿命的314Ah储能电池[29] - 公司持续致力于技术创新,推出6C超充大圆柱电池,引领行业创新升级[30] - 公司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三元系、磷酸盐系新产品,持续保持产品力领先[35] 财务状况及资产管理 - 公司的总资产从2022年的904.61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3年的1054.29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6.5%[68] - 公司的总负债从2022年的488.5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3年的590.43亿元人民币,增长了20.8%[69]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经营现金流入为29.0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7.5%[70]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92.16亿元人民币[71] 公司治理及高管团队 - 劉女士是公司的董事長、執行董事及總裁,拥有超过20年的大型企业管理经验[93][94] - 戴先生是公司的執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及联席公司秘书,拥有超过20年的商业管理及投资、融资领域经验[98][99] - 吴先生为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提供独立建议和判断[116] - 王苏生先生是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董事会并提供判断[120] - 姜金华先生是公司的股东代表监事及监事会主席,负责监督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129]
动力需求高增,储能业务翻倍,2023年毛利率增至13%
长城证券· 2024-04-11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达270.06亿元,同比增长32.5%[1] - 公司2023年动力电池装机量达33.4GWh,同比增长80.9%[2] - 公司在乘用车市场和商用车市场累计配套超140万辆新能源车,储能业务收入达47.6亿元,同比增长131.9%[5] 技术创新 - 公司已获授权专利3,060项,已申请待授权专利1,111项[9] - 公司推出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的动力电池产品,持续保持产品力领先[10] - 公司的动力电池产品包括400V 2C中镍高电压电池、800V 3C/4C中镍高电压电池等多种产品[11] - 公司不断推进国际化战略布局,技术创新包括高锰铁锂材料、5V高压镍锰酸锂材料等关键材料[12] - 公司的技术创新包括完成4C超充磷酸铁锂技术、6C超充高镍圆柱技术等重点技术突破[13] - 公司的产品力持续领先,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三元系、磷酸盐系新产品,深耕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等应用场景[14] 未来展望 - 公司将在2024年批量交付高功率磷酸铁锂R46大圆柱电池,具有极致成本和性能优势[16] - 800V 5C超充磷酸铁锂电池可实现20%至80%电量充电时间9分钟,将在2024年批量交付[18] - 公司预测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亿元、9.3亿元、12.1亿元,对应PE分别为40倍、25倍、20倍,首次给予“增持”评级[21]
中创新航(0393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22:26
财务数据 - 公司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幣20,374.94百万元增长32.5%至2023年的人民幣27,005.89百万元[2]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由2022年的人民幣2,109.05百万元增长37.5%至2023年的人民幣2,900.17百万元[2] - 公司毛利由2022年的人民幣2,103.52百万元增长66.9%至2023年的人民幣3,511.52百万元[3] - 公司研发开支由2022年的人民幣664.76百万元增长49.2%至2023年的人民幣991.96百万元[3] - 公司税前利润由2022年的人民幣645.63百万元下降32.8%至2023年的人民幣433.60百万元[3] - 公司总资产由2022年的人民幣90,460.62百万元增长28.6%至2023年的人民幣116,429.03百万元[5,6] - 公司总负债由2022年的人民幣48,885.16百万元增长29.1%至2023年的人民幣63,043.24百万元[5,6] - 公司总权益由2022年的人民幣41,575.46百万元增长11.6%至2023年的人民幣46,385.79百万元[6]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幣7,834.23百万元[9]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的资本承诺为人民幣19,828百万元[10] 融资情况 - 本集團擁有已承諾但未提取的短期借款融資約人民幣17,683百萬元及已承諾但未提取的長期借款融資約人民幣21,933百萬元,以滿足營運需求及可預見的未來資本投資需求[1] - 管理層預計,本集團將成功安排足夠金額的借款融資展期,以滿足本集團的營運及資本投資需求[1] - 董事已編製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18個月的全面現金流量預測,認為本集團有足夠的營運資金及銀行融資滿足其於整個上述期間的現有需求[1] - 本公司上市所得款項淨額約99.8億港元,將主要用於新生產線建設、技術研發及營運資金[117] - 本公司預計於2024年12月31日前全部使用完上市所得款項[118] 会计政策变更 - 應用國際會計準則第1號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實務聲明第2號(修訂本)對本集團會計政策的披露事項產生影響[16] - 應用國際會計準則第12號(修訂本)對租賃的遞延稅項入賬產生影響,但不影響合併財務狀況表中呈列的整體遞延稅項結餘[18] - 由於本集團實體經營所處司法權區尚未頒佈或實質上已頒佈支柱二立法,本集團於本年度尚未應用暫時性的例外規定[20] 收入情况 - 2023年收入为270.06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32.6%[22] - 2023年中国内地市场收入占比97.6%,欧洲、亚洲及美国等其他地区收入占比较小[22] - 2023年动力电池销售收入222.49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82.5%[22] - 2023年储能系统产品及其他收入47.57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17.5%[22] - 2023年前三大客户分别为客户A、客户B和客户C,合计收入占比为57.7%[24]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存货计提864.16亿元人民币的跌价准备[27] - 2023年研发费用计入无形资产摊销160.40亿元人民币[27] - 2023年物业、廠房及設備折舊152.46億元人民幣[27] - 2023年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餘額為68.29億元人民幣,較2022年增加28.0%[30] - 2023年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計提壞賬準備8.86億元人民幣[31] - 本集团向供应商背书的若干银行承兑汇票,以按完全追索权基准偿付等额贸易应付款项[33] - 本集团已完全终止确认该等应收票据及应付供应商账款[33] - 本集团已将若干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予银行以获取營運資金並已全部終止確認該等銀行承兑汇票[34] - 人民幣658,426,000元的應收票據已貼現予具追索權的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而實質上所有權風險及回報並未轉移[35] - 本集團已訂立一項貿易應收款項保理安排,並將若干貿易應收款項人民幣1,700,000,000元轉讓予一間無追索權的銀行[36] 行业发展情况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新能源汽车渗透率31.6%[44] - 2023年中国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达387.7GWh,同比增长31.6%[44] - 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装机量达705.5GWh,同比增长38.6%[43] -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405.6万辆,同比增长33.4%[43] - 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225GWh,同比增长50%[47] - 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年增幅创历史新高,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48] - 2023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为206GWh,同比增长58%,国内企业出货占全球91.6%[49] - 欧洲多国将储能纳入能源规划,出台相关补贴政策,欧洲大储市场需求有望增长[50] - 美国储能盈利模式成熟,IRA政策大幅降低了储能投资成本,有利于美国储能市场持续发展[51]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致力于成为能源价值创造者,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新能源汽车
中创新航(0393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7 16:30
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动力电池市场 - 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75万辆,同比增长44%[6]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1.7%,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50.1%[7] - 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152.1GWh,同比增长38.1%[8]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及储能技术 -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13倍,储能技术发展迅速[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资产约为1002.81亿元,同比增长10.9%,净资产约为449.06亿元,同比增长8.0%[13] - 公司实现营业额约为122.95亿元,同比增长34.1%,净利润约为2.66亿元,同比增长60.8%[13] 公司产品及技术创新 - 公司在动力市场推出了多款产品,包括不同种类的高电压电池[20] - 公司在磷酸盐系动力产品领域推出了多种产品,包括快充磷酸铁锂电池等[21] - 公司的储能产品具有长寿命、高效率、高安全等特点,支持全场景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21] 公司市场表现及战略合作 - 公司在乘用车市场表现突出,进入全球装机排名前五[24] - 公司与主要合作伙伴形成长期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助力多款新车型上市[25] 公司财务状况及资产情况 - 公司收入增长至人民币12,294.71百万元,主要来自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产品[38]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9,686.80百万元[46] - 公司的资本支出主要用于扩大产能,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产生的资本支出总额为人民币23,650.68百万元[53] 公司股权结构及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入股价格为人民币41.67元/股[101]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层持有公司股份情况[82] - 公司已与多家附属公司签订了蕴含认沽期权的投资协议[137]
中创新航(03931)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22:14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中創新航科技集團收入增长34.1%,达到122.95亿元人民币[3] - 2023年上半年,中創新航科技集团期内利润增长60.8%,达到26.65亿元人民币[4] - 2023年上半年,中創新航科技集团每股基本盈利下降25.3%,为0.0827元人民币[6] - 2023年上半年,中創新航科技集团研发开支为17.0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16.9%[7] - 2023年上半年,中創新航科技集团净流动资产为2.22亿元人民币[9]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约为1002.81亿元,同比增长10.9%[50] - 公司实现营业额约为122.95亿元,同比增长34.1%[50] - 公司净利润约为2.66亿元,同比增长60.8%[50]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毛利率为9.6%,较2022年同期提升至0.1%[74] - 銷售淨利率增长至2.2%,较2022年同期增长0.4%[75] 会计准则 - 本集团已自2023年1月1日起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收窄初步确认豁免范围[15] - 本集团已就租赁负债单独确认遞延税项资产,对簡明合併财务状况表无影响[16] - 本集团已採納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要求自2023年12月31日起就支柱二风险作出新的披露[17] - 本集团已採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頒佈的所有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簡明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8] - 本集团已追溯地应用新的会计政策及政府补助呈列方法,重新呈列相应数字[20] 客户及收入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G、客户J、客户X分别占本集团总收入10%以上[24]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同的收入分拆显示銷售动力电池和銷售储能系统产品及其他的收入情况[25] - 公司从金坛区政府获得政府补助及补贴约223,870,000元,较2022年同期的68,063,000元有显著增长[27] 市场趋势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75万辆,同比增长44%,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8.3%[43]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2023年上半年达616.1万辆,同比增长41.7%[44] - 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152.1GWh,LFP电池装机量占比68.3%[45] -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13倍,储能技术发展迅速[46] - 2023年以来,全球和国内储能行业实现高速增长,受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47] 产品与市场 - 公司推出了多项全球领先、全球首创和全球独创的技术与产品[52] - 公司在动力市场持续丰富产品线,保持产品规格高度标准化、可扩展性强[55] - 公司在储能市场开发了高性能、高安全、高应用效率的产品[56] - 公司的动力产品包括三元动力产品和磷酸盐系动力产品[57] - 公司的储能产品具有长寿命、高效率、高安全等特点,支撑全场景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58] 法律风险 - 公司因专利侵权申索可能导致的最大风险为人民币4,993,866千元[98] - 公司就专利侵权申索的欠缺理据,妥善解决可能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出[99] - 公司根据内部法律顾问及外部法律顾问的评估,就专利侵权申索计提合计人民币8.64百万元[101]
中创新航(03931)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7:45
公司发展战略 - 中創新航在2022年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在市场开拓、产能规模、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7] - 公司在2022年实现产品销量倍数级增长,开启国际化战略,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9] - 中創新航将加速实施国际化战略和“动力储能双驱动”战略,持续发力技术与产品创新、客户开拓等方面[14] - 公司在2022年加速实施规模化战略,新增四川眉山产业基地、广东江门产业基地、欧洲产业基地,进一步扩大产业集群[30] - 公司在动力电池市场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在PHEV/REEV市场完成重要布局,获得多家车企混动车型定点,混动市场将成为公司的快速增长极[31] - 公司在储能系统市场持续保持影响力,在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市场完成重要布局,为把握储能市场高增长机会奠定基础[32] 产品创新与技术领先 - 公司持续推动电池技术进步,多项技术与产品全球领先,连续获得多个行业奖项[8] - 公司推出全球首发全新产品“顶流”圆柱电池,实现电池性能大幅提升[13] - 公司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22]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三元产品,具有高能量密度、超快充、长寿命和优异安全性[24] - 公司提供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的电池和应用于储能场景的电池[25] - 公司磷酸盐系产品具有超高安全、长寿命、性价比高的特点[26] - 公司推出的One-Stop高锰铁锂电池支持700km以上的续航里程[26] 财务表现 - 公司报告期内总资产为904.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2%,净资产为415.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4%[33] - 公司实现营业额约203.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8.9%,净利润约6.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1.8%[33] - 公司的动力电池销售收入增长了202.1%,达到18,323.51百万人民币[55] - 公司的储能系统产品及其他收入增长了172.8%,达到2,051.44百万人民币[56] - 公司来自中国大陆的收入增长了200.9%,达到19,988.44百万人民币[57] - 公司来自境外地区的收入增长了123.0%,达到386.51百万人民币[58] 公司治理与管理团队 - 公司董事会认为同一人担任董事长和总裁角色有利于确保领导一致性和决策高效性[144] - 公司设立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8] - 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和审查企业治理政策和规则,提供建议,并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151] - 公司董事会确认企业治理是董事的共同责任,包括制定和审查企业治理政策、监督培训和持续专业发展、遵守法律和监管规定、制定行为准则和合规手册、审查企业治理守则[153] - 公司董事已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包括证券法律法规、内幕交易防控、董事会议事规则、投资者关系管理、权益披露制度等[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