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满贯集团(03390)
icon
搜索文档
满贯集团(0339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16:3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财政年度收入为11.986亿港元,较2022年的11.862亿港元增加1.1%[2] - 2023年财政年度毛利为3.211亿港元,较2022年的2.615亿港元增加22.8%[2] - 毛利率由2022年财政年度的22.0%上升4.8个百分点至2023年财政年度的26.8%[2] - 2023年财政年度净溢利为2.973亿港元,较2022年的4360万港元大幅增加581.4%[2] - 2023年财政年度股息总额为每股普通股7港仙,2022年财政年度股息总额为3港仙[2] - 2023年经营溢利为3.3655亿港元,2022年为6488万港元[3] - 2023年年内溢利为2.97323亿港元,2022年为4363.1万港元[3] - 2023年总非流动资产为3.22393亿港元,2022年为1.82465亿港元[5] - 2023年总流动负债为4.33115亿港元,2022年为7.14777亿港元[7] - 2023年总权益为5.43546亿港元,2022年为2.9316亿港元[7] - 2023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为1198649千港元,2022年为1186185千港元,同比增长1.05%[17] - 2023年非流动资添置为72222千港元,2022年为16555千港元,同比增长336.25%[16] - 2023年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202875千港元,2022年为 - 5609千港元[18] - 2023年政府补助为748千港元,2022年为1405千港元,同比下降46.76%[20] - 2023年售出存货成本为877547千港元,2022年为924647千港元,同比下降5.09%[22] - 2023年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提拨备,与2022年相同[23] - 2023年年内税项开支总额为20373千港元,2022年为6736千港元,同比增长202.45%[24]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317696千港元,2022年为50367千港元,同比增长530.76%[25] - 2023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97319千港元,2022年为43750千港元,同比增长579.59%[26]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8港仙,2022年为6港仙,同比增长533.33%[26]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97,319千港元,2022年为43,750千港元;2023年每股摊薄盈利为38港仙,2022年为6港仙[28] - 2023年公司收入约1,198.6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186.2百万港元上升1.1%[38] - 2023年公司净溢利大幅上升至297.3百万港元,2022年为43.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81.4%[38] - 2023年公司总收入增加1.1%,达1198.6百万港元,2022年为1186.2百万港元[47][48] - 2023年香港收入上升94.0%至623.7百万港元,2022年为321.6百万港元;澳门收入增加19.1%至112.7百万港元,2022年为94.5百万港元;中国内地收入减少44.9%至413.9百万港元,2022年为750.9百万港元;其他市场收入增加152.3%至48.3百万港元,2022年为19.2百万港元[47][48][49] - 2023年公司毛利较2022年增加22.8%至321.1百万港元,毛利率增加4.8个百分点至26.8%[50] - 2023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较2022年减少10.6%至108.5百万港元;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16.0%至84.5百万港元;财务成本增加106.8%至23.4百万港元[50] - 2023年公司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209.0百万港元,2022年为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2.4百万港元[51]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97.3百万港元,2022年为43.8百万港元[5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9.1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4.6百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23.8%,2022年12月31日为47.6%[53] - 2023年12月31日借款包括有抵押计息银行借款约100.0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9.4百万港元;无抵押计息银行借款约39.0百万港元,与2022年持平;股东贷款约50百万港元,与2022年持平[54]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一年内到期为131,083千港元,2022年为242,012千港元;第二年到期为469千港元,2022年为24,088千港元;第三年至第五年到期为1,506千港元,2022年为4,049千港元;五年以上到期为5,970千港元,2022年为8,219千港元[5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账面价值约3340万港元的租赁土地及楼宇已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5330万港元[57] - 2023年12月31日,集團僱員總數為130名(2022年12月31日:179名),本財政年度員工成本總額約為6590萬港元(2022年財政年度:5370萬港元)[6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分销、电商、零售店可报告分部收入分别为706378千港元、406397千港元、116873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482300千港元、738673千港元、0千港元[14] - 2023年分销、电商、零售店可报告分部业绩分别为94919千港元、48380千港元、7611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42152千港元、40743千港元、 - 3190千港元[14] - 2023年分销、电商、零售店分部资产分别为478349千港元、102203千港元、137275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367263千港元、472530千港元、33710千港元[15] - 2023年分销、电商、零售店分部负债分别为 - 197481千港元、0千港元、 - 42623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 - 164920千港元、 - 208081千港元、0千港元[15] - 本财政年度香港分销销售额623.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4.0%,澳门分销销售额升幅达19.1%,东南亚分销销售额同比增幅达152.3%[39] - 2023年财政年度电商业务分部业绩为48.4百万港元,2022年为40.7百万港元[40] - 2023年财政年度新加坡分销销售额达41.8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8.9百万港元上升121.3%[45] 公司业务运营与发展 - 公司供应超200个本地及海外品牌,提供超1,500项产品,开发多个自有品牌[35] - 公司主要运营分销、电商及零售店三个业务分部,还提供全渠道品牌营销管理服务[38] - 公司旗下代理海外品牌包括康萃乐、Kaminowa、Biolane等,获Nu - Prep东革绿宝港澳独家代理权[43] - 公司拥有BG Pro博健专研、和汉匠心、金门强效等自有品牌,推出众多新产品[44] - 公司主席收购香港品牌宝和堂,将与公司合作推出及销售更多新产品[44] - 公司已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地建立采购中心[45] - 2022年财政年度公司获得马来西亚天津同仁堂制药厂有限公司独家分销权[45] 公司股权交易与投资 - 2023年公司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186727千港元,重新计量联营公司权益收益为1414千港元,出售合营企业收益为10000千港元[14] - 2023年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为6450千港元,2022年亏损为4165千港元[14] - 2023年公司投资保险合约价值变动为148千港元,2022年为 - 1323千港元[14] - 2023年9月30日公司完成出售Combo Win Asia Limited 51%持股,作价130百万港元,目前持有49%股权[40] - 2023年5月公司斥9.12百万港元收购康宁行有限公司额外12%股权,现共拥有61%股权[41] - 2023年4月28日,公司附属公司以912万港元收购康宁行12%股权,完成后持股61%[59] - 2023年7月7日,公司附属公司以1.3亿港元出售CWA 51%权益,完成后持股49%[60] - 出售事项及提供财务资助适用百分比超25%低于75%,由持有公司约56.01%股份的公司批准[60] - 2023及2024财年,CWA拥有人应占除税后综合溢利总额不少于7400万港元,综合营业额总额不少于16.4亿港元[61] - 2023财年,CWA综合营业额约7.677亿港元,拥有人应占除税后综合溢利约3950万港元[62] - 2023财年,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7780万港元(含CWA四季度)[62] - 2023年6月30日,提供财务资助最高金额为3.895亿港元,12月31日为3.817亿港元[6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健倍苗苗5500万股普通股,占股权6.35%,投资成本5130万港元[6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对健倍苗苗投资公平值为5780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比率5.8%[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之公平值收益為650萬港元[6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健倍苗苗宣派及批准末期股息每股2.5港仙;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宣派及批准中期股息每股3.45港仙[65] - 控股股東Tycoon Empire Investment Limited以2億股股份向華潤醫藥零售抵押,作為經修訂IPO前股東協議履約擔保[67] 股息分配与股东大会相关 - 2023年已付及建议股息均为28,000千港元,每股普通股3.5港仙;2022年已付股息无,建议股息为24,000千港元,每股普通股3港仙[28] - 公司将於2024年5月31日舉行股東週年大會[69] - 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5港仙已於2023年10月30日派付,董事建議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5港仙(2022年:3港仙),預計2024年7月12日或前後派付[70] - 為符合收取建議末期股息資格,股份過戶文件連同股票須於2024年6月12日下午四時三十分前送交指定地點[71] - 為釐定出席股東週年大會投票權利,2024年5月27日至5月31日暫停辦理股份過戶登記手續,文件須於2024年5月24日下午四時三十分前送交指定地點[72] - 為釐定收取建議末期股息權利,2024年6月13日至6月14日暫停辦理股份過戶登記手續,文件須於2024年6月12日下午四時三十分前送交指定地點[72] 公司合规与治理 - 公司于2023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应用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对过往金额无影响,预计对当前或未来无重大影响[10] - 若干新订会计准则及诠释于2023年12月31日未强制生效,公司未提早采纳,预计无重大影响[11] - 本财政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3] - 公司采纳不比标准守则宽松的证券交易守则,全体董事本财政年度遵守该守则[73] - 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由王嘉俊一人兼任[74]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讨论内控及财报事宜、审核本财政年度经审核综合财报[75] - 集团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75] - 罗兵咸永道确认初步公告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报数字相符,其工作不构成核证聘用[76] - 本年度业绩公告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发,年度报告将在上述网站刊发并寄给股东[77]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1名执行董事王嘉俊、4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7] 经修订IPO前股东协议 - 經修訂IPO前股東協議目標溢利為2.74億港元,涵蓋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五個財政年度,公司該期間經審核淨溢利總額超過目標溢利[66]
满贯集团(0339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2 16:35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达到666,286千港元,同比增长13.3%[4] - 毛利为173,128千港元,毛利率达到26.0%[4] - 公司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87,528千港元,同比增长289.5%[4] - EBITDA为117,749千港元,同比增长178.0%[4] - 总资产达到1,187,794千港元,同比增长17.4%[4] - 总负债为801,017千港元,同比增长11.4%[4] - 总权益为386,777千港元,同比增长31.9%[4] 市场表现 - 香港经济2023年第一季表现明显改善,实质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增长2.7%[8] - 2023年上半年香港零售业销货额为2,051亿港元,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5%[9] - 预计随着香港下半年整体访港旅客数字持续回升,公司有信心线下销售业务将再度飙升[10] 业务拓展 - 公司向Eyolution Capital Fund出售Combo Win Asia Limited的51%持股,作价130百万港元,交易完成后持有CWA的49%股权,以加强投放在港澳以及东南亚的分销业务方面[13] - 公司收购康寧行有限公司额外12%股权,现合共拥有康寧行61%之股权,以拓宽销售渠道至线下零售店[18] - 公司代理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包括康萃乐、Kaminowa、Biolane、Dr Banggiwon等,以及Nu-Prep东革绿宝的香港与澳门独家代理权[20] 国际化发展 - 公司已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澳门、澳洲及法国建立了采购中心,实现产品组合多样化及国际化[23] - 公司与京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公司合作,授权滿貫集团运营位于法国的运营中心及仓储中心,以吸引及采购更多欧洲品牌及产品,优化公司产品组合[25] 股权及财务 - 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70.5百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40.8%[38] - 公司借款包括有抵押计息银行借款约190.2百万港元,无抵押计息银行借款约78.4百万港元[39] - 公司完成了对康寧行的收购,成为其部分所有者,交易总代价为9,120,000港元[44] 股份及股权 - 公司暂停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股东需在指定时间内办理股份过户以符合资格获得中期股息[60] - 公司出售CWA的51%股权,总代价为130,000,000港元[1] - 购买协议中,买方获得了出售股份的全部权利[2] - 为避免业务中断,公司将提供过渡性财务支持[3]
满贯集团(0339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6:48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6.663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5.882亿港元增加13.3%[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731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284亿港元增加34.9%[2] - 毛利率由2022年上半年的21.8%上升4.2个百分点至2023年上半年的26.0%[2] - 2023年上半年净溢利为8700万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280万港元增加281.9%[2]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666,286千港元,2022年为588,203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可报告分部收入为689,704千港元,2022年为686,313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可报告分部业绩为85,072千港元,2022年为48,665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前溢利为96,514千港元,2022年为29,437千港元;期内溢利2023年为87,047千港元,2022年为22,795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货品收入为66628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88203千港元增长13.27%[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87,5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472千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11港仙,2022年同期为3港仙[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增加13.3%,达6663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58820万港元)[46][4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增加34.9%,至17310万港元,毛利率上升4.2个百分点至26.0%[48] 资产负债相关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总流动资产为9.38434亿港元,2022年为8.29652亿港元[5] - 2023年6月30日总非流动资产为2.4936亿港元,2022年为1.82465亿港元[6] - 2023年6月30日总流动负债为7.87438亿港元,2022年为7.14777亿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为8.01017亿港元,2022年为7.18957亿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资本及储备为3.86777亿港元,2022年为2.9316亿港元[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经审核总资产为118779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12117千港元增长17.36%[1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经审核总负债为80101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18957千港元增长11.41%[17] - 2023年6月30日物业使用权资产为14,12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101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添置为6,814,000港元,折旧开支为5,717,000港元[2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计277,22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6,213千港元[2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总计345,96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2,764千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40.8%(2022年12月31日:47.6%)[5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账面价值约520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5330万港元)的若干租赁土地及楼宇已抵押,集团于康宁行的所有股权也已抵押[5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已议决就2023年上半年宣布派付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5港仙,2022年上半年无[2] - 公司宣布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3.5港仙,2022年同期无[27] - 董事议决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向股东宣派支付每股普通股中期股息3.5港仙(去年同期:零),将于2023年10月30日或前后支付[64] 其他财务收益及收支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摊占以权益法入账投资之业绩为2,116千港元,2022年为 - 2,850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出售一间合营企业的收益为10,000千港元,2022年为0[16] - 2023年上半年重新计量先前于一间联营公司持有权益的收益为1,414千港元,2022年为0[16] - 2023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为19,100千港元,2022年为 - 4,600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汇兑差额净额为 - 336千港元,2022年为95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收入为140千港元,2022年为3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收益为191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4600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出售一间合营企业的收益为10000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收益[20] - 2023年上半年重新计量先前于一间联营公司持有权益的收益为1414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收益[20] - 2023年上半年售出存货成本为49328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57570千港元增长7.80%[21] - 2023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为3089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7841千港元增长10.98%[21] - 2023年上半年广告费为1445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394千港元增长16.64%[21]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总开支为946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642千港元增长42.53%[2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4.2%,至5500万港元[4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22.9%,至4400万港元[4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财务成本增加194.5%,至1190万港元[48] 每股盈利相关 - 2023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787,582千股,每股摊薄盈利为11港仙;2022年因股份奖励反摊薄影响,每股摊薄盈利与基本盈利相同[26] 业务线销售数据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香港分销销售额同比增长28.0%,澳门分销销售额升幅达10.9%,东南亚分销销售额同比增幅达114.2%[38] - 回顾期内,电商业务分部业绩为198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410万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香港收入增加35.0%,达3010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22300万港元)[46][47]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收入减少6.8%,至2803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30090万港元)[46][47] - 2023年上半年澳门收入增加10.9%,达601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5420万港元)[46][47]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市场收入增加146.5%,至249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1010万港元)[46][47] 股权交易与投资情况 - 2023年7月7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拟出售CWA已发行股份的51%,总代价130,000,000港元,完成后将持49%股权[33] - 2023年7月,公司出售CWA 51%持股,作价1.3亿港元,交易完成后将持有其49%股权[37] - 2023年5月,公司斥912万港元收购康宁行12%股权,现共拥有其61%股权[40] - 2023年4月28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912万港元收购康宁行12%已发行股份,5月31日完成收购,康宁行成为公司61%拥有的附属公司[56] - 认购和认沽期权的康宁行期权股份最高数目为9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9%[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5500万股健倍苗苗普通股,占股权6.02%,投资成本5230万港元,投资公允价值7040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5.7%[57][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公平值收益为191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健倍苗苗宣派及批准末期股息每股2.5港仙[59] - IPO前股东协议中,目标溢利2.74亿港元未满足,经修订后溢利保证期延至2023年12月31日,目标溢利涵盖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五个财政年度[61] - 控股股股东Tycoon Empire将2亿股本公司普通股以华润医药零售为受益人抵押[62] 公司业务与运营情况 - 公司是香港大健康品牌全渠道营销管理商,供应超200个品牌,提供超1,500项产品[34] - 公司业务多元化,坚持线上线下双轮驱动业务方式[34] - 公司取得多个国际知名品牌代理,如Culturelle中国总代理权、Kaminowa等香港独家代理权[41] - 公司拥有“BG Pro博健专研”等自有品牌,并将增加资源投放研发更多产品[42]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员总数为208名(2022年6月30日:174名),回顾期内员工成本总额约为3090万港元(去年同期:2780万港元)[63] 企业管治与合规情况 - 集团主席与行政总裁由王嘉俊一人兼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67] - 回顾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8] - 公司采纳的证券交易守则不比标准守则宽松,董事回顾期内遵守该守则[68]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认为其符合会计准则[69] 公告与报告相关 - 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刊出,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70]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1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0] 股份过户登记相关 - 公司将于2023年10月12 - 1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未登记股份持有人须在2023年10月11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过户文件[65] 出售事项性质 - 出售完成后,公司将继续持有目标集团各成员公司49%股权[66] - 出售事项及提供财务资助的最高适用百分比率超出25%但低于75%,构成主要交易[66]
满贯集团(0339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8-25 18:19
年报补充资料情况 - 公司为2022年年报提供补充资料[1] - 公告补充资料不影响2022年年报其他资料,年报内容除披露外维持不变[1] 股份授出相关价格 - 股份在向其他承授人合计授出的奖励已归属日期前的加权平均收市价为1.27港元[1]
满贯集团(0339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13 17: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电商收入738,673千港元,较2021年的545,962千港元增长35.3%[3] - 2022年分销收入447,512千港元,较2021年的339,697千港元增长31.7%[3] - 2022年其他收入为0,较2021年的3,213千港元下降100.0%[3] - 2022年总收入1,186,185千港元,较2021年的888,872千港元增长33.4%[3] - 2022年毛利261,538千港元,较2021年的151,701千港元增长72.4%[3] - 2022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43,750千港元,2021年为亏损18,816千港元,变动 -332.5%[3] - 2022年EBITDA为79,661千港元,较2021年的6,446千港元增长1,135.8%[3] - 2022年总资产1,012,117千港元,较2021年的881,463千港元增长14.7%[4] - 2022年总负债718,957千港元,较2021年的620,201千港元增长19.6%[4] - 2022年总权益293,160千港元,较2021年的261,262千港元增长3.0%[4] - 本财政年度公司收入达11.862亿港元,创历史新高,按年飙升33.4%[8][13] - 本财政年度公司净溢利4360万港元,成功扭亏为盈,上一财年亏损1740万港元[8][13] - 本财政年度电商业务收入达7387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的54600万港元上升35.3%[14] - 本财政年度分销业务销售额为4475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的34000万港元上升31.7%[15] - 公司2022财年总收入增加33.4%,达1186.2百万港元(2021财年:888.9百万港元)[20] - 2022财年毛利较2021财年的151.7百万港元增加72.4%至261.5百万港元,毛利率增加4.9个百分点至22.0%[21] - 2022财年销售及分销开支较2021财年的97.2百万港元增加25.0%至121.4百万港元[21] - 2022财年一般及行政开支较2021财年的65.2百万港元增加11.8%至72.9百万港元[21] - 2022财年财务成本较2021财年的6.3百万港元增加80.8%至11.3百万港元[21] - 2022财年股东应占溢利为43.8百万港元,2021财年则录得亏损18.8百万港元[2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74.6百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71.6百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47.6%(2021年12月31日:39.4%)[25] - 2022年12月31日,借款包括有抵押计息银行借款约239.4百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140.0百万港元)、无抵押计息银行借款约39.0百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39.0百万港元)及股东贷款约50百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50百万港元)[2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179名,2021年12月31日为186名;2022年员工开支总额约为5370万港元,2021年为5340万港元[3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7.273亿港元(2021年:6.881亿港元)[53] - 本财政年度,集团作出慈善捐献共约134.6万港元(2021年财政年度:3万港元)[53] - 本财政年度单一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集团总采购额26.3%(2021年:31.5%),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占52.6%(2021年:44.0%)[98] - 本财政年度向单一最大客户销售额占集团总收入21.3%(2021年:18.8%),五大客户销售额合计占66.8%(2021年:57.3%)[98] 电商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双十一”电商销售总额按年增长超一倍[8] - 本财政年度“双11”电商销售总额约16600万港元,较2021财年同期的7600万港元增长约118.4%[14]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决定本财政年度宣派每股3港仙末期股息,2021年财政年度不派息[9] - 董事决议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股东宣派末期股息每股3港仙,2021年为零,待股东批准后预计于2023年7月12日或前后派付[35] - 公司决定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股东宣派末期股息每股3港仙(2021年:零),若获批准,预计2023年7月12日或前后派付予2023年6月15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51] 业务拓展与合作 - 公司供应超100个本地及海外品牌,提供超1500项产品[11] - 公司取得康萃樂中国总代理权,以及Kaminowa、Biolane、Dr Banggiwon等品牌的香港独家代理权,Biolane还取得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独家代理权,获得Nu - Prep东革绿宝港澳独家代理权[16] - 本财政年度在法国、韩国及越南建立采购中心[18] - 旗下马新子公司获得马来西亚天津同仁堂制药厂有限公司独家代理权[18] - 2022年9月1日,旗下附属公司与京东物流等订立合作协议,运营法国的运营及仓储中心[18] - 2022年7月1日,Dynasty Garden与赞才订立主买卖协议,2022年7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赞才授予其独家代理权,购买赞才产品和出售满贯产品2022年度上限分别为1000万港元和700万港元,实际交易金额分别约为420万港元和40万港元[64] - 2022年7月1日,满贯马来西亚与TJ - TYT订立马来西亚独家分销协议,2022年7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委任其为马来西亚独家分销商,2022年度购买马来西亚产品上限为400万港元,实际交易金额约为60万港元[65] - 2022年7月1日,Fu Qing与TJ - TYT订立新加坡独家分销协议,2022年7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委任其为新加坡独家分销商,2022年度购买马来西亚产品上限为零,实际交易金额为零[65] - 2022年1月25日,满贯环球与王嘉俊先生订立租赁协议,租期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每月租金289,500港元及其他应付费用[69] - 2023年2月17日公司拟912万港元收购康宁行12%股权[108] - 2023年3月17日公司以1700万港元出售Five Ocean 50%权益,交易于3月23日完成[109] - 健倍苗苗按每股0.85港元向公司代名人发行2000万股支付收购Five Ocean的代价[109] - 公司就买卖杰飞80%股权订立过往买卖协议,若2021 - 2022年实际除税后溢利总额低于1400万港元,卖方需支付差额补偿[110] - 若2021 - 2022年短缺补偿少于836万港元,买方支付第二笔付款时可扣留短缺补偿金额;若等于或超出,买方解除支付第二笔付款,卖方补足超出部分[110] - 杰飞2021年财政年度经审核纯利为730万澳门币(约710万港元),2022年财政年度未经审核纯利为910万澳门币(约880万港元),担保除税后溢利已达成,集团已支付第二笔付款[110] - 公司获得“康萃乐”品牌下的若干保健品在中国内地的独家代理权[196] - 公司于2022年在法国及韩国建立采购中心[197] 市场环境相关数据 - 2022年香港实质本地生产总值第三季按年下跌4.5%,前一季按年收缩1.3%[12] - 2022年全年初步访港旅客数字为60.4万人次,按年增长561.5%,仅占2019年的1%左右[19] - 2022年12月旅客人次达16万,按年飙约16倍,按月升四成[19] 公司业务展望 - 公司预计主打自由行热卖产品相关收入上升,线下分销业务将渐恢复至疫情前水平[19] 公司股权变动 - 2022年4月1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收购杰飞澳门有限公司余下20%股权,代价为9360000港元[31] - 控股股东Tycoon Empire Investment Limited将2亿股普通股以华润医药零售为受益人抵押,作为经修订IPO前股东协议项下责任的履约担保[33] 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 - 王嘉俊47岁,2017年6月14日获委任为董事,2018年10月8日成为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在保健和个人护理产品行业有超20年经验[42] - 曹伟勇52岁,2022年7月1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自1999年12月任职于华润堂,为华润堂董事兼总经理[42] - 张雅莲51岁,1999年起加入华润集团,目前担任华润医药的财务管理部副总经理,在审计、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有超20年经验[43] - 李家华62岁,1987年9月至2019年4月在多家零售企业任职,在零售及企业管理方面有超25年经验[43] - 刘家安48岁,2021年9月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15年1月创立佳信通策略顾问有限公司,担任行政总裁[44] - 钟兆华45岁,2020年1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提名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企业管治委员会成员[45] - 曹伟勇先生于2022年7月1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姚青琪先生于2022年7月18日辞任非执行董事[54] - 曹伟勇先生须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王嘉俊先生、张雅莲女士及刘家安先生也须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55] - 公司于本财政年度已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56] - 各执行董事及非执行董事已与公司订立委任函,连续任期自2022年7月18日起生效(刘家安先生和曹伟勇先生除外),各独立非执行董事(麦仲康先生除外)自2023年1月20日起为连续任期,麦先生任期自2021年12月17日起为期三年[57] - 非执行董事曹伟勇先生同意自2022年7月18日起放弃其董事袍金直至其退任非执行董事[58]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规定董事可获弥偿,且已投购董事责任保险[59] - 本财政年度董事概无于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中拥有权益,公司除董事服务合约外无订立管理合约[60] - 除特定披露者外,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3所披露关连方交易无需遵守上市规则第14A章相关规定,公司已遵守披露规定[61] - 2021年2月8日,满贯香港与华润医药续期主买卖协议,届满日期为2023年12月31日,2021年10月15日持续关连交易购买的年度上限作出上调整订[62] - 公司董事会目前由8名成员组成,包括1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 非执行董事姚青琪于2022年7月18日辞任,曹伟勇于同日获委任[117] - 本财政年度董事会共举行六次会议[118] - 王嘉俊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企业管治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9] - 姚青琪先生于2022年7月18日辞任非执行董事,辞任前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0%[119] - 曹伟勇先生于2022年7月1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获委任后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2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会议[120] - 董事会负责审批财务报表、股息政策等指定事项[121] - 本财政年度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委任最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最少三分之一[122] - 董事会将每年检讨其独立性,2022年董事会审阅独立性评估机制执行及有效性,结果满意[123] - 全体董事须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本财政年度公司为所有董事组织法律培训课程[124] - 常规董事会会议通知及草拟议程会于会议举行前最少14日给予全体董事,董事会文件会于会议前最少3日寄予董事[118]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王嘉俊先生一人兼任[125] - 董事会成立四个委员会,包括审核、薪酬、提名和企业管治委员会[127] - 审核委员会成员为三名独董,本财年开会两次[128] - 薪酬委员会成员为三名独董,本财年开会两次[129][130] - 薪酬零至100万港元的董事及高管有11人,150万至200万港元的有2人,200万港元以上的有1人[131] - 提名委员会成员为三名独董,本财年开会两次[132] - 本财年一名非执行董事获委任[131][132] - 审核委员会本财年审阅2021年年报、2022年中报及相关会计政策[128] - 薪酬委员会本财年检讨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和架构并给出建议[130] - 提名委员会本财年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并评估独董独立性[132] - 本财政年度企业管治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检讨
满贯集团(03390)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9 20:0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财政年度收入为11.862亿港元,较2021年的8.889亿港元增加33.4%[2] - 2022年财政年度毛利为2.615亿港元,较2021年的1.517亿港元增加72.4%[2] - 毛利率由2021年财政年度的17.1%上升4.9个百分点至2022年财政年度的22.0%[2] - 2022年财政年度净溢利为4360万港元,2021年财政年度亏损1740万港元[2] - 董事会决议就2022年财政年度以现金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港仙,2021年财政年度无[2] - 2022年总非流动资产为1.82465亿港元,2021年为1.88759亿港元[5] - 2022年总流动资产为8.29652亿港元,2021年为6.92704亿港元[5] - 2022年总负债为7.18957亿港元,2021年为6.20201亿港元[6] - 2022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资本及储备为2.9364亿港元,2021年为2.57918亿港元[7] - 2022年总权益为2.9316亿港元,2021年为2.61262亿港元[7] - 2022年所得税前溢利为50,367千港元,2021年为 - 17,498千港元;年内溢利2022年为43,631千港元,2021年为 - 17,402千港元[15] - 2022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为11.86185亿港元,较2021年的8.88872亿港元增长33.45%[18] - 2022年售出存货成本为9.24647亿港元,较2021年的7.37171亿港元增长25.43%,其中存货撇减为513.2万港元(2021年为1046.1万港元)[22] - 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74.6万港元,较2021年的556.5万港元增长3.25%[22] - 2022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080.9万港元,较2021年的995.2万港元增长8.61%[22] - 2022年无形资产摊销为145.8万港元,较2021年的117.3万港元增长24.3%[22]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673.6万港元,2021年为抵免96万港元[24]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6港仙,2021年每股基本亏损为2港仙[25] - 2022年每股摊薄盈利为6港仙,2021年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为2港仙[27] - 2022年建议末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3港仙,金额为2400万港元,2021年无[28]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56213亿港元,较2021年的2.04971亿港元增长24.9%[28]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56,213千港元,较2021年的204,971千港元上升25%[30]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为302,764千港元,较2021年的306,637千港元下降1.3%[31] - 2022年应付集团关连方款项为117,857,000港元,较2021年的190,895,000港元下降38.3%[31] - 2022年公司已发行及缴足8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金额为8,000千港元,与2021年持平[33] - 2022年公司收入约1,186.2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888.9百万港元上升33.4%;净溢利43.6百万港元,2021年则录得综合亏损17.4百万港元[36] - 2022年财政年度公司总收入增加33.4%,达1186.2百万港元,2021年为888.9百万港元[43] - 2022年财政年度来自中国内地的收入增加34.4%至750.9百万港元,2021年为558.8百万港元[43] - 2022年财政年度香港收入上升42.8%至321.6百万港元,2021年为225.2百万港元[43] - 2022年财政年度澳门收入稳定减少1.2%至94.5百万港元,2021年为95.8百万港元[43] - 2022年财政年度其他市场(如新加坡)收入增加111.0%至19.2百万港元,2021年为9.1百万港元[43] - 本财政年度毛利较2021年的15170万港元增加72.4%至26150万港元,毛利率增加4.9个百分点至22.0%[44] - 本财政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较2021年的9720万港元增加25.0%至12140万港元[44] - 本财政年度一般及行政开支较2021年的6520万港元增加11.8%至7290万港元[44] - 本财政年度财务成本较2021年的630万港元增加80.8%至1130万港元[44] - 本财政年度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净额为240万港元,2021年为其他收入及收益290万港元[45] - 本财政年度股东应占溢利为4380万港元,2021年录得亏损1880万港元[4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179名,2021年12月31日为186名;本财政年度员工开支总额约为5370万港元,2021年为5340万港元[50]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2450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悉数动用[51][52] - 公司建议派付2022年财政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港仙,2021年无[5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电商分部来自外部客户收入738,673千港元,2021年为545,962千港元;分销分部2022年为447,512千港元,2021年为339,697千港元;其他分部2021年为3,213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14] - 2022年电商分部可报告分部业绩为40,743千港元,2021年为17,689千港元;分销分部2022年为42,152千港元,2021年为 - 7,757千港元;其他分部2021年为 - 1,764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14] - 2022年可报告分部总收入为1,220,973千港元,2021年为905,235千港元;可报告分部总业绩2022年为82,895千港元,2021年为8,168千港元[14] - 2022年电商分部资产为472,530千港元,2021年为385,429千港元;分销分部2022年为367,263千港元,2021年为318,829千港元;其他分部2021年为307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16] - 2022年电商分部负债为 - 208,081千港元,2021年为 - 215,525千港元;分销分部2022年为 - 164,920千港元,2021年为 - 135,496千港元;其他分部2021年为 - 162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16] - 2022年电商业务收入达738.7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546.0百万港元上升35.3%[37] - 2022年“双十一”电商销售总额约166.0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76.0百万港元按年大幅增长约118.4%[37] - 2022年分销业务销售额447.5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340.0百万港元上升31.7%[38] 会计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2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首次采用多项准则及修订本,对过往金额无重大影响,预计对当前及未来也无重大影响[10] - 公司正在评估若干未强制生效的新订会计准则及诠释对未来报告期和可预见未来交易的影响[11]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 - 公司供应超100个本地及海外品牌,提供超1,500项产品,开发了多个自家品牌[34] - 公司取得康萃樂中国总代理权,以及多个品牌的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代理权限[39] - 公司拥有“Boost & Guard (BG博健科研)”、“和汉”及“金门”等自有保健产品品牌[40] - 公司在法国、韩国及越南建立采购中心,深化海外布局[41] 旅客数据 - 2022年全年初步访港旅客数字为60.4万人次,按年增长561.5%,仅占2019年的1%左右[42] - 2022年12月旅客人次达16万,按年飙约16倍,按月升四成[42] 公司股权交易 - 2022年4月1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936万港元收购杰飞澳门有限公司余下20%股权[47] - 2023年2月17日拟912万港元收购康宁行12%股权[60] - 2023年3月17日以1700万港元出售Five Ocean 50%权益,交易于3月23日完成[61] - 出售Five Ocean代价通过健倍苗苗按每股0.85港元发行2000万股股份支付[61] - 出售Five Ocean各适用百分比率低于5%,不构成须公布交易[61] 公司会议与股份登记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1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53] - 为确定出席股东大会投票权,2023年5月29日至6月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55] - 为确定收取末期股息权利,2023年6月14日至6月1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55]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本财政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56]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王嘉俊一人兼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57][58] 公司董事会构成 - 董事会包括1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4] 公司法定股本情况 - 公司法定股本于2020年3月23日增至100,000,000港元,分为10,000,000,000股每股面值为0.01港元的股份[32]
满贯集团(03390)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05 16:33
年报补充资料 - 公司为2021年年报提供补充资料[1]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使用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进一步发展供应链及零售管理实际已使用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1420万港元[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进一步投资于品牌管理以提高大众对集团及产品的认识实际已使用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2660万港元[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偿还贷款实际已使用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0[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般营运资金实际已使用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0[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实际已使用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计4080万港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