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格医药(03347)

搜索文档
泰格医药(0334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8:1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66.031亿元,较2023年的73.84亿元下降10.6%[2] - 2024年公司毛利22.42亿元,较2023年的28.485亿元下降21.3%[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4.051亿元,较2023年的20.248亿元下降80.0%[2] - 2024年上市公司股东应占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549亿元,较2023年的14.772亿元下降42.1%[2]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0.47元,较2023年的2.34元下降79.9%[3] - 2024年公司总资产286.71亿元,较2023年的296.807亿元下降3.4%[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206.707亿元,较2023年的210.268亿元下降1.7%[3]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485亿元,较2023年的73.999亿元下降72.3%[3]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从738.4亿元降至660.31亿元,同比下降10.6%[37] - 报告期毛利22.42亿元,同比下降21.3%,毛利率从38.6%降至34.0%,服务成本降至43.611亿元[55] - 2024年直接人工成本22.343亿元,占收入33.8%;直接项目相关成本13.688亿元,占20.7%;间接成本7.58亿元,占11.5%[56]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同期的1.873亿元同比增加10.8%至报告期的2.076亿元,宣传相关费用同比下降29.4%[66] - 行政开支从同期的6.502亿元同比增加13.3%至报告期的7.368亿元,折旧及摊销开支增加2450万元,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增加2520万元[67] - 研发开支从同期的2.616亿元同比减少8.9%至报告期的2.384亿元[68] - 投资收入从同期的3.382亿元同比减少50.7%至报告期的1.666亿元,分占联营公司利润从同期的1.052亿元减少70.2%至报告期的3130万元,财务管理收入从同期的60万元增至报告期的7810万元,收购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一次性收入5580万元[69] - 公允价值变动从同期收益3.528亿元转为报告期亏损5.017亿元[70] - 财务成本报告期为3810万元,同期财务收入净额为1.083亿元,利息收入从同期的2.298亿元同比减少60.7%至报告期的9020万元,利息开支从同期的1.199亿元同比增加17.8%至报告期的1.412亿元[71] - 所得税开支由同期的3.386亿元减少36.0%至报告期间的2.166亿元,实际税率由同期的13.6%增至报告期间的32.6%[72] - 年内利润由同期的21.499亿元减少79.2%至报告期间的4.478亿元[7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由同期的20.248亿元减少80.0%至报告期间的4.051亿元[73] - 非控股股东应占利润由同期的1.251亿元减少65.9%至报告期间的0.427亿元[73]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549亿元,对比同期的14.772亿元同比减少42.1%[79]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率由同期的20.0%下降至报告期间的12.9%[79]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97亿元,较同期的11.504亿元减少4.6%[81] - 其他经营活动收取的现金由同期的2.813亿元同比减少37.8%至报告期间的1.75亿元[81] - 向及代表雇员支付的款项由同期的29.309亿元同比增加6.6%至报告期间的31.237亿元[81]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7.391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7.024亿元[81] - 报告期内,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7.391亿元,较同期的15.342亿元增加208.9%,主要因收购投资支付现金从21.421亿元增至61.761亿元,其中购买同业存单47.809亿元;出售投资收取现金从11.739亿元增加77.9%至20.885亿元[83] - 报告期内,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7.024亿元,同期为0.078亿元,主要因非控股股东注资从3.858亿元减至0.786亿元,偿还债务支付现金从25.167亿元增至38.802亿元[84]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末的12.607亿元增加7.9%至2024年末的13.598亿元[87] - 应收票据从2023年末的0.02亿元增加5.8亿元至2024年末的0.6亿元[87] - 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末的7.96亿元增加11.8%至2024年末的8.9亿元[88]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3年末的2.493亿元增加3.2%至2024年末的2.573亿元[89] - 合同资产从2023年末的23.644亿元增加5.9%至2024年末的25.047亿元[90] - 合同负债从2023年末的6.805亿元增加16.2%至2024年末的7.907亿元[90]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3年末的6.388亿元增加21.9%至2024年末的7.785亿元[91] - 在建工程从2023年末的3.243亿元增至2024年末的4.205亿元,同比增长29.7%[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上市股本证券投资6750万元,较2023年的2.737亿元减少75.3% [10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上市股权投资50.009亿元,较2023年的49.995亿元大致不变;非上市基金投资49.327亿元,较2023年的49.064亿元大致不变[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寿险保单4000万元,较2023年的3400万元增加17.6%;未上市债务工具1.337亿元,较2023年的9530万元增加[10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未偿还借款23.158亿元,其中短期借款19.922亿元,长期借款3.236亿元,平均借款利率2.70%,77.61%借款以人民币计值,22.04%为美元借款,未动用银行融资64.46亿元[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权益负债比率为9.6% [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租赁负债5.176亿元,较2023年的5.46亿元下跌5.2%,其中1.183亿元一年内到期,3.993亿元一年以上到期[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总额约2.405亿元,较2023年的6.143亿元减少;已承诺向杭州泰鲲投资70亿元[108]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合计62.9968522586亿元,较上年末113.4414112521亿元减少[178]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223.713305613亿元,较上年末183.3660122396亿元增加[178] - 2024年末资产总计286.7101578716亿元,较上年末296.8074234917亿元减少[178] - 2024年末流动负债合计36.6185246512亿元,较上年末41.3873629158亿元减少[179] - 2024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9.4468413545亿元,较上年末10.8844391233亿元减少[179] - 2024年末负债合计46.0653660057亿元,较上年末52.2718020391亿元减少[179] - 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06.7065344972亿元,较上年末210.2677472575亿元减少[180] - 2024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40.6447918659亿元,较上年末244.5356214526亿元减少[18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分部收入从416.81亿元减至317.81亿元,同比下降23.8%[37][39] - 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分部收入从321.59亿元增加6.5%至342.5亿元[37] - 中国区收入从423.45亿元降至354.79亿元,同比下降16.2%[37] - 境外收入从314.95亿元减至305.52亿元,同比下降3.0%[38] - 2024年公司海外临床CRO业务新签订单、收入和利润均高速增长[17] - 公司在境外进行中的单一区域临床试验由2024年6月30日的208个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233个[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执行国际多区域临床试验62个,累计多区域临床试验项目经验达148个[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美国临床运营团队超120人,覆盖美国25个州的65个城市,与美国45个州的超700家临床试验中心合作[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美国地区正在进行中的临床试验57个,其中国际多区域临床试验28个,公司累计在美国地区开展的临床试验数量超120个[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欧洲临床运营团队超110人,布局20个国家,累计执行超100个I–IV期临床试验[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韩国团队人员规模达428人,同比增长16%,进行中项目超140个[19] - 2024年公司完成对日本CRO公司Medical Edge的收购,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日本本土临床服务团队增至21人,有10个国际多区域临床试验项目[19] - 报告期内,国内临床试验卓越中心计划在原有250多家重点合作中心基础上,新签署20家战略合作中心[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增至831个[42][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I期项目331个、II期项目159个、III期项目203个、IV期项目27个、其他项目111个[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536个药物临床研究项目在境内开展,295个项目在境外开展[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境外有233个项目进行单一区域临床试验,62个项目进行多区域临床试验[43] - 2024年剔除特定疫苗项目相关收入影响,公司海外临床运营业务保持良好增长[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正在进行614个医疗器械项目,医疗器械团队服务全球超2100家客户,累计医疗器械和IVD注册项目经验6000余个,临床试验项目经验1000余个,助力6款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成功上市[46] - 公司医疗注册团队服务客户数从2023年12月31日的720家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845家,累计完成1230个项目,助力3个产品在中国上市,100个产品获监管机构受理,63项国际多区域临床试验IND申请获批[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球药物警戒专业团队规模达190人,业务新增在研项目224个,新增客户179家[48] - 报告期内,医学翻译业务新增66家客户,公司发布“医雅AI智能翻译平台”,预期将翻译效率提高100% - 200%,成本降低30%左右[49] - 2024年公司通过真实世界研究(RWS)支持多个注册项目获批,助力一项纳入1.5万例中国患者8年随访数据的大型研究获批上市[50] - 2024年公司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分部收入由同期的32.159亿元同比增长6.5%至34.25亿元[5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2024年6月30日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药物临床研究项目合计数量分别为752个、800个和831个[44] - 2024年公司新发布多个远程智能技术平台,并集成至泰格一体化DCT平台,约四分之一进行中的临床试验采用远程智能混合临床研究模式[44] - 报告期内,公司医疗器械团队承接国内多个首创产品临床运营服务,IVD服务开拓特色业务领域[46] - 2024年公司新增美国FDA IND项目39个,完成31项美国FDA IND递交并获临床批件[47] - 全球数统客户数量从340家增至407家,助力15款新药获批上市[51] - 现场管理团队完成344个项目,正在进行的现场管理项目从1952个增至2253个,核查通过率100%[52] - 方达控股累计通过核查超220次,为90个获批药物提供一致性评价服务,执行实验室服务项目4990个[53] - 独立中心影像团队新增项目超60个、客户超25家,累计助力33款新药获批上市[54]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分部毛利9.395亿元,同比减少41.0%,毛利率从38.2%降至29.6%[57]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分部利润率下滑因国内临床运营业务订单
泰格医药(0334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6:52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335.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5%[7] - 毛利为13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0%[7]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49.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5%[7] - 上市公司股东应占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4.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3%[7] - 毛利率为39.7%,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7]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率为14.7%,同比下降22.7个百分点[7] - 上市公司股东应占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率为19.1%,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7] - 基本每股盈利为0.57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6%[7] - 董事会决议不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8] - 公司报告期实现收入人民币3,358.2百万元,同比下降9.5%[17] - 公司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637.1百万元,同比下降22.2%;临床试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721.1百万元,同比增长7.1%[17]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收入同比下降22.2%,从人民币2,103.4百万元降至1,637.1百万元[18]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1,333.0百万元,同比下降10.0%,毛利率为39.7%[27] - 直接人工成本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为34.0%,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28] - 直接项目相关成本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为19.0%,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28]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毛利为人民币628.0百万元,同比下降24.9%,毛利率为38.4%[29] - 临床试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毛利为人民币705.0百万元,同比增长9.3%,毛利率为41.0%[30] - 销售及营销开支增加13.9%至人民币101.4百万元[32] - 行政开支增加8.7%至人民币376.6百万元[33] - 研发开支减少2.7%至人民币124.7百万元[34] - 投资收入减少28.5%至人民币70.7百万元[35] - 公允价值变动由正人民币529.8百万元转为负人民币98.4百万元,同比下降118.6%[36] - 财务成本净额减少81.7%至人民币16.1百万元[37] - 所得税开支减少30.7%至人民币132.5百万元[38] - 期内利润减少60.4%至人民币557.6百万元[3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潤为人民币640.3百万元[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潤率为19.1%[41]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40.3百万元,同比下降19.3%[43]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率由21.4%下降至19.1%[43] -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77.3百万元,同比减少52.7%[44]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621.8百万元,同比增加552.2%[45] - 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06.2百万元,同比减少66.8%[46]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由人民币1,260.7百万元增加至1,332.9百万元,增长5.7%[48] - 公司合同资产由人民币2,364.4百万元增加至2,811.8百万元,增长18.9%[50] - 公司合同负债由人民币680.5百万元增加至772.2百万元,增长13.5%[50]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由人民币2,977.0百万元增加至3,518.4百万元[55] - 公司金融资产由人民币10,288.3百万元增加至10,549.6百万元,增长2.5%[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金融资产总额为10,549,595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288,348千元增加2.5%[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上市股權投資為5,330,477千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4,998,402千元增加6.6%[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上市基金投資為4,996,513千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4,906,380千元增加1.8%[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上市股本證券投資為113,944千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273,679千元減少58.4%[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壽險保單金額為3,799千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3,443千元增加11.8%[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上市債務工具為62,636千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95,341千元減少34.3%[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償還借款為3,575,700千元,其中短期借款2,767,000千元,長期借款808,700千元[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權益負債比率為14.9%,較2023年12月31日的11.5%增加3.4個百分點[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償還租賃負債為493,800千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546,000千元下降9.6%[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訂立但尚未履行的資本承擔總額約為446,500千元,較2023年12月31日的614,300千元減少27.3%[64] - 公司持有杭州泰鯤50.0%股權,截至2024年6月30日,投資賬面值為人民幣315.34億元,佔總資產的10.4%[65] - 杭州泰鯤註冊資本為人民幣200億元,公司已繳足人民幣30億元[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杭州泰鯤資產淨值為人民幣486.94億元,報告期間產生利潤人民幣8170萬元[6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358,244,223.39元,同比下降9.5%[173] - 营业成本为2,025,196,633.70元,同比下降9.2%[173] - 研发费用为124,694,222.85元,同比下降2.6%[173] - 净利润为557,578,693.92元,同比下降60.4%[17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2,848,850.97元,同比下降64.5%[17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7元,同比下降64.6%[175] - 综合收益总额为527,207,758.67元,同比下降65.1%[17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480,528,767.54元,同比下降67.1%[175] -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为46,678,991.13元,同比下降12.0%[175] -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30,370,935.25元,同比下降129.4%[17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67亿元,同比下降27.0%[176] - 营业利润为2.49亿元,同比下降52.2%[176] - 净利润为2.03亿元,同比下降53.4%[17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7亿元,同比下降52.7%[17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22亿元,同比下降27.0%[17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6亿元,同比下降66.8%[18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1.63亿元,同比下降61.0%[18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同比下降54.0%[177] - 研发费用为4793万元,同比下降9.0%[176] - 销售费用为3613万元,同比增长19.1%[176] 业务发展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27个1类创新药,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4个[9] - 2024年上半年,中国CDE公开宣布的临床试验达2,297项,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329项[9]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开设的临床试验总数继续保持世界第一[9] - 2024年上半年,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在海外授权交易领域保持活跃,潜在总金额达243亿美元,同比增長110%[11] - 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对外授权交易数量已连续六個季度超過引進交易数量[11] - 2023年全球前20名药企在中国启动的新临床试验达293项,占全球临床试验的15.4%,较2018年的9.8%有大幅提升[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订单数量及金额较2023年上半年均实现大幅增长[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正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增至800个[11] - 2023年,公司在中国临床外包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为12.85%,是全球合同研究机构前10中唯一的中国公司,市场份额为1.46%[11] - 从2004年至2023年,公司累计为中國61%的已上市1类创新药研发提供了服务[11] - 公司成立临床运营策略委员会,提升RFPs成功率,促进订单转换[1] - 公司决定在治疗领域建立业务单元,首批成立细胞与基因疗法(CGT)、GLP-1和放射性药品业务单元[1] - 公司成立针对跨国药企(MNC)的解决方案服务部门,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1] - 公司继续投资以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为代表的海外市场,建立独立海外业务能力和品牌形象[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美国临床运营团队规模达到近100名员工,覆盖21个州的42个城市[1] - 公司完成对日本合同研究机构公司Medical Edge的收购,加强日本及亚太地区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及临床数据信息系统服务[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全球团队拥有超过1,000名临床监查员(CRA)、超过2,800名临床研究协调员(CRC)、超过800名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专家以及1,600余名实验室服务人员[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全球员工总数为9,348人,覆盖37个国家[14] - 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从752个增加至800个[19] - 2024年上半年,北美临床业务收入及新签订单继续快速增长[19] - 医疗注册团队客户数目从720名增加至779名,累计项目经验达1,121个[24] - 药物警戒业务新增106个签约项目及80家客户,全球客户超过250家,累计项目经验超过900个[24] - 医学翻译业务新增34家客户,服务客户超过630家,完成注册与备案翻译项目超过20,000个[24] - 医疗器械团队已服务超过2,100家全球客户,积累超过5,900个医疗器械和IVD项目注册项目经验[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购了NAMSA的中国分公司,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根据E2E模式完成了63个I期项目(包括BE项目)[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协助成功推出2款创新器械产品[24] - 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721.1百万元,同比增长7.1%[25] -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客户总数从296家增至330多家[25] -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团队助力11款新药在中国、美国和日本获批[25] - 现场管理团队已完成165个项目,正在进行的项目从1,952个增加至2,110个[26] - 现场管理团队覆盖中国超过140座城市,设置15个分支,覆盖1,100多家医院和临床试验中心[26] - 公司累計臨床試驗運營項目經驗超過3600個,包括800多項中國1類藥物臨床試驗,133項國際多區域臨床試驗[69] - 公司全球員工數量達到9348人,覆蓋全球37個國家[70] - 公司已建立藥品和醫療器械兩大一體化研發服務平台[71] - 公司在中國的辦事處和運營網絡超過150個,合作的中國臨床試驗機構數量超過1480家[74] - 公司在美國與45個州的超過700個臨床研究中心開展合作[74] - 公司已與77家臨床試驗卓越中心達成戰略聯盟,全國有273家核心合作中心[74] - 公司連續多年在中國臨床外包市場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也是唯一
泰格医药(0334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8:13
财务业绩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33.58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9.5%[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3.3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0.0%[7]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28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4.5%[7]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40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9.3%[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9.7%,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7]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率为14.7%,同比下降22.7个百分点[7]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率为19.1%,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7]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57人民币,同比下降64.6%[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未宣派中期股息[3] 业务发展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及临床研究领域保持平稳发展,政府给予前所未有的支持[13] - 公司在中国临床外包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为12.85%[18] - 公司是唯一一家排名全球合同研究机构前10的中国合同研究机构,市场份额为1.46%[18] - 公司自2004年成立至2023年间为中国61%的已上市1类创新药研发提供了服务[18] - 公司于2024年上半年为15个在中国获批的1类创新药提供服务,并助力2款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成功上市[18] - 公司正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由772个增至800个[18] - 公司成立了临床运营策略委员会,并建立了针对跨国药企的解决方案服务部门[19] - 公司在北美洲的临床运营业务和新订单继续快速增长,在美国建立了当地的医学监查和药物警戒团队[21] - 公司在海外(主要在美国、澳大利亚及南韩)正在进行的单一区域临床试验由194项增至208项,多区域临床试验累计处理133个[22] - 公司完成对日本合同研究机构Medical Edge的收购,进一步加强在日本及亚太地区的服务能力[23] 收入情况 - 公司的收入为人民币3,358.2百万元,同比下降9.5%,其中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2.2%[32] - 境内业务收入下降10.4%,达到人民币1,870.4百万元[33] - 境外业务收入下降8.4%,达到人民币1,487.8百万元[34]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收入下降22.2%,达到人民币1,637.1百万元[35] - 海外临床运营业务保持良好增长,北美临床业务收入及新签订单快速增长[36] 在研项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达800个[37][39] - 其中537个在中国进行,263个在海外进行[40][42] - 医疗器械和IVD项目达567个,服务超过2,100家全球客户[44] 其他业务 - 药物警戒业务持续增长,新增106个签约项目及80家客户[47] - 医学翻译业务新增34家客户,服务超过630家客户[48] 毛利及成本 - 臨床試驗相關服務及實驗室服務實現收入人民幣1,721.1百萬元,同比增長7.1%[1] - 公司毛利為人民幣1,333.0百萬元,毛利率為39.7%,基本保持穩定[4] - 直接人工成本佔營業收入的百分比為34.0%,較同期上升[6] - 臨床試驗技術服務板塊毛利同比下降24.9%,主要由於收入下滑[8] - 臨床試驗相關及實驗室服務毛利同比增長9.3%,毛利率為41.0%[10] 费用情况 - 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增加13.9%,主要由於團隊擴張和薪酬水平上升[13] - 公司行政开支同比增加8.7%,主要由于员工费用和折旧摊销增加[64] - 公司研发开支同比减少2.7%,主要由于员工费用和低值易耗品开支减少[65] 其他收支 - 公司投资收入同比减少28.5%,主要由于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和分享联营公司利润下降[66] - 公允价值变动由正转负,同比下降118.6%,主要由于二级市场下跌和投融资放缓[67] - 财務成本淨額同比減少81.7%,主要由於利息收入和匯兌收益下降,利息支出上升[68] - 公司所得税開支同比減少30.7%,實際稅率由12.0%上升至19.2%[69] 利润情况 - 公司期內利潤同比下降60.4%,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64.5%[70] - 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9.3%,淨利潤率由21.4%下降至19.1%[79] 现金流 - 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同比下降52.7%,投資活動現金淨流出大幅增加[80] - 公司融資活動現金淨流入同比下降66.8%[80] - 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人民幣177.3百萬元,同比減少52.7%[81] - 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人民幣4,621.8百萬元,同比增加552.2%[82] - 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人民幣206.2百萬元,同比減少[83] 资产负债情况 - 貿易應收款項增加5.7%至人民幣1,332.9百萬元[86] - 應收票據增加至人民幣13.6百萬元[87] - 其他
泰格医药(0334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16:36
公司业绩 - 2023年公司收入增长至人民币7,384.0百万元,同比增长4.2%[9][20][31] - 公司经调整后的归母净利润达人民币1,786.0百万元,同比增长7.2%[9][20][84] - 公司服务了22个中國已上市1类新药和6个中國已上市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11] - 公司累计为中国61%的已上市1类新药研发提供服务[11] - 公司在执行的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由680个增加至752个[11][42] - 公司在全球28个国家设立团队,海外员工达1,632人[12][33] - 公司在执行的海外单一地区临床试验达194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MRCT)达到59个[12] - 公司2023年净新增订单金额人民币7,852.0百万元,同比下滑18.8%[31] - 公司2023年手头积压业务为人民币14,080.0百万元,同比增长2.1%[31] - 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人民币7,384.0百万元,同比增长4.2%[20] - 公司毛利为2820.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3%[20] - 公司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經調整淨利潤为1786.0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7.2%[20] - 公司毛利率为38.2%,同比下降1.1%[20] - 公司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淨利潤率为27.4%,同比下降1.1%[20] - 公司每股經調整盈利(人民幣元)基本为2.06,同比增长6.7%[20] - 公司总资产为29680.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8.1%[20] - 公司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为21069.1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7.3%[20] - 公司总负债为5227.2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9.7%[20] - 公司权益负债比率为11.5%,同比增长2.2%[20] - 公司2023年境外收入由同期的人民币3,483.9百万元减至人民币3,149.5百万元,同比下降9.6%[41] - 公司2023年臨床試驗技術服務分部的收入由同期的人民币4,125.2百万元增长1.0%至人民币4,168.1百万元[42] - 公司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总数为752个,其中包括I期、II期、III期、IV期和其他项目[43] - 公司正在进行465个医疗器械和IVD项目,业务范围涵盖醫療器械和IVD臨床試驗運營、醫學監查、方案設计和醫學撰寫等,醫療器械和IVD業務營收增长显著[46] - 公司2023年内部DCT技术广泛应用于关键临床试验,覆盖多个治疗领域,13%的临床试验采用了远程智能混合临床研究模式[45] - 报告期间,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6%,达到3,215.9百万元,主要由于现场管理及患者招募服务增长强劲[55] - 全球客户数量同比增加31.3%,达到340家,公司在中国及海外市场开发新客户[56] - 公司完成对Nucro-Technics Holdings, Inc.及其子公司Nucro-Technics, Inc的收购,扩增了实验室面积,提升在北美的服务能力[58] - 公司影像评估团队为6款中国获批新药提供独立影像评估服务,建立了涵盖多个治疗领域的核心业务架构[59] 公司发展 - 公司在2023年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加速国际化进程[34] - 公司在2023年新增15个多区域临床试验项目,累计处理多区域临床试验项目经验超过127个[35] - 公司为中国61%的已上市I类新药提供服务,连续多年在中国临床外包市场占据最大市场份额[32] - 公司与52家临床试验卓越中心达成战略联盟,在全国有224家核心合作中心[133] 公司风险 - 公司业务受不可抗力事件、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事件的影响,可能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151] - 公司未能适应法规和政策更新或变更的风险,可能对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54] - 全球临床合同研究机构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面临多方面竞争,包括价格、服务质量、服务范围、能力等,竞争加剧可能对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156] - 公司未能有效管理业务扩张和战略实施的风险,可能导致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受到重大不利影响[157] - 公司未能遵守现行或未来法律、规例或行业标准变动的风险,可能对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158]
泰格医药(03347)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4-25 16:53
营业收入及净利润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660,204,321.44元,同比下降8.00%[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5,072,002.70元,同比下降58.65%[9]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4,204,460.07元,同比增长405.83%[9] - 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至144,204,460.07元,同比增长405.83%,主要由于经营相关支出减少所致[35] - 公司报告期内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至-119,716,564.11元,同比下降78.13%,主要由于对联营企业和少数股权投资减少所致[36] - 公司报告期内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至2,424,771.97元,同比下降99.20%,主要由于回购股份及购买少数股东权益增加所致[37] 资产负债表 - 公司资产负债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8,701,513.48元,同比下降79.35%[17] - 公司2024年3月31日的流动资产总额为11,661,670,938.83元,其中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45] - 公司2024年3月31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8,408,514,552.34元,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商誉等[46] - 公司2024年3月31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4,463,914,497.71元,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47] - 公司2024年3月31日的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072,979,118.96元,包括长期借款、租赁负债、递延收益等[48] 利润表 - 公司利润表中,其他收益为15,369,745.78元,同比增长198.25%[24] - 公司利润表中,投资收益为-3,591,151.18元,同比下降113.93%[25] - 公司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2,753,272.78元,同比下降92.77%[26] - 公司利润表中,信用减值损失为-10,652,196.93元,同比下降30.09%[27] - 公司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为-7,752,329.78元,同比增长41.16%[28] - 公司报告期内资产处置收益增加,达到1,152,370.67元,主要由于长期资产处置收益增加所致[29] - 公司报告期内營業外收入减少至301,243.15元,同比下降64.48%,主要由于政府非经营补助减少所致[30] - 公司报告期内營業外支出减少至133,267.61元,同比下降80.51%,主要由于上期收购子公司或有对价的公允价值变动所致[31] - 公司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下降至235,072,002.70元,同比下降58.65%,主要由于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及營业收入下降所致[32] - 公司少数股东损益增加至77,498,370.69元,主要由于非全资子公司利润增加所致[33] 股东情况 - 公司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6,740人,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中,叶小平持股最多,占比20.49%[38] - 公司前十名股东中,叶小平和曹晓春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书》,两人为一致行动人、公司实际控制人[40] - 公司本期解除限售股份共计171,687,044股,涉及董事叶小平、曹晓春和李晓日[43] - 公司补选第五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毓文女士,任期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董事会任期届满[43] 财务表现 - 本期营业总收入为1,660,204,321.44元,较上期下降8.1%[49] - 本期营业总成本为1,305,287,804.37元,较上期下降4.1%[49] - 本期营业利润为362,196,228.41元,较上期下降42.6%[50] - 本期净利润为312,570,373.39元,较上期下降45.0%[50] - 本期每股基本收益为0.27元,较上期下降59.1%[51]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90,331,159.48元,较上期下降44.3%[51] - 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4,204,460.07元,较上期增加405.3%[52] - 本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716,564.11元,较上期改善为盈利[53] - 本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24,771.97元,较上期增加688.6%[53]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5,074,061.17,较上期-11,111,360.82有所改善[5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1,838,606.76,较上期-227,954,720.76有显著增长[5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421,779,976.61,较期初余额7,399,941,369.85有所增加[54]
泰格医药(0334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6:3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度公司收入为7384.0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4.2%[1] - 2023年度公司毛利为2820.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3%[1] - 2023年度公司净利润为2026.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0.5%[1] - 2023年度公司毛利率为38.2%,较去年下降1.1%[1] - 公司总资产为29680.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8.1%[2] - 公司总负债为5227.2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9.7%[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399.9百万人民币,较去年下降4.9%[2] - 公司权益负债比率为11.5%,较去年增加2.2%[2]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人民币7,384.0百万元,同比增长4.2%[13] - 公司2023年净新增订单金额人民币7,852.0百万元,同比下滑18.8%[13] - 公司协助批准了22个中国1类新药以及6个中国创新医疗器械,维持在中国领先临床合同研究机构的地位[14] - 公司2023年前20大客户中有8家是跨国大药企,有11家是上市公司[15]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员工数量达到9,701人,覆盖28个国家,其中海外员工1,632人[16] 公司国际化发展 - 公司在境外进行中的单一区域临床试验由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188个增至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194个[18] - 公司在EMEA成立新医疗器械团队并支持了超过10个临床器械试验[18] - 公司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加速国际化进程,未来将通过扩张和并购进行全球商务拓展[19] 公司业务领域拓展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同比增长17.6%,主要受益于在中国临床服务市场的领先地位和药物、医疗器械项目的临床试验运营收入增加[25] - 公司的现场管理和患者招募业务在2023年实现快速增长,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科研事务、医学影像、真实世界研究和药物警戒等服务收入稳步增长[26] - 公司的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0%,主要受中国客户持续需求和海外临床试验业务快速增长影响[28] 公司财务管理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經調整淨利潤为1,786.0百萬元,同比增加7.2%[67]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为931.3百萬元,同比减少17.8%[69]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为1,315.1百萬元,同比减少48.7%[70]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为7.8百萬元,同期所得为809.2百萬元[71]
泰格医药(03347)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0-27 17:27
营业收入相关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9.40亿元,同比增长7.05%;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56.50亿元,同比增长4.52%[13] - 营业收入为56.50亿元,较上年同期54.06亿元增长4.52%,剔除特定疫苗项目后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40%[20] - 本期营业总收入56.50亿元,上期为54.06亿元,同比增长4.52%[39] 净利润相关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91亿元,同比增长19.05%;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8.80亿元,同比增长17.13%[13]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4.05亿元,同比下降3.75%;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1.98亿元,同比增长0.53%[13] - 本期营业利润23.12亿元,上期为20.01亿元,同比增长15.53%[39] - 利润总额本期为23.14亿元,上期为20.06亿元,同比增长15.37%[40] - 净利润本期为20.28亿元,上期为17.72亿元,同比增长14.43%[40] 现金流相关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73亿元,同比下降18.51%[1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93亿元,较上年同期-24.11亿元减少33.94%,因收回投资现金增加及取得子公司现金净额减少[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5亿元,较上年同期7.94亿元减少40.18%,因回购股份及购买少数股东权益减少[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53.03亿元,上期为52.48亿元,同比增长1.05%[4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46.31亿元,上期为44.23亿元,同比增长4.70%[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6.73亿元,上期为8.25亿元,同比下降18.51%[4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7.31亿元,上期为4.43亿元,同比增长64.63%[4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3.23亿元,上期为28.54亿元,同比下降18.60%[4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30.58亿元,上期为29.53亿元,同比增长3.53%[4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5.83亿元,上期为21.60亿元,同比增长19.58%[44] 资产与权益相关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00.7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5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210.6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54%[15] - 2023年9月30日资产总计300.72亿元,较1月1日的274.47亿元增长9.56%[37] - 2023年9月30日负债合计55.21亿元,较1月1日的47.65亿元增长15.86%[37] - 2023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245.51亿元,较1月1日的226.81亿元增长8.24%[37] - 2023年9月30日货币资金74.17亿元,较1月1日的78.58亿元减少5.61%[37] - 2023年9月30日应收账款11.76亿元,较1月1日的10.28亿元增长14.42%[37] - 2023年9月30日短期借款25.34亿元,较1月1日的18.49亿元增长37.05%[37] 损益相关 - 本报告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5.11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4.52万元[16] - 本报告期计入当期损益政府补助206.96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052.14万元[16] - 税金及附加为2143.60万元,较上年同期1382.17万元增长55.09%,因增值税增加附加税费相应增加[20] - 其他收益为1060.21万元,较上年同期1751.67万元减少39.47%,因收到政府补助减少[20] - 投资收益为1.28亿元,较上年同期9246.61万元增长38.14%,因处置及持有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增加[20]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7.10亿元,较上年同期4.03亿元增长76.46%,因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21] - 信用减值损失为-3357.98万元,较上年同期-1842.36万元增长82.27%,因计提应收账款等坏账准备增加[22] - 资产减值损失为-1176.44万元,较上年同期-2658.74万元减少55.75%,因计提合同资产坏账准备减少[23] 应收款项相关 - 本报告期应收票据期末余额2.22亿元,较期初增长267.39%,因收到客户银行承兑汇票[19] - 本报告期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8682.88万元,较期初增长41.73%,因应收利息增加及新增合并子公司[19] 合同资产相关 - 本报告期合同资产期末余额26.07亿元,较期初增长30.53%,因收入增加合同资产相应增加[19] 营业成本相关 - 本期营业总成本41.42亿元,上期为38.73亿元,同比增长6.96%[39] 每股收益相关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2.17元,上期为1.86元,同比增长16.67%[40] 股东与高管相关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6356,叶小平和曹晓春为一致行动人、公司实际控制人[26][35] - 叶小平、曹晓春、李晓日高管锁定股每年解限25%,ZHUAN YIN高管离任后半年内100%股份锁定[37]
泰格医药(0334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7 16:49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3,710.9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3.2%[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1,466.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3.4%[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淨利潤为1,388.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6.5%[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率为39.5%[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1.61人民币元,同比增长16.7%[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經調整盈利为1.04人民币元,同比增长3.0%[7] - 公司实现毛利人民币1,466.3百万元,同比增长3.4%,毛利率为39.5%,服务成本增加至2,244.6百万元[49] - 公司的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分部毛利人民币825.5百万元,同比增长3.1%,毛利率由36.9%上升至39.2%,部分原因是服务效率提高和新冠肺炎相关试验减少[52] - 臨床試驗相關服務及實驗室服務分部的毛利由617.6百萬元增加至640.8百萬元,增幅3.8%[55] - 臨床試驗相關服務及實驗室服務分部的毛利率由43.4%下降至39.9%[56] - 其他收入由128.8百萬元增加至147.1百萬元,增幅14.2%[58] - 其他收益及虧損淨額由468.6百萬元增加至571.8百萬元,增幅22.0%[59] - 外匯收益淨額由3.8百萬元增加至20.5百萬元[60] - 銷售及營銷開支由80.0百萬元增加至89.0百萬元,增幅11.3%[62] - 行政開支由321.4百萬元增加至350.2百萬元,增幅9.0%[63] - 研發開支由110.5百萬元增加至128.1百萬元,增幅15.9%[64] - 分佔聯營公司利潤由35.6百萬元增加至63.7百萬元,增幅78.9%[65] - 所得稅開支由162.2百萬元增加至191.1百萬元,增幅17.8%[67] - 公司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调整淨利润为895.6百万元,同比增长2.2%[73] - 公司經調整淨利潤率由24.4%降至24.1%[74] - 公司經調整每股基本盈利为1.04元[73] - 公司經調整每股攤薄盈利为1.03元[73] - 公司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为252.5百万元,同比增加2.6%[76] - 公司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为586.3百万元,同比减少61.3%[76] - 公司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为621.3百万元[78] - 公司主要以人民幣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8] - 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经营活动所得现金、银行贷款及H股首次公开发售[79] 业务发展 - 公司自2023年开始,业务恢复常态化,持续实施业务连续性计划以维持和扩大业务[8] - 全球醫療市場需求持续增长,全球研发支出相对稳健,推动生命科学和临床试验的创新和发展[9] - 公司致力于成为客户的首选合作伙伴,不断扩展创新服务,搭建完善数字化技术平台,加速医药产品市场化进程[12]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保持在中国临床服务行业的领先地位,处理了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HGRAC)临床研究备案项目总数的12.4%[13]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收入排名前20的客户中有6名为顶尖跨国制药公司,15名为公众上市公司[13]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收购克罗地亚Marti Farm,并整合了Marti Farm的臨床運營及藥物警戒團隊,加强了在欧洲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臨床服務的能力[19] - 公司正在进行的藥物臨床研究项目数量从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680个增至772个[30] - 公司在中国进行的藥物臨床研究项目数量为503个,海外为269个,其中207个为单一区域試驗[31] - 公司的醫療器械團隊已服务超过1,700家全球客户,积累超过5,700个醫療器械和IVD項目註冊经验[34] - 公司的註冊團隊客户数量从649名增至700名,累计項目经验达940个,协助7个產品在中國获得註冊和批准[35] - 公司的藥物警戒服務新增簽約項目75个,新增客户59名[36] - 公司的醫學翻譯服務新增52家客户,主要客户包括跨国製藥及醫療器械公司[37]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真实世界研究业务持续扩大,与跨国制药公司合作,加强与大学和医院的合作,引入DCT技术和模式,提高项目效率并降低成本[39] - 公司的疫苗临床服务团队在多个国家开展了14个新冠肺炎疫苗项目,覆盖17个国家,累计入组受试者超过15万人[40] - 公司的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同比增
泰格医药(0334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8-28 17:31
2019年限制性股份计划关键指标 - 2019年限制性股份计划授予价为每股人民币39.83元,后因发行红股调整至每股人民币26.55元[6][8] - 2019年6月6日授予核心技术(业务)员工的限制性股份,期初2,106,496份,归属2,099,011份,失效7,485份,期末0份[9] - 2019年12月9日授予核心技术(业务)员工的限制性股份,期初370,774份,归属358,115份,失效12,659份,期末0份[9] - 2019年限制性股份计划首次授予的归属比例为首个归属期30%、第二个归属期30%、第三个归属期40%[9] - 2019年限制性股份计划预留授予的归属比例为首个归属期50%、第二个归属期50%[10] 2019年购股计划关键指标 - 2019年购股计划平均购回價格为每股人民币44.25元,2,120,803股股份按此价格转拨至信托单位[13] - 2019年购股计划下筹集的资金总额不得超过人民币100百万元,最高基金单位数目为100百万个[15] - 2019年购股计划截至2022年1月1日尚未行使单位合计1,272,604个,报告期内授予0个,归属1,272,604个,失效0个,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0个,报告期内紧接计划股份归属日期前的A股加权平均收市价为104.46元[17][18] 2020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关键指标 - 2020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平均购回价为每股44.25元,2021年2月1日286,372股股份按此价格转拨至该计划信托单位,初始期限36个月,截至2022年已终止[20][21] - 2020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购股计划下筹集资金总额不少于10百万元且不超过15百万元,最高基金单位数目为15百万个,认购价为每个基金单位1元[22] - 2020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截至2022年1月1日尚未行使单位286,372个,报告期内授予0个,归属及解禁181,600个,失效0个,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104,772个,报告期内紧接股份归属日期前的股份加权平均收市价为103.27元[25][26]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关键指标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于2022年11月23日通过,激励对象为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相关股份为公司自二级市场回购的A股[28]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出的限制性股票总数为6,829,784股,占2022年年度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78%,参与者股份数目最高不超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29]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有效期自2022年11月25日起,最长不超60个月,截至2022年年度报告日期,余下年期约为四年零七个月[30]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归属期自首次授予日起12 - 24个月,归属比例40%;第二归属期自首次授予日起24 - 36个月,归属比例30%;第三归属期自首次授予日起36 - 48个月,归属比例30%[31]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限制性股票首个归属期为自预留授予日起12个月后首个交易日至24个月内最后一个交易日,归属比例50%[32]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限制性股票第二个归属期为自预留授予日起24个月后首个交易日至36个月内最后一个交易日,归属比例50%[32]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均为每股人民币69元[32][33]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1个交易日A股交易均价的70%为每股人民币57.95元[32]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20个交易日A股交易均价的70%为每股人民币60.35元[32]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60个交易日A股交易均价的70%为每股人民币67.67元[32]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120个交易日A股交易均价的70%为每股人民币68.30元[32] 报告期内限制性股份相关其他数据 - 报告期内根据公司所有计划可授出的A股数目除以报告期内已发行A股的加权平均股份数目为0.91%[2] - 报告期内公司购回及注销20,144份限制性股份[8] - 报告期内,紧接限制性股份归属日期前的股份加权平均收市價为人民币100.18元[11] 财政年度限制性股票数目情况 - 财政年度初获授限制性股票数目为6,829,784股,年末为零[3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目为6,829,784股[35]
泰格医药(0334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5 18: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入37.10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35.942亿元增长3.2%,毛利14.663亿元,同比增长3.4% [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13.883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1.92亿元增长16.5% [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39.5%,与2022年同期持平,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率37.4%,同比提升4.2% [1]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1.61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6.7%,摊薄每股盈利1.60元,同比增长15.9% [1]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由人民币3594.2百万元增至3610.9百万元,同比增长3.2%[23] - 报告期内,服务成本由同期的21.759亿元增加3.2%至报告期的22.446亿元 [46] - 2023年报告期内实现毛利14.663亿元,同比增长3.4%,毛利率为39.5% [45] - 其他收入由同期的1.288亿元同比增加14.2%至1.471亿元 [53]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5.718亿元,较同期的4.686亿元同比增加22.0% [54] - 销售及营销开支由同期的8000万元同比增加11.3%至8900万元 [56] - 行政开支由同期的3.214亿元同比增加9.0%至3.502亿元 [57] - 研发开支从同期的1.105亿元增加15.9%至报告期的1.281亿元[58] - 分占联营公司利润从同期的3560万元增加78.9%至报告期的6370万元[59] - 财务成本从同期的3100万元增加70.3%至报告期的5280万元,银行借款利息开支从1940万元增加至3850万元[60] - 所得税开支从同期的1.622亿元增加17.8%至报告期的1.911亿元,实际税率从11.0%增加至11.9%,除税前利润从14.799亿元增加至15.991亿元[61] - 期内利润从同期的13.176亿元增加6.9%至报告期的14.081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从11.92亿元增加16.5%至13.883亿元,非控制权权益应占利润从1256万元减少84.2%至198万元[62]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净利润从同期的8.765亿元增加2.2%至报告期的8.95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从24.4%减少至24.1%[67]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同期的2.46亿元增加2.6%至报告期的2.525亿元,销售产品及服务所得现金增加9210万元,增加2.9%,购买产品及服务支付的现金减少1.905亿元,减少15.1%,支付给雇员及为雇员支付现金增加2.582亿元,增加20.3%[68]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从同期的15.146亿元减少61.3%至报告期的5.863亿元,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股息收入从100万元增加至1090万元,出售所得款项从2.562亿元增加至3.834亿元,购买金额从4.978亿元减少至4.187亿元,收购子公司增加5.763亿元[69] - 报告期内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213亿元,上年同期为5.567亿元;获得银行借款14.559亿元,偿还银行借款8.968亿元[70] - 贸易应收款项、应收票据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11.863亿元增加17.9%至2023年6月30日的13.985亿元[73]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7.18亿元增加60.0%至2023年6月30日的11.491亿元[74] - 应付薪金及花红从29.29亿元减少37.9%至18.19亿元[75] - 合同资产从2022年12月31日的19.973亿元增加18.4%至2023年6月30日的23.641亿元[76] - 合同负债从2022年12月31日的9.398亿元减少7.2%至2023年6月30日的8.764亿元[77]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2年12月31日的9.767亿元增加7.5%至2023年6月30日的10.498亿元[78] - 无形资产从2022年12月31日的2.761亿元减少2.1%至2023年6月30日的2.704亿元[79] - 使用權資產从2022年12月31日的6.224亿元减少6.2%至2023年6月30日的5.841亿元[80]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及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从2022年12月31日的99.927亿元增加6.4%至2023年6月30日的106.333亿元[82] - 报告期内,公司退出投资实现收益1.523亿元,去年同期为8070万元[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上市股本证券投资达5.298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74.2%[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上市股权投资为49.711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5.3%[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上市基金投资为50.96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3.6%[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寿险保单金额为300万元,较2022年末增加11.1%[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借款26.787亿元,其中短期借款23.901亿元,长期借款2.886亿元,86%为人民币借款,14%为美元借款[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权益负债比率为11.2%,2022年末为9.3%[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偿还租赁负债5.725亿元,较2022年末下降5.6%[9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7.1085亿元,2022年同期为35.94209亿元,同比增长3.24%[168] - 期内利润为14.0809亿元,2022年同期为13.17626亿元,同比增长6.86%[168] - 基本每股盈利为1.61元,2022年同期为1.38元,同比增长16.67%[169]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76.9242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3.41353亿元,增长8.27%[17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19.7424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1.0192亿元,增长7.86%[17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6.332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29569亿元,增长24.23%[170]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0.7557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35913亿元,增长3.83%[171]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39.5784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6.81028亿元,增长5.63%[1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37.1085亿元,2022年同期为35.94209亿元,同比增长3.24%[178][181][182] - 2023年上半年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21.0335亿元,2022年同期为21.72146亿元,同比下降3.17%;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16.075亿元,2022年同期为14.22063亿元,同比增长13.04%[178][18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14.66282亿元,2022年同期为14.18328亿元,同比增长3.38%[18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1.599145亿元,2022年同期为1.479865亿元,同比增长8.06%[181] - 按地区划分,2023年上半年来自中国的收入20.87365亿元,2022年同期为16.80838亿元,同比增长24.18%;来自其他海外国家及地区的收入16.23485亿元,2022年同期为19.13371亿元,同比下降15.15%[182]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1.22538亿元,2022年同期为1.12928亿元,同比增长8.51%[183] - 2023年上半年外汇收益净额2.0534亿元,2022年同期为0.3781亿元,同比增长443.08%[184]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5281.5万元,2022年同期为3103.5万元,同比增长70.18%[184]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1910.55万元,2022年同期为1622.39万元,同比增长17.76%[185]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605元,2022年同期为1.379元,同比增长16.39%[18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为13.88亿元,2022年同期为11.92亿元[186] - 2023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盈利为13.88亿元,2022年同期为11.89亿元[186] - 2023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65亿股,2022年同期为8.64亿股[186] - 2023年上半年就2022年及2021年度分别派付末期股息4.76亿元及4.32亿元,公司董事决定不派付中期股息[188]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35亿元,2022年同期为1.21亿元[189]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确认使用权资产1402.5万元,2022年同期为3708.1万元[190]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购无形资产约534.2万元,2022年同期为560.5万元[1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商誉账面价值为25.49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24.85亿元[1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及金融产品为106.09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99.64亿元[19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1.49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7.18亿元[19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90天内为115,340千元,91天至1年为45,151千元,超过1年为13,906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138,716千元、16,284千元、2,958千元[198] - 2023年6月30日有保证及无担保银行贷款为371,863千元,无保证及无担保银行贷款为2,306,796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340,232千元、1,769,918千元,2022年还有无保证及有担保银行贷款2,706千元[198] - 2023年6月30日流动及非流动借款按要求或一年内偿还2,390,088千元,一年以上但不超两年为53,912千元,两年以上但不超五年为193,166千元,五年以上为41,493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1,868,215千元、28,778千元、165,329千元、50,534千元[198]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项金额为288,57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4,641千元[198] - 2023年6月30日应计花红为43,640千元,与收购Quintara Discovery, Inc.有关的应付或然代价为43,297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31,424千元、40,736千元,2022年还有与收购北京百林格有关的应付或然代价532千元[19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注销20,144股限制性股份,扣除库存股份644,000元,包括扣减股本20,000元及股份溢价624,000元[199] - 2023年6月30日库存股份数目为7,469,650股,收购成本为869,340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7,469,650股、869,340千元[200] - 2022年公司购回3,909,800股库存股份,成本为369,391千元[200] - 2022年注销20,144股库存股份,成本为644千元[200]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