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CASH集团(02483)

搜索文档
K CASH集团(0248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9 20: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利息收入为281,597千港元,2023年为248,734千港元[2][4] - 2024年年内溢利为63,754千港元,2023年为51,566千港元[2][4]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2.75港仙,2023年为13.42港仙[2][4]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为每股3港仙,特别股息为每股2.5港仙,2023年末期股息为每股1.998港仙,无特别股息[2]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6,428千港元,2023年为218,368千港元[5] - 2024年向客户提供贷款及垫款为1,232,380千港元,2023年为964,392千港元[5] - 2024年资产总值为1,449,835千港元,2023年为1,241,597千港元[5] - 2024年权益总额为917,600千港元,2023年为880,890千港元[5] - 2024年负债总额为532,235千港元,2023年为360,707千港元[5] - 2024年利息收入为281,597千港元,2023年为248,734千港元,其中无抵押业主贷款2024年为202,626千港元,2023年为170,890千港元[15] - 2024年其他收入为9,629千港元,2023年为4,959千港元,其他(亏损)/收益净额2024年为 - 2,758千港元,2023年为84千港元[15] - 2024年开支为104,825千港元,2023年为105,623千港元,其中广告及市场推广开支2024年为23,205千港元,2023年为11,409千港元[17] - 2024年即期所得税为14,623 + 80 - 410 = 14,293千港元,2023年为16,703千港元,递延所得税2024年为 - 4,021千港元,2023年为 - 1,529千港元[19] - 2024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63,754千港元,2023年为51,566千港元[21] - 2024年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500,000千股,2023年为384,246千股[21]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2.75港仙,2023年为13.42港仙[21] - 2024年中期股息为每股3.4港仙,共17,000千港元;2023年末期股息为每股1.998港仙,共9,990千港元[23]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3.0港仙及特别股息每股2.5港仙,共27,500千港元[25] - 2024年向客户提供贷款及垫款总额为1,349,315千港元,2023年为1,073,847千港元[26] - 2024年减值拨备为116,935千港元,2023年为109,455千港元[26] - 2024年预期信贷亏损净额为77,364,000港元,2023年为55,757,000港元[27] - 2024年应收贷款减值拨备为116,935,000港元,2023年为109,455,000港元[28] - 2024年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491,902千港元,2023年为342,629千港元,利率范围为每年5.10%至10.00%(2023年:4.58%至9.98%)[31] - 利息收入从248.7百万港元增加32.9百万港元或13.2%至281.6百万港元[38] - 其他收入为9.6百万港元(2023年:5.0百万港元),增加主要因银行利息及信用卡收入增加[40] - 利息开支为31.0百万港元(2023年:25.2百万港元),增加5.8百万港元或23.0%,因新融资所致[41]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为64.2百万港元(2023年:80.8百万港元),减少16.6百万港元或20.6%,因上市开支减少[42][43] - 销售开支为40.6百万港元(2023年:24.8百万港元),增加15.8百万港元或63.7%,因更多广告及推广活动[44] - 报告期内预期信贷亏损净额为7740万港元,2023年为5580万港元[45] - 报告期内溢利达6380万港元,2023年为5160万港元[46]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9.17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09亿港元[48]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6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84亿港元[48]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为27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万港元[48]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贷为4.91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26亿港元[48] - 2023年及2024年银行借贷(不包括税务贷款)及计息关连垫款分别为3.243亿港元及4.674亿港元[50] - 2023年及2024年上述借贷实际利率分别介于每年7.81%至9.93%及每年5.10%至10.0%[50] - 2024年应付最大资金提供者的利息(按利息开支计,不包括税务贷款)占利息开支总额约66.6%,2023年为88.6%[50] - 2024年无抵押业主贷款即期金额为846,387千港元,2023年为600,500千港元;私人贷款即期金额2024年为237,146千港元,2023年为219,540千港元;中小企贷款即期金额2024年为23,025千港元,2023年为43,170千港元;信用卡垫款即期金额2024年为11,853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57] - 2024年减值拨备总计116,935千港元,2023年为109,455千港元,其中无抵押业主贷款2024年为20,212千港元,2023年为21,019千港元;私人贷款2024年为65,115千港元,2023年为72,104千港元;中小企贷款2024年为29,819千港元,2023年为16,332千港元;信用卡垫款2024年为1,789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58]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0.45,2023年为0.16[59] - 2024年资产回报率为4.7%,2023年为4.4%;权益回报率2024年为7.1%,2023年为6.4%;利息覆盖率2024年为3.4倍,2023年为3.7倍;净利息收益率2024年为19.7%,2023年为21.3%[59] - 2024年无抵押业主贷款净利息收益率为18.7%,2023年为19.9%;私人贷款2024年为23.5%,2023年为25.9%;中小企贷款2024年为18.8%,2023年为20.0%[59] - 2024年12月31日,若干应收贷款总额合共5.476亿港元(2023年:8.211亿港元)用作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的抵押[71] - 报告期内,五大客户(以所产生利息收入厘定)占收益总额约3.0%(2023年:2.1%),五大客户的尚未偿还应收贷款总值占应收贷款总额约2.6%(2023年:1.9%)[7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雇用61名(2023年12月31日:62名)雇员,报告期内,雇员福利开支为4080万港元(2023年:4070万港元)[75] - 董事会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建议末期股息每股3港仙(2023年:每股1.998港仙)及特别股息每股2.5港仙(2023年:无)[77] 公司上市相关信息 - 公司于2023年12月5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7] - 2023年12月5日公司通过将股份溢价账进账金额12,500港元拨充资本,发行125,000,000股股份,上市发售价为每股1.8港元,收取所得款项总额225,000,000港元[20] - 2024年用作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已就2023年12月5日资本化发行374,990,000股股份的影响作出追溯调整[20] - 公司股份于2023年12月5日在联交所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2.25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812亿港元[86] 会计准则生效信息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生效[1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相关准则修订本于2026年1月1日生效[1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第19号及香港诠释第5号(2020年)于2027年1月1日生效[1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无抵押业主贷款为主要收益来源,占报告期收益约72.0%(2023年:68.7%),利息收入上升18.5%至202.6百万港元,应收贷款从784.0百万港元增至1,037.0百万港元[34] - 私人贷款利息收入下降0.2%至66.4百万港元,占报告期收益约23.6%(2023年:26.7%),应收贷款从242.3百万港元增至253.1百万港元[35] - 中小企贷款利息收入下降1.5%至11.2百万港元,占报告期收益约4.0%(2023年:4.6%),应收贷款从47.5百万港元减至47.2百万港元[35] - 报告期内信用卡利息收入为1.4百万港元,信用卡垫款为12.0百万港元[36] 公司业务策略与展望 - 公司业务承受借款人违约风险,将密切监控及完善信贷和风险政策[61] - 贷款组合增长取决于资金是否充足,公司将确保借贷在监控比率内并开拓资金来源[62] - 公司推出先买后付服务并开始提供信用卡垫款,发展新业务时会谨慎行事[63] - 香港消费情绪弱、楼市未复苏,政府措施短期将提振市场,公司预期资金提供者利率维持,将发掘新资金来源推动贷款组合增长[64] - 2025年公司将完善及升级人工智能信贷模型,金融科技团队将探索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业务流程效率[67] 公司平台建设与业务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建立数码市场推广平台和数据及智能平台[68] - 报告期内,公司并无进行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69] 公司投资与负债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70] - 集团业务活动以港元计值,外汇风险主要来自以日圆计值的借贷,报告期内未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已安排外汇远期合约对冲[72] - 截至公告日期,集团并无有关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的任何未来计划[7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76] 公司资金用途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加强科技能力方面可供动用金额为3060万港元,报告期内实际使用790万港元,尚未动用金额为2270万港元,预计2026年12月前悉數動用[8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扩大贷款组合方面可供动用金额为1.336亿港元,报告期内已全部动用[8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一般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可供动用金额为1700万港元,报告期内已全部动用[86] 公司股东大会及股息相关安排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5月28日举行[88] - 为确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投票资格,公司于2025年5月23日至5月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记录日期为5月28日[89] - 为确定股东获派建议末期股息及特别股息权利,公司于2025年6月3日至6月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记录日期为6月5日[90] 报告期与公告相关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92]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李根泰先生及黄卓诗女士等[93]
K CASH集团(0248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0 17:4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K CASH集团有限公司,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代号为2483[1] - 公司于2022年10月25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3年12月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9]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于香港从事提供无抵押贷款[19] 财务资料审阅情况 - 核数师已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中期财务资料,包括资产负债表、全面收益表等[5][7] - 香港联合交易所规定中期财务资料报告须符合相关条文及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5][7] - 核数师根据香港审阅准则第2410号进行审阅,范围小于审计,不发表审计意见[6][8] - 基于审阅,未发现集团中期财务资料未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的情况[10] - 中期简明综合资产负债表的比较信息基于2023年12月31日的经审计综合财务报表[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中期简明综合全面收益表、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注的比较信息未经审计或审阅[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按相关规定及准则编制[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136,02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5,993千港元;利息开支2024年为14,585千港元,2023年为11,574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净额为121,44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4,419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5,04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59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41,58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4,649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41,28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4,401千港元;所得税开支2024年为6,978千港元,2023年为8,223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34,30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178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6.86港仙,2023年同期为6.98港仙[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1,290,99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41,597千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905,20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0,890千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385,7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0,707千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9,66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429千港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4,52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5,664千港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103千港元,2023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88,488千港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58,294千港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8,368千港元,期末为60,074千港元;2023年同期增加净额为50,395千港元,期初为24,131千港元,期末为74,526千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136,02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5,993千港元[3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5,04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59千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其他(亏损)/收益净额为 - 92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02千港元[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开支为14,545,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0,551,000港元[3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估计应课税溢利按16.5%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与2023年一致[35]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34,307,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26,178,000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6.86港仙,2023年同期为6.98港仙[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机器及设备账面净值为2,821,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08,000港元[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总额为1,183,454,000港元,减值拨备为113,911,000港元,预期亏损率为9.6%;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总额为1,073,847,000港元,减值拨备为109,455,000港元,预期亏损率为10.2%[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在中期简明综合全面收益表中确认预期信贷亏损净额36,407,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29,669,000港元[42][43] - 2024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为20,055,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9,669,000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广告及市场推广开支为7,722,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7,031,000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6,478,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4,287,000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短期租赁有关开支为3,066,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2,319,000港元[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客户贷款及垫款减值拨备为1.1391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9455亿港元[44][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无抵押业主贷款未逾期为391,170千港元,逾期1 - 30日为124,027千港元等;2023年12月31日未逾期为363,312千港元,逾期1 - 30日为100,272千港元等[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无抵押私人贷款未逾期为184,116千港元,逾期1 - 30日为23,523千港元等;2023年12月31日未逾期为188,348千港元,逾期1 - 30日为16,645千港元等[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小企贷款未逾期为48,018千港元,逾期1 - 30日为4,795千港元等;2023年12月31日未逾期为32,370千港元,逾期1 - 30日为4,538千港元等[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信用卡未逾期为2,703千港元,逾期1 - 30日为585千港元等;2023年12月31日无相关数据[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为4,54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14千港元;按金为7,98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866千港元;其他应收款项为40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28千港元[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经收回资产账面价值为16,04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445千港元[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经收回资产估计市值约为2649.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2954.2万港元[54][55] - 2024年经收回资产减值拨备期初为715千港元,期末为763千港元;2023年期初为156千港元,期末为715千港元[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贷为290,979千港元,其他借贷为54,28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银行借贷为312,569千港元,其他借贷为30,060千港元[56]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及其他借贷利率为3.00% - 9.65%;2023年12月31日为4.58% - 9.98%[56][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1年内须偿还的借贷金额为294,526千港元,1至2年须偿还的为50,73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金额分别为316,792千港元和25,837千港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融资总额约408,455,000港元,未提取融资额度约64,00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金额分别为340,344,000港元和29,000,000港元[58][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按港元计值为320,979千港元,按日元计值为24,28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仅按港元计值为342,629千港元[59] - 2024年上半年股息为9,990,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00,000,000港元[60] - 2024年3月22日,董事会建议2023年度末期股息9,990,000港元,于6月21日派付[60][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半年度结束时未确认股息为17,000,000港元[64] - 2024年8月19日,董事会决议宣派中期股息每股3.4港仙,总计17,000,000港元,截至6月30日未确认为应付股息[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为35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6万港元有所增加[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关联方款项为76.3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2万港元大幅增加[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最终控股公司款项为0,2023年12月31日为-1.3万港元[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为-1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9万港元略有增加[68] - 2024年上半年,从关联方智能合约有限公司收到的租金收入为256.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18.4万港元[73] - 报告期内,无抵押业主贷款仍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贡献约71.2%的收入,利息收入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16.3%至9680万港元[77] - 报告期内,无抵押业主贷款的应收贷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7.84亿港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8.813亿港元[77] - 报告期内,个人贷款利息收入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9.7%至3300万港元,占报告期收入约24.3%[78] - 报告期内,中小企业贷款利息收入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7.2%至580万港元[7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利息收入1.36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26亿港元上升8.0%[82][85] - 无抵押业主贷款利息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8320万港元增加16.3%至2024年上半年的9680万港元,应收贷款从2023年底的7.84亿港元增至2024年6月底的8.813亿港元[79][82][85] - 私人贷款利息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3660万港元减少9.7%至2024年上半年的3300万港元,应收贷款从2023年底的2.423亿港元微降至2024年6月底的2.389亿港元[79][80][83][84][85] - 中小企贷款利息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620万港元减少7.2%至2024年上半年的580万港元,应收贷款从2023年底的4750万港元增至2024年6月底的5820万港元[79][80][83][84][85] - 报告期内公司录得其他收入50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50万港元[86][92] - 报告期内公司利息支出146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160万港元,增加25.9%[87] - 报告期内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320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3930万港元,减少18.6%[88]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开支156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300万港元,增加20.1%[89] - 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预期信贷亏损分别为2970万港元和3640万港元[90] - 报告期内公司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为343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262
K CASH集团(0248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9 22: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为136,02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5,993千港元[1][2][13][14][32] - 期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34,30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178千港元[1][2][38] - 期内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6.86港仙,2023年同期为6.98港仙[1][2][26][27]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0,07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8,368千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向客户提供贷款及垫款为1,069,54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64,392千港元[3][1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1,290,99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41,597千港元[3][4]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905,20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0,890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385,7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0,707千港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504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59千港元;其他(亏损)╱收益净额为 - 92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02千港元[13] - 2024年6月30日,预期亏损率为9.6%,2023年12月31日为10.2%[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预期信贷亏损净额36407000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29669000港元[1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向客户提供贷款及垫款减值拨备为1.1391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9455亿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贷为29.097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2569亿港元;其他借贷为5.428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06亿港元[21] - 2024年6月30日,须于1年内偿还的借贷金额为29.452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6792亿港元;1至2年偿还的为5.073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837亿港元[2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融资总额约4.0845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0344亿港元;未提取融资额度约为64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00万港元[21]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以港元计值为32.097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2629亿港元;以日元计值为2.4286亿港元[23] - 2024年股息为999万港元,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为1亿港元[24] - 2024年未确认股息为17000千港元,2023年为100000千港元;2024年8月19日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3.4港仙,合计17000000港元[2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34307千港元,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500000千股,每股基本盈利为6.86港仙;2023年上半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6178千港元、375000千股、6.98港仙[26]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估计应课税溢利均按16.5%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2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50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50万港元[33] - 2024年上半年利息开支1460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160万港元增加300万港元或25.9%[34] - 2024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开支3200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930万港元减少730万港元或18.6%[35]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开支1560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300万港元增加260万港元或20.1%[3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9.05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09亿港元[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总计11.83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738亿港元[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分别有55项和65项与公司借款人订立的贷款协议[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整体平均贷款规模为15.6万港元,2023年为15.01万港元[4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整体平均贷款年期为35.7个月,2023年为35.8个月[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无抵押业主贷款即期金额为6.77732亿港元,2023年为6.005亿港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私人贷款逾期90日以上金额为1356万港元,2023年为1601.4万港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小企贷款逾期90日以上金额为120.2万港元,2023年为231.5万港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信用卡应收贷款为500万港元,2023年无相关贷款[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减值拨备总计1.13911亿港元,2023年为1.09455亿港元[4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为0.36,2023年12月31日为0.16;2024年上半年利息覆盖率为3.8倍,2023年为4.0倍[47] - 2024年6月30日,若干应收贷款总额919.0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821.1百万港元)及已抵押银行存款75.7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无)用作银行及其他借贷抵押[5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雇员59名(2023年12月31日:62名),报告期内雇员福利开支为19.5百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19.2百万港元)[55] 股息相关 - 董事会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3.4港仙[1][25][56] - 2024年3月22日,董事会建议就2023年度向股东派发末期股息999万港元,已于6月21日派发[24] - 公司将于2024年9月3日至9月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65] - 为符合资格享有中期股息,所有股份过户文件连同相关股票须不迟于2024年9月2日下午4时30分送交公司香港证券登记处[65] - 中期股息预期于2024年9月20日派发[65] 业务活动与政策 - 公司自2024年开展信用卡费收入和人寿保险计划投资新业务活动,并制定相关会计政策[8][9] - 2024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采用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对本期及过往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无影响[10] - 已颁布但2024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未生效且未提早采纳的准则及诠释,预计对公司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无抵押业主贷款总额为8.8127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84021亿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无抵押私人贷款总额为2.3893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2295亿港元[18] - 2024年6月30日,中小企贷款总额为5819.7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753.1万港元[18] - 无抵押业主贷款是公司主要收益来源,占报告期收益约71.2%,利息收入较2023年上半年上升16.3%至9680万港元,应收贷款从78400万港元增至88130万港元[30] - 私人贷款利息收入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9.7%至3300万港元,占报告期收益约24.3%,应收贷款从24230万港元轻微减至23890万港元[30] - 中小企贷款利息收入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7.2%至580万港元,应收贷款从4750万港元增至5820万港元[30] - 公司在香港试推PayKool信用卡,已产生利息收入,预期收益将逐步增长[31] - 来自无抵押业主贷款的利息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8320万港元增加1360万港元或16.3%至2024年上半年的9680万港元[32] - 来自私人贷款的利息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3660万港元减少360万港元或9.7%至2024年上半年的3300万港元[32] - 来自中小企贷款的利息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620万港元减少40万港元或7.2%至2024年上半年的580万港元[32] 公司运营相关 - 报告期内公司无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及资产出售[50]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投资,公告日期也无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51] -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活动以港元计值,外汇风险主要来自日元计值借贷,但无重大外汇风险[53] - 报告期内公司未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外币交易波动,公告日期已安排外汇远期合约对冲外汇风险[5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无)[56] - 审核委员会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业绩,并无不同意见[59] - 报告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包括出售库存股份)[62]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股份于2023年12月5日在联交所上市及买卖,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2.25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812亿港元[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加强科技能力已动用金额为3060万港元,扩大贷款组合已动用金额为1.336亿港元,一般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已动用金额为1700万港元,总计已动用1.812亿港元[64] - 截至报告期,加强科技能力已动用金额为270万港元,扩大贷款组合已动用金额为5020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已动用金额为820万港元,总计已动用6110万港元[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加强科技能力已动用金额为380万港元,扩大贷款组合已动用金额为8340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已动用金额为880万港元,总计已动用9600万港元[64] - 加强科技能力、扩大贷款组合、一般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累计已动用金额分别为650万港元、1.336亿港元、1700万港元,总计已动用1.571亿港元[64] - 加强科技能力悉數動用餘下所得款项净额的预期时间为2026年12月前[64] 报告披露相关 - 公司于报告期的中期报告将适时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上刊登[66]
K CASH集团(0248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7:31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2483,于2023年12月5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5,11] - 公司于2022年10月25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于2023年12月5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74] - 公司于2023年12月5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2.25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812亿港元[19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利息收入为2.487亿港元,较2022年的2.339亿港元增长6.3%[7,12] - 2023年利息收入净额为2.236亿港元,2022年为2.11亿港元[7] - 2023年经营溢利为6720万港元,2022年为8270万港元[7] - 2023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6670万港元,2022年为8190万港元[7] - 2023年年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5160万港元,2022年为6790万港元[7] - 2023年经调整纯利(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为7380万港元,2022年为7320万港元[7] - 2023年资产总值为12.416亿港元,2022年为10.873亿港元[7] - 2023年负债总额为3.607亿港元,2022年为3.668亿港元[7] - 2023年权益总额为8.809亿港元,2022年为7.205亿港元[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溢利为5160万港元,2022年为6790万港元[1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调整纯利为7380万港元,2022年为7320万港元[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贷款为9.644亿港元,较2022年的9.138亿港元上升5.5%[15] - 报告期其他收入为500万港元,较2022年的1010万港元减少[37] - 报告期利息开支为2520万港元,较2022年的2300万港元增加220万港元或9.7%[38] - 报告期一般及行政开支为8080万港元,较2022年的6610万港元增加1470万港元或22.2%[39] - 报告期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516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6790万港元[42] - 2023年公司年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51,566,2022年为67,865;2023年上市开支为22,274,2022年为5,315;2023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为73,840,2022年为73,180[4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为8.809亿港元,2022年为7.205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84亿港元,2022年为0.241亿港元;应付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为0.01亿港元,2022年为零;银行及其他借贷为3.426亿港元,2022年为3.031亿港元[4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动用银行融资为0.29亿港元[51] - 2022年和2023年公司银行借贷(不包括税务贷款)及计息关连垫款分别为3.094亿港元及3.243亿港元;实际利率分别介乎每年5.50%至6.88%及每年7.81%至9.93%;应付最大资金提供者的利息(按利息开支计,不包括税务贷款)分别占利息开支总额约85.5%及88.6%[52] - 2023年和2022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0.16和0.47[60] - 2023年和2022年资产回报率分别为4.4%和5.7%[60] - 2023年和2022年权益回报率分别为6.4%和9.9%[60] - 2023年和2022年利息覆盖率分别为3.7倍和4.6倍[60] - 2023年和2022年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21.3%和23.2%[60] - 报告期内,五大客户占收益总额约2.1%(2022年:2.1%),五大客户的尚未偿还应收贷款总值占应收贷款总额约1.9%(2022年:2.0%)[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雇用62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68名)[86] - 报告期内,雇员福利开支为4070万港元(2022年:4760万港元)[8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或然负债[89] - 2022年和2023年已撇销未偿还应收贷款分别为4020万港元和6180万港元[1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无抵押业主贷款是主要收益来源,占报告期集团收益约68.7%,利息收入上升16.4%至17090万港元,应收贷款从7.3亿港元增至7.84亿港元[30] - 私人贷款利息收入下降10.9%至6650万港元,占报告期集团收益约26.7%,应收贷款从2.345亿港元增至2.423亿港元[31] - 中小企贷款利息收入下降5.6%至1140万港元,占报告期集团收益约4.6%,应收贷款从5430万港元减至4750万港元[31] - 集团利息收入增加1480万港元或6.3%,从2.339亿港元增至2.487亿港元,主要源自无抵押业主贷款业务[33] - 无抵押业主贷款平均贷款结余上升10.9%,从6.824亿港元增至7.57亿港元[35] - 私人贷款平均贷款结余下降3.5%,从2.471亿港元降至2.384亿港元;中小企贷款平均贷款结余下降1.9%,从5190万港元降至5090万港元[3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抵押业主贷款账户数目为2,443个,金额为7.84亿港元,占比73.0%;2022年账户数目为2,502个,金额为7.3亿港元,占比71.7%[5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私人贷款账户数目为4,752个,金额为2.423亿港元,占比22.6%;2022年账户数目为4,786个,金额为2.345亿港元,占比23.0%[5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中小企业贷款账户数目为65个,金额为0.475亿港元,占比4.4%;2022年账户数目为90个,金额为0.543亿港元,占比5.3%[55] - 2023年公司无抵押业主贷款平均贷款规模为319,200港元,2022年为321,700港元[57] - 2023年公司私人贷款平均贷款规模为61,900港元,2022年为65,000港元[57] - 2023年公司中小企业贷款平均贷款规模为1,080,500港元,2022年为899,400港元[57] - 2023年无抵押业主贷款、私人贷款、中小企贷款和整体平均贷款年期分别为60.4个月、23.1个月、29.4个月和35.8个月,2022年分别为59.2个月、23.2个月、28.0个月和35.1个月[58] - 2023年无抵押业主贷款、私人贷款、中小企贷款和整体平均实际利率分别为29.1%、39.6%、24.1%和36.3%,2022年分别为29.9%、41.9%、23.9%和38.5%[58] - 2023年无抵押业主贷款、私人贷款、中小企贷款和整体利率范围分别为20.4% - 42.0%、25.2% - 48.0%、22.0% - 25.1%和20.4% - 48.0%,2022年分别为20.4% - 42.8%、24.0% - 48.0%、21.8% - 24.0%和20.4% - 48.0%[58] - 2023年无抵押业主贷款、私人贷款、中小企贷款未逾期金额分别为600,500千港元、219,540千港元、43,170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568,368千港元、212,120千港元、48,675千港元[59] - 2023年无抵押业主贷款、私人贷款、中小企贷款减值拨备分别为21,019千港元、72,104千港元、16,332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16,559千港元、71,398千港元、17,044千港元,2023年总计减值拨备为109,455千港元,2022年为105,001千港元[59] 业务发展与战略 - 自2024年3月起公司贷款产品通过业务合作伙伴的手机钱包平台及电子商务平台推广[20] - 公司经加强的K Cash GO平台目前处于设计及分析阶段,预计2024年稍后整合科技至运营及业务流程[22] - 公司于2023年底推出客户数据平台,应用后有望洞察客户行为并优化获客[22] - 公司于2023年12月试推先买后付平台Paykool,个人可申请PayKool信用卡[24] - 公司将继续赞助数码市场推广及电视节目、推出广告活动提升先买后付业务知名度[25] - 公司将继续完善信贷评估及信贷风险管理政策以提升盈利能力和贷款信贷表现[25] - 公司正与日本的众筹平台接洽寻求海外资金来源[21] - 公司推出先买后付服务以把握增长机遇,但实施受多种不可控因素影响[67] - 自2024年3月起,贷款产品通过合作伙伴平台推广,同时寻求海外资金来源并与日本众筹平台接洽[73] - 加强K Cash GO平台处于设计分析阶段,2024年稍后将整合科技到业务流程;2023年底推出客户数据平台[74] - 2023年12月试推先买后付平台Paykool,将继续开发其功能[75] - 公司将赞助推广活动提升先买后付业务知名度,完善信贷评估和风险管理政策[77] 公司运营与管理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企业事项[7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若干应收贷款总额82110万港元用作借贷抵押(2022年为74580万港元)[79][80] -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以港元计值,无重大外汇风险,未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81][82] - 公司信贷审查及批核流程由IDCM、“eAML”系统、机器学习及区块链技术等科技应用支持[91] - 网上签立的贷款协议将在公司区块链贷款记录系统中储存,可减轻重复贷款申请的风险[94] - 公司实施区块链数码合约核实系统,使私人贷款协议去中心化及数字化,降低未经许可修改已签立协议的风险[94] - 公司对中小企申请人进行背景调查,中小企仪表板可连接申请人或借款人的POS系统,收集和审阅其实时交易及营运数据[96] - 开展信贷批核流程前,公司会利用可靠独立的原文件核实客户身份,进行认识客户程序[97] - 公司根据IDCM将私人贷款申请人分类为不同的信贷评级,使用风险为本定价,反映每名借款人的独特风险概况[100] - 公司采用「混合」风险管理方法确保贷款活动不超可承受风险上限[103] - 公司在借款人触发风险指标时接收提示,如遇新法律诉讼或物业所有权变动[104] - 公司实行监控措施管理及减低网络安全风险,如使用加密VPN和HTTPS协议[106] - 公司执行董事负责营运风险监控框架,每月检讨营运事宜并监督合规[107][108] - 公司每日监控现金流入流出,按滚存基准维持备用现金[110] - 公司承受银行借贷和租赁负债的公平值及现金流利率风险,暂无对冲政策[111] - 公司业务依《放债人条例》经营,受香港金融制裁和反洗钱法律规管[112] - 公司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评估贷款减值,厘定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水平[114] - 公司每周拟备逾期贷款清单跟进,依靠业务风险引擎处理违约事件[118][119] - 公司对拥有物业的违约借款人最有效贷款收回方法是获取押记令,可在获得售卖令后出售物业收回判定债项[122] - 公司委聘追收代理协助贷款追讨流程,内部追收员与其紧密合作并设政策确保其合规[123] 公司人员信息 - 李根泰52岁,2023年3月20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有超20年持牌放债业务经验[124][125] - 黄卓诗44岁,2023年3月20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营运总监,有超20年持牌放债业务经验[127][129] - 李常盛87岁,2023年3月20日起任董事会主席兼非执行董事,有超20年持牌放债业务经验[132][134] - 李根泰持有美国南加州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及香港大学建筑项目管理硕士学位[126] - 黄卓诗持有香港理工大学当代英语文学士学位及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30] - 李常盛毕业于中国漳州农学院,持有香港管理专业协会物业估值证书课程证书及美国国际美洲大学工商管理荣誉哲学博士学位[137] - 李根泰自2003年12月和2008年4月起分别任K Cash Express及K Cash董事[124] - 李常盛自1999年3月和2008年4月起分别任K Cash Express及K Cash董事[133] - 李碧葱女士83岁,自2023年3月20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在持牌放債業務有超20年经验[138][139] - 陳詠詩女士47岁,自2023年3月20
K CASH集团(0248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2 18:44
利润情况 - 2023年度利息收入为248,734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233,944千港元增长[1] - 2023年度经调整純利为73,840千港元,与2022年度的73,180千港元持平[1] - 2023年度年内每股盈利为13.42港仙,较2018年度的18.10港仙下降[1] - 2023年度利息收入净额为4,959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10,094千港元下降[2] - 2023年度经营溢利为475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803千港元下降[2] - 2023年度年内每股盈利为13.42港仙,较2022年度的18.10港仙下降[2] - 2023年度经调整純利为73,840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73,180千港元有所增长[36] 财务状况 - 2023年度资产总值为1,241,597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1,087,307千港元增加[3] - 2023年度股本为880,840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720,539千港元增加[3] - 2023年度负债总额为1,241,597千港元,较2022年度的1,087,307千港元增加[3] - 二零二三年度资产净值为880.9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720.5百万港元有所增长[37] - 二零二三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8.4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24.1百万港元有显著增长[37] - 二零二三年资产负债率为0.16,较二零二二年的0.47有显著改善[47] 贷款业务 - 2023年利息收入分别为无抵押業主貸款 170,890千港元,无抵押私人贷款 66,457千港元,中小型企业贷款 11,387千港元[12] - 二零二三年无抵押业主贷款即期贷款金额为784,021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加了54,061千港元[22] - 二零二三年银行贷款金额为342,629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加了39,534千港元[23] - 二零二三年度无抵押業主貸款账户数目为2443,贷款总额为784.0百万港元,占总贷款比例为73.0%[43] - 二零二三年度私人贷款账户数目为65,贷款总额为47.5百万港元,占总贷款比例为4.4%[43] - 二零二三年度中小企贷款账户数目为7260,贷款总额为1073.8百万港元,占总贷款比例为100.0%[43] 经营策略 - 公司计划推出先买后付服务作为扩展计划的一部分[50] - 公司将继续扩大贷款组合并通过采用各种科技扩大业务规模[51] - 公司将继续探索不同合作伙伴以扩大贷款组合[53] - 公司计划通过科技提高效率并维持贷款组合增长[53] - 公司将继续冠名赞助电视节目以提升公众对先买后付业务的认识[57] - 公司将继续完善信贷评估及信贷风险管理政策以提升盈利能力[57] 股东回报 - 2023年股息为100,000千港元[18] - 董事会建议每股派发1.998港仙的末期股息,将于股东周年大会后派发[68]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所载适用守则条文[70] - 公司採納标准守则,董事已确认遵守必须标准[71] - 公司已審閱会计原则及财务申报事宜,包括审阅经审计财务报表[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