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众诚能源(02337)
icon
搜索文档
众诚能源(0233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6 16:51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 2337 年 報 2024 目錄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財務摘要 | 3 | | 主席報告 | 4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7 | | 企業管治報告 | 17 |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 27 | |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 | 83 | | 董事會報告 | 87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98 | | 綜合損益表 | 105 | |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106 |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107 | | 綜合權益變動表 | 109 | | 綜合現金流量表 | 110 | | 財務報表附註 | 112 | | 財務概要 | 172 | 公司資料 董事會 薪酬委員會成員 執行董事 趙金岷先生 (主席兼行政總裁) 劉英武先生 馬海東先生 王志偉先生 邊曉丹女士(於二零二四年八月二十九日獲委任) 非執行董事 徐輝林先生(自二零二四年二月二十九日起辭任) 獨立非執行董事 蘇丹女士 劉英傑先生 張志峰先生 公司秘書 盧偉傑先生, ACCA、FCPA、CFA 授權代表 馬海東先生 盧偉傑先生 審核委員會成員 劉英傑先生 ...
众诚能源(0233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22:3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收益约77.243亿元,较2023年的约73.469亿元增加约5%[2]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6780万元,较2023年的约3950万元增加约72%[2]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8元,2023年为0.11元[2] - 2024年毛利4.3985亿元,2023年为4.22263亿元[3] - 2024年经营溢利1.2285亿元,2023年为1.13598亿元[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9431.3万元,2023年为6407.3万元[3] - 2024年年内溢利7065.6万元,2023年为4330.4万元[3] - 2024年年底非流动资产5.43559亿元,2023年年底为5.81631亿元[5] - 2024年年底资产净值5.47955亿元,2023年年底为5.12107亿元[6] - 2024年总收益为7,724,326千元,2023年为7,346,895千元[14][15] - 2024年可呈报分部收益为7801266千元,2023年为7436401千元,同比增长4.91%[21][23] - 2024年可呈报分部毛利为439850千元,2023年为422263千元,同比增长4.16%[21][2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94313千元,2023年为64073千元,同比增长47.19%[23] - 2024年其他收入为5353千元,2023年为10053千元,同比下降46.75%[23][25] - 2024年员工成本为159090千元,2023年为158532千元,同比增长0.35%[23][26] - 2024年折旧开支为62798千元,2023年为71702千元,同比下降12.42%[23][28]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1835千元,2023年为拨回2147千元[2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普通股权益股东应占溢利67791000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74502000股计算,2023年分别为39489000元及374502000股[29]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29630千元,2023年为34258千元,同比下降13.51%[31] - 2024年应收票据为66000千元,2023年为0千元[31] - 2024年末贸易应收款项1个月内为33,643千元,2023年末为3,006千元;1 - 3个月为552千元[32] - 2024年末来自关联方购买存货的预付款项为630,468千元,第三方为255,985千元;2023年末关联方为386,291千元,第三方为523,741千元[33] - 2024年末应付第三方贸易应付款项为2,748千元,2023年末为7,160千元;2023年末应付票据为20,000千元[34] - 2024年末应付员工相关成本为6,345千元,2023年末为7,027千元;客户按金2024年末为2,143千元,2023年末为1,532千元[35] - 2024年末应付一名关联方款项为125,965千元,2023年末为348,438千元;应付合作加油站款项2024年末为28,691千元,2023年末为25,889千元[35] - 2024年末合约负债 - 有关成品油批发应付关联方预付款为102,085千元,第三方为138,068千元;2023年末关联方为7,516千元,第三方为135,409千元[35] - 2024年末租赁负债一年内为87,357千元,一年后但两年内为34,201千元,两年后但五年内为114,238千元,五年后为29,099千元;2023年末对应分别为82,317千元、38,782千元、108,123千元、69,423千元[37] - 2024年末应付关联方租赁负债为245,640千元,第三方为19,255千元;2023年末关联方为273,082千元,第三方为25,563千元[37] - 2024年度长春伊通河代表公司向供应商结算付款总金额为2,680,520,000元,2023年为1,817,175,000元;其中2024年以银行承兑汇票支付1,875,000,000元,2023年为1,095,110,000元[3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欠长春伊通河125,965,000元未支付,2023年12月31日为348,438,000元[38] - 2024年公司收益为772430万元,较2023年增加37740万元或5%,主要因石油产品销量增加[51]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由2023年的692460万元上升5%至728450万元,毛利为43990万元,毛利率为6%,与2023年持平[5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为180万元,2023年为减值收益约210万元[53] - 2024年其他收入为540万元,较2023年减少470万元,主要因政府补贴减少[54] - 2024年员工成本为15910万元,较2023年增加60万元,主要因员工退休福利计划供款增加[55] - 其他经营开支从人民币9060万元增加至人民币9860万元,融资成本从约人民币3440万元降至约人民币2970万元[56] - 2024年除税前溢利增加人民币3020万元,达到人民币9430万元[58]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从人民币2080万元增加人民币290万元(14%)至人民币2370万元[59] - 2024年公司纯利为人民币7070万元,较2023年增加人民币2740万元[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约为人民币18.773亿元,权益总额增加7%至人民币5.48亿元[61]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1.586亿元[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为人民币1550万元,资本承担为人民币2710万元[63] - 2024年12月31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约为人民币9.332亿元[6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比率为71%(2023年12月31日:73%)[6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拟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1500万港元,每股普通股股息0.04港元[2] - 2024年建议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4港元,金额为13,87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零[40] - 2024年批准特别股息每股普通股0.08港元,金额为27,34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零[41] - 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4港元,待股东批准后于2025年7月18日派发[83] - 建议末期股息待股东批准后,将派付予2025年6月27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6月25 - 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须于6月24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85]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成品油及天然气收益为7,635,274千元,2023年为7,264,316千元[14] - 2024年提供运输服务收益为75,212千元,2023年为67,693千元[14] - 2024年提供特许经营服务收益为11,159千元,2023年为14,581千元[14] - 2024年买卖压缩天然气及液化石油气收益为2,681千元,2023年为305千元[14] - 2024年公司成品油销售收入约739570万元,按年上升约5%,占同年总收益约96%,销量约为102.8万吨,较去年上升约13%[48] - 2024年公司天然气销售收入25340万元,按年下跌5%,占同年总收益3%,压缩天然气销量达4710万立方米,较去年减少31%[49] - 2024年公司运输收入7520万元,按年上升11%,占同年总收益1%,捷利物流及其附属公司拥有及管理一支逾100辆危险品运输车的车队[5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6年12月1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7年10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7] - 公司按业务线管理业务,有三个可呈报分部[18] - 呈报分部以毛利进行计量,部分收支及资产负债不按独立分部计量[19] - 2020年8月24日公司收购加油业务,委托管理协议期限为十年,到期集团获优先续约权[3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东北部经营77座加油站,其中吉林省56座、黑龙江省1座、辽宁省20座[46][47] 行业环境数据 - 2024年中国GDP首次达135万亿元,同比增长5%[43] - 2024年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46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2%;进口天然气13,169万吨,同比增长9.9%;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43] - 2024年1 - 12月国内天然气重卡终端销量为17.8万辆,同比增长17%[44] - 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44] - 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及销量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44]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升9.3个百分点[44] - 2024年我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21,282万吨,同比增长1.8%;进口原油55,342万吨,同比下降1.9%;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70,843万吨,同比下降1.6%[45] - 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为2.7%左右,中国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79] - 全球石油需求量有望从2024年的83万桶/日增加至2025年略高于100万桶/日,亚洲市场贡献近60%增长[80] - 2025年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供应量预计增加150万桶/日,国际油价面临下行压力[80] - 2025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预计增长2%以下,主要由亚洲市场支撑[81]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将顺应能源转型大势,深耕加气加油站运营业务,优化天然气、石油分销及运输业务[82] - 公司将把握新能源汽车加气站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增长机遇[8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在2024年度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若干独立非执行董事因香港以外事务未出席2024年6月19日的股东大会[86] - 自2020年12月31日起,赵先生兼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87] - 公司于2017年9月21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刘英杰先生、苏丹女士及张志峰先生,已审阅2024年度全年业绩[88] - 公司董事在2024年度一直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9] - 2024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0] - 自上市至公告日期,公司一直维持充足公众持股量[91] - 公司组织章程及开曼群岛法例无优先购买权相关条文[92] 财务审计与报告 - 公司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准则修订,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1] - 毕马威已核对公司2024年度初步公告与综合财务报表初稿财务数据一致,但不发表意见或出具鉴证结论[93] - 本年度业绩公告已刊登,公司将适时寄发2024年度年报并在网站刊载[94] 其他事项 - 所得款项净额原分配总计11.56亿千港元,经修订分配总计相同,截至2024年3月27日已动用11.2161亿千港元,结余3439万千港元[6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以及银行承兑汇票信贷以账面价值3380万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投资物业作抵押,银行贷款及银行承兑汇票信贷为2.86亿元,已使用2.5134亿元[6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3000万元及银行承兑汇票信贷3000万元由最终控股股东等作个人担保[69] - 公告日期及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不知悉有任何重大或然负债[7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375名雇员[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概无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或同意授出购股权[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概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72] - 集团报告期销售额及采购额大部分以人民币计值,现无外币对冲政策[73] - 集团销售成本及毛利率受成品油及天然气采购价格波动直接影响
众诚能源(0233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2 16:38
财务表现 - 收益同比增加20.6%至38.39亿人民幣[5] - 毛利率增加至6%,同比提升1個百分點[5] - 期內溢利增加290.9%至2794萬人民幣[6] - 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增加319.1%至2697萬人民幣[6] -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為0.07人民幣[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79亿人民幣,较2023年同期的0.64亿人民幣有大幅增长[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其他综合收益0.89亿人民幣,较2023年同期的0.32亿人民幣有所增加[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38.39亿人民幣,同比增长20.6%[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毛利为21.20亿人民幣,同比增长22.8%[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综合溢利为4.21亿人民幣,同比增长297.8%[24] - 期內溢利約為人民幣27.9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人民幣20.8百萬元[69] 资产负债情况 - 資產總值為16.81億人民幣,較去年底減少12.2%[5] - 資產淨值為5.12億人民幣,較去年底減少90.0%[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16.81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14亿人民币有所下降[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总负债为8.92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41亿人民币有所下降[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为11.23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33亿人民币有所下降[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为8.92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41亿人民币有所下降[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净值为2.31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2亿人民币有所增加[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7.89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7.74亿人民币有所增加[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为2.76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62亿人民币有所增加[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权益总额为5.14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5.12亿人民币有所增加[9] - 资产总值约为人民幣1,681.3百萬元,權益總額約為人民幣513.6百萬元[70] 现金流情况 -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94亿元人民币[12]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926万元人民币[12]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20亿元人民币[1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35亿元人民币[12] 收入构成 - 销售成品油及天然气收入为37.91亿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3%[18] - 來自提供運輸服務的收益為3.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2%[18] - 來自提供特許經營服務的收益為9,411萬元人民幣[18] - 來自買賣壓縮天然氣及液化石油氣的收益為1,567萬元人民幣[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的收益約為人民幣3,839.4百萬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增加約21%[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銷售成品油收益為36.76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1.2%[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銷售天然氣收益為1.4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8.7%[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提供運輸服務收益為6.44億人民幣,與去年同期持平[23] 成本费用 - 融資成本為1370萬人民幣,同比減少11.5%[6] - 所得稅為1413萬人民幣,同比增加312.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員工成本為8.3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8%[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折舊開支為3.27億人民幣,同比下降12.7%[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融資成本為1.37億人民幣,同比下降11.5%[27] - 貿易應收款項減值虧損約為人民幣1.0百萬元[62] - 其他收入約為人民幣3.6百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約人民幣2.3百萬元[63] - 員工成本約為人民幣83.1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人民幣1.4百萬元[64] - 其他經營開支增加20%至約人民幣43.6百萬元,主要由於期內法律及專業費用以及租賃開支增加[65] - 融資成本減少12%至約人民幣13.7百萬元[65] 税收政策 - 本集團於中國(香港除外)成立的附屬公司須按25%的中國企業所得稅率繳稅[iii] - 本集團於中國(香港除外)成立的部分小規模經營公司須按5%的優惠稅率繳稅[iv] - 本集團位於中國內地的一家附屬公司按15%的中國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繳稅[v] - 所得稅增加約315%至約人民幣14.1百萬元[68] 资本开支及投资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就物业、厂房及设备产生资本开支成本人民币6,732,
众诚能源(0233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9:2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增加约21%至约人民币3,839.4百万元,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3,184.0百万元[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增加约322%至约人民币27.0百万元,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6.4百万元[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0.07元,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0.02元[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人民币55,242千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25,440千元[3]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42,070千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10,577千元[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7,940千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7,147千元[3]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人民币28,833千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10,345千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557,85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81,631千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31,27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92,271千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人民币513,58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12,107千元[6] - 2024年可呈報分部收益為3,881,113千元,2023年為3,226,695千元,同比增长约20.3%[15] - 2024年综合收益為3,839,411千元,2023年為3,184,044千元,同比增长约20.6%[15] - 2024年可呈報分部毛利為212,028千元,2023年為172,608千元,同比增长约22.8%[15] - 2024年除税前综合溢利為42,070千元,2023年為10,577千元,同比增长约297.7%[15] - 2024年其他收入為3,585千元,2023年為5,928千元,同比下降约39.5%[17] - 2024年融资成本為13,696千元,2023年為15,486千元,同比下降约11.6%[15][18] - 2024年员工成本為83,108千元,2023年為81,671千元,同比增长约1.8%[15][18] - 2024年折旧开支為32,652千元,2023年為37,422千元,同比下降约12.7%[15][19] - 2024年所得税為14,130千元,2023年為3,430千元,同比增长约312%[21]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公司普通股权益股东应占溢利26,970,000元及已发行普通股374,502,000股计算,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433,000元及374,502,000股[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48,366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4,258千元有所增加[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33,22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160千元有所增加[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38.394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6.554亿人民币或约21%[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约为36.274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20%,毛利约为2.12亿人民币,毛利率约为6%[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为100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减值拨回约210万人民币[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约为360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30万人民币[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为8310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40万人民币[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经营开支约为4360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加20%,融资成本约为1370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减少12%[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约为4210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3150万人民币,所得税约为1410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315%,纯利约为2790万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2080万人民币[42][43][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资产总值约为人民币1681.3百万元,权益总额约为人民币513.6百万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6.7百万元,6月30日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33.7百万元[46] - 2024年6月30日短期借款311,221千元(占比86%),长期借款49,729千元(占比14%);2023年12月31日短期借款351,778千元(占比89%),长期借款42,000千元(占比11%)[47]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比率约为69%,2023年12月31日约为73%[4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品油及天然气收益为3790626千元,2023年同期为3150615千元[12] - 2024年上半年提供运输服务收益为37807千元,2023年同期为33387千元[12] - 2024年上半年提供特许经营服务及买卖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收益为9411千元,2023年同期无此项收益[12] - 2024年上半年买卖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收益为1567千元,2023年同期为42千元[12]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外来客户的收益总计3184044千元,2023年同期为3184044千元[13] - 2024年上半年可呈报分部收益总计3226695千元,2023年同期为3226695千元[13] - 2024年上半年可呈报分部毛利总计172608千元,2023年同期为172608千元[13] - 2024年首六个月,集团成品油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3,660.7百万元,上升约21%,占同期总收益95%[31] - 2024年首六个月,集团成品油销量约为493,000吨,较去年同期上升约23%[31] - 2024年前六个月天然气销售业务收入约1.409亿人民币,上升约9%,占同期总收益约4%,压缩天然气销量约2620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32] - 2024年前六个月运输收入约3780万人民币,增加约13%,占同期总收益约1%,旗下物流公司拥有及管理逾100辆危险品运输车辆[34]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上半年,国内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为1,23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0%;进口天然气6,465万吨,同比增长14.3%[28] -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天然气表观需求为1,07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2%,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0.5个百分点[29] - 2024年1 - 4月,中国LNG重卡销量共计7.2万台,同比增长144%,市场占比32.8%,较去年同期上升20%[30] - 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仅为71万桶/天,回落至一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30] - 预计2024年国内天然气产量达2432亿立方米,进口总量达1699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控制在41%左右[55] - 2024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预计增长2.5%,工业用气量预计占增量的55%以上[55] - 预计2024年和2025年全球石油增量平均略低于100万桶/日[56] - 预计中国石油需求将于2028年前后达至峰值,未来五年国内炼油能力将逐步接近10亿吨/年大关[56] - 今年前五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392.6万辆和38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7%和32.5%,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33.9%[57] 公司运营相关 - 加气加油站及储存设施数目在2024年6月30日为40个,2023年12月31日为42个[8] - 公司应用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多项准则修订,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9] - 公司按业务线管理业务,有销售成品油、销售天然气、提供运输服务三个可呈报分部[11][12]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和过往财政年度的末期股息[27] - 期内批准的特别股息为每股普通股0.08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加气加油站总数为78座,其中吉林省57座、黑龙江省1座、辽宁省20座[33] - 公司首次公开售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5.6百万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动用98,161千港元,结余17,439千港元[48][4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等以账面总值为人民币42.3百万元的物业等及人民币27百万元的投资物业作抵押[5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贷款及银行承兑汇票信贷为人民币347,100,000元,已使用人民币291,800,000元[50] - 截至公告日期及2024年6月30日,董事会不知悉有任何重大或然负债[5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有1,468名雇员[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概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事项[5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部分独立非执行董事因境外事务未出席6月19日股东大会[58] - 自2020年12月31日起,赵先生兼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58] - 公司于2017年9月21日遵照企业管治守则成立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刘英杰、张志峰和苏丹[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报告未经审核,但由毕马威按照相关准则进行审阅[60] - 审核委员会认为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编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并已充分披露[60]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公司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董事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直遵守规定标准[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2] - 自集团首次公开发售日期起至公告日期,公司一直维持充足公众持股量[63] - 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以及开曼群岛法例无优先购买权条文规定按比例向现有股东发售新股份[64] - 中期业绩公告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网站和公司网站刊登,公司将适时向股东提供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报并于上述网站刊登[65]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7]
众诚能源(0233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9:33
宏观经济数据 - 2023年中国GDP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4] -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29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进口天然气11997万吨,同比增长9.9%;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94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6%[4] - 2023年我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20891万吨,同比增长2.0%;进口原油56399万吨,同比增长11.0%[4] -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26] - 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年增230万桶/日,中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20,891万吨,同比增长2.0%;进口原油56,399万吨,同比增长11.0%[27]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为2.7%,低于2023年的2.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增长为2.9%;欧洲央行则预测增长为3%[56] - 彭博调查显示,中国2024年原油消费量预计增加50万桶/日,较2023年增速明显放缓[56] - 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总量规模达3100万辆,同比增长3%左右[78] - 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达1150万辆左右,增速20%左右[78] - 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将放缓至年增124万桶/日[78] - 2024年全球石油供应量预估将年增150万桶/日,达到1.035亿桶/日[78] 新能源汽车行业数据 - 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773.6万辆,同比增长36.2%,全年渗透率35.7%,提升8.1个百分点[21] - 中汽协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1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23] 公司战略合作 - 2023年9月14日,公司与小桔新能源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等领域展开合作[21] 公司公益活动 - 公司向长春市象棋协会捐赠60000元举办“众诚杯”象棋比赛[16] 公司人员信息 - 孟宪革先生56岁,有酿酒业务约21年经验,负责监督管理吉林省部分地区加油站运营[19] 公司专利情况 - 公司申请并拥有《一种低丙烷、高烯烴的液化石油氣及其製備設備及工藝》等多项重要专利[10] 公司业务布局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东北经营81座加油站[27] 公司运输业务数据 - 2023年公司运输收入6770万元,较2022年的5770万元按年上升17%,占同年总收益1%[28] - 2023年公司运输收入约6770万元,按年增长约17%,占同年总收益的1%[54] 公司融资成本 - 2023年融资成本约为3440万元,2022年约为3630万元,融资成本减少主要因2020年8月订立委托管理协议使租赁负债的利息开支减少[30] 公司风险情况 - 公司目前无外币对冲政策,但管理层监控外汇风险,必要时考虑对冲重大外币风险[34] - 公司加气站业务受天然气供应风险影响,加油站业务受石油供应风险影响[34] - 公司销售成本及毛利率受成品油及天然气采购价格波动直接影响[34] 公司顾客满意度 - 公司业务板块实现顾客满意度保持90%的目标[35] 公司反贪污培训 - 2023财年公司举办2986小时反贪污相关培训课程与活动,1月98名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参与内部培训,6月1395名基层普通员工参与活动[38] 公司成品油业务数据 - 2023年公司成品油销售收入约70.112亿元,按年上升约20%,占同年总收益约95%,销量约91.3万吨,较去年上升约27%[49] 公司毛利及毛利率 - 2023年公司毛利为4.223亿元,2022年为3.931亿元,毛利率均为6%[50] - 2023年毛利为42226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93102千元人民币[109] - 2023年和2022年毛利率均为6%[109] 公司资金用途变更 - 董事会将未动用所得款项1000万港元用途变更为扩展物流车辆队伍[54] 公司会议情况 - 2023年公司举行两次董事会会议[65] - 2023年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及外聘核数师举行两次会议[69] - 2023年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70] - 2023年提名委员会举行了一次会议[121] 公司资产及权益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增加23%至19.146亿人民币,权益总额增加10%至5.121亿人民币[7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569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1.386亿人民币有所增加[7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为4640万人民币,资本承担为3650万人民币[73] - 2023年资产总值为191459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555454千元人民币[109] - 2023年资产净值为51210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67624千元人民币[109] 公司资金分配及动用情况 - 为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综艺提供资金原分配1.04亿港元,已动用1950万港元[74] - 收购铝泉及韩让胶东货物原分配3450万港元,已动用3450万港元[74] - 扩张石油及天然气原分配5000万港元,已动用2528.6万港元,预计2025年动用剩余1471.4万港元[74] - 模特点瑞幸原分配1000万港元,已动用1000万港元[74] 公司雇员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493名雇员[75] 公司贷款及抵押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以及银行承兑汇票信贷以账面价值3190万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及投资物业作抵押[7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及银行承兑汇票信贷为2.059亿元,已使用1.549亿元[7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于资产抵押下的风险为2742.6万元[75] - 集团银行贷款3000万元及银行承兑汇票信贷3000万元由最终控股股东等人作个人担保[75]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但有部分除外[81] - 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2] - 2023年董事会应至少召开四次会议,但实际只举行两次会议[82] - 非执行董事委任函任期自2020年12月31日开始,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84] - 全体董事出席2023年董事会会议的比例均为2/2[85]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刘英杰先生、苏丹女士及张志峰先生,主席为刘英杰先生[91] - 薪酬委员会成员刘英武先生、苏丹女士、张志峰先生出席会议次数与会议举行次数之比均为1/1[94] - 提名委员会成员苏丹女士、徐辉林先生出席会议次数与会议举行次数之比均为1/1,马海东先生自2024年2月29日起获委任为成员[100] - 徐辉林先生自2024年2月29日起辞任非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成员[82][100] - 审核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的书面职权范围于2017年9月21日采纳,可在香港交易所及公司网站查阅[90][96] - 公司向全体董事发出定期董事会会议通知的时间不少于十四天[86] - 审核委员会成员刘英杰先生、苏丹女士、张志峰先生出席会议次数均为2/2[114] - 董事会的性别多元化比例为14.3%(七名董事中有一名女性)[121] - 审核委员会在回顾年内履行多项职责,包括就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宜提供推荐意见等[111][112] - 薪酬委员会在回顾年内履行职责,包括检讨及批准按表现为基准的薪酬[113]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为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19] - 公司已全面披露董事薪酬,并于财务报表附注8按姓名、金额及类别披露[118] - 公司设定委任至少一名不同性别董事加入董事会的初步目标,苏丹女士获委任时已实现该目标[121] 公司股东大会情况 - 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于2023年6月20日举行,通告在不少于20个整日营业日前寄发至股东[129] - 董事出席股东大会情况:赵金岷先生、刘英武先生等7位董事出席次数为0/1,刘英杰先生出席次数为1/1[130] - 公司就股东周年大会给所有股东至少21个完整日的通知,其他股东大会至少14个完整日的通知[146] - 持有不少于公司十分之一且有权于股东大会上投票的实缴股本的股东,可书面提请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并提前21日通知[146]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 - 公司于2022年12月19日通过经修订及重列组织章程细则[131] 公司股息政策 - 公司目前无股息政策或预定股息分配比率,董事根据盈利等条件决定股息金额[132]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天然气销售、石油批发、加油加气及运输服务业务[135] 公司ESG管理 - 集团根据排放等关键绩效指标组织和披露环境和社会绩效,应用量化原则[137] - 集团就一系列ESG相关议题与利益相关者进行线上调查,开展年度重要性评估[137] - 集团遵循平衡原则,确保向利益相关者传达真实有效的ESG资讯[137] - 集团已成立中心安委,负责协调内部ESG管理等多项事项[139] - 集团建立健全ESG组织及安全机制,保持对ESG法规的敏锐度[141] - 董事会通过专家访谈等方式识别并预测重大ESG相关风险,负责提出解决方案并追踪集团各业务层面表现[142] - 董事会于2017年9月21日采纳股东沟通政策[148] - 公司秉承加快“气化吉林”理念,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整体战略[153] - 公司构建标准化的ESG数据管理系统[153] - 执行董事密切监察公司业务,公司规管内幕资料处理与发布[146] - 公司2023财年ESG报告范围涵盖东北20座加气站、62座加油站及运输业务[155] - 中心安委会每年对集团ESG相关绩效与进展开展两次审查与评估[161] - 公司识别出14个可持续发展议题,如温室气体排放、能源管理等[168] - 公司确定5个重大ESG议题,包括劳工权益、雇员薪酬条件和福利等[172] - 公司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关注目标3和目标7[174] - 公司确定28个对环境及社会产生影响的重要可持续发展议题[189] - 公司选定目标3、目标4、目标7、目标8和目标17作为可持续发展重点关注问题[196] - 2023财年公司委聘独立第三方机构开展重要性评估调查[187] - 公司坚持可持续管理方针,年初为营运安全等设定目标及指标[183] - 公司监督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工作,监管已识别的关键ESG风险[184] - 公司确保ESG信息披露工作有效执行[184]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主要利益相关者保持有效沟通[185] - 公司以重要性原则为ESG管理基础,进行年度审核[187] - 公司根据利益相关者评估结果确定可持续发展重点目标[196] - 公司致力于加强商业合作,完善重点领域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183] 公司财务综合数据 - 2023年收益为734689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6089366千元人民币[109] - 2023年年内溢利为4330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8951千元人民币[109] - 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3948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6530千元人民币[109]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11元人民币,2022年为0.04元人民币[109] 公司外聘核数师情况 - 公司委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为主要外聘核数师[10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向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支付或应付的年度审计及中期审阅服务薪酬为人民币5800千元[123][124] 公司董事薪酬范围 - 薪酬范围在零至100万港元的董事有6人,100.0001万至150万港元的董事有2人[119] 公司股份及网站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2337[107] - 公司网站为http://www.united-strength.com ,刊载财务资料、最新消息等[149] 国家能源政策 - 国家明确到2030年新增能源需求主要依靠清洁能源满足[152] 公司秘书培训情况 - 2023年公司秘书卢伟杰参加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讲座[151]
众诚能源(0233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2:37
财务表现 - 收入增加约21%至人民币7,346.9百万元[1]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增加约139%至人民币39.5百万元[2]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1元[2] - 2023年度的收入为7,346,895千元,较2022年的6,089,366千元增加[4] - 2023年度的毛利为422,263千元,较2022年的393,102千元增加[4] - 2023年度的经营溢利为113,598千元,较2022年的86,956千元增加[4] - 2023年度的年内溢利为43,304千元,较2022年的18,951千元增加[4] - 2023年度的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44,588千元,较2022年的27,230千元增加[5] - 2023年度的流动资产净额为192,271千元,较2022年的114,027千元增加[6] - 公司销售成品油及天然气收入为7,278,898千元,较2022年增长20.6%[22] - 公司成品油销售收入约为701.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0%[59] - 公司天然气销售收入约为2.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61] - 公司运输服务收入为6.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62] - 公司收入为7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64] - 公司销售成本由569.63亿元人民币上升至692.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5] - 公司毛利为4.2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6%[66] - 二零二三年除税前溢利增加人民币27.2百万元,构成除税前溢利人民币64.1百万元[74] - 二零二三年所得税开支增加人民币2.9百万元或16%至人民币20.8百万元[75] - 二零二三年本集团的净利为人民币43.3百万元,较二零二二年增加人民币24.3百万元[76]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团资产总值增加23%至人民币1,914.6百万元,权益总额增加10%至人民币512.1百万元[77] -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团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156.9百万元[78]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为人民币46.4百万元[79] -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团的负债比率为73%[80]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经营加气站和储存设施零售成品油和天然气、批发成品油以及提供石油和天然气运输服务[21] - 公司客户基础多元化,无客户交易额超过公司收入的10%[23] - 公司按业务线管理业务,分为销售成品油、销售天然气和提供运输服务三个可报告分部[26] - 公司根据毛利监控各分部业绩,不计量分部间提供的协助[27] - 公司在报告中未呈列分部资产和负债数据[28] - 2023年可呈报分部收益为7436401千元,较2022年6162120千元增长[30] - 2023年可呈报分部毛利为422263千元,较2022年393102千元增长[30] - 2023年政府补助为1863千元,较2022年2345千元减少[32] - 2023年利息收入为1190千元,较2022年657千元增加[32]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在中国东北地区经营81座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及汽油运输业务[57] - 吉林省油气站总数为59,黑龙江省油气站总数为81[58][59] 市场趋势 - 2023年全球天然气价格持续回落,国际经济增长缓慢,各国经济形势不均衡[52] - 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LNG市场供需呈现双增态势[53]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LNG进口国,北方地区供暖季带动天然气消费增长[54] - 中国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汽车产销量创历史新高[55] - 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年增230万桶/日,美国石油供应持续超出预期[56] - 2023年我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同比增长2.0%,进口原油同比增长11.0%[56] 风险管理 - 公司主要以人民币计值,人民币未来汇率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90][91] - 公司目前没有外币对冲政策,但管理层会监控外汇风险并在需要时考虑对冲[92]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包括无法控制成本、供应风险和运营风险[93][94][96] 公司治理 - 董事会认为同一人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可以为公司带来强大而一致的领导[108] - 董事会应定期开会,每年至少四次,但在2023年只举行了两次会议[109] - 審核委員會的主要職責包括檢討公司的財務申報、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110] - 審核委員會已與管理層檢討公司採納的會計原則及慣例,審閱全年業績[111] - 公司已採納上市规则附录C3所載上市发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112] - 公司或其任何附屬公司在2023年没有购买、出售或贖回公司上市证券[113] - 公司一直維持充足公眾持股量[114] - 公司組織章程細則及大網以
众诚能源(0233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2 16:48
公司业绩 - 公司股份代号为2337[1] - 2023年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达到3,184,044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8%[5] - 公司期内溢利为7,147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5] - 公司资产总值为1,454,435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5%[5] - 公司资产净值为477,864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5]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172,608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6]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为25,440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6]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每股盈利为0.02人民币,与去年同期持平[6]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期内溢利为7,147人民币千元,较去年同期持平[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销售成品油及天然气收入达到3150615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9%[25] - 分部报告显示,销售成品油分部毛利为107277千元,销售天然气分部毛利25395千元,提供运输服务分部毛利39936千元[31] 财务状况 - 本集团的短期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为270,750千元,较去年同期253,300千元增长6.9%[44]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50,710千元,较去年同期63,901千元减少20.7%[45] - 按攤銷成本計量的金融负债总额为260,376千元,较去年同期358,615千元减少27.4%[46] - 未履行资本承担与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有关的承担总额为12,436千元,较去年同期14,594千元减少14.8%[49] - 本集团与本公司权益股东及其关系密切的公司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订立的重大关联方交易总额为1,175,107千元,较去年同期761,019千元增长54.2%[50]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经营加气加油站、零售成品油和天然气、批发成品油以及提供石油和天然气运输服务[14]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透过经营加气加油站及储存设施零售成品油及天然气、批发成品油以及提供石油及天然气运输服务[24] - 公司未来计划拓展充电桩业务,提供新能源车充电服务[93] - 公司管理层计划优化天然气、石油分销及运输业务,拓展新能源汽车行业多元化业务[94] 审计及股息 - 本中期财务报告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的规定编制,于2023年8月29日获授权刊发[15] - 中期财务报告未经审计,但已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审阅准则第2410号进行审阅[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中期财务报告在各重大方面未有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编制[54] - 董事会不建议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任何股息[119] - 過往財政年度應付本公司權益股東且於中期期間獲批准的股息总额为0元[48] - 公司在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共有1,551名员工[85]
众诚能源(0233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18:0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增加约19%至约人民币3184.0百万元,2022年同期约为人民币2681.8百万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增加约12%至约人民币6.4百万元,2022年同期约为人民币5.7百万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0.02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31.84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5.022亿元或约19%[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由2022年同期约25.05亿元增加约20%至约30.114亿元[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回约为210万元,2022年同期为减值亏损约160万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为817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670万元[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减少约190万元至约1060万元[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纯利约为71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0万元[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3160万元,2023年6月30日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1240万元[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约为人民币59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290万元增加约人民币300万元[70] - 其他经营开支从约人民币2830万元增加28%至约人民币3620万元[71] - 所得税从约人民币510万元减少约人民币170万元或约33%至约人民币340万元[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维持稳定至约人民币14.544亿元,权益总额增加约2%至约人民币4.779亿元[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收益为3184044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681756千元人民币[110][114][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呈报分部毛利为17260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76804千元人民币[114][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综合溢利为10577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2528千元人民币[114][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7147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7425千元人民币[123][1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6433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708千元人民币[118][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714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717千元人民币[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0.02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0.02元人民币[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15486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8833千元人民币[114][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为343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103千元人民币[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汇兑差额为3198,2022年同期为4840[102] - 融资成本由2022年上半年约1880万元减少18%至2023年上半年约1550万元[156] - 2023年上半年利息开支为15486千元,2022年为18833千元[166] - 2023年上半年折旧开支为37422千元,2022年为43562千元,存货成本2023年为2998612千元,2022年为2493692千元[167] - 2023年上半年即期税项期内拨备18123千元,递延税项产生及拨回暂时性差额 -14693千元,总计3430千元;2022年分别为7765千元、 -2662千元、5103千元[168]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约17260万元,毛利率约5%;2022年上半年毛利约17680万元,毛利率约7%[1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应占中旅融资租赁(间接持股30%)溢利约为人民币0.6百万元[186] 资产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中银行及其他贷款为52,500千元,租赁负债为259,260千元,递延税项负债为4,072千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0千元、264,732千元、4,128千元[6]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477,86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67,624千元[6] - 2023年6月30日短期借款为人民币270750千元,占比84%;长期借款为人民币52500千元,占比16%[5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以及银行承兑汇票信贷以账面价值人民币3260万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作抵押,银行贷款及银行承兑汇票信贷为人民币1.4亿元[5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15,92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622,457千元[12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838,51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932,997千元[12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660,73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818,970千元[12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77,77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4,027千元[125] - 2023年6月30日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793,69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736,484千元[125] - 2023年6月30日关联方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3,985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千元[142] - 2023年6月30日第三方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28,84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67,975千元[14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关联方为0,第三方为5710千元,应付第三方应付票据45000千元,总计50710千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5433千元、3468千元、55000千元、63901千元[17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比率约为67%,2022年12月31日约为70%[190]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加油站42个、储油设施2个,受托运营加油站39个、储油设施1个;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46个、2个、41个、1个[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品油及天然气收益为3,150,615千元,2022年同期为2,650,380千元[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提供运输服务及买卖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收益分别为33,387千元、42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1,370千元、6千元[13] - 2023年首六个月公司成品油销售收入约30.211亿元,上升约18%,占同期总收益95%,销量约40万吨,较去年同期上升约23%[35] - 2023年首六个月公司运输收入约3340万元,增加约6%,占同期总收益约1%[37] - 2023年首六个月公司天然气销售收入约1.296亿元,上升约49%,占同期总收益约4%,压缩天然气销量约2710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0%[44] - 公司拥有及管理超100辆危险品运输车辆,包括38辆车头、42辆挂车、40辆头挂一体车用于石油运输,35辆车头及51辆挂车用于天然气运输[152] - 来自外来客户的收益为2681756元,分部间收益为33345元,可呈報分部收益为2715101元,可呈報分部毛利为176804元[163] 人员及薪酬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为72,674千元,界定供款退休计划供款为8,997千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7,481千元、7,478千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551名雇员[192] 税务相关信息 - 公司及集团部分附属公司2023年及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须按香港利得税率16.5%缴税[22] - 中国(香港除外)附属公司2023及2022年上半年企业所得税率均为25%[169] 市场及行业信息 - 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为154.6万辆,同比增长137%,公司考虑未来拓展充电桩业务[61] - 2023年全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或同比增长7.2%[82] - 2023年中国天然气产量或同比增长5.2%[82] - 国际能源署认为2022 - 2028年石油市场前景趋好,但全球石油需求将明显放缓;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认为中国石油消费需求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2030年前石油需求有望进入峰值平台期[196] 公司治理及合规信息 - 审核委员会认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编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已作出足够披露[65] - 公司董事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直遵守标准守则所载规定标准[65]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1] - 中期财务资料于2023年8月29日获授权刊发[96] - 公司公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10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7]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人民币零元)[145] - 下一个中期期间获批的上一个财政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零港元(2022年同期:每股普通股0.0267港元)[1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惟由同一人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除外[198] - 公司于2017年9月21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报告未经审核,但已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阅[199] - 自集团首次公开发售日期起至公告日期,公司一直维持充足公众持股量[200] 资金动用情况 - 为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网络扩展提供资金已动用104,000千港元,强化营销及推广策略已动用5,800千港元,一般营运资金已动用5,800千港元,收购银泉及转让股东贷款已动用34,500千港元,扩展石油及天然气油气站网络已动用50,000千港元,总计已动用115,600千港元[191] 公司业务布局及展望 - 公司将把握国内油气市场回暖时机,优化天然气、石油分销及运输业务,拓展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多元化业务[197] 公司重大事项 - 公司首次公开售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560万港元[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概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193] 区域业务信息 - 东北三省油气站总数为81座,其中吉林省59座、黑龙江省1座、辽宁省21座[151]
众诚能源(02337)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5 16:3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收益为6,089,366千元,较2021年的5,830,081千元有所增长[4] - 2022年公司毛利为393,102千元,较2021年的612,724千元有所下降[4] - 2022年公司每股基本及稀释盈利分别为0.04元和0.47元[4] - 公司资产总值为1,555,454千元,资产净值为467,624千元[4] - 公司毛利率从11%下降至6%[4] - 2022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2,999.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1%[8] - 2022年全年中国天然气市场需求量预计将下降1.3%至3,530亿立方米[8] - 公司展望未来将继续紧随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政策,积极探索与主营业务相关的领域,确保主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9] - 公司将推进业务多元化,为股东创造更大回报[9] - 公司展望2023年随着疫情的影响消退,预计大部分经济领域将恢复稳定[10] - 二零二五年,中国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11] - 二零二二年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大幅增加,国内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达到5,051万吨[13] - 公司2022年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9.0百万元,较去年减少162.9百万元[26] - 公司决定将原分配作成立行业并购资产抵押基金的所得款项重新分配用于扩展石油及天然气油气站网络[29] - 公司在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网络扩展方面提供104,000港元的资金[30] - 公司计划在2023年年底前收购銀泉并扩展石油及天然气油气站网络[31] 天然气市场及能源行业 - 2022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2,999.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1%[14]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22%,工信部等部门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到二零三零年新增新能源汽车比例达到40%左右[16] - 本集团于二零二二年底在中国东北部经营87座加气加油站,成品油销售收入约为54.4百万人民币,同比上升6%[18] - 本集团于二零二二年录得成品油销售收入约5,819.5百万人民币,同比上升约5%,占同年总收益96%[19] - 2022年,公司天然气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12.2百万元,同比下降10%[20] - 2022年,公司运输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7.7百万元,毛利率为6%[21]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规定,定期检讨和改善企业管治常规,以确保符合规定[43]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4] - 公司已向非执行董事发出委任函,任期自2020年12月31日开始,委任函可根据条文发出不少于3个月事先书面通知后终止[45] - 公司秘书负责记录和保存董事会和委员会会议记录[48] - 董事会采纳审计委员会职权范围,确保企业治理守则[49][52] - 審核委員會主席为劉英傑先生,成员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和蘇丹女士[49] - 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劉英武先生、張志峰先生和蘇丹女士[50] - 薪酬委员会审批执行董事的服务合同[50] - 董事会通过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确保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52] - 董事会已採納董事會成員多元化政策,考慮性別、年齡、文化背景等因素[53][55]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 - 公司不断完善公司管理架构,将可持续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融入风险管理体系中[80] - 公司已成立中心安委会,制定ESG关键议题的方针、政策、原则及目标[81] - 公司通过各种渠道与利益相关者保持有效联系,确保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新风险[86] - 公司确定了“能源管理”、“水资源和废水管理”、“固体废物管理”和“系统化风险管理(如金融危机)”为极为重要的ESG议题[90] - 公司已选定目标3、目标4、目标7和目标17作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关注问题,并以此建立公司企业愿景的基石[92] - 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和监督下,已经或致力于在安全文化、职业健康安全、绿色发展等领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93] - 公司在2022财年主要排放物包括廢氣、溫室氣體、無害廢棄物及無害廢水,未产生任何有害廢弃物[98] - 二零二二财年,公司的主要排放物包括SO硫氧化物、NO氮氧化物和PM顆粒物,排放量分别为84.6千克、81,626.0千克和6,086.3千克[99] - 公司二零二二财年的廢水排放量为10,404.0吨,固體廢棄物排放量为170.1吨[101] - 本集团在2022财年整体温室气体排放密度略有上升,但范围二和范围三的排放密度分别下降了24%和35%[105] - 本集团在2022财年人
众诚能源(02337)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1 21:4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益增加约4%,从2021年的约人民币5,830.1百万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币6,089.4百万元[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减少约91%,从2021年的约人民币176.6百万元降至2022年的人民币16.5百万元[1]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4元,2021年为人民币0.47元[1] - 2022年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人民币27,230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180,384千元[16] - 2022年资产净值为人民币467,624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448,661千元[19] - 2022年集团总收益为6089366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5830081千元人民币,且2022年和2021年均无客户交易额占集团收益超过10%[27] - 2022年可呈報分部收益6162120千元,2021年為5906455千元;2022年綜合收益6089366千元,2021年為5830081千元[57] - 2022年集团收益为人民币6089.4百万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5830.1百万元增加人民币259.3百万元或4%[84] - 2022年综合损益表中即期税项年内拨备为人民币27,445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71,014千元;递延税项产生及拨回暂时性差额2022年为人民币(9,524)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814)千元[8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公司普通股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人民币16,530,000元(2021年:人民币176,620,000元)及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74,502,000股(2021年:374,502,000股)计算[88] - 2022年集团销售成本从2021年的人民币5217.4百万元上升9%至人民币5696.3百万元[11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增加1%至人民币1555.5百万元,权益总额增加4%至人民币467.6百万元[11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138.6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01.8百万元[119] - 2022年毛利为人民币3.931亿元,毛利率为6%;2021年毛利为人民币6.127亿元,毛利率为11%[138] - 2022年除税前溢利减少人民币2.152亿元,为人民币3690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2.521亿元[143] - 2022年所得税开支由2021年人民币7020万元减少人民币5230万元或75%至人民币1790万元[144] - 2022年纯利为人民币1900万元,较2021年人民币1.819亿元减少人民币1.629亿元[14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比率为70%;2021年12月31日为71%[147] 公司资产与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622,457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720,008千元[4] - 2022年流动资产为人民币932,997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824,367千元[4] - 2022年流动负债为人民币818,970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737,592千元[4] - 2022年流动资产净额为人民币114,027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86,775千元[4] - 2022年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人民币736,484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806,783千元[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应收关联方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67975千元人民币,应收第三方为16千元人民币,总计67991千元人民币;截至2021年12月31日,应收第三方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35270千元人民币,应收票据为3076千元人民币,总计38346千元人民币[4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来自关联方购买存货的预付款项为215806千元人民币,第三方为336892千元人民币,总计552698千元人民币;截至2021年12月31日,来自关联方购买存货的预付款项为95574千元人民币,第三方为482671千元人民币,总计578245千元人民币[4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向供应商作出的按金为5941千元人民币,向员工作出的垫款为2227千元人民币,可收回增值税为13819千元人民币,其他为11627千元人民币,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为33614千元人民币,总计586312千元人民币;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向供应商作出的按金为6689千元人民币,向员工作出的垫款为2696千元人民币,可收回增值税为5611千元人民币,其他为7399千元人民币,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为22395千元人民币,总计600640千元人民币[44]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关联方为5433千元,第三方为3468千元,应付票据为55000千元[68] - 2022年12月31日应计开支等合约负债为249923千元,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合约负债为145788千元[70]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1个月内为8901千元,1 - 3个月为30000千元,超过3个月为25000千元[70] - 2022年12月31日应付员工相关成本为9308千元,客户按金为1316千元,收购物业等应付款项为4428千元[70]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扣除亏损拨备)1个月内为人民币50,870千元,1 - 3个月为人民币14,479千元,总计人民币67,991千元;2021年12月31日1个月内为人民币34,392千元,1 - 3个月为人民币2,507千元,总计人民币38,346千元[9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贷款以及银行承兑汇票信贷以账面价值3490万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作抵押,银行贷款及银行承兑汇票信贷为1.5亿元,已使用1.4495亿元[173] - 集团200万元银行贷款及3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信贷由最终控股股东赵金岷先生及其配偶姬媛媛女士作个人担保[17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销售成品油及天然气收益为6031596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5774576千元人民币;2022年提供运输服务收益为57722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54353千元人民币;2022年买卖压缩天然气及液化石油气收益为48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152千元人民币[27] - 2022年公司成品油销售收入约5819.5百万元,按年上升约5%,占同年总收益约96%[81] - 2022年成品油销量约为725000吨,2021年约836000吨,较去年下降约13%[81] - 2022年集团天然气销售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12.2百万元,按年下降10%,占同年总收益3%;压缩天然气销量达45.6百万立方米(2021年:57.7百万立方米),较去年下降21%[109] - 2022年运输收入为人民币5770万元,较2021年的5440万元上升6%,占同年总收益1%[135] 成本与费用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银行及其他贷款利息开支为9490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2934千元人民币;2022年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26778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8968千元人民币;2022年利息开支总计36268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41902千元人民币[37] - 2022年可呈報分部毛利393102千元,2021年為612724千元[57] - 2022年其他收入6514千元,2021年為12161千元[57] - 2022年員工成本154857千元,2021年為161686千元[57] - 2022年折舊開支77471千元,2021年為75767千元[57] - 2022年貿易應收款項減值虧損2170千元,2021年收益4075千元[57] - 2022年其他經營開支78162千元,2021年為98484千元[57] - 2022年分佔一間合營企業的業績及減值虧損13816千元,2021年收益1003千元[57] - 2022年融資成本36268千元,2021年為41902千元[57]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为人民币2.2百万元,2021年为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收益约人民币4.1百万元[113] - 2022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6.5百万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12.2百万元减少人民币5.7百万元[113] - 2022年融资成本约为人民币36.3百万元,2021年约为人民币41.9百万元[114] - 2022年员工成本为人民币1.549亿元,较2021年的1.617亿元减少人民币680万元;其他经营开支由人民币9850万元减少至7820万元[141] - 2022年确认港中旅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减值亏损约人民币1410万元,扣除分占溢利约人民币20万元[142] 行业市场数据 - 2022年1 - 10月国内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达5051万吨,同比下降22.8%;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999.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1%[77] - 2022年1 - 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22%,2030年新增新能源汽车等清洁能源动力交通工具比例要达40%左右[78] - 2022年国际布伦特原油及WTI原油油价均价分别为99.04美元和94.30美元/桶,涨幅约39.6%和38.5%[105] - 国内进口原油单价由1月的573美元/吨攀升至7月的808美元/吨,六个月内涨幅达到41.10%[105] - 截至10月止十个月全国原油消费量同比下降0.8%[105] - 2022年12月,欧盟对俄罗斯原油每桶60美元价格上限生效,欧派克组织宣布自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将继续维持每日减产200万桶[183] - 2022年12月9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为每桶76.10美元,较上周下降11.07%,WTI原油价格为每桶71.02美元,较上周下降11.20%[183] - 据IEA预计,2023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将按年下降0.49%,全球天然气消费需求将同比下降0.78%[183] - 据预测,国内石油需求预期将在2023年第二季度起显著恢复,“十四五”期间吉林省天然气消费量将达9.8%,消费总量为223亿方[181] 公司运营与管理相关 - 集团在中国(香港除外)成立的附属公司雇员参加当地界定供款退休福利计划,附属公司须按雇员基本薪金的16% - 20%向有关计划供款[39] - 集团主要业务为通过经营加气站及储存设施零售成品油及天然气、批发成品油以及提供石油及天然气运输服务[26] - 吉林省油气站总数为63个,黑龙江为2个,辽宁省为22个,总计87个[8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东北部经营87座加油站[132] - 集团雇主及雇员须按雇员有关薪金的5%向强积金计划供款,每月有关薪金以30,000港元为限[86] - 集团间接持有港中旅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30%股权并分占其溢利[11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为人民币12.0百万元,2022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为人民币11.6百万元[119]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5.6百万港元,董事会多次更改其用途[121] - 于公告日期及2022年12月31日,董事会不知悉有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2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620名雇员[152] - 公司销售成本及毛利率受成品油及天然气采购价格波动直接影响[156] - 2022年上半年,国家多部门联合印发意见推进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吉林省“气化吉林”工程及油气管网网络发挥积极作用,公司具备区域竞争优势[159] -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加强能源国内勘探开发及增储,提升储备能力,预计2023年全球天然气价格回落、波动减少,消费回升[161]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15日至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股份过户文件须于6月14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162] - 若干独立非执行董事因香港以外事务未能出席2022年6月10日及12月19日的股东大会[163] - 公司认为同一人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可带来强大一致领导,不损害权力职责均衡,2017年9月21日成立审核委员会[16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67] - 自上市至公告日期,公司维持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