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黄鸭德盈(02250)
icon
搜索文档
小黄鸭德盈(0225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6 16:36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129,542千港元,2024年为128,526千港元[10] - 2023年年内亏损为46,691千港元,2024年为49,340千港元[10] - 2023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6,206千港元,2024年为46,404千港元[10] - 2023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的经调整亏损净额为40,588千港元,2024年为40,505千港元[10] - 2023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的经调整纯亏损率为31.3%,2024年为31.5%[10] - 2023年分部毛利率为34.8%,2024年为46.7%[11] - 2023年纯亏损率为36.0%,2024年为38.4%[11] - 2023年权益回报率为18.8%,2024年为25.6%[11] - 2023年总资回报率为13.4%,2024年为16.8%[11] - 2024年集团营业收入同期下降0.8%,被授权商数目由2023年12月底的455家增长至2024年12月底的530家[15] - 2023财年总收益为129542千港元,2024财年为128526千港元[61] - 2023财年已售存货成本约3950万港元,占经营开支总额约21.9%;2024财年约3650万港元,占比约19.9%[67] - 2023财年雇员福利开支约6450万港元,占经营开支总额约35.8%;2024财年约6460万港元,占比约35.3%[68] - 2023财年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约830万港元,2024财年约300万港元[69] - 其他收入从2023财年约1560万港元降至2024财年约1040万港元,减少约33.3%[70] - 推广成本从2023财年约1620万港元增至2024财年约1840万港元[73] - 线上平台使用费从2023财年约540万港元增至2024财年约1020万港元[74] - 经营亏损从2023财年约4370万港元增至2024财年约5220万港元,增加约19.5%[75] - 财务收入净额增加160.0%,从2023财年财务成本净额约250万港元变为2024财年财务收入净额约150万港元[78] - 所得税状况从2023财年开支约50万港元变为2024财年抵免约140万港元,变动约190万港元[79]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2023财年经调整亏损净额为4058.8万港元,2024财年为4050.5万港元[82] - 集团年内亏损从2023财年约4670万港元增加约5.6%至2024财年约4930万港元[83]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170万港元[84] - 2024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为459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60万港元,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为4.42%[84] - 2024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为173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610万港元[84] - 2024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23.8%及17.5%[91]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就案件损害赔偿及诉讼费计提拨备共108万港元,2023年为110.3万港元[93] - 2024财年董事会未建议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为每股0.5港仙[15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约为1.161亿港元,2023年约为1.31亿港元[1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对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合共占总销售额16.0%,2023年为23.3%;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11.0%,2023年为14.0%[1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集团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合共占总采购额81.0%,2023年为84.6%;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集团总采购额67.9%,2023年为70.2%[1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捐款约为0.1百万港元(2023年:0.1百万港元)[19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实景娱乐授权的授权金收入减少至370万港元,2023年度为670万港元,同比减少44.8%[16] - 2024年海外地区授权收入同比增长11.1%[18] - 2023财年角色授权业务收益为68966千港元,2024财年为60070千港元[61] - 2023财年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收益为60576千港元,2024财年为68456千港元[61] - 角色授权业务收益从2023财年约6900万港元降至2024财年约6010万港元,减少约890万港元或12.9%[64] - 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收益从2023财年约6060万港元增至2024财年约6850万港元,增加约790万港元或13.0%[64] - 2023财年末与公司建立业务关系的被授权商(不包括授权代理)为455家,2024财年末为530家[64] 业务发展动态 - 2024年公司新开设深圳和香港Playful Store作为IP体验核心场景[17] - 2024年公司代理发行四款小程序游戏,并与多款海内外知名游戏进行授权合作[17] - 2015年公司在天猫开设首间线上旗舰店,后扩展至京东、唯品会、HKTVmall及抖音等电商平台[60] - 未来集团将以“B.Duck + IP”矩阵为核心,向综合IP营运平台战略转型与升级[104] - 集团成立小黃鴨德盈文旅(深圳)有限公司,布局文旅业态,短期以国内一二线城市为主阵地,同步试水东南亚及北美市场[107] - 未来两年内集团将围绕游戏、社交与小程序商城场景打造闭环生态,推出3 - 5款IP主题游戏[108] - 集团产品布局以分层产品矩阵为核心策略,聚焦婴童、潮玩、家居╱3C三大核心品类[109] - 未来集团将在全球范围内开设超30家实体IP零售门店[109] - 公司将以亚太经济区圈为首战场拓展海外授权代理合作,开展“B.Duck IP”授权及贸易业务,通过精品电商业务出口产品到海外市场[112] - 公司内部开启IP孵化,将“B.Duck IP”运营经验复制到新IP研发,成立“新IP运营创新事业部”扩充IP矩阵[113] - 公司致力于建立超十亿元营收规模集团体系,打造超“百亿”规模的IP生态商业综合体[115] - 公司将与新消费、新零售初创型企业合作并参股投资,推动授权新类目拓展[117] - 公司将筛选长期被授权商进行投资,加速零售渠道整合,加强供应链合作[117] - 公司将与中国地方政府、国有资本及基金管理机构合作,专注产业投资[117]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许夏林先生51岁,2021年4月28日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有逾20年相关行业经验[118] - 郭振杰先生51岁,2021年4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销售等方面有逾20年经验[120] - 许先生1997年12月取得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士学位,2000年9月取得肯特艺术设计学校三维设计文学硕士学位[120] - 郭先生加入集团前在银行业工作逾四年,2003年8月加入本集团[120] - 张展耀44岁,2021年4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相关领域拥有逾20年经验[121] - 梁兴超56岁,2024年10月23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125] - 梁丙焄61岁,2021年12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于1989年9月、1991年、1991年、1995年在香港、英格兰及威尔士、澳洲首都特区、新加坡取得律师资格[126] - 宋治强49岁,2021年12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财务管理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128] - 张展耀于2003年12月毕业于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取得管理学文凭,2009年12月毕业于香港大学,取得管理学学士学位[124] - 梁兴超于2012年12月在西南交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25] - 梁丙焄于1986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取得法律学学士学位,1987年于香港大学取得法律学深造证书[126] - 宋治强于1997年12月取得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士位,2006年12月取得香港理工大学企业金融学硕士学位[131] - 宋治强于2002年2月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2019年5月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2007年12月成为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131] - 张展耀于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为集团高级授权经理,2015年7月再次加入集团为高级授权经理[121] - 陈嘉贤教授48岁,自2025年1月2日起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多所大学学位及多项荣誉称号[132] - 黄颖钊先生36岁,于2024年10月加入集团任首席财务官,有逾十年企业融资经验[134] - 陈华品先生39岁,于2012年2月加入集团任总经理兼授权业务主管,在授权行业有逾15年经验[134] - 吕行远先生36岁,于2022年7月加入集团任首席投资官,有丰富投资工作经历[138] - 谭雅芝女士45岁,于2015年1月获委任为集团艺术总监,在产品设计及开发方面有逾20年经验[138] - 谢子亮自2024年5月24日起辞任公司执行董事等职务[177] - 李享自2024年10月23日起辞任非执行董事[180] - 陈继宇自2025年1月2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180] - 郭振傑、梁兴超、梁丙焄及陈嘉贤将在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并符合资格竞选连任[177]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自2025年1月17日起为期三年[182] - 非执行董事梁兴超委任函初始任期自2024年10月23日起为期三年[18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梁丙焄、宋治强委任函初始任期自2024年12月20日起为期三年[182]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嘉贤委任函初始任期自2025年1月2日起为期三年[182] - 2024财年董事及五位最高薪人士薪酬详情载于年报综合财务报表附注7[184] 公司基本信息与合规情况 - 公司于2020年12月10日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141] - 股份于2022年1月17日于联交所主板上市[142] - 集团主要从事角色授权业务和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58] - 集团主要从事角色授权业务和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143] - 角色授权业务分为商品授权、实景娱乐授权、内容及媒体授权、推广授权和设计咨询五大服务种类[59] - 董事会提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董事会报告及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守适用环保法律法规[1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发行债权证,2023年也无[161] 公司股权与购股计划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24524.825美元,分为980993000股每股面值0.000025美元的股份[85] - 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5年5月26日举行,2025年5月21日至2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55][158] - 公司于2021年12月20日采纳购股计划,自采纳起未授出购股[197] - 购股计划旨在肯定雇员贡献、吸引人才、激励留任及推动公司发展[198] - 购股计划参与者包括集团或公司实体雇员及有贡献人士[199] - 购股每股认购价由董事会酌情定,不低于规定三者最高值[200] 行业数据 - 2023年度中国授权商品零售额为人民币1401亿元,同比增长0.8%,年度授权金为人民币54.7亿元,同比增长0.9%[103] - 2023年消费者购买授权产品年度支出在人民币2000 - 3000元的百分比比上年提高1.9%,被授权商认为IP授权带动销售提升一倍以上的百分比比上年提高2.4%[103] 员工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80名雇员,员工成本约为6460万港元,2023财年为6450万港元[96] - 2024年12月31日按职能及地理位置划分,香港及海外雇员27人,中国内地153人[99] 未来规划与战略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100]
小黄鸭德盈(0225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0:1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0年12月1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2年1月17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9][13] - 公司最终控股公司为森科产品(集团)有限公司,最终控股股东为许夏林先生[10][11] - 2022年1月17日股份于联交所上市,每股发售价2.05港元,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068亿港元[85] - 公司于2021年12月15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宋治强等三人组成,宋治强为主席[94]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8日[97] - 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为许夏林先生[97] - 执行董事包括郭振杰先生及张展耀先生[97] - 非执行董事为梁兴超先生[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梁丙焄女士、宋治强先生及陈嘉贤教授[97]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开始的财务报告期间采纳新订或经修订准则及诠释,部分已颁布但尚未生效[14][1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收益为128,526千港元,2023财年为129,542千港元[3][5] - 2024财年年内亏损49,340千港元,2023财年为46,691千港元[3][5] - 2024财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46,404千港元,2023财年为46,206千港元[3][6] - 2024财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亏损净额40,505千港元,2023财年为40,588千港元[3] - 2024财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亏损率为-31.5%,2023财年为-31.3%[3] - 2024年12月31日分部毛利率为46.7%,2023年为34.8%[4] - 2024年12月31日纯亏损率为-38.4%,2023年为-36.0%[4] - 2024年12月31日权益回报率为-25.6%,2023年为-18.8%[4]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资产回报率为-16.8%,2023年为-13.4%[4]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23.8%,2023年为17.5%[4] - 2024年总负债为100,135千港元,2023年为99,292千港元,总权益及负债2024年为293,050千港元,2023年为348,271千港元[8] - 2024年总收益为128,526千港元,2023年为129,542千港元[17] - 2024年除所得税后亏损49,340千港元,2023年为46,691千港元[19]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0412千港元,2023年为15558千港元;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为5020千港元,2023年为70千港元[21] - 2024年差旅及交通等各项开支总计37884千港元,2023年为40793千港元[23]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402千港元(亏损),2023年为529千港元[23]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50742千港元,2023年为46162千港元[25]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4.9港仙,2023年为4.8港仙[28] - 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2.01港仙,总额19718000港元;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5港仙,总额4905000港元;2024年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30][31]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57561千港元,减亏损拨备后为39068千港元;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70831千港元,减亏损拨备后为51028千港元[3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4024千港元,2023年为6631千港元[33]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307千港元,较2023年的5646千港元减少[35]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就诉讼案件计提拨备108万港元,2023年为110.3万港元[37] - 2023及2024财年已售存货成本分别约为3950万及3650万港元,分别占相应年度经营开支总额约21.9%及19.9%[47] - 2023及2024财年雇员福利开支分别约为6450万及6460万港元,分别占相应年度经营开支总额约35.8%及35.3%[48] - 2023及2024财年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分别约为830万及300万港元[49] - 其他收入由2023财年约1560万港元减少约33.3%至2024财年约1040万港元[50] - 2023及2024财年推广成本分别约为1620万及1840万港元[51] - 2023及2024财年线上平台使用费分别约为540万及1020万港元[52] - 经营亏损由2023财年约4370万港元增加约19.5%至2024财年约5220万港元[53] - 财务收入净额增加160.0%,由2023财年财务成本净额约250万港元变为2024财年财务收入净额约150万港元[56] - 年内亏损由2023财年约4670万港元增加约5.6%至2024财年约4930万港元[59]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00万港元,借款总额为4590万港元,租赁负债为173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170万港元,借款总额为4360万港元,租赁负债为2610万港元[6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24,524.825美元,分为980,993,000股每股面值0.000025美元的股份[61] - 2024年12月31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23.8%及17.5%[6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80名雇员,2024财年员工成本约为64.6百万港元(2023财年:64.5百万港元)[69] 各地区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国内地收益121,460千港元,香港为2,211千港元,东南亚及台湾为4,391千港元,其他为464千港元;2023年中国内地收益123,021千港元,香港为2,420千港元,东南亚及台湾为4,030千港元,其他为71千港元[20] - 2024财年按客户地理位置划分,中国内地收益121460千港元,占比94.5%;香港2211千港元,占比1.7%;东南亚及台湾4391千港元,占比3.4%;其他464千港元,占比0.4%[4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客户A贡献收益14,071千港元,2023年为18,158千港元[17] - 2024年角色授权业务总收益62,650千港元,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为68,456千港元;2023年角色授权业务总收益70,906千港元,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为60,576千港元[19] - 2024财年角色授权业务收益约6010万港元,较2023财年约6900万港元减少约890万港元或约12.9%[41][42] - 2024财年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收益约6850万港元,较2023财年约6060万港元增加约790万港元或约13.0%[41][44] - 2024财年与集团建立业务关系的被授权商数量从2023财年末的455家增至530家[42][43] - 2024财年角色授权业务中,商品授权最低保证金29690千港元,占比49.4%;额外授权金7547千港元,占比12.6%[46] - 2024财年角色授权业务中,实景娱乐授权最低保证金3536千港元,占比5.9%;额外授权金202千港元,占比0.3%[46] - 2024财年角色授权业务中,设计咨询服务费16468千港元,占比27.4%[46] 税率相关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拨备,其中一间香港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按8.25%计算[23][24] - 中国内地实体法定所得税率为25%,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注册的合资格附属公司自2022年起享有优惠税率15%[26] 诉讼相关 - 2021年5月第三方索赔约5939.3万港元,2022年12月判决集团及被授权商支付约755.9万港元,集团上诉,2024年6月索赔人商标无效上诉被驳回[36] - 2021年5月,第三方索赔约59,393,000港元,2022年12月30日法院判决集团及被授权商分别支付约6,479,000港元及1,080,000港元,集团上诉,2024年12月31日董事就该案件计提拨备1,080,000港元(2023年:1,103,000港元)[65][66] 行业数据 - 2023年度中国授权商品零售总额为人民币1,401亿元,同比增长0.8%,年度授权金为人民币54.7亿元,同比增长0.9%[75] - 2023年,消费者购买授权产品年度支出在人民币2,000 - 3,000元的百分比比上年提高1.9%,被授权商认为IP授权带动销售提升一倍以上的百分比比上年提高2.4%[75] 资产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非流动资产总值(不含递延税项资产)为69,716,000港元,2023年为69,849,000港元;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总值2024年为36,479,000港元,2023年为43,880,000港元[2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已抵押资产[6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72] 公司发展战略 - 未来两年内推出3 - 5款IP主题游戏[78] - 未来将在全球开设超30家实体IP零售店[79] - 公司致力于建立超十亿元营收规模集团体系,打造超“百亿”规模的IP生态商业综合体[83] - 成立小黄鸭德盈文旅(深圳)有限公司,以“IP + 全产业链”模式布局文旅业态[77] - 组建大文娱创新业务发展中心,整合游戏研发发行、IP授权与数字营销资源[78] - 产品布局采用分层产品矩阵策略,聚焦婴童、潮玩、家居/3C三大核心品类[79] - 依托泰国渠道资源,链接OTA平台,引入关联品牌授权商商品和服务,渗透东南亚市场[80] - 内部开启IP孵化,成立“新IP运营创新事业部”,扩充IP矩阵[81] - 与新消费、新零售初创型企业合作并参投,筛选被授权商投资,寻求与地方政府和国有资本合作进行产业投资[84] 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所得款项净额总计2.068亿港元,计划用于提升品牌形象及知名度占25.8%(5340万港元)、建立“粉丝平台”占25.7%(5320万港元)等多个用途[8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已动用4560万港元,尚未动用4170万港元,部分未动用款项预计2025年12月前全數动用[86] 股份奖励计划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受託人以966.6225万港元购买824.4万股股份用于股份奖励计划[89] 企业管治相关 - 2024财年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則條文第C.2.1条及第D.1.2条,公司认为在相关情况下恰当[90][91] - 董事会未建议派付2024财年的末期股息,2023财年为每股0.5港仙[92]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1日至2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出席股东大会投票资格[93] 审核相关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业绩编制符合相关准则和规定[94] - 罗兵咸永道确认初步公告数据与集团2024财年审计后综合财务报表数额一致,但未发表意见或核证结论[95] 感谢与展望 - 公司向管理团队、员工、股东等表达感谢[96]
小黄鸭德盈(0225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0 16:34
业务发展 - 2024年上半年度收益同期上升4.9%[6] - 被授权商数目由2023年6月30日的430家增长至495家[6] - 成功与贵州省旅遊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攜手推進文旅產業融合創新[6] - 深圳造夢遊樂有限公司打造全新的遊樂+IP+活動的互動社交場景[6] - 集团已成功复制商业模式于多个城市,提升影响力和市场覆盖度[13] - 2024上半年度实景娱乐授权合同收入增加至150万港元,同比增长25%[13] - 集团推出B.Duck首款小程序游戏、三款授权合作系列游戏及IP周边产品[14] - 集团推出以毛绒、家居及文创品类为主的"Bean Duck"IP系列产品[14] - 集团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增长440%,海外被授权商数量增长66.7%[16] - 集团与中国内地多家实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增长和投资机会[17] - 集团致力于通过"横向+纵向"双轨并行实现强劲增长,巩固行业领导地位[17] - 集团制定了"文化出海"战略发展规划,推动公司发展[17] - 构建多元增长模型,开拓互联网大文娱板块[76] - 与多家国内领军企业合作,探索创新型合作模式,共同打造立体化线下消費新体験[77] - 组建大文娱创新业务发展中心,加码互联网板块,打通各平台销售链路,实现长远增长[77] - 采用自研、自产、自销一体化运作模式,提高品牌曝光和盈利能力[77] - 与"Hidden Wooo"共同创立"B.Duck小黄鸭X HIDDEN WOOO"全新系列产品,深耕IP潮玩产业链[78] - 依托东南亚市场渠道资源,以"B.Duck IP"为桥梁,提高品牌曝光及知名度[79] - 开设香港及境外首家线下商品零售旗舰店,构建全方位品牌体验中心[81] - 通过电商业务将产品出口至东南亚及全球市场,复制国内成功业务模式[81] - 利用AIGC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内容创新和多元发展[82] - 成立"新IP运营创新事业部",扩充IP矩阵,助力中国原创IP发展[83] 财务表现 - 本集团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收益由2023年首六个月约27.7百万港元增加约5.9百万港元或约21.3%至2024年首六个月约33.6百万港元[25] - 本集团来自角色授权业务的收益由2023年首六个月约29.4百万港元减少约3.1百万港元或约10.4%至2024年首六个月约26.3百万港元[24] - B.Duck产品为本集团的主要产品类别,来自B.Duck产品的收益占2024年首六个月授权收益85.3%[27] - 本集团角色授权业务中商品授权的最低保证金及额外授权金收入占2024年首六个月授权收益65.9%[31] - 本集团角色授权业务中设计咨询服务费占2024年首六个月授权收益28.0%[31] - 本集团2024年首六个月来自中国内地的收益占总收益95.4%[30] - 本集团2024年首六个月来自东南亚及台湾的收益占总收益2.7%[30] - 本集团2024年首六个月角色授权业务的未偿付合约总额为48.07百万港元[33] - 本集团2024年首六个月角色授权业务的外币换算差额为5.1百万港元[33] - 已售存貨成本及僱員福利開支佔經營開支總額分別約18.3%及19.1%[35] - 僱員福利開支佔經營開支總額分別約38.1%及35.3%[35] - 按攤銷成本計量的合約資產及金融資產減值虧損撥回約2.0百萬港元[36] - 其他收入減少約49.3%至3.6百萬港元[38] - 推廣成本分別約為6.9百萬港元及7.7百萬港元[39] - 線上平台使用費分別約為2.6百萬港元及2.9百萬港元[40] - 經營虧損增加約25.7%至21.0百萬港元[41] - 財務收入淨額增加至1.1百萬港元[44] - 所得稅抵免增加至1.1百萬港元[45] - 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下的經調整虧損淨額為13.6百萬港元[48] 资产负债情况 - 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由2023年12月31日约145.7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约123.8百万港元[56] - 集团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净额由2023年12月31日约70.2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约64.2百万港元[54] - 集团的存货由2023年12月31日约18.5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约13.4百万港元[55] - 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银行定期存款由2023年12月31日约91.7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约75.6百万港元[56] - 集团的使用权资产由2023年12月31日约23.6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约17.8百万港元[57] - 集团的无形资产由2023年12月31日约2.9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约2.7百万港元[58] - 集团的银行借款由2023年12月31日43,572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42,068千港元[60] - 集团的资产负债比率由2023年6月30日16.5%上升至2024年6月30日18.5%[61] 其他事项 - 中國政府推出一系列鼓勵民營經濟發展、擴大消費等積極舉措[6] - 集团
小黄鸭德盈(0225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21:42
财务指标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59,91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7,093千港元增加5.0%[5]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虧損淨额为18,81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834千港元增加18.9%[5]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的经调整虧损淨额为13,61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782千港元减少13.7%[5]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分部毛利率为54.8%,较2023年同期的45.6%增加9.2个百分点[7]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比率为2.7倍,较2023年6月30日的3.0倍下降0.3倍[7]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18.5%,较2023年6月30日的16.5%增加2.0个百分点[7] - 本集团处于净现金状况,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淨负债权益比率不适用[6]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权益回报率为-8.3%,较2023年6月30日的-5.8%下降2.5个百分点[7]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总资产回报率为-6.0%,较2023年6月30日的-4.2%下降1.8个百分点[7]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速动比率为2.5倍,较2023年6月30日的2.6倍下降0.1倍[7] 会计政策及准则 - 本集团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2] - 本集团于本报告期间内未因采纳新订及经修订准则而改变其会计政策或作出追溯调整[3] - 本集团已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中的简化法以计量就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使用全期预期信贷虧损的预期信贷虧损[5] - 本集团的预期虧损率乃根据36个月期间内的销售付款状况及相应历史信贷虧损计算,并经调整以反映当前及预测的宏观经济因素[10] 信用风险管理 - 本集团面临与贸易应收款项、合约资产、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应收关连公司款项以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关的信贷风险[4] - 本集团已识别其销售货物及服务所在国家的失业率为最为相关的影响客户偿付应收款项能力的宏观经济因素[6] - 于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面临贸易应收款项信贷集中风险,约为31,689,000港元,占贸易应收款项结余总额的82%[7] - 于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总账面值为30,007,000港元,信贷虧损撥备为4,279,000港元[8] - 本集团已识别单独评估的已知无力偿还或具有重大未清偿结余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并采用按共同风险特征分组的撮备矩阵计算其余额的预期信贷虧损[9] - 管理层认为应收第三方的其他应收款项69,156,000港元的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因此确认了2,931,000港元的全期预期信用损失[34] 流动性管理 - 公司维持审慎的流动资产及已承诺银行融资水平,以确保有充足现金流应对业务需求[36][37][41]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处于净现金状态,资产负债率不适用[42][43] - 本集团附属公司已动用银行融资4,600万港元,未动用银行融资为3,287万港元[90] 业务分部及收入情况 - 本集团主要于香港及中国内地从事提供授权服务、设计咨询服务及授权品牌产品买卖[1] - 公司业务分为角色授权以及电子商务及其他两个报告分部[4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59,915,000港元,其中授权服务及设计咨询服务收入为26,325,000港元,销售授权品牌产品收入为33,590,000港元[46][47] - 总收益为61,031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49] - 中国内地市场收益占比95.4%,达到57,161千港元[50] - 合约资产为24,581千港元,较上年末增长27.9%[52] - 合约负债为10,640千港元,较上年末增长10.9%[52] - 未履约合约总金额为48,069千港元,主要集中在一年内履约[54] - 商品授权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65.9%[126] - 实景娱乐授权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5.7%[126] - 内容及媒体授权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0.4%[126] - 推广授权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0.0%[126] - 设计咨询服务费收入占总收入的28.0%[126] 成本及费用 - 已售存货成本占经营开支总额的18.3%[130] - 员工福利开支占经营开支总额的38.1%[131] - 按攤销成本计量的合约资产及金融资产减值虧损撥回约2.0百万港元[132] - 其他收入减少约49.3%至3.6百万港元[133] 股权激励 - 本集团根据股份奖励计划目前获准授予的股份总数限额为公司不时自动更新之已发行股本的10%[95] - 本公司于2023年10月31日及2024年1月31日分别向选定参与者授出1,460.8万股及1,471.4万股奖励股份[96][97] - 本集团就授出的股份奖励确认开支约378.7万港元[98]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佔经调整虧損淨額界定為扣除股份獎勵計劃開支的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期內虧損[143]
小黄鸭德盈(0225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2 16:37
业务发展 - 被授权商数目由2022年12月底的406家增长至455家[6] - 与金马遊樂共同出资设立深圳造梦遊乐有限公司,开拓全新"遊乐+IP"城市终端文旅项目[7] - 成功与大未可可、苏州高铁新城和苏州相城生态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IP形象与室内遊乐及城市文商旅新业态[7] - 推出一系列线下活动,包括上海、湖北、深圳、成都、澳门、泰国等地的主题活动,加速"B.Duck小黄鸭"品牌影响力[8] - 成立AIGC小组,利用ChatGPT、Midjourney等AI技术提升产品创意水平,2023年全年集团总体薪金成本同比下降13%[9] - 位居"2023年全球顶级授权代理商"第21位,过去五年品牌零售额累计达约200亿港元[10] - 推出"B.Duck"潮玩大娃等自研产品,向年轻化、潮流化发展[11] - 与深圳市梦作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B.Duck IP游戏研发和发行[12] - 连续获得IP行业及资本市场多项大奖,包括"年度十佳IP授权代理商"、"最佳设计品牌大奖"等[13] - 在泰国、巴西等海外市场拓展授权业务,与Licensing Three Sixty、Megalicense等代理商合作[15] - 通过内部开发、孵化、收购等方式,扩充优质IP组合,成为"领先综合IP运营企业"[16] - 实现"横向+纵向"双轨并行发展,推动公司强劲增长和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17] - 获得粉丝、被授权商、合作伙伴和投资者的支持和信任[18] - 组建大文娛創新業務發展中心,與頭部微信小程序遊戲研發運營商成立合資公司開展遊戲研發製作、衍生商品銷售等業務[91] - 自研IP衍生品以線上+線下渠道進入多元化消費場景,提高品牌曝光和盈利能力[92] - 與Hidden Wooo共同創立「B.Duck小黃鴨 X HIDDEN WOOO」全新系列,深化年輕化、潮流化品牌內核[92,93] - 積極推進「遊樂+IP」城市終端文旅項目,與多家大型戶外樂園共同打造B.Duck主題遊樂項目[94] - 與鄉伴集團達成合作,預計於2024年打造首個B.Duck度假村[94] - 積極佈局東南亞市場,以「B.Duck IP」為重要橋樑深度鏈接OTA平台[96] - 以亞太經濟區圈為首戰場,拓展海外授權代理合作及精品電商業務[97] - 通過AIGC技術應用提高產品研發效率和質量,促進內容創新和多元發展[98] - 開啟IP孵化及藝術家培養計劃,擴大IP影響力並培養人才[99] - 以產業投資人思維參與IP授權業務及合作企業投資[100,101,102] - 集团认为Web 3.0的去中心化、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特性将为IP行业带来许多机会和创新[103] - 集团将与科技企业合作,在Gigaspace和Sandbox构建虚拟场景,为未来开发Pay-to-Earn Games做准备[103] - 集团希望通过NFT,吸引更多样化的客户群体,打造私域闭环社区[103] - 未来三年,公司致力于建立一个超十亿元营收规模的集团体系,有望加速此过程[104] - 集团将不断创新和拓展,以推动IP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打造一个超"百亿"规模的IP生态商业综合体[104] 财务表现 - 2023财政年度收益为129,542千港元,同比下降32.7%[4] - 2023财政年度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6,206千港元[4] - 2023财政年度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的经调整亏损净额为40,588千港元[4] - 2023财政年度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的经调整纯亏损率为-31.3%[4] - 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比率为2.8倍,速动比率为2.6倍[4] - 2023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率为17.5%[4] - 2023年12月31日处于净现金状态[4] - 本集團角色授權業務收入由2022財政年度約123.7百萬港元減少約44.2%至2023財政年度約69.0百萬港元[39] - 本集團電子商務及其他業務收入由2022財政年度約68.9百萬港元減少約12.0%至2023財政年度約60.6百萬港元[40] - 本集團自創知識產權角色B.Duck產品收入占2023財政年度授權收入的79.0%[42] - 本集團2023財政年度來自中國內地的收入占總收入的95.0%[43] - 本集團角色授權業務中商品授權收入占2023財政年度授權收入的68.7%[44] - 本集團角色授權業務中實景娱乐授权收入占2023財政年度授權收入的9.8%[44] - 本集團角色授權業務中設計咨詢服務費收入占2023財政年度授權收入的17.9%[44] - 本集團於2023財政年度末與455家被授權商建立業務關係[40] - 本集團正在開拓東南亞及台灣等海外電商銷售平台[40] - 本集團自創知識產權角色Buffy和B.Duck Baby產品收入分別占2023財政年度授權收入的9.7%和10.2%[42] - 2022財政年度和2023財政年度本集團角色授權業務按服務種類劃分的合約總額及未偿付合約金額分析[45] - 2023財政年度和2022財政年度本集團的已售存貨成本分別約為39.5百萬港元和
小黄鸭德盈(0225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2:1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财年末未偿付合约总额为62.3百万港元,较2022财年末的88.8百万港元有所减少[3] - 公司2023财年设计咨询服务费为12.3百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36.6百万港元大幅减少[2]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总收益为129,542千港元,较2022年的192,608千港元下降32.7%[11] - 2023财政年度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8.3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5.1百万港元减少6.8百万港元[24] - 2023财政年度角色授权业务收益为68,966千港元,较2022年的123,745千港元下降44.3%[17] - 2023财政年度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收益为60,576千港元,较2022年的68,863千港元下降12.0%[17] - 2023财政年度公司负债总额为99,292千港元,较2022年的61,641千港元增加61.1%[30] - 2023年公司收益为129,542千港元,同比下降32.7%[39]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为46,691千港元,而2022年溢利为75,555千港元[39] - 2023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的经调整亏损为40,588千港元,纯利率为-31.3%[39] - 2023年分部毛利率为34.8%,较2022年的36.1%有所下降[40] - 2023年纯利率为-36.0%,而2022年为39.2%[40] - 2023年权益回报率为-18.8%,总资产回报率为-13.4%[40] - 2023年流动比率为2.8倍,速动比率为2.6倍[40] - 2023年公司其他收入为15,558千港元,较2022年的96,099千港元大幅下降[42] - 2023年公司经营亏损为43,664千港元,而2022年经营溢利为79,862千港元[42] - 2023年公司每股亏损为4.8港仙,而2022年每股盈利为7.7港仙[43] - 公司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21,771千港元,较2022年的95,034千港元增长28.1%[44] - 公司2023年流动资产总额为226,500千港元,较2022年的317,914千港元下降28.7%[44] - 公司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1,723千港元,较2022年的141,677千港元下降63.5%[44] - 公司2023年保留盈利为86,212千港元,较2022年的132,418千港元下降34.9%[44]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529千港元,较2022年的3,514千港元下降84.9%[56] - 公司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6,162千港元,较2022年的79,069千港元盈利大幅下降[61] - 公司2023年每股亏损为4.8港仙,较2022年的7.7港仙盈利大幅下降[63] - 公司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51,028千港元,较2022年的53,162千港元下降4.0%[44] - 公司2023年定期存款为40,000千港元,较2022年的2,524千港元大幅增长1,484.5%[44] - 公司2023年总收益为129,542千港元,较2022年的192,608千港元下降32.7%[73]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46,206千港元,而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75,555千港元[81] - 公司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70,831千港元,较2022年的72,287千港元下降2%[102] - 公司2023年法律及专业费用为21,455千港元,较2022年的10,387千港元增加106.6%[75] - 公司2023年推广成本为16.2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5.8百万港元增加2.5%[100] - 公司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5,646千港元,其中超过90天的应付款项占比76.1%[70] - 公司2023年授权服务收益为56,622千港元,较2022年的87,130千港元下降35%[73] - 公司2023年设计咨询服务收益为12,344千港元,较2022年的36,615千港元下降66.3%[73] - 公司2023年销售授权品牌产品收益为60,576千港元,较2022年的68,863千港元下降12%[73] - 公司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6,631千港元,较2022年的14,432千港元下降54%[86] - 公司2023年亏损约46.7百万港元,较2022年溢利75.6百万港元减少161.8%[126] - 2023年线上平台使用费为5.4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0.7百万港元减少49.5%[120] - 公司2023年经营亏损约43.7百万港元,较2022年经营溢利79.9百万港元减少155%[137] - 公司2023年出售商标的收益为83,194千港元[116] - 公司2023年银行借款为43,572千港元,2022年无银行借款[132] - 公司2023财年法律、审计及专业费用增加至23,435千港元,占比57.4%,主要由于商标保护和法律诉讼相关费用增加[139] - 公司2023财年所得税开支减少85.7%至0.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除所得税前溢利减少[140] - 公司2023财年流动资产净值减少至145.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52.5百万港元[145] - 公司2023财年存货减少至18.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持续使用存货结余和保守采购政策[147] - 公司2023财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91.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经营及投资现金流出、派付股息和购回股份[147] - 公司2023财年资产负债比率为17.5,主要由于新增借款[149] - 公司2023财年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基于过往违约率和前瞻性估计[146] - 公司2023财年资本开支包括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和购买无形资产[153] 业务表现 - 公司角色授权业务收益从2022财年的123.7百万港元减少44.2%至2023财年的69.0百万港元[7] - 公司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收益从2022财年的68.9百万港元减少12.0%至2023财年的60.6百万港元[7] - 公司B.Duck产品收益从2022财年的85.9百万港元减少36.6%至2023财年的54.5百万港元[10] - 公司2023财年新增被授权商数量从2022财年末的406家增加至455家[7] - 中国内地市场收益占比95.0%,较2022年的95.1%略有下降[11] - 2023财政年度公司在中国内地及香港角色授权市场的市场份额为1.4%,总市场规模为5,021.3百万港元[21] - 公司2023年客户A贡献总收益的10%,并贡献贸易应收款项的63%[52] - 公司2023年财务成本净额增加212.5%至2.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与出售商标相关的利息开支[123] - 公司2023年出售商标的收益为83,194千港元[116] - 公司2023年银行借款为43,572千港元,2022年无银行借款[132] - 公司2023财年法律、审计及专业费用增加至23,435千港元,占比57.4%,主要由于商标保护和法律诉讼相关费用增加[139] - 公司2023财年所得税开支减少85.7%至0.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除所得税前溢利减少[140] - 公司2023财年流动资产净值减少至145.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52.5百万港元[145] - 公司2023财年存货减少至18.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持续使用存货结余和保守采购政策[147] - 公司2023财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91.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经营及投资现金流出、派付股息和购回股份[147] - 公司2023财年资产负债比率为17.5,主要由于新增借款[149] - 公司2023财年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基于过往违约率和前瞻性估计[146] - 公司2023财年资本开支包括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和购买无形资产[153] - 公司共有186名全职雇员,其中设计人员66人,授权及销售人员60人[155] - 公司员工成本约为6450万港元,较2022年度的6590万港元略有下降[170]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总额为7080万港元,净额占资产总值约20.2%[162] - 公司以700万元人民币收购目标公司20%股权,用于IP系列盲盒和潮流玩具的研发[156] - 公司向2名员工授予1471.4万股奖励股份[157] - 公司与盈森玩具签订商品供应框架协议,总代价不超过150万港元[158] - 公司旗下“B.Duck”作为中国原创IP之一,入选《2023年全球顶级授权商排行榜》[160] - 公司专注于手游电竞、IP衍生品和生态文旅,作为Z时代产品发展的核心方向[161] - 公司计划开拓互联网大文娱板块,构建多元增长模型[176] - 公司计划构建AIGC应用场景,促进多线业务并行发展[180] - 公司未来三年致力于建立超十亿元营收规模的集团体系[184] - 公司计划在2025年6月之前动用剩余未动用的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提升品牌形象和知识产权知名度[186] - 公司受托人以总代价54,441,400港元购买32,700,000股股份用于股份奖励计划[188] - 公司与盈森玩具签订商品供应框架协议II,交易金额上限为8,000,000港元[193] - 2022年全球授权衍生品市场规模约为2.6万亿港元,中国市场仅占3.1%[195] - 公司组建大文娱创新业务发展中心,与深圳市梦作坊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深圳德趣科技有限公司[196] - 公司采用自研、自产、自销一体化运作模式,提高品牌曝光和盈利能力[197] - 公司积极推进“游乐+IP”城市终端文旅项目,与欢乐谷集团合作打造B.Duck主题游乐摊位项目[198] 成本与开支 - 公司已售存货成本从2022财年的44.0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财年的39.5百万港元[5] - 公司雇员福利开支从2022财年的65.9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财年的64.5百万港元[6] - 公司2023年法律及专业费用为21,455千港元,较2022年的10,387千港元增加106.6%[75] - 公司2023年推广成本为16.2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5.8百万港元增加2.5%[100] - 公司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5,646千港元,其中超过90天的应付款项占比76.1%[70] - 公司2023年财务成本净额增加212.5%至2.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与出售商标相关的利息开支[123] - 公司2023财年法律、审计及专业费用增加至23,435千港元,占比57.4%,主要由于商标保护和法律诉讼相关费用增加[139] - 公司2023财年所得税开支减少85.7%至0.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除所得税前溢利减少[140] - 公司2023财年资本开支包括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和购买无形资产[153] - 公司员工成本约为6450万港元,较2022年度的6590万港元略有下降[170]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21,771千港元,较2022年的95,034千港元增长28.1%[44] - 公司2023年流动资产总额为226,500千港元,较2022年的317,914千港元下降28.7%[44] - 公司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1,723千港元,较2022年的141,677千港元下降63.5%[44] - 公司2023年保留盈利为86,212千港元,较2022年的132,418千港元下降34.9%[44] - 公司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51,028千港元,较2022年的53,162千港元下降4.0%[44] - 公司2023年定期存款为40,000千港元,较2022年的2,524千港元大幅增长1,484.5%[44] - 公司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70,831千港元,较2022年的72,287千港元下降2%[102] - 公司2023年银行借款为43,572千港元,2022年无银行借款[132] - 公司2023财年流动资产净值减少至145.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52.5百万港元[145] - 公司2023财年存货减少至18.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持续使用存货结余和保守采购政策[147] - 公司2023财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91.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经营及投资现金流出、派付股息和购回股份[147] - 公司2023财年资产负债比率为17.5,主要由于新增借款[149] - 公司2023财年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基于过往违约率和前瞻性估计[146]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总额为7080万港元,净额占资产总值约20.2%[162] 战略与发展 - 公司旗下“B.Duck”作为中国原创IP之一,入选《2023年全球顶级授权商排行榜》[160] - 公司专注于手游电竞、IP衍生品和生态文旅,作为Z时代产品发展的核心方向[161] - 公司计划开拓互联网大文娱板块,构建多元增长模型[176] - 公司计划构建AIGC应用场景,促进多线业务并行发展[180] - 公司未来三年致力于建立超十亿元营收规模的集团体系[184] - 公司计划在2025年6月之前动用剩余未动用的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提升品牌形象和知识产权知名度[186] - 公司受托人以总代价54,441,400港元购买32,700,000股股份用于股份奖励计划[188] - 公司与盈森玩具签订商品供应框架协议II,交易金额上限为8,000,000港元[193] - 2022年全球授权衍生品市场规模约为2.6万亿港元,中国市场仅占3.1%[195] - 公司组建大文娱创新业务发展中心,与深圳市梦作坊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深圳德趣科技有限公司[196] - 公司采用自研、自产、自销一体化运作模式,提高品牌曝光和盈利能力[197] - 公司积极推进“游乐+IP”城市终端文旅项目,与欢乐谷集团合作打造B.Duck主题游乐摊位项目[198]
小黄鸭德盈(0225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1 09:03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被授權商数量从406家增长至430家,增长幅度为5.9%[7] - 公司在2023年全球顶级授权代理商排名中位列第21位,品牌零售额约为5亿美元[9] - 公司通过AI技术增强了3D设计品类,拓展至动画、电影、小说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选择[10] - 公司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旨在实现资本整合和协同效应,以精耕细作、做强做大为发展战略指导原则[11] - 公司在泰国成立合资公司,开展电商和授权业务,并与当地机构合作,复制中国内地成功业务模式在东南亚市场[12] - 公司已确定在墨西哥、巴西、韩国和南非的授权代理商,并在印尼、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启动多个电商平台经营[13] - 公司与中国内地苏州多家实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非有机增长和投资机会[14] - 公司致力于通过横向和纵向双轨并行实现强劲增长,巩固在行业内的领导地位并发挥中国文化软实力[15]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57,09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经营亏损为16,72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452千港元略有增加[123]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股本为191千港元,股份溢价为245,253千港元,总权益为272,281千港元[12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总额为5,80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368千港元有所减少[12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96,80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2,273千港元有所增加[126] 公司股东及股本情况 - 公司股本為24,467.05美元,分為980,993,000股每股0.000025美元的股份[42] - 公司股份獎勵计划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分别持有25,000,000股股份及29,500,000股股份[109]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购回了总计19,007,000股股份,总代价为29,851,060港元[111] - 公司主要股东及其他人士持有的股份情况:德盈環球投資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67.60%,森科產品(集團)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67.60%[102][103] 公司财务运营 - 公司来自角色授权业务的收入在2023年首六个月约29.4百万港元,较2022年首六个月减少约39.6%[21] - 公司来自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的收入在2023年首六个月约27.7百万港元,较2022年首六个月减少约35.6%[22] - 公司的B.Duck家族角色主要面向亚洲15至34岁年龄段、具有品牌意识、追求时尚、购买力强、精通科技和热衷使用社交媒体的消费者[23] - 公司的自创知识产权角色B.Duck产品收入在2023年首六个月约23.5百万港元,较2022年首六个月减少约37.3%[24] - 公司的角色授权业务主要包括商品授权、实景娱乐授权、内容及媒体授权、推广授权和设计咨询[18]
小黄鸭德盈(0225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20:50
商品授权最低保证金情况 - 2023年6月商品授权最低保证金为18,596千港元,占比63.3%,2022年6月为23,569千港元,占比48.4%[1] B.Duck产品收益情况 - 2023年首六个月B.Duck产品收益约2350万港元,占集团授权收益79.8%,较2022年首六个月约3750万港元减少约37.3%[6] 授权金收入情况 - 2023年6月授权金收入总额为29,394千港元,2022年6月为48,690千港元[1] 股份奖励计划股份持有情况 - 2023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项下持有29,500,000股股份,2022年12月31日为25,000,000股股份[18] 索赔案件情况 - 2021年索赔人提出索赔,要求赔偿约64,347,000港元,2022年法院一审判决集团及被授权商分别赔偿约6,507,733港元及1,084,622港元[19] - 2023年1月集团对判决提出上诉,2022年12月31日董事就该案件计提拨备1,084,622港元[20] 公司整体收益、亏损及纯利率情况 - 2023年公司收益为57,093千港元,2022年为91,737千港元[23] - 2023年期内亏损为15,834千港元,2022年为18,523千港元[23] - 2023年纯利率为 - 27.7%,2022年为 - 20.2%[23] 重大事项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后无重大事项[21] 财务比率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分部毛利率为45.6%,2022年6月30日为48.0%[24] - 2023年6月30日权益回报率为 - 5.8%,2022年6月30日为 - 6.1%[24]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回报率为 - 4.2%,2022年6月30日为 - 5.2%[2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3.0倍,2022年6月30日为7.6倍[24] - 2023年6月30日速动比率为2.6倍,2022年6月30日为6.7倍[24] - 2023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16.5%,2022年6月30日不适用[24] 特定期间收益、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57,09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1,737千港元[27] - 2023年期内亏损为15,834千港元,2022年为18,523千港元[27]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亏损总额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22,910千港元,2022年为23,415千港元[29] 总资产情况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为374,88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2,948千港元[30] 贸易应收款项信贷集中风险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面临贸易应收款项信贷集中风险分别约为4691.4万港元及4600万港元,占贸易应收款项结余总额的58%及64%[39] 总收益情况(不同统计口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分别为5709.3万港元及9173.7万港元[50] 净现金状况及资产负债比率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金额超过借款总额金额,集团处于净现金状况,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48] 股本、股份溢价、总权益、负债总额及租赁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股本分别为19.1万港元及19.5万港元[53]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股份溢价分别为2.45253亿港元及2.94437亿港元[53]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总权益分别为2.72281亿港元及3.51307亿港元[53]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分别为1.02603亿港元及6164.1万港元[53]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分别为544.2万港元及911.7万港元[53] 会计准则生效情况 - 多项新订或经修订准则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包括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等[59] 重大会计估计及判断情况 - 管理层编制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时应用的重大会计估计及判断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致[61] 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评估情况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个别评估账面总值64,120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16,355)千港元,预期亏损率25.51%[65]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个别评估账面总值73,548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15,523)千港元,预期亏损率21.11%[6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集体评估中,逾期超过180日账面总值3,608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2,438)千港元,预期亏损率67.6%[65]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集体评估中,逾期超过180日账面总值1,963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1,174)千港元,预期亏损率59.8%[66] - 2023年6月30日,电子商务及其他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集体评估中,逾期超过180日账面总值625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580)千港元,预期亏损率92.8%[65] 集团特定期间收益、业绩及开支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57,966千港元,外部销售收益57,093千港元,分部业绩亏损(15,834)千港元[7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93,112千港元,外部销售收益91,737千港元,分部业绩亏损(6,709)千港元,未分配上市开支(11,814)千港元,除所得税后亏损(18,523)千港元[76] 客户收益贡献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A贡献收益13,158千港元,占集团总收益10%或以上[73] 非流动资产总额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不包括位于中国内地的递延税项资产)分别为22,923,000港元及17,959,000港元[77]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不包括位于香港的递延税项资产)分别为56,433,000港元及70,593,000港元[77] 各项费用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差旅及交通、办公室开支等各项费用总计20,0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476千港元[83] 所得税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270千港元,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43千港元,预扣税1,012千港元,递延所得税(767)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0千港元、1,940千港元、1,202千港元、1,570千港元[85] 股息宣派情况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87] 未偿付合约总额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商品授权、实景娱乐授权等未偿付合约总额为76,434千港元,2022年末为88,804千港元[88] 已售存货成本情况 - 2023年首六个月已售存货成本约为15.1百万港元,占经营开支总额约19.1%;2022年首六个月约为22.4百万港元,占比约23.4%[90] 贸易应付款项等总计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其他应付款项、租赁负债、借款总计76,69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总计31,940千港元[93] 特定金额期限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一年至五年以上的金额总计54,60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无相关数据[94] 不同地区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内地收益为55,559千港元,香港为1,157千港元,东南亚及台湾为357千港元,其他为20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87,709千港元、3,595千港元、376千港元、57千港元[101] 利得税及预扣税计算情况 - 公司按利得税两级制,一间香港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按8.25%计香港利得税,余额按16.5%计算[85] - 公司香港附属公司向中国内地附属公司收取的管理费及设计费分别按7%及10%缴纳预扣税[86] 合约资产及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合约资产为12,240千港元,合约负债为14,24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合约资产为34,615千港元,合约负债为13,322千港元[102] 尚未履约责任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尚未履约责任总计76,43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总计88,804千港元[103] 其他收入及亏损净额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7,0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307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其他亏损净额为(18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136)千港元[103] 财务收入、成本及净额情况 - 2023年财务收入为1,021千港元,财务成本为(897)千港元,财务收入/(成本)净额为124千港元;2022年财务收入为269千港元,财务成本为(770)千港元,财务收入/(成本)净额为(501)千港元[105] 所得税税率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按16.5%的税率计提拨备,中国内地实体适用的法定所得税率为25%[107][108] 股息结清情况 - 公司已动用股份溢价账宣派合共19,717,959港元的每股普通股2.01港仙的2022年末期股息,该股息已在2023年6月14日结清[110] 各业务线收益情况 - 2023年首六个月角色授权业务收益约2940万港元,较2022年首六个月约4870万港元减少约1930万港元或约39.6%;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收益约2770万港元,较2022年首六个月约4300万港元减少约1530万港元或约35.6%[111][113] 被授权商数目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末,与公司建立业务关系的被授权商(不包括授权代理)数目为430个,2022年12月31日末为406个[113] 自创知识产权角色收益情况 - 2023年6月30日,自创知识产权角色收益中B.Duck未单独列示,Buffy为2,620千港元占8.9%,B.Duck Baby为2,842千港元占9.7%;2022年6月30日,B.Duck为37,546千港元占77.1%,Buffy为3,038千港元占6.2%,B.Duck Baby为7,480千港元占15.4%[116] 不同地区收益占比情况 - 2023年6月,中国内地收益为55,559千港元占97.3%,香港为1,157千港元占2.0%;2022年6月,中国内地收益为87,709千港元占95.6%,香港为3,595千港元占3.9%[118] 雇员福利开支情况 - 2023年和2022年首六个月雇员福利开支分别约为2780万港元和3560万港元,分别占相应期间集团经营开支总额约35.3%及37.2%[122] 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情况 - 2022年和2023年首六个月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分别约为280万港元和290万港元[123] 其他收入增长情况 - 其他收入由2022年首六个月约530万港元增加约34.0%至2023年首六个月约710万港元[125] 上市开支情况 - 2022年首六个月上市开支为约1180万港元,2023年首六个月无相关开支[126] 购买盈森玩具货品情况 - 2023年和2022年首六个月购买盈森玩具货品分别为9532千港元和10207千港元[131]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每股基本亏损情况 - 2023年和2022年首六个月本公司拥有
小黄鸭德盈(0225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19 16:34
高管任命与背景 - 郭振傑先生于2021年4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逾18年销售、市场营销及授权经验[1] - 陈华品先生于2012年2月加入公司,担任总经理兼授权业务主管,拥有逾14年授权行业经验[9] - 吕行远先生自2022年7月起任公司投资总监,持有伦敦大学学院数学系学士学位及曼彻斯特大学工程航天机械学院硕士学位[10] - 谭雅芝女士于2015年1月获委任为公司艺术总监,拥有逾19年产品设计及开发经验[13] - 张展耀先生于2021年4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逾17年授权、市场营销及业务发展经验[18] - 谢子亮先生于2021年4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公司秘书,拥有逾15年审核、会计及金融经验[20] - 陈洪江先生于2021年10月22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公司管理及策略规划[21]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角色授权业务和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涉及B.Duck家族角色的创建、设计、授权及产品销售[32] - 公司计划通过扩大知识产权库和招募新一代设计师来丰富B.Duck产品线[36] - 公司将探索元宇宙社区并搭建线上线下私域流量池以提升品牌忠诚度[36] - 公司计划在东南亚市场发展跨境电商以扩大海外宣传力度[36] - 公司致力于收购具有扎实设计及品牌基础的新所有权/权利,重点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产权及潮玩产品[36] - 公司相信其角色授权业务及中国授权市场整体将有庞大增长潜力[36] - 公司计划通过开展元宇宙相关项目来深化品牌定位并提升粉丝对品牌的忠诚度及好感度[36] - 公司制定明确的“三年发展计划”,列明“横向”和“纵向”措施[69] - 公司计划通过自身开发、收购及与授权代理合作扩大优质知识产权矩阵[93] - 公司线上开发计划涵盖电影、电视、动画、游戏及元宇宙等项目[93] - 公司线下消费情景涉及消费品供应链、全品类潮玩产品及实景娱乐[93] - 公司认为全球经济复苏及线下经济活动恢复将为线下消费市场提供巨大空间[9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收益为192,608千港元,较2021年的290,022千港元下降[44] - 2022年公司年內溢利为75,555千港元,较2021年的62,943千港元增长[44] - 2022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的经调整纯利率为45.4%,较2021年的26.6%显著提升[44] - 公司分部毛利率从54.0%下降至36.1%,纯利率从21.7%上升至39.2%[61] - 公司权益回报率从41.9%下降至21.5%,总资产回报率从23.7%下降至18.3%[61] - 公司流动比率从2.3倍上升至6.1倍,速动比率从1.8倍上升至5.4倍[61] - 公司2022财政年度雇员福利开支为65.9百万港元,占经营开支总额的36.5%,较2021年度的61.6百万港元和30.8%有所增加[151] - 公司2022财政年度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15.1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4.8百万港元增加10.3百万港元[152] - 公司2022财政年度其他收入为96.1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1.9百万港元增加707.6%,主要由于出售Bath'N Duck及法律诉讼赔偿[153] - 公司2022财政年度推广成本为15.8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9.4百万港元有所减少[155] - 公司2022财政年度线上平台使用费为10.7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5.6百万港元有所减少[156] - 公司2022财政年度经营溢利为79.9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84.4百万港元减少5.3%[159] - 公司2022财政年度所得税开支为3.5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9.8百万港元减少82.3%[161] - 公司2022财政年度角色授权业务收益为123.7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66.6百万港元减少25.8%[165] - 公司2022财政年度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收益为68.9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23.4百万港元减少44.2%[166] - 2022财政年度商品授权未偿付合约总额从60,143千港元增至62,946千港元[171] - 2022财政年度已售存货成本为44.0百万港元,占经营开支总额的24.3%[172]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从2021年的126.7百万港元大幅增加至2022年的265.6百万港元[18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1.7百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65.7百万港元[185] - 2022财政年度员工成本为65.9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61.6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9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81名全职雇员,包括56名授权及销售人员[191] - 2022财政年度公司无形资产从2.2百万港元增加至2.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新知识产权的注册[186]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为35.1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44.4百万港元有所减少[184] - 2022财政年度公司使用权资产从20.4百万港元减少至15.2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现有租赁协议摊销[185] - 2022财政年度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总额为72.3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62.0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83] - 财务成本净额由2021财政年度的1.7百万港元减少52.9%至2022财政年度的0.8百万港元[195]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由2021财政年度的62.9百万港元增加20.2%至2022财政年度的75.6百万港元[198]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的经调整纯利由2021财政年度的77.3百万港元增加至2022财政年度的87.4百万港元[197]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25,000.00美元,分为1,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00025美元的股份[199] 市场与品牌表现 - B.Duck在2022年成为中国最大的国内角色知识产权,被授权商数目从385名增长至406名[50] - 公司在手合约金额从78.2百万港元增加至88.8百万港元[50] - 公司为角色授权业务下的不同客户商品创建超过1,200个风格指引,开发超过36,000个SKU[50] - B.Duck粉丝数据库与2021年相比增长80%以上,与逾19百万名订阅者及粉丝直接互动[50] - 公司探索元宇宙社区及搭建线上线下的私域流量池,推出Z世代业务线B.Studio[54] - 公司与《第五人格》及《和平精英》等热门移动游戏合作,推出联名产品[68] - 公司2022年角色授权业务收益为123,745千港元,同比下降25.7%[148] - B.Duck产品收益占公司2022年授权收益的69.4%,同比下降22.8%至85.9百万港元[146] - 公司2022年在中国市场的收益占比为95.1%,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147] - 公司2022年设计咨询服务费收益为36,579千港元,同比增长78.1%[148] - 公司2022年商品授权收益为74,814千港元,同比下降43.6%[148] - 公司2022年实景娱乐授权收益为6,761千港元,同比下降23.7%[148] - 公司2022年内容及媒体授权收益为2,916千港元,同比增长32.5%[148] - 公司2022年推广授权收益为2,675千港元,同比增长18.4%[148] - 公司2022年在香港市场的收益占比为4.2%,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147] - 公司2022年在东南亚及台湾市场的收益占比为0.6%,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147] 国际合作与扩展 - 公司于2023年1月13日成立合营公司,旨在推广集团或被授权商在泰国及其他地方的产品销售[34] - 公司在泰国成立合营公司,经营电子商务及授权业务,泰国为最大的境外授权地区之一[71] - 泰国的线上零售渗透率相对较低,仅占2022年亚太地区授权产品零售额不到2%[71] - 公司计划将自有电子商务业务及中国内地被授权商开发的产品出口至泰国[71] - 公司通过合营公司与地方机构合作,包括联名产品、户外广告及实景娱乐授权项目[71] 公司名称变更 - 公司名称由“Semk Holdings International Limited”更改为“B.Duck Semk Holdings International Limited”,中文名称由“德盈控股国际有限公司”更改为“小黄鸭德盈控股国际有限公司”[35] 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22年1月17日在联交所上市[31]
小黄鸭德盈(02250)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22:47
财务表现 - 2022财政年度未偿付合约总额为88,804千港元,较2021年度的78,152千港元增长13.6%[2] - 2022财政年度已售存货成本为44.0百万港元,占经营开支总额的24.3%,较2021年度的56.8百万港元下降22.5%[4] - 2022财政年度雇员福利开支为65.9百万港元,占经营开支总额的36.5%,较2021年度的61.6百万港元增长7.0%[5] - 2022财政年度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15.1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4.8百万港元增长214.6%[6] - 2022财政年度其他收入为96.1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1.9百万港元增长707.6%[8] - 2022财政年度推广成本为15.8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9.4百万港元下降18.6%[10] - 2022财政年度线上平台使用费为10.7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5.6百万港元下降31.4%[11] - 2022财政年度经营溢利为79.9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84.4百万港元下降5.3%[12] - 2022财政年度财务成本净额为0.8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7百万港元下降52.9%[16] - 2022财政年度所得税开支为3.5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9.8百万港元下降82.3%[17] - 公司2022财政年度年內溢利为75.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0.2%[20] - 公司2022财政年度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的經調整純利为87.4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77.3百万港元有所增长[19]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流動資產淨值為265.6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26.7百万港元大幅增加[23]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41.7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76.0百万港元显著增加[34]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貿易應收款項及合約資產總額為87.7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93.2百万港元有所增加[24]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存貨為35.1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44.4百万港元有所减少[33]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無形資產為2.5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2.2百万港元有所增加[30]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銀行借款及銀行透支為零,较2021年度的38.7百万港元显著减少[31]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比率不適用,因在2022財政年度結清借款,2021年度的資產負債比率為25.8%[35] - 公司2022年收益为192,608千港元,较2021年的290,022千港元下降[78] - 公司2022年纯利率为39.2%,较2021年的21.7%显著提升[75] - 公司2022年员工成本为65.9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61.6百万港元增加[68] - 公司2022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的经调整纯利率为45.4%,较2021年的26.6%大幅提升[78] - 公司2022年权益回报率为21.5%,较2021年的41.9%下降[75] - 公司2022年总资产回报率为18.3%,较2021年的23.7%下降[75] - 公司2022年流动比率为6.1倍,较2021年的2.3倍显著提升[75] - 公司2022年速动比率为5.4倍,较2021年的1.8倍显著提升[75] - 公司2022年收益为192,608千港元,较2021年的290,022千港元下降33.6%[81] - 公司2022年其他收入为96,099千港元,较2021年的11,869千港元大幅增长709.7%[81] - 公司2022年经营溢利为79,862千港元,较2021年的84,443千港元下降5.4%[81] - 公司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75,555千港元,较2021年的62,943千港元增长20%[81] - 公司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1,677千港元,较2021年的75,985千港元增长86.5%[87] - 公司2022年资产总值为412,948千港元,较2021年的265,760千港元增长55.4%[87] - 公司2022年总权益为351,307千港元,较2021年的150,276千港元增长133.8%[87] - 公司2022年负债总额为61,641千港元,较2021年的115,484千港元下降46.6%[89] - 公司2022年确认了1,725,000港元的租金宽减[98] - 2022年总收益为192,608千港元,较2021年的290,022千港元下降33.6%[102] - 2022年提供授权服务收益为87,130千港元,较2021年的146,060千港元下降40.3%[102] - 2022年销售授权品牌产品收益为68,863千港元,较2021年的123,428千港元下降44.2%[102] - 2022年客户A贡献收益为37,329千港元,较2021年的57,520千港元下降35.1%[102] - 2022年出售商标收益为83,194千港元,代价现值为83,467千港元[111] - 2022年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拨备[112] - 2022年即期所得税为7,165千港元,较2021年的20,341千港元下降64.8%[113] - 2022年递延所得税为-3,651千港元,较2021年的-577千港元增加532.6%[113] - 公司2022年除所得稅前溢利为79,069千港元,较2021年的82,707千港元有所下降[117]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7.7港仙,较2021年的7.3港仙有所增长[120] - 公司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72,287千港元,较2021年的62,005千港元有所增加[124]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的信贷亏损拨备为19,125千港元,较2021年的10,223千港元有所增加[126] - 公司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为6,474千港元,较2021年的4,250千港元有所增加[129] - 公司2022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987,540,203股,较2021年的864,051,265股有所增加[120] - 公司2022年预扣税为3,959千港元,较2021年的7,787千港元有所减少[117] - 公司2022年未确认税项亏损为1,015千港元,较2021年的1,846千港元有所减少[117] - 公司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中人民币计值的部分为70,758千港元,较2021年的59,619千港元有所增加[127] - 公司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中人民币计值的部分为6,360千港元,较2021年的4,126千港元有所增加[129] - 公司2022财政年度角色授权业务收益为123.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5.8%[147] - 公司2022财政年度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收益为68.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4.2%[148] - 公司2022财政年度总收益为192.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3.6%[139] - 公司2022财政年度角色授权业务总收入为123,745千港元,较2021年的166,594千港元下降25.7%[154] - 商品授权收入在2022年占总收入的60.5%,较2021年的79.6%下降19.1个百分点[154] - 设计咨询服务费在2022年大幅增长至36,579千港元,占总收入的29.5%,较2021年的12.3%增长17.2个百分点[154] - 额外授权金收入在2022年显著下降,商品授权额外授权金从2021年的83,721千港元降至2022年的25,086千港元[154] - 实景娱乐授权收入在2022年为6,761千港元,占总收入的5.5%,较2021年的5.3%略有增长[154] - 内容及媒体授权收入在2022年为2,916千港元,占总收入的2.4%,较2021年的1.4%增长1个百分点[154] - 推广授权收入在2022年为2,675千港元,占总收入的2.1%,较2021年的1.4%增长0.7个百分点[154] 诉讼与风险 - 公司因商标侵权案被判决支付赔偿金人民币6,000,000元,被授权商支付人民币1,000,000元[37] - 公司对判决提出上诉,并计提拨备人民币1,000,000元以应对潜在风险[38] - 公司控股股东与集团签订弥偿保证契据,以应对案件可能带来的损失[38] - 公司因诉讼案件计提拨备100万港元[135] 员工与组织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共有181名全职雇员[43] - 公司2022年共有181名雇员,其中设计人员65名,授权及销售人员56名[68] 战略与发展 - 公司于2023年1月13日成立合营公司,以推广产品在泰国及其他地方的销售[44] - 公司名称由“Semk Holdings International Limited”更改为“B.Duck Semk Holdings International Limited”[46] - 公司计划通过扩大知识产权库、招募新一代设计师及推出新产品线来丰富B.Duck知识产权开发[47] - 公司计划探索元宇宙社区,深化品牌定位并提升粉丝忠诚度[47] - 公司计划在东南亚市场发展跨境电商,扩大海外宣传力度[47]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06.8百万港元,将用于招股章程所载用途[49] - 公司计划将25.8%的所得款项净额(53.4百万港元)用于提升品牌形象及知识产权角色的知名度,预计2024年6月前完成[50] - 公司计划将25.7%的所得款项净额(53.2百万港元)用于建立粉丝平台,预计2023年12月前完成[50] - 公司计划将17.5%的所得款项净额(36.2百万港元)用于加强新经济线上销售渠道,预计2023年12月前完成[50] - 公司计划将11.8%的所得款项净额(24.4百万港元)用于增强内部设计能力,预计2024年12月前完成[50] - 公司已动用19.0百万港元(9.2%的所得款项净额)偿还现有债务,以改善资产负债比率[50] - 公司已动用20.6百万港元(10.0%的所得款项净额)作为一般营运资金[50] - 公司2022年因COVID-19疫情导致上海旗舰店及海外代表处的实地考察进度受阻,预计2024年6月前完成品牌形象提升项目[52] - 公司计划在中国建立关键意见领袖培训中心,预计2023年12月前完成新经济线上销售渠道的加强项目[52] - 公司2022年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71] 市场与品牌 - 公司在中国内地及香港角色授权市场收益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4.0%[145] - 公司B.Duck产品2022财政年度收益为85.9百万港元,占总授权收益的69.4%[151] - 公司2022财政年度在中国市场的收益占比为95.1%,香港市场占比为4.2%[152] - 公司2022财政年度新增被授权商21家,总数达到406家[147]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2年财政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2.01港仙,总金额为19,974,576港元[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