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科技(02203)

搜索文档
脑洞科技(0220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19:29
本年報採用環保紙張印製 目錄 | 公司概況 | 2 | | --- | --- | | 公司資料 | 3 | | 主席報告 | 4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7 | | 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履歷詳情 | 19 | | 董事會報告 | 22 | | 企業管治報告 | 33 |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 46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77 | |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84 |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85 | | 綜合權益變動表 | 87 | | 綜合現金流量表 | 88 | |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 90 | | 本集團財務概要 | 170 | | 釋義 | 171 | 1 腦洞科技有限公司 2024年報 溫馨提示: 此JOB內 本集團自行生產的產品主要用於其客戶(主要為韓國及中國知名消費類電子品牌的OEM/ODM生產商)生產 的消費類及工業便攜式電子產品,如移動電話、顯示器、LED電視、便攜式電子設備及電源設備。 本集團在提供優質產品、增值解決方案配套服務及工程解決方案服務以及全面客戶服務的可靠性及能力方 面所享有的良好聲譽,乃為其增長的重要推動力。藉助我們技術先進的生產線及雄厚的技術專長 ...
合肥天使基金,投了“脑洞科技”天使+轮 | 融中投资周报
搜狐财经· 2025-04-13 17:43
医疗健康行业 - 炜璨医疗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元禾原点和诺庾资本联合领投,南京江北科投跟投,资金用于产品上市、研发及项目落地,公司专注微创植入式给药装置新技术研发与应用 [3] - 爱连健康完成Pre - A轮融资,夏尔巴投资独家注资,资金投向到家医护服务体系升级与AI中台建设,是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平台 [4] - 睿健医药完成B + 轮融资,数月内两轮超亿元融资合计超2亿元,由丰川资本领投,荷塘创投跟投 [5] - 中盛溯源B轮融资收官,累计融资2.35亿元,追加融资由广药资本等联合参与,资金用于临床管线开发及产品商业化 [8] - 影禾医脉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由远毅资本领投,老股东持续加码,融资后加速医学影像基座模型迭代等 [20] 智能科技行业 - 辅易航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毅达资本与清科产投联合领投,资金用于AI感知技术研发及量产,定位智能感知核心业务 [6][7] - 星尘智能连续完成A及A + 轮融资数亿元,由锦秋基金、蚂蚁集团领投,推动通用具身智能技术应用 [10] - 穹彻智能完成数亿元Pre - A++轮融资,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加入,老股东追投,加速具身智能领域突破及商业化应用 [11] - 爱芯元智完成超十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众多,资金用于人工智能芯片研发、产品量产及市场推广 [14] - 脑洞科技完成天使 + 轮融资,由合肥天使投资基金投资,利用数字化手段降低加工制造门槛,平台交付零件超30万件 [16] - 众擎机器人完成近2亿元Pre - A轮融资,由Stone Venture领投,老股东加码 [19] 半导体行业 - 崇辉半导体完成B轮融资,由尚颀资本、广州粤财联合领投,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 [12] 机器人行业 - 鹿明机器人半年内连获两轮近亿元融资,天使 + 轮由普华资本等投资,天使轮由英诺天使基金等投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等 [13] 农业科技行业 - 前海粤十完成B轮融资,由多家国资领投,跨域资本跟投,成为集齐“三农”全链条国有资本的冷链数字科技平台 [9] 工业制造行业 - 华诚领航完成数千万元融资,由多家基金共同投资,陕西科控基金跟投,资金用于研发等,掌握高端电磁阀核心技术 [17] - 麦孚精密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由湖北国众私募基金管理领投,资金用于核心技术研发等 [21] 能源行业 - 镁源动力完成数千万元股权融资,由中财融商、合肥创新投共同投资,将建设安徽万吨级及浙江百吨级生产线 [22] 新能源汽车行业 - 京西智行获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5亿元投资,促进技术应用,带动行业发展 [23] 矿业科技行业 - 凌云智矿完成种子轮融资,由光源旗下基金联合企业家投资,融资后推动AI辅助勘探技术创新等 [18]
脑洞科技(0220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1:1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为119,991千港元,2023年为220,80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5.66%[2] - 2024年年内亏损为127,879千港元,2023年为34,116千港元,亏损同比扩大约274.83%[2]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5.98港仙,2023年为4.26港仙,亏损同比扩大约275.12%[2]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31,462千港元,2023年为63,88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0.75%[3]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21,278千港元,2023年为215,30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3.67%[3] - 2024年流动负债为211,128千港元,2023年为124,195千港元,同比上升约70.00%[3] - 2024年流动负债净值为 - 89,850千港元,2023年为91,113千港元,同比由正转负[3]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681千港元,2023年为88,239千港元,同比下降约99.23%[4] - 2024年净资产为 - 59,069千港元,2023年为66,762千港元,同比由正转负[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年内亏损约1.27879亿港元[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及资产亏绌分别约为8985万港元及5906.9万港元[8] - 2024年公司总营业额为119,991千港元,2023年为220,807千港元[16]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08,468千港元,2023年为36,676千港元[16] - 2024年公司即期税项为79千港元,2023年为52千港元;递延税项为19,332千港元,2023年为 - 2,612千港元[17]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为42,342千港元,2023年为44,905千港元[20] - 2024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亏损为127,879千港元,2023年为34,116千港元[22]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38,115千港元,2023年为65,814千港元[23]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拨备)0 - 30日为10,166千港元,31 - 90日为8,666千港元,91 - 365日为9,461千港元,超过365日为4,489千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24,362千港元、18,503千港元、4,700千港元、6,164千港元[25]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43,896千港元,2023年为71,095千港元[25] - 2024年应付账款32,908千港元,2023年为47,937千港元,其中三个月以内2024年为7,820千港元,2023年为19,938千港元;四至六个月2024年为5,815千港元,2023年为1,253千港元;七至十二个月2024年为10,531千港元,2023年为3,645千港元;超过一年2024年为8,742千港元,2023年为23,101千港元[26] - 集团期间营业额约1.2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约1.008亿港元或45.7%,主要因半导体业务营业额减少[41] - 集团期间毛利(计提存货拨备前)约67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2160万港元或76.3%,因半导体和宽带业务营业额及毛利减少[44] - 集团期间整体毛利率(计提存货拨备前)约5.6%,较2023年减少约7.2个百分点[45] - 集团本期销售及分销成本约70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900万港元减少约200万港元或22.2%[49] - 集团本期行政开支约534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5040万港元增加约300万港元或6.0%,主要因研发费用减少约120万港元、银行手续费增加约110万港元、法律费用增加约50万港元[50] - 集团本期贸易应收款项、合约资产及应收关联公司款项(贸易性质)减值亏损约830万港元,2023年为减值亏损40万港元[52] - 集团本期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130万港元,2023年为910万港元[55] - 集团本期所得税开支约1940万港元,2023年所得税抵免约260万港元,变动因对未来盈利能力估计变动终止确认先前确认的递延税项资产[56] - 本期间亏损净额约为1.279亿港元,2023年亏损净额约为3410万港元[5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尚未偿还资本承担约为330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58]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未偿还银行借贷[59]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抵押任何资产[60] - 2024年及2023年,集团分别约23%及29%的销售按功能货币以外的货币计值,分别约3%及2%的采购并非按功能货币计值[6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美元资产账面值为8328.9万港元,负债为61万港元;人民币资产账面值为2.4万港元,负债为0.7万港元[63]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分别约为4230万港元及4490万港元[64]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产生综合亏损约1.27879亿港元[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的流动负债净额及资产亏绌分别为约8985万港元及5906.9万港元[8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电子产品生产营业额为5.5034亿港元,2023年为9.2493亿港元[14] - 2024年电子产品贸易营业额为3.0361亿港元,2023年为8.5453亿港元[14] - 2024年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营业额为1.9078亿港元,2023年为2.0657亿港元[14] - 2024年宽带基础设施经营租赁固定租赁付款为39万港元,2023年为251.6万港元[14] - 疫情后监管政策不利影响,中国房地产行业流动性紧张,广州织网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及智能场域解决方案市场需求和营业额降低[28] - 中国政府电讯行业政策使公司面临挑战,网络提速降费政策对宽带基础设施行业盈利能力构成压力[29] - 疫情后高科技产品应用带动全球半导体行业需求,但公司作为供应链下游参与者面临激烈竞争,业务流失未回暖[30][31] - 本期间公司半导体业务受多种因素影响,生产及买卖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52.1%[32] - 来自半导体生产的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0.5%[33] - 来自半导体买卖的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4.5%[33] - 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复杂性致经济复苏缓慢,半导体客户新订单减量,公司对该业务采取审慎做法[34] - 广州织网集团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期间营业额约346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830万港元或19.3%,因项目减少[41] - 半导体业务期间总营业额约854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9260万港元或52.0%[42] - 集团自行生产半导体销售营业额约550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3750万港元或41%[42] - 集团买卖半导体期间营业额约304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5510万港元或64.4%[43] - 广州织网集团本期毛利(计提存货拨备前)约100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1640万港元减少约640万港元或39.0%,毛利率分别为约28.9%及38.3%[46] - 集团半导体业务本期毛损(计提存货拨备前)约330万港元,2023年毛利(计提存货拨备前)约1190万港元,毛利减少约1520万港元或127.8%,毛利率从约6.7%降至约 - 3.8%,减少约10.5个百分点,2024年存货拨备1320万港元[47] 战略投资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开展战略投资业务,本期间投资上市股本证券[35][36] - 集团期间购入上市股本证券总成本约32350万港元,出售账面总值约33340万港元部分股权,销售款项净额约33170万港元,变现亏损净额约2030万港元,未变现亏损约1110万港元[37] - 2024年和2023年1月1日上市股本证券账面价值分别为6927.6万港元和7058.2万港元,12月31日分别为4822.8万港元和6927.6万港元[38] - 2024年12月31日,贝壳控股(港交所)股份成本998.3万港元,公平值696.8万港元,公平值变动亏损301.5万港元;贝壳控股(纳斯达克)股份成本2222.4万港元,公平值1784.2万港元,公平值变动亏损438.2万港元;Robinhood Markets股份成本1697.5万港元,公平值1823.4万港元,公平值变动收益125.9万港元;IB组合投资股份成本563.7万港元,公平值518.4万港元,公平值变动亏损45.3万港元[3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出售部分上市股本证券变现亏损净额约2030万港元,所持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亏损约1110万港元,总计约3140万港元[48]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附属公司从事电子电气部件生产买卖及宽带相关服务[6] 公司资金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来自最终控股股东及关联公司的贷款分别约为1.16276亿港元及4459.8万港元[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仅约为2656.8万港元[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向张先生发行本金1亿港元的永续证券交换等额贷款[8] - 关联公司同意在2025年12月31日前及集团具备适当财务状况前,不要求偿还约4459.8万港元贷款[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将来自最终控股方本金1亿港元的贷款交换为相同本金的永续资本证券[27] 税务政策 - 中国附属公司税率自2008年1月1日起为25%[18]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下,合资格法团首2,000,000港元溢利按8.25%缴税,超过部分按16.5%缴税;不符合的实体按16.5%缴税[19]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267名全职雇员,约97.0%在中国聘用,约3.0%在香港聘用[64]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期间的末期股息,2023年也未派付[67] 公司业务前景与策略 - 来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集团半导体业务前景充满挑战[68] - 集团面临客户提高技术标准和市场竞争加剧挑战,将加强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69] - 集团将把握智能生活领域快速增长的技术应用需求[70] - 集团致力于成为智能场域解决方案集成商,将继续寻求收购目标[71]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本期间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2] 公司管理层情况 - 公司自2021年2月1日起行政总裁职位一直悬空,董事会认为目前安排恰当[74] - 本期间主席因业务安排未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单独举行会议,但公司认为沟通渠道足够[75] - 本期间仅举行2次常规董事会会议,董事会认为已举行足够会议[76] 公司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1日在香港举行股东周年大会[77]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16日至2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78]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1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82] 公司组织架构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许亮先生为审核委员会主席[79] - 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张量先生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许亮先生、陈晰先生及张一波女士[83] 公司其他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83]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0.01港元[84]
脑洞科技(0220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6:3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83,084千港元,同比下降37.5%[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0,938千港元,同比下降53.6%[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52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亏损18,417千港元大幅改善[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0.08港仙,相比2023年同期的每股亏损2.3港仙显著改善[2]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除稅前溢利為1,102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16,980千港元,實現扭虧為盈[6] - 公司本期间营业额为83.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7.5%,主要由于半导体业务营业额减少[51] - 公司本期间毛利为10.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9.6%,整体毛利率为13.2%,较去年同期下降4.5个百分点[52] - 公司本期间溢利净额为0.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净额18.4百万港元增加19.1百万港元[57] - 公司本期间销售及分销成本为3.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5%,主要由于第三方代理佣金开支减少[54] - 公司本期间行政开支为24.6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2%,主要由于员工成本减少[55] - 公司本期间所得税开支为0.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0.9百万港元[56] - 公司本期间录得已变现收益净额41.1百万港元,公平值亏损20.5百万港元,其他收益总额20.6百万港元[53]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249,042千港元,较2023年底增长15.7%[3]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为45,838千港元,较2023年底增长7.9%[3]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为121,277千港元,较2023年底下降2.3%[3] - 公司总资产为308,255千港元,同比增长10.4%[15] - 公司总负债为237,027千港元,同比增长11.6%[1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无未偿还银行借贷,资产负债比率为零[58] 现金流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24,642千港元,去年同期則產生現金淨額23,179千港元[6]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投資活動產生現金淨額844千港元,去年同期為1,213千港元[7]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融資活動產生現金淨額26,583千港元,去年同期則使用現金淨額7,348千港元[7]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增加淨額為2,785千港元,去年同期為17,044千港元[7] - 公司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5,838千港元,去年同期為44,825千港元[7] 业务分部表现 - 公司主要業務包括生產及買賣半導體、寬帶基礎設施建設及為智能場域應用提供綜合解決方案[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83,084千港元,同比下降36.0%[13] - 电子产品生产分部收入为34,559千港元,同比下降40.3%[13] - 电子产品贸易分部收入为22,859千港元,同比下降56.5%[13] - 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收入为24,713千港元,同比增长23.5%[13] - 公司半导体业务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48.0%,其中生产半导体业务营业额减少约40.3%,买卖半导体业务营业额减少约56.5%[45] - 公司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业务受到中国房地产行业去杠杆化政策的影响,导致项目竣工期延长,且宽带基础设施行业盈利能力面临下调压力[43] - 公司半导体业务面临全球贸易争端和地缘政治复杂化的不确定性,客户订单全面反弹仍不确定[46] 投资与金融资产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来自最终控股方的贷款增加29,058千港元,达到112,407千港元[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储备增加4,466千港元,达到63,228千港元[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汇兑亏损38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1,369%[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資產的公平值變動為-20,505千港元,去年同期為15,478千港元[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數字資產公平值變動為-3,243千港元,去年同期為0千港元[6] - 数字资产公平值变动收益为20,50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2,235千港元[16] - 公司融资成本为4,755千港元,同比增长23.6%[16] - 公司递延税项为450千港元,同比下降68.3%[18] - 公司以总购入成本约2.965亿港元购上市股本证券及期权,并出售账面总值约2.493亿港元的上市股本证券,实现净收益约4110万港元[50] - 公司确认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产生的未变现亏损约2060万港元[50] - 公司未持有任何加密货币,但看好未来虚拟资产进入Web 3.0及元宇宙领域的前景,计划适时增加对加密货币的投资[48][49] - 公司战略投资业务旨在多元化创新科技领域的投资布局,本期间投资上市股本证券及期权[47] - 公司将继续密切监控和评估投资表现,并对投资组合进行及时调整以提高回报[50] 员工与管理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22.3百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5.2百万港元[64]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员工总数为300人,其中96.7%在中国聘用,3.3%在香港聘用[64]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薪酬由董事会参考个人表现及市场趋势厘定[37]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离,行政总裁职位自2021年2月1日起一直悬空[74] - 公司管理层每月未向全体董事会成员提供更新资料,但会根据业务情况不时提供业务更新[74] - 公司董事会认为目前的管理安排有助于维持政策延续性及营运稳定[74]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约21.2%的销售以外币计值,2023年同期为28.2%[6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约2.3%的采购以外币计值,与2023年同期持平[62]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外币计值的货币资产为106,99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3,294千港元[62]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外币计值的货币负债为2,19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843千港元[62] - 公司未建议2024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66] - 公司未订立或存在任何重大业务管理及行政合约[72] - 公司董事或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未在与公司业务相竞争的业务中拥有任何权益[73] - 公司购股权计划自2015年10月9日起10年内有效,但自采纳以来未授出任何购股权[76]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监督财务报告及内部监控系统[77]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本期间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8] - 公司购股权计划项下可供授出或发行的购股权数目在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6月30日均为零[76]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本报告及本期间未经审核的简明综合财务业绩,认为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77] 关联公司与控股方 - 公司来自最终控股方的贷款中,未偿还贷款本金额为127,72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9,072千港元有所增加[39] - 公司来自最终控股方的贷款实际年利率为9.43%[39] - 公司来自直接控股公司的贷款已全数偿还,未偿还贷款本金额为零[38] - 公司应收关联公司款项(贸易性质)中,遵义实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应收款项为3,28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442千港元有所减少[35] - 公司来自关联公司的贷款中,广州普及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的未偿还贷款本金额为15,17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283千港元略有减少[39] - 广州富力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服务费收入为3,95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927千港元有所下降[35] - 公司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收入中,贵州花博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贡献最大,达1,515千港元[34] 未来发展与战略 - 公司未来将重点发展智慧生活领域技术应用,并寻求相关技术、人工智能及物联网领域的收购目标[67] - 公司执行董事张量先生通过Yoho Bravo Limited持有公司74.96%的股份[68][69] - 公司未建议2024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66] - 公司未订立或存在任何重大业务管理及行政合约[72] - 公司董事或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未在与公司业务相竞争的业务中拥有任何权益[73]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离,行政总裁职位自2021年2月1日起一直悬空[74] - 公司管理层每月未向全体董事会成员提供更新资料,但会根据业务情况不时提供业务更新[74] - 公司购股权计划自2015年10月9日起10年内有效,但自采纳以来未授出任何购股权[76]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监督财务报告及内部监控系统[77]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本期间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8] - 公司董事会认为目前的管理安排有助于维持政策延续性及营运稳定[74] - 公司购股权计划项下可供授出或发行的购股权数目在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6月30日均为零[76]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本报告及本期间未经审核的简明综合财务业绩,认为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77]
脑洞科技(0220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1 19:05
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8308.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3285.5万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1093.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358.1万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110.2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1698万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65.2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1841.7万港元[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5921.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388.8万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24904.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530.8万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12127.7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419.5万港元[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12776.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111.3万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464.2万港元,2023年同期产生现金净额2317.9万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溢利0.08港仙,2023年同期亏损2.3港仙[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84.4万港元,2023年为121.3万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658.3万港元,2023年为 - 734.8万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78.5万港元,2023年为1704.4万港元[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8.308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3.0942亿港元[11][12] - 2024年上半年生产、贸易、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收入分别为3.4559亿、2.2859亿、2.5666亿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5.7930亿、5.2507亿、2.2418亿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生产、贸易、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亏损)溢利分别为 - 0.1956亿、0.0721亿、0.3605亿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0.9583亿、0.4472亿、0.3037亿港元[1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30.825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9196亿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23.702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2434亿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数字资产公平值变动为0,2023年同期为0.3243亿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变动为2.050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 - 1.5478亿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0.475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0.3848亿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中即期税项为0,递延税项为0.0450亿港元;2023年同期即期税项为0.0018亿港元,递延税项为0.1437亿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0.1102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1.6980亿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为开支之存货金额为57,41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7,814千港元;研发成本为2,23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855千港元;员工成本总额为22,30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336千港元[20]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652,000港元,2023年为亏损18,417,000港元;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溢利╱(亏损)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800,000,000 [20] - 本期无派发或建议派发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22] - 本期集团收购厂房及设备约273,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4,746,000港元;出售厂房及设备产生收益净额约为885,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4,006,000港元;撇销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约为3,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7,000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71,05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5,814千港元[24] - 2024年6月30日客户合约及经营租赁产生之应收贸易款项总额分别约为78,631,000港元和1,484,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67,093,000港元和3,529,000港元[24] - 2024年6月30日0至30日应收贸易款项(扣除减值拨备)为28,82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362千港元;31至90日为24,64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503千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91至365日应收贸易款项(扣除减值拨备)为2,81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700千港元;超过365日为7,04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64千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为50,64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7,937千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应付收购厂房及设备款项为6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0[28] - 2024年6月30日计入其他应付款项之应付来自一间直接控股公司之贷款之利息约为零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9,000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约但未在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业绩拨备之有关收购厂房及设备以及宽带基础设施建设之资本承担约为3,174,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39,000港元[31] - 公司本期营业额约8310万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4980万港元或37.5%,主要因半导体业务营业额减少[40] - 半导体业务本期总营业额约57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300万港元或48.0%[40] - 公司自行生产半导体销售营业额本期约34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330万港元或40.3%[40] - 公司买卖半导体营业额本期约22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960万港元或56.5%[40] - 广州织网集团本期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营业额约25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30万港元或14.5%[40] - 公司本期毛利约10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170万港元或49.6%,主要因半导体业务营业额及毛利率减少[41] - 公司本期整体毛利率约13.2%,较去年同期降低约4.5个百分点[42] - 半导体业务本期毛利约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260万港元或94.0%,毛利率降至约1.4%[42] - 广州织网集团本期毛利约1010万港元,与去年同期相当,毛利率降至约41.0%[42] - 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3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0万港元或9.5%[44] - 行政开支约为24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10万港元或4.2%[45] - 所得税开支约为5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140万港元[46] - 本期溢利净额约为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加约1910万港元[47] - 2024年6月30日,未偿还资本承担约为39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0万港元[48]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约21.2%及28.2%的销售按外币计值[52]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约2.3%的采购并非按功能货币计值[52]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员工成本分别约为2230万港元及2520万港元[5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4年9月1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7年起于联交所上市[7]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包括生产及买卖半导体等[7] - 公司可呈报及经营分部包括生产、贸易、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战略投资分部[10] 财务编制基础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业绩以港元呈列,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8] - 本期集团首次应用多项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无重大影响[8][9] 税率情况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下,合格法团首200万港元应评税利润按8.25%缴税,超过部分按16.5%缴税,不符合的实体按16.5%统一税率缴税;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广州织网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优惠税率[19] 业务挑战与机遇 - 集团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业务受中国房地产行业政策及“网络提速降费”政策影响,面临挑战[34] - 集团半导体业务处于供应链下游,面临激烈竞争[36] - 本期间集团生产及买卖半导体所得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48.0%[36] - 本期间生产半导体业务的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40.3%[36] - 本期间买卖半导体所得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56.5%[36] - 集团半导体客户普遍已减缓其新购买,客户订单的全面反弹仍不确定[36] - 未来一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集团各业务前景具挑战性[56] - 集团会把握智慧生活领域技术应用需求,为业务发展带来新增长点[56] - 集团致力于成为综合智慧领域解决方案提供商,寻找智慧生活等相关领域收购目标[56] - 中美贸易紧张等因素影响集团半导体客户订单计划,集团面临客户技术标准提高等挑战[57] - 集团将关注环球市场和创科行业趋势,考虑在创新技术和Web 3.0领域多元化投资[58] 证券交易情况 - 公司本期以约2.965亿港元购入上市股本证券及期权,出售账面总值约2.493亿港元的上市股本证券,变现收益净额约4110万港元,未变现亏损约2060万港元[39] 信贷政策 - 集团给予生产及贸易分部客户最高90日信贷期,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客户信贷期按双方协定[25] 资产相关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均为零[4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抵押任何资产[5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52] 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300名全职员工,约96.7%在中国聘用,约3.3%在香港聘用[54]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支付任何中期股息(2023年6月30日:无)[55] 公司架构与治理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区分,行政总裁职位自2021年2月1日起悬空[61] - 董事会认为目前安排恰当,随业务发展将检讨公司架构是否变动[61] - 公司未按企业管治守则每月向董事会成员提供更新资料,而是不时提供业务资料[62] - 公司于2015年9月23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许亮先生为委员会主席[6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告及集团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业绩,认为编制已遵守适用会计准则并作出充足披露[63] 证券买卖情况 - 公司及附属公司在本期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64] 时间界定与董事会成员 - 本期指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66]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张量先生及万朵女士,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许亮先生、陈晰先生及张一波女士[66]
脑洞科技(0220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7:22
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消费类电子设备应用的分立半导体生产、封装及销售,以及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场域应用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3][6] - 公司自行生产的半导体产品主要用于韩国及中国知名消费类电子品牌的OEM/ODM生产商生产的消费类及工业便携式电子产品[4] - 公司通过全资附属公司广州织网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业务,主要提供智能家居、智能园区及智能社区的综合解决方案[13]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半导体生产与买卖、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及智能场域应用的综合解决方案[109] 公司愿景与战略 - 公司愿景是成为基于智能通信基础设施的领先云服务提供商,涵盖智能家居、智能社区及智慧城市主题相关的产品及解决方案[7] - 公司将加强生产流程及质量控制,并密切监视宏观环境变化以抓住市场机遇[20] - 公司将寻求收购目标,主要集中在智能生活相关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电子零件领域[24] - 公司将关注市场及行业趋势,抓住技术创新带来的投资机会,考虑多元化创新科技及Web 3.0领域投资[25] - 公司将资源分配至利润更高的项目,以优化产品组合[30] - 公司将加强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密切监控宏观环境变化,抓住市场机遇[92] - 公司将寻求收购目标,主要集中在智能生活相关技术及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电子零件领域[94] - 公司将持续关注市场和行业趋势,布局创新科技及Web 3.0领域投资[95]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来自半导体生产及买卖的营业额减少约17.6%[10] - 公司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业务的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10.0%[15] - 公司本期营业额约为2.208亿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4,280万港元或16.2%[48] - 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营业额为42.8百万港元,同比减少10.1%[49] - 半导体业务总营业额为177.9百万港元,同比减少17.6%[50] - 自行生产半导体销售营业额为92.5百万港元,同比减少24.7%[51] - 买卖半导体营业额为85.5百万港元,同比减少8.3%[52] - 整体毛利为27.6百万港元,同比减少43.1%[53] - 整体毛利率为12.5%,同比减少5.9个百分点[54] - 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业务毛利为16.4百万港元,同比减少22.3%[56] - 半导体业务毛利为11.2百万港元,同比减少59.1%[57]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9.0百万港元,同比增加32.4%[60] - 行政开支为51.0百万港元,同比减少20.1%[62] - 公司本期亏损净额约为34.1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57.6百万港元有所减少[74] 投资活动 - 公司投资加密货币及上市股本证券,包括以太币及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领先科技公司和优质大型公司[18] - 公司于2023年2月11日出售1,202.45单位的以太币,总代价约180万美元(相当于约1,420万港元)[41] - 公司以总购入成本约2.932亿港元购入若干美国及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并出售账面总值约3.078亿港元的部分股权,导致已变现亏损净额约110万港元[44] - 公司确认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产生的未变现收益约1,330万港元[45] - 公司所持上市股本证券账面值变动情况:2023年1月1日账面值为7,058.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账面值为6,927.6万港元[46] - 公司所持上市股本证券详情:Draftkings Inc.账面值为375.77万港元,英伟达公司账面值为1,209.88万港元,Super Micro Computer Inc.账面值为305.22万港元,Coinbase Global Inc.账面值为2,350.33万港元,Affirm Holdings Inc.账面值为2,555.88万港元[47] 市场环境与挑战 - 全球经济复苏受高通货膨胀及高利率影响,消费市场对智能手机及个人电脑等传统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下降[10] - 公司面临来自大型跨国公司及小型本地参与者的激烈竞争,半导体生产线继续面临技术变革及行业标准的不断发展[12] - 公司半导体的业务前景面临挑战,受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影响[19] - 公司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业务的市场需求及营业额大幅降低,因房地产行业流动性紧张导致项目竣工期延长[29] - 公司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半导体业务前景充满挑战[91] 公司治理与组织结构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张量先生(主席)、万朵女士,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许亮先生、陈晰先生和张一波女士[129] - 公司秘书黄荻女士为执业会计师,拥有超过二十五年的会计及公司秘书领域经验[106] - 公司将于2024年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提名连任的董事与集团无订立不可于一年内免付赔偿(法定赔偿除外)而终止的服务合约[130]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范围:2023年薪酬在0至1,000,000港元之间的雇员人数为2人,1,000,001港元至1,500,000港元之间的雇员人数为2人,总计4人;2022年薪酬在0至1,000,000港元之间的雇员人数为2人,1,000,001港元至1,500,000港元之间的雇员人数为3人,总计5人[133] - 执行董事张量先生通过其全资拥有的Yoho Bravo Limited持有599,658,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约74.96%[135] - 公司主要股东Yoho Bravo Limited持有599,658,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约74.96%[136]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或其任何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无其他权益及淡仓[137] - 公司董事或控股股东及其各自的紧密联系人无在与集团业务相竞争或可能相竞争的业务中拥有任何权益[139] - 公司无订立或存有任何有关公司全部或任何重大部分业务的管理及行政合约[140] - 公司无订立任何安排,致使董事可藉购买公司或任何其他法人团体股份或债权证而获取利益[142] - 公司无订立任何股票挂钩协议[143] - 公司无知悉发生任何违反对集团业务及营运造成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及法规的情况[144] - 公司架构维持现状,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负责日常经营、业务策略及管理[170] - 董事会会议在本期间内仅举行2次,但董事会认为已足够[172] - 管理層不定期向董事會提供業務更新資料,而非每月提供[173] - 董事會組成包括執行董事張量先生(主席)、萬朵女士,及獨立非執行董事許亮先生、陳晰先生、張一波女士[177] - 董事會負責公司業務整體管理,包括制定發展規劃、經營及管理策略、審批財務報表等[179] - 董事會已成立三個委員會:審核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184] - 公司于2015年9月23日成立审核委员会,并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即许亮先生、陈晰先生及张一波女士[185] - 审核委员会在本期间共举行2次会议,主要工作包括审阅集团采用的会计原则及常规、年度及中期业绩、财务汇报制度、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的充足性及有效性[186] - 公司于2015年9月23日成立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组成,张一波女士为提名委员会主席[188] - 提名委员会在本期间举行1次会议,主要工作包括审阅及确认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以及检讨董事会的架构及组成[189] - 公司于2015年9月23日成立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组成,陈晰先生为薪酬委员会主席[190] - 薪酬委员会在本期间共举行1次会议,主要工作包括审阅薪酬政策、评估执行董事的表现、审阅应付执行董事的薪酬及批准股份计划相关事宜[192] - 董事会在本期间共举行3次会议,检讨公司有关企业管治及法律法规遵守的政策及常规、董事培训及持续专业发展参与以及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情况[194] - 董事会在本期间共举行3次会议,且举行1次股东大会,董事出席记录显示所有董事均出席了所有会议[197] - 公司支付给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的审计服务费用约为880,000港元[198] - 公司支付给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及其联属公司的非审计服务费用约为102,800港元[198] - 公司委聘黄荻女士为公司秘书,主要联系人为财务总监张俊文先生[199] 风险管理 - 公司面临汇率波动风险,2023年约29%的销售和2%的采购以外币计值[8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外币计值的货币资产和负债分别为93,240千港元和3,883千港元[84]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对贸易应收款项、合约资产及应收关联公司款项(贸易性质)进行减值评估,录得减值亏损拨回合共约0.4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10.7百万港元有所减少[66] - 公司对厂房的设备进行减值评估,于本期计提减值亏损拨备约9.1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22.5百万港元有所减少[72] 人力资源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317名全职员工,其中96.8%在中国聘用,3.2%在香港聘用[85] - 2023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44.9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46.1百万港元有所下降[85] 股息与分配 - 公司不建议派付2023年度的末期股息[89]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派付任何末期股息,且本期未派付或宣派中期股息[114] - 公司可供分配予股东的储备总额为零港元,较上年的3.5百万港元有所减少[116] 其他信息 - 公司半导体的生产涉及集成电路设计、可行性测试、晶圆制造、组装及封装以及最终测试等多个流程[32] - 公司主要专注于组装、封装及销售自有分立半导体及买卖自第三方供应商采购的半导体[33]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的尚未偿还资本承担约为3.3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7.1百万港元有所减少[75]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并无未偿还银行借贷,而2022年为7.3百万港元[75]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零,而2022年为7.2%[77] - 公司并无抵押任何资产,2022年亦无[79] - 公司本期并无作出任何重大投资或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80]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亦无[81] - 公司本期所得税抵免约为2.5百万港元,而2022年所得税开支约为4.1百万港元[73]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并无任何投资物业[117] - 公司于2015年9月23日采纳一项购股权计划,计划有效期为10年,剩余年期为1年[121][125] - 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8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24] - 公司自采纳购股权计划以来,未授出任何购股权,且于2023年12月31日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127] - 公司于本期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9] - 五大客户占公司总营业额的64.2%,最大客户占24.1%[149] - 五大供应商占公司总采购额的79.6%,最大供应商占61.3%[150] - 新建設服務框架協議续期三年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服务费上限为人民币800万元(约980万港元)[155] - 根据新建設服務框架協議,公司收取的建设服务费合计约860万港元(2022年:810万港元)[158] - 公司已维持上市规则项下所规定不少于已发行股份25%的充足公众持股量[162] - 公司于本期間并无作出任何慈善捐款(2022年:78,000港元)[163]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张量先生于实地的全部已发行股本中拥有权益[156] - 公司核数师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已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函件[160] - 公司年度独立性确认显示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独立人士[161] - 公司行政总裁职位自2021年2月1日起一直悬空[169] - 公司预计5G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将受益于中国政府的支持[93] - 张量先生拥有逾17年的中国房地产行业经验,为房地产、能源及娱乐等多个行业的企业家[96] - 张量先生于2012年3月至2022年5月担任力量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277)的执行董事,并继续为该公司之控股股东[96] - 张量先生为传递娱乐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326)的控股股东、主席及执行董事[96] - 张量先生于2006年1月在中国成立实地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业务[96] - 万朵女士持有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学士学位,拥有金融及保险机构的企业融资、并购、投资管理及企业管治方面的丰富经验[97] - 万朵女士现任中国实地集团策略投资负责人[97] - 许亮先生持有清华大学文学及经济学双学士学位以及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拥有前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经验[99] - 陈晰先生为全球风险投资、私募、首次公开招股和并购交易等领域的资深投资家和企业家[100] - 陈晰先生现于一家亚洲投资及科技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该公司业务包括金融服务/金融科技、电信、媒体及科技、生物科技和高科技[100] - 张一波女士持有南开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及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拥有香港及中国资产管理以及上市公司管理及投资经验[101]
脑洞科技(0220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2:3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额为220,807千港元,2022年为263,566千港元,同比下降16.22%[2] - 2023年毛利为27,628千港元,2022年为48,539千港元,同比下降43.08%[2]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36,676千港元,2022年为61,729千港元,同比收窄40.58%[2] - 2023年年内亏损为34,116千港元,2022年为57,612千港元,同比收窄40.78%[2]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63,888千港元,2022年为72,209千港元,同比下降11.52%[3] - 2023年流动资产为215,308千港元,2022年为261,208千港元,同比下降17.57%[3] - 2023年流动负债为124,195千港元,2022年为150,374千港元,同比下降17.41%[3]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91,113千港元,2022年为110,834千港元,同比下降17.80%[3] - 2023年非流动负债为88,239千港元,2022年为81,464千港元,同比上升8.32%[4] - 2023年资本及储备为66,762千港元,2022年为101,579千港元,同比下降34.27%[4] - 2023年来自客户合约总收益218,291千港元,2022年为258,710千港元;2023年其他来源总收益220,807千港元,2022年为263,566千港元[15] - 2023年除税前亏损36,676千港元,2022年为61,729千港元[18] - 2023年中国即期税项为52千港元,2022年为657千港元;2023年递延税项为(2,612)千港元,2022年为(4,792)千港元[20] - 2023年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薪金及津贴为1,461千港元,2022年为1,020千港元;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为44,905千港元,2022年为46,102千港元[23] - 2023年确认开支之存货金额为168,085千港元,2022年为189,855千港元;2023年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941千港元,2022年为12,300千港元[23] - 2023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亏损为(34,116)千港元,2022年为(57,612)千港元;股份加权平均数均为800,000千股[25]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70,622千港元,2022年为91,083千港元;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65,814千港元,2022年为94,982千港元[26] - 2023年0至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拨备)为24,362千港元,2022年为25,535千港元;91至365日2023年为4,700千港元,2022年为16,676千港元[29]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47,937千港元,2022年为59,129千港元;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71,095千港元,2022年为76,125千港元[30] - 2023年计入其他应付款项中应付关联公司款项约为3,297,000港元,2022年为2,628,000港元[30] - 2023年12月31日,计入其他应付款项中应付一间直接控股公司的款项约为27.9万港元,2022年为1.2万港元[31]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4793.7万港元,2022年为5912.9万港元;其中三个月以内分别为1993.8万港元和2645.2万港元,四至六个月分别为125.3万港元和323.9万港元,七至十二个月分别为364.5万港元和413.9万港元,超过一年分别为2310.1万港元和2529.9万港元[33] - 期间,集团营业额约2.208亿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4280万港元或16.2%,主要因半导体业务营业额减少[52] - 本期毛利约276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2090万港元或43.1%,整体毛利率约12.5%,较2022年减少约5.9个百分点[56] - 广州织网集团本期毛利约164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470万港元或22.3%,毛利率分别为约38.3%及44.4%[57] - 2023年12月31日,出售部分上市股本证券变现亏损净额约1100万港元,所持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收益约1330万港元,综合确认总额约230万港元[5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数字资产公平值增加约320万港元确认为其他收益及亏损[61] - 本期销售及分销成本约90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220万港元或32.4%[62] - 本期行政开支约510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1280万港元或20.1%[63] - 本期贸易应收款项、合约资产及应收关联公司款项(贸易性质)减值亏损拨回约0.4百万港元,2022年减值亏损10.7百万港元[66] - 本期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0.4百万港元,2022年为9.6百万港元;合约资产减值亏损约0.2百万港元,2022年为0.1百万港元;应收关联公司款项(贸易性质)减值亏损拨回1.0百万港元,2022年减值亏损1.0百万港元[66] - 本期厂房及设备计提减值亏损拨备约9.1百万港元,2022年为22.5百万港元[70] - 本期所得税抵免约为2.5百万港元,2022年所得税开支约为4.1百万港元[71] - 本期亏损净额约为34.1百万港元,2022年为57.6百万港元[72] - 2023年12月31日,尚未偿还资本承担约为3.3百万港元,2022年为7.1百万港元[74] - 2023年12月31日,无未偿还银行借贷,2022年为7.3百万港元[74]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零,2022年为7.2%[75] - 2023年12月31日,无抵押任何资产,2022年也无[76] - 2023年12月31日,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也无[78]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分别约29%及30%的销售按功能货币以外货币计值,分别约2%及6%的采购非按功能货币计值[80]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美元资产账面值分别为93,214千港元及86,924千港元,负债分别为3,499千港元及4,218千港元;人民币资产账面值分别为26千港元及57千港元,负债分别为384千港元及0千港元[80]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分别约为44.9百万港元及46.1百万港元[8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电子产品生产收入92,493千港元,2022年为122,762千港元;2023年电子产品贸易收入85,453千港元,2022年为93,178千港元[15] - 2023年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收入20,657千港元,2022年为19,142千港元;2023年推广宽带服务佣金收入11,154千港元,2022年为13,533千港元;2023年智能场域解决方案服务收入8,534千港元,2022年为10,095千港元[15] - 2023年按固定利率的宽带基础设施租赁付款收入2,516千港元,2022年为4,856千港元[15] - 2023年报告期末分配至未履行履约责任交易价格一年內为34,029千港元,超过一年为56,227千港元;2022年一年內为29,011千港元,超过一年为24,751千港元[16] - 2023年生产分部收入92,493千港元,2022年为122,762千港元;贸易分部收入85,453千港元,2022年为93,178千港元;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收入42,861千港元,2022年为47,626千港元[18] - 2023年生产分部亏损4,361千港元,2022年亏损5,053千港元;贸易分部溢利1,861千港元,2022年溢利7,613千港元;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溢利1,857千港元,2022年亏损4,485千港元;战略投资分部溢利5,567千港元,2022年亏损10,621千港元[18] - 2023年生产分部资产50,560千港元,2022年为95,810千港元;贸易分部资产14,251千港元,2022年为17,401千港元;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资产88,806千港元,2022年为96,189千港元;战略投资分部资产69,276千港元,2022年为81,771千港元[19] - 2023年生产分部负债9,945千港元,2022年为16,276千港元;贸易分部负债5,703千港元,2022年为8,795千港元;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负债52,008千港元,2022年为61,465千港元[19] - 集团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业务受房地产行业流动性紧张和电讯行业政策影响,市场需求及营业额大幅降低[35][36] - 集团半导体业务受高通脹、加息、传统消费电子市场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17.6%[39] - 集团半导体生产业务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24.7%[40] - 集团半导体买卖业务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8.3%[40] - 期间,广州织网集团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营业额约428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480万港元或10.1%,因项目减少[52] - 半导体业务本期总营业额约1779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3800万港元或17.6%[53] - 自行生产半导体销售营业额约925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3030万港元或24.7%[53] - 买卖半导体营业额约855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770万港元或8.3%[54] - 半导体业务本期毛利约112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1620万港元或59.1%,毛利率由约12.7%降至约6.3%,减少约6.3个百分点[58] 税务相关 - 中国附属公司税率自2008年1月1日起为25%,广州织网2022年享15%优惠税率,2023年恢复至25%[21] 战略投资业务 -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集团开展战略投资业务,本期投资上市股本证券及加密货币[42][43] - 2023年2月11日,公司变现加密货币投资,以约180万美元(约1420万港元)出售1202.45单位以太币[44] - 期间,集团以约2.932亿港元购入美国及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出售账面总值约3.078亿港元的部分股权,销售款项净额约2.976亿港元,变现亏损净额约1100万港元[47] - 期间结束时,集团确认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产生的未变现收益约1330万港元[47] - 2023年1月1日上市股本证券账面价值为7058.2万港元,购入2.93151亿港元,出售3.07774亿港元,未变现收益1331.7万港元,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6927.6万港元[48] - 2023年12月31日,Draftkings Inc股份成本386.2万港元,公平值375.7万港元,公平值变动亏损10.5万港元[50] - 2023年12月31日,英伟达公司股份成本1078.6万港元,公平值1209.8万港元,公平值变动收益131.2万港元[50] - 2023年12月31日,Super Micro Computer Inc股份成本291.4万港元,公平值305.2万港元,公平值变动收益13.8万港元[50] - 2023年12月31日,Coinbase Global Inc股份成本2089.8万港元,公平值2350.3万港元,公平值变动收益260.5万港元[50] 客户信贷期 - 公司给予生产及贸易分部客户最高90日信贷期,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客户信贷期按协定考虑[27] 员工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聘有317名全职雇员,约96.8%在中国聘用,约3.2%在香港聘用[81]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本期的末期股息(2022年:无)[85] 业务前景与战略 - 来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集团半导体业务前景充满挑战,消费市场有下行压力,客户下达新订单计划保守[86]
脑洞科技(0220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9-26 12:00
集团上市股本投资总体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上市股本投资股份成本总计79240千港元,公平值总计70582千港元,确认亏损总计8658千港元[5] 集团对永利澳门有限公司的股份投资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永利澳门有限公司股份成本4991千港元,股份数目578000,股份百分比0.011%,公平值5029千港元,公平值占集团合并资产总值1.51%,确认收益37千港元[3] 集团对东方甄选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份投资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东方甄选控股有限公司股份成本1993千港元,股份数目36000,股份百分比0.0036%,公平值1890千港元,公平值占集团合并资产总值0.57%,确认亏损103千港元[4] 集团对携程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份投资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携程集团有限公司股份成本5985千港元,股份数目21000,股份百分比0.0031%,公平值5746千港元,公平值占集团合并资产总值1.72%,确认亏损240千港元[4] 集团对Airbnb, Inc.的股份投资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Airbnb, Inc.股份成本11366千港元,股份数目14700,股份百分比0.0023%,公平值9778千港元,公平值占集团合并资产总值2.93%,确认亏损1588千港元[4] 集团对富途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份投资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富途控股有限公司股份成本18895千港元,股份数目44100,股份百分比0.0039%,公平值13947千港元,公平值占集团合并资产总值4.18%,确认亏损4948千港元[4] 集团对New Oriental Education & Technology Group Inc.的股份投资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New Oriental Education & Technology Group Inc.股份成本20895千港元,股份数目76100,股份百分比0.0045%,公平值20615千港元,公平值占集团合并资产总值6.18%,确认亏损279千港元[5] 集团对Pinduoduo, Inc.的股份投资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Pinduoduo, Inc.股份成本15115千港元,股份数目21400,股份百分比0.0004%,公平值13577千港元,公平值占集团合并资产总值4.07%,确认亏损1537千港元[5]
脑洞科技(0220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1 16:35
财务业绩整体情况 - 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3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61亿港元下降17.4%[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2358.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883.8万港元下降18.2%[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69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20.3万港元扩大226.3%[1]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841.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79.5万港元扩大136.3%[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132,855千港元,较2022年的160,834千港元有所下降[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16,980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5,203千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约1.32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790万港元或17.4%,主要因半导体业务营业额减少[8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约23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520万港元或18.2%,整体毛利率约17.7%,较2022年同期降低约0.2个百分点[87] - 本期亏损净额约18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60万港元[94]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7127.8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220.9万港元略有下降[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4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1亿港元有所下降[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4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亿港元略有下降[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314,49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33,417千港元有所减少[2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231,354千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的231,838千港元基本持平[2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9570.8万港元,较去年12月31日的9498.2万港元略有增加[40] - 2023年6月30日客户合约产生的应收贸易款项总额约7229万港元,较去年12月31日的8710.7万港元有所减少[4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8312.4万港元,较去年12月31日的7612.5万港元有所增加[45] - 2023年6月30日资本承担约390.9万港元,较去年12月31日的705.6万港元有所减少[48] - 2023年6月30日应收关联公司款项(贸易性质)784.9万港元,较去年12月31日的847万港元有所减少[53] - 2023年6月30日广州富力集团计入贸易应收款项1908.1万港元,较去年12月31日的1172.1万港元有所增加[53] - 广州富力鼎盛置業贸易应付款项结余从2022年12月31日的34千港元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26千港元,广州富力兴盛置業贸易应付款项结余为31千港元,广州富力美好置业贸易应付款项结余为5千港元,广东实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预付款项结余从44千港元增至46千港元,贸易应付款项结余从29千港元增至56千港元[5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尚未偿还资本承担约390万港元,未偿还银行借贷约550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6.7%[96]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为2319.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17万港元有所增加[7]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3179千港元,2022年为1282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213千港元,2022年为6754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7348千港元,2022年为-21985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7044千港元,2022年减少净额为13949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825千港元,2022年为30738千港元[8] 各业务收入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电子产品生产收入为57930千港元,2022年为68267千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电子产品贸易收入为52507千港元,2022年为72136千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收入为9797千港元,2022年为5711千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益为130942千港元,2022年为157658千港元[17][18] - 2023年上半年与关联方遵义实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产生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收入[49] - 本期集团来自生产及买卖半导体所得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21.3%[69] - 本期生产半导体业务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15.1%,买卖半导体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27.2%[71] - 半导体业务2023年上半年总营业额约1.10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000万港元或21.3%[84] - 公司自行生产半导体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约579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040万港元或15.1%[84] - 公司买卖半导体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约525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960万港元或27.2%[84] - 广州织网集团2023年上半年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营业额约224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00万港元或9.7%[85] 成本与开支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为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4万港元略有下降[7] - 2023年上半年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2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32.5万港元有所下降[7] - 2023年上半年数字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3,243千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收益15,478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3,848千港元,2022年为4,227千港元[27]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1,437千港元,2022年为2,592千港元[29]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已扣除多项开支,如存货97,814千港元、无形资产摊销90千港元等[32] - 2023年上半年研发成本4,855千港元,2022年为5,468千港元[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以约1.312亿港元购入美国及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以约1.369亿港元出售,变现亏损净额约500万港元,确认未变现亏损约1050万港元[80][8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出售上市股本证券变现亏损净额约500万港元,所持证券公平值亏损约1050万港元,其他亏损总额约1550万港元[89] - 本期销售及分销成本约4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0万港元或13.8%[91] - 本期行政开支约25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00万港元或10.5%[92] - 本期所得税开支约14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260万港元[93] 贷款与融资情况 - 2019年公司自直接控股公司获最多3800万港元贷款融资,2023年6月30日未偿还贷款本金约48.6万港元,未动用融资约3751.4万港元,本期利息开支约1.8万港元,应付利息约1.7万港元[58] - 2020年12月集团自广州普及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获4614.6万元人民币无抵押免息贷款,2023年6月30日未偿还贷款本金约5297.3万港元[61] - 2022年12月集团自Skynova International Limited获4230万港元无抵押免息贷款,2023年6月30日已全部偿还[62] - 2022年11 - 12月集团自最终控股方张先生获1.005亿港元无抵押免息贷款,2023年6月30日未偿还本金约1.005亿港元,期内应计利息开支约356.3万港元[63] 股息分配情况 - 期间无派中期股息,报告期末后也无建议派发[3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派付任何中期股息[107] 厂房及设备情况 - 期间收购厂房及设备约474.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04.4万港元有所增加[37] - 期间出售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约106.5万港元,现金所得款约507.1万港元,出售收益净额约400.6万港元[39] 虚拟资产投资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变现先前持有的加密货币投资,出售以太币获约1420万港元,又购入以太币和比特币后出售获约570万港元,实现净收益约250万港元[79] - 公司看好虚拟资产进入Web 3.0及元宇宙领域前景,将加强及多元化投资组合,适时增加对加密货币投资[79] 各业务毛利情况 - 半导体业务2023年上半年毛利约134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540万港元或28.5%,毛利率由2022年同期的约13.4%降至约12.2%[87] - 广州织网集团本期毛利约10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万港元或1.0%,毛利率从49.1%降至45.2%[88]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聘有188名全职员工,约94.7%在中国聘用,约5.3%在香港聘用[105] 业务前景与策略 - 来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集团半导体业务前景充满挑战,消费市场增长暂无迹象[109] - 集团将把握智能生活领域中快速增长的技术应用需求[109] - 广州织网致力于成为一体化智能场域解决方案提供商,寻求收购智能生活相关技术等领域目标[110] - 集团会考虑多元化投资于创新科技及Web 3.0领域[110] 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执行董事张量透过Yoho Bravo Limited持有599,658,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74.96%[112][113][114] 高管薪酬情况 - 执行董事万朵女士薪酬自2023年7月1日起由每年480,000港元增至每年1,362,000港元[115]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121] - 公司于2015年9月23日采纳购股计划,自采纳起未授出购股,2023年6月30日无尚未行使购股[122] - 公司于2015年9月23日成立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向董事会提供外聘核数师相关推荐意见等[12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许亮先生为主席[124]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报告及集团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业绩,认为符合适用会计准则且披露充足[124] 证券交易情况 - 本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125] - 2023年6月30日后集团收购及出售若干上市股本证券[6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脑洞科技有限公司,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28] - 广州织网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128] - 股份为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130] - 本期指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30]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业绩于2023年8月30日获董事会批准及授权刊发[66] 外币业务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分别约28.2%及34.6%的销售按外币计值,分别约2.3%及9.7%的采购非按功能货币计值[102] 或然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65]
脑洞科技(0220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9:21
财务数据对比(2023年上半年与2022年同期或2022年12月31日) - 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32,85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60,834千港元下降[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5,40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47千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4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92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8,41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795千港元[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8,23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9,259千港元[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43,21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1,208千港元[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44,93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0,374千港元[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169,55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3,043千港元[4]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3,17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82千港元[6] - 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2.3港仙,2022年同期为0.97港仙[2]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456千港元,2022年为1884千港元[7]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17044千港元,2022年净流出13949千港元[7]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6151千港元,2022年为42644千港元[7]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收益为57930千港元,2022年为68267千港元[21] - 2023年上半年电子产品生产收入为52507千港元,2022年为72136千港元[21] - 2023年上半年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收入为6109千港元,2022年为6547千港元[21] - 2023年上半年提供智能场域解决方案服务收入为130942千港元,2022年为157658千港元[2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租赁项下宽带基础设施的租金收入为1913千港元,2022年为3176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益为130,9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7,658千港元[22] - 2023年上半年各业务分部收入总计132,85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0,834千港元;分部(亏损)溢利为4,85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354千港元[2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314,49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3,417千港元;总负债为231,35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1,838千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数字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3,243千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变动收益15,478千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中,租赁负债利息129千港元,银行借款利息138千港元等[24]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4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92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确认为开支之存货金额为97,81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1,990千港元[29] - 2023年上半年研发成本包含员工成本约3,085,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3,806,000港元[2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841.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79.5万港元[31]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购厂房及设备约474.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04.4万港元[31]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出售账面价值约106.5万港元的厂房及设备,现金所得款项约507.1万港元,出售收益净额约74.4万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9570.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498.2万港元[32] - 2023年6月30日客户合约产生的应收贸易款项总额约为722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710.7万港元[3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8312.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612.5万港元[3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约但未在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业绩拨备的有关收购厂房及设备以及宽带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本承担约为390.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05.6万港元[34]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来自生产及买卖半导体所得营业额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减少约21.3%[37] - 本期间集团营业额约1.329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同期减少约2790万港元或17.4%,主要因半导体业务营业额减少[53] - 半导体业务本期间总营业额约1.104亿港元,较上一财年同期减少约3000万港元或21.3%[54] - 自行生产半导体销售营业额约579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同期减少约1040万港元或15.1%[54] - 买卖半导体营业额约525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同期减少约1960万港元或27.2%[55] - 广州织网集团本期间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分部营业额约224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同期增加约200万港元或9.7%[55] - 本期间毛利约2.3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88亿港元减少约0.52亿港元或18.2%,整体毛利率约17.7%,较去年同期减少约0.2个百分点[56] - 半导体业务本期间毛利约1.3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88亿港元减少约0.54亿港元或28.5%,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约13.4%降至本期约12.2%,略微减少约1.2个百分点[56] - 广州织网集团本期间贡献毛利约1.0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亿港元稍微增加约0.01亿港元或1.0%,本期间及去年同期毛利率分别约45.2%及49.1%[5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录得已变现亏损净额约0.5亿港元,所持上市股本证券的公平值亏损约1.05亿港元,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中确认其他亏损总额约1.55亿港元[57] - 本期间销售及分销成本约0.4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0.49亿港元减少约0.07亿港元或13.8%[58] - 本期间行政开支约2.5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87亿港元减少约0.3亿港元或10.5%[59] - 本期间所得税开支约0.14亿港元,去年同期约0.26亿港元[60] - 本期间亏损净额约1.8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0.78亿港元增加约1.06亿港元[6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尚未偿还资本承担约0.3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0.71亿港元),未偿还银行借贷约0.5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0.73亿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6.7%(2022年12月31日:7.2%)[62][63]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别约28.2%及34.6%的销售按相关集团实体进行销售的功能货币以外的货币计值,分别约2.3%及9.7%的采购并非按相关集团实体的功能货币计值[68]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员工成本分别约为2330万港元及2520万港元[70]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包括生产及买卖半导体等[9] - 公司可呈報及經營分部包括生产、贸易、宽带基础设施及智能场域、战略投资分部[15][16][17][18] 金融资产交易 - 本期间公司变现先前持有的加密货币投资,出售以太币获总代价约180万美元(约1420万港元)[48] - 本期间集团以总代价约70万美元(约540万港元)购入以太币和比特币,出售获销售所得款项总额约570万美元(约570万港元),产生已实现净收益约250万港元[48] - 本期间集团以总购入成本约1.312亿港元购入美国及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出售账面总值约1.369亿港元的股权,所得款项净额约1.319亿港元,导致已变现亏损净额约500万港元[50] - 报告期末,集团确认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产生的未变现亏损约1050万港元[51] 公司战略规划 - 集团将资源分配至利润更高项目以优化产品组合,加强及多元化投资组合,适时增加对加密货币投资[42][49] - 集团致力于成为智能场域解决方案集成商,继续寻求收购目标[76] - 集团会观察市场趋势,考虑多元化投资创新科技及Web 3.0领域[76] 税务政策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下,合资格法团首2,000,000港元应评税利润按8.25%缴税,超过部分按16.5%缴税[26] - 中国附属公司税率自2008年1月1日起为25%,广州织网可享受15%优惠税率[27][28]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聘有188名全职员工,约94.7%在中国聘用,约5.3%在香港聘用[70]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派付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6月30日:无)[72] 业务前景与挑战 - 来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集团半导体业务前景充满挑战,消费电子更换周期延长[73] - 5G技术及新兴应用带来商机,但集团面临客户更高技术标准和激烈竞争挑战[74] 发展机遇 - 中国“十四五规划”支持下,集团将把握智能生活领域技术应用需求[75] 公司治理与审核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79]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本期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业绩[82] 其他信息 - 本期間指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85] - 股份每股面值0.01港元[85] - 公告日期董事會包括2名執行董事和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