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渡科技(02158)
icon
搜索文档
医渡科技(02158) - 2022 - 中期财报
2021-12-28 16:44
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业务数据指标变化 - 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业务头部研究型医院数从76提升至78,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覆盖数从19提升至21,公卫解决方案主动监测40种传染病[6] - 大数据平台和解決方案收入157,948千元,较2020年同期下降23.8%[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向78家中 国顶级研究型医院、21个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提供解决方案服务,较报告期增加2家医院和2个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1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大数据平台和解決方案板块总收入为人民币157.9百万元,毛利率为41.7%,同比提升4.9个百分点,调整后同比增长21.1%[16] - 大數據平台和解決方案收入从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072亿元降至2021年同期的1.579亿元,降幅23.8%[22] - 2021年9月30日,大数据平台和解決方案的合同资产为22,495千元,2021年3月31日为14,207千元[108] - 2021年9月30日,大数据平台和解決方案的合同负债为10,677千元,2021年3月31日为4,531千元[10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大数据平台和解決方案就结转合同负债确认之收入为3,137千元[11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大数据平台和解決方案的客户合同收入为157,948千元,2020年同期为207,227千元[106][107]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业务数据指标变化 -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业务生命科学活跃客户数从108提升至127,核心药企及相关客户收入留存率为140%,全球前20的MNC客户数量达17家[6] - 生命科学解決方案收入145,627千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106.3%[8] - 2021年9月30日,公司服务的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活跃客户数达127家,报告期内增加19家[10] - 报告期内活跃客户数量增长19个,达127家,核心制药、生物科技和医疗器械公司活跃客户增加10家,达90家,已为2020年按收入计全球排名前20的国际药企中的17家提供服务[18] - 报告期内所有客户整体收入留存率为133%,核心药企、生物科技和医疗器械客户收入留存率为140%[1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生命科学解決方案板块总收入为人民币145.6百万元,同比翻番,毛利率为20.0%,提升3.4个百分点[18] - 生命科學解決方案收入从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7060万元增至2021年同期的1.456亿元,增幅106.3%[22] -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020年6个月的5890万元增至2021年的1.165亿元,增幅98.0%[2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生命科学解決方案板块团队有400多名雇员,平均拥有7.9年相关经验[17] - 2021年9月30日,生命科学解決方案的合同资产为69,739千元,2021年3月31日为41,418千元[108] - 2021年9月30日,生命科学解決方案的合同负债为10,711千元,2021年3月31日为11,450千元[10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生命科学解決方案就结转合同负债确认之收入为5,582千元[11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生命科学解決方案的客户合同收入为145,627千元,2020年同期为70,580千元[106][107] 健康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业务数据指标变化 - 健康管理平台和解決方案收入190,438千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642.6%[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健康管理平台付费用户超8百万人[20] - 健康管理平台和解決方案板塊收入同比增長642.6%[19] - 「因數健康糖尿病計劃」用戶糖化血紅蛋白水平12周平均降低約1%[19] - 报告期内「惠民保」业务为中国5个城市提供服务[19] - 健康管理平台和解決方案收入从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560万元增至2021年同期的1.904亿元,增幅642.6%[22] - 健康管理平台和解決方案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020年6个月的2620万元增至2021年的1.422亿元,增幅443.1%[24] - 2021年9月30日,健康管理平台和解決方案的合同资产为8,299千元[108] - 2021年9月30日,健康管理平台和解決方案的合同负债为4,479千元,2021年3月31日为5,198千元[10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健康管理平台和解決方案就结转合同负债确认之收入为2,373千元[11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健康管理平台和解決方案的客户合同收入为190,438千元,2020年同期为25,646千元[106][10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501,931千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62.3%[8] - 公司经营亏损442,214千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72.7%;期间亏损442,542千元,较2020年同期下降62.9%[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达人民币501.9百万元,同比增长62.3% [10] - 公司毛利率稳定为28.7% [10] - 公司收入从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3.092亿元增至2021年同期的5.019亿元,增幅62.3%[22] - 其他收入从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570万元增至2021年同期的790万元,增幅38.5%[22] - 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2.215亿元增至2021年同期的3.579亿元,增幅61.5%[23]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0年6个月的1.073亿元增至2021年的2.331亿元,增幅117.3%,占收入百分比从34.7%升至46.4%[26][27] - 行政开支从2020年6个月的1.36亿元增至2021年的1.753亿元,增幅28.9%,占收入百分比从44.0%降至34.9%[28] - 研发开支从2020年6个月的9860万元增至2021年的1.92亿元,增幅94.7%,占收入百分比从31.9%升至38.2%[29] - 公司经营亏损从2020年6个月的2.561亿元增至2021年的4.422亿元[30] -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和可换股票据2020年6个月公允价值变动亏损分别为9.436亿元和2420万元,2021年为零[31] - 公司期间亏损从2020年6个月的11.924亿元减至2021年的4.425亿元,减幅62.9%[34] - 2020年和2021年6个月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658亿元和3.215亿元[3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和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间亏损分别为4.42542亿元和11.92357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3.21504亿元和1.65806亿元,净亏损率分别为64.1%和53.6%[36] - 2021年3月31日及2021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受限制银行结余及存款分别为46.056亿元及42.195亿元[38] - 2021年9月30日,公司呈净现金状况,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2020年9月30日为99.0%[41] - 2021年9月30日,公司货币换算亏损为6020万元,2020年9月30日为货币换算收益1.795亿元[4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同收入为501,931千元,2020年同期为309,168千元[8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144,070千元,2020年同期为87,632千元[8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亏损为442,214千元,2020年同期为256,102千元[8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为442,542千元,2020年同期为1,192,357千元[8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62,734千元,2021年3月31日为99,749千元[8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4,866,943千元,2021年3月31日为5,150,145千元[8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资产总额为5,029,677千元,2021年3月31日为5,249,894千元[8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权益总额为4,366,502千元,2021年3月31日为4,752,188千元[85]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47元,2020年同期为2.95元[8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综合亏损总额为502,784千元,2020年同期为1,018,971千元[84] - 2021年9月30日负债总额为663,175千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497,706千元有所增加[86] - 2021年9月30日期间综合亏损总额为502,784千元,其中综合亏损期内亏损442,542千元,汇兑差额60,242千元[88] - 2021年9月30日与拥有人以其拥有人身份进行的交易总额为117,098千元,主要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116,430千元等[8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1,329千元,较2020年同期的22,068千元大幅增加[8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820,922千元,2020年同期为所用现金净额9,400千元[8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769千元,2020年同期为所得现金净额474,850千元[90]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增加净额为3,532,824千元,较2020年的443,382千元大幅增加[90] - 2021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214,443千元,较期初的739,846千元有所增加[90] - 2021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09,909千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83,122千元有所增加[86] - 2021年9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553,266千元,较2021年3月31日的414,584千元有所增加[86]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益为20,987千元,2020年同期为9,966千元,其中政府补助从7,212千元增至19,371千元[112] - 2021年上半年其他亏损为1,518千元,2020年同期为9,008千元,其中商誉减值净额为4,362千元[113] - 2021年上半年按性质划分的开支总额为958,264千元,2020年同期为563,438千元,雇员福利开支从314,359千元增至526,193千元[114] - 2021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净额为284千元,2020年同期为2,240千元,活期存款利息收入从452千元增至1,534千元[115] - 2021年上半年按权益法入账之投资期末为5,022千元,2020年同期为10,014千元,分占联营公司投资亏损为195千元[116] - 2021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净额为151千元,2020年同期为460千元,递延所得税从460千元降至151千元[117] - 2021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40,768千元,2020年同期为1,192,614千元[119] - 2021年上半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935,086千股,2020年同期为403,889千股[119]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47元,2020年同期为2.95元[119] - 截至2021年及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摊薄亏损与相应期间每股基本亏损相同[120] 公司人员与资质情况 - 公司拥有665名(45.9%)医学背景人才、532名(36.7%)人工智能/数据技术背景人才、100+名交叉性人才[7] - 公司获批474项专利,获2项中国信通
医渡科技(02158) - 2021 - 年度财报
2021-07-23 17:13
客户与市场覆盖情况 - 头部研究型医院数从71提升至76[7] - 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覆盖数从14提升至19[7] - 生命科学活跃客户数从74提升至108[7] - 活跃个人用户数从<3万提升至>500万[7] - 药企、器械和创新药客户专病库覆盖病种从40+提升至50+,包含超20个癌种[8]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健康管理平台付费用户超500万人[20] - 大数据平台收入从2020财年的3.719亿元增加8.1%至2021财年的4.019亿元,活跃客户从85名增至95名[22] -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收入从2020财年的1.028亿元增加79.3%至2021财年的1.843亿元,活跃客户从74名增至108名[22] - 2021年3月31日生命科学解決方案板块活跃客户数108家,较2020年3月31日的74家增长;核心客户80家,较2020年3月31日的55家增长[19] - 为2020年按收入计全球排名前20的国际药企中的15家提供服务[19] 公司业务成果 - 公司与专家产出3000多个疾病模型,覆盖50多个疾病领域和20余个癌种[9] - YiduCore数据基建覆盖超20个省份超500家医疗机构,处理4亿多患者超17亿份病历数据,建立50多个疾病领域专病库,产出近百篇论文[17] - 为武汉市政府上线疫情响应平台,承接后续合约累计价值超数千万元,协助超50位研究者发表论文,最高影响因数超30分[1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 - 2021财年公司总收入达人民币8.67亿元,同比增长55.4%[12][14] - 2021财年公司毛利率为37.8%,同比提升11.5个百分点[14] - 2021财年毛利327,336千元,同比增长123.4%[12] - 2021财年经营亏损453,286千元,同比减少24.1%[12] - 2021财年年度亏损3,694,817千元,同比增长144.5%[12] - 2021财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亏损275,079千元,同比减少14.7%[12] - 公司收入从2020财年的5.581亿元增加55.4%至2021财年的8.67亿元,主要因生命科学及健康管理业务收入增加[22] - 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020财年的4.115亿元增加31.1%至2021财年的5.397亿元,主要因生命科学及健康管理业务扩展[23] - 整体毛利从2020财年的1.465亿元增至2021财年的3.273亿元,毛利率从26.3%增至37.8%,各业务利润率均增加[25]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0财年的1.707亿元增加40.0%至2021财年的2.39亿元,但占收入百分比从30.6%降至27.6%[27] - 行政开支2021财年为3.099亿元,与2020财年的3.02亿元基本持平,占收入百分比从54.1%降至35.7%[28] - 研发开支从2020财年的2.637亿元减至2021财年的2.219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47.2%减至25.6%[29] - 公司经营亏损从2020财年的5.974亿元减至2021财年的4.533亿元[30] - 截至2020年和2021年3月31日财年,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亏损分别为8.216亿元和32.458亿元[31] - 截至2020年和2021年3月31日财年,可换股票据公允价值变动亏损分别为1.024亿元和0.242亿元[32] - 公司所得税开支由2020财年的53.3万元增加至2021财年的141.7万元[33] - 公司年度亏损由2020财年的15.114亿元增加144.5%至2021财年的36.948亿元[33] - 截至2020年和2021年3月31日财年,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3.223亿元和2.751亿元[35] - 截至2020年和2021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分别为7.247亿元和46.056亿元[38] -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102%,2021年3月31日呈净现金状况,该比率不适用[41] - 2020年3月31日公司货币换算亏损1.548亿元,2021年3月31日货币换算收益5.73亿元[42] - 2020年3月31日公司资本承诺为45.5万元,2021年3月31日为318.3万元[43]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 - 2021财年大数据平台和解決方案收入401,884千元,同比增长8.1%[12] - 2021财年生命科學解決方案收入184,318千元,同比增长79.3%[12] - 2021财年健康管理平台和解決方案收入252,129千元,同比增长353.1%[12] - 2021财年其他业务收入28,705千元,同比增长3.3%[12] - 截至2021年3月31日财政年度,大数据平台和解決方案板块总收入4.02亿元,同比增长8.1%,毛利率45.1%,同比提升11.7个百分点[17] - 截至2021年3月31日财政年度,生命科学解決方案板块总收入1.84亿元,较去年增长79.3%,毛利率21.7%,提升8.3个百分点[19] - 健康管理平台收入从2020财年的5560万元增加353.1%至2021财年的2.521亿元,因平台型解决方案收入增加[22]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板块情况 - 生命科学解決方案板块于2018财年下半年孵化,开展真实世界研究助药企获新药审批[18] - 截至2021年3月31日,生命科学解決方案板块团队近400名雇员,平均有7.8年相关经验[19] - 生命科学解決方案板块所有客户整体收入留存率124%,核心客户收入留存率141%[19] 公司人员情况 - 2021年3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1201名[44] - 截至2021年3月31日,约47%的员工拥有医学背景和经验,约38%的员工拥有人工智能和技术背景和经验,同比分别提升33.1%和17.0%[45]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集团薪酬成本总额为人民币6.945亿元,2020年同期为人民币6.793亿元[45] - 产品研发及技术、医学部门、销售及营销、一般及行政员工数量分别为650、253、115、183,总计1201人[4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4年12月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于2021年1月15日在联交所上市[48] - 公司提供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医疗解决方案[48] 关联交易与协议 - 保险科技服务框架协议期限自上市日期起至2023年3月31日止[55] - 报告期间,保险科技服务框架协议年度上限为人民币300万元,实际交易金额为人民币61.3万元[56] - 阳光保险集团为主要股东,持有公司约10.38%股份,与公司交易属关联交易[58] - 报告期内,综合联属实体收益贡献占集团收益总额的58.8%,2020年为77.7%[59] - 境内控股公司与外商独资企业于2020年8月18日订立独家业务合作协议,服务费包括全部境内控股公司合并利润总额(扣除相关亏损、成本等)[63] - 外商独资企业、境内控股公司与登记股东于2020年8月18日订立独家购买权协议,外商独资企业有权要求登记股东按10元象征性价格转让境内控股公司股权[65] - 外商独资企业、登记股东及境内控股公司于2020年8月18日订立股权质押协议,登记股东将境内控股公司全部股权质押给外商独资企业[66] - 各登记股东就其质押于医渡云贵股权、北京因数健康股权、北京中世汉明股权及天津开心生活股权的股权质押协议分别于2020年10月9日、2020年9月29日、2020年9月29日及2020年9月30日登记[67] - 登记股东于2020年8月18日签署授权书,不可撤回地委任外商独资企业及其指定人士为实际代理人行使股东权利[68] - 报告期内,合约安排及采纳合约安排的环境无重大变动,因监管限制未撤销,合约安排未解除[68][69] - 公司已申请并获联交所部分豁免持续关连交易严格遵守上市规则下的公告规定[71] - 联交所豁免公司就合约安排及新内部协议严格遵守公告、通函、独立股东批准、设置年度上限和期限设定等规定,但有相关条件限制[72]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报告期内交易按相关条文订立,综合联属实体未向股权持有人支付未转拨给集团的股利等[73] - 公司核数师确认未发现持续关连交易未获董事会批准等事项[75]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自最大客户产生收入1.02亿元,占总收入的11.8%;自五大客户产生收入2.889亿元,占总收入的33.3%[76] - 报告期内,公司向最大供应商采购额为3150万元,占采购总额的5.5%;向五大供应商采购额为1.162亿元,占采购总额的20.2%[77] 公司社会责任与合规 - 报告期内,集团作出慈善捐款约610万元[81] - 报告期内,集团未发行任何债权证[82] - 董事会不建议分派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83] - 公司已投购责任险为董事提供适当保障[83] - 2021年3月31日公司无可分派予股东的储备[84] - 2021年3月31日公司无银行贷款及借款[85] - 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初始任期均为自上市日期起三年,至公司上市后第三次股东周年大会止(以较早发生者为准)[85][86]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内或年末,无董事或相关实体在重大交易等中拥有重大权益[87] - 报告期内董事薪酬合计约为人民币5350万元[88] - 报告期内公司无上市规则第13.20、13.21及13.22条项下的其他披露义务[92] - 报告期内,集团已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严重违反情况[53] - 自上市日期至2021年3月31日,集团未进行任何非豁免持续关连交易[54]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宫盈盈37岁,为执行董事、CEO兼董事长,2014年12月9日获委任为董事[93] - 杨晶42岁,为执行董事,2018年8月14日获委任为董事[93] - 闫峻42岁,为执行董事,2020年8月16日获委任为董事[93] - 张实48岁,为执行董事,2020年7月3日获委任为董事[93] - 杨晶女士42岁,2017年9月任公司首席财务官,2019年1月任总裁,曾就职于GIC、贝恩公司[95] - 闫峻博士42岁,2017年12月起任集团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曾就职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发表80余篇论文[95][96] - 张实女士48岁,2017年9月加入集团,负责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业务及政府事务,曾就职于微软、惠普、戴尔等公司[97] - 高永梅女士51岁,2017年4月起任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曾就职于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98] - 曾鸣先生51岁,2021年6月25日起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曾担任阿里巴巴集团参谋长,出版多本商业战略学专著[98] - 马维英博士53岁,2021年1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拥有160多项授权专利,发表300多篇论文[99] - 闫博士于2006年7月获北京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7月获吉林大学计算数学学士学位[97] - 张女士于1995年7月获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学位[97] - 高女士于2012年1月获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5年6月获陕西省中央党校经济学与管理学学士学位[98] - 马博士于1997年6月获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电子和计算机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4年12月获硕士学位,1990年6月获国立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学位[99] - 潘蓉容女士43岁,2021年1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自2018年9月起担任SciClone Pharmaceuticals Group首席财务官兼财务副总裁[100] - 张林琦教授57岁,2021年1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成员,在研究人类重大病毒性疾病方面有30多年经验,发表80余篇论文,获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101] - 何直38岁,为公司首席创新官兼联合创始人,2015年12月加入公司,负责创新与技术研发[102][103] - 徐济铭37岁,为公司高级副总裁(生命科学解决方案)兼联合创始人,2015年10月加入公司,领导并管理生命科学解决方案业务[102][103] - 白蕊女士自2020年8月16日起任公司联席公司秘书,此前在达维律师事务所等任职[104] - 李菁怡女士自2020年10月16日起任公司联席公司秘书,在公司秘书领域有约十年专业经验[104] -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及年报日期,董事资料无根据上市规则13.51B(1)条须披露的变动[105] 公司荣誉 - 公司在2020年4月获2020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