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智康集团(02038)

搜索文档
富智康集团(02038)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13 16:2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5.83亿美元,较2020年的89.35亿美元减少3.52亿美元或3.9%[7]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至5630万美元,而2020年亏损为1.739亿美元[7] - 2021年每股基本溢利为0.7美仙[7] - 本期录得纯利为5640万美元,去年同期录得净亏损1.738亿美元[131] - 公司与Stellantis合作的合营公司交易完成后,录得税后收益3490万美元[131] - 本期毛利为2244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920万美元,毛利率为2.6%,较去年同期的1.07%更佳[139] - 2021年公司就1910万美元(2020年:4260万美元)的使用率不足/陈旧资产进行减值、出售及撇销[140] - 2021年公司调整/重组部分业务产生重组成本及开支1170万美元(2020年:1190万美元)[140]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不再对Mobile Drive集团拥有控制权,确认收益约3490万美元(除税前)[141]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1618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60万美元;本期汇兑收益240万美元,去年同期汇兑亏损3万美元;政府补贴为282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5680万美元[145] - 经营开支为294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36600万美元;销售开支同比减少160万美元;低端手机研发开支减少6610万美元[146] - 利息开支为89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220万美元[148]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收益为563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7390万美元;本期纯利率为0.66%,去年同期净亏损率为1.95%[148] - 股本回报率为2.6%,去年同期为 - 8.35%[149] - 所得税开支为137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490万美元[149] - 每股基本溢利为0.7美仙[150] - 本期间集团确认综合营业收入85.8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89.35亿美元减少3.52亿美元或3.9%[154] 各地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亚洲分类的营业收入为65.7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78.91亿美元减少16.7%[159][161] - 2021年亚洲分类所录得盈利为1.26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0.78亿美元[161] - 欧洲分类本期营业收7.9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5.37亿美元[171] - 欧洲分类本期盈利4000万美元,去年同期盈利1500万美元[171] - 美洲分类本期营业收入为12.1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5.07亿美元,同比增加[175] - 美洲分类本期盈利为51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100万美元[175]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成功渗透现有客户,将主要客户营业收入损失影响降至最低[6] - 公司从功能手机、智能手机、消费电子及自动化机械业务类别各客户实现优异业务发展业绩[6] - 公司将实施轻资产战略,重新调整全球设施,调配资源至具生产力资产[6] - 公司将关注营业收入增长和净利润提升,向车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新领域转型发展[7] - 公司将采取措施提高效率和回报率,控制整体成本和运营开支[8] - 公司将与业务伙伴紧密合作,以合理成本及时满足需求[8] - 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产品开发、制造支援及解决方案和垂直整合服务,维修服务中心可快速扩规模[41] - 公司淘汰陈旧、冗余及盈余资产,转型轻资产企业集团,优化人员配置并削减成本开支[41] - 公司分散手机营收贡献,开发印度其他消费电子产品新客户[42] - 公司自2019年起从事5G、IoV及AI业务,扩大相关产品及服务参与度[42][43] - 2021年公司投入资源加强移动设备研发能力,成功打入美国市场[54] - 公司预计未来数年在印度有更大规模扩张[54] - 公司发展策略重点包括深化与现有客户关系、拓展新的高增长行业、投资研发能力[94] - 公司业务扩展方向包括向OEM客户提供垂直整合解决方案、出口产品至海外市场[95][96] - 公司将继续为员工提供培训及发展计划,遵守安全和环保合规标准,推进环境、社会及管治举措[96] - 公司拟利用EMS经验及ODM能力,拓展至机械部件、电动汽车等新行业[94] - 公司已开始为客户HMD将诺基亚品牌功能手机出口至中东,并探索与欧美移动运营商合作出口手机及可听戴式装置的机会[96] - 公司业务策略是成为轻资产及精简的企业集团,持续调整规模/重组欠佳业务[143] - 公司全面暂停非关键投资及/或资本资产的资本开支,印度除外[143] - 集团持续优化中国、印度、越南的产能使用率,加强垂直整合能力,开发新的产品及服务[190] - 集团透过投资及并购加强EMS业务,探索5G/AI、V2X及医疗电子新机遇[191]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池育阳63岁,2017年1月1日起任公司代理主席,2009年8月加入公司任执行董事,在通讯行业有逾42年经验,公司间接持有Mobile Drive Netherlands 50%权益[12] - 郭文义博士56岁,2018年6月29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在无线通讯等项目有逾27年经验,是38件美国无线通讯专利的发明人[13] - 孟效义57岁,2020年10月30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负责集团工厂运营等管理,有超30年工厂运营管理等经验,领导的事业处连续三年获集团最佳经营绩效奖项[14] - 刘绍基63岁,2004年12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40年企业财务等经验,曾在安永工作逾15年[15] - Daniel Joseph MEHAN博士77岁,2007年7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AT&T工作超20年[17] - 陶韵智47岁,2017年3月9日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20年初创等领域经验[18] - 熊乃斌57岁,2003年1月加入公司任业务发展总监,2012年起负责美洲地区运营[19] - 谭锦华58岁,2004年10月加入公司任财务监控高级经理,为公司首席财务官,有逾34年会计及财务经验[21] - 刘绍基分别担任公司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主席[15] - Daniel Joseph MEHAN博士分别为公司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7] - 陶韵智分别为公司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8] - 熊乃斌为公司若干附属公司董事,曾于2011年6月至2021年11月担任富智康(天津)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董事[19] - 谭锦华自2021年6月23日及2021年10月20日起分别获委任为Mobile Drive Netherlands及BFIH的非执行董事[21] - 陈辉中60岁,2013年8月加入公司任财务部高级总监,2021年10月20日起任BFIH非执行董事[22] 行业市场数据 - 2021年全球传统个人电脑出货量达3.488亿台,同比增长14.8%[39] - 2021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1.688亿台,同比增长3.2%[39] - 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达13.5亿部,较2020年保守年增长率为5.7%[40] - 印度2021年上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按年显著增长42.3%,达7200万部[47] - 印度2021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5%[48] - 越南2021年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下跌8.0%及27.8%[48] - 中国2021年第二季度手机总出货量按年下跌26.9%,4月及5月跌幅超30%[49] - 中国2021年下半年手机出货量季度环比下降4.15%[49] - 2021年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同比下降5.8%及3.2%[49] -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重要中国客户全球累计出货量同比下降64.2%至5610万部[55] - 重要中国客户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2.1%至人民币4558亿元[55] - 某主要中国客户2021年上半年智能手机业务营业收入按年增长75.5%,在中国内地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增加66.6%,今年首三季度高端机型全球出货量增速93.3%,第三季度出货量暴跌50.6%,营业收入仅按年增长8.2%,智能手机营业收入微增0.5%[59] - 2021年Sharp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按年增长18.2%,在日本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和5G手机市场首三季度排名第二[67] - 2021年6月1日起,公司实施一个月“隔离生产”,2800名员工留守工厂,6月底减至500名,9月再次大规模隔离生产[83] - 截至2021年10月,公司报告的COVID - 19阳性病例为零,11月报告首例病例后仍有新增[83] - 截至目前,越南总人口80.4%接种至少第一针疫苗,70.3%完成两针接种,多数北部省份实现100%两针接种[83] - 截至目前,93.8%及30.66%的公司员工分别接种了两针疫苗和加强针疫苗[83] - 2021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1.69亿台,同比增长11%,5G智能手机占整体出货量的19%,比2020年增长近六倍,入门级5G设备价格在过去六个月下降40%[88] - 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8340万部,按年下降3.5%[76] - IDC将2022年智能手机增长预测从3.4%下调至3.0%[76] - 2021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6.58亿部,按年增幅高达19.3%[154] - 2021年智能手机供应商共出货13.5亿部智能手机,增长率为5.3%,低于原本预测的7.4%[154]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集团向Ensky及Sharp销售货品及提供服务的营业收入分别占集团本期销售货品及服务营业收入总额约18.2%及11.0%[65] - 鸿海为公司最终控股股东和关连人士,来自鸿海科技集团的营业收入占集团本期营业收入总额约30.7%[65] - 五大客户占集团营业收入总额约93.5%,其中三名与集团建立超五年关系,两名成为集团客户超三年[66] - 集团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本期采购总额约56.1%[104] - 鸿海科技集团应占的采购额占集团本期采购总额约12.95%[105] 公司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 2021年12月15日报道美国将60家中企列入军工综合体公司黑名单,预计超24家中企列入“实体名单”[43] - 美国政府制裁特定中企及对中芯国际禁令致2020年Q3起电子元件供应紧张至2022年[43] - 2021年12月23日拜登签署法案禁止从新疆进口产品,除非证明无强迫劳动[43] - 常见电子元件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及订单时间延长持续至2022年[44] - 2022年1月5日多位半导体高管表示2022年中期前难见晶片供应短缺改善迹象[44] - 英特尔CEO预计晶片短缺至少持续至2023年,2020年代后五年有所缓解[44] - 2021年供应限制影响整个行业,COVID - 19影响印度等新兴市场[58] - 2021年供应短缺、元件价格上涨和疫情影响HMD业务,下半年货运成本大幅上升,各国限制和航班取消增加成本并延误交付[61] - 全球供应链挑战持续至2022年,材料短缺和物流成本效率是两地运营风险[72] - 元件短缺影响公司出货量和营业收入,增加成本,挤压利润率,还会造成库存过剩[113] - 自第二季度起,诺基亚品牌功能手机业务、部分智能手机业务及新款北美运营商产品受影响[113] - 半导体制造能力限制导致元件供应受挑战,订单交货时间长、成本上升[115] - 2021年中美贸易、疫情、疫苗、5G等事件影响公司业务和供需[115] - 公司分散客户和供应商基础,实施内部监控和企业风险管理[116] - 公司密切关注供应和市场价格,采取采购及销售策略与各方保持沟通[117] - 公司采取多种措施应对COVID - 19,如预留资源、引入SOPs、加强体温筛查等[119][120] - 集团印度管理层提前计划应急措施,申请特别许可使业务在封锁下仍可运作,保障氮气供应,暂停部分地区招聘,推迟部分人员录用信[91] - 集团采取多项防疫措施,包括对员工进行抗原和体温测试、区域消毒、人员意识培训等,410名员工获居家办公VPN连接,开设24小时支援热线,备存制氧机[92] 公司投资与分拆事项 - 公司印度附属公司上市后将为股东带来投资回报[7] - 2021年12月22日,公司建议分拆印度附属公司BFIH并上市[153] - 以建议分拆完成为前提,公司建议向股东派发特别现金股息,金额不少于出售现有权益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的40%[153] - 2021年12月21日,公司向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文件,拟通过首次公开发售筹集约500亿印度卢比,包括250亿印度卢比的新股发行和250亿印度卢比的要约出售[97] - 2020年8月公司购买价值3830万美元的HMD可换股债券,目前总投资占HMD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4.38%[194] - 2015年公司向CloudMinds投资100万美元,2021年11月CloudMinds完成资本重组及B+轮融资获超1亿美元,公司股权由0.88%减至0.82%[195] - 2021年Augentix营业收入较去年增长近80%,2021年7月完成近500万美元融资,公司股权由2.33%减至1.93%[197] - 2020年6月公司对Ossia作出约100万美元战略投资,过去12个月有8个使用Cota技术产品投入市场[198] - 2015年公司向Octonion投资250万欧元,2021年6月Octonion进入破产程序,12月8日清算[199] - 2015年公司向Snapdeal投资2亿美元,2021年
富智康集团(02038)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15 16:3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9.37867亿美元,2020年同期为36.68273亿美元[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6231.7万美元,2020年同期亏损266.5万美元[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3141.4万美元,2020年同期亏损8695.2万美元[7]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期间亏损2832.9万美元,2020年同期亏损1.01298亿美元[7]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亏损0.3美仙,2020年同期为1.2美仙[12] - 2021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2.14948亿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12.74312亿美元[13] - 2021年6月30日公司存货为6.03751亿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6.08697亿美元[14] - 2021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贸易及其他账款为21.26082亿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23.54227亿美元[14] - 2021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存款为1566.9万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1550.6万美元[14] - 2021年6月30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7.42075亿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17.79332亿美元[14] - 2020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及其他账款分别为2485045千美元和2760474千美元[15] - 2020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分别为3613544千美元和3909286千美元[15] - 2020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流动净资产分别为874033千美元和848476千美元[15] - 2020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分别为2046796千美元和2075432千美元[15] - 2020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分别为2053324千美元和2082068千美元[15] - 2020年和2021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分别为 - 190669千美元和 - 17952千美元[22] - 2020年和2021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净额分别为 - 90521千美元和 - 49851千美元[22] - 2020年和2021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融资活动的现金净额分别为221217千美元和26569千美元[22] - 2020年1月1日和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545269千美元和1742075千美元[22]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收益为39.37867亿美元,2020年同期为36.68273亿美元[28]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3141.4万美元,2020年同期为8695.2万美元[29] - 2021年上半年折旧总额为9545.7万美元,2020年同期为9522.4万美元[33] - 2021年上半年已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38.53804亿美元,2020年同期为36.28008亿美元[33]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818.4万美元,2020年同期为1.00508亿美元[3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约5361.4万美元,2020年同期为4571万美元[37]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合共2747万美元,所得款项3308万美元,录得出售收益561万美元[38] - 2021年6月30日递延税项资产为1.8654亿美元,递延税项负债为7395万美元,2020年12月31日递延税项资产为2.0383亿美元,递延税项负债为1.1504亿美元[42]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未确认可扣税暂时差额约1.07918亿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9853.9万美元[42] - 2021年6月30日集团可供对销未来溢利的未动用税项亏损约为21.02807亿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20.60635亿美元[43]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未就附属公司未分派盈利约8.94131亿美元附带的暂时差额确认递延税项负债,2020年12月31日为9.86276亿美元[43] - 2021年应收贸易账款为18.29074亿美元,2020年为20.49158亿美元[44] - 2021年6月30日0 - 90日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信贷亏损备抵)为16.64068亿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19.40908亿美元[45] - 2021年应付贸易账款为17.56046亿美元,2020年为19.04474亿美元[46] - 2021年6月30日0 - 9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16.06825亿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18.23058亿美元[47] - 2021年银行贷款为9.7411亿美元,2020年为9.29068亿美元[48] - 报告期末银行借贷按固定年利率介乎0.55%至5.90%计息,2020年12月31日为0.72%至5.90%[48] - 保用拨备于2020年1月1日为13,185千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9,499千美元,2021年6月30日为9,184千美元[49] - 法定普通股每股面值0.04美元,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及2021年6月30日的结余股数为20,000,000,000股,金额为800,000千美元[50] - 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于2020年1月1日结余股数为8,211,407,906股,金额为328,456千美元;2020年12月31日股数为8,145,000,000股,金额为325,800千美元;2021年6月30日股数为8,084,818,000股,金额为323,393千美元[50][51] - 2021年1月和6月公司购回普通股共79,636,000股,已付代价总额为94,439千港元,相当于12,171千美元[52] - 2020年8月、9月和12月公司购回普通股共83,364,000股,已付代价总额为77,308千港元,相当于9,973千美元[54] - 2021年6月30日递延收入为16,621千美元(未经审核)[56] - 2021年6月30日和2020年12月31日政府津贴分别为9,573千美元(未经审核)和9,778千美元[57] - 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已订约但未拨备承担为67,748千美元[5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建造外區合約公平值为154千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422千美元[6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上市權益投資公平值为13,030千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10,067千美元[6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非上市股本工具(第二级)公平值为 - 3,210千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 - 3,052千美元[6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非上市股本工具(第三级)公平值为194,169千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192,430千美元;资本加权平均成本介于17.96%至40.00%,缺乏控制的折让为25.30%(2020年12月31日:19.08%至40.00%及25.50%)[62] - 2021年金融资产第三级公平值计量中,转入第三级金额为1,716千美元,汇兑调整为23千美元[6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可抵销金融资产负债相关数据:银行结余711,045千美元、银行借贷 - 711,045千美元等[6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银行借贷为 - 893,404千美元,应收利息为11,543千美元,应付利息为 - 10,740千美元[6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可抵销已确认金融资产为893,404千美元,已确认金融负债为 - 893,404千美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净额为1,597,000美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1,011,000美元[6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591,603千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819,175千美元[7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260,726千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277,599千美元[7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他应付账款为1,829千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3,097千美元[73] - 2021年上半年董事及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短期福利酬金为2,679千美元,2020年同期为2,379千美元[76] - 2021年上半年处置货物收入为6,889千美元,2020年同期为221千美元;其他收入为1,260千美元,2020年同期为3,685千美元[77] - 2021年6月,一间联营公司向公司宣派股息10,822,000美元,公司尚未收到[77] - 2021年6月30日,应收联营公司款项为11,402,000美元,2020年12月31日应付联营公司款项为4,123,000美元[77] - 2021年综合收益39.3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6.68亿美元增加2.7亿美元或7.3%[118] - 本期净亏损为283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013亿美元[118] - 本期毛利率为溢利1.58%,去年同期为亏损0.07%[123] - 本期毛利为62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500万美元[124] - 2020年集团就4260万美元的使用率不足/陈旧资产大幅减值、出售及撇销[124] - 2020年集团重组成本及开支为1190万美元,其中上半年180万美元,下半年1010万美元[124] - 2021年集团重组成本及开支为970万美元[124] - 本期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76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5百万美元[126] - 本期间汇兑亏损0.01百万美元,去年同期汇兑收益7.1百万美元[126] - 本期间政府补贴为16百万美元,2020年同期为22.6百万美元[126] - 本期间经营开支为166百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82百万美元[126] - 本期间利息开支为3.9百万美元,去年同期为7.7百万美元[126] - 本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28.2百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00.5百万美元[127] - 本期间净亏损率为0.72%,去年同期为2.74%[127] - 本期间股本回报率为负1.38%,去年同期为负5.33%[127] - 本期间所得税收益为3.1百万美元,去年同期为所得税开支14.3百万美元[127] - 本期间综合收益3,938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668百万美元增加270百万美元或7.3%[128] -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销售额按年增长,因对美国客户发货量急升及去年同期低收益[130] - 2021年6月30日,公司现金结余为17.42亿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17.79亿美元[164] - 2021年6月30日,自由现金流量为7200万美元外流,2020年12月31日为1.91亿美元外流[164]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7.08%,2020年12月31日为15.40%[164] - 2021年6月30日,计息对外借贷为9.74亿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9.29亿美元[164] - 2021年6月30日,总资为57.03亿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60.32亿美元[164] - 本期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1800万美元[164][165] - 本期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为5000万美元[166] - 本期来自融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为2700万美元[166]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承担为1
富智康集团(02038)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0 17: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9.35亿美元,较2019年的143.79亿美元减少54.44亿美元或37.9%[6]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增至1.739亿美元,2019年亏损为0.123亿美元[6] - 2020年每股基本亏损为2.13美仙[6] - 集团确认综合收益89.3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43.79亿美元减少54.44亿美元或37.9%[70] - 本期净亏损为1.738亿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0.122亿美元[70] - 本期毛利为952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81亿美元;毛利率为1.07%,去年同期为1.76%[77] - 本期需对4270万美元的使用率不足/陈旧资产大幅减值及/或撇销,2019年为1090万美元[77] - 本期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1.59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640万美元[80] - 本期汇兑亏损0.03百万美元,2019年同期为570万美元[8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短期投资公平值收益减少670万美元至本期的240万美元[81] - 本期服务收入为3410万美元,较2019年减少2980万美元[81] - 本期政府补贴为5680万美元[81] - 本期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减值亏损及撤销为4270万美元,2019年为1090万美元[81] - 本期经营开支为3.6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3.67亿美元[82] - 销售开支同比减少200万美元,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500万美元,一般及行政开支按年减少1400万美元[82] - 本期利息开支为122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3750万美元[83]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1.73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230万美元,本期净亏损率为1.95%,去年同期为0.09%[83] - 本期股本回报率为负8.35%,去年同期为负0.58%[83] - 本期所得税开支为25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800万美元[8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确认减值亏损及撇销427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090万美元[84] - 本期每股基本亏损为2.13美仙[85] - 2021年3月26日,董事会决定不建议就本期派发末期股息[87] - 2020年集团确认综合收益89.3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43.79亿美元减少54.44亿美元或37.9%[88] - 2020年亚洲分类收益为78.91亿美元,较2019年的120.23亿美元减少34%[91] - 2020年亚洲分类盈利7800万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3亿美元[91] - 欧洲分类本期收益5.37亿美元,去年同期11.06亿美元,本期盈利1500万美元,去年同期1100万美元[97] - 美洲分类本期收益5.07亿美元,去年同期12.49亿美元,本期盈利2100万美元,去年同期5900万美元[98][99]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结余为1779百万美元,2019年12月31日为1545百万美元[160] - 2020年自由现金流量为191百万美元外流,2019年为544百万美元内流[160] - 2020年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5.40%,2019年为8.65%[160] - 2020年未偿还计息对外借贷按固定年利率介乎0.72%至5.90%,2019年介乎2.14%至7.85%[160] - 2020年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89百万美元[161] - 2020年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为12百万美元[161] - 2020年来自融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为279百万美元[161] - 2020年公司资本承担为67.7百万美元,2019年为11.1百万美元[165] - 2020年及2019年12月31日公司概无质押或抵押资产[166] - 2020年及2019年12月31日公司概无重大或然负债[167] - 2020财年公司慈善或其他用途捐款约为19,000美元[16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大幅下降,服务器、个人电脑和电视需求量激增[5] - 2020年电子消费产品销售额预计达3840.16亿美元,2020 - 2025年年增长率为4.9%,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4871.91亿美元[28] - 2020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按年下跌20.98%,4月为全年唯一取得同比增长的月份[31] - 2020年第二季度印度手机市场因全国封锁出货量下跌50%,第三季度因促销出货量快速增长16.5% [31] - 印度节日电子商务订单量较去年节日季度增长56%,GMV同比增长50% [31] - 2020年第四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500万部,同比增长21%,但全年仍同比下降2% [31] - 某中国第一手机品牌客户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出货量同比下降42.4%,排名第五[34] - 某中国主要客户2020年出货量按年上升17.6%,是全球五大智能手机公司中唯一能取得超双位数增长的公司[36] - 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中国的HMD供应商减少设备供应,需求下跌,第二季度需求开始复苏[37] - 日本是Sharp手机业务最大市场,占其总收益逾90%,2020年每个季度在日本排名第二,前三季度在日本5G手机市场排名第三[39] - 集团向Sharp及Ensky销售货品及提供服务的收益分别占集团销售货品及提供服务总收益约9.9%及15.0%[39] - 集团五大客户占集团总收益约96.5%,其中三名与集团建立超五年关系,两名成为集团客户超两年[41] - 来自鸿海科技集团的收益占集团本期总收益约25.7%[41] - 集团授予主要客户信贷期介乎30至90日,本期信贷亏损备抵为6百万美元,2019年同期拨回0.17百万美元[43] - 集团与扎根美国的互联网客户合作,该客户下半年发布第四代智能手机和第一部5G手机[40] - 集团业务包括售后管理、维修/翻新服务、产品资产回收等[46] - 集团为多元化产品及其客户提供集连/回收物流及制造专业知识[46] - 2020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下跌5.9%,2021年可能反弹4.4%[88] - 集团印度业务于本期销售额占集团销售总额约25%[94] - 2019年集团向其印度业务注入额外资本约1.19亿美元[94] - 同业一2020年前三季度收益同比减少2%,毛利率和纯利率分别下跌5%和6% [104] - 同业一2020年第三季度电磁驱动器及精密结构件业务收益按年减少29% [104] - 同业一预计2020年高端安卓机型横向振动线性马达出货量达4500 - 5000万个 [104] - 某大投资银行估计同业一2020年手机镜头9月出货量达5200万部,预测2020年收益下跌8% [104] - 同业二(深圳上市)2020年前三季度收益按年增加9%,毛利率及纯利率分别按年增加5%和3%,管理团队预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将同比增长5 - 7倍[105] - 同业三(香港上市)2020年前三季度收益同比减少1%,手机机构件及高精密元件业务占总营业额比例持续增加[106] - 同业四(深圳上市)2020年前三季度收益及纯利分别增加40%和222%,计划建设年产20百万的手机3D曲面玻璃机壳生产线[107] - 同业一(香港上市)第三季度累计收益按年增加34%,纯利按年增加322%[109] - 同业二(美国上市)销售净额按年减少6.45%,2020年溢利录得净收入690百万美元,按年增加9.52%[110] - 同业三(深圳上市)第三季度累计收益按年增加5%,纯利按年增加56%[111] - 同业四(深圳上市)2020年上半年移动设备收益占总收益约80%,第三季度累计销售净额按年增加15%,纯利因产能使用率低减少8%[112] - 同业五(台湾上市)第三季度年初至今收益及纯利分别按年增长3%和75%[114] - 同业二(深圳上市)非流动电话业务现贡献收益逾50%,新国际客户贡献超一半收益[105] - 同业四(深圳上市)因手机行业竞争激烈,将加快开发非手机产品[107] - 企业级智能手机业务份额增加超一倍,HMD拥有20部AER智能手机,自2019年初平均每周获两名新企业客户[120] - 2020年第三季度HMD获战略伙伴注资230百万美元,8月集团购买38.3百万美元HMD可换股债券,年底已全部转换,集团总投资占HMD已发行股份总数14.38%[121] - 2016年8月集团向Hike投资约50百万美元,2020年3月Hike聊天机器人新功能上线后用户日均花费时间增加33%超44分钟[124] - 2020年6月Hike推出新社交产品Hikeland,特定用户平均花费50分钟在虚拟世界[124] - 2020年,CloudMinds中标中国移动子公司总值人民币270百万元合约[126] - 2020年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大幅下降至12.9亿部,较2019年的13.7亿部下降5.9%,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跌幅14.68%,美国市场跌幅13.19%[172] - 预计到2024年底,亚太区将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52.8%,其中中国、中欧及东欧以及中东及非洲的全球总出货量的25.3%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0.94%,北美及拉丁美洲将合并占智能手机销量的20.4%[172] - 5G手机总数将由2020年约240百万部增至2024年的840百万部,复合年增长率为36.81%[174] - 2020年,5G手机平均售价第二季度下跌超50%,第三季度下跌47%,预计第四季度下跌5.5%,中国5G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总出货量的52.85%,美国及西欧约占10%,全球5G总出货量中77.12%运往中国[174] - 2020年第四季度手机芯片及射频前端芯片分别按年增长79%及157%,推动领先芯片制造商Qualcomm晶片销售额强劲增长[175] - Qualcomm预期2021年手机出货量将有高单位数增长,5G手机出货量介乎450百万部至550百万部[175] - 2020年截至9月底三个月,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下跌22%至5190万部[178] - 2020年最后一个季度,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按年下跌42.2%至3230万部[179] - 按库存的晶片存货估计,华为2021年预计仅付运4500万部智能手机[179] - “荣耀”品牌稳占华为季度出货量约25% [179] - 智能手机平均单价预计2021年和2024年分别达349美元和321美元,2019 - 2024年按0.8%的复合年增长率轻微下跌[180] - 集团于2019年终止生产诺基亚品牌智能手机,并选择性承接HMD订单[189] - 中国机构件业务毛利持续下跌,集团将终止中国若干机构件业务以削减过剩产能[191] - 中国5G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入门至中阶5G手机价格为人民币2000元至3000元(280至421美元)[191]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将进行重组,扩大各地产能,重点升级和扩大印度生产设施和技术能力[6] - 公司战略是成为轻资产及精简企业集团,全面暂停非关键性投资的资本支出,处置老旧和使用率偏低的资产[6] - 公司将继续专注控制整体成本和运营开支,与伙伴紧密合作[7] - 公司目标是发展并细分生产性资产,摒弃非生产性资产,扩大产能,在其他电子消费品范畴创新[7] - 集团策略是与客户合作提供一条龙服务,提供具成本效益及垂直整合的全球供应链完整解决方案[44] - 集团将在现有基础上探索新机会,优化生产工序,提升核心能力[45] - 集团将在2021年扩大于印度的产能及能力[94] - 公司持续投资研发,拥有专业团队开发创新产品,利用鸿海科技集团优势,提升竞争力[183] - 公司将涉足5G手机及相关产品,确保在5G世代保持竞争力[184] - 中国传统OEM及制造业面临挑战,公司引入“工业4.0”智能制造模式降低成本[187] - 公司实施并维持内部监控及企业风险管理系统应对挑战[187] - 集团可能在2021年实施额外的未来重组行动或撤资[190] - 集团将持续监测中美紧张局势影响并制定应对措施[196] - 集团将持续监控主要客户被列入黑名单的影响并降低风险[199] 公司人员信息 - 池育阳62岁,自2017年1月1日起任公司代理主席,于2009年8月加入公司任执行董事,在通讯行业有41年经验[9] - 郭文义博士55岁,于2018年6月29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拥有逾26年无线通讯等项目经验,是38件美国无线通讯专利的发明人[10] - 孟效义56岁,于2020年10月30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自2020年10月1日起任公司首席运营官,拥有近30年工厂运营管理等经验[11] - 池育阳于2020年9月26日起任富佳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为群遴通讯等多家附属公司董事长或董事[9] - 郭文义于2014年12月加入集团,现担任集团副总,为ICI Cayman Limited等附属公司董事或监事[10] - 孟效义自1991年1月加入鸿海科技集团,先后担任多项重要职位,2019年1月晋升为副总经理[11] - 孟效义领导的事业处业绩连续三年获集团最佳经营绩效奖项[11] - 郭文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