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国际电讯(01883)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国际电讯(01883)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16 12:0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总收入为101.11亿港元,同比增长6.6%[3]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1.91亿元,同比增长10.7%[3]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2.3港仙,同比增长10.2%[3] - 公司2022年全年每股股息为24.5港仙,同比增长8.9%[3]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01.11亿港元,同比增长6.6%[18] - 2022年年度溢利为12.24亿港元,同比增长10.6%[18]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2.3港仙,同比增长10.2%[18] - 公司2022年现金及存款为19.86亿港元,同比增长10.8%[23] - 公司2022年非流動資產為145.37億港元,同比下降2.9%[22] - 公司2022年流動資產淨值為8.44億港元,同比增長11.8%[23] - 公司2022年權益總額為104.71億港元,同比增長2.9%[25] - 2022年公司总收入为101.11亿港元,同比增长6.6%,其中电信服务收入为88.31亿港元,移动电话及设备销售收入为12.80亿港元[29] - 国际电信业务收入增长显著,2022年达到34.53亿港元,同比增长40.3%[29] - 公司预计未来一年内将确认的收入为21.30亿港元,超过一年的预计收入为12.00亿港元[31] - 2022年公司综合税前溢利为14.96亿港元,同比增长10.4%[34] - 香港地区收入为46.36亿港元,同比增长24.1%,澳门地区收入为34.89亿港元,同比下降11.0%[38] - 公司特定非流动资产中,澳门地区占比最高,2022年为112.49亿港元,占总特定非流动资产的78.9%[38] - 2022年公司综合总资产为181.81亿港元,同比下降1.1%[36] - 2022年公司综合总负债为77.10亿港元,同比下降6.0%[36] - 存款利息收入从2021年的300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1500万元,增幅为400%[39] - 融资租赁利息收入及其他利息收入从2021年的1000万元下降至2022年的700万元,降幅为30%[39]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总额从2021年的2300万元下降至2022年的2200万元,降幅为4.3%[39] - 提供电信服务成本从2021年的39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5.2亿元,增幅为15.9%[41] - 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销售成本从2021年的15.59亿元下降至2022年的12.55亿元,降幅为19.5%[41] - 折旧费用从2021年的8.9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9.14亿元,增幅为1.9%[42] - 员工成本从2021年的10.8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1.69亿元,增幅为8%[43] - 银行及其他借贷的利息从2021年的2.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48亿元,增幅为3.3%[44] - 贸易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减值亏损从2021年的100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2500万元,增幅为2400%[45]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21年的29.3港仙增长至2022年的32.3港仙,增幅为10.2%[49] - 公司2022年总收入同比增长6.6%至101.11亿港元,其中电信服务收入增长11.7%至88.31亿港元[54][55] - 公司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6%至12.24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增长10.7%至11.91亿港元[54][55] - 公司2022年EBITDA同比增长5.9%至26.57亿港元[55]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10.2%至32.3港仙[55] - 公司2022年每股股息同比增长8.9%至24.5港仙[55] - 固网话音业务收入按年减少15.2%至港币1.51亿元[63]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按年增加10.7%至港币11.91亿元[64] - 电信服务收入增加11.7%至港币88.31亿元[64] - 每股基本及经摊薄盈利分别按年增长10.2%及10.6%至约32.3港仙[71] - 公司自业务经营产生现金流入港币27.23亿元[73] - 公司总资本开支为港币3.25亿元,其中5G投资港币5100万元[74] - 公司净借贷减少至港币25.34亿元,净资本负债比率由27%减少至20%[77] - 公司总借贷减少至港币45.20亿元,主要由于年内以现金盈余提早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港币9.30亿元[80]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现金结余足以偿还未来一年到期的总借贷1.14亿港元及满足3700万港元的已订约资本承担[82]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备用贸易信贷额为2.18亿港元,其中8900万港元已提取用于履约担保及其他用途[82]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融资总额为54.7亿港元,其中已提取金额为45.47亿港元,未提取金额为9.23亿港元[83]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定息借贷实际利率为6.1%,浮息借贷实际利率为5.5%,总借贷实际利率为6.0%[90]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履约保证及其他担保总额为8900万港元,较2021年的8700万港元略有增加[87]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五大客户贸易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占总额的5.0%,较2021年的16.3%显著下降[92]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借贷中约78.7%以固定利率计息,较2021年的65.6%有所增加[89]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担保债券总额为35.10亿港元,年利率为6.1%[87]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备用财务信贷总额中,短期信贷额为17.42亿港元,其中已提取金额为8.94亿港元[83]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抵押存款为600万港元,与2021年持平[87] - 公司2022年底现金及存款为港币19.86亿元,较2021年的17.93亿元增长10.8%[93] - 公司99.8%的现金及存款存放于高信用评级机构或关联公司,较2021年的99.4%有所提升[93] 5G业务发展 - 澳门电讯5G用户数在商用首日突破1万,首月突破5万,截至2023年3月15日已超过15万[4] - 公司将继续推进5G网络资源优势和商务首发优势,丰富5G行业应用场景[14] - 公司2022年移动业务用户量减少4.6%至554,000户,其中5G用户量超过62,000户,占总移动用户量的11.2%[59] - 5G相关设备折旧约为港币700万元[67] - 公司持续推动5G技术普及,支持智慧城市发展[96]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研发团队截至2022年12月底达到334人,同比增长17%[8] - 公司获得香港知识产权署颁发的“软件定义广域网络分析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发明专利1项,提出新专利申请8项[8] - 公司将继续落实“ICT智赋”发展策略,重点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开发[15] 市场扩展与国际化 - 公司向东南亚市场扩展,获得印度尼西亚ISP业务许可证,并在越南注册“Pacific Internet”商标[7] - 公司计划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国际化的管理团队、商务团队和工程技术研发团队[16] 疫情防控与社会责任 - 公司累计转发防疫专项信息超过1.4亿条,支持疫情防控[10] - 公司通过义工服务和捐赠形式,持续援助社区弱势群体[96] 网络与服务质量 - 澳门宽频下载速度以262.74Mbps跃居全球首位[4] - 公司2022年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1%至13.31亿港元,宽带用户量增长1.0%至202,000户[60] - 公司获得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确保客户数据安全[94] 企业业务与收入结构 - 公司2022年企业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0%至30.69亿港元,主要受疫情影响[62] - 公司2022年销售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收入同比下降19.0%至12.80亿港元,主要受疫情影响[58] - 公司2022年国际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0.3%至9.92亿港元,其中信息服务收入增长52.4%至25.58亿港元[6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制定了量化的环境目标,并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和同行对标进行跟踪[96] - 公司通过绿色供应链理念,以最具成本及环保效益的方式采购产品和服务[94]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为三名,占董事会人数的三分之一,符合相关规定[97] - 公司定期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确保掌握最新法规和市场动向[96]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人数为2,530人,截至2022年12月底[95]
中信国际电讯(01883)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09 16:36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互联网化综合电讯企业,1997年在香港成立,2007年4月3日在港交所上市[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设分支机构,有近2500位员工,网络节点超160个,业务覆盖超150个国家和地区,连接600多家运营商,服务3000多家跨国企业及4万余家当地企业[3] - 公司全资拥有香港中信电讯大厦(约34万平方呎)全部业权,在香港设两个大型数据中心[2] - 公司持有澳门电讯99%权益,澳门电讯是澳门主要综合电信服务供应商之一[3] 产品与服务 - 公司自主研发产品有全球首个手机数据流量交易平台“DataMall自由行”、一卡多号等[2] - CPC开展公有云MSP业务,推出SmartCLOUD™容器服务,完善TrueCONNECT™ SASE安全存取服务边缘解决方案[14] - 集团在DataMall自由行平台上,物联网服务激活数量大幅增长[15] 荣誉奖项 - 2022年1月,中企通信智能化SD - WAN服务获“通信产业金紫竹奖-2021年度优秀产品技术方案”等多项荣誉[5] - 2022年2月,中企通信CeOne - CONNECT Hybrid混合广域网获“2021年度创新产品奖”,澳门电讯与澳门直播协会签5G应用合作意向协议[5] - 2022年3月,中企通信获“广东省诚信示范企业”证书等多项荣誉,CeOne - CONNECT Hybrid混合广域网络服务获“SD - WAN Ready 2.0证书”[5] - 2022年4月,CPC获“华富财经杰出企业大奖2021”,中企通信获“2022年度金建榜 ∙ 双碳先锋”奖[5] - 2022年4月,澳门电讯推出人工智慧辨识健康码“行政AI”,Acclivis与IBM合作获“2021年IBM创新奖(建造)”及“2021年度商业合作伙伴奖”[5] - 集团获香港知识产权署颁发“软件定义广域网络分析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发明专利[15] 财务业绩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5.72亿港元,同比增长7.1%,不计投资物业重估因素同比上升7.6%[7][13] - 2022年上半年主营电信服务收入43.93亿港元,同比增长10.0%;总收入49.77亿港元,同比增长3.8%[7][13]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15.5港仙,同比增长6.9%;董事会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6.0港仙,同比增长9.1%[1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总资产181.67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1.2%;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100.08亿港元,减少0.9%[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总借贷51.25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5.9%;净借贷34.04亿港元,减少6.8%;净资本负债比率25%,减少2.0%[9] - 集团期内溢利较2021年上半年增长8.2%至5.91亿港元[20]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按期增长7.1%至5.72亿港元[20] - 每股基本盈利按期增长6.9%至每股15.5港仙[20] - 集团总收入按期增长3.8%至49.77亿港元[20] - 电信服务收入为43.93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增加10.0%[20] - 公司2022年总收入达49.77亿港元,较2021年增加3.8%[23] - 2022年电信服务收入达43.93亿港元,较2021年增加10.0%,主要因国际电信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长[24] - 2022年销售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收入为5.84亿港元,较2021年减少27.2%[25]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5.72亿港元,较2021年增加7.1%[24] - 2022年6月30日整体用户量约56.9万户,较2021年增加约0.9%[25] - 2022年后付费用户增加13.4%至约43.3万户,预付费用户减少约25.3%至约13.6万户[25] - 2022年互联网业务收入为6.49亿港元,较2021年增加7.5%,因商业互联网需求及光纤宽带服务收入增加[2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澳门互联网市场份额约为97.2%,宽带市场渗透率为89.2%[25] - 2022年移动通讯服务收入较2021年减少3.3%至4.13亿港元,因疫情影响漫游相关服务收入[25] - 2022年国际电信业务收入增加33.3%至17.15亿港元[25] - 信息服务收入较2021年同期激增44.3%或3.7亿港元至12.06亿港元,话音业务收入增加14.8%或6400万港元至4.96亿港元[26] - 企业业务收入由2021年上半年的15.83亿港元减少2.8%至2022年首六个月的15.38亿港元[27] - 固网话音业务收入按期减少15.2%至7800万港元,折旧及摊销开支合共为4.76亿港元,较2021年首六个月增加2200万港元[28]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按期增加7.1%或3800万港元至5.72亿港元[28] - 集团电信服务收入为43.93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增加10.0%,总收入为49.77亿港元,按期增加3.8%[29] - 销售及服务成本较2021年上半年增加1.4%或4000万港元至28.43亿港元[31] - 财务成本较2021年同期减少2.3%或300万港元,所得税为1.35亿港元,较2021年首六个月增加700万港元[3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经摊薄盈利均按期增长6.9%至约15.5港仙,中期股息每股6.0港仙,较2021年同期增加9.1%[34] - 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资本开支为1.41亿港元,其中5G投资2800万港元,扩展数据中心投资500万港元[38] - 净资本负债比率由2021年12月31日的27%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25%[4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总借贷减至51.25亿港元,主要因用现金盈余偿还银行及其他贷款净额3.12亿港元[45] - 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集团净资本负债比率分别为25%和27%[43] - 2022年6月30日,总借贷(不含应付利息)为50.56亿港元,其中2.66亿港元将在未来十二个月到期,抵减现金及存款17.21亿港元[45]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备用贸易信贷额为2.2亿港元,1.03亿港元已提取[48]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融资总额为59.44亿港元,已提取51.68亿港元,未提取7.76亿港元[49] - 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集团履约保证及其他担保总额分别为1.03亿港元和0.87亿港元[53] - 2022年6月30日,600万港元银行存款被抵押作为获取部分融资的担保[5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为附属公司融资额度提供的担保为4.66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4亿港元[54] - 2022年6月30日,公司约69.5%(2021年12月31日:约65.6%)的借贷(不包括应付利息)以固定利率计息[55] - 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定息借贷实际利率均为6.1%;浮息借贷实际利率分别为2.4%和1.2%;总借贷实际利率分别为5.0%和4.4%[5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五大客户的贸易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占总额约10.6%(2021年12月31日:约16.3%)[5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保留现金及存款为17.21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17.93亿港元),其中17.14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17.83亿港元)存放于指定机构,占总额约99.6%(2021年12月31日:约99.4%)[5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于香港总公司及附属公司雇员总数为2492人,其中香港雇员497人,中国内地及澳门雇员总数1688人,其他海外国家雇员总数307人[6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49.77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7.95亿港元增长3.8%[65] - 期内溢利5.91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46亿港元增长8.2%[65][66] - 基本每股盈利15.5港仙,较2021年同期的14.5港仙增长6.9%[65]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46.98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49.7亿港元减少1.8%[67]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4.69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4.12亿港元增长1.7%[67]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7.53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6.57亿港元增长3.6%[67]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53.18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5.49亿港元减少4.2%[68] - 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00.96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1.76亿港元减少0.8%[68] - 期内其他全面收益(除税及重新分类调整后)为 - 470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 - 200万港元减少幅度较大[66] - 期内总全面收益为5.44亿港元,与2021年同期持平[66] - 2021年1月1日股本结余46.46亿港元,2021年6月30日结余46.91亿港元[70]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12.71亿港元,2021年为12.86亿港元[71]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12.39亿港元,2021年为12.70亿港元[71]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48亿港元,2021年为2.88亿港元[71]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1.41亿港元,2021年为9.71亿港元[72]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0.50亿港元,2021年增加0.11亿港元[72] - 2022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26亿港元,6月30日为13.56亿港元[72] - 2021年1月1日保留溢利结余50.03亿港元,2021年6月30日结余49.54亿港元[70] - 2021年上半年期内溢利5.34亿港元,非控股权益溢利0.12亿港元[7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49.77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47.95亿港元[76][79] - 2022年上半年提供电信服务收入43.93亿港元,销售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收入5.84亿港元[76] - 2022年上半年各主要业务收入中,国际电信业务17.15亿港元增长明显,移动通信服务4.13亿港元、固网话音业务7800万港元有所下降[76] - 从收入所在地看,2022年上半年香港收入23.43亿港元、中国内地5.73亿港元、澳门16.85亿港元[79] - 2022年上半年报告分部溢利13.81亿港元,综合税前溢利7.26亿港元[81]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1700万港元,其中存款利息收入300万港元[83]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已扣除销售及服务成本28.43亿港元、折旧及摊销4.76亿港元等[84] - 2022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5.69亿港元[85]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1.35亿港元,其中香港利得税6500万港元[86] - 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5.72亿港元[8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基本)为36.86亿股,每股基本盈利15.5港仙;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经摊薄)为36.88亿股,每股经摊薄盈利15.5港仙[8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总成本为1.41亿港元,低于2021年同期的2.36亿港元[9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投资物业重估收益为600万港元,低于2021年同期的800万港元[9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确认使用权资产添置2300万港元,低于2021年同期的4300万港元[9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为10.6亿港元,扣除损失拨备后为10.23亿港元,高于2021年12月31日的7.58亿港元[9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
中信国际电讯(01883)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11 16:51
公司业务覆盖与网络建设 - 公司全球网络节点超过160个,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全球600多家运营商,服务3,000多家跨国企业以及4万多家当地企业[2] - 公司全资拥有香港中信电讯大厦,面积约34万平方英尺,并在香港设有两个大型数据中心[2] - 公司持有澳门电讯有限公司99%权益,澳门电讯是澳门主要的综合电信服务供应商之一[2]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Acclivis Technologies and Solutions Pte. Ltd.在新加坡、泰国及马来西亚拥有知名的互联网服务品牌「Pacific Internet」[2]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中信国际电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PC)为全球跨国企业客户和商业客户提供一站式信息及通讯解决方案[2] - 公司附属公司中企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内地持有多项全国范围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设有云数据中心[2] - 公司全球分支机构覆盖2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500位员工[2] - 公司自主研发产品包括全球首个手机数据流量交易平台「DataMall 自由行」和一卡多号[2] - 澳门电讯完成5G第二期工程,实现澳门户外全覆盖和室内覆盖达到93%[13] - 澳门电讯推出自主研发的澳门智慧大数据库,成为澳门首家提供大数据服务的本地运营商[15] - 澳门电讯在澳门整体移动市场占有率达45.6%,4G移动市场占有率达47.0%,稳居首位[47] - 澳门电讯的物联网终端规模比上年同期增长38%,终端销量比去年同期增加58%[47] - 澳门电讯的宽带服务市占率为97.1%,住宅光纤宽带渗透率超过97.6%[50] - 澳门电讯已与51个海外网络运营商(覆盖34个国家/地区)完成5G漫游测试[48] - 澳门电讯与超过369间海外运营商达成漫游数据资费优惠协议[47] - 澳门电讯17%的宽带客户实施了服务升级,带动整体互联网业务持续增长[50] - 澳门电讯与中国移动国际有限公司签署数字内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50] - 澳门电讯在2021年推出TVB Anywhere Android TV™盒子及服务[50] - 澳门电讯在2021年与一家世界级规模的移动运营商达成IPX合作协议[49] - 澳门电讯在2021年与一家越南领先移动运营商成功开通IPX服务[49] - 数据中心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中信电讯大厦数据中心第3B期建设完工并取得Uptime Institute的Tier III等级认证[51] - 子公司CPC推出九大云计算解决方案,覆盖大中华区、新加坡、日本、北美、欧洲及南非的19个云计算服务中心和2个安全运营中心[51] - 互联网收入大幅增长,受益于企业互联网接入服务需求增加、SD-WAN业务拓展和云数据中心业务增长[51] - CPC的TrueCONNECT™虚拟专用网络服务覆盖全球近160个国家或地区,SD-WAN网关数量达到近60个,其中42个位于大中华区[59] - 澳门电讯开发并部署澳门智慧城市数据库,支持政府数据分析和企业精准营销,销售超过130套智慧餐饮管理系统[60] - 集团在东南亚地区续约新加坡大型ICT项目,中标新加坡社会及家庭发展部IT系统服务项目,拓展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市场[61]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10.76亿元,同比增长5.2%[19] - 2021年每股股息为22.5港仙,同比增长7.1%[19]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净借贷为港币36.53亿元,同比减少16.0%[19] - 公司2021年总收入为94.86亿港元,同比增长6.3%[26] - 公司2021年股东应占溢利为10.76亿港元,同比增长5.2%[26] - 公司2021年EBITDA为25.09亿港元,同比增长2.0%[23] - 公司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9.3港仙,同比增长5.0%[26] - 公司2021年全年每股股息为22.5港仙,同比增长7.1%[26] - 公司2021年净借贷为36.53亿港元,同比减少16.0%[23] - 公司2021年净资本负债比率为27%,同比减少4.0%[23] - 公司2021年电信服务收入为79.05亿港元,同比减少0.9%[23] - 公司2021年销售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收入为15.81亿港元,同比增长67.3%[23] - 公司2021年总资产为183.82亿港元,同比增长0.2%[23] - 公司2021年收入为94.86亿港元,同比增长6.3%[116] - 2021年公司年度溢利为11.07亿港元,同比增长6.5%[116]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9.3港仙,同比增长5.0%[116] - 2021年每股股息总额为22.5港仙,同比增长7.1%[116] - 公司2021年净借贷为36.53亿港元,同比下降16.0%[115] - 公司2021年资产净值为101.76亿港元,同比增长3.7%[115] - 公司2021年股本为47.04亿港元,同比增长1.2%[115] - 公司2021年储备为53.91亿港元,同比增长5.6%[115] - 公司2021年非控股权益为8100万港元,同比增长39.7%[115] - 公司2021年总借贷为54.46亿港元,同比下降7.2%[115]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5.2%至10.76亿港元,主要由于新商机把握及控制营运成本措施[67] - 集团总收入同比增长6.3%至94.86亿港元,其中销售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收入增长67.3%至15.81亿港元[69] - 电信服务收入同比下降0.9%至79.05亿港元[69] - 移动通讯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0.3%至8.58亿港元,主要受疫情影响导致漫游相关服务收入下降[71] - 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7%至12.43亿港元,主要由于商业互联网需求上升及宽带用户增长1.8%至约20万户[72] - 国际电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0.8%,其中短信服务收入增长33.4%至16.78亿港元,话音业务收入下降36.4%至7.5亿港元[73] - 企业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9%至31.65亿港元,主要由于澳门及东南亚封锁措施导致项目收入减少[74] - 固网话音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3%至1.78亿港元,与全球固网长途电话话音量下降趋势一致[75] - 投资物业重估收益为2800万港元,较2020年的重估亏损400万港元有所改善[77] - 销售及服务成本增加8.3%至港币54.59亿元,主要由于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成本增加[78] - 折旧及摊销开支减少至港币8.97亿元,较去年减少港币1800万元[79] - 员工成本增加10.2%至港币10.82亿元,主要由于平均工资上升及政府工资补助减少[79] - 其他营运费用增加5.6%至港币4.88亿元,主要由于频谱费和电费增加[80] - 财务成本减少8.8%至港币2600万元,主要由于银行贷款偿还及利率下降[81]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增长5.0%及4.7%至约29.3港仙及29.2港仙[83] - 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7.0港仙,全年股息总额为22.5港仙,按年增加7.1%[83] - 公司自业务经营产生现金流入港币24.54亿元,录得现金流出净额港币8300万元[85] - 公司总资本开支为港币4.91亿元,其中5G投资港币8100万元,数据中心投资港币9400万元[86] - 公司净资本负债比率由31%减少至27%,净借贷减少至港币36.53亿元[90][92] - 公司总借贷为18.77亿港元,其中4.31亿港元将在一年内到期,1.185亿港元将在1至2年内到期,3.514亿港元将在3至4年内到期[94] - 公司现金结余足以偿还未来一年到期的总借贷4.31亿港元,并满足已订约资本承担6700万港元[96] - 公司备用贸易信贷额为4.51亿港元,其中8700万港元已提取用于提供担保[96] - 公司总备用财务信贷额为6.563亿港元,其中5.474亿港元已提取,1.089亿港元未提取[97] - 公司65.6%的借贷以固定利率计息,实际利率为6.1%[103][104] - 公司总借贷的实际利率为4.4%,其中浮息借贷的实际利率为1.2%[104] - 公司为附属公司提供的担保总额为5.4亿港元[101] - 公司发行了4.5亿美元(约35.1亿港元)的担保债券,年利率为6.1%,将于2025年到期[101] - 公司五大客户的贸易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占总额的16.3%,较2020年的23.2%有所下降[106] - 公司现金及存款总额中99.4%存放于高信用评级机构,较2020年的97.6%有所增加[107] - 公司2021年中期股息为每股5.5港仙,较2020年的5.0港仙有所增加[185] - 公司2021年末期股息建议为每股17.0港仙,较2020年的16.0港仙有所增加[185]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确保独立性和客观性[122] - 董事会成员在2021年的会议出席率较高,执行董事辛悦江、蔡大为和李炳智均出席了所有董事会会议[12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的三分之一,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超过一半[129] - 2021年董事会进行了自我评估,认为所有董事对集团事务投入了足够时间和关注,董事会整体运作有效[127] - 董事会成员具备多元化的学术背景,包括电信、工学、会计、经济等领域,支持公司业务发展[128] - 2021年董事会成员变动包括刘立清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李炳智退任执行董事及财务总裁,栾真军和闻库分别接任[130] -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整体策略、监督董事委员会表现、订立战略愿景及长期目标[131] - 董事会定期举行会议,2021年共举行了四次董事会会议,审阅了年度及中期财务报表、年度预算、股息分派建议等重大事项[133] - 董事会将部分职能授权给下属委员会,包括审批财务报表、股息政策、重大合约变更等[132] - 公司成立了资本开支评审委员会,由行政总裁及财务总监评核管理层提出的资本投资建议,确保符合集团最佳利益[132] - 董事会下设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厘定及检讨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组合[139] - 董事会下设审核委员会,由四名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三名(包括主席)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8] - 董事会下设提名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其中三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8] - 董事会下设财务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主席辛悦江先生、行政总裁蔡大為先生及欒真軍先生[138]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安排了董事及行政人员责任保险[132] - 所有董事均有权个别及单独接触高级管理人员,并获得集团经营及业务发展的全面及适时资料[132] - 公司为董事提供月度信息更新,确保董事对集团表现、状况及前景有适当了解[135]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总额范围为3,000,001港元至21,000,000港元,其中1人薪酬在18,000,001港元至21,000,000港元之间[142] - 薪酬委员会举行了一次会议,审查并批准了行政总裁、财务总裁、高级管理层及一般员工的薪金及花红[140] - 审核委员会举行了两次会议,审议了外聘核数师的建议核数费用,并讨论了其独立性和审核范围[145] - 审核委员会审查了集团的财务报告程序、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并确保内部监控措施的有效实施[143] - 审核委员会建议董事会采纳2021年的中期及年度财务报表,并审查了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报告[145] - 提名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提名政策,并审阅董事会的架构、人数及多元性[146] - 公司董事酬金及退休福利在年报第170页至第171页及第195页至第199页披露[141] - 审核委员会审查了商誉减值评估的方法、估计及假设,并认为其合适[144] - 审核委员会审查了集团的收入确认政策及内部监控措施,确保收入确认的准确性[144] - 提名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大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委员会主席由董事会主席出任[146] - 提名委员会在2021年举行了三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分别为辛悦江先生3/3、刘基辅先生3/3、刘立清先生1/2、左迅生先生3/3、林耀坚先生2/3[147] - 提名委员会在2021年审阅了董事提名政策,并审议了新董事的委任,同时评核了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148] - 财务委员会在2021年通过了数份书面决议,审批开立或注销银行户口及公司的财务交易[149] - 董事会确保财务资料完整,并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公司条例》编制财务报表[150] - 外聘核数师罗兵咸永道在2021年收取的审计服务费用为港币6,000,000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港币4,000,000元[151] - 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以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为指导原则[153] - 集团已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并定期检视及评估整体业务风险[154] - 公司积极与监管持份者及政策制定者发展及维系关系,以尽量减少政策及监管决策的潜在不利影响[155] - 公司持续检讨及更新网络安全控制,尤其在发生全球勒索软件及其他网络罪行的时候[155] - 公司进行定期检讨,以在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组合前提下,将整体融资成本减至最低并管理利率重大波动[156] - 公司增强员工警觉性及实施弹性上班,采取预防措施如定期消毒和穿戴预防装备,以维护员工和客户健康[156] - 公司利用灾难恢复服务和远程访问解决方案协助企业客户做好抗疫工作,培养客户使用有关服务的习惯[156] - 公司董事会负责评估及厘定集团愿意承担的风险性质及程度,并确保建立及维持合适而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157] - 公司审计部持续地及有系统地对集团内营业单位及职能部门进行独立的内部审核[158] - 公司已设立举报政策,鼓励员工提出举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不当行为或欺诈风险[160]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之“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所有董事均确认已全面遵守[162] - 公司股息政策为派付不少于年度纯利的30%[165] - 公司股东可通过持有至少5%表决权要求召开股东大会[168] - 公司股东可通过持有至少2.5%表决权或50名股东要求传阅股东大会决议[170] - 公司股东可通过持有至少2.5%表决权或50名股东要求传阅股东大会陈述书[170] - 公司股东可提名董事候选人,需提前7天提交书面通知[171] - 公司通过网站及时披露重要信息,包括年度报告和公告[164] - 公司股东可通过公司秘书将查询和建议转达董事会[169] - 公司股东大会按股数投票,结果当日公布于联交所和公司网站[166] - 公司强调与股东的有效沟通,确保透明度和问责[164] - 公司遵守香港雇主联合会的良好雇佣行为指引[163] - 中信股份确认其业务与受限制活动不构成竞争,且年内未获得任何独立第三方从事受限制活动的投资机会[172] 公司高管与董事会成员 - 辛悦江先生自2009年起担任公司主席,具有丰富的科技资讯、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经验[174] - 蔡大为先生自2020年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拥有超过23年电信领域工作经验[174] - 栾真军先生自2022年起担任公司董事,具有超过20年的资金管理经验[175] - 王国权先生自2021年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具有丰富的管理和电信行业从业经验[176] - 刘基辅先生自2010年起担任公司董事,具有丰富的金融和电信行业经验[176] - 费怡平先生自2016年起担任公司董事,具有超过25年的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177] - 左迅生先生自2014年4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丰富的电信行业管理经验[178] - 林耀坚先生自2017年6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46年的会计、审计及业务咨询经验[179] - 闻库先生自2022年2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丰富的信息通信科技、发展和电信监管经验[180] - 潘福禧先生自2007年起担任澳门电讯行政总裁,推动“数码澳门”发展,助力澳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182] - 黄政华先生自2008年1月起担任公司副总裁,负责中国市场和业务发展,拥有超过25年电信行业经验[182] -
中信国际电讯(01883)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10 16:4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持有澳门电讯99%权益[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近2500位员工[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网络节点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连接全球600多家运营商[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服务3000多家跨国企业以及4万余家当地企业[4] - 公司全资拥有香港中信电讯大厦,面积约34万平方呎[3] - 公司为政府相关企业,与政府相关实体交易遵照的条款与非政府相关实体相若,采购、定价策略及审批程序不受交易对方影响[137] - 公司股份编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为01883,彭博资讯为1883 HK,路透社为1883.HK[162] - 公司总办事处及注册办事处位于香港新界葵涌葵福路九十三号中信电讯大厦二十五楼[162]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地址在香港皇后大道东一八三號合和中心五十四楼[163] 公司荣誉 - 2021年1月,CPC在“电脑视觉人工智能挑战-识别手术仪器”比赛中获“全场总亚军”[6][7] - 2021年2月,CPC获“华富财经杰出企业大奖2020”之“杰出资讯及通讯科技服务供应商2020”[9] - 2021年3月,中企通信的CeOne - CONNECT Hybrid混合广域网(SD - WAN)服务获“2020年度SD - WAN项目优秀服务奖”及“2020年度SD - WAN优秀行业应用奖”[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电信服务收入39.93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0.8%;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销售收入8.02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超100%;总收入47.95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9.4%[20]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5.34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4.3%;如不计投资物业重估因素,比上年同期上升2.1%[20][28] - 2021年上半年EBITDA为12.54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1.8%[2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总资产182.2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减少0.6%[2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97.3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减少0.2%[2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总借贷56.67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减少3.4%[2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存款15.24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增加0.3%[2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净借贷41.43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减少4.7%[2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净资本负债比率为30%,较2020年12月31日减少1.0%[23]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4.5港仙,较上年同期增长3.6%;董事会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5.5港仙,较上年同期增长10.0%[2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入增长9.4%至47.95亿港元[38][39][42] - 期内溢利较2020年上半年增长5.2%至5.46亿港元,公司股东应占溢利按期增长4.3%至5.34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按期增长3.6%至14.5港仙[38][39] - 电信服务收入为39.93亿港元,较2020年上半年减少0.8%或3200万港元[39][40][41] - 销售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收入为8.02亿港元,较2020年的3.59亿港元增加超100% [39][41] - 销售及服务成本为28.03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14.9% [39] - 移动通讯服务收入较2020年同期减少13.4%至4.27亿港元 [45] - 互联网业务收入为6.04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5200万港元或9.4% [46] - 国际电信业务收入按期增加10.5%或1.22亿港元[47] - 企业业务收入由2020年上半年的17.18亿港元减少7.9%至2021年首六个月的15.83亿港元[48] - 固网话音业务收入按期减少5.2%至0.92亿港元[49]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5.34亿港元,较2020年上半年增加2200万港元或4.3%[50] - 销售及服务成本较2020年上半年增加3.63亿港元或14.9%至28.03亿港元[52] - 员工成本按期增加8.5%或4100万港元至5.24亿港元[53] - 财务成本较2020年同期减少15.4%或2400万港元,实际浮动年利率由2.2%下降至1.3%[5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经摊薄盈利均按期增长3.6%至约14.5港仙[57] - 集团总资本开支为2.36亿港元,其中5G投资6000万港元,数据中心装修成本4200万港元[62] - 净资本负债比率由2020年12月31日的31%减少至2021年6月30日的30%[65] - 2021年6月30日总借贷为56.67亿港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58.68亿港元减少[67][68] - 2021年6月30日净借贷为41.43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3.49亿港元[67] - 2021年6月30日净资本负债比率为30%,2020年12月31日为31%[67] - 2021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21.69亿港元,4.5亿美元6.1%担保债券34.98亿港元[68] - 2021年6月30日备用贸易信贷额度为4.54亿港元,已提取8700万港元[68] - 2021年6月30日融资总额67.85亿港元,已提取56.99亿港元,未提取10.86亿港元[69] - 2021年6月30日履约保证及其他担保总额8700万港元,与2020年12月31日持平[73] - 2021年6月30日抵押银行存款600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900万港元[73] - 2021年6月30日公司为附属公司融资提供担保6.44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6.72亿港元[73] - 2021年6月30日约63.6%的借贷以固定利率计息,2020年12月31日约为61.7%[75] - 2021年6月30日定息借贷利率为6.0%,2020年12月31日为5.9%;2021年6月30日浮息借贷利率为1.3%,2020年12月31日为1.5%;2021年6月30日平均借贷利率为4.3%,2020年12月31日为4.2%[76] - 2021年6月30日集团五大客户的贸易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占总额约20.6%,2020年12月31日约为23.2%[78] - 2021年6月30日集团在相关机构的现金结余为港币15.12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港币14.82亿元;2021年6月30日占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约99.2%,2020年12月31日约为97.6%[7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47.95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43.84亿港元,同比增长9.37%[85] - 2021年上半年投资物业重估收益为800万港元,2020年同期亏损300万港元[85] - 2021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5.46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5.19亿港元,同比增长5.20%[85][87]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4.5港仙,2020年同期为14.0港仙[8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51.49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53亿港元[8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0.71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30.37亿港元[8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3.97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2.21亿港元[8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60.32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63.07亿港元[9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97.91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98.09亿港元[90] - 2021年上半年期内总全面收益为5.44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5.07亿港元,同比增长7.30%[88] - 2021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1286百万港元,2020年为1433百万港元;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2021年为1270百万港元,2020年为1376百万港元[93]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就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付款项296百万港元,2020年为477百万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021年为288百万港元,2020年为469百万港元[93] - 2021年上半年新增银行及其他借贷所得款项122百万港元,2020年为288百万港元;按购股权计划发行新股份所得款项2021年为36百万港元,2020年为13百万港元[94] - 2021年上半年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319百万港元,2020年为376百万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021年为971百万港元,2020年为867百万港元[94]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1百万港元,2020年为40百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18百万港元,2020年为1337百万港元[94]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客户合同的收入为47.95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43.84亿港元[98][101] - 2021年上半年移动通讯服务收入4.27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4.93亿港元;互联网业务收入6.04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5.52亿港元;国际电信业务收入12.87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11.65亿港元;企业业务收入15.83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17.18亿港元;固网话音业务收入0.92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0.97亿港元[98] - 2021年上半年提供电信服务收入39.93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40.25亿港元;销售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收入8.02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3.59亿港元[98] - 按收入所在地细分,2021年上半年香港收入19.3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18.54亿港元;中国内地收入5.27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4.66亿港元;澳门收入19.62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16.17亿港元;新加坡收入2.23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2.88亿港元;其他收入1.53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1.59亿港元[101] - 2021年上半年报告分部溢利12.86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12.61亿港元;综合税前溢利6.74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6.31亿港元[103] - 2021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200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500万港元;其他利息收入400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300万港元;投资物业租金收入总额1200万港元,2020年同期为1300万港元[105] - 2021年上半年提供电信服务成本20.12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20.88亿港元;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销售成本7.91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3.52亿港元[106] - 2021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5.24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4.83亿港元[107] - 2021年上半年财务成本1.32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1.56亿港元[103][108] - 2021年上半年所得税1.28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1.12亿港元;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实际年度税率16.5%计算,澳门所得补充税按本期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2%计算[109][110]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5.34亿港元,2020年同期为5.12亿港元[111] - 2021年6月30日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基本)为36.71亿股,2020年同期为36.61亿股;(经摊薄)为36.73亿股,2020年同期为36.66亿股[112] - 2021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和经摊薄盈利均为
中信国际电讯(01883)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3-30 17:3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1997年在香港成立,2007年4月3日在港交所上市[2] - 公司全资拥有香港中信电讯大厦,面积约34万平方呎[2] - 公司持有澳门电讯99%权益[3] - 公司以“智德兴业”为核心价值观[3] - 公司最终控股公司为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3] - 公司是在香港注册成立及驻于香港的公司,注册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新界葵涌葵福路九十三号中信电讯大厦二十五楼[19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相关业务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14 [197] - 公司业务相关讨论分析分别载于年报第12 - 17页、20 - 28页、29 - 35页及36 - 42页的主席报告书、业务回顾、财务回顾及风险管理内[197] - 公司环保、雇员、客户及供应商以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事宜分别载于年报第36 - 42页、44 - 65页及第89 - 120页的风险管理、企业管治及可持续发展报告内[197] 公司规模与覆盖范围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设分支机构[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500多位员工[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网络节点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连接全球600多家运营商[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服务3000多家跨国企业以及4万余家当地企业[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0.23亿港元,按年增长2.1%[20] - 2020年每股股息合共为21.0港仙,按年增长5.0%[20]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净借贷为43.49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2.4%[20] - 2020年电信服务收入79.78亿港元,较2019年的73.96亿港元增加7.9%;销售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收入9.45亿港元,较2019年的16.18亿港元减少41.6%[23] - 2020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0.23亿港元,较2019年的10.02亿港元增加2.1%;若不计年内投资物业重估因素,比上年同期上升4.4%[23][28] - 2020年EBITDA为24.6亿港元,较2019年的24.93亿港元减少1.3%[23] - 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27.9港仙,较2019年上升1.5%;经摊薄每股盈利27.9港仙,较2019年增加1.8%[23] - 2020年中期股息每股5.0港仙,维持与2019年水平一致;末期股息每股16.0港仙,较2019年增加6.7%;全年每股股息21.0港仙,较2019年增加5.0%[23] - 2020年总资产183.37亿港元,较2019年的183.89亿港元减少0.3%[23] - 2020年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97.51亿港元,较2019年的93.76亿港元增加4.0%[23] - 2020年总借贷58.68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6.5%;现金及银行存款15.19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15.7%;净借贷43.49亿港元,较2019年减少12.4%[23] - 2020年净资本负债比率为31%,较2019年的35%减少4.0%[2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溢利较去年增加1.9%至港币10.39亿元[6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东应占溢利按年增长2.1%至港币10.23亿元[6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股基本盈利按年增长1.5%至每股27.9港仙[60] - 2020年集团总收入为港币89.23亿元,电信服务收入为港币79.78亿元,按年增长7.9%[60] - 2020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0.23亿港元,较去年增加2100万港元或2.1%[61][63][76] - 2020年集团电信服务收入为79.78亿港元,按年增长7.9%或5.82亿港元[61][68][76] - 2020年公司总收入为89.23亿港元,按年减少1.0%[61][68][76] - 2020年移动通讯服务收入减少23.0%至9.57亿港元,整体用户量超72万户,减少约37.2%[71] - 2020年互联网业务收入为11.23亿港元,按年增加5.4%或5800万港元[72] - 2020年国际电信业务收入按年增加39.8%或7.06亿港元[73] - 2020年企业业务收入增加4.5%至32.27亿港元[74] - 2020年固网话音业务收入按年减少15.6%至1.9亿港元[75] - 2020年投资物业重估亏损400万港元,2019年为重估收益1800万港元[61][63][77] - 2020年销售及服务成本为50.4亿港元,较去年增加7900万港元或1.6%[61][78] - 2020年折旧及摊销开支为9.15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00万港元[79] - 2020年员工成本为9.82亿港元,按年减少6.3%或6600万港元[79] - 2020年其他营运费用较去年减少16.8%或9300万港元至4.62亿港元[80] - 2020年财务成本较去年减少13.2%或4500万港元,实际浮动年利率由3.0%降至1.5%[80] - 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及摊薄盈利均约27.9港仙,较去年分别上升1.5%及1.8%;每股股息总额按年增加5.0%至21.0港仙[82] - 2020年业务经营现金流入25.42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1.89亿港元[85] - 2020年总资本开支为8.44亿港元,其中5G投资4.27亿港元,数据中心装修成本1.14亿港元[87] - 2020年末未偿付资本承担为3.01亿港元,其中已订约1.21亿港元,已批准未订约1.8亿港元[88] - 2020年末净借贷减至43.49亿港元,净资本负债比率由35%降至31%[91] - 2020年末总借贷为58.68亿港元,较去年减少因提早偿还银行贷款5.49亿港元[93][95] - 2020年12月31日现金结余可偿还未来一年总借贷未付金额2.4亿港元及满足1.21亿港元已订约资本承担[96] - 2020年12月31日备用贸易信贷额为4.96亿港元,已提取8700万港元[96] - 2020年12月31日已提取金额中约1100万港元需抵押存款[96] - 2020年12月31日融资总额70.55亿港元,已提取59.02亿港元,未提取11.53亿港元[97] - 2020年及2019年12月31日,集团已遵守相关银行融通之契诺[99] - 2020年及2019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100] - 2020年12月31日履约保证及其他担保总额8700万港元,较2019年的9800万港元减少[101] - 2020年12月31日约61.7%(2019年:约58.0%)的借贷以固定利率计息[104] - 2020年12月31日平均借贷利率为4.2%,较2019年的4.7%下降[105] - 2020年及2019年12月31日,集团五大客户的贸易应收账及合同资产分别占总额约23.2%及35.3%[107]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在指定机构的现金结余为14.82亿港元,占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约97.6%,2019年分别为12.85亿港元和约97.9%[108] - 2020年投资物业为6.39亿港元,2016 - 2019年分别为6.35亿、6.86亿、6.29亿、6.48亿港元[118] - 2020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和使用权资产分别为27.05亿、7.06亿港元,2016 - 2019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5.54亿、26.26亿、27.67亿、24.35亿港元[118] - 2020年无形资产为12.19亿港元,2016 - 2019年分别为18.79亿、17.22亿、15.54亿、13.85亿港元[118] - 2020年资产净值为98.09亿港元,2016 - 2019年分别为79亿、84.3亿、88.96亿、94.25亿港元[118] - 2020年净借贷为43.49亿港元,2016 - 2019年分别为64.42亿、61.9亿、58.08亿、49.65亿港元[118] - 2020年收入为89.23亿港元,2016 - 2019年分别为76.99亿、74.51亿、94.64亿、90.14亿港元[118] - 2020年年度溢利为10.39亿港元,2016 - 2019年分别为8.63亿、8.96亿、9.68亿、10.2亿港元[118] - 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和经摊薄盈利均为27.9港仙,2016 - 2019年基本盈利分别为24.9、24.9、26.7、27.5港仙,经摊薄盈利分别为24.7、24.8、26.7、27.4港仙[118] - 2020年每股股息总额为21港仙,2016 - 2019年分别为13.2、16、18、20港仙[118] 公司荣誉 - 公司荣获“2019金港股最佳基建及公共事业股公司”大奖[11] - CPC荣获“华富财经杰出企业大奖2019”之“杰出资讯及通讯科技服务供应商2019”[11] - 中企通信及TutorABC成功入选“云+X”案例TOP榜单[11] - 中企通信荣获“2019年度中国卓越云网融合解决方案奖”[11] - 公司荣登“港股100强”榜单[16] 澳门电讯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澳门电讯完成5G首阶段建网工程,于澳门实现5G户外全覆盖[11] - 2020年完成澳门5G组网建设,6月完成首阶段5G NSA网络工程,10月将5G SA测试床投入使用[29] - 2020年底完成5G SA网络部署,力争2021年6月实现澳门全覆盖并投入商用[31] - 澳门电讯客户对门市服务“极好”及“非常好”平均评分达98% [31] - 2020年8月将所有3G移动电话计划用户升级为4G用户[31] - 2020年将全球SD - WAN网关增至45个[31] - 2020年9月推出互联网10Gbps高速家居宽频服务[32] - DataMall已开通港、澳、台等九个国家和地区[32] - 截至2020年12月底,澳门电讯在澳门整体移动市场占有率达44.4%,稳居首位[41] - 截至2020年12月底,澳门电讯4G漫游覆盖已达210个国家和地区,与超355间海外运营商达成漫游数据资费优惠协议[41] - 2020年6月,澳门电讯完成5G室外全覆蓋,成为澳门5G网络建设发展的标志性里程碑[41] - 截至2020年12月底,澳门电讯已与30个海外网络运营商(覆盖18个国家/地区)完成5G漫游测试[42] - 截至2020年底,澳门电讯的宽频服务市佔率为97.1%,稳居首位[43] - 截至2020年底,澳门电讯住宅光纖寬頻滲透率超过94.7%[43] - 2020年10月,澳门电讯推出10Gbps高速光纖寬頻服務[43] - 澳门电讯将TVB Anywhere服务直播频道由11条增加至33条[44] - 2020年3月,澳门电讯推出HMVOD娱乐视频内容服务,提供超7000小时的中外电影内容[44] - 2020年8月,澳门电讯与合作伙伴开通全澳首个跨境大带宽密集波分复用传输系统[45] - 截至2020年底,集团在澳门的固网话音业务收入减少15.6%[58] 集团其他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CPC位列中国、中东及非洲、日本及余下亚太地区的主要BaaS托管服务供应商之一[11] - 2020年集团数据中心业务稳定增长,中信电讯大厦数据中心3A期客户已迁入,3B期建设如期进行[47] - 集团子公司CPC推出九大云计算解决方案,配合18个云计算服务中心形成跨地区运营网络[47] - CPC的虚拟专用网络服务TrueCONNECT™通过近150个网络服务节点覆盖全球近130多个国家或地区[55] - 截至2020年12月底,CPC已设立45个SD - WAN网关落地全球,其中30个布置在大中华区,6个覆盖东盟主要国家[55] - 2020年集团在东南亚地区ICT业务的每月持续收入(MRR)持续增长[56]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2021年世界经济受疫情等影响,复苏前景不明朗,给公司
中信国际电讯(01883)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08 17:04
财务表现 - 电信服务收入为4,02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3%[9] - 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销售收入为359百万港元,同比减少52.8%[9]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512百万港元,同比增加0.2%[9] - EBITDA为1,232百万港元,同比减少1.6%[9] - 每股股息为5.0港仙,与去年同期持平[10] - 公司总资产为18,525百万港元,较2019年底增加0.7%[12]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9,339百万港元,较2019年底减少0.4%[12] - 公司净借贷为4,823百万港元,较2019年底减少2.9%[12]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为512百万港元,与上年同期相若[15] - 公司主营电信服务收入为40.25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1.3%[15]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5.12亿元,与2019年同期持平[24]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总收入为港币43.84亿元,电信服务收入为港币40.25亿元,同比增长11.3%[24][26] - 公司2020年上半年EBITDA为港币12.32亿元,同比下降1.6%[25] - 公司2020年上半年国际电信业务收入增加港币3.27亿元,企业业务收入增加港币2.02亿元,互联网业务收入增加港币2200万元[26] - 公司2020年上半年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销售收入为港币3.59亿元,同比下降52.8%[25] - 移动通讯服务收入减少20.1%至港币4.93亿元,主要由于COVID-19疫情使漫游收入下降[29] - 互联网业务收入增加4.2%至港币5.52亿元,主要由于平均宽带用户增加3.0%至19.4万户[30] - 国际电信业务收入增加39.0%至港币3.27亿元,其中话音业务收入增加6.1%至港币5.88亿元,短信服务收入急增137.3%至港币5.6亿元[31] - 企业业务收入增加13.3%至港币17.18亿元,主要由于澳门政府、度假村及其他企业项目收入及专线服务收入增加[32] - 销售及服务成本增加2.3%至港币24.4亿元,与收入上升相符[33] - 期内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5.12亿元,与2019年上半年业绩相当,主要由于电信服务收入上升11.3%至港币40.25亿元[34] - 业务经营的现金流入增加6.8%至港币13.76亿元,净资本开支增加超过100%至港币4.77亿元[38] - 公司持有的物业于2020年6月30日重新估值,录得重估亏损港币300万元[34] - 实际浮动年利率由2019年6月30日的3.3%下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2.2%[34] - 公司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总资本开支为港币4.79亿元,其中5G投资为港币2.68亿元,数据中心扩展装修成本为港币7300万元[40] - 公司未偿付资本承担为港币5.49亿元,其中已订约资本承担为港币2.65亿元,已批准但未订约资本承担为港币2.84亿元[41] - 公司净借贷减少至港币48.23亿元,净资本负债比率从2019年12月31日的35%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34%[43] - 公司总借贷金额为港币61.68亿元,其中港币3.41亿元将在未来12个月内到期[45] - 公司备用贸易信贷额为港币4.96亿元,其中已动用港币9100万元用于提供履约担保及其他用途[47] - 公司备用财务信贷总额为港币7.642亿元,其中已提取金额为港币6.207亿元,未提取信贷额为港币1.435亿元[48] - 公司定期贷款总额为港币27.78亿元,其中已提取金额为港币25.83亿元,未提取信贷额为港币1.95亿元[48] - 公司担保债券总额为港币35.1亿元,全部为已提取金额[48] - 向澳門政府及其他客戶所提供的履約保證為港幣8700萬元,其他擔保為港幣400萬元,總額為港幣9100萬元[53] - 公司於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的銀行存款及使用權資產抵押為港幣800萬元及港幣100萬元[53] - 公司發行的四億五千萬美元擔保債券按年利率6.1%計息,並由公司提供無條件及不可撤回的擔保[53] - 公司於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的平均借貸利率約為4.4%,較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4.7%有所下降[53] - 公司於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的現金結餘為港幣13.12億元,佔現金及銀行存款總額約97.5%[55] - 公司五大客戶的貿易應收賬款及合同資產佔總額約30.8%,較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35.3%有所下降[56] - 公司主要收入及成本以美元、澳門幣、港幣、人民幣及新加坡元計值,港幣與美元掛鈎,澳門幣與港幣掛鈎,因此貨幣風險有限[54] - 公司約58.8%的借貸以固定利率計息,較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58.0%有所上升[53] - 公司為附屬公司提供的融資擔保額度為港幣8.57億元,較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8.11億元有所增加[53] - 公司貿易應收賬款及合同資產的虧損撥備根據預期信貸虧損模式計量,到期日為發票日期起計7日至180日[56] - 公司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总收入为43.84亿港元,与2019年同期的43.75亿港元基本持平[59]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5.19亿港元,与2019年同期持平[59]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4.0港仙,略低于2019年同期的14.1港仙[59]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总全面收益为5.07亿港元,略低于2019年同期的5.14亿港元[60] - 公司2020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52.73亿港元,较2019年底的150.99亿港元有所增加[61] - 公司2020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25.97亿港元,较2019年底的22.63亿港元有所增加[61] - 公司2020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总额为65.43亿港元,较2019年底的67.01亿港元有所减少[62] - 公司2020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93.85亿港元,较2019年底的94.25亿港元略有下降[62] - 公司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股本为4,644百万港元,较年初增加16百万港元[63]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512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511百万港元略有增长[63][64] - 公司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为1,433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310百万港元增长9.4%[65]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69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02百万港元增加132%[65]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新增银行及其他借贷所得款项为288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325百万港元大幅减少87.6%[66]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支付本公司股东股息为550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511百万港元增长7.6%[66] - 公司2020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40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14百万港元减少64.9%[66] - 公司2020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37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154百万港元增长15.9%[66] - 公司2020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3.84亿港元,与2019年同期的43.75亿港元基本持平[70] - 移动通讯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0.1%,从6.17亿港元降至4.93亿港元[70] - 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2%,从5.30亿港元增至5.52亿港元[70] - 国际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9.0%,从8.38亿港元增至11.65亿港元[70] - 企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3%,从15.16亿港元增至17.18亿港元[70] - 澳门地区收入同比下降17.3%,从19.56亿港元降至16.17亿港元[72] - 公司2020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6.31亿港元,与2019年同期的6.32亿港元基本持平[74]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1300万港元,与2019年同期持平[76] - 提供電信服務成本從2019年的16.35億港元增加至2020年的20.88億港元,增長27.8%[77] - 移動電話手機及設備銷售成本從2019年的7.51億港元減少至2020年的3.52億港元,下降53.1%[77] - 折舊及攤銷費用從2019年的4.49億港元增加至2020年的4.53億港元,增長0.9%[77] - 員工成本從2019年的5.01億港元減少至2020年的4.83億港元,下降3.6%[78] - 財務成本從2019年的1.76億港元減少至2020年的1.56億港元,下降11.4%[79] - 所得稅支出從2019年的1.13億港元減少至2020年的1.12億港元,下降0.9%[80] - 每股基本盈利從2019年的14.1港仙減少至2020年的14.0港仙,下降0.7%[83] - 購置物業、廠房及設備的總成本從2019年的1.54億港元增加至2020年的4.79億港元,增長211.0%[84] - 貿易應收賬款從2019年的10.54億港元減少至2020年的10.50億港元,下降0.4%[89] - 使用權資產添置為9300萬港元[8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19年12月31日的13.04亿港元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13.37亿港元[90] - 公司在中国内地金融机构的存款从2019年12月31日的9100万港元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1.5亿港元[90]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6.31亿港元,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92] - 公司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从2019年的13.1亿港元增加至2020年的14.33亿港元[92] - 公司贸易应付账款从2019年12月31日的9.46亿港元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11.14亿港元[93] - 公司银行借款从2019年12月31日的27.05亿港元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25.97亿港元[95] - 公司于2025年到期的6.1%担保债券本金总额为35.1亿港元[97] - 公司中期股息每股5.0港仙,与2019年同期持平[98] - 公司派付上一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5.0港仙,较2019年同期的14.0港仙有所增加[99]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数量从2020年1月1日的3,659,239,882股增加到2020年6月30日的3,664,119,882股,金额从4,628百万元增加到4,644百万元[100]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根据购股权计划发行了4,880,000股普通股,加权平均行使价为每股2.55元[101] - 公司2020年6月30日的资本承担总额为549百万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97百万元大幅增加[102] - 公司2020年6月30日的履约保证总额为87百万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93百万元有所减少[103] - 2020年上半年,公司与联属公司及控股公司的经常交易中,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费收入为6百万元,虚拟专用网络服务费收入为9百万元[104] - 公司2020年6月30日与最终控股公司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订金余额为68百万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69百万元略有减少[10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与中国其他政府相关实体的交易中,提供电信服务的费用收入为565百万元,销售及服务成本支出为809百万元[108] - 公司2020年6月30日与中国其他政府相关实体的银行存款余额为360百万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90百万元有所减少[109] - 公司2020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的酬金总额为12百万元,较2019年同期的13百万元略有减少[111] - 公司建议派发中期股息,详情见附注14(a)(i)[112]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公司业务及业绩的影响目前不重大,但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疫情发展[112] - 公司未提前采用任何新订或修订的会计准则,认为这些修订不大可能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13] -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简明中期财务报告进行了审阅,未发现任何重大事项[114][115] - 公司已宣派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中期股息每股5.0港仙,将于2020年9月24日派发[116] - 公司于2007年采纳的购股权计划持续生效至2017年,目前无其他有效的购股权计划[117] - 根据购股权计划,公司可向员工及高级人员授出购股权,认购价不低于授出日期的收市价或前五个营业日的平均收市价[11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未授出或注销任何购股权[11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董事辛悅江持有的購股權總數為7,150,000股,佔已發行股份的0.195%[11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董事李炳智持有的購股權總數為726,000股,佔已發行股份的0.020%[11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劉基輔持有的購股權總數為2,000,000股,佔已發行股份的0.055%[11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董事費怡平持有的購股權總數為1,000,000股,佔已發行股份的0.027%[11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董事李炳智個人持有的公司股份為112,500股,佔已發行股份的0.003%[12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劉基輔個人持有的公司股份為840,000股,佔已發行股份的0.003%[12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購股權計劃中失效的購股權總數為326,500股[12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購股權計劃中失效的購股權總數為241,000股[12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購股權計劃中失效的購股權總數為69,000股[12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購股權計劃中失效的購股權總數為348,500股[121] - 中国中信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共持有公司58.11%的股份,总计2,129,345,175股[128] - 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发行了4,880,000股股份,源于购股权计划的行使[129] - 公司已全面遵守香港上市规则附录十四的“企业管治守则”[130] - 公司独立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中期财务报告进行了审阅[130] - 公司非执行董事费怡平先生于2020年3月被委任为先丰服务集团的非执行董事[131]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林耀坚先生同时担任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131] - 公司总办事处及注册办事处位于香港新界葵涌葵福路九十三号中信电讯大厦二十五楼[132] - 公司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编号为01883[133] - 公司股东可通过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办理股份转让、更改名称或地址等事宜[134] - 公司将于2020年9月8日至14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36] 业务发展 - 公司在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拥有2,500多位员工[3] - 公司网络节点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全球600多家运营商[3] - 澳门电讯完成5G首阶段建网工程,实现澳门5G户外全覆盖[8] - 公司全资拥有香港中信电讯大厦,面积约34万平方呎[2] - 公司在新加坡、泰国及马来西亚拥有知名互联网服务品牌「Pacific Internet」[2] - 公司住宅光纤用户较上年底上升3.7%,商业光纤用户数增长1.6%[16] - 公司宽带用户全光纤化提升至93.0
中信国际电讯(01883)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3-27 17:34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互联网化综合电讯企业,服务涵盖国际电信业务,拥有自主研发产品如“DataMall自由行”、一卡多号等[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设分支机构,有2500多位员工,网络节点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600多家运营商,服务3000多家跨国企业及4万余家当地企业[3] - 公司员工超2500名,获业界多项杰出殊荣[23] - 公司以中国大陆市场为基础,以港澳为基地和桥梁,加快向国际市场拓展[27] - 公司按“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布局,拓展新思路、发展新业务、开辟新市场[27] - 截至2019年12月底,公司在澳门整体移动市场占有率达41%,居首位[31] - 截至2019年末,公司4G+客户渗透率达99%,领先同侪[31] - 公司凭跨区域、多元化协同优势,移动通信服务收入保持稳健[31] - 2019年底“粤港澳大湾区流动电话服务”计划渗透率增长至35%[32] - 截至2019年底,公司在澳门的宽带服务市占率达97%,住宅光纤宽带的渗透率超91%[33] - 截至2019年底,TVB Anywhere视频内容服务客户总数突破十万户[34] 业务发展 - 1月开通DataMall 2.0平台软SIM服务,CPC获“华富财经杰出企业大奖2018”,Acclivis赢得澳洲最大房地产与基础设施集团合作机会[6] - 2月完成一中国运营商“无漫游功能用户激活”服务功能升级,开通漫游数据服务[7] - 3月CPC及中企通信获“在欧中国企业冠军奖”,中企通信云网融合服务获“2018年度产品奖”,澳门电讯展出5G及物联网设备技术并与内地及香港运营商签合作备忘录,Acclivis获“Dun & Bradstreet Singapore卓越业务奖2019”[7] - 4月开启“5G国际合作联盟”,开通DataMall 2.0平台数据预付储值卡服务,澳门电讯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挖掘大数据资产,推出“IPification”方案,Pacific Internet成为新加坡网络信息中心认证注册商[8] - 澳门电讯提升服务质量,扩大企业合作,业绩持续增长,国际电讯A2P短信业务增长显著[21] - 公司将“流量商城”升级为“通信商城”,2019年9月完成DataMall 3.0通信商城核心平台上线[21][22] - 公司在澳门推出NBA视频内容及电子化书刊手机应用程式,正与内容供应商洽谈合作[22] - 公司与香港应科院合作基于AR技术的现场工程运维服务[22] - 2019年11月全新澳门电讯云全面投入服务[22] - 公司与国内领先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备忘录[22] - 虚拟专用网络服务TrueCONNECT™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40个网络服务据点,2019年新增9个网络据点[23] - 云计算服务有8大解决方案,云计算服务中心达18个,配合2个安全运营中心[23] - 2019年3月开展中信电讯大厦第三期(B)数据中心工程建设,计划2021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6] - 2020年澳门电讯要做好5G网络建设和施工,投入商用,建立5G业务核心竞争力[28] - 公司将建设好中信电讯大厦数据中心第三期(B)工程,提升数据中心业务实力[28] - 公司要建立包括直销、代理、转售、合作开发等的销售体系发展数据中心业务[28] - 公司要以5G建设为抓手,参与澳门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主体运营商[28] - 香港中信电讯大厦第三期(A)数据中心2019年落成并全部租出,第三期(B)预计2021年上半年落成[35] - 公司云计算平台达18个,遍布大中华区、新加坡、日本、北美、欧洲及南非[35] - 公司A2P短信业务连续多年大幅增长[36] - 2019年“DataMall自由行”业务收入首次下跌,公司正加紧进行DataMall 3.0升级[37] - 2019年国际话音整体收入较2018年小幅回落,但仍远高于2017年水准[38] - 澳门电讯2019年完成5G网络发展计划,2020年落实建设并预期推出商用服务[32] - 公司澳门数据中心获ISO 22301:2012认证,香港数据中心获ISO/IEC 27001:2013认证[35] - CPC的MPLS专用网络服务TrueCONNECTTM已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40个服务据点,2019年在国内设立9个新网络据点[40] - CPC从网络连接服务拓展至一站式ICT服务,增添多个SD - WAN设备供应商合作,增加云服务连接,推出海底电缆连接方案等[40] - CPC预计2020年将基于AR技术的现场工程运作维护服务投入使用,首批使用区包括中国内地和香港[40][41] - 集团在东南亚的ICT服务秉承“R - R–L”策略,区内ICT项目的每月持续收入持续增长,并以新加坡为中心探索向周边市场拓展[41] - 澳门电讯在2019年参与多个政府通讯服务项目,并推出全新澳门电讯云服务[42] 财务状况 - 2019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0.022亿港元,按年增长5.4%[14][17] - 2019年每股股息合共20.0港仙,按年增长11.1%[14][17] - 2019年底集团净借贷为49.651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4.5%[14][17] - 2019年电信服务收入73.964亿港元,较2018年增加3.6%[17] - 2019年移动电话手机及设备销售收入16.176亿港元,较2018年减少30.4%[17] - 2019年公司总收入90.14亿港元,较2018年减少4.8%[17] - 2019年EBITDA为24.936亿港元,较2018年增加13.7%[17] - 2019年基本每股盈利27.5港仙,较2018年增加3.0%[17] - 2019年经摊薄每股盈利27.4港仙,较2018年增加2.6%[17] - 2019年底公司总资产183.893亿港元,较2018年增加2.4%[17] - 2019年股东应占溢利10.022亿港元,同比上升5.4%,不计投资物业重估收益同比上升6.1%[20] - 2019年主营业务服务收入73.964亿港元,同比上升3.6%[20] - 2019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7.5港仙,比2018年上升3.0%[20] - 2019年全年每股股息为20.0港仙,比上年增长11.1%[20] - 2019年集团溢利较去年净增长5.4%至10.199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为10.022亿港元,按年增长5.4%,每股基本盈利为27.5港仙,按年增3.0%[44] - 2019年集团总收入为90.14亿港元,电信服务收入为73.964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6%[44] - 截至2019年底,集团在澳门的固网话音业务收入减少7.6%[43] - 2019年集团电信服务收入增加主要因企业业务、国际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收入增加,部分被移动业务及固网话音业务收入减少所抵销[48] - 2019年EBITDA为24.936亿港元,较去年增长13.7%[45] - 移动业务收入减少2.6%至12.43亿港元,后付费用户增加5.4%至约35万户,预付费用户增加28.2%至约79.6万户,整体用户量增加20.2%至约114.6万户,4G用户占比99.3%[50] - 互联网业务收入为10.656亿港元,按年增加5.5%,宽带用户增加约3.0%至超19.3万户[51] - 国际电信业务收入增加7.2%,话音业务收入减少12.8%,短信服务收入急增74.3%,“DataMall自由行”服务收入下降[52] - 企业业务收入增加4.6%至30.881亿港元[53] - 固网话音业务收入按年减少7.6%至2.251亿港元[54] - 股东应占溢利增加5.4%至10.022亿港元[55] - 集团电信服务收入上升3.6%,总收入减少4.8%[56] - 销售及服务成本按年减少11.2%,不计准则影响下降9.5%[58] - 折旧及摊销开支增加,不计准则影响增加1.7%[59] - 每股基本盈利及经摊薄盈利分别上升3.0%及2.6%[64] - 2019年业务经营现金流入24.168亿港元,较2018年增加6.012亿港元,增幅33.1%[65] - 2019年资本开支总额从2018年的5.758亿港元降至4.465亿港元,装修成本按年增加22.7%至5620万港元[67] - 2019年末未偿付资本承担为2.967亿港元,其中已订约资本承担2.391亿港元,已获批但未订约资本承担5760万港元[68] - 2019年末净借贷减至49.651亿港元,净资本负债比率从2018年末的40%降至35%[71] - 2019年末总借贷为62.779亿港元,其中2.89亿港元将在未来一年到期,抵减现金及银行存款13.128亿港元[74] - 2019年以现金盈余提早偿还银行贷款6亿港元,并于3月订立新融资协议为旧借贷再融资[75] - 2019年末现金结余可偿还未来一年总借贷未付金额2.89亿港元及满足已订约资本承担2.391亿港元[76] - 2019年末备用贸易信贷额为4.981亿港元,已动用9770万港元[76] - 2019年末约1340万港元已提取金额需以抵押存款或使用权资产作抵押[76] - 2019年现金净流入2.682亿港元[66]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融资总额74.077亿港元,已提取金额63.242亿港元,未提取信贷额10.835亿港元[77]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履约保证及其他担保总额9770万港元,较2018年的8340万港元有所增加[81]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为附属公司融资额度提供的担保为8.105亿港元,低于2018年的8.803亿港元[82]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约58.0%的借贷以固定利率计息,高于2018年的约51.4%[83] - 2019年12月31日,包含交易成本摊销在内的平均借贷利率约为4.7%,高于2018年的约4.6%[83] - 2019年及2018年12月31日,公司五大客户的贸易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分别占总额约35.3%及32.9%[85]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特定财务机构的现金结余为12.851亿港元,占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约97.9%,高于2018年的约97.8%[86] - 2019年12月31日,840万港元银行存款及120万港元使用权资产已抵押作为融资担保,2018年分别为1130万港元和270万港元[81] - 2019年及2018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80] - 2019年及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遵守相关银行融通之契诺[79] - 2019年公司收入为90.1398亿港元,除税前溢利为12.49226亿港元,年度溢利为10.199亿港元[97] - 2019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7.5港仙,每股经摊薄盈利为27.4港仙,每股股息总额为20港仙[97] - 2019年公司资产净值为94.25379亿港元,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93.76609亿港元[96] 客户满意度 - 澳门电讯客户满意度评分持续上升,总评分率“满意”或以上超90%[24] 未来展望 - 2020年企业面临新挑战和压力,尤其是新冠疫情带来挑战[27] - 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领域发展为数据中心等业务带来发展机会[27] - 公司要以高质量网络平台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提升客户服务质量[29] - 公司要建设“三个一流”团队,促进集团业务上台阶[30] - 公司将围绕“建设互联网化的综合电讯企业”目标,深耕港澳和国际市场[30] 风险因素 - 集团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受香港、澳门及中国内地经济影响,中国内地经济或负增长、其他地区经济或恶化,业务活动缩减和国际旅游减少影响集团业绩[87] - 集团提供的服务依赖系统结构和网络表现,系统及服务故障或其他营运问题会对集团收入及表现造成不利影响[88] - 集团系统可能受攻击出现安全或隐私漏洞,导致服务受阻、声誉受损、收入减少等后果,违反GDPR可能面临巨额罚款[89] - 集团运营所在市场竞争激烈,香港及中国电信业开放、澳门电信市场开放及5G牌照发放都可能加剧竞争[90] - 其他电信服务供应商技术和业务模式转变、新技术和新业务模式发展会使集团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利润率收窄及市场份额流失[91] - 集团面临不同国家及地区地方业务风险,法律、法规、政策变动会影响集团财务状况、营运及业务前景[92] - 香港会计师公会可能颁布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集团采纳新订会计政策可能对财务状况及营运业绩造成重大影响[93] - 新冠疫情持续扩散将对集团在亚太地区的业务或运营构成挑战,可能导致客户减少使用服务[94] 风险管理 - 公司整体致力持续改善其风险监察及管理机制,实施风险管理及控制措施[94] - 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以COSO框架等为指导原则开展工作[130] - 集团采取主动措施管理主要风险,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各业务单位实施相符程序[131] - 集团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察觉潜在风险时责任人须及时报告[131] - 公司面临市況競爭激烈、主要監管轉變、網絡安全等多種風險[132] - 針對市況競爭
中信国际电讯(01883)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04 16:38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互联网化综合电讯企业,1997年在香港成立,2007年4月3日在港交所上市[1] - 公司服务涵盖国际电信业务,提供移动国际漫游等服务,是亚太最大国际电讯枢纽之一,有自主研发产品“DataMall自由行”、一卡多号等[1] - 公司全资拥有香港中信电讯大厦全部业权,在香港设两个大型数据中心[1] - 公司持有澳门电讯99%权益,澳门电讯是澳门主要综合电信服务供应商之一,是“数码澳门”智慧城市主体运营商[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在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设分支机构,有2500多位员工,网络节点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600多家运营商,服务3000多家跨国企业及4万余家当地企业[2] 2019年上半年荣誉与业务进展 - 2019年1月,公司获“2018金港股最具价值TMT股公司”大奖,CPC获“杰出资讯及通讯科技服务供应商2018”奖,Acclivis获澳洲最大房地产与基础设施集团合作机会[4] - 2019年2月,完成一中国运营商“无漫游功能用户激活”服务功能升级,开通漫游数据服务[4] - 2019年3月,CPC及中企通信获“在欧中国企业冠军奖”,中企通信云网融合服务获“2018年度产品奖”,澳门电讯展出5G及物联网设备技术,与内地及香港运营商签合作备忘录,Acclivis获“Dun & Bradstreet Singapore卓越业务奖2019”[4] - 2019年4月,公司开启“5G国际合作联盟”,开通DataMall 2.0平台数据预付储值卡服务,澳门电讯与香港理工大学签合作备忘录,推出“IPification”,Pacific Internet成新加坡网络信息中心认证注册商[4] - 2019年5月,CPC优化TrueCONNECT™ Hybrid软件定义广域网络解决方案,中企通信获“广东省诚信示范企业(2012 - 2018连续七年)”,澳门电讯接通全澳门第一个5G电话,推出Wi - Fi管家服务,Acclivis获IBM“最佳业务合作伙伴奖2018(硬件和软件)”[5] - 2019年6月,澳门电讯于澳门氹仔门市开设首个5G体验区[6] 2019年上半年财务数据 - 2019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5.111亿港元,同比上升4.6%,扣除投资物业重估收益后同比上升5.2%[11] - 2019年上半年电信服务收入36.153亿港元,同比上升2.7%;销售设备及移动电话手机收入7.599亿港元,同比减少45.5%;总收入43.752亿港元,同比减少11.0%[7][11] - 2019年上半年EBITDA为12.511亿港元,同比增加15.8%[7] - 2019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14.1港仙,同比增加2.2%;每股经摊薄盈利14.1港仙,同比增加2.2%[7][12] - 2019年中期股息每股5.0港仙,同比增加25.0%[7][1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总资产184.343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增加2.6%[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90.198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增加1.9%[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总借贷65.794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减少4.1%;现金及银行存款11.647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增加11.0%;净借贷54.147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减少6.8%[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净资本负债比率38%,较2018年12月31日减少2.0%[9]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溢利较2018年同期净增长4.5%至港币5.187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及每股基本盈利分别为港币5.111亿元及14.1港仙,按期增长分别4.6%及2.2%[17]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由2018年同期的港币49.138亿元下降11.0%至港币43.752亿元,电信服务总收入达港币36.153亿元,较2018年首六个月增长2.7%[17] - 2019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5.111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2230万港元,若不计投资物业重估收益,按期增长5.2%[19] - 2019年上半年集团电信服务收入达36.153亿港元,按期增长2.7%;总收入为43.752亿港元,按期下降11.0%[20] - 与2018年同期相比,企业业务、国际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和移动业务收入分别增加5380万、450万、4050万和130万港元,但设备及移动电话手机销售收入大幅减少6.332亿港元及固网话音业务收入轻微减少[21] - 2019年首六个月移动业务总收入为13.765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减少31.5%,主要因设备及移动电话手机销售大幅减少[22] - 2019年上半年互联网业务收入为5.299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4050万港元或8.3%,主要因数据中心收入和光纤宽带服务收入增加[23] - 2019年上半年话音业务收入为5.544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减少6670万港元或10.7%[24] - 2019年上半年短信业务总收入大幅增加49.3%至2.362亿港元,“DataMall自由行”服务收入轻微下降680万港元[24] - 企业业务收入从2018年首六个月的14.621亿港元增至2019年首六个月的15.159亿港元,增幅3.7%[25] - 固网话音业务收入较2018年同期减少4.6%,至1.145亿港元[26] - 集团电信服务收入为36.153亿港元,较2018年首六个月上升2.7%,总收入为43.752亿港元,较2018年中期减少11.0%[27] - 销售及服务成本为23.86亿港元,较2018年首六个月减少6.619亿港元或21.7%[29] - 员工成本为5.01亿港元,按期增加8.7%或4000万港元[31] - 其他营运费用为2.655亿港元,按期减少25.5%或9090万港元[31] - 集团实际浮动利率由2018年6月30日的年利率3.1%上升至2019年6月30日的年利率3.3%[32] - 业务经营的现金流入为12.884亿港元,较2018年增加19.4%[35] - 集团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资本开支为1.538亿港元[36] - 净资本负债比率由2018年12月31日的40%减少至2019年6月30日的38%[38] - 2019年6月30日总借贷为65.794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68.575亿港元减少[40][41] - 2019年6月30日净借贷为54.147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58.084亿港元减少;净资本负债比率为38%,较2018年12月31日的40%下降[40] - 2019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1.647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0.491亿港元增加[40] - 2019年总借贷减少主要因以现金盈余提早偿还银行贷款3亿港元,并于3月订立新融资协议进行再融资[42] - 2019年6月30日总借贷中3.579亿港元将在未来十二个月到期[41] - 2019年6月30日现金结馀可偿还未来十二个月总借贷未付金额3.579亿港元及满足已订约资本承担2.914亿港元[43] - 2019年6月30日备用贸易信贷额为2.98亿港元,已动用8010万港元[43] - 2019年6月30日约1360万港元已提取金额需抵押存款或使用权资产[43] - 2019年6月30日向澳门政府及其他客户提供履约保证7540万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7850万港元减少[47] - 2019年6月30日及2018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且已遵守相关银行融通之契诺[46] - 2019年6月30日公司为附属公司融资额度提供的担保为7.478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8.803亿港元[48] - 2019年6月30日集团约54.3%的借贷以固定利率计息,2018年12月31日约为51.4%[49] - 2019年6月30日包含交易成本摊销的平均借贷成本约为4.8%,2018年12月31日约为4.6%[50] - 2019年6月30日及2018年12月31日,集团五大客户的贸易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分别占总额约35.1%及32.9%[50]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在特定财务机构的现金结余为11.467亿港元,占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约98.5%,2018年12月31日分别为10.255亿港元和约97.8%[51] - 2019年上半年收入43.75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49.14亿港元[55] - 2019年上半年投资物业重估收益2190.2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2368.3万港元[55] - 2019年上半年期内溢利5.19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4.96亿港元[55] - 2019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14.1港仙,2018年同期为13.8港仙[55] - 2019年上半年期内总全面收益5.14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4.86亿港元[56]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152.43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49.06亿港元[57]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资产31.91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30.59亿港元[57]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负债23.61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1.47亿港元[57]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70.15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69.23亿港元[58] - 2019年6月30日资产净值90.59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88.96亿港元[59] - 2018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84.30198亿港元[60] - 2018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4.96379亿港元,期内总全面收益为4.85575亿港元[60] - 2018年下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4.71513亿港元,期内总全面收益为4.80345亿港元[60]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88.95716亿港元[60] - 2019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88.95716亿港元[61]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5.18754亿港元,期内总全面收益为5.13777亿港元[61] - 2019年上半年根据购股计划发行股份带来权益变动1.64468亿港元[61] - 2019年上半年批准过往财政年度股息使权益减少5.11306亿港元[61] - 2019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90.59067亿港元[61] - 2019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13.10294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0.74782亿港元[62]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12.88395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0.79166亿港元[62] - 2019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02243亿港元,2018年同期产生现金净额2341.4万港元[62]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9.71767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9.3415亿港元[62] - 2019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1.14385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6843亿港元[62] - 2019年上半年销售及服务成本为24.34384亿港元,2018年为30.47919亿港元[76] - 2019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为3.63056亿港元,2018年为3.51884亿港元[76]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6.36807亿港元,2018年为5.70108亿港元[76] - 2019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5.23898亿港元,2018年为4.96379亿港元[76] - 2019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4.2港仙,2018年为13.8港仙[76] - 2019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之现金为12.20318亿港元,2018年为10.74782亿港元[78]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产生之现金净额为11.98419亿港元,2018年为10.79166亿港元[78]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之现金净额为8.81791亿港元,2018年为9.3415亿港元[78] - 2019年上半年集团来自
中信国际电讯(01883)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3-26 16:35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亚太最大的国际电讯枢纽之一,拥有自主研发产品“DataMall自由行”、一卡多号等,全资金拥有面积约34万平方呎的香港中信电讯大厦全部业权,并在香港设有两个大型数据中心][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拥有2500多位员工,网络节点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全球600多家运营商,服务3000多家跨国企业以及4万余家当地企业][3] 业务发展与合作 - [1月,为香港一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开通IPX服务,CPC荣获“华富财经杰出企业大奖2017”之“杰出资讯及通讯科技服务供应商2017”奖项][5] - [2月,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漫游覆盖范围扩展至越南,并推出4G流量包服务套餐,中企通信荣登“2017年度公有云提供商TOP50”排行榜][6] - [3月,公司获纳入为“恒生港股通主题指数”成份股,CPC获多个奖项,澳门电讯为澳门医疗部门提供电子医疗券服务合约,Acclivis参加多个活动并获得两项重要项目][7] - [4月,“DataMall自由行”拓展业务至企业赞助模式,澳门电讯推出“CTM DataMall自由行”应用程式和TVB Anywhere移动手机版至尊组合服务,Acclivis获思科两项奖项][7] - [澳門電訊取得天眼第四期傳輸項目,提供超800條數據專線多年服務合約,预计两年后投入服务][9] - [七月推出DataMall 2.0平台4G服务][10] - [八月与主要中国OTT参与者合作推出eSIM服务][11] - [九月CTM Wi-Fi落户港珠澳大桥的澳门口岸][13] - [十月为中国移动网络运营商“DataMall自由行”产品提供定向流量视频点播功能][14] - [澳門電訊率先启动5G移动网络技术测试,期望2020年提供商用服务][14] - [澳門電訊与腾讯签署“数码澳门”合作备忘录,深化多领域合作][14] - [2018年集团在澳门成功进行5G网络测试,持续加大一卡多号平台新功能研发][23] - [企业服务从亚太走向全球,跨国企业服务保持较高速增长,整合CPC欧洲节点形成全球服务网络][24] - [中标新加坡大型智慧交通项目并交付使用,为承接周边智慧城市项目奠定基础][24] - [附属公司与全球IT服务领先企业合作,提供一站式「ICT+」服务][24] - [与多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开发智慧城市应用,在珠海成立研发中心][24] - [2019年以新加坡为基地辐射东南亚,加快成为一站式企业ICT服务提供商][25] - [2019年开展中信电讯大厦第三期(B)数据中心工程建设,扩大数据中心规模][25] - [2018年公司移动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持续巩固澳门移动市场优势,紧握“粤港澳大湾区”及国际漫游市场机遇][31] - [“粤港澳大湾区流动电话服务”计划客户明显增长,4G漫游覆盖达172个国家和地区,与超290间海外运营商达成优惠协议,整体漫游收入良好增长][33] - [2018年9月公司启动5G移动网络技术测试,与澳大共组团队,商谈5G频谱安排,有望同步提供5G服务][33][35] - [CTM WiFi落户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光纤客户比例提升抵消专线收费下调影响][36] - [截至2018年底,引入的TVB Anywhere视频内容服务客户总数超5.6万户,还为商业客户提供英超相关整合内容播放方案][38] - [2018年9月,澳门电讯(香港)数据中心在香港中信电讯大厦开幕,成为首间及唯一获澳门特区政府认可的澳门境外数据中心][39] - [2018年9月,位于广州科学城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投入服务,巩固了集团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三地六中心布局][39] - [2018年集团在东南亚取得多项突破,中標新加坡多个“智慧城市”大型项目,增加每月持续收入][43] - [2018年12月,澳门电讯成为腾讯于澳门的首选合作伙伴及澳门电讯业内的专属合作伙伴,双方将在2019年上半年把腾讯云技术接入澳门][46] 财务业绩 - [2018年股东应占溢利为9.51亿港元,按年增长7.9%,扣除投资物业重估收益后同比上升11.6%][15][18][22] - [2018年每股股息合共为18.0港仙,按年增长12.5%][15][18][22] - [2018年底集团净借贷为58.102亿港元,较去年减少6.2%][15][18] - [2018年集团总收入为94.64亿港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7.0%,服务收入同比上升12.6%,销售设备及移动电话手机收入同比增加109.4%][18][22] - [2018年EBITDA为21.923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6.1%][18]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6.7港仙,比2017年上升7.2%][18][22] - [2018年底总资产为179.652亿港元,较2017年减少3.3%][18] - [2018年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88.548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5.5%][18] - [2018年集团溢利较2017年同期净增长8.1%至9.679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为9.51亿港元,按年增长7.9%,每股基本盈利为26.7港仙,按年增长7.2%][48] - [2018年集团收入由2017年的74.508亿港元大幅增加27.0%至94.64亿港元,电信服务总收入达71.391亿港元,按年增长12.6%][48] - [“DataMall自由行”平台2018年客户购买量突破700万个套餐,服务收入突破1亿港元][40] - [2018年公司总收入为94.64亿港元,按年增长27.0%,即20.132亿港元,主要因设备及移动电话手机销售等业务增长,部分被固网话音业务收入减少抵消][49][52] - [2018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9.51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6970万港元或7.9%;若不计投资物业重估收益,按年增长11.6%][49][50] - [2018年移动业务总收入为36.014亿港元,较2017年增长54.5%,主要源于设备及移动电话手机销售收入大幅增加][53] - [2018年12月31日整体用户量约95.3万户,较2017年减少约1.8%,其中约97.7%为4G用户;公司占澳门移动市场份额约43.7%,4G用户市场份额约46.3%][54] - [2018年互联网业务收入为10.097亿港元,按年增加8.1%,即7590万港元,因数据中心收入和光纤宽带服务收入增加;公司在澳门互联网市场份额及宽带市场渗透率分别约为97.0%及89.0%][55] - [2018年国际电信业务话音业务收入为11.558亿港元,按年增长32.7%;短信业务收入按年增加37.9%,至3.867亿港元;“DataMall自由行”服务收入为1.132亿港元,按年增长62.9%][56] - [2018年企业业务收入为29.536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10.1%,主要因中国内地企业业务增长,部分被澳门相关项目业务收入减少抵消][57] - [2018年固网话音业务收入按年减少13.2%至2.436亿港元,与全球固网长途电话话音量及住宅固网线路减少趋势相符][58] - [2018年集团年内溢利为9.679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7220万港元,主要因电信服务收入和总收入上升][59] - [2018年销售及服务成本为55.838亿港元,按年增加44.9%,即17.31亿港元,主要源于设备及移动电话手机销售大幅增加][60] - [2018年投资物业重估收益为2370万港元,2017年为5060万港元][61]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按年增加7.7%或7360万港元][62] - [2018年折旧及摊销开支为7.254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4.3%][63] - [2018年其他营运费用为6.876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2870万港元或4.4%][64] - [集团实际浮动利率由2017年的2.6%上升约19.2%至2018年的3.1%,财务成本按年增加4.1%至3.371亿港元][65] - [2018年所得税为1.734亿港元,实际税率为15.2%(2017年:15.6%)][66] - [2018年经营现金流入为18.156亿港元,现金净流出为3.542亿港元][68] - [集团资本开支总额由2017年的5.249亿港元增加至2018年的5.758亿港元][69]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付资本承担为1.427亿港元][70] - [集团净借贷减少至58.102亿港元,净资本负债比率由2017年的42%降至2018年的40%][73] - [2018年12月31日总借贷本金金额减至68.907亿港元,主要因年内以现金盈余提早偿还银行贷款10亿港元][76][78] - [2018年12月31日净资本负债比率为40%,较2017年的42%有所下降][75] - [2018年12月31日总借贷中3.285亿港元将在未来一年到期,现金结馀足以偿还该金额及满足5440万港元的已订约资本承担][76][78] - [2018年12月31日备用贸易信贷额为2.99亿港元,已动用8340万港元][78] - [2018年12月31日约1450万港元的已提取金额需以抵押存款或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作抵押][78]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已遵守相关银行融通之契诺][81]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82]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向澳门政府及其他客户提供的履约保证约为7850万港元,向电信运营商等提供的担保为490万港元][82] - [2018年12月31日1130万港元银行存款及270万港元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已抵押作融资担保][82]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约51.4%的借贷以固定利率计息,年内未订立任何利率掉期安排][83] - [2018年12月31日,包含交易成本摊销在内的平均借贷成本约为4.6%][84] - [2018年12月31日及2017年12月31日,集团五大客户的贸易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分别占集团贸易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总额约32.9%及39.8%][85]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在特定财务机构的现金结余约为港币10.255亿元,占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约97.8%][86] - [2018年投资物业为629,352千港元,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767,198千港元,无形资产为1,553,522千港元,商誉达9,717,906千港元][95] - [2018年非即期计息借贷及融资租赁债务为6,530,842千港元,非即期其他应付账款为44,487千港元,界定福利公积金净负债为99,578千港元,递延税项负债为247,719千港元][95] - [2018年资产净值为8,895,716千港元,股本为4,402,388千港元,储备为4,452,364千港元,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8,854,752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40,964千港元][95] - [2018年公司收入为9464013千港元,年度溢利为967892千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26.7港仙,中期股息为4.00港仙,末期股息为14.00港仙][96] 市场表现 - [截至2018年12月底,公司在澳门移动市场占有率达43.7%,4G客户渗透率达98%,均居市场首位][32] - [截至2018年底,公司在澳门商业宽带服务客户100%光纤化(剔除特殊个案),家居宽带服务客户光纤化达87%,位居全球领先][36] - [2018年底澳门电讯4G用户总数超93.0万户,较2017年底增长7.6%,WiFi热点增至2764个][23] - [2018年底光纤客户数较年初增长12.9%,商业客户互联网光纤化比例达100%(剔出特殊个案后),家居宽带客户光纤化比例达87%][24] - [2018年互联网化全球流量交易平台「DataMall自由行」收入突破1亿元][24] - [2018年底云数据中心数目已达十八座][24] - [MPLS专用网络服务TrueCONNECTTM已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约140个服务据点][42] - [2018年集团云计算平台增至18个,遍布大中华区、新加坡、日本、北美、欧洲、俄罗斯及南非][39] - [截至2018年底,集团在澳门的固定电话线客户减少5%][47] 企业荣誉 - [中企通信获“2017华南IDC年度-最具价值品牌奖”等多项荣誉][9][10][11][13][14] - [十一月中企通信荣登“2018中国云计算500强”榜单并获相关奖项][14] - [十二月CPC获“中小企资讯世界大奖2018”多个奖项][14] 风险管理 - [集团主要设施及营运位于香港及澳门,大部分收入源自香港、澳门及中国内地,经济环境变化或对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造成负面影响][87] - [集团提供互联互通、移动增值及数据等服务,系统结构对处理交易量至关重要,多种情况可能导致系统及服务故障或其他营运问题][88] - [若集团未能确保网络服务高水平运作或符合客户期望,可能面临声誉受损、客户责任申索、监管罚款等后果,影响收入及表现][89] - [集团系统可能受攻击出现安全或隐私漏洞,导致服务受阻、声誉受损、收入减少等问题,违反GDPR可能面临巨额罚款][90] - [香港及中国电信业逐渐开放,会吸引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