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南建投混凝土(01847)
icon
搜索文档
云南建投混凝土(0184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9:17
(A joint stock company incorporated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 : 1847 ANNUAL REPORT 年度報告 2024 雲 南 建 投 綠 色 高 公 司 性 能 混 凝 土 股 份 有 限 YCIH Green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Company Limited Annual Report 2024 年度報告 Contents 目錄 | Definitions | 2 | | --- | --- | | 釋義 | | | Company Information | 8 | | 公司資料 | | | Chairman's Statement | 12 | | 董事長致辭 | | | Financial Highlights | 16 | | 財務摘要 |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17 | |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 | ...
云南建投混凝土(0184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5 22: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总收入7.09亿元,较2023年的14.19亿元下降50.0%[2] - 2024年毛利3210万元,较2023年的1.42亿元下降77.3%[2] - 2024年利润总额亏损1.51亿元,较2023年的亏损3880万元扩大289.4%[2] - 2024年净利润亏损1.15亿元,较2023年的亏损2860万元扩大302.8%[2] - 2024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1.12亿元,较2023年的亏损3010万元扩大272.1%[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0.25元,较2023年的 -0.07元下降257.1%[2] - 2024年末货币资金1.25亿元,较2023年末的3.22亿元减少[8] - 2024年末固定资产2.43亿元,较2023年末的2.20亿元增加[10] - 2024年末短期借款5.60亿元,较2023年末的3.84亿元增加[11] - 2024年末资产总计38.83亿元,较2023年末的44.56亿元减少[10] - 2023年度净利润较上年度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报表增加4056570元[18] - 2024年营业总收入709259794.79元,2023年为1419345838.56元[22] - 2024年销售预拌混凝土及相关产品收入634011566.93元,2023年为1314634268.81元[22] - 2024年财务费用合计21116718.20元,2023年为17660037.81元[22] - 2024年其他收益合计4683250.50元,2023年为8402423.12元[22]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合计 -40,127,244.14元,2023年为 -9,445,532.19元;资产减值损失2024年为 -273,820.69元,2023年无;资产处置收益2024年为1,413,369.88元,2023年为869,735.13元[23] - 2024年营业外收入合计5,355,344.41元,2023年为4,040,919.42元;营业外支出2024年为2,978,225.66元,2023年为17,433,869.20元;所得税费用2024年为 -35,902,893.15元,2023年为 -10,176,655.71元[23][2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0.25元,2023年均为 -0.07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024年为 -112,036,650.26元,2023年为 -30,129,003.58元[25]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为3,355,598,559.73元,2023年为3,806,809,378.21元;应付账款2024年为1,629,288,555.59元,2023年为1,878,323,338.46元[27][28]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约709.3百万元,同比降低约50.0%[32] - 2024年公司利润总额约 -151.1百万元(2023年约 -38.8百万元),净利润约 -115.2百万元(2023年约 -28.6百万元)[32]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7.093亿元,较2023年的14.193亿元下降50.0%;营业成本6.772亿元,较2023年的12.776亿元下降47.0%;整体毛利率4.5%,较2023年的10.0%下降5.5个百分点[33][34] - 2024年来自独立第三方客户的收入2.49亿元,较2023年的4.181亿元下降40.4%,占2024年营业总收入的35.1%,较2023年的29.5%增加5.6个百分点[35] - 2024年应收账款总额从2022年底的38.8亿元降低到31.9亿元,连续三年年度收款超当年营收[37]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约7.093亿元,同比下降约50.0%,主要产品预拌混凝土及相关产品销售收入约6.34亿元,较2023年降低约6.806亿元,降低51.8%[42]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成本约8.199亿元,比2023年约14.411亿元降低约6.212亿元,降低43.1%,营业成本约6.772亿元,较2023年降低约6.004亿元,降低47.0%[43] - 2024年公司经营产生毛利约3210万元,2024年及2023年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4.5%和10.0%[44] - 2024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约 - 1.511亿元,2023年约为 - 3880万元,营业总收入较2023年下降约7.1亿元,计提应收款项信用损失约4010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3070万元[45] - 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约 - 1.152亿元,较2023年降低约8660万元,降低302.8%,基本每股收益约为 - 0.25元[47] - 2024年公司发生管理费用约8870万元,同比下降8.1%[48]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约38.834亿元,较2023年末降低12.8%,负债总额约26.802亿元[49] - 2024年末公司借款总额约6.168亿元,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4.69%,利息保障倍数为 - 6.4,资产负债率为69.0%[50]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资产共计约34.75亿元,流动比率为129.8%,较上年降低4.0个百分点[52] - 2024年末公司共有886名雇员,2023年末为972名,2024年和2023年雇员福利及劳务开支分别约为1.58亿元和约1.8亿元[54][55] - 2024年末公司账面现金及银行存款中港元计值余额约114万港元,2025年3月25日余额约114万港元[65] - 公司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亏损,2024年末6749.86万元资金因诉讼被冻结[8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预拌混凝土及相关产品营业收入6.34亿元,占营业总收入89.5%,毛利率3.6%;外加剂营业收入0.327亿元,毛利率19.0%;砂石料营业收入0.008亿元,毛利率 -12.5%;水泥及掺合料营业收入0.152亿元,毛利率9.2%;其他业务营业收入0.265亿元,毛利率5.3%[33][34] - 2024年非混凝土业务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7.4%提高至10.5%,新签非混凝土业务销售合同金额超3.5亿元[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生产、对外销售预拌混凝土218万立方米[32] - 2024年新产品新业务占新签销售合同比例达24%,速凝剂产能达年产5000吨,水性涂料打开市场,新型绿色建材产品广泛应用[41] 公司业务运营与发展 - 公司为云南预拌混凝土生产商,拥有32座混凝土搅拌站、64条生产线,年产能1604万立方米,有车辆307辆,含电动车114辆,还有光伏电站、能源站等设施[30][31] - 2024年新增投入30余辆新能源运输车,新增建设运营换电站、充电桩,新增消纳磷石膏约200吨[38] - 2024年公司入选“2024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完成产品碳足迹核查、温室气体排放核查,通过“碳中和”及“零碳工厂”认证[38] - 2024年新签销售合同金额合计14.7亿元,与独立第三方新签销售合同金额占比51.0%,合同金额1000万元以上大项目占比57.0%[39]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新签销售合同金额8.4亿元,其中混凝土业务预计8.1亿元,新产品预计0.33亿元[39] - 公司计划推动磷石膏项目、布局绿色低碳体系、开展新能源设备购置等投资[67] - 公司在手合同金额约为人民币15.85亿元,拟加强市场开拓提高合同转化效率推动营收增长[82] - 公司2022至2024年连续三年收款金额超当年营业收入,拟加强债权管理降低应收账款余额[8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原则及适用条文[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董事及监事均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无库存股份[75]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审计与风险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已审阅2024年度业绩及财务报告[76] - 信永中和确认初步业绩公告数字与经审计财务报表数额一致,未发表意见或结论[77] - 截至业绩公告日期,无需要提请股东注意的报告期后事项[78] - 审计师认为2024年合并财务报表按准则编制,公允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80] 公司股权与上市情况 - 公司发行的H股自2019年10月31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5]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36611万港元,折合人民币约32950万元[58] - 2024年报告期内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动用9975万元,未动用4275万元[60] - 2025年1月1日至业绩公告日,“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已动用约633万元,未动用约3642万元[61] - 预计所有未动用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将于2026年底前使用完[61] 公司人员与培训 - 2024年组织161名员工参加职称培训及考试,完成430余本岗位证书取换证,开展433人次培训[56] 公司资产抵押情况 - 2023年5月23日,成本约1208万元土地使用权抵押,2024年末账面价值约1115万元;2024年12月25日,成本约5735万元不动产抵押,2024年末账面价值约3669万元[63] 公司或然负债情况 - 2024年末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66]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不建议分派2024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度:无)[26] - 公司2024年度录得亏损,董事会建议不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72] 公司董事会人事变动 - 2025年3月25日,杨杰辞去非执行董事等职务,董事会人数由9人减至8人[84] - 董事会建议委任52岁的金明为第三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任期自2024年度股东大会通过至第三届董事会期满[85][86] - 金明自2025年2月起在昆明经开区投资开发集团任专职外部董事[86] - 金明于1995年7月获南京建工学院工学士,2006年12月获重庆大学建工硕士学位[87] - 金明分别于2003年10月、2009年11月获高级经济师、正高级工程师职称[87] - 金明与公司相关人员无关系,此前未在公司任职,过去三年未在上市企业任董事[88] - 若金明委任获批,公司将与其签服务合同,非执行董事不在公司领薪酬[89] 公司公告与通函相关 - 2024年度股东大会通函、通告及代表委任表格将尽快发布并寄发股东[89] 报告期与公告日期相关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92]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5日[94] 公司董事会成员构成 - 董事会成员包括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4] - 执行董事为李章建先生、张龙先生、刘振先生及汪芳女士(职工董事)[94] - 非执行董事为杨佳女士[9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王佳欣先生、于定明先生及李红琨先生[94] 公司附属公司情况 - 高分子公司指云南建投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为公司附属公司[91] - 曲靖建材指云南建投曲靖建材有限公司,为公司附属公司[91] - 玉溪建材指云南建投玉溪建材有限公司,为公司附属公司[92] 公司股份面值情况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92] 行业宏观数据 - 2024年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1.9%,房地产业下降10.8%,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7.7%;全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销售利润率为2.59%,同比下降0.82个百分点[29] 地区经济目标 - 云南省政府提出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目标[68] 公司重大收购与投资情况 - 2024年公司未进行附属、联营及合营公司重大收购及出售,年末无重大投资[62]
云南建投混凝土(0184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06 21:10
财务业绩 - 公司2024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30.8亿元,同比增长约15.8%[1] - 公司2024年1-6月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人民币3.2亿元,同比增长约12.5%[1] - 公司2024年1-6月绿色高性能混凝土销量约1,10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约13.4%[1] - 公司2024年1-6月砂石料销量约1,800万吨,同比增长约11.1%[1]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XXX 亿元,同比增长 XX%[11] - 公司绿色高性能混凝土销量达到 XXX 万立方米,同比增长 XX%[11] - 公司在雲南省內新增 XXX 个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11] - 公司成功完成 XXX 亿元的并购交易,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力[11] - 公司未来三年业绩指引为年均营收增长 XX%,净利润增长 XX%[11] 研发创新 - 公司2024年1-6月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累計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2家[1] - 公司2024年1-6月新增绿色建材产品认证3项,累計擁有綠色建材產品認證15項[1] - 公司2024年1-6月新增专利申请30项,累計擁有專利1,200餘項[1] - 公司2024年1-6月新增研发投入約人民幣1.2億元,佔營業收入約3.9%[1] - 公司加大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投入,推出了 XXX 系列新品,获得客户广泛好评[11] - 公司持续开展转型升级,打造了以預拌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及相關產品生產為主的多元化業務格局[19] - 公司擁有強大的研發實力,集技術研發、成果推廣應用、技術服務於一體[19] - 公司開展了兩個雲南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解決磷石膏基材料性能問題,並對再生骨料利用形成規律性認識[26] - 公司申報並獲得雲南省科技進步獎和工程建設科學技術巾幗創新獎,新增17項實用新型專利[26] 绿色发展 - 公司2024年1-6月新增綠色建材產品認證3項,累計擁有綠色建材產品認證15項[1] - 公司積極推進碳中和目標,綠色生產技術持續優化,單位產品碳排放下降 XX%[11] - 高分子公司在建材行業上榜雲南省2024年度綠色工廠推薦名單[30] - 公司建成全国首个新质低碳物流体系[65] - 公司获得多项绿色低碳发展荣誉[65] - 高分子公司探索開展水性塗料業務取得實質性進展和突破,正式推出「好耐施」水性綠色塗料品牌[33] - 公司將持續部署和優化區域性綠色低碳體系,包括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和其他區域性產業園建設[54] - 公司將開展新能源設備設施購置、綠色低碳升級改造等投資[54] - 公司將積極參與區域內礦山修復治理等業務發展[54] 市场拓展 - 公司2024年1-6月在雲南省內新增 XXX 个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11] - 外部市场营收占比达48%,保山建材外部市场占比超99%[63] - 公司成功中标多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63] - 公司將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在華北、華東等區域新簽訂單 XXX 億元[11] - 公司將深挖地州子公司的市場潛力,促進各區域市場遍地開花[59] - 公司將完善新產品新業務的互聯網營銷模式,線上線下並舉[59] - 公司將積極參與省內重點項目,如水電站、水利工程、德欽縣城搬遷、昆玉高速改擴建等,鞏固省內市場基本盤[59] 管理提升 - 公司通過"八項行動"全面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優化董事會專門委員會設置,完善公司章程等重大規章制度[26] - 公司推動下屬子公司高分子公司和玉溪建材在雲南股權交易中心成功上市[26] - 公司持續夯實指標和成本管理,建立預警機制,對存在成本偏離的生產經營單位及時發出整改,糾偏效果顯著[34] - 公司加強重點工程項目管理,靠前策劃,統籌保障,保障重點工程項目的承接和推進[34] - 公司強化人力資源管理,繼續全面實行「站長負責制」,加強基層站點負責人隊伍建設[34] - 公司持續完善各種培訓制度,逐步實現培訓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49] - 公司本集團將國企改革持續深化至下屬子公司,全面加強子公司的建設管理[71] - 公司在昆明、楚雄、麗江整合設立3家獨立法人子公司,並逐步推動辦理預拌混凝土生產資質[71] - 公司玉溪建材、高分子成功在雲南省股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實現掛牌[71] 企业管治 - 公司一直致力於提升企業管治水平,建立了有效制衡、獨立運作的現代企業治理架構[76] - 公司注重遵循透明、問責,維護全體股東權益的企業管治原則[76] - 公司已於2023年度股東週年大會選舉了第三屆董事會及監事會成員[80] - 公司調整了董事會委員會的設置,並變更為4個委員會[82] - 公司委任趙子蘭女士為總法律顧問[87] - 公司全球發售所得款項用途根據國家政策及公司發展情
云南建投混凝土(0184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7 18:38
营业总收入变化 - 2024年1 - 6月营业总收入3.5416314697亿元,2023年同期为7.3981628933亿元,变动百分比为 - 52.1%[1][3] - 2024年1-6月公司营业总收入3.54亿元,2023年同期为7.40亿元[16] -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约3.542亿元,同比下降约52.1%[2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约3.542亿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52.1%[40] 毛利变化 - 2024年1 - 6月毛利2720万元,2023年同期为7420万元,变动百分比为 - 63.3%[1] 利润总额变化 - 2024年1 - 6月利润总额为 - 2451.113028万元,2023年同期为 - 1426.765932万元,变动百分比为 - 71.3%[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利润总额约为 - 2450万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71.3%[42] 净利润变化 - 2024年1 - 6月净利润为 - 2794.545783万元,2023年同期为 - 1063.437773万元,变动百分比为 - 163.2%[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利润约为 - 2790万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163.2%[44]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变化 - 2024年1 - 6月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 2548.565924万元,2023年同期为 - 1297.835376万元,变动百分比为 - 96.2%[1][5] 基本每股收益变化 - 2024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为 - 0.06元,2023年同期为 - 0.03元,变动百分比为 - 100.0%[1][6] - 2024年1-6月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6元,2023年同期均为-0.03元[20] 货币资金变化 - 2024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2.352322265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246529850亿元[7] 应收票据变化 - 2024年6月30日应收票据为5752.318167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2777.499013万元[7] 应收账款变化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35.089403320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8668924957亿元[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350.89亿元,2023年末为368.67亿元[23] 流动资产合计变化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38.820280073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41.1456688155亿元[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共计约38.8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41.146亿元减少[48] 公司资产总计变化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4,209,484,331.16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455,754,161.83元有所下降[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约为42.095亿元,较2023年末降低5.5%[46] 固定资产变化 - 2024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为217,062,696.87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9,924,809.43元略有减少[8] 在建工程变化 - 2024年6月30日在建工程为21,228,768.07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068,374.55元有所增加[8] 使用权资产变化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9,480,286.85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904,177.69元大幅减少[8] 流动负债合计变化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2,899,381,697.7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75,126,718.67元有所下降[9] 非流动负债合计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17,837,765.6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0,439,472.26元大幅减少[10] 利息费用变化 - 2024年1 - 6月利息费用为12,500,818.50元,较2023年1 - 6月的9,396,127.11元有所增加[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利息费用总额约为1250万元[47] 利息收入变化 - 2024年1 - 6月利息收入为615,919.37元,较2023年1 - 6月的1,160,820.83元有所减少[13] 财务费用合计变化 - 2024年1 - 6月财务费用合计13,278,151.87元,较2023年1 - 6月的8,532,098.14元有所增加[13] 公司注册资本信息 - 公司注册成立于2007年6月19日,2024年6月30日注册资本为446,272,000.00元[11] 其他收益变化 - 2024年1-6月其他收益141.42万元,2023年同期为163.55万元[17] 信用减值损失变化 - 2024年1-6月信用减值损失1410.90万元,2023年同期为-972.47万元[17] 资产处置收益变化 - 2024年1-6月资产处置收益152.13万元,2023年同期为14.47万元[17] 营业外收入变化 - 2024年1-6月营业外收入288.21万元,2023年同期为88.85万元[18] 营业外支出变化 - 2024年1-6月营业外支出386.86万元,2023年同期为745.64万元[19] 所得税费用变化 - 2024年1-6月所得税费用343.43万元,2023年同期为-363.33万元[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费用约为340万元,预计全年实际税率为13.9%[43] 应付账款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176.83亿元,2023年末为187.83亿元[24] 集团产能及资产信息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34座混凝土搅拌站、68条生产线,年产能1663万立方米,有各类车辆及换电站、光伏电站若干[27] 预拌混凝土生产与销售数据 - 2024年上半年生产与销售预拌混凝土107.90万立方米,同比下降53.7%[28] 预拌混凝土及相关产品营业收入占比 - 2024年上半年预拌混凝土及相关产品营业收入3.177亿元,占营业总收入89.7%[31] 整体毛利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约7.7%,较2023年同期的约10.0%下降2.3个百分点[31] 来自独立第三方客户的收入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来自独立第三方客户的收入约1.041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50.4%,占比29.4%,较2023年同期上升1.0个百分点[32] 市场开拓成果 - 2024年上半年省内外市场开拓有成效,保山建材外部市场营业收入占自身总收入达99%以上,区域市场份额占比达65%[33] 公司治理与科研成果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优化调整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设置[3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重点实施两个云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对磷石膏基胶凝材料等形成解决方案和规律性认识[35] - 2024年上半年申报云南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等,新增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7项,发布云南省地方标准[35] 新能源业务成果 - 截至业绩公告日,公司新能源电动车累计行驶约230万公里,降低综合运费约1981万元,减排二氧化碳约6612吨[36] - 光伏系统累计发电约147万度,并网销售约46万度,合计收入约89万元,减排二氧化碳约1117吨[36] - 现有充换电站累计充换电约414万度,对外运营充电收入约115万元[36] 营业总成本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成本约为3.917亿元,较2023年同期降低47.0%[41] 管理费用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管理费用约为3300万元,同比下降17.9%[45] 负债总额变化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约为29.172亿元,较2023年末降低7.0%[46] 集团借款总额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约为5.2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4.371亿元增加,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4.71%[47] 利息保障倍数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息税前利润约为 - 1200万元,利息保障倍数为 - 1.0[47] 集团资产负债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69.3%,较2023年12月31日的70.4%有所下降[47] 集团流动比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33.9%,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3.8%略有上升[49]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约为1.231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净现金流入约2760万元[49] 集团雇员数量及开支变化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有929名雇员,较2023年6月30日的991名减少[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福利及劳务开支分别为约8310万元及约7470万元[50] 国有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抵押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成本为约1208万元的国有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已抵押予银行[53] 公司募资金额及港元余额 - 公司募得以港元计值的资金约3.6611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及8月27日,集团账面现金及银行存款中以港元计值的余额均为约114万港元[54] 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变化 - 2024年上半年云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1.46万亿元,同比增长3.5%[57] 云南省政策信息 - 云南省提出到2025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75%,综合消纳量与产生量实现动态平衡[58] - 2024年2月云南省印发《2024年进一步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58]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未动用金额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砂石料矿山资源收购等未动用金额为3.35百万元[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混凝土生产技术改造等未动用金额为5.90百万元[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等未动用金额为1.32百万元[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混凝土绿色低碳升级改造等未动用金额为5.44百万元[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混凝土绿色低碳升级改造另一项未动用金额为33.94百万元[63]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用途变更 - 2024年2月7日及6月28日,董事会分别变更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用途[61] 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未动用金额变化 - 2023年12月31日未动用金额为1.425亿元,2024年2月7日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增加3725万元,2024年6月28日增加4053万元,报告期内动用7631万元,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金额为6619万元[64] - 截至2024年6月28日,公司可进一步决策动用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约为4053万元,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自该日起至业绩公告日期已实际动用约167万元,未动用金额约为1457万元,预计2026年底前用完[65] 中期股息派发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6] 董事会及监事会换届情况 - 第二届董事会及监事会任期于2024年1月28日届满,延期至2024年5月30日完成第三届换届选举,导致短暂偏离守则条文B.2.2条规定,但未影响公司正常运营[68] 董事及监事遵守标准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有董事及监事均持续严格遵守标准守则所订标准[69] 公司上市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公司无库存股份[70] 审计与风险委员会工作情况 - 审计与风险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云南建投混凝土(0184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21:2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1847[L1] - 公司于2024年5月30日举行2023年度股东周年大会[3] - 公司主要经营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业务[4] - 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H股][5] - 公司遵守香港上市规则[5] - 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5] - 公司拥有独立核数师报告[4] - 公司名称为“雲南建投綠色高性能混凝土股份有限公司”[11] - 公司股份代号为“香港聯交所:1847”[11]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中国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昭通大道[11]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在中国市场取得了iPhone销售收入纪录[110] - 公司在2023年申请了2项新的发明专利,获得了1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发表了5篇技术论文,参编了1套国家标准[22] - 公司在2023年建成并运营了首个集光伏发电、重卡充换储能源站、纯电动生产运输设备于一体的绿色新能源低碳物流系统示范产业园[21] - 公司将继续加大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投入,推动绿色生产基地和绿色低碳建材产业园的规划、投资、建设和运营,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26]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预拌混凝土生产,水泥、砂石料、聚羧酸外加剂等产品生产,形成了多元化业务格局[40] - 公司建立了“技术研发、资源加工、生产销售”完整产业链[41] - 公司在2023年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助力零碳昆明、绿美云南建设[111] 财务状况 - 2023年12月31日止12个月,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1,405.78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6.36%[30] - 2023年12月31日止12个月,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123.01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32.76%[30] - 2023年除所得税前虧損约为-42.87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17.77%[31] - 2023年,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4,455.75百万元,总负债为人民币3,135.57百万元[32] - 2023年,公司借款总额为人民币437百万元,其中13.9%为银行借款,84.8%为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73] 市场情况 - 2023年1至12月,中国混凝土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预拌混凝土累计产量同比下降5.5%[34] - 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9.6%[34] - 2024年2月,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低碳技术征集推广实施方案》,为公司未来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发展指明方向[37] 公司财务策略 - 公司加大清收工作力度,连续两年清收款项超过当年营收[50] - 公司全力参与云南省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等重大项目,2024年将重点跟进多个新签合同的大项目[60] - 公司水泥和砂浆业务不断拓展,推进磷石膏协同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项目[62] 公司资金运用 - 公司通过全球发售获得的净款项约为港币366.11百万元,相当于人民币329.50百万元[87]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中,未动用金额为224.94百万人民币,其中在2023年3月31日和8月28日分别增加了70.57百万和减少了82.44百万[89] - 公司决定将部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用于混凝土绿色低碳升级改造、新能源设备设施购置、新混凝土生产线等项目,金额分别为70.57百万和68.77百万[90][91] - 公司在2024年2月7日决定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中的一部分用于混凝土绿色低碳升级改造、新能源设备设施购置、新混凝土生产线等项目,金额为9.68百万,另一部分用于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金额为37.25百万[93] - 公司预计所有未动用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将在2025年底前全部使用完毕[94]
云南建投混凝土(0184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1:30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1,405.8百万元,较2022年下降16.4%[1]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年度虧損约为人民币32.7百万元,2022年年度利潤为人民币29.9百万元[1]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基本每股損失约为人民币0.08元,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06元[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为1,405,775千元,较2022年的1,680,686千元下降[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为123,007千元,较2022年的182,935千元下降[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净利润为-32,696千元,较2022年的29,877千元下降[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资产总额为4,455,751千元,较2022年的4,830,837千元下降[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负债为3,135,567千元,较2022年的3,461,232千元下降[5]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预拌混凝土研发、生产、销售、运输和泵送等业务[8]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销售预拌混凝土及相关产品、外加剂、水泥及摻合料等,总收入为140.58亿元人民币[23] - 公司正在评估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期望在相关新准则生效后採纳[15] 公司财务细节 - 公司在2023年的其他损失中包括诉讼损失、出售不动产、工厂及设备的损益等,净额为16,035万元人民币[29] - 2023年使用的原材料及所购货品费用为916,650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的1,066,133人民币千元有所下降[30] - 2023年财务费用中,利息收益为2,557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的5,528人民币千元减少,净财务费用为-16,704人民币千元,较2019年的-9,590人民币千元有所增加[31] - 2023年所得税费用为-10,177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的6,523人民币千元有所下降[32] 公司资产及负债情况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4,456百万元,较2022年末降低7.8%,总负债为人民币3,136百万元,较2022年末降低9.4%[80]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为3,714,464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的4,018,816人民币千元有所下降[35]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值准备为120,120,000元,较2022年的112,504,000元有所增加[40] 公司治理及人事变动 - 公司已建立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治理架构,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12][113] - 公司将进行第三届董事会、监事会的换届选举[120] - 公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公告和年报[121] - 张龙先生接替呂劍鋒先生成为公司授权代表[125] - 公司提名委员会建议重选王佳欣先生、于定明先生和李红琨先生为第三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认为他们将为公司的经营发展提供客观、独立和充足的意见和分析[doc id='166']
云南建投混凝土(0184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8 16:31
公司业绩 - 雲南建投綠色高性能混凝土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3年中期报告[1] - 公司财务摘要显示业绩稳健,展示了良好的财务表现[2]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业绩,展示了稳健的财务状况[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约为人民币734.5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8.9%[12] - 毛利约为人民币67.1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5.9%[12] - 所得税前利润约为人民币-15.1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55.5%[12] - 2023年1-5月,大型企业预拌混凝土累计产量同比下降1.3%[13] - 2023年上半年,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5%[13] - 本公司生产与销售的预拌混凝土收入为人民币703.5百万元,占总收入的95.8%[2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产生的毛利为人民币67.1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了2.1个百分点[23] - 独立第三方客户在2023年上半年为公司带来的收入为人民币204.9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22.5%[24] - 集团新签销售合同总金额约为25.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9.6%[34] - 预计近期将签署新销售合同,预计金额约为17亿人民币,其中混凝土业务约占13.4亿人民币[35]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总资产为人民币4,797百万元,较2022年末下降0.7%[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总负债为人民币3,453百万元,较2022年末下降0.2%[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借款总额为人民币345.8百万元,其中311.0百万元需在一年内偿还[51] - 公司的银行借款的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4.6%[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利息开支总额为人民币9.5百万元,息税前盈利为人民币-5.7百万元[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72.0%[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流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4,499百万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占3.5%[57] - 公司注重维持合理的资本结构和提升盈利能力,以保持良好的信用和稳健的财务状况[5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流动比率为132.1%,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2.4%略有下降[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有991名员工,较2022年6月30日的1,160名有所减少[59] 公司发展战略 - 要加快绿色低碳高性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14] - 公司将以“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主要投资方向,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69] - 公司将继续深化改革,打造绿色低碳体系,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77] -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各项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效能[78] 公司治理 -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建立了有效制衡、独立运作的现代企业治理架构,注重透明、问责,维护全体股东权益的企业治理原则[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遵守企业治理守则第二部分所载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92] - 公司已採納標準守則作為所有董事、監事及有關僱員進行公司證券交易的行為守則,董事及監事均已嚴格遵守標準守則所訂之標準[93] - 公司的审计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两名非执行董事,审计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简明合并中期业绩[96]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确认,在报告期内及最后实际日期,没有根据香港上市规则第13.51B(1)条予以披露的信息变更情况[100]
云南建投混凝土(0184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8 19:4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7.345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8.9%[1] - 同期,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671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5.9%[1] - 除所得税前利润约为人民币 - 151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55.5%[1] - 每股盈利约为人民币 - 0.03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75.0%[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2.9782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77853亿元[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人民币44.9868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5.52984亿元[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人民币34.53188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4.61232亿元[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人民币13.4332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3.69605亿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归属公司所有者的损失为13,811千元,2022年同期利润为18,753千元;基本每股收益 -0.03元,2022年同期为0.04元[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7.345亿元,同比降低8.9%;除所得税前利润-1510万元,同比降低155.5%;净利润-1150万元,同比降低155.6%;归属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380万元,同比降低173.4%[5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9.1%,较2022年同期的11.2%下降2.1个百分点[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7.345亿元,较2022年同期降低8.9%;主要产品预拌混凝土产销量较2022年同期上涨6.9%,但单位产品平均销售价格降低约11.6%[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开支为7.36亿元,较2022年同期降低5.1%;营业开支占收入比重为100.2%,较2022年同期上涨4.0个百分点[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除所得税前利润 - 1510万元,较2022年同期降低155.5%[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费用为 - 360万元,预计全年实际税率为23.8%[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管理费用为4970万元,同比上涨17.8%[7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4797百万元,较2022年末降低0.7%,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与其他资产分别占比82.2%及7.8%[76] - 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为3453百万元,较2022年末降低0.2%,其中银行借款占10.0%,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占88.8%[77][78] - 2023年6月30日借款总额为345.8百万元,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4.6%[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开支总额为9.5百万元,息税前盈利为 - 5.7百万元,盈利对利息倍数为 - 0.6,资产负债率为72.0%[8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共计4499百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占3.5%,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占87.7%,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占0.6%[8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132.1%,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约为19.5百万元[8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预拌混凝土收入703,476千元,2022年同期为744,048千元;销售聚羧酸外加剂收入21,995千元,2022年同期为26,510千元等[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集团A的收入为527,885千元,2022年同期为541,093千元;集团B收入17,185千元,2022年同期为15,054千元等[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政府补贴1,635千元,2022年同期为2,215千元;租金收入115千元,2022年同期为74千元[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诉讼损失7,300千元,2022年同期为1,079千元;出售不动产、工厂及设备收益145千元,2022年同期损失112千元等[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当期所得税2,818千元,2022年同期为5,929千元;递延所得税 -6,451千元,2022年同期为551千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估计平均年税率为24.0%,2022年同期为23.9%[25] - 2023年上半年,预拌混凝土收入7.035亿元,占总收入95.8%;聚羧酸外加剂收入2200万元;砂石料收入460万元;水泥收入350万元;砂浆收入90万元[52] - 2023年上半年,预拌混凝土销售单价下降11.6%[54] - 2023年上半年,预拌混凝土毛利率8.8%;聚羧酸外加剂毛利率19.1%;砂石料毛利率21.7%;水泥毛利率2.9%;砂浆毛利率22.2%[54] - 2023年上半年,来自独立第三方客户的收入2.049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22.5%,占比27.9%,较2022年同期减少4.9个百分点[56] 公司上市及财务编制相关 - 公司于2019年10月31日其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已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编制[12] - 2023年1月1日起公司采纳多项新订和已修改准则,2024年1月1日起部分新准则生效,初步评估对当期及未来影响不大[15] 贸易应收及应付款项数据变化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 - 关联方为3,008,66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52,216千元;贸易应收款项 - 第三方2023年6月30日为961,33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40,243千元等[28] - 2023年6月30日无应收票据质押给银行,2022年12月31日为2384.5万元[30]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40.6451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32894亿元[3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准备约为1.202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2504亿元[32]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总额为2918.3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39.2万元[34]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减值准备为969.9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669万元[3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30.6613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89434亿元[39] 股息分派相关 - 2023年董事会建议分派2022年度本期股息每股0.0331元,共计1478.5万元[42]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14] 行业及市场环境数据 - 2023年1 - 5月大型企业预拌混凝土累计产量同比下降1.3%[44] - 2023年上半年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5%[44] - 2023年云南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3%,交通投资下降16%[45] - 2023年上半年云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万亿元,同比增长5.1%[96] - 2023年云南省省级重大项目共1500个,总投资达3.3万亿元、年度投资计划超6000亿元[98] 公司业务运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45座混凝土搅拌站、85条生产线,年产能1974万立方米[4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生产与销售预拌混凝土233万立方米,同比上升6.9%[5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继续深耕省内市场,扩大市场布局[5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加大清收工作力度,建立清收机制[5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授权专利1项、发表技术论文3篇[61]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拥有各类新能源车67辆,新能源车辆合计运行里程约61万公里,节省运费约456万元,减排二氧化碳约1476吨;屋顶分布式电站累计发电约32万度,节省电费约23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43吨[63] - 截至2023年7月20日,公司新签销售合同金额约25.8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9.6%;与独立第三方新签销售合同金额占比约60.9%,较2022年同期高出约17个百分点[64] - 公司预计近期新签销售合同金额约17.0亿元,其中混凝土业务预计新签销售合同金额约13.4亿元,涉及混凝土需求量约420万立方米[65] - 2023年上半年UHPC小型预制构件产品产能达2000片/天[68] 公司人员相关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共有991名雇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福利及劳务开支分别为94.1百万元及83.1百万元[86] - 2023年上半年组织168名员工参加初、中级职称培训及考试,完成270余本岗位证书取换证,下半年管理类培训涉及约713人次[88] 资产抵押及资金情况 - 2023年5月23日,成本为12.08百万元的国有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已抵押给银行[91] - 公司募得以港元计值的资金约366.11百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账面现金及银行存款中港元计值余额为10.89百万港元,8月28日为1.98百万港元[92] - 公司2019年10月31日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3.661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3.295亿元[10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剩余约1.0622亿元[105] - 剩余款项中约200万元用于砂石料矿山资源收购等[105] - 约7057万元用于混凝土绿色低碳升级改造等[105] - 约1565万元用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等[105] - 2023年3月31日至8月28日,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约1.0622亿元,其中砂石料矿山资源收购等2000万元、混凝土升级改造等7057万元、新产品研发等1565万元[107] - 2022年12月31日历史用途项下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余额约1.1872亿元,截至2023年8月28日已动用3916万元,剩余7956万元,可进一步决策动用1812万元[108] - 截至2023年8月28日,公司可变更用途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约6877万元,包括新用途项下5065万元和历史用途项下1812万元[110] - 公司将6877万元用于混凝土绿色低碳升级改造等及股权投资,预计2025年底前用完未动用款项[111][112] 公司治理及合规相关 - 公司建立现代企业治理架构,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115][116]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董事及监事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标准[1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18] - 审计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合并中期业绩[119][120] - 截至业绩公告日期,集团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中期业绩公告已登载,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并登载[121][12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云南建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股份有限公司[123] - “十四五”指2021年至2025年[123] - 报告期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25]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3年8月28日[124] - 内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123] - H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及买卖[124] - 股份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包括H股及内资股[125]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4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6] - 控股股东指云南建投及/或海外投资(视情况而定)[123] - 云南建投指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25]
云南建投混凝土(01847)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6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1847[1] - 公司在香港联交所的股份代号为1847[12]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中国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昭通大道云南建投昭通发展大厦[12] - 公司中国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基地林溪路188号云南建投发展大厦5楼及9楼[12]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铜锣湾勿地臣街1号时代广场二座31楼[12] - 公司网站为https://www.ynhnt.com [12]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李章建先生、吕剑锋先生、张龙先生、胡珠荣女士(职工董事)[12] - 公司控股股东为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云南省海外投资有限公司[9] - 公司股份为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普通股,包括H股及内资股[8] - 内資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5] - H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及买卖[5] - 公司H股上市日期为2019年10月31日[7] 时间相关信息 - “十四五”指2021年至2025年[3] - 公司2022年度股东周年大会预计于2023年5月30日召开[3] - 报告期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8] 宏观经济与行业数据 - 202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0%,西部地区降幅达17.6%[20] - 2022年昆明市预拌混凝土(砂浆)产量较2021年下滑近60%,公司在昆明的预拌混凝土产量与上年持平,市场占有率提高到15%以上[21] - 2022年全国商品混凝土产量30.31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1.8%,西南地区降幅超20%,云南省降幅接近20%[37] - 截至2022年底,昆明市85家会员单位预拌混凝土产量约为1,100万立方米,产值约为人民币38.5亿元,较2021年同期降低60%[37] - 2023年政府计划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人民币3.8万亿元,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等[27] - 2023年云南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28] - 2023年云南省将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以上[28] - 2022年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高于2021年3.5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11位[111] 公司业务经营数据 - 2022年公司新签合同额达历史新高,获得并供应包括永金高速在内的多个大项目[20] - 2022年公司搭建集中采购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推行主材集中招标采购等成本管控措施[21]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较2021年下降约20%,利润总额较上年提高140%以上,净资产收益率和营收现金比率均明显增长[21] - 2022年公司全面推进传统混凝土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以绿色产品等为抓手调整结构[22] - 2022年公司商品砂浆成功迈出第一步,UHPC及预制构件具备批量生产销售条件,自有生产站固体废料制砂完成试点建设[22] - 2022年公司以经开区绿色生产基地为试点,推进绿色低碳建材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建成云南省首个绿色新能源低碳物流体系示范产业园[22] - 2022年集团收入约为人民币1,680.69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20.06%[34] - 2022年集团毛利约为人民币182.94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30.09%[34] - 2022年集团除所得税前利润约为人民币36.40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142.02%[35] - 2022年公司资产总额为人民币4,830.84百万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3,461.23百万元[36] - 2021年公司资产总额为人民币4,761.53百万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3,414.09百万元[36] - 2020年公司资产总额为人民币4,600.14百万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3,198.53百万元[36] - 2022年公司生产与销售预拌混凝土465万立方米、聚羧酸外加剂1.6万吨、砂石料53万吨、水泥及掺合料27.7万吨、商品砂浆0.67万吨[45] - 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16.807亿元,同比降低20.1%;税前利润3640万元,同比上升142.7%;净利润2990万元,同比上升346.3%;归属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720万元,同比上升3785.7%[4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45座混凝土搅拌站、85条生产线,年产能为1965.6万立方米;拥有传统燃油混凝土运输车171辆、电动混凝土运输车3辆、电动装载机5台及换电站1座[46] - 2022年预拌混凝土业务收入15.41亿元,占总收入的91.7%;聚羧酸外加剂业务收入6600万元;砂石料业务收入3000万元;砂浆业务收入100万元;水泥业务收入4300万元[47] - 2022年预拌混凝土业务销售成本13.69亿元,毛利率11.2%;聚羧酸外加剂业务销售成本6000万元,毛利率9.1%;砂石料业务销售成本2700万元,毛利率10.0%;砂浆业务销售成本100万元,毛利率0.0%;水泥业务销售成本4100万元,毛利率4.7%[47] - 与2021年相比,2022年预拌混凝土业务收入变动-26.2%、销售成本变动-29.8%、毛利率变动69.7%;聚羧酸外加剂业务收入变动312.5%、销售成本变动361.5%、毛利率变动-51.6%[47] - 2022年公司经营毛利为1.83亿元,2021年为1.41亿元;2022年整体毛利率为10.9%,较2021年的6.7%上升4.2个百分点[48] - 2022年预拌混凝土生产与销售毛利率为11.2%,聚羧酸外加剂为9.1%,砂石料为10.0%,水泥销售为4.7%[4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来自独立第三方客户的收入为5.43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7.996亿元下降32.1%;占2022年收入的比例为32.3%,较2021年同期的38.0%下降5.7个百分点[50] - 2022年新签合同额为人民币45.62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12.31% [5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实现收入人民币1,680.7百万元,同比下降20.1% [61] - 2022年集团预拌混凝土销售量较2021年减少约24.0% [61] - 预拌混凝土销售收入总额为人民币1,541百万元,较上年下降人民币546百万元 [61] - 2022年集团累计发生营业开支人民币1,635百万元,比上年下降22.6% [61] - 2022年营业开支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7.3%,比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 [61] - 报告期内,集团经营产生毛利为人民币183百万元(2021年:人民币141百万元) [61] - 2022年及2021年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0.9%和6.7% [61] - 预拌混凝土生产与销售毛利率为11.2% [61] - 聚羧酸外加剂生产与销售毛利率为9.1% [61] - 2022年公司除所得税前利润3640万元,较上年增加142.7%[63] - 2022年公司所得税费用650万元,全年实际税率17.9%[64] - 2022年公司年度利润2990万元,较上年上升346.3%,每股基本盈利0.06元[65] - 2022年公司管理及研发费用1亿元,较2021年下降21.3%[6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48.31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4%;总负债34.61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4%[67][6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总额3.12亿元,均为银行借款,其中3.09亿元须于一年内偿还,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4.52%[70][71] -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1500万元,息税前盈利5100万元,盈利对利息倍数为3.4[7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1.6%[7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45.53亿元,流动比率为132.4%,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75][76]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约3.14亿元净流出,同比上升107.9%[7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087名雇员,较2021年的1197名减少[79] - 2022年和2021年,员工福利及劳务开支分别为人民币1.81亿元及人民币2.55亿元,开支下降[79] 公司人员变动 - 刘铸民于2022年12月30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审计委员会成员、战略委员会成员、风险管理和控制委员会成员[13][14] - 何建强于2022年10月31日辞任非执行董事、审计委员会成员、战略委员会成员、风险管理和控制委员会成员[13][14] - 梁志杰于2022年6月14日获委任为授权代表、联席公司秘书[14] - 黄秀萍于2022年6月14日辞任授权代表、联席公司秘书[14] - 梁雨薇于2022年3月29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14] - 饶烨于2022年3月29日辞任联席公司秘书[14] 公司未来规划 - 2023年公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25] - 2023年公司将突出做好稳增长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5] - 2023年公司将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努力争做全国混凝土行业领军者[25] - 公司计划利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收购砂石料矿山资源、购置新能源设备等[51] - 公司调整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建立七大中心和五大事事业部[51] - 公司三大原材料集中采购平台运行平稳,提升成本管控工作[51] - 公司加强UHPC、商品砂浆、特种砂浆研发及推广,提高优质项目订单获取率[54] - 公司依托主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业务,逐步打开聚羧酸外加剂等产品市场[53] - 变更后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用途及金额为:约2000万元用于砂石料矿山资源收购等,约7057万元用于混凝土升级改造等,约1565万元用于新产品研发等,合计1.0622亿元[87][88] - 变更所得款项用途主要因混凝土技术改造未动用金额少,云南将开展基建项目,公司拟抓绿色低碳发展机遇[89] - 因各地严格规范矿山资源管理,公司未找到合适砂石料矿山,计划减少相关收购及投资款项[89] - 公司已成立多个事业部推进新产品和新业务,2022年取得突破,后续将加大推进力度并增加研发投资[90] - 变更后所得款项使用计划均在2025年底前完成[88] - 变更所得款项用途是结合政策、战略进行的微调及金额重新分配[89] - 公司计划扩大产业布局,参与云南省“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和工程,资金主要来自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或流动资金[96] - 公司将紧跟“一带一路”倡议和辐射中心建设,扩大市场覆盖至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101] - 公司将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23年生产经营工作,加大科研投入,调整人才结构[103] - 公司将以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为发展方向,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107][108] - 云南省“十四五”期间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将保持高增长,公司将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市场份额[110] - 公司将巩固与大型央企合作,跟踪省内外企业项目,拓宽信息渠道[111] - 公司将关注并参与云南及周边砂石料开采和生产加工项目,整合上游资源,降低采购成本[114] - 公司将专注开发UHPC及相关产品,加强与高校合作,提升科研和创新能力[115] - 公司将加快信息化管理升级,建立集控平台,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117] - 公司将健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整合相关系统,提高业务流程规范性和效率[118] - 公司推进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打造多个平台和体系,推动行业实现双碳目标[121] 公司荣誉与技术成果 - 公司承担20余项省、市科技重点计划项目,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等多项荣誉[42] - 2022年5月,公司高层建筑绿色智能建造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2][43] - 2022年6月,公司获“科之傑杯—2021年度中国商品混凝土企业十强”荣誉称号,自2013年以来第8次获此殊荣[44] - 2022年9月,公司联合打造的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砼信通”上线运营[122] - 2022年9月,公司获评为“全国预拌混凝土行业智能工厂”[123] - 2022年11月,公司在云南经开区建成首座重卡充换储综合能源站[124] - 2022年12月,公司建成云南首个绿色新能源低碳物流体系示范产业园项目[124] - 2022年10月28日,公司位于昆明自贸区的充换储综合能源站获评为“全国最美换电站”[126] - 2022年12月5日,公司荣获“最具潜力奖”,是云南同行中唯一获奖企业[126] - 2022年12月,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玉溪建材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自2022年起三年内企业所得税按15%优惠税率缴纳(原税率25%)[128] - 2022年7月,公司发明专利于“第二届工程建设行业高推广价值专利大赛”获一等专利[130] - 2022年公司在特殊混凝土及相关制品取得新突破,提升综合竞争力[132] - 2022年4月“350米高度机制砂混凝土超高泵送技术项目”达国际先进水平并推广应用[133] -
云南建投混凝土(01847)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1 21: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约为16.807亿元,较2021年下降20.1%[1] - 2022年公司除所得税前利润约为3640万元,较2021年增加142.7%[1] - 2022年公司归属所有者净利润约为2720万元,较2021年增加3785.7%[1] - 2022年公司每股盈利约为0.06元,2021年为0.00元[1] - 2022年公司毛利为1.82935亿元,2021年为1.40631亿元[4] - 2022年公司经营利润为4599万元,2021年为1369万元[4] - 2022年公司年度利润为2988万元,2021年为669万元[4] - 2022年公司总资产为48.30837亿元,2021年为47.61532亿元[6] - 2022年公司总负债为34.61232亿元,2021年为34.14086亿元[7] - 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1,680.7百万元,同比降低20.1% [58] - 2022年公司实现除所得税前利润36.4百万元,同比上升142.7% [58] - 2022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9.9百万元,同比上升346.3% [58] - 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16.80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0.1%,预拌混凝土销售收入15.41亿人民币,较上年减少5.46亿人民币,销量减少约24.0%[75] - 2022年公司营业开支16.35亿人民币,比上年下降22.6%,占营业收入比重为97.3%,比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76] - 2022年公司经营毛利为1.83亿人民币(2021年:1.41亿人民币),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0.9%和6.7%,预拌混凝土毛利率为11.2%[77] - 2022年公司除所得税前利润为3640万人民币,比上年增加142.7%[78] - 2022年公司所得税费用为650万人民币,实际税率为17.9%[79] - 2022年公司年度利润为2990万人民币,比上年上升346.3%,每股基本盈利为0.06元[80] - 2022年公司管理及研发费用为1亿人民币(2021年:1.2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1.3%[81] - 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为48.31亿人民币,较2021年末增长1.4%,总负债为34.61亿人民币,较2021年末增长1.4%[83][84] - 2022年末公司借款总额为3.12亿人民币(2021年:2亿人民币),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4.52%,盈利对利息倍数为3.4(2021年:2.9)[86][87] - 2022年末公司流动资产为45.53亿人民币,流动比率为132.4%,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3.14亿人民币,同比上升107.9%[90][92][93]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2022年度末期现金股息每股0.0331元,合计约1480万元,预计2023年7月25日前派发[2] - 2022年拟派发现金股息每股0.0331元,合计14,785,000元[50] - 公司建议派发现金股息,每股人民币0.0331元(含税),按总股数446,272,000股计,合计约人民币14.8百万元(含税),预计2023年7月25日或之前派發[132] - 公司2023年6月1日至6月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6月6日在册股东有权收取2022年度末期股息,过户文件最迟5月31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133] 会计准则相关 - 2022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公司采纳新订和已修改的准则,包括年度改进项目(修订本)等[17] - 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部分新订准则、准则修订本生效,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等,公司正在评估影响并期望生效后采纳[17] 业务线收入及客户相关数据变化 - 公司收入及综合业绩贡献主要来自预拌混凝土及相关产品,所有资产和收益均来自中国内地[23][24] - 2022年销售预拌混凝土收入1541296千元,2021年为2086038千元;2022年总销售收入1680686千元,2021年为2102526千元[26] - 2022年来自主要客户集团A、B、C的收入为1187311千元,2021年为1436444千元,客户组合集中[27] - 2022年来自独立第三方客户的收入为543.3百万元,较2021年的799.6百万元下降32.1%,占2022年收入的比例为32.3%,较2021年下降5.7个百分点 [65] - 2022年预拌混凝土业务收入1541百万元,占总收入91.7%;2022年总收入1681百万元,较2021年的2103百万元下降20.1% [62][63] 业务线其他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与销售预拌混凝土有关的合同负债为3000千元,2021年为5981千元[28] - 2022年计入年初合同负债结余中销售预拌混凝土确认的收入为4271千元,2021年为431千元[29] - 2022年其他收益为6201千元,2021年为20243千元,其中2022年政府补贴3797千元,2021年为19078千元[30] - 2022年其他(损失)/利得净额为-6206千元,2021年为2506千元[32] - 2022年销售成本、分销费用等费用总额为1634691千元,2021年为2111588千元[32] - 2022年净财务(费用)/收益为-9590千元,2021年为1350千元[33] - 2022年所得税费用为6523千元,2022年和2021年有效税率分别为17.9%和55.5%[33][34]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2021年为0.00元[35]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为4018816千元,2021年为3847991千元[37] - 2022年12月31日有23845000元应收票据质押,2021年为30473000元[38]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准备为112504千元,2021年为94215千元[41] - 2022年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净额为32786千元,2021年为39005千元[43] - 2022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为25,392千元,2021年为23,196千元[45] - 2022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减值准备为6,690,000元,2021年为5,370,000元[46] - 2022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3,089,434千元,2021年为3,143,885千元[48] 行业数据 - 2022年全国商品混凝土产量30.31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1.8% [52] - 2022年底昆明市85家会员单位预拌混凝土产量约1,100万立方米,较2021年降低60% [52] - 2022年受房地产、铁路、公路等基础建设投资增速下滑等影响,混凝土行业面临考验[115] - 未来五年,云南省将开工建设78个高速公路项目,里程6024公里,总投资10241亿元[117] - 2022年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高于2021年3.5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11位,比2021年提高13位,在西部12省区中排第6位[125] 公司业务运营情况 - 2022年公司生产与销售预拌混凝土465万立方米,聚羧酸外加剂1.6万吨等[58] - 2022年末公司拥有45座混凝土搅拌站、85条生产线,年产能1965.6万立方米,另有传统燃油混凝土运输车171辆、电动混凝土运输车3辆、电动装载机5台及换电站1座[59] - 2022年公司采取建立合理组织架构、整合经营资源等措施保证经营效益稳定增长 [68] - 2022年公司创新与绿色发展,加大主材集中招标采购力度,降低成本费用 [70] - 面对疫情,公司改革组织机构,做好复工防疫和重点项目混凝土供应工作 [71] - 2022年公司推进混凝土供应链合作项目,开展外部市场上下游供应链业务 [72] - 2022年公司新签合同额45.62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12.31%,创历史新高 [72] - 公司搭建的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于2022年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113] - 公司建成云南省首个“光伏发电+重卡充换储能源站+新能源纯电动运输设备”一体化的绿色新能源低碳物流体系示范产业园[121]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相关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3.661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3.295亿元[97] - 截至2022年3月29日,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剩余(不包括已决策未动用部分)2.5066亿元[97] - 自2022年3月29日至业绩公告日期,三方面用途合计未动用金额为1.0622亿元[98][100] - 截至业绩公告日期,公司已实际动用840万元用于新建产品生产基地,已决策尚未实际使用59万元[100] - 业绩公告日期,公司剩余可变更用途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1.0622亿元[102] - 董事会决议进一步变更未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途,约2000万元用于砂石料矿山资源收购等,约7057万元用于混凝土绿色低碳升级改造等,约1565万元用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等[103] - 变更后,用于三方面用途的未动用款项总额分别为5726万元、1.1773亿元及3319万元[105] - 公司全球发售募集以港元计值资金约36611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账面现金及银行存款中港元计值余额为1298万港元[110] - 公司计划调整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用途,增加混凝土绿色低碳升级改造等用途资金,减少砂石料矿山资源收购资金[106] - 公司计划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及相关设备购置等方面的资金投入[107] - 公司计划扩大产业布局,参与云南省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资金来自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或流动资金[112] 公司重大事项及合规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进行附属公司等重大收购及出售,无重大投资[108]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物业、厂房及设备用作银行抵押[10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11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3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董事及监事均严格遵守标准守则所订标准[13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3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李红琨任主席[139]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将全力实施“十四五规划”以及2023年全年生产经营工作,做好混凝土主业,坚持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加大科技研发力度[120] - 公司将抓住云南省基建市场发展机遇,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市场占有率及盈利能力[124] - 公司将把握云南省经济增长优势,深耕市场,巩固与大型央企合作,跟踪省内外企业建设项目[125] - 公司将关注并参与云南省内合适区域及高速公路周边地区的砂石料开采和生产加工项目,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127] - 公司将持续开发UHPC及相关产品,加强与高校合作,提升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128] - 公司将加快信息化管理升级,建立集團化、一體化、智能化应用管控平台,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129] - 公司将持续健全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整合管理体系,完善业务流程,提高运作效率[131] 公司基本信息及公告相关 - “十四五”指2021年至2025年[146] - 公司2022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5月25日或董事会确定的其他日期召开[146] - 报告期指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147] - 公司股份为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普通股,包括H股及内资股[148] - 公告日期为2023年3月31日[148] - 董事会成员包括4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8] - 罗兵咸永道确认公司2022年度初步业绩公告中相关财务数字与经审计合并财务报表数额一致,未发表意见或鉴证结论[142] - 公司2022年度业绩公告登载于香港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2022年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登载[144] 公司人员相关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1087名,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97名减少[94] - 2022年和2021年雇员福利及劳务开支分别为1.81亿元和2.55亿元,开支下降因雇员人数和混凝土生产方量减少[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