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茂生物(00954)

搜索文档
常茂生物(00954)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16:3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584,794,000元,较去年约人民币637,078,000元下降8%[13] - 2024年归属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为人民币68,243,000元,同比收窄21%[13] - 2024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584,794,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637,078,000元;2024年毛利率为2.9%,2023年为4.1%[25] - 2024年销售及管理费用为人民币81,019,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83,307,000元[25] - 2024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7,945,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6,745,000元[25]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为人民币566,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1,112,000元[25]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为人民币10,514,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6,532,000元[25] - 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669,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27,938,000元;公司拥有高新企业资格,2024年适用15%企业所得税,大陆附属公司税率为25%[27] - 2024年集团录得归属公司股东亏损约人民币68,243,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86,057,000元[28] - 2024年出口(不包括透过中国进出口公司出售产品)占集团收入约30.8%,2023年为27.0%;国内销售占集团收入约69.2%,2023年为73.0%[2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银行贷款总额为人民币5.2454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4.92613亿元[31] - 2024年12月31日,有抵押银行贷款以账面价值为人民币6971.5万元的大连土地使用权及账面价值人民币7829.8万元的物业、机器及设备作抵押,2023年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为人民币7122.2万元,物业等无抵押[3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物业、机器及设备方面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3471.9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658.6万元[3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资产比率为53.3%,2023年为47.6%[3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5796.3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955.4万元[3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582名员工,2023年为619名[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9888.4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966.7万元[33]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集团并无收购或出售任何重大附属公司和联属公司[36] - 付给外聘核数师的酬金中,2024年审计服务为1368千元,非审计服务为47千元;2023年审计服务为2755千元,非审计服务为330千元[77] - 2024年公司慈善及其他捐款为人民币50,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10,000元[108] - 2024年公司未宣布派发中期股息,董事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均无[10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约有人民币630,029,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606,876,000元[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113] - 2024年公司收入为584,794千元,较2023年的637,078千元下降8.21%[180]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为57,068千元,较2023年的52,048千元增加9.64%[180] - 2024年公司年度亏损为68,251千元,较2023年的86,518千元减少21.11%[180]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为1,249,758千元,较2023年的1,242,496千元增加0.58%[181] - 2024年公司权益总额为583,339千元,较2023年的651,589千元减少10.47%[181] - 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为666,419千元,较2023年的590,907千元增加12.78%[182]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负债中银行贷款为9,800千元,较2023年的250,410千元大幅减少96.09%[182]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中银行贷款为514,740千元,较2023年的242,203千元增加112.53%[182] - 2024年亏损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129)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0.162)元有所收窄[180] - 2024年公司物业、机器及设备为604,275千元,较2023年的433,394千元增加39.43%[181]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净现金为3231.7万元,2023年为234.9万元[185]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为3253.4万元,2023年为12210.6万元[185] - 2024年融资活动产生净现金为3313.3万元,2023年为15383.9万元[185]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3171.8万元,2023年增加2938.4万元[1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亏损6825.1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3231.7万元[160][1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负债为3.05758亿元,银行贷款总额为5.2454亿元,其中5.1474亿元为流动银行贷款,现金及银行结余为5796.3万元[16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一间附属公司两笔项目贷款总额为2.82634亿元,未符合有关资产负债率要求的财务承诺,银行有权宣布提前到期[1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未承诺循环银行融资额为40900万元,约16266.6万元尚未动用[191] - 两笔项目贷款总额为28263.4万元,其中非流动部分20647.4万元被归类为流动负债[190] - 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升值5%,年度税后亏损将下降/上升约147.1万元(2023年约196.1万元)[2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主要产品增产18%[15] - 2024年集团主要产品单价下降,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约8%,但销售总量增长9%[16] - 大连工厂新产品特殊酸酐试生产后几个月内,已成功推广上百家企业试用和验证[16] - 2024年常州工厂全年综合能耗降低14%[18] - 2024年公司常州、连云港和大连工厂进行生产活动,使用丁烷生产顺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87] - 2024年公司排放均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制标准[89] - 2024年废水总量为397666吨,2023年为377761吨,2022年为339795吨[90]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84848吨,2023年为91157吨,2022年为75007吨[90] - 2024年所产生有害废弃物总量为169吨,2023年为1347吨,2022年为1042吨[90] - 2024年包装材料占生产成本的比例低于4%[93] - 2024年用电总量71.1百万kwh,2023年为68.3百万kwh,2022年为48.1百万kwh[94] - 2024年蒸汽总用量(外购)114,850吨,2023年为132,689吨,2022年为187,193吨[94] - 2024年用水总量603,221吨,2023年为588,195吨,2022年为389,464吨[94] - 2024年最大供应商购买额占比17%,2023年为15%;2024年首五大供应商合共购买额占比56%,2023年为50%[131] - 2024年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4%,2023年为6%;2024年首五大客户合共销售额占比15%,与2023年持平[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货品销售收入为5.85亿元[163]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持有上海常茂生物化学工程有限公司、常茂(大连)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公司股份,其中对常茂(大连)新材料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7.44%,对其他公司持股比例为10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内资股2,500,000股、外资股343,500,000股、H股183,700,000股[118][122] - 芮新生先生持有内资股2,500,000股,占比100%;外资股135,000,000股,占比39.30%;H股12,236,000股,占比6.66%[118] - 冷一欣女士持有内资股2,500,000股,占比100%;外资股135,000,000股,占比39.30%;H股12,236,000股,占比6.66%[118] - 虞小平先生持有外资股66,000,000股,占比19.21%;H股3,774,000股,占比2.05%[118] - 芮新生先生为96,500股香港新生A类股份实益拥有人,香港新生持有135,000,000股外资股;芮先生持有常州新生70%注册资本,常州新生持有2,500,000股内资股;芮先生是12,184,000股H股实益拥有人[119] - 冷一欣女士为73,500股香港新生A类股份及53,000股B类股份实益拥有人,香港新生持有135,000,000股外资股;冷女士持有常州新生30%注册资本,常州新生持有2,500,000股内资股;冷女士是52,000股H股实益拥有人[120] - 潘春先生为2,000股香港新生B类股份实益拥有人,香港新生持有135,000,000股外资股;潘先生为200,000股香港生化高科股份实益拥有人,香港生化高科持有67,500,000股外资股[120] - 曾宪彪先生为380,000股香港生化高科股份实益拥有人,香港生化高科持有67,500,000股外资股;曾先生为2,000股香港新生B类股份实益拥有人,香港新生持有135,000,000股外资股[120] - 虞先生及其配偶享有早务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权益,早务有限公司持有66,000,000股外资股;虞先生配偶是3,774,000股H股实益拥有人[120] - 周瑞娟女士为220,000股香港生化高科股份实益拥有人,香港生化高科持有67,500,000股外资股;张俊朋先生为800股香港新生B类股份实益拥有人,香港新生持有135,000,000股外资股;张先生为120,000股香港生化高科股份实益拥有人,香港生化高科持有67,500,000股外资股[120][122]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新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外资股1.35亿股,占比约39.30%[124]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生化高科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外资股6750万股,占比约19.65%[124] - 2024年12月31日,早务有限公司持有外资股6600万股,占比约19.21%;林茂女士持有外资股6600万股,占比约19.21%,持有H股377.4万股,占比约2.05%[125]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科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科技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均持有外资股6250万股,占比约18.20%[12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H股1.837亿股,内资股250万股,外资股3.435亿股[133] 公司人员信息 - 冷一欣女士63岁,2001年6月加入公司,发表超50篇论文,获多项科技奖项[42] - 王建平先生63岁,2007年6月首次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42] - 周志伟先生70岁,2022年6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2020 - 2022年任独立监事[43] - 束
常茂生物(00954)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12:0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584,794千元,2023年为637,078千元,同比下降8.21%[3][4] - 2024年归属公司股东的年度亏损为68,243千元,2023年为86,057千元,亏损幅度收窄20.70%[3][4] - 2024年毛利为16,777千元,2023年为25,809千元,同比下降34.99%[4] - 2024年经营亏损为57,068千元,2023年为52,048千元,同比增加9.64%[4] - 2024年资产总额为1,249,758千元,2023年为1,242,496千元,同比增加0.58%[5] - 2024年负债总额为666,419千元,2023年为590,907千元,同比增加12.78%[6] - 2024年净亏损为68,251,000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为32,317,000元[9] - 2024年末净流动负债为305,758,000元,银行贷款总额为524,540,000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为57,963,000元[9] - 2024年销售收入为5.84794亿元,2023年为6.37078亿元,同比下降8.21%[1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所有非流动资产(递延税项资产除外)为9.50745亿元,2023年为9.03495亿元,同比增长5.23%[21] - 2024年政府补贴4,501千元,其他收入3,444千元,总计7,945千元;2023年政府补贴4,591千元,其他收入2,154千元,总计6,745千元[26]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为566千元,2023年为1,112千元[26] - 2024年按性质分类的费用总计649,241千元,2023年为694,759千元[26] - 2024年所得税费用669千元,其中当期所得税128千元,递延税项541千元;2023年所得税费用27,938千元,其中当期所得税3,891千元,递延税项24,047千元[29]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归属股东亏损68,243,000元及加权平均已发行529,700,000股计算;2023年根据归属股东亏损86,057,000元及加权平均已发行529,700,000股计算[31] - 2024年未宣布派中期股息,支付股息为无;2023年未宣布派中期股息,支付股息40,787,000元,每股0.077元,董事不建议2024年末期派息[33] - 2024年贸易应收款43,010千元,应收票据19,991千元,总计63,001千元;2023年贸易应收款66,459千元,应收票据21,478千元,总计87,937千元[34] - 2024年银行贷款总额524,540千元,其中流动514,740千元,非流动9,800千元;2023年银行贷款总额492,613千元,其中流动242,203千元,非流动250,410千元[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销售收入约为5.84794亿人民币,较去年约6.37078亿人民币下降8%;归属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为6824.3万人民币,同比收窄21%[43] - 2024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5.84794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6.37078亿元;2024年毛利率为2.9%,2023年为4.1%[55] - 2024年销售及行政费用为人民币8101.9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330.7万元;2024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794.5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674.5万元;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为人民币56.6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11.2万元;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为人民币1051.4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653.2万元[56] - 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66.9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793.8万元;公司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资格,2024年须缴纳15%的企业所得税,集团在中国大陆附属公司税率为25%[57] - 2024年集团录得归属公司股东亏损约人民币6824.3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605.7万元,主要因销售收入及毛利率下跌[5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银行贷款总额为人民币5.2454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4.92613亿元;有抵押银行贷款以大连土地使用权及物业、机器及设备作抵押[6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资产比率为53.3%(2023年:47.6%),资产负债率上升因增加银行贷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5796.3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955.4万元[6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582名员工(2023年:631);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9888.4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966.7万元,员工成本上升因加薪[63] - 2024年度集团录得净亏损6825.1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3231.7万元[75][80] - 2024年末集团净流动负债3.05758亿元,银行贷款总额5.2454亿元,现金及银行结余5796.3万元[75][80] 各地区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国大陆收入为4.04527亿元,2023年为4.65224亿元,同比下降13.05%[18] - 2024年亚太区收入为9185.4万元,2023年为8631.4万元,同比增长6.42%[18] - 2024年欧洲收入为5963.8万元,2023年为5091万元,同比增长17.14%[18] - 2024年美洲收入为1752.9万元,2023年为2302.8万元,同比下降23.88%[18] - 2024年其他地区收入为1124.6万元,2023年为1160.2万元,同比下降3.07%[18] - 出口(不包括透过中国进出口公司出售产品)占集团收入约30.8%(2023年:27.0%),国内销售占集团收入约69.2%(2023年:73.0%)[59] 产品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主要产品增产18%[45] - 2024年集团主要产品单价下降,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约8%,但销售总量增长9%[46] 工厂能耗及研发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常州工厂全年综合能耗降低14%[48] - 截至2024年底集团共拥有专利44项,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完成原料药及药用辅料登记11项[49] - 2024年集团新开展研发课题14项,新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新申请发明专利3项,完成登记新药用辅料1项[49] 债务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附属公司两笔项目贷款总额为282,634,000元,未符合财务承诺,非流动部分206,474,000元被归类为流动负债[9] - 2024年末集团两笔项目贷款未偿还余额总计2.82634亿元,附属公司未符合相关财务承诺[72] - 项目贷款中原合约还款日为2025年12月31日后的非流动部分2.06474亿元被归类为流动负债[75] - 2024年贸易应付款为2.3158亿人民币(2023年:3.0771亿人民币),应付票据为554.2万人民币(2023年:0)[40]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贷款的公允值约为942.2万人民币(2023年:2.15806亿人民币)[42] - 2024年12月31日,有抵押的银行贷款实际利率为4.4%(2023年:4.4%),无抵押的银行贷款实际利率为3.1%(2023年:3.4%)[42] - 集团一年内偿还金额为7.616亿人民币,一至二年为7.7976亿人民币,二至五年为12.8498亿人民币[37] 股权结构相关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芮新生先生持有内资股250万股,占比100%;外资股1.35亿股,占比39.30%;H股1223.6万股,占比6.66%[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冷一欣女士持有内资股250万股,占比100%;外资股1.35亿股,占比39.30%;H股1223.6万股,占比6.66%[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虞小平先生持有外资股6600万股,占比19.21%;H股377.4万股,占比0.25%[81] - 芮新生先生为香港新生96500股A类股份实益拥有人,香港新生持有1.35亿股外资股;芮先生为常州新生70%注册资本实益拥有人,常州新生持有250万股内资股;芮先生是1218.4万股H股实益拥有人[82] - 冷一欣女士为香港新生73500股A类股份及53000股B类股份实益拥有人,香港新生持有1.35亿股外资股;冷女士为常州新生30%注册资本实益拥有人,常州新生持有250万股内资股;冷女士是52000股H股实益拥有人[82] - 潘春先生为香港新生2000股B类股份实益拥有人,香港新生持有1.35亿股外资股;潘先生为香港生化高科20万股股份实益拥有人,香港生化高科持有6750万股外资股[82] - 曾宪彪先生为香港生化高科38万股股份实益拥有人,香港生化高科持有6750万股外资股;曾先生为香港新生2000股B类股份实益拥有人,香港新生持有1.35亿股外资股[82] - 虞小平先生及其配偶共同享有早务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权益,早务有限公司持有6600万股外资股;虞先生配偶是377.4万股H股实益拥有人[85] - 周瑞娟女士为香港生化高科22万股股份实益拥有人,香港生化高科持有6750万股外资股[85] - 张俊朋先生为香港新生800股B类股份实益拥有人,香港新生持有1.35亿股外资股;张先生为香港生化高科12万股股份实益拥有人,香港生化高科持有6750万股外资股[8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H股183,700,000股、内资股2,500,000股、外资股343,500,000股,共计529,700,000股[90] - 香港新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外资股135,000,000股,占比约39.30%[86] - 香港生化高科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外资股67,500,000股,占比约19.65%[86] - 早务有限公司持有外资股66,000,000股,占比约19.21%[86] - 林茂女士持有外资股66,000,000股,占比约19.21%;持有H股3,774,000股,占比约2.05%[86] - 香港科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外资股62,500,000股,占比约18.20%[86] -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均通过控制关系间接持有外资股62,500,000股,占比约18.20%[86] 公司治理及相关事项 - 董事认为公司将拥有充足营运资金履行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财务义务[1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未承诺循环银行融资额4.09亿元,约1.62666亿元尚未动用[12] - 公司拥有高新资格,自2020年起三年享受15%优惠税率,2023年11月成功续领,大陆其他附属公司税率为25%[28] - 公司员工激励计划要求2025年底止三个年度各年经审核股东应占利润分别达最少人民币4000万元[63] - 审核委员会已和管理层审阅及批准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核数师已核对相关数字但不发出鉴证意见[64] - 超出目标利润的款额的5%将作为花红分别分配给主席、部分管理层和雇员[65] - 2024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6]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67] - 公司周年股东大会将于2025年5月28日召开[68] - 2024年和2023年末集团无重大投资和重大或然负债[69][71] - 核数师认为综合财务报表真实反映集团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港交所制订的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份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的守则条文[93]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在证券交易之操守守则,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发现不遵守情况[95] - 公司收到每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就其独立性作出的确认函,认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仍属独立人士[96]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郑敏华女士、周志伟先生及束荣新先生[97]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实务准则,与董事讨论财务申报程序[97
常茂生物(00954)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1:1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584,794千元,2023年为637,078千元,同比下降8.21%[3][4] - 2024年归属公司股东的年度亏损为68,243千元,2023年为86,057千元,亏损幅度收窄20.70%[3][4] - 2024年毛利为16,777千元,2023年为25,809千元,同比下降34.99%[4] - 2024年经营亏损为57,068千元,2023年为52,048千元,同比增加9.64%[4] - 2024年资产总额为1,249,758千元,2023年为1,242,496千元,同比增加0.58%[5] - 2024年权益总额为583,339千元,2023年为651,589千元,同比下降10.47%[5] - 2024年负债总额为666,419千元,2023年为590,907千元,同比增加12.78%[6] - 2024年净亏损为68,251,000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为32,317,000元[9] - 2024年销售收入为58.4794亿元,2023年为63.7078亿元,同比下降8.21%[1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所有非流动资产(递延税项资产除外)为9.50745亿元,2023年为9.03495亿元,同比增长5.23%[21] - 2024年政府补贴4,501千元,其他收入3,444千元,总计7,945千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4,591千元、2,154千元、6,745千元[26]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为566千元,2023年为1,112千元[26] - 2024年按性质分类的费用总计649,241千元,2023年为694,759千元[26] - 2024年所得税费用669千元,其中当期所得税128千元,递延税项541千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27,938千元、3,891千元、24,047千元[29]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归属股东亏损68,243,000元及加权平均已发行529,700,000股计算;2023年对应分别为86,057,000元、529,700,000股[31] - 2024年未宣布派中期股息,支付股息为无;2023年未宣布派中期股息,支付股息40,787,000元,每股0.077元,董事不建议2024年末期派息[33] - 2024年贸易应收款43,010千元,应收票据19,991千元,总计63,001千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66,459千元、21,478千元、87,937千元[34] - 2024年银行贷款总额524,540千元,其中流动514,740千元,非流动9,800千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492,613千元、242,203千元、250,410千元[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销售收入约为5.84794亿人民币,较去年约6.37078亿人民币下降8%;归属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为6824.3万人民币,同比收窄21%[43] - 2024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5.84794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6.37078亿元;2024年毛利率为2.9%,2023年为4.1%[55] - 2024年销售及行政费用为人民币8101.9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330.7万元;2024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794.5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674.5万元;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为人民币56.6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11.2万元;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为人民币1051.4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653.2万元[56] - 2024年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66.9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793.8万元;公司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资格,2024年须缴纳15%的企业所得税,集团在中国大陆附属公司税率为25%[57] - 2024年集团录得归属公司股东亏损约人民币6824.3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605.7万元[5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银行贷款总额为人民币5.2454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4.92613亿元;有抵押银行贷款以大连土地使用权及物业、机器及设备作抵押[6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资产比率为53.3%(2023年:47.6%);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共约人民币5796.3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955.4万元[6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582名员工(2023年:631);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9888.4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966.7万元[63] - 2024年度,集团净亏损6825.1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3231.7万元[75][8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负债3.05758亿元,银行贷款总额5.2454亿元,现金及银行结余5796.3万元[75][80] 各地区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国大陆收入为40.4527亿元,2023年为46.5224亿元,同比下降13.05%[18] - 2024年亚太区收入为9.1854亿元,2023年为8.6314亿元,同比增长6.42%[18] - 2024年欧洲收入为5.9638亿元,2023年为5.091亿元,同比增长17.14%[18] - 2024年美洲收入为1.7529亿元,2023年为2.3028亿元,同比下降23.88%[18] - 2024年其他地区收入为1.1246亿元,2023年为1.1602亿元,同比下降3.07%[18] 产品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主要产品增产18%[45] - 2024年集团主要产品单价下降,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约8%,但销售总量增长9%[46] 环保与研发相关情况 - 2024年常州工厂全年综合能耗降低14%[48] - 截至2024年底集团共拥有专利44项,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完成原料药及药用辅料登记11项;年内新开展研发课题14项,新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新申请发明专利3项,完成登记新药用辅料1项[49] - 2024年集团遵守各项环境管理规范,完成常州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工作,取得主要产品的《碳足迹证书》及《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声明》,获“江苏省绿色工厂”认证[48] 贷款与负债相关情况 - 2024年末净流动负债为305,758,000元,银行贷款总额为524,540,000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为57,963,000元[9] - 附属公司两笔项目贷款总额282,634,000元未符合财务承诺,非流动部分206,474,000元被归类为流动负债[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未承诺循环银行融资额4.09亿元,约1.62666亿元尚未动用[12] - 2024年末常茂大连资产负债率超70%,未符合契约要求,原合约还款日为2025年12月31日后的有抵押银行贷款中非流动部分206,474,000元被重新分类为流动负债[35] - 2024年贸易应付款为2.3158亿人民币(2023年:3.0771亿人民币),应付票据为554.2万人民币(2023年:0)[40]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贷款的公允值约为942.2万人民币(2023年:2.15806亿人民币)[42] - 2024年12月31日,有抵押的银行贷款实际利率为4.4%(2023年:4.4%),无抵押的银行贷款实际利率为3.1%(2023年:3.4%)[42] - 一年内偿还贷款金额为7.616亿人民币,一至二年为7.7976亿人民币,二至五年为12.8498亿人民币[37] - 项目贷款中原合约还款日为2025年12月31日后的非流动部分2.06474亿元被归类为流动负债[75] 股权结构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芮新生先生持有内资股250万股,占比100%;外资股1.35亿股,占比39.30%;H股1223.6万股,占比6.66%[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冷一欣女士持有内资股250万股,占比100%;外资股1.35亿股,占比39.30%;H股1223.6万股,占比6.66%[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虞小平先生持有外资股6600万股,占比19.21%;H股377.4万股,占比0.25%[81] - 芮先生为96500股香港新生A类股份实益拥有人,持有常州新生70%注册资本[82] - 冷女士为73500股香港新生A类股份及53000股B类股份实益拥有人,持有常州新生30%注册资本[82] - 潘先生为2000股香港新生B类股份及20万股香港生化高科股份实益拥有人[82] - 曾先生为38万股香港生化高科股份及2000股香港新生B类股份实益拥有人[82] - 周女士为22万股香港生化高科股份实益拥有人[85] - 张先生为800股香港新生B类股份及12万股香港生化高科股份实益拥有人[8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H股183,700,000股、内资股2,500,000股、外资股343,500,000股,总计529,700,000股[90] - 香港新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外资股135,000,000股,占比约39.30%[86] - 香港生化高科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外资股67,500,000股,占比约19.65%[86] - 早务有限公司持有外资股66,000,000股,占比约19.21%[86] - 林茂女士持有外资股66,000,000股,占比约19.21%;持有H股3,774,000股,占比约2.05%[86] - 香港科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外资股62,500,000股,占比约18.20%[86] -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控制关系间接持有外资股62,500,000股,占比约18.20%[86] 公司治理与规范相关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和管理层审阅及批准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核数师已核对相关数字[64] - 集团将继续以生产食品添加剂为基础,开拓新市场和新应用领域,开发新产品[54] - 超出目标利润的款额的5%将分别作为主席、部分管理层和雇员的年度花红[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6]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67] - 公司周年股东大会将于2025年5月28日召开[68]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和重大或然负债[69][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港交所制订的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份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的守则条文[93]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在证券交易之操守守则,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发现不遵守情况[95] - 公司收到每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就其独立性作出的确认函,认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仍属独立人士[96]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郑敏华女士、周志伟先生及束荣新先生[97]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实务准则,与董事讨论财务申报程序,包括审阅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半年度及全年业绩,并向董事会建议外聘核数师委任[97] - 截至公告日期,芮新生先生(主席)及潘春先生为执行董事[97] - 截至公告日期,曾宪彪先生、虞小平先生、王建平先生及冷一欣女士为非执行董事[97] - 截至公告日期,周志伟先生、束荣新先生及郑敏华女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7] - 本年度内公司及其附属或相联法团未订立安排让董监高及其配偶或子女持有相关权益或淡仓[84] - 核数师认为综合财务报表真实反映集团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79]
常茂生物(00954)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30 16:36
财务业绩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3.13802亿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96608亿人民币[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598.7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147万人民币[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1457.2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经营利润为871.5万人民币[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1857.6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盈利391.6万人民币[1]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35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每股盈利为0.008元人民币[2]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313,802千元,2023年为296,608千元[1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5,507千元,2023年为1,469千元[1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为1,844千元,2023年为1,404千元[15]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2,870千元,2023年为2,717千元[17]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1134千元,2023年同期为2082千元[19] - 2024年上半年归属股东亏损18786千元,2023年同期利润为4157千元[2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销售收入3.13802亿元,较去年同期提高约5.8%;归属公司股东净亏损约1878.6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约415.7万元[33]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68233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65669亿人民币[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及应付票据为4097.4万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3077.1万人民币[5] - 2024年6月30日银行贷款为2.88425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42203亿人民币[5]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6.35707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5.90907亿人民币[5]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6.33013亿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6.51589亿人民币[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递延税项资产除外)为950,210,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903,495,000元[13] - 2024年6月30日专利权账面净值573千元[20] - 2024年6月30日物业、机器及设备等账面净值分别为446705千元、359486千元、91885千元、3603千元[2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合计8205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87937千元[24]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2029千元,抵押银行结余5316千元,总额67345千元[25]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均为52970千元,股份数529700000股[26] - 2024年上半年储备合计579932千元,较年初减少18786千元[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贷款总额为5.3272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2613亿元有所增加[29][30] - 2024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贷款实际利率为4.3%,无抵押银行贷款实际利率为3.2%,较2023年12月31日均有所下降[3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及应付票据总计4.097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771亿元增加[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有关物业、机器及设备的资本承担已签约但尚未拨备为4849.2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658.6万元减少[32] - 2024年6月30日未偿还银行贷款总额为5.3272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4.92613亿元)[46] - 2024年6月30日物业、机器及设备资本承担约4849.2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8658.6万元)[46]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负债资产比率分别为50.1%和47.6%[46] - 2024年6月30日银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6202.9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8955.4万元)[46] 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上半年营运活动所用净现金为26,585千元,2023年为20,388千元[7]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为42,820千元,2023年为57,464千元[7]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净现金为40,892千元,2023年为121,221千元[7]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28,513千元,2023年增加43,369千元[7]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有机酸产品业务,仅列示一个经营分部[8][1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产销量保持平衡,主产品总体产销量较去年同期明显提高,虽产品单价降幅较大,营业额仍增长5.8%[3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科研项目稳步推进,开展多项自主及委外开发,覆盖新产品研发及现有产品工艺改进[35] - 2024年上半年,大连工厂二期项目已开始试生产,进展顺利,产品质量优秀,正积极开拓市场[36] - 2024年上半年,常州工厂通过技改提高主要产品产量,应用酶催化等技术开发新产品,推进智能及绿色工厂升级改造[37] - 未来,集团将全力支持大连工厂发展,作为化工产品主要生产基地,向新材料、原料药、新型饲料添加剂等方向延伸[38] - 2024年上半年出口收入占比约29%(2023年同期26%),国内销售占比约71%(2023年同期74%)[44] 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员工总数647名(2023年6月30日为574名)[47]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约4238.9万元(2023年同期为3650.2万元)[47] - 若2025年底经审核股东应占利润达4000万元,主席、总经理及董事、雇员将获超出部分5%花红[47] 公司发展规划 - 公司将整合资源与研发队伍,增加投入,培育新产品[39] - 公司将加强安全风险控制,推行清洁生产,履行社会责任[40] 股权结构 - 芮先生持有内资股250万股,占比100%;外资股1.35亿股,占比39.30%;H股1223.6万股,占比6.66%[51] - 冷女士持有内资股250万股,占比100%;外资股1.35亿股,占比39.30%;H股1223.6万股,占比6.66%[51] - 虞小平先生配偶权益涉及外资股6600万股,占比19.21%;H股262万股,占比1.43%[51] - 芮先生为96500股香港新生A类股份实益拥有人,通过香港新生间接持有1.35亿股外资股[53] - 冷女士为73500股香港新生A类股份及53000股B类股份实益拥有人,通过香港新生间接持有1.35亿股外资股[53] - 潘春先生为2000股香港新生B类股份实益拥有人,通过香港新生间接持有1.35亿股外资股;还持有20万股香港生化高科股份,通过其间接持有6750万股外资股[53] - 曾宪彪先生为38万股香港生化高科股份实益拥有人,通过其间接持有6750万股外资股;还持有2000股香港新生B类股份,通过其间接持有1.35亿股外资股[53] - 虞小平先生及其配偶通过早务有限公司持有6600万股外资股[54] - 周瑞娟女士持有22万股香港生化高科股份,通过其间接持有6750万股外资股[54] - 张俊朋先生持有800股香港新生B类股份,通过其间接持有1.35亿股外资股;还持有12万股香港生化高科股份,通过其间接持有6750万股外资股[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H股183,700,000股、内资股2,500,000股、外资股343,500,000股,总股本529,700,000股[63] - 香港新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外资股135,000,000股,占外资股约39.30%[57] - 香港生化高科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外资股67,500,000股,占外资股约19.65%[57] - 早务有限公司持有外资股66,000,000股,占外资股约19.21%[57] - 林茂女士持有外资股66,000,000股,占外资股约19.21%,持有H股2,620,000股,占H股约1.43%[57] - 香港科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外资股62,500,000股,占外资股约18.20%[57] -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香港科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外资股62,500,000股,占外资股约18.20%[57][59] -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上海科技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科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外资股62,500,000股,占外资股约18.20%[58][59] -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上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科技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科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外资股62,500,000股,占外资股约18.20%[58][59] 证券交易与企业管治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的行为[62] - 公司在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份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65]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在证券交易之操守守则[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不知悉有董事不遵守标准守则的情况[65] 董事构成 - 报告日期,芮新生先生(主席)及潘春先生为执行董事[66] - 报告日期,曾宪彪先生、虞小平先生、王建平先生及冷一欣女士为非执行董事[66] - 报告日期,周志伟先生、束荣新先生及郑敏华女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6] 股息政策 - 董事不建议派发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1] 税收政策 - 公司拥有高新资格,2023 - 2025年享受15%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其他附属公司税率为25%[19]
常茂生物(00954)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6 17:28
收入数据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3.13802亿元,2023年同期为2.96608亿元[1] - 2024年上半年各地区销售收入:中国大陆222,042千元,亚太区41,472千元,欧洲34,902千元,美洲9,650千元,其他地区5,736千元,总计313,802千元;2023年上半年各地区销售收入:中国大陆219,341千元,亚太区38,365千元,欧洲23,306千元,美洲9,153千元,其他地区6,443千元,总计296,608千元[14]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收入3.1380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96608亿元提高约5.8% [35]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营业额增长5.8% [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口占集团收入约29%(2023年同期为26%),国内销售占约71%(2023年同期为74%)[46] 利润数据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归属公司股东亏损1878.6万元,2023年同期利润为415.7万元[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1457.2万元,2023年同期利润为871.5万元[2] - 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0.035元,2023年同期每股利润为0.008元[2]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17,442千元,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利润5,998千元[22]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1,134千元,其中当期所得税632千元,递延所得税502千元;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2,082千元,其中当期所得税3,832千元,递延所得税(1,750)千元[21] - 2024年上半年归属公司股东的亏损约18,786,000元,2023年上半年归属公司股东的利润为4,157,000元,期内加权平均已发行股数均为529,700,000股[23] - 2024年上半年归属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1878.6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约415.7万元[35] 资产数据变化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12.687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42496亿元[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所有非流动资产(递延税项资产除外)位于中国大陆的为950,210,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903,495,000元[17] - 2024年1月1日专利权账面净值为63.9万元,摊销6.6万元,6月30日账面净值为57.3万元[2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总计8205.5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793.7万元有所下降[25]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202.9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955.4万元减少[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股份数目为5.297亿股,账面值为5297万元[28] - 2024年6月30日储备合计为57993.2万元,较2024年1月1日的59871.8万元有所减少[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机器及设备已签约但尚未拨备为48,49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86,586千元[3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共约人民币6202.9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8955.4万元[48] 负债数据变化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6.3301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6.51589亿元[4]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6.3570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90907亿元[6] - 2024年6月30日银行贷款总额为53272.9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261.3万元增加[30] - 2024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贷款实际利率为4.3%(2023年12月31日:4.4%),无抵押银行贷款实际利率为3.2%(2023年12月31日:3.4%)[3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及应付票据总计4097.4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77.1万元增加[32] - 于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3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银行贷款总额为人民币5.3272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92613亿元[48]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资产比率分别为50.1%和47.6%[48] 现金流数据变化 - 2024年上半年营运活动所用净现金为2658.5万元,2023年同期为2038.8万元[8]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为4282万元,2023年同期为5746.4万元[8]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净现金为4089.2万元,2023年同期为1.21221亿元[8] 其他收入与收益数据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出售废弃材料1,704千元,政府补贴2,965千元,其他838千元,总计5,507千元;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出售废弃材料9千元,政府补贴496千元,其他964千元,总计1,469千元[17]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收益32千元,汇兑收益净额1,812千元,总计1,844千元;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收益165千元,汇兑收益净额1,244千元,出售物业、机器及设备亏损5千元,总计1,404千元[18] 融资成本数据变化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2,870千元,其中银行贷款的利息10,678千元,已付/应付租赁负债的利息46千元,为合资格资产资本化(7,319)千元,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3,405千元;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2,717千元,其中银行贷款的利息7,105千元,已付/应付租赁负债的利息38千元,为合资格资产资本化(3,932)千元,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3,211千元[20] 企业所得税情况 - 公司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资格,2023 - 2025年可享受15%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集团在中国大陆的其他附属公司税率为25%[21]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无)[24]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45] 业务发展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大连工厂二期项目已开始试生产,产品质量优秀,正积极进行市场开拓[38] - 2024年上半年常州工厂通过技改提高主要产品产量,应用酶催化等技术开发新产品[39] - 公司将全力支持大连工厂发展,其未来会作为化工产品主要生产基地[40] - 公司坚持增加研发投入,整合资源与队伍,培育新产品[41] 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有647名员工,2023年6月30日为574名[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4238.9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人民币3650.2万元[49] 花红激励情况 - 若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各年度经审核股东应占利润达最少人民币4000万元,主席芮新生先生可获超出目标利润款额的5%作为花红[49] - 若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各年度经审核股东应占利润达最少人民币4000万元,总经理及部分董事可获超出目标利润款额的5%作为花红[49] - 若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各年度经审核股东应占利润达最少人民币4000万元,雇员可获超出目标利润款额的5%作为花红[49] 股权结构情况 - 2024年6月30日,芮新生先生和冷一欣女士持内资股250万股,占比100%;持外资股1.35亿股,占比39.30%;持H股1223.6万股,占比6.66%[5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H股183,700,000股、内资股2,500,000股、外资股343,500,000股,总股本529,700,000股[62] - 香港新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外资股135,000,000股,占外资股比例39.30%[58] - 香港生化高科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外资股67,500,000股,占外资股比例19.65%[58] - 早务有限公司持有外资股66,000,000股,占外资股比例19.21%[58] - 林茂女士持有外资股66,000,000股,占外资股比例19.21%;持有H股2,620,000股,占H股比例1.43%[58] - 香港科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外资股62,500,000股,占外资股比例18.20%[58] -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股份、上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均通过控制关系间接持有外资股62,500,000股,占外资股比例18.20%[58][59]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62] 董监高权益安排情况 - 本年度内,公司、附属公司或相关法团未订立安排让董监高及其配偶或子女持有公司股份或债务证券权益或淡仓[61] 非董监高人士权益披露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除已披露人士外,无其他非董监高人士需按规定披露公司股份权益或淡仓[60] 上市情况 - 公司H股于2002年6月28日在港交所创业板上市,2013年6月28日转往港交所主板上市[9] - 公司H股于2002年6月28日在创业板上市,2013年6月28日转往港交所主板上市[63]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份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64]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在证券交易之操守守则,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不知悉有不遵守情况[64] 公司人员构成情况 - 公告日期2024年8月16日,芮新生先生(主席)及潘春先生为执行董事,曾宪彪先生等为非执行董事,周志伟先生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5] 外资股相关情况 - 外资股持有人拥有与内资股持有人相同权利义务,还可外币收取股息、清盘时外币参与剩余资产分派等[63] - 外资股受限转移限制,获相关批准后可成H股[63] - 内、外资股持有人争议可协议仲裁,未达成协议可交有司法权法院解决[63] - 获相关批准后,外资股可兑换为境外上市外资股[63] 公告登载情况 - 公告将在港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登载[65] 集团定义情况 - 本集团指公司及其附属公司[66]
常茂生物(00954)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9 17:03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富马酸、马来酸、L-苹果酸等有机酸及衍生物[4] - 公司注重科技投入、技术创新,获得多个技术奖项认可[5]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销售收入为人民币637,078,000元,较去年下降13%,净亏损为人民币86,057,000元[9] - 2023年度亏损主要原因包括产品销售价格下降、新工厂生产线调整未达预期、连云港常茂出现亏损[10] - 2023年收入为人民币637,078,000元,较2022年下降了12.9%[28] - 2023年毛利率为4.1%,较2022年下降了20.7%[28] - 2023年销售及管理费用为人民币83,307,000元,较2022年下降了14%[29] - 其他收入在2023年为人民币6,745,000元,较2022年增加了94.1%[30] - 2023年融资成本为人民币6,532,000元,较2022年增加了277.6%[32] - 所得税费用在2023年为人民币27,938,000元,较2022年增加了344.9%[33]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年度亏损为人民币86,057,000元[34] - 出口占收入比例为27.0%,国内销售占73.0%[35] - 资产负债比率在2023年为47.6%,较2022年上升了12.1%[41] 公司生产与环保 - 公司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常州工厂被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正面清单,推动绿色工厂评审[16] - 公司在大连工厂自2023年全年營運,部分指標總量比2022年上升,如廢水總量和溫室氣體排放總量[119] - 常州工厂被评为节水型企业,通过改良生产设备、采用节水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循环水排放进行了有效控制[132] - 公司将節能、減排、低碳發展和環境保護作为長期發展戰略,以應對氣候變化和提升可持續發展[117] - 公司在2023年度没有因安全与健康理由而回收已出售或已运送的产品[150] 公司治理与股东关系 - 公司董事会由不同人士擔任主席和行政總裁,包括執行董事和非執行董事,以確保公司的有效管理和業務發展[74] - 公司董事和监事的任期将于2025年6月17日届满,根据公司章程需要在股东大会上重新选举[167] - 芮新生先生和潘春先生与公司签订了服务合同,其他董事和监事没有与公司签订服务合同[168] - 有意在股东大会上连任的董事或监事没有与公司签订任何需要在一年内支付补偿的服务合同[169] - 董事和监事在公司业务中没有参与任何重大交易、安排或合同,导致他们或其关联人员拥有重大权益[170]
常茂生物(00954)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21:09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全年收入为637,078千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了13.1%[1] - 二零二三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年度亏损为86,057千元,而二零二二年为盈利81,423千元[1] - 二零二三年毛利为25,809千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了85.7%[3] - 二零二三年全年净利润为86,518千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了105.6%[3] - 二零二三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904,179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了7.1%[4] - 二零二三年流动资产总额为338,317千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了6.9%[4] - 二零二三年负债总额为590,907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了38.1%[5]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销售货品收入为637,078千元,较二零二二年的730,034千元下降[11] - 本集团最大客户贡献约35,115,000元,占总收入的6%[13] - 本集团于二零二三年底的非流动资产为903,495,000元,主要位于中国大陆[12]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的按性质分配的费用中,员工成本最高为89,667千元,其次为水电费用为81,887千元[17]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的所得税费用为27,938千元,其中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遞延稅項[19]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的每股基本虧損为人民幣86,057,000元[23]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的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合计为87,937千元,较二零二二年的75,422千元增加[25] - 本集团收入下降,二零二三年为人民币637,078,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31] - 本集团净利润为人民币86,057,000元,较去年同期净利润81,423,000元下降[31]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年度亏损为人民币86,057,000元,二零二二年为利润人民币81,423,000元[56] - 其他收入增加,二零二三年为人民币6,745,000元,二零二二年为人民币3,477,000元[52] - 所得稅費用增加,二零二三年为人民币27,938,000元,二零二二年为人民币6,286,000元[55] - 本公司的财务报表已按照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以人民币列报[7] 业务发展 - 本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有机酸产品,注册地址为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长江北路1228号[6] - 本集团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常州工厂完成转型升级,大连工厂加快建设步伐[33] - 本集团调整销售策略,建设新团队,改进考核机制以增强销售团队战斗力[34] - 本集团加强安全管理文化建设,各工厂将继续坚持安全生产风险防范意识[35] - 本集团持续加大环保投入,推动技术更新和新设备投入以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36] - 常州工厂被纳入常州市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取得产品碳足迹证书并完成绿色工厂评审[37] - 本集团继续保持对研发的投入力度,取得5项授权专利,其中包括2项发明专利[39] - 本集团新增一项藥用輔料酒石酸鈉,已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登记[40] 股权结构 - 虞小平先生持有66,000,000股外资股,占比19.21%[74] - 冷女士持有135,000,000股外资股,占比39.30%[83] - 潘先生持有67,500,000股外资股,占比19.65%[76] - 曾先生持有67,500,000股外资股,占比19.65%[77] - 虞小平先生的配偶林茂女士持有66,000,000股外资股,占比19.21%[78] - 林茂女士持有66,000,000股外资股,占比19.21%[84] - 香港新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35,000,000股外资股,占比39.30%[83] - 香港生化高科投资有限公司持有67,500,000股外资股,占比19.65%[83] - 早务有限公司持有66,000,000股外资股,占比19.21%[83] -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62,500,000股外资股,占比18.20%[83] -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为香港科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100%注册股本的实际拥有人[85] -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上海科技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62.3%注册资本的实际拥有人[86] - 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上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100%注册资本的实际拥有人[87] - 2023年12月31日,H股为183,700,000股[89] - 2023年12月31日,外资股为343,500,000股[89] - H股于2002年6月28日在创业板上市,2013年6月28日转往主板上市[92] - 公司的公开资料显示,已维持根据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9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一直遵守港交所制定的企业治理守则[96] - 公司已成立审计委员会,包括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00] - 公司已收到每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确认函,认为他们仍然是独立人士[9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进行任何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
常茂生物(00954)发盈警 预计年度净亏损约8500万元至9500万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4-02-29 19:34
文章核心观点 - 常茂生物预期2023年度将出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综合净亏损,金额为人民币8500万元至人民币9500万元之间[1] - 2022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综合净利润约人民币8142.3万元[1] - 公司认为2023年度财务表现受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出口需求减弱导致销售收入及毛利率下降[2]、新工厂生产线调整中尚未盈利[2]、附属公司连云港常茂亏损导致计提减值准备[2] 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出口需求减弱 - 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出口需求减弱导致销售收入及毛利率下降[2] 新工厂生产线调整中尚未盈利 - 集团位于大连市的新工厂已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运营,其生产线仍在调整中以实现目标产出及成本,目前尚未盈利,对集团整体毛利率产生负面影响[2] - 董事会预期经调整后,大连工厂的生产线将达到计划产量和成本,经营状况将逐步改善,最终成为集团的增长点[2] 附属公司连云港常茂亏损导致计提减值准备 - 集团之附属公司,常茂生物连云港有限公司由于未满负荷营运且产品销售价格下降,2023年度出现亏损[2] - 因此集团对连云港常茂在建工程、物业、机器及设备及递延税项资产的帐面价值再进行评估,预计将计提减值准备人民币5500万元至人民币6500万元[2]
常茂生物(00954)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28 16:32
财务数据 - 收入为2.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5%[3] - 毛利为4.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5%[3] - 期内利润为3,91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4%[3] - 期内总全面收益为3,91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4%[3] -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为人民幣0.008元[3] - 存货为1.7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7.0%[4] - 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為7,344萬元人民幣,較上年末減少2.6%[4] - 銀行貸款總額為4.14億元人民幣,較上年末增加24.4%[4,5] - 期內經營活動所用淨現金為2,039萬元人民幣[7] - 期內投資活動所用淨現金為5,746萬元人民幣[7] - 公司上半年销售收入为2.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5%[18] - 公司上半年除所得税前利润为599.8万元人民币[24] - 公司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208.2万元人民币[24] - 公司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271.7万元人民币[22] - 公司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为140.4万元人民币[21] - 公司上半年其他收入为146.9万元人民币[21] - 公司上半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利润约为人民币4,157,00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9.8%[25] - 公司专利权账面净值为人民币706,000元,较年初减少67,000元[27] - 公司物业、机器及设备、使用权资产、投资物业和在建工程的账面净值分别为人民币417,578,000元、人民幣93,846,000元、人民幣3,949,000元和人民幣317,083,000元[27]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合计为人民幣73,439,000元,较年初减少2.6%[28]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人民幣101,739,000元,较年初增加40.5%[29] - 公司银行贷款总额为人民幣413,643,000元,较年初增加42.8%[32][33]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合计为人民幣20,374,000元,较年初下降69.4%[34]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人民幣296,608,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3%[37]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幣4,157,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90%[37]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有机酸产品[1] - 公司在中国大陆、亚太区、欧洲和美洲等地区有销售收入[18] - 公司所有非流动资产主要位于中国大陆[20] - 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可享受15%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23] - 大连工厂一期项目已投产,但受产品价格周期影响尚未实现盈利,二期项目(含PQQ.Na2)已开始建设[45] - 常州工厂产销量略有增长,毛利率水平与去年同期持平[39] - 公司将加速大连基地建设、加快技术创新、提升安全环保水平、注重市场开拓等[47,48,49,50] - 公司正考虑于深交所发行A股上市[51] - 公司将继续发展食品添加剂主业,同时积极开发新产品和新应用领域[52] - 本集团出口销售占总收入约26%,国内销售占74%[55] - 本集团面临美元汇率波动风险,使用了一些远期外汇协议进行部分对冲[56] 资产负债情况 - 本集团在中国大连市正在建设新工厂,资本承诺约为人民幣48,328,000元[58][59] - 本集团未承诺任何银行贷款额度,主要以股本资金和银行借贷为业务融资[58] - 于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银行借贷总额为人民幣413,643,0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人民幣124,028,000元[57][60] - 本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均无重大或然负债[67] 股权结构 - 公司持有135,000,000股外资股,占外资股总数的39.30%[69] - 公司持有67,500,000股外资股,占外资股总数的19.65%[73] - 公司持有66,000,000股外资股,占外资股总数的19.21%[75] - 公司持有62,500,000股外资股,占外资股总数的18.20%[80,81,82] - 公司董事及其配偶合计持有3,820,000股H股[70,71] - 公司其他股东持有H股合计2,620,000股[75] - 上海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為上海科技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62.3%註冊資本的實益擁有人[83] - 上海科技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為香港科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100%註冊股本的實益擁有人[84] - 香港科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為62,500,000股外資股註冊持有人兼實益擁有人[84] - 上海科技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上海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100%註冊資本的實益擁有人[84] - 本公司於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有已發行股份包括183,700,000股H股、2,500,000股內資股和343,500,000股外資股[88][89][90] - H股於二零零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在創業板上市,後於二零一三年六月二十八日轉往港交所主板上市[91] - 外資股持有人可以外幣收取股息及清盤時的剩餘資產分派[93] 公司治理 - 本公司於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內一直遵守企業管治守則[94] - 本公司董事已遵守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95][96] 其他 - 董事会不建议
常茂生物(00954)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8 16:31
财务表现 - 收入为2.9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2.5%[1]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利润为4.16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89.8%[1] - 毛利为4.1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54.5%[3] - 经营利润为8.72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82.3%[3] - 期内利润为3.92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90.4%[3] - 集团上半年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96,608,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3%[37] - 集团上半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157,0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90%[37] -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产品销售单价下降、海外需求下降导致出口销售减少、大连工厂产能和成本未达预期[38] - 常州工厂产销量较去年略有增长,毛利率水平与去年同期持平[39] - 大连工厂一期順酐于2022年第四季度投产,产销量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高[39]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银行贷款总额为4.14亿人民币,同比增加18.3%[4,5] - 应付股息为4.08亿人民币[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0亿人民币,同比增加67.0%[7] - 集团银行贷款总额为人民币413,643,000元,其中有抵押贷款为人民币168,887,000元[19][32][33] - 集团现金及银行結餘為人民幣101,739,000元[16] - 資本承擔主要用於大連和常州新項目建設[59] - 銀行貸款增加乃由於本集團在中國大連市興建新工廠的資金需求所致[61] 投资与资本开支 - 在建工程增加6.65亿人民币,增幅26.6%[4] - 公司上半年資本性支出為0.84億元人民幣[27] - 大連廠房項目建設,未來作為公司化工產品主要生產基地[44] - 常州廠房轉型升級,進行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46] - 加速轉型升級,推動大連新基地建設[47] - 本集團正在大連市興建新廠房,除此之外並無重大投資或資本資產計劃[65] 政府补助与融资成本 - 公司獲得政府補貼0.50億元人民幣[21] - 公司融資成本淨額為0.27億元人民幣[22] 税务与利润分配 - 董事會不建議派發中期股息[1] - 公司不派發中期股息[26] - 公司適用的加權平均所得稅率為34.7%[24] - 本公司已制定一項員工激勵計劃,根據該計劃,若達到目標利潤人民幣40,000,000元,則董事、總經理及其他僱員將有權獲得相應的花紅[62]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並無上述以利潤為基礎的激勵花紅[63] 业务拓展与创新 - 集團持續推進各工廠安全和環保提升,積極開展綠色工廠等申報工作[40] - 集團科研項目穩步推進,覆蓋新產品研發及現有產品工藝改進[41] - 集團藥用輔料及原料藥產品銷售同比保持增長[42] - 加快技術創新,培育新產品並推動現有產品鏈更新升級[48] - 提升安全環保水平,打造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49] - 注重市場開拓,開發終端高端客戶並提升國際知名度[50]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公司已發行股份包括183,700,000股H股、2,500,000股內資股和343,500,000股外資股[85] - 香港新生為135,000,000股外資股的註冊持有人兼實益擁有人[77] - 香港生化高科為67,500,000股外資股的註冊持有人兼實益擁有人[77] - 早務有限公司為66,000,000股外資股的註冊持有人兼實益擁有人[77] - 林茂女士通過配偶權益、所控制法團權益及實益擁有人合計持有66,000,000股外資股和2,620,000股H股[77,78] - 香港科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為62,500,000股外資股的註冊持有人兼實益擁有人[77,79,80,81] - 上海科技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和上海科技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計持有62,500,000股外資股[79,80,81] - 公司H股於2002年6月28日在創業板上市,後於2013年6月28日轉至港交所主板上市[88] - 公司的內資股和外資股發行給發起人,外資股可轉換為H股[86,87] - 本公司的中國法律顧問表示,在制定新法律或法規之前,外資股持有人應享有與內資股持有人相同的權利和義務[1] - 外資股持有人可以外幣收取股息和清算剩餘資產分配[1] - 內資股和外資股持有人之間的爭議可以通過仲裁或法院解決[1] - 待獲得監管機構和港交所批准後,外資股可以轉換為境外上市外資股[1] - 本公司在報告期內一直遵守上市規則的企業管治守則[2] - 本公司已採用上市規則附錄十的標準守則作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操守守則[3] - 本公司在報告期內不知悉有董事違反標準守則的情況[3] 人力资源 - 於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合共僱用574名僱員,較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增加95名[62]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員工成本總額約為人民幣46,082,000元,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幣3,695,000元[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