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康生物科技集团(00690)

搜索文档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0069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19:21
ACCELERATED GROWTH INTERNATIONAL EXECUTION 我們建立一個名為AGILE的五年計劃,所謂AGILE就是:「促進增長,國際視野」。 根基穩固建構未來 追求卓越營運乃聯康的重中之重。我們將繼續致力改善並發展本公司現有基建,讓 穩固的根基為我們帶來強勁增長前景。 使命 聯康生物科技集團專注於為全中國病患者帶來創新和高素質的醫療保健方案,並且 負責任地經營,為我們的股東帶來持續增長的價值。 願景 聯康生物科技集團銳意成為全球領先的生物製藥公司,專注於透過創新及開展戰略 合作滿足中國醫療保健市場的需求。 致力成為全球醫藥公司為中國患者引進優質醫療道路上的首選伙伴。 目錄 2 公司簡介 4 主要財務摘要 7 主席報告 12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33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簡介 37 企業管治報告 53 董事會報告 73 獨立核數師報告 78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79 綜合財務狀況表 81 綜合權益變動表 82 綜合現金流量表 84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165 五年財務摘要 166 公司資料 聯康致力 透過創新療程 改善患者的 生活質素 聯康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2 我們對質量的承諾 聯 ...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0069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22: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按年增长14.1%至约5.53亿港元,年内溢利按年飙升16.8%至约8280万港元[3] - 年内,一般及行政开支占收益百分比由9.8%降至9.2%[4] - 2024年毛利率为83.4%,较2023年的81.0%有所提升[5] - 2024年研发成本占收益比为9.5%,高于2023年的7.3%[5]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30.50%,较2023年的16.19%有所上升[5] - 2024年公司收入按年增长14.1%,达到约5.53亿港元,年内溢利按年飙升16.8%至约8280万港元[12] - 2024年销售成本维持在约9190万港元,毛利约4.611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17.4%,毛利率按年上升2.4个百分点至83.4%[45]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占收益的9.2%,低于2023年的9.8%;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收益百分比从2023年的49.8%降至47.3%[45] - 2024年研发成本按年增长47%至约5230万港元[45] - 2024年公司实现约8280万港元的破纪录溢利,按年显著增长16.8%,每股盈利约达1.35港仙,按年增长21.4%[46] - 集团年内收益约55300万港元,按年增长14.1%[54] - 生物药品销售额约30340万港元,较去年大幅增长33.7%,占年内销售总额的54.9%[55] - 化学药品收益约2496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3.2%[56] - 年内毛利约为4611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17.4%,毛利率由81.0%增至83.4%[57] - 年内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2616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8.4%,销售费用占收益百分比由49.8%略降至47.3%[58] - 2024年研发费用约为523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3560万港元增加47%[59]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507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4740万港元增加7.0%,开支占收益的百分比为9.2%,去年为9.8%[60] - 2024年其他收益约为890万港元,较去年约1360万港元减少34.9%[61] - 2024年集团溢利从2023年的约7090万港元飙升至约8280万港元,显著增长16.8%[6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存款、银行结余及现金约6500.9万港元,结构性短期银行存款约1.04884亿港元[7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5.1755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4.09992亿港元),流动资产约3.1877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2.38096亿港元)[7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为1.2349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1.1479亿港元),流动负债总额与总资产比率为23.9%(2023年12月31日:28%)[7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土地使用权、楼宇及商标及认证合计账面金额约为156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740万港元)质押予银行[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552,980千港元,2023年为484,718千港元[111] - 2024年销售成本为91,912千港元,2023年为91,900千港元[111] - 2024年毛利为461,068千港元,2023年为392,818千港元[111] - 2024年其他收益为8,885千港元,2023年为13,644千港元[111]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91,170千港元,2023年为75,900千港元[111] - 2024年年度溢利为82,774千港元,2023年为70,876千港元[111] - 2024年境外经营公司因货币换算产生的汇兑差额为10,347千港元,2023年为 - 3,281千港元[111] - 2024年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93,121千港元,2023年为67,595千港元[111]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35港仙,2023年为1.11港仙[111]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98,773千港元,2023年为171,896千港元[112]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318,779千港元,2023年为238,096千港元[112]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123,496千港元,2023年为114,790千港元[112]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95,283千港元,2023年为123,306千港元[112]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394,056千港元,2023年为295,202千港元[112]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68,411千港元,2023年为38,028千港元[113]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325,645千港元,2023年为257,174千港元[113] - 2024年12月31日股本为59,712千港元,2023年为63,648千港元[113] - 2024年12月31日储备为265,933千港元,2023年为193,526千港元[113] - 2024年12月31日总权益为325,645千港元,2023年为257,174千港元[113] - 2024年银行存款利息为1,131千港元,2023年为1,125千港元;2024年应收贷款利息为800千港元,2023年为225千港元[127] - 2024年政府补助为2,253千港元,2023年为3,054千港元;2024年服务收入为3,104千港元,2023年为9,060千港元[127] - 2024年各项其他收益综合为8,885千港元,2023年为13,644千港元[127] - 2024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薪资及其他福利等)为129,655千港元,2023年为101,050千港元[129]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为4,383千港元,2023年为822千港元;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2,058千港元,2023年为11,281千港元[129] - 2024年研发开支为54,694千港元,2023年为51,950千港元;2024年无形资产资本化金额为2,413千港元,2023年为16,374千港元[129] - 2024年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91,912千港元,2023年为91,900千港元[129] - 2024年企业所得税开支为3955千港元,2023年为5710千港元[130] - 2024年未汇出盈利的预扣税为2741千港元,2023年为2331千港元[130] - 2024年递延税项为1700千港元,2023年为 - 3017千港元[130] - 2024年企业所得税中包含预扣税约274.1万港元,2023年约233.1万港元[13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82774千港元,2023年为70876千港元[134]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140106千股,2023年为6364768千股[134]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35港仙,2023年为1.11港仙[134]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与客户合约的应收贸易账款分别为5479.3万港元和3534万港元[136]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项包括应收一名关连方款项97.2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90万元),2023年为99.3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90万元)[137] - 2024年和2023年,应付贸易账款分别为1523.1万港元和931.3万港元[139]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应付款项分别为1063.8万港元和1521.7万港元[139] - 2024年和2023年,应计费用分别为2279.8万港元和3879.6万港元[139] - 法定股本方面,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2月31日,股份数目均为5000亿股,金额为500万港元[141]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月1日股份数目为63.64768147亿股,金额为6364.8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股份数目为59.71228147亿股,金额为5971.2万港元[1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支付2483.3万港元回购3.0754亿股普通股并全部注销[1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支付516.7万港元回购8600万股普通股,该部分股份于2024年全部注销[142] - 购买货物的平均信贷期2024年和2023年均为120日[140]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从公司股份溢价账中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277港仙,2023年无[3] - 董事会建议从公司股份溢价账中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277港仙,且批准不低于本年净利20%的股息派发政策[13] - 董事会建议从公司股份溢价账中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277港仙(2023年:无)[80] - 公司从股份溢价账中派发末期股息须待2025年5月26日股东周年大会批准等条件达成[81] - 若条件达成,预计末期股息将于2025年6月13日或前后以现金方式派付[82] - 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277港仙[105]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为每股0.277港仙,2023年无[135] 博固泰®业务数据 - 博固泰®于2024年3月上市,销售额达6290万港元[3] - 2024年4月推出的药品博固泰®,前十个月创造超过6290万港元销售额[11] - 博固泰®自获批上市后,临床应用从5个医疗科室增长至13个,88%的销售来自骨科、骨质疏松及脊椎科,9%来自风湿病科、内分泌科及老年病科[14] - 博固泰®自2024年初上市以来,患者留存率超过70%[15] - 2024年公司为提升博固泰®市场认可度,举办近750场学术会议及活动[15] - 公司正推进博固泰®临床研究,准备向美国FDA申请批准,预计2027年在美国上市[16] - 公司已在菲律宾提交博固泰®药品申请[16] - 博固泰®实现销售额6290万港元,超过初始预期,销售团队实现约70%的患者留存率[52] - 第二代Uni - PTH博固泰®于2024年1月获批上市并开始销售[24] 新产品推出与获批 - 2024年12月,集团推出自主研发医美产品肌颜态®,重组胶原蛋白敷料获二类医疗器械批准[4] - 2024年1月,药监局受理地夸磷索钠滴眼液上市申请[4] - 2024年12月公司自主研发的医美产品肌颜态®成功推出[11] - 2024年12月公司获得重组胶原蛋白敷料批准,推出医美产品肌颜态®[17] - 首款微生态护肤产品预计将于2026年推出[36] - 公司已完成首个美容多肽产品芋螺肽的初步开发,预期2025年推出[35] - 2024年底推出肌颜态®,集团计划利用相关专业知识提供全面皮肤护理解决方案[67] 研发进展 - 年内,集团完成硫酸艾沙康唑胶囊药物研究及生物等效性预研究,正式试验将于2025年启动[4] - 第三代微针型Uni - PTH正在开发中[25] - 公司正在开发用于伤口愈合的外用温敏凝胶,已完成配方研究并进行初步疗效试验[26][27] - UB102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眼病的候选药物,对靶点有更高亲和力,有望延长治疗间隔[28] - 2024年5月公司与大湾生物及TigerMed P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0069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0 17: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273,615千港元,较2023年的249,933千港元增长9.5%[4][5]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230,588千港元,较2023年的198,854千港元增长16.0%,毛利率为84.3%,2023年为79.6%[4][5]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71,543千港元,较2023年的43,395千港元增长64.9%[4][5] - 2024年上半年息税摊销前利润为82,734千港元,2023年为51,564千港元[4] - 2024年6月30日现金比率为1.30倍,2023年为1.13倍;流动比率为2.50倍,2023年为2.07倍[4] - 2024年应付贸易款项周转日数为45日,2023年为29日;应收贸易款项周转日数为29日,2023年为30日;存货周转日数为162日,2023年为142日[4] - 2024年6月30日负债股权比率为55.8%,2023年为59.4%;总资产周转率为56.2%,2023年为118.2%[4]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包括资本化部分)为23,312千港元,较2023年的23,025千港元略有增加,占收益比例为8.5%,2023年为9.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按年增长9.5%,达约273.6百万港元,溢利按年激增71.0%,达约67.4百万港元[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约2.736亿港元,按年增长9.5%;销售成本由2023年约5110万港元减15.8%至2024年上半年约4300万港元;毛利约2.306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16.0%,毛利率按年增加4.7个百分点至84.3%;实现溢利约6740万港元,按年增长71.0%;每股盈利约1.09港仙,按年增长75.8%[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2.736亿港元,按年增长9.5%[40] - 期内生物药品销售额约1.2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2%,占销售总额47.1%[41] - 期内化药药品收益约1.44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8%[42] - 期内毛利约2.306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长16.0%,毛利率由79.6%增至84.3%[43] - 期内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17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7.3%,销售开支占收益百分比由50.5%减至42.8%[44]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约209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77.9%[45] - 期内一般及行政开支约237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略微增加0.9%,占收益的9.4%[46] - 期内其他收益约5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7%[47] - 期内溢利由2023年上半年约3940万港元升至约6740万港元,显著增长71.0%[48]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2.49933亿港元,较2023年的2.73615亿港元下降8.65%;毛利为1.98854亿港元,较2023年的2.30588亿港元下降13.76%[7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4382.2万港元,较2023年的7180.8万港元下降38.97%;期内溢利为3940.1万港元,较2023年的6738.2万港元下降41.52%[7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为207万港元,较2023年的938.8万港元下降77.95%;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6531.2万港元,较2023年的3001.3万港元增长117.61%[71] - 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1.09港仙,较2023年的0.62港仙增长75.81%[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9073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1896亿港元增长10.96%;流动资产为2.9635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8096亿港元增长24.46%[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1831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479亿港元增长3.07%;流动资产净值为1.7803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3306亿港元增长44.39%[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5611.7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02.8万港元增长47.57%;资产净值为3.1265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57174亿港元增长21.57%[7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406.2万港元,较2023年的3036万港元增长78.07%;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为3580万港元,较2023年的1972.1万港元增长81.53%[77]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净现金为2532.9万港元,较2023年的43万港元增长5790.47%;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为4359.1万港元,较2023年的1128.2万港元增长286.38%[77]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为2,070千港元,溢利为67,382千港元,全面收入总额为65,312千港元[80] - 2024年股本削减为9,833千港元[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化学药品外部销售为144,632千港元,生物药品为128,983千港元,综合为273,615千港元[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化学药品分部溢利为79,634千港元,生物药品为14,119千港元,在研产品亏损为19,592千港元,综合为74,161千港元[9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71,543千港元[9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化学药品外部销售为131,764千港元,生物药品为118,169千港元,综合为249,933千港元[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化学药品分部溢利为30,678千港元,生物药品为18,827千港元,在研产品亏损为6,570千港元,综合为42,935千港元[96] - 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2199千港元,2023年为418千港元[100] - 2024年上半年已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43027千港元,2023年为51079千港元[100] - 2024年上半年薪酬、工资及其他福利53892千港元,2023年为40990千港元[10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4161千港元,2023年为3994千港元[103]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67382千港元,2023年为39401千港元[104]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163588千股,2023年为6364768千股[106] - 2024年上半年收购厂房及机器项目成本4818000港元,2023年为6121000港元[109] - 2024年上半年出售厂房及机器项目账面净值681000港元,产生出售亏损568000港元;2023年账面净值498000港元,出售亏损359000港元[109]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中土地使用权账面净值6633千港元,租赁物业7650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6822千港元和10012千港元[112] - 2024年6月30日无形资产中技术知识2457千港元,已资本化开发成本3673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36586千港元和39251千港元[154][155][160][161]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47,33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832千港元有所增加;扣除亏损拨备后为42,87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340千港元[169][170]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11,935千港元,高于2023年的9,313千港元;其他应付款项26,845千港元,2023年为15,217千港元;应付费用18,343千港元,2023年为38,796千港元[171] - 法定股份数目于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6月30日皆为500,000,000,000股,金额为5,0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于2024年6月30日为6,163,588,147股,金额61,63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有股本削减[173] - 2024年6月30日根据购股计划已授出及尚未行使购股涉及股份563,055,000股,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占已发行普通股9.14%,2023年12月31日为8.85%[174] - 2024年6月30日0至90日应收贸易账款40,66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925千港元增加[170] - 2024年6月30日0至30日应付贸易账款8,385千港元,高于2023年的7,536千港元[172] - 购买货物平均信贷期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皆为120日[172] - 2024年6月30日应收票据15,419千港元,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17,878千港元[169] - 2024年6月30日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后为13,68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947千港元[169] - 购股期权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18港元[1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计563,055千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18港元[180] - 2024年6月30日未经审核的资本开支中,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为7,781千港元,研发活动为1,988千港元,总计9,769千港元;2023年经审核的资本开支中,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6,313千港元,购买无形资产为579千港元,研发活动为176千港元,总计17,068千港元[18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旗舰产品金因肽2024年上半年产生收益约9130万港元,按年减少4.8%[33] - 金因舒2024年上半年收益由约2230万港元减至约1890万港元,按年减少15.4%[34] - 匹纳普2024年上半年收益增长12.8%,由约1.248亿港元升至约1.409亿港元[35] - 博舒泰2024年上半年收益由约690万港元下降至约380万港元,减少45.7%[37] - 博固泰2024年3月推出,四个月内销售额达1880万港元,销售团队患者复购率超65%[38] 药品研发与上市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面向市场推出五种药品,即金因肽*、金因舒*、匹納普*、博舒泰*及博固泰*[7] - 2024年1月药监局批准博固泰上市,其为国内首款一次性预充笔式特立帕肽注射液品种[9] - 地夸磷索钠滴眼液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获上市批准[11] - 第二代Uni - PTH(博固泰)为中国首款一次性注射笔,2024年1月获批上市并于上半年开始销售[15] - 第三代口服型Uni - PTH研发正收集数据筹备中,微针型Uni - PTH正在开发[15] - 公司为博固泰第四次临床研究及真实世界研究做准备,还准备为其申请美国FDA批准[10] - 公司目标于2024年底前完成金因肽新外用热敏凝胶配方研究及工艺开发,2026年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16] - 地夸磷索纳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正在审查简约新药申请[27] - 硫酸艾沙康唑胶囊治疗真菌感染正在进行药物研究[27] - 硫酸艾沙康唑胶囊预计2027年上半年正式上市[31] - 2023年公司眼科销售队伍增加一倍,2024年1月地夸磷素钠滴眼液上市申请被药监局受理,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获批上市[30] 业务合作与市场推广 - 公司与重庆民济合作的胶原蛋白二类医疗器械产品计划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0069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9:40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按年增长9.5%至约2.736亿港元,毛利率改善4.7个百分点至84.3%][1] - [期内,集团利润创新高,达到约6740万港元,按年剧增71.0%][1]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2331.2万港元,占收益比例为8.5%,较2023年的9.2%有所下降][2] - [2024年上半年销售上市生物及化学药品的经营溢利为8721.3万港元,较2023年增长59.5%][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按年增长9.5%,达到约2.736亿港元,期内溢利按年激增71.0%,达到约6740万港元][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约27360万港元,按年增长9.5%,主要因匹纳普®销售增长及新推出产品博固泰®][27][34]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约430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15.8%,因优化供应链及降低API采购成本][2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约23060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16.0%,毛利率增至84.3%][27][3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溢利约6740万港元,按年增长71.0%,每股盈利达约1.09港仙,按年增长75.8%][27] - [旗舰产品金因肽®收益约9130万港元,按年减少4.8%,因公立医院采购策略更谨慎][28] - [金因舒®收益约1890万港元,按年减少15.4%,公司正准备将其纳入医保覆盖范围][29] - [匹纳普®收益约14090万港元,增长12.8%,因成功重新入选集中采购,预计获新院内销售][30] - [博舒泰®收益约380万港元,减少45.7%,因公司启动库存清理程序并缩减销售工作][31] - [新推出产品博固泰®四个月内销售额达1880万港元,患者复购率超65%][32]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约209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1170万港元增加77.9%,已启动多个研发项目][39] - [2024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237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略增0.9%,该项开支占收益的9.4%,去年同期占8.7%][4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约为55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7%,主要因非经营性项目收益减少,CMO业务适度增长][4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约6740万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显著增长71.0%,受新药上市等因素驱动][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7361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49933亿港元增长9.47%][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2.30588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98854亿港元增长15.96%][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溢利为7180.8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382.2万港元增长63.86%][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6738.2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940.1万港元增长71.02%][6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入总额为65,312千港元,股本削减9,833千港元][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益为2.7361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49933亿港元增长9.47%;综合溢利为7416.1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293.5万港元增长72.73%][74] - [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2.089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74亿港元增长77.94%][75] - [2024年上半年雇员成本为6428.1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838.6万港元增长32.85%][76]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416.1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99.4万港元增长4.18%][7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109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0.0062港元增长75.81%][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以481.8万港元收购厂房及机器项目,较2023年同期的612.1万港元减少21.29%][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出售账面价值为68.1万港元的厂房及机器项目,产生出售亏损56.8万港元,2023年同期出售亏损为35.9万港元][80] - [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为219.9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1.8万港元增长426.08%][75] 产品销售与市场情况 - [匹纳普®集中采购成功续签,来自医院的收益大幅增长,匹纳普®销售按年增长12.8%][1] - [2024年3月推出的博固泰®,在四个月内实现销售额1880万港元][1] - [公司已面向市场推出五种药品,分别为金因肽®、金因舒®、匹纳普®、博舒泰®及博固泰®][5] - [2024年1月博固泰®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款一次性预充笔式特立帕肽注射液国产品种,生产线每小时可生产多达1.1万支预充注射器][7] - [博固泰®于2024年上半年开始销售,患者复购率超过65%,公司举办近400场学术会议及活动,公益活动惠及超2000人][7] - [公司推出首个高级护肤产品Skbrella™ FN,预计2024年下半年开始贡献销售额][1] - [公司推出高级护肤产品Skbrella™ FN,预计下半年开始贡献销售额][33] - [全球抗真菌药物市场预计未来五年内录得约8%的复合年增长率,2028年前市场规模超200亿美元][26] - [2021年10月到2022年9月,硫酸艾沙康唑胶囊全球销售额达3.63亿美元,按年增长19%,2023年全国医院销售额超1470万元人民币,按年增长166.56%,该产品已纳入国家医保,预计2027年上半年正式上市][26] - [中国医药领域预计在2024 - 2023年间以7.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医美市场预计在2024 - 2027年间保持10% - 15%的复合年增长率][43] - [预计未来2 - 3年内,医美分部年收入将超人民币3000万元,涵盖多类产品][45] 研发进展 - [2024年1月,地夸磷索钠滴眼液的上市申请被中国药监局受理][1] - [硫酸艾沙康唑胶囊的药学研究已完成,公司正准备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前的准备工作][1] - [公司正为博固泰®进行第四次临床研究及真实世界研究,准备申请美国FDA批准][8] - [2024年1月药监局受理地夸磷索钠滴眼液上市申请,中国干眼症患者超3.6亿,该市场预计到2030年超42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8.4%][9] - [地夸磷索钠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获批上市,将补充现有眼科药物产品组合][9] - [公司专注研发内分泌、眼科及皮肤科领域创新及获专利产品,旗下多种产品处于不同研发阶段][10] - [公司有多款获专利生物药品,涉及代谢类、眼科、伤口愈合等领域][11] - [第二代Uni - PTH(博固泰®)于2024年1月获批上市,上半年开始销售,第三代口服型正在收集数据筹备,微针型正在开发中][13] - [公司目标于2024年底前完成表皮生长因子新外用热敏凝胶的配方研究及工艺开发,2026年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14] - [2017年中国湿性黄斑病变患病数为340万例,预计2030年达到480万例,公司认为治疗该疾病商业需求大][15] - [公司正在开发新型口服降血糖药物UB105,其潜在原料药成本低,有竞争优势][16] - [今年5月公司与大湾生物及泰格医药旗下Pebble Accelerator合作开发创新减重药物,推进新靶向抗体药物临床试验及上市进程][17] - [公司在护肤品方面,胶原蛋白已完成产品发现、开发和配方并上市,美容肽、微生态护肤、干细胞外泌体完成产品发现和开发][18] - [公司新实验室在研护肤新原料包括胶原蛋白、美容肽、微生态护肤品及干细胞外泌体产品,正利用多方资源将其商品化][19] - [公司已完成首个用于抗皱的美容肽产品芋螺肽的初步开发,即将开始功能验证][21] - [公司应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的微生态护肤品项目与香港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合作顺利,预计2025年开始成果转化][23] - [公司干细胞外泌体产品项目获香港科学园研究基金支持,将结合纤连蛋白与外泌体技术开发医疗器械类产品][24] - [2023年公司眼科销售队伍增加一倍,整合线上电商平台,在东莞成立新生产工厂,提高地夸磷索钠滴眼液生产能力,该产品上市申请于2024年1月被药监局受理,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获批上市][25] 公司运营与合作 - [期内,一般及行政开支占收益的百分比由9.4%减少至8.7%][1] - [公司在京东设立金因肽®旗舰店,并与超200个线上分销商建立合作关系][47] - [公司与互联网医院合作,提供全面服务周期,同时强化线下渠道合作][48] - [广东东莞新工厂有4300平方英呎的GMP标准生产大楼及两个1300平方英呎的GMP标准仓库][49] - [采用新工艺、新设施的EGF原液6月底完成批量放大试生产,正式生产计划于2024年9月开始][49] - [新工厂每年可生产高达1900万件标志性产品,年产值超10亿元人民币][49] - [BFS包装研究及备案预计2025年前完成,2026年将推出相关产品][49] - [2024年7月初,公司与重庆民济达成战略合作,获得两款产品独家代销权][50] - [公司可在未来24个月内通过潜在投资或收购加深与重庆民济的合作][50]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存款等约为1.53964亿港元,总资产约为4.87086亿港元][51] - [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与总资产比率为35.8%,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3%有所下降][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质押资产账面金额约为163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740万港元有所下降][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90,73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1,896千港元有所增加][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96,35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8,096千港元有所增加][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18,31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4,790千港元有所增加][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56,11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028千港元有所增加][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12,65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57,174千港元有所增加][62] - [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16,834千港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14,283千港元][82]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11,220千港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9,201千港元][83] - [无形资产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39,251千港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39,193千港元][84] - [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66,165千港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71,979千港元][86] - [2024年6月30日,0至90日账龄的应收贸易账款为40,662千港元,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30,925千港元][87] - [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63,326千港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57,123千港元][88] - [土地使用权账面净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6,822千港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6,633千港元][82] - [租赁物业账面净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012千港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7,650千港元][82] - [一年内到期的租赁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4,230千港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2,688千港元][83] - [超过一年及以上的租赁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6,990千港元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6,513千港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审核的应收账款总计11,935千港元,2023年为9,313千港元][89] - [公司购买货物的平均信贷期为120日,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89] 股本与股息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回购8600万股,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回购1.1518亿股,共2.0118亿股于2024年2月7日注销][56] - [董事会不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0069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3 16:44
财务表现 - 收益達到484,718千港元,同比增長10.1%[12] - 毛利率達到81.0%,較上年提升4.9個百分點[14] - 研發費用占收益比例為7.3%,較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14] - 除稅前溢利(不包括資產減值)達到75,900千港元,同比增長75.3%[12] - 經調整EBITDA達到99,445千港元,同比增長50.4%[12] - 現金比率為1.13倍,流動比率為2.07倍,財務狀況良好[12] - 二零二三年的收入及利潤均創歷史新高[20] - 二零二三年收益創新高,達到約484.7百萬港元,按年增長10.1%[34] - 二零二三年盈利達到約70.9百萬港元,按年大幅增長84.04%[35] - 公司實施嚴格的成本控制措施,提高了盈利能力[35] - 收益創新高,達到約484.7百萬港元,按年增長10.1%[71] - 毛利約為392.8百萬港元,較二零二二年的約334.9百萬港元增加17.3%,毛利率按年提高4.9個百分點至81.0%[72] - 利潤創新高,達到約70.9百萬港元,按年大幅增加84.04%[73] 產品研發 - 新產品GLP-1和Uni-PTH進入臨床試驗和獲得註冊證書[10] - 博固泰®獲藥監局批准,開闢骨質疏鬆症市場新領域[20] - Skbrella™ FN開啓護膚創新新紀元[20] - 地夸磷索鈉滴眼液憑藉創新的吹瓶 — 灌裝 — 封口(BFS)技術及單一包裝,為幹眼症患者提供了改善及便捷的解決方案[21] - 公司開發了合成生物學技術平台和水凝膠技術平台,以提高生產性能和藥物療效[23,24] - 博固泰®新药申請獲藥監局批准,準備進入骨質疏松症市場[36] - 博固泰®具有與進口產品相當甚至更優越的療效和安全性,為患者提供更優惠的價格[37] - 博固泰®採用創新設計,具有極高的劑量準確性和注射便捷性,大幅改善了患者用藥體驗和依從性[38] - Skbrella™ FN是一種創新的高活性人重組纖連蛋白產品,具有廣泛的皮膚修復和保濕功效[42] - Uni-PTH和Uni-GLP-1產品在骨質疏鬆、糖尿病和肥胖症等領域展現出良好的臨床前和臨床試驗結果[49,51] - 與多所大學合作開展肥胖指征及口服GLP-1配方產品研發,發現該藥以低於利拉魯肽數倍劑量實現了同等減肥效果[52] - 開發的口服GLP-1突破GLP-1RA口服給藥的技術障礙,生物有效性超過海外已發現的上市口服GLP-1產品索馬魯肽兩倍[52] - UB102對其靶點VEGF-A和Ang2具有顯著更高的親和力,有望轉化為顯著的療效和延長的治療間隔[55,56] - 公司新實驗室正在研發的護膚新原料包括纖連蛋白、美容肽、膠原蛋白等,具有安全、功效卓越及用途廣泛的特點[60,61,63,64] - 公司的Skbrella™ FN纖連蛋白產品已被證明與天然纖維連接蛋白一樣有效,並具有嚴格的工藝流程和關鍵技術優勢[61,62] - 公司正在開發用於抗皺、抗衰老、美白及抗過敏的美容肽產品,並即將開始功能驗證[63] - 公司正在探索不同類型的膠原蛋白在護膚品中的應用可能性[64] 產品銷售 - 金因肽®產生的收益約為186.0百萬港元,按年增加9.8%[74][75] - 金因舒®的收益由約38.4百萬港元增至約41.3百萬港元,增幅達7.6%[78] - 匹納普®的收益由約215.1百萬港元升至約247.4百萬港元,增長15.0%[79] - 博舒泰®的收益由約17.4百萬港元下降至約10.4百萬港元,減少40.2%[80] - 獲專利生物藥品銷售額約226.9百萬港元,較去年增長9.2%[82] - 化學藥品取得收益約257.9百萬港元,較去年增加10.9%[83] - 博固泰®獲批上市,將於2024年第一季度發貨[95] - 地夸磷索鈉滴眼液申請獲受理,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獲批[98] - Skbrella™ FN正處於配方優化和包裝設計階段,計劃2024年推出[102] - EGF產品產能提升,每批產能增加一倍[105] - 正在準備補充材料,以便在2024年4月之前向藥監局提交,旨在將產能擴大四倍[106] - 通過進入電子商務領域,多元化銷售渠道,提高客戶參與度,實現長期規模經濟[107] 企業管治 - 公司一直致力維持及改善企業管治的質素,以確保維持更透明的管治和維護整體股東的利益[150] - 公司董事會由七名成員組成,包括三名執行董事、一名非執行董事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153] - 董事會認為各獨立非執行董事均為獨立人士,符合上市規則的獨立性準則[158] - 全體董事均定期獲知最新企業管治及監管資料,可尋求獨立專業意見以履行職責[159] - 全體董事均參與持續專業發展活動,包括閱讀相關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0069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2:34
财务表现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益达到约484.7百万港元,按年增长10.1%[1] - 年内盈利达到约70.9百万港元,按年大幅增长84.04%[1] - 公司的收益在2023年达到约484.7百万港元,按年增长10.1%[48] - 公司的毛利约为392.8百万港元,毛利率提高至81.0%[50] - 公司的利润在2023年达到约70.9百万港元,按年增加84.04%[51] - 本集团化学药品业务收入增长10.9%,达到257.9百万港元[60] - 公司的核数师为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核数师报告[91] - 公司遵守了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企业治理规定[92] - 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C3所載之上市发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之標準守則[93] - 公司在回顧年度至本公佈日期止維持上市規則所規定之足夠公眾持股量[94] 产品销售 - 匹纳普®和金因肽®的销售表现分别增长15.0%和9.54%[1] - 博固泰®的新药上市申请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3] - 本集团成功推出Skbrella™ FN,进入高级护肤原料市场[4] - Skbrella™ FN是一种小分子、高活性的人重组纤维连接蛋白,具有快速修复、舒缓的抗炎特性和有效保湿,适用于各种皮肤护理需求[18] - Skbrella™ FN的开发旨在提高護膚標準,计划于2024年正式推出自有医疗美容品牌,同时探索多样化商业化机会[19] - 博固泰®是联康生物推出的一次性预充笔式特立帕肽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和缓解骨痛,具有提高骨品质和密度降低骨折风险的潜力[15] - 博固泰®采用与瑞士自我护理领导者Ypsomed合作开发的创新设计,无需额外购买注射笔和重新组装,具有高剂量准确性和注射便捷性[16] - 联康生物加强了销售队伍,进行广泛的售前学术推广,对北京的预充无菌注射剂生产线进行重大投资,确保博固泰®的长期供应[17] 新产品研发 - UB101项目致力于治疗濕性老年黄斑病变,研发新技术突破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的局限[31] - UB102为治疗眼部疾病的候选药物,具有双靶向优势,有望带来显著疗效和延长治疗间隔[32] - Faricimab分子通过中和Ang-2和VEGF-A起作用,注射间隔3至4个月,UB102有望进一步增强优势[33] - 中国濕性黄斑病变患病率预计持续增长,本集团认为治疗需求巨大[34] - 表皮因子—纳米纤维傷口敷料具有理想的傷口愈合特徵,全球傷口敷料市場规模预计持续增长[35] 产品创新 - 合成生物学在醫療美容领域具有潜力,本集团研发的護膚新原料包括纖連蛋白、美容肽、膠原蛋白等[37] - 美容肽产品专注于抗皱、抗衰老、美白及抗过敏[40] - 膠原蛋白产品可用于保湿、维持皮肤屏障及抗衰老[41] - 微生态护肤品源自益生菌发酵,平衡皮肤菌群,修复皮肤屏障[42] - 外泌体促进皮肤再生、胶原蛋白合成并有助减少疤痕形成[43] - 地夸磷索鈉滴眼液是治疗干眼病的药物,具有刺激淚液和粘蛋白分泌的新机制[44]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0069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0 16: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按年大幅增长27.8%至约249.9百万港元,期内溢利按年激增169.2%至约39.4百万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销售上市的生物及化学药品收益为249,933千港元,2022年为195,578千港元,变动27.8%[26]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98,854千港元,2022年为144,507千港元,变动37.6%[26]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26,247)千港元,2022年为(84,989)千港元,变动48.5%[26] - 2023年上半年研发成本为(11,740)千港元,2022年为(24,316)千港元,变动 -51.7%[26]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427)千港元,2022年为(168)千港元,变动154.2%[26]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3,395千港元,2022年为15,289千港元,变动183.8%[26] - 期内销售成本约为5110万港元,与可比期间相同;毛利约为1.989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37.6%;毛利率按年增加5.7个百分点至79.6%[85]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仅占期内收益的9.4%,去年同期为12.1%;销售及分销开支由去年同期的43.5%增至占收益的50.5%;研发开支按年下降51.7%至约1170万港元[85] - 期内息税摊销前利润为516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760万港元;其他收入按年增加18.8%至约670万港元;溢利约3940万港元,按年剧增169.2%;每股基本盈利约0.62港仙,增长169.6%[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约24.99亿港元的收益,按年大幅增长27.8%[90] - 获专利生物药品期内销售额约1.18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0.6%,占期内销售总额的47.3%[90] - 化学药品分部期内收益约1.31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5.4%[91] - 期内毛利约1.989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445亿港元增长37.6%,毛利率从73.9%增至79.6%[91]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8500万港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1.262亿港元,占收益百分比从43.5%增至50.5%[99]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约11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430万港元下跌51.9%[100] - 2023年上半年收益2.49933亿港元,2022年为1.95578亿港元[11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4382.2万港元,2022年为1545.7万港元[119]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4339.5万港元,2022年为1528.9万港元[119] - 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利0.62港仙,2022年为0.23港仙[121] - 期内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235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370万港元减少0.9%,该开支占收益的9.4%,去年同期占12.1%[123] - 期内其他收益约为6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约560万港元增加19.6%,主要由于CMO业务不断增长[124] - 期内溢利由2022年上半年的约1460万港元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约3940万港元,增长169.2%,主要因核心业务规模扩大及上市药品有机增长[12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存款、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9533.3万港元[13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约为3.1128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2.92471亿港元),流动资产约为1.9897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2.00341亿港元)[13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8041.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9025.5万港元),负债总额与总资产比率为25.8%(2022年12月31日:30.9%)[13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24,75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4,746千港元增长15.41%[16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为30,36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547千港元增长217.9%[16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为19,7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137千港元[16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所得净现金为643千港元,2022年同期所用净现金为897千港元[16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1,28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513千港元[169] - 2023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5,83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1,933千港元[16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39,401千港元[16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30,013千港元[1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租赁负债为6,11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470千港元下降18.21%[16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224,75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4,746千港元增长15.41%[167] - 2023年上半年化学药品外部销售131,764千港元,生物药品118,169千港元,综合249,933千港元;分部溢利化学药品30,678千港元,生物药品18,827千港元,在研产品亏损6,570千港元,综合42,935千港元[185] - 2022年上半年化学药品外部销售105,084千港元,生物药品90,494千港元,综合195,578千港元;分部溢利化学药品20,192千港元,生物药品20,307千港元,在研产品亏损24,316千港元,综合16,183千港元[188] - 2023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418千港元,2022年为447千港元;已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2023年为51,079千港元,2022年为51,071千港元[189]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925千港元,2022年为9,705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023年为2,399千港元,2022年为2,411千港元[189]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23,025千港元,减去无形资产资本化11,285千港元后为11,740千港元;2022年研发费用24,316千港元[189] - 2023年上半年薪酬、工资及其他福利40,990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之供款7,396千港元,总计48,386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37,054千港元、6,687千港元,总计43,833千港元[191] - 2023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3,994千港元,2022年为650千港元,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192] - 2023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6,364,768千股,2022年为6,396,892千股[197] - 2022年盈利39,401千港元[195] 各条业务线产品进展 - 2023年5月公司先进护肤原材料首款产品纤连蛋白成功上市[15] - 2022年药监局受理博固泰的上市申请,2023年5月下旬提交最后一轮文件,公司正为其下半年推出做准备[30] - 2023年上半年成功完成口服Uni - GLP - 1的配方开发,正准备对巴马猪进行正式动物研究[41] - 公司纤连蛋白产品于2023年5月成功上市[58] - 公司已完成首个用于抗皱的美容肽产品芋螺放的初步开发,并即将开始功能验证[48] - 公司与香港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的微生态护肤品合作项目于2022年10月正式启动[53] - 公司预计博固泰*(第二代Uni - PTH预充注射笔)于2023年获批上市,第三代口服型Uni - PTH研发正收集数据筹备中[63] - 公司GLP - 1产品为世界第一种全生物表达GLP - 1制剂,水针版本可与安全高效注射笔兼容[64] - 公司UB104(表皮生长因子 - 纳米纤维伤口敷料)可广泛应用于伤口愈合,尤其是慢性创面[44] - 公司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推出第五款上市及自主研发产品博固泰,2023年第四季度举行全国新闻发布会[128][130] 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期 - 全球伤口敷料市场规模预期于2028年前达240.1亿美元,2021 - 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1%[44] - 2014 - 2018年中国医疗敷料市场规模由55.2亿元增至13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3%;2019 - 2023年预计保持11.1%的复合年增长率,2023年将达234.5亿元[44] - 2022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规模约165860亿元,预计2023年扩大至17970亿元[55] - 中国美容医疗市场总支出有望超20%,2023年将超2000亿元[55] - 2017年中国湿性黄斑病变患病率为340万例,预计2022年达400万例,2030年达480万例[69] - 中国医疗市场预计2023 - 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8.8%,2027年将达268亿美元,用户渗透率从2023年的22.3%升至2027年的31.0%,预计新增4.428亿用户[103]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 - 旗舰产品金因肽期内产生收益约9590万港元,按年增加31.8%[87] - 金因舒期内收益由约1780万港元增至约2230万港元,增幅为25.7%[87] - 匹纳普期内收益由约9850万港元大幅增加26.6%至约1.247亿港元[87] - 博舒泰期内收益由约650万港元增至约710万港元,增幅为8.6%[88] - 公司成立专门营销部门涵盖所有数字化渠道,以扩大市场范围和提高产品知名度[131] - 新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投入运营,将实现以工业4.0原则为核心的生产创新[1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并无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或有关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1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340名员工,其中研发32名、生产170名、商业办事处78名、香港总部6名[114] 公司业务性质 - 公司主要从事生物科技相关业务,集中于结合去氧核糖核酸及其他科技研究、开发生物药品并商业化[200]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0069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8 19:31
财务业绩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收益按年大幅增长27.8%,达约249.9百万港元[1] - 期内,本集团录得利润约39.4百万港元,按年劇增169.2%[1] - 本集团期内收入约为249.9百万港元,按年大幅增长27.8%[45] - 本集团期内毛利约为198.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7.6%,毛利率为79.6%[46] - 本集团期内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51.6百万港元,按年增加86.2%[47] - 本集团旗舰产品金因肽®期内收益约为95.9百万港元,按年增加31.8%[48] - 本集团产品金因舒®期内收益约为22.3百万港元,增幅为25.7%[49] - 本集团自家研发的化学药品匹纳普®期内收益约为124.7百万港元,增幅为26.6%[50] - 本集团獲專利生物藥品销售额约为118.2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6%[53] - 本集团獲專利化學藥品收益约为131.8百万港元,增幅为25.4%[54]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增至126.2百万港元,占收益的50.5%[56] - 期内溢利大幅增长,达39.4百万港元,增长169.2%[60] 产品研发与上市 - 本集团成功推出首款先进护肤原材料产品纤连蛋白[2] - 本集团在北京建立了绿色多肽创新药与先进技术研究中心[3] - 本集团完成地夸磷索钠滴眼液生产工艺验证,计划在2023年下半年提交注册申请[4] - 博固泰®为国内首款使用一次性注射笔的国产PTH水针,是公司第五款上市及自主研发的药品[14] - 纤连蛋白于2023年五月成功上市,具有快速修复、舒缓抗炎及有效保湿等功效,是公司与高宝化妆品共同开发的产品[15] - 膠原蛋白预计最早于2023年底上市,两款具有抗皱及抗衰老作用的美容肽产品预计于2024年上市[16] - Uni-PTH是公司研发的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及骨痛,增加骨密度并减少骨折风险[20] - 博固泰®的第二代Uni-PTH为中国首款一次性注射笔,预计于2023年获批上市,第三代口服型Uni-PTH研发正收集数据[21] - Uni-GLP-1为世界第一种全生物表达GLP-1制剂,具有更完整稳定的生物学空间结构,有望成为中国领先产品[22] - Uni-GLP-1具有临床及成本价格优势,水针版本可与安全高效注射笔兼容,更方便使用[23] - 公司与多所大学合作开展肥胖指征及口服GLP-1配方产品研发,实现了同等减肥效果[24] - 口服GLP-1产品具有減肥和護肝作用,生物有效性超过海外已上市产品[25] - Uni-GLP-1口服配方的生物有效性优于索马鲁肽[26] - UB101项目针对濕性老年黃斑病變,通过阻止眼部异常血管增生和渗漏治疗[27] - UB102项目是针对眼部疾病的候选药物,具有双靶向抑制效果[28] - UB102具有更高的靶点亲和力,有望带来显著疗效和延长治疗时间间隔[29] - UB102有望进一步增强治疗优势,提高注射间隔时间[30] - 纖連蛋白傷口敷料具有理想的特征,有助于傷口愈合[32] - 纖連蛋白成分具有多功能,对皮肤屏障修复有效[37] - 美容肽产品线专注于抗皱、抗衰老、美白和抗过敏等功效[39] 市场前景与战略 - 随着藥品集中採購放緩,生物醫藥行業将出现边际改善[61] - 中国醫療市場预计将保持强劲增长,预计自2023年至2027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8.8%[62] - 本集团正积极推动博固泰®市场滲透的全面營銷策略[64] - 本集团正积极寻求多元化直接及第三方渠道以支持新产品推出[69] - 本集团正积极扩大生产基地以满足表皮生长因子产品的增长需求[71] 公司治理与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共有340名员工,提供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以吸引高端人才[77] - 公司一直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企业治理守则[78] - 公司已採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之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标准守则[79]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未进行任何购买、出售或购回本公司的任何上市股份[80] - 公司不建议派付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82] - 公司已審閱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计综合财务报表[83] - 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经营溢利为43,82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85]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0069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0 20:07
收益与利润 - 收益创新高,达到440,316千港元[11] - 毛利率为76.1%[12] - 集团收益约440.3百万港元,同比大幅增长约24.6%[58] - 毛利约为334.9百万港元,较上年增加20.9%,毛利率为76.1%[59] - 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65.8百万港元,上年为13.7百万港元[60] - 集团实现溢利约38.5百万港元,同比大幅增加296.6%[60] 研发与创新 - 研发费用佔收益比例為8.1%[12] - 通过建立兩個新的研究中心,提升公司的研發能力[16] - 香港研究中心致力開發眼科及皮膚科領域的尖端技術及一流產品[16] - 北京的「綠色多肽創新藥與先進技術研究中心」發展生物合成多肽藥物產業[16] - 集团在北京和香港建立了两个新的研发中心,将拓展产品线,重塑研发体系,开拓新机遇[29] - 集团正开发眼科产品的吹灌封包装技术,可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提高安全性及稳定性[21] - 集团正开发治疗骨质疏松和糖尿病的新药物,包括Uni-PTH和Uni-GLP-1[22] - 集团不断改进表皮生长因子工艺技术,优化原液生产能力,每批产能提高至原来的四倍[33] - 集团正在开发膠原蛋白、幹细胞外泌體等新產品[53,55] - 正在開發治療乾眼症的高價值仿製藥地夸磷索鈉滴眼液,與金因舒®形成互補[82] - 致力於肽類藥物口服給藥創新技術的研究,開發第三代口服型Uni-PTH及Uni-GLP-1[89] 产品管线 - 推出博固泰®,預期將於二零二三年九月前獲得產品上市批准[17] - 博舒泰®成功中選十三省聯盟採購[16] - 匹纳普®已取得近50%的可观市场份额,显著高于同业[19] - 博固泰®(特立帕肽注射液)上市申請獲得藥監局受理,為集團在骨科疾病領域的重要里程碑[34] - 博固泰®將凭借其強大的成本優勢、卓越的治療效果及便捷的給藥方法,成為集團未來的重頭產品[35] - 博舒泰®成功中標十三省聯盟採購,提供了迅速擴大醫院市場份額的機會[36] - Uni-PTH能有效治療骨質疏鬆及骨痛、增加骨密度及減少骨折風險[39][40] - 第二代Uni-PTH(博固泰®)為中國首款一次性注射筆,預計於2023年獲批上市[41] - Uni-GLP-1為世界第一種全生物表達GLP-1製劑,具有臨床及成本價格優勢[42][43][44] - UB101和UB102用於治療濕性黃斑病變,有望突破玻璃體內注射治療的局限[45][46] 业务发展 - 公司實施「四輪驅動」策略,專注於高價值仿製藥、生物創新藥、先進護膚原材料及CMO業務[16] - 集团正与高宝化妆品合作开发新护肤原材料,将于2023年推出首个产品纤连蛋白[18] - 集团将继续探索表皮生长因子产品的新配方,以实现更好的稳定性、抗菌特性及可持续性[20] - 與香港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合作開發微生態護膚品[54] - 已完成纤连蛋白、美容肽等新原料的开发[51] - 正在开发地夸磷索滴眼液仿制药,预计2023年进行中试研究[57] - 获专利生物药品收益增长0.5%,达到约207.8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的47.2%[68] - 获专利化学药品收益大幅增加58.5%,达到约232.5百万港元[69] - 通过产能优化和产品创新提升表皮生长因子产品的潜力[79,80,81] - 与高寶化妝品合作開發新的功能性護膚原材料,包括膠原蛋白、纖連蛋白等,預計將於二零二三年推出[87] - 與奧朗生物及多特生物合作研究細胞穿透蛋白替代技術(CePPA)的潛在應用[88] 企业管治 - 公司董事及高管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资本市场和并购经验[116][117][119][120][124][125] - 公司董事及高管在多家上市公司担任过高级管理职务[117][118][120] - 公司董事及高管具有会计、金融和管理咨询等专业背景[119][121][124][125] - 公司一直致力維持及改善企業管治的質素,以確保維持更透明的管治和維護整體股東的利益[132] - 公司奉行審慎管理的企業管治原則及企業責任,並應用聯交所企業管治守則[133] - 董事會負責制定目標和業務發展計劃,監督管理層執行工作,並承擔企業管治責任[136] - 獨立非執行董事可透過董事會會議及委員會工作對戰略決策、發展、表現及風險管理作出獨立判斷[138,139] - 主席與行政總裁的職責有所區分,主席負責領導和管理董事會及本集團策略,而行政總裁則負責制訂業務目標和預算以及執行本集團策略[145] - 公司採用董事會成員多元化政策,在評估董事會組成時考慮多個方面[157] - 公司採用提名政策以規範董事候選人的甄選標準和程序[159][160][161][162] 企业社会责任 - 本集團已為各生產廠商及供應商制訂業務守則,確保設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00690)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7 21:1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营业额达4.40316亿港元,按年增长24.6%[1][7][8][15] - 2022年公司盈利3851.2万港元,按年大幅增长296.6%[1][8] - 2022年毛利率为76.1%,研发费用占收益比例为8.1%[7] - 2022年流动比率为2.22倍,资产负债率为5.75%,总资产周转率为150.6%[7] - 2022年公司录得收益约44030万港元,按年大幅增长约24.6%,2021年为35340万港元[44][52] - 2022年销售成本约10540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7640万港元增长38.0%[45] - 2022年毛利约为33490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27700万港元增加20.9%,毛利率为76.1%,2021年为78.4%[45] - 2022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仅占收益的10.7%,2021年则为13.3%;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1年的52.5%降至占收益的48.0%[45] - 2022年研发开支下降28.8%至约3580万港元[45] - 2022年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6580万港元,2021年为1370万港元[46] - 2022年公司录得溢利约3850万港元,按年大幅增加296.6%,2021年亏损1960万港元[46] - 2022年毛利约为3.349亿港元,较2021年的约2.77亿港元增长20.9%,毛利率为76.1%(2021年:78.4%)[55] - 2022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2.113亿港元,较2021年的约1.857亿港元增加,占收益百分比由52.5%降至48.0% [56] - 2022年研发费用约为3580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5020万港元下跌28.8%;包含资本化部分约为5390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7.4% [57][58] - 2022年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4700万港元,较2021年的4720万港元减少0.3%,占收益的10.7%(2021年:13.3%)[59] - 2022年其他收益约为860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590万港元增加45.7% [60] - 2022年公司扭亏为盈,实现溢利3850万港元,2021年亏损1960万港元 [6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存款、结余及现金约9821.6万港元,总资产约2.92471亿港元,流动资产约2.00341亿港元,流动负债9025.5万港元[82]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与总资比率为30.9%,2021年为34.5%[82] - 2022年收益为440316千港元,较2021年的353405千港元增长约24.6%;年度溢利为38512千港元,2021年为亏损19591千港元[110]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61港仙,2021年为亏损0.31港仙[110] - 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92130千港元,2021年为65928千港元;流动资产为200341千港元,2021年为201665千港元[111]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90255千港元,2021年为92301千港元;资产净值为194746千港元,2021年为174307千港元[111][112] - 2022年综合收益440,316千港元,较2021年的353,405千港元增长24.6%[124] - 2022年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43,287千港元,2021年为亏损20,012千港元[124] - 2022年其他收益8,648千港元,较2021年的5,935千港元增长45.7%[125] - 2022年雇员成本88,710千港元,较2021年的84,548千港元增长4.9%[127] - 2022年研发开支35,781千港元,2021年为50,219千港元,同比下降28.7%[127] - 2022年所得税开支4,775千港元,2021年为抵免421千港元[128]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8,512千港元,2021年为亏损19,591千港元[132] - 2022年和2021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6,360,659千股和6,371,655千股[132] - 2022年和2021年均无支付、宣派或拟派股息[135] - 2022年应收贸易账款40,035千港元,较2021年的46,016千港元有所下降;扣除亏损拨备后为36,479千港元,2021年为44,466千港元[136] - 2022年应付贸易账款5,265千港元,与2021年的5,263千港元基本持平;其他应付款项11,591千港元,2021年为6,354千港元;应计费用27,955千港元,2021年为43,210千港元[137] - 法定股本方面,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及2022年12月31日均为5,000,000千港元,对应股份数目为500,000,000,000股[138]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1年1月1日为63,910千港元,对应股份数目6,391,008,147股;2021年因新股份奖励发行15,000,000股,金额150千港元,回购股份56,240,000股,金额562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及2022年1月1日为63,498千港元,对应股份数目6,349,768,147股;2022年因新股份奖励发行15,000,000股,金额15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3,648千港元,对应股份数目6,364,768,147股[138] - 2021年公司支付6,010,000港元回购56,240,000股每股0.01港元的普通股,每股最高价0.114港元,最低价0.10港元;2022年无回购股份情况[13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匹纳普®及博舒泰®销售额按年分别增长51.2%及292.5%[1] - 2022年金因肽®产生的收益约为16940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17050万港元下降0.6%[47] - 2022年金因舒®录得的收益由约3630万港元增至3840万港元,上升6.0%[49] - 2022年匹納普®收益大幅增长51.2%,由约14220万港元跃升至约21510万港元;博舒泰®的收益由约450万港元大幅增加至约1740万港元,增幅为292.5%[50][51] 业务合作与发展 - 公司将表皮因子原液生产能力提高到原来的四倍[4] - 集团表皮生长因子每批产能提高至原来的四倍[16] - 公司计划将表皮生长因子生产能力提高到原来水平的四倍 [66] - 公司投资超2000万元建设吹灌封生产线,开发新剂型金因肽®、新配方rhEGF产品、单剂量形式金因舒®及地夸磷索钠滴眼液 [67][68][69][70] - 2021年匹纳普®纳入国家集中采购,采购合约2023年到期,公司为最快4月启动的新一轮采购做准备[74] - 2022年起公司与高宝化妆品合作开发护肤原材料,首个产品纤连蛋白预计2023年推出[77][78] - 2021年底以来公司与奥朗生物、多特生物合作研究CePPA技术潜在应用,开发眼科等领域化合物[79] 药品研发与上市进展 - 阿卡波糖片(博舒泰®)成功中标十三省联盟采购第二及第四批药品为期两年的采购[2] - 博固泰®(特立帕肽注射液)新药上市申请获药监局受理并完成药审中心注册现场验证[3] - 完成口服Uni - GLP–1的配方开发,生物有效性优于阳性对照口服索马鲁肽[5] - 公司已完成纤连蛋白原料开发,将是第一种即将上市的高级护肤原料[6] - 2022年6月博固泰®上市申请获药监局受理,12月底完成药审中心注册现场验证,预计2023年获批上市[17][24] - 2022年6月博舒泰®成功中标十三省联盟采购第二批及第四批为期两年的药品采购[19] - Uni - PTH能治疗骨质疏松等,第二代Uni - PTH(博固泰®)为中国首款一次性注射笔,第三代口服型研发现正收集数据筹备中[22][23][24] - Uni - GLP - 1是世界第一种全生物表达GLP - 1制剂,水针版更方便使用[25] - 集团与多所大学合作研发肥胖指征及口服GLP - 1配方产品,该药物以低于利拉鲁肽数倍剂量实现同等减肥效果[26] - 口服Uni - GLP–1生物有效性优于阳性对照口服索马鲁肽,超过海外已上市口服GLP–1产品索马鲁肽临床物有效性两倍[27][28] - UB102能同时阻隔两种促血管生成受体,较阻隔单一因子更显抑制功效,预计有类似Vabysmo减少注射次数、降低并发症风险的优势[30] - 公司已完成纤连蛋白产品原料开发,准备投入市场[37] - 公司已完成首个用于抗皱的美容肽产品芋螺肽的初步开发,即将开始功能验证[38] - 公司正在准备对口服Uni - GLP–1进行比格犬正式动物研究,注射笔临床工作按计划进行药理研究[28] - 博固泰®预计2023年9月前获批上市,将成公司第五种上市及自研药物 [72] - 公司收集第三代口服型Uni - PTH数据,Uni - GLP–1口服剂型2023年准备进行动物试验,注射笔临床工作按计划进行[81] 市场规模与疾病数据 - 2017年中国湿性黄斑病变患病率为340万例,预计2022年达400万例,2030年达480万例[32] - 全球伤口敷料市场规模预期在2028年前达到240.1亿美元,2021 - 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1%[33] - 2014 - 2018年中国市场规模由人民币55.2亿元增至13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3%[34] - 预计2019 - 2023年中国敷料行业市场规模保持11.1%的复合年增长率,2023年达到人民币234.5亿元[34] - 胶原蛋白占全身蛋白质含量的25%至35%,成熟后(约21岁)每年产量减少约1%[39] - 预计到2031年中国骨质疏松症市场价值将达815亿美元,公司有望占据重要份额,药品上市首年销售团队扩大42%[7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于2022年度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所载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87] - 公司董事于2022年度遵守上市规则所载董事进行证券交易标准守则[88] - 公司于回顾年度至公布日期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8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2022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85] 物业租赁与股份交易 - 广东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租赁物业代价约539万元人民币(约645万港元),租期10年[93] - 深圳市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租赁物业总代价约546万元人民币(约611万港元),租期2年[97] - 买方B最终实益拥有人:Judy Lau女士持有60%,陈大伟先生持有10%,富德金融有限公司的联系人持有15%,两名个人持有15%[99] - 华生元销售股份完成最后截止日期为2022年12月31日或双方书面协定的其他日期[101] - 华生元买卖协议各方于2022年12月23日订立补充协议,延长华生元销售股份完成最后截止日期至2023年12月31日或之前[10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1500万股服务股份于2022年4月11日根据执行董事陈大伟服务协议发行给他[106] - 华生元租赁物业建筑面积5685.47平方米[96] 会计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2年1月1日生效采纳新订或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14]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等多项修订将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公司计划生效当日应用变动[116][11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等修订预期适用于待厘定日期当日或之后开始年度期间的资产出售或注资[116][118] 税务相关 - 北京博康健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及深圳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享受15%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分别至2025年10月18日及2023年12月11日到期[131] 法律诉讼相关 - 2021年6月29日,公司附属公司北京博康健收到分销商仲裁通知,分销商索偿约人民币34,000,000元(约41,033,000港元)[141][142] -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