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国际(00631)

搜索文档
2027年实现收入500亿元?三一国际紧急澄清,股价一度大跌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3 16:39
文章核心观点 4月3日港股三一国际股价下跌,公司午间发布公告澄清部分媒体报道的目标未必能达成,同时介绍了公司业务板块、2024年财报情况以及三一集团旗下其他上市公司动态 [1][4] 股价表现 - 4月3日港股三一国际一度下跌7%,收盘下跌5.03%,总市值170亿港元 [1] 消息澄清 - 4月3日三一国际午间公告,部分媒体报道公司2027年实现收入500亿元、毛利率增至24%,未来数年海外矿山装备复合增长率达20%,公司澄清这是未来三年目标,未必能达成,且不构成盈利预测 [1] 公司业务与财报 - 三一国际业务分为矿山装备、物流装备、油气装备、新兴产业四大板块 [4] - 3月31日三一国际披露2024年财报,营业额219.10亿元,同比增加8.05%,归母利润11.02亿元,同比下滑42.89% [4] 三一集团其他上市公司动态 - 2月18日三一重工公告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推进全球化战略,加强与境外资本市场对接,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 [4]
三一国际(00631)发布年度业绩 实现收益219.1亿元 同比增加8.05%
智通财经网· 2025-03-31 21:39
文章核心观点 - 三一国际2024年度业绩收益增加但股东应占溢利减少,国际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未来将沿全球化、数智化及低碳化战略方向发展 [1][2]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收益219.1亿元,同比增加8.05%;毛利49.13亿元;股东应占溢利11.02亿元,同比减少42.89%;每股基本盈利0.32元;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29港元 [1] 收益上升原因 - 集团大港机、小港机及太阳能组件产品收入大幅增加;国际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国际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1] 国际销售情况 - 2024年度国际收入为81.7亿元,同比增长28.4%;矿山装备国际收入35.795亿元,同比增长27.5%;物流装备国际收入44.71亿元,同比增长25.8%;大港机、小港机、矿车、采煤机和掘进机等产品销售至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1] 产品竞争力 - 以数智技术引领行业发展、通过跨代产品建立竞争优势,持续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产品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掘进机、宽体车、小港机和压裂设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 新产品情况 - 不断推出电动化、智能化新产品,如100吨级混合动力刚性矿车快速成为畅销产品,150吨 - 300吨级的混合动力电动轮矿车陆续下线并实现销售;电动正面吊和电动堆高机国内市占率领先优势显著 [2] 未来发展战略 - 贯彻高质量发展主旋律,沿着全球化、数智化及低碳化战略方向继续前进;加强核心业务的投入和发展,加强双循环体系的建设,加强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降低盈亏平衡点;将煤机、矿车和港口机械做到行业“数一数二”,努力实现全球市占率领先目标;新兴产业板块努力做到行业领先,打造“第二曲线” [2]
三一国际(0063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1: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约219.096亿元,较2023年的约202.779亿元上升约8.0%[3] - 2024年公司录得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1.016亿元,较2023年的约19.290亿元下降约42.9%[3]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32元[3]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29港元[3] - 2024年公司毛利为49.13363亿元,2023年为54.47054亿元[4]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4.21397亿元,2023年为22.60450亿元[4] - 2024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扣除税项为10.93191亿元,2023年为18.70530亿元[5] - 2024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47.00627亿元,2023年末为141.84710亿元[6]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262.27101亿元,2023年末为207.78301亿元[6] - 2024年末公司资产净额为121.75260亿元,2023年末为115.38397亿元[7] - 2024年经营业务收入为22,521,360千元,2023年为20,799,878千元,同比增长8.27%[18][20] - 2024年年度溢利为1,067,986千元,2023年为1,838,754千元,同比下降42.90%[18][20] - 2024年总资为40,927,728千元,2023年为34,963,011千元,同比增长17.06%[18][20] - 2024年总负债为28,752,468千元,2023年为23,424,614千元,同比增长22.74%[18][20] - 2024年资本开支为1,496,053千元,2023年为3,278,176千元,同比下降54.36%[19][21]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总额为21,909,641千元,2023年为20,277,944千元,同比增长8.05%[22] - 2024年来自中国大陸的收入为13,739,986千元,2023年为13,916,244千元,同比下降1.27%[22] - 2024年来自非洲的收入为1,171,194千元,2023年为543,660千元,同比增长115.43%[22] - 2024年向同系附属公司销售的收入约为3,304,880,000元,2023年为3,732,883,000元,同比下降11.47%[24] - 2024年客户合约总收入为21,909,641千元,2023年为20,277,944千元[26][27] - 2024年销售工业产品收入为21,144,470千元,2023年为19,519,876千元[26][27] - 2024年其他收入为710,347千元,2023年为633,834千元[33] - 2024年收益为815,511千元,2023年为715,197千元[33]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16,188,560千元,2023年为14,312,687千元[34] - 2024年研发成本为1,524,346千元,2023年为1,681,623千元[34]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为2,633,147千元,2023年为2,484,419千元[34]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净额为134,627千元,2023年为214,626千元[34] - 2024年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为246,218千元,2023年为160,872千元[35] - 2024年资本化利息为36,513千元,2023年为21,104千元[35] - 2024年稅項支出總額353,411千元,2023年為421,696千元[39] - 2024年除稅前溢利1,421,397千元,按法定稅率計算稅項355,349千元,實際稅率24.8%;2023年除稅前溢利2,260,450千元,按法定稅率計算稅項565,113千元,實際稅率18.6%[41] - 2024年擬派末期股息,普通股和優先股共1,071,165千元,相當於人民幣988,774千元;2023年為697,194千元,相當於人民幣632,570千元[42] - 2024年12月31日應付股息中,2018年特別股息餘額相當於人民幣79,971,000元,2023年為78,153,000元;2023年應付一名非控股股東股息人民幣23,135,000元[4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按母公司普通權益持有人應佔年內溢利1,101,608,000元計算,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3,199,064,983股;2023年分別為1,928,992,000元、3,181,501,339股[44] - 2024年每股攤薄盈利按母公司普通權益持有人應佔年內溢利1,101,608,000元計算,所用普通股加權平均數合共492,354,786股;2023年分別為1,928,992,000元、516,583,944股[45] - 2024年商譽於12月31日賬面淨值2,066,775千元,年內減值470,363千元;2023年賬面淨值2,537,138千元[46] - 2024年物流、油氣等現金產生單位商譽賬面值合計2,066,775千元;2023年為2,537,138千元[47] - 2024年存货为50.4784亿元(2023年:34.3221亿元),滞销及过时存货拨备为1.52325亿元(2023年:1.18535亿元)[58] - 2024年待售物业成本为7.53448亿元(2023年:8.05253亿元),确认减值亏损2.77899亿元(2023年:无)[58]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16.92009亿元(2023年:100.16434亿元),减值后为109.73987亿元(2023年:93.8388亿元),应收票据为11.31661亿元(2023年:10.66199亿元)[60] - 报告期末,集团应收单一第三方客户贸易应收款项集中信贷风险为2%(2023年:1%)[60]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中应收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为243.3709亿元(2023年:247.7305亿元),应收合营企业款项为1.4241亿元(2023年:2.227亿元),占比21%(2023年:25%)[60]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净额为1.34627亿元(2023年:2.14626亿元),年末减值为7.18022亿元(2023年:6.32554亿元)[62]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账面总值11,692,009千元,预期信贷损失率6.14%,预期信贷损失718,022千元;2023年账面总值10,016,434千元,预期信贷损失率6.32%,预期信贷损失632,554千元[63] - 2024年应收票据到期日六个月内为1,131,661千元,总计1,131,661千元;2023年六个月内为1,059,931千元,超过六个月为6,268千元,总计1,066,199千元[64] - 2024年用于发行保函抵押的应收票据款项为5,198,000元,2023年为58,952,000元[64] - 2024年转让未被全部终止确认的应收票据账面价值为520,845,000元,2023年为520,505,000元[66] - 2024年转让被全部终止确认的应收票据清偿贸易应付款项账面总值为3,484,352,000元,2023年为1,295,808,000元[67] - 2024年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计2,451,496千元,2023年为2,197,926千元[68]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339,500千元,2023年为3,241,068千元[69] - 2024年银行结馀479,895,000元存于关联公司三湘银行,2023年为327,750,000元[70]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计11,213,230千元,2023年为8,098,198千元[71] - 2024年应付同系附属公司款项总计655,585,000元,2023年为322,533,000元[72] - 2024年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993459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901377千元人民币[73] - 2024年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总额为369367千港元,相当于31739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66944千港元,相当于315185千元人民币[74] - 2024年银行贷款中830000000元以租赁土地按揭抵押,10860000元以电费抵押权作抵押;三一集团为若干银行贷款最高提供6657126000元担保,2023年为6111645000元[75] - 2024年其他借款中312000000元应付三一集团,35025000元应付三一融资租赁,1650000000元应付兴业金融租赁[75] - 2024年公司就行使购股发行3295000股新普通股,就股份奖励发行20935184股新普通股;2023年分别为17005218股和9667960股[77] - 2024年收取现金所得款4020000港元,相当于3645000元人民币;2023年为113974000港元,相当于103948000元人民币[77] - 2024年合约承担总额为120549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562419千元人民币[78] - 2024年度公司收入为21909.6百万元,同比增长8.0%[80][82] - 2024年度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101.6百万元,同比下降42.9%[80] - 2024年度国际收入为8169.7百万元,同比增长28.4%;矿山装备国际收入3579.5百万元,同比增长27.5%;物流装备国际收入4470.6百万元,同比增长25.8%[80] - 2024年度其他收入及收益约为815.5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4.0%[83] - 2024年度销售成本约为16996.3百万元,较2023年上升约14.6%[84] - 2024年度毛利率约为22.4%,较2023年下降约4.5个百分点[85] - 2024年度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1286.3百万元,较2023年上升约1.9%,在收入中比例约5.9%,较2023年下降约0.3个百分点[86] - 2024年度研发费用约为1524.3百万元,较2023年下降约9.4%,在收入中比例约7.0%,较2023年下降约1.3个百分点[87] - 2024年度其他开支约为501.8百万元,主要因油气管装备业务商誉减值亏损约470.4百万元[89] - 2024年度税前利润率约为6.5%,较2023年下降约4.6个百分点[92] - 2024年实际税率为24.9%,较2023年的18.7%有所上升[93]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1.016亿元,较2023年的19.29亿元下降约42.9%[94] - 2024年末流动资产总额约为262.271亿元,较2023年末的207.783亿元有所增加;流动负债总额约为212.098亿元,较2023年末的161.726亿元有所增加[95]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约为63.2%,较2023年末的60.2%有所上升[96] - 2024年末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原值约为128.237亿元,较20
三一国际20250109
国际能源署· 2025-01-12 18:41
行业与公司 - 公司涉及多个业务板块,包括能源装备、游戏装备、矿生装备、物流装备、光伏产业等[1][2][5] - 公司还涉及珠海地产项目,主要为中海产业园员工提供住房[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2024年业绩预期**:公司预计2024年经营业绩将下降25%到45%,主要受影音剪辑事项影响[1] - **商域减值原因**:2023年公司以28.9亿现金收购游戏装备业务,由于2024年业绩不及预期,导致商域减值[2] - 减值原因包括:公司为控制运输账款风险提高成交条件,主动放弃部分订单;行业总趋势下降导致游戏装备业务收入下降[2] - **游戏装备业务未来规划**:尽管2024年业绩不佳,公司仍将坚持投入游戏装备业务,并制定了2025-2027年的联动考核指标[3] - **矿生装备业务表现**:2024年矿生装备业务在海外市场保持高速增长,物流装备业务全年增速超过20%,光伏业务进展顺利[5] - **股息建议**:公司建议在2023年每股0.19港币股息基础上,提高2024年股息水平,但最终是否实施需经董事会审议[6] 其他重要内容 - **珠海地产项目**:项目于2020年完工,主要为中海产业园员工提供住房,销售约1000套住宅[4] - **光伏业务减值风险**:公司对光伏业务未来预测显示,目前没有发现商域减值迹象,预计光伏业务将越做越好[14] - **石油装备业务展望**:公司对2025年石油装备市场持乐观态度,认为中国和国际市场将持续向好[15][16] - **国际业务规划**:公司在北美、中东北非、泛俄等地区布局国际业务,并计划推出新产品以巩固国际化客户资源[17][18] - **矿山装备业务**:2025年矿山装备业务预计国内市场需求稳定,海外市场需求强劲,尤其是150电动轮和130矿车在海外市场反响良好[22][23] - **新疆煤化工发展**:公司在新疆的宽体车需求增长,130矿车在新疆市场反响良好,已签订100台订单[26] - **管理层考核**:公司计划采用50%现金和50%股票的方式对管理层进行考核,考核期为三年[27] 数据与百分比变化 - 2024年经营业绩预计下降25%到45%[1] - 2023年游戏装备业务收购价为28.9亿[2] - 物流装备业务2024年增速超过20%[5] - 2024年中国游戏开发资本开支同比下滑11%[28]
三一国际:矿山装备前景不明朗,新业务拖累业绩增长
兴证国际证券· 2024-11-15 14:18
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矿山装备前景不明朗,新业务拖累业绩增长 [3] 市场数据 - 收盘价:4.92港元 [1] - 总股本:3,214百万股 [1] - 流通股本:3,214百万股 [1] - 净资产:12,001百万元 [1] - 总资产:38,190百万元 [1] - 每股净资产:3.76元 [1] 主要财务指标 - 收入 (百万元):2023E: 20,278, 2024E: 21,324, 2025E: 23,229, 2026E: 26,286 [2] - 收入增长率:2023E: 30.52%, 2024E: 5.16%, 2025E: 8.93%, 2026E: 13.16% [2] - 归母净利润 (百万元):2023E: 1,929, 2024E: 1,956, 2025E: 2,231, 2026E: 2,638 [2] -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023E: 15.86%, 2024E: 1.38%, 2025E: 14.09%, 2026E: 18.25% [2] - 净利润率:2023E: 9.07%, 2024E: 9.17%, 2025E: 9.60%, 2026E: 10.04% [2] - 每股收益(元):2023E: 0.59, 2024E: 0.62, 2025E: 0.71, 2026E: 0.84 [2] 投资要点 - 业绩依然倒退: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未经审核综合收入约为人民币51.54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49.98亿元增长3.1%,毛利约为12.89亿元,较2023年同期14.76亿元下降12.7%。未经审核综合溢利净额约为3.5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5.44亿元下降34.6%。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3.57亿元,较2023年同期5.7亿元下降37.3% [3] - 矿山装备前景不明朗:2024年三季度公司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矿山装备业绩倒退明显,由于煤炭价格下降煤炭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设备采购意愿下降,公司掘进机和综采收入都出现同比下降,3季度公司处置二手宽体车产品,矿山装备产生了较大的分红所得税。由于前两年国内煤炭市场增加产量加大了煤机设备的采购,而随着煤炭价格下行,预计煤机业绩短时间会将继续承压,公司矿山装备业务增长依赖于矿车(宽体车、矿卡)及新品(铰链车)的推进力度 [3] - 新业务拖累业绩增长:公司2023年收购的石油装备业务发展不及预期,2024年前三个季度合并口径带来亏损,而硅能、氢能、锂能等新业务还在投入期,也处于亏损当中,新业务的发展拖累了整体业绩的增长 [3] -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5年收入分别为213.24、232.29亿元,同比增长5.16%、8.9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56、22.31亿元,同比增长1.38%、14.09% [3] 主要财务比率 - 收入增长率:2023A: 30.52%, 2024E: 5.16%, 2025E: 8.93%, 2026E: 13.16% [5] - EBITDA增长率:2023A: 21.22%, 2024E: 9.20%, 2025E: 10.04%, 2026E: 17.14% [5] -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023A: 15.86%, 2024E: 1.38%, 2025E: 14.09%, 2026E: 18.25% [5] - 每股收益增长率:2023A: 15.86%, 2024E: 1.38%, 2025E: 14.09%, 2026E: 18.25% [5] - 净利率:2023A: 9.07%, 2024E: 9.17%, 2025E: 9.60%, 2026E: 10.04% [5] - ROE:2023A: 15.94%, 2024E: 15.24%, 2025E: 15.66%, 2026E: 15.62% [5] - ROA:2023A: 5.26%, 2024E: 5.26%, 2025E: 4.91%, 2026E: 5.25% [5] - 资产负债率:2023A: 67.00%, 2024E: 65.49%, 2025E: 68.63%, 2026E: 66.40% [5] - 流动比率:2023A: 128.48%, 2024E: 143.77%, 2025E: 135.87%, 2026E: 153.05% [5] - 资产周转率:2023A: 1.75, 2024E: 1.76, 2025E: 1.53, 2026E: 1.39 [5] - 每股收益(元):2023A: 0.59, 2024E: 0.62, 2025E: 0.71, 2026E: 0.84 [5] - 每股净资产(元):2023A: 3.67, 2024E: 4.08, 2025E: 4.54, 2026E: 5.38 [5] - 估值(倍):2023A: 7.86, 2024E: 7.39, 2025E: 6.47, 2026E: 5.48 [5] - 估值(倍):2023A: 1.25, 2024E: 1.13, 2025E: 1.01, 2026E: 0.86 [5]
三一国际(00631) - 2024 Q3 - 季度业绩
2024-10-31 16:32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本集团未经审核综合收入约为人民币15,909,955,184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0.5%[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本集团未经审核综合毛利约为人民币3,914,218,906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9.1%[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本集团未经审核综合溢利净额约为人民币1,342,665,104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22.3%[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本集团未经审核综合收入约为人民币5,153,899,596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3.1%[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本集团未经审核综合毛利约为人民币1,288,650,407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12.7%[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本集团未经审核综合溢利净额约为人民币355,709,965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34.6%[2] 业务表现 - 期间内,本集团物流装备和海外矿山装备收入持续高速增长[3] - 期间内,受国内煤炭行业景气度影响,矿山装备分部国内收入下降[3] - 期间内,油气装备及硅能产品毛利率下降,新兴业务分部研发费用同比增加[4] 未来发展 - 本集团将持续致力于整合经营资源,优化业务结构,实现企业价值和注重股东回报[5]
三一国际(0063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5 16:32
财务业绩 - 2024上半年实现收入约人民幣10,756.1百萬元,同比減少約0.8%[3] - 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約人民幣1,032.7百萬元,同比減少約14.1%[3] - 集團毛利率約24.4%,較上年同期下降約1.7個百分點,主要由於毛利率略低的油氣裝備及新興產業收入佔比增加[14] - 集團研發費用約為人民幣813.1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8.6%,研發費用在收入中的比例約7.6%,較上年同期上升約0.7個百分點[16] - 集團行政開支約人民幣1,108.5百萬元,除研發費用以外的行政開支約人民幣295.4百萬元,佔收入約2.7%,較上年同期增加約0.7個百分點[17] - 集團融資成本約人民幣113.3百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約53.3%,主要是銀行借款增加[18] - 集團稅前利潤率約為10.7%,較上年同期下降約2.6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毛利率下降[18] - 集團錄得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約人民幣1,032.7百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約14.1%[19] 現金流及資產負債 - 經營性現金流出淨額約為人民幣152.9百萬元,主要由於應收賬款增加及新興產業經營性現金流出增加[21] - 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金額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約26.2%[21] - 資本承諾約為人民幣2,453.1百萬元,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約57.2%[24] - 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資產負債率約為61.0%[19] - 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流動資產總額約為人民幣24,107.9百萬元,流動負債總額約為人民幣17,782.9百萬元[19] - 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資產總額約為人民幣38,190.3百萬元,負債總額約為人民幣26,189.3百萬元[19] 業務發展 -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產品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3] - 新產品快速佔領市場,國際市場拓展成效顯著[3] - 國際銷售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同比增幅達到17.6%,國際銷售收入佔比提升5.5個百分點[3][10] - 礦山裝備將穩定國內基本盤,加快海外銷售[7] - 物流裝備方面,小港機利用領先優勢維持國內、東南亞及歐洲市佔率領先[7] - 新興產業方面,加快光伏電站交付進度,集中力量推動山西集中式光伏電站建設交付[7] - 氫能聚焦制氫裝備,做好ALK圓形電解槽深度降本和重點示範項目交付[7] 企業管治 - 本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C1第2部分所載的企業管治守則作為其自身的企業管治守則,並於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已遵守企業管治守則項下的所有適用守則條文[3] - 本公司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其中一名具備適當的專業資格及會計事宜經驗[4] - 本公司薪酬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負責制定人力資源管理相關政策、審閱薪酬策略、釐定高級行政人員及管理人員的薪酬福利等[5] - 本公司提名委員會由三名成員組成,負責審核董事會的架構、規模和組成,就董事職務候選人、委任、重新委任及董事會的繼任事宜向董事會提供意見[6] - 本公司戰略投資委員會由五名成員組成,負責公司業務發展及投資的建議及分析[7] - 本公司於2023年2月20日成立ESG委員會,負責協助董事會檢討及監督ESG相關事宜[64] 股權激勵計劃 - 公司於2013年2月16日採納2013年購股權計劃,該計劃已於2023年2月15日到期[37] - 公司於2023年8月11日獲股東批准後採納新的2023年購股權計劃,以取代已到期的2013年購股權計劃[43] - 公司於2023年9月20日及2024年5月17日分別授出24,275,271股及27,061,582股限制性股份[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根據經修訂2019年股份獎勵計劃有51,336,853股未歸屬的限制性股份[54] - 公司於2023年8月11日獲股東批准的整體計劃授權為318,860,946股,相當於批准日期已發行股份的10%[50] 關聯交易 - 公司向關聯公司銷售產品收入為12.6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9.9%[177] - 公司向關聯公司採購原材料支出為8.7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86.5%[179] - 公司向關聯公司購買設備支出為6.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313.3%[181] - 公司在關聯方湖南三湘銀行的存款餘額為4.38億元人民幣[184] - 公司根據與關聯方的財務擔保合同提供財務擔保為6.75億元人民幣[184]
三一国际:2024年中报点评:矿山装备边际承压,新兴业务未来可期
国海证券· 2024-09-03 00: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三一国际"增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矿山装备业务边际承压,但公司持续布局新兴业务,未来成长可期 [4] - 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 [6] 公司业务表现总结 1.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7.56亿元,同比减少0.77% [3] 2. 矿山装备营收59.38亿元,同比下降17.7%;物流装备营收32.82亿元,同比增长7.1%;油气装备营收8.46亿元,同比增长151.5%;新兴业务营收6.90亿元,同比增长209.1% [2] 3. 公司毛利率24.4%,同比减少1.7个百分点,主要是毛利率较低的油气装备及新兴产业占比提升 [2] 4. 公司研发费用率为7.6%,较去年同期增加0.7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在新兴产业和新产品研发投入大幅增加 [2] 5. 海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38.14亿元,同比增长17.6%,海外收入占比35.5%,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其中俄罗斯、非洲市场分别实现营收8.38/5.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
三一国际(0063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7:37
财务表现 - 收入約為人民幣10,756.1百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0.8% [4,85,86] - 毛利率約24.4%,較去年同期下降約1.7個百分點 [6,90,91] - 研發費用佔收入比例約7.6%,較去年同期上升約0.7個百分點 [7,94] - 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約人民幣1,032.7百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約14.1% [5,101] - 集团实际税率约为14.4%,较上年同期下降约3.5个百分点 [100] - 經營性現金流出淨額約為人民幣152.9百萬元,上年同期為現金流入淨額 [107,108] - 平均存貨週轉天數約為82.0天,較上年同期增加約10.2天 [111] - 貿易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週轉天數約為202.0天,較上年同期增加約46.8天 [112] 分部表現 - 礦山裝備、物流裝備和油氣裝備三大分部收入分別為59.38億、32.82億和8.46億人民幣 [3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新興產業分部收入達到108.39億人民幣 [34] - 公司新興產業分部業績達到14.41億人民幣 [34] - 公司新興產業分部資本開支達到718.43億人民幣 [31] - 公司新興產業分部折舊及攤銷達到413.26億人民幣 [30] - 公司新興產業分部貿易應收款項減值撥備為57.95億人民幣 [30] - 公司新興產業分部滯銷及過時存貨撥備為11.58億人民幣 [30] - 公司新興產業分部其他非現金開支為76.78億人民幣 [30] 財務狀況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約為人民幣4,471.9百萬元 [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資產淨額約為人民幣12,001.0百萬元 [14,15] - 流動資產總額約為人民幣24,107.9百萬元,較上年末增加約16.0% [102] - 流動負債總額約為人民幣17,782.9百萬元,較上年末增加約10.0% [102] - 資產負債率約為61.0%,較上年末上升約0.8個百分點 [103] - 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原值約為人民幣12,712.9百萬元,較上年末增加約14.7% [104] - 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金額約為人民幣9,975.7百萬元,較上年末增加約26.2% [105,106] 業務概況 - 本集团主要从事制造及销售礼山装备、物流装备、石油装备、新能源制造装备及配件,并提供相关服务 [22] - 本集团的可申报经营分部包括礼山装备、物流装备、油气装备和新兴产业装备四个部分 [22] - 本集团各分部间的销售及转让均参考向第三方销售的价格进行 [26] - 本集团管理层根据可申报分部的经调整税前利润/亏损评估分部表现 [26] - 分部资产和负债不包括一些未分配的总部及企业资产和负债 [26] - 本集团堅持「品質改變世界」,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政策,聚焦客戶綠色轉型升級需求 [123] - 本集團在智能化、清潔化、高效化方向取得多項技術突破,其中「煤礦井下智能化掘進機器人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成功入選2023「科創中國」先導技術榜 [124] 其他 - 出售三一機器人獲得淨收益22.7百萬元 [87] - 國際銷售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同比增幅達到17.6% [84] - 產品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多個主要產品市佔率持續提升 [84] - 本公司承諾建立良好的企業管治常規及程序,以開放態度向股東負責 [125] - 本公司已採納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附錄C1第二部份所載的企業管治守則,並於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已遵守其所有適用守則條文 [126] - 本公司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已召開會議討論審核、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及財務報告等事宜 [128] - 本集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財務報表未經本公司外聘核數師審核或審閱,但已獲審核委員會審閱 [129] - 董事會決議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中期股息 [130] - 於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公司或其附屬公司概無購買、出售或贖回任何本公司的上市證券 [131] - 本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中期報告將於適當時候在聯交所網站及本公司網站可供查閱及寄發予股東 [132,133]
三一国际:23年业绩创新高,一季度业绩不及预期,主营业务持续增长
第一上海证券· 2024-06-12 13: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目标价8.12港元,维持买入评级[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年业绩创新高,一季度业绩不及预期[1] - 主营业务持续增长,矿山装备板块和物流装备板块收入大幅增长[1] - 公司新兴装备业务和油气业务发展潜力大,在手订单充足,智能化、国际化、电动化战略推进顺利[2] 公司投资亮点 矿山装备板块 - 2023年矿山装备板块实现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19%[1] - 矿车销售实现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同比提升38%[1] - 海外矿车销售实现6.5亿元收入,同比提升311%,公司已成为中国最大矿车供应商[1] - 后市场业务实现快速增长,销售额15.8亿元,同比提升40%,毛利率39%,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1] 物流装备板块 - 2023年物流装备板块实现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26%[1] - 正面吊/堆高机保持第一品牌,正面吊毛利率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到39%,堆高机毛利率为32%,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1] - 物流装备板块海外销售实现35.5亿元,同比增长69%,小港机、大港机、伸缩臂销售大幅增长[1] - 2023年大港机订单实现26.4亿元,创历史新高,成功中标PSA、HPH、APMT共计7亿元大港机订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