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家乐集团(00341)
icon
搜索文档
大家乐集团(0034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8 00:00
财务表现 - 集团2024/25年度上半年收入减少1.2%至42.648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为1.4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8.2%[1][4] - 公司收入为42.648亿港元,同比下降1.2%(2023年同期为43.186亿港元)[50] - 期内溢利为1.449亿港元,同比下降28%(2023年同期为2.012亿港元)[50] - 每股基本溢利为34.6港仙,同比下降0.3%(2023年同期为34.5港仙)[50][51] - 公司中期股息为8,785.6万港元[50][5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4,264,842千港元,同比下降1.2%(2023年同期为4,318,624千港元)[78] - 公司出售食物及饮品收入为4,221,035千港元,同比下降1.3%(2023年同期为4,276,291千港元)[7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44,015千港元,同比下降28.2%(2023年同期为200,553千港元)[89][91] - 每股基本溢利为25.0港仙,同比下降27.7%(2023年同期为34.6港仙)[89]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总金额为87,00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7,856千港元)[94][101] 业务收入 - 香港速食餐饮业务收入微增0.3%至25.74亿港元,休闲餐饮收入下降8.9%至4.09亿港元[9] - 中国内地业务收入下降1.5%至7.631亿港元,分类业绩减少4.8%至9380万港元[9][17] - 速食餐饮业务收入增长0.3%至2,574.0百万港元,占总收入60.4%,同店销售大家乐快餐和一粥麵分别负增长2%和1%[21] - 休闲餐饮业务收入下降8.9%至409.0百万港元(2023年:449.1百万港元)[28] - 机构饮食业务收入减少1.1%至452.4百万港元(2023年:457.6百万港元),泛亚饮食经营100个营运单位(2024年3月31日:99)[30] - 中国内地业务收入减少1.5%至7.631亿港元(2023年:7.748亿港元),华南快餐业务收入增加0.4%至人民币6.907亿元,同店销售负增长8%[32] - 香港地区收入为3,501,684千港元,中国内地收入为763,158千港元,总收入4,264,842千港元[67] - 香港地区分类业绩为249,977千港元,中国内地为93,845千港元,合计343,822千港元[67] 成本与费用 - 集团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2.1%下降至10.3%,主要受销售下滑影响[10] - 人工成本占比上升至34.0%(14.493亿港元),租金成本占比增至11.7%(4.999亿港元)[12] - 行政费用减少6.0%至2.422亿港元,所得税费用大幅下降47.3%至1810万港元[11][15] - 公司原材料及包装成本为1,169,371千港元,同比下降2.7%(2023年同期为1,202,348千港元)[81] - 公司雇员福利开支(不包括股份支付酬金)为1,431,591千港元,同比上升1.9%(2023年同期为1,405,228千港元)[81] - 公司折旧及摊销(不包括使用权资产–物业之折旧)为191,105千港元,同比下降3.4%(2023年同期为197,915千港元)[74] - 财务收入为27,154千港元,银行貸款财务成本为9,997千港元,所得税费用为18,144千港元[67]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406,398千港元,租赁负债财务成本为43,945千港元[72] - 公司财务净成本为26,78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1,838千港元下降15.9%[83] - 公司所得税费用为18,14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4,403千港元下降47.3%[86] 门店与扩张 - 公司在大湾区稳步扩展门店网络[2][5] - 香港门店总数增至381间(2024年3月31日:380),中国内地门店增至176间(2024年3月31日:171)[20] - 速食餐饮业务新开设5间门店(大家乐快餐3间,一粥麵2间),6间新门店筹备中[27] - 期内开设8间新门店,期末营运176间门店(2024年3月31日:171间),正在筹备10间新门店[33] 会员与营销 - Club 100注册会员突破180万,推出长者优惠带动会员增长[24] - 会员计划用户数量扩大到590万,通过微信与门店经理日常联系的会员人数约42万,会员销售额占总销售额逾半[33] - 自助点餐机普及,手机点餐应用升级后数码点餐占比持续提升[24] - 一粥麵推出抽奖活动送出超20万份奖品,带动销售增长[25]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现金约10.71亿港元,可动用银行信贷额为7.99亿港元,流动比率0.8,现金比率0.6[35] - 外部借贷为3.45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3.85亿港元),负债比率为无[3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711亿港元[54]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5.918亿港元,主要包括租赁负债12.164亿港元[56] - 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379,960,000港元(2024年3月31日:200,827,000港元),主要由于租赁负债确认[59] - 营业应收账项净额为56,939千港元,同比下降36.3%(2024年3月31日为89,430千港元)[95] - 营业应收账项中零至三十日账龄占比最高,为40,637千港元(占总应收账项的71.1%)[98] - 营业应付账项为218,973千港元,同比增长3.9%(2024年3月31日为210,767千港元)[99] - 营业应收账项亏损拨备为186千港元,同比增长124.1%(2024年3月31日为83千港元)[95] 资本与股份 - 期内回购5,700,000股股份,总代价约4600万港元[36] - 资本开支为1.5亿港元(2023年:1.699亿港元),未履行资本承担为3.77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5.16亿港元)[37] - 公司回购5,700,000股股份,总代价约45.9百万港元[106] - 股份奖励计划调整增加2,191千单位股份(2023年同期为1,375千单位)[91] - 公司通过股份奖励计划购入3,812,959股股份,总代价约32.2百万港元[106] 员工与可持续发展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19,189名(2024年3月31日:19,569名)[40] - 香港业务厨余回收率提高至40%,提前超额完成2024/25年度可持续发展目标[44] - 连续第四年获得ESG「AA」评级,为非必需消费行业最高成绩[44] 市场环境与战略 - 香港市场受经济低迷和境外消费增加影响,中国内地面临激烈价格竞争[1][4] - 公司将继续推动数码化和自动化以提高服务水平和生产力[47] - 公司计划通过优化成本控制和简化流程来提升运营效率[47] - 公司对中国内地大湾区业务发展潜力充满信心[47] - 公司期望随着市场回暖重拾增长动力[48] 财务报告准则 - 公司采用新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但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61] - 公司评估尚未采纳的新财务报告准则,但尚未确定是否会对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63] 业务分类 - 公司主要经营速食餐饮、休闲餐饮、机构饮食以及食物产制及分销业务[66] - 公司无单一外部顾客交易占集团总收入的10%或以上[70]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折舊及攤銷(不包括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91,105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为3,732千港元[6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类业绩为343,822千港元,同比下降18.8%(2023年同期为423,195千港元)[74]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63,12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35,624千港元下降30.8%[74] - 公司2024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763,857千港元(香港)和820,523千港元(中国内地),较2024年3月31日分别下降2.5%和上升2.1%[76] 奖项与认可 - 公司获得多项行业奖项,包括"2024胡润中国餐饮品牌TOP100"和"可持續發展企業傑出大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