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华煤气(00003)

搜索文档
香港中华煤气(0003.HK)生产绿色甲醇完成首次大规模加注
格隆汇· 2025-04-03 17:59
文章核心观点 国产绿色甲醇加注业务取得重大进展,香港中华煤气公司生产的绿色甲醇完成首次大规模加注作业,体现其技术实力与合作成果,绿色甲醇是航运业减排较优选项,公司未来将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1][4] 国产绿色甲醇加注业务进展 - 煤气公司2902.5吨绿色甲醇在上海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通过「海港致远」轮为韩国「HMM Green」轮完成同步加注作业,是国产绿色甲醇首次大规模加注及亚洲最大绿色甲醇加注项目 [1] - 此次加注标志上海港实现国产绿色甲醇全产业链供应服务 [1] 绿色甲醇生产情况 - 绿色甲醇由煤气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厂房生产,采用生物质资源和城市废弃物,符合ISCC - EU认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减排量达70% [1] - 煤气公司透过自有技术将生物质及都市废弃物转化为绿色甲醇,取得欧盟ISCC EU及ISCC PLUS国际认证,是内地首间获此两项认证并具规模生产绿色甲醇的企业,2025年产量可达15万吨 [4] 行业背景与公司展望 - 全球「双碳」目标下,《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战略》提出到2030年全球海运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8年至少减少20%,2040年至少减少70%,绿色甲醇是航运业减排较优选项 [4] - 煤气公司将继续与伙伴合作,致力于绿色甲醇研发与生产,推动绿色能源普及应用,打造绿色航运生态 [4]
香港中华煤气(00003):核心利润增长5%,绿能驱动结构升级
华泰证券· 2025-03-20 1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7.04港元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香港中华煤气2024年年报显示收入555亿港元同比-3%,核心利润59.5亿港元同比+5%,归母净利57.1亿港元同比-6%,核心利润低于预期主要因城燃气量增速不及预期 [1] - 香港煤气销量稳定,涨价效益有望延续;内地城燃销气增速回归中单位数,价差修复趋于收尾;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业务具备增长潜力 [1] - 公司分红规划明确,维持买入评级,但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6%/9%至62.4/65.6亿港元,预计27年归母净利为67.7亿港元,下调目标价至7.04港元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香港煤气业务 - 2024年煤气销量27,159TJ同比+0.1%,住宅气量同比-1.4%,商业/工业气量同比+1.4%/+5.2%,预计2025年销量延续同比持平态势,EBITDA利润率有望维持在52%左右 [2] 内地城燃业务 - 2024年城市燃气销气量364亿方同比+5%,低于此前预测的+7%,工业气量同比+2.5%,商业/居民气量同比+5.0%/+6.3% [3] - 2024年城市燃气价差为0.52元/方同比回升5分/方,预计2025年顺价比例仍有扩大空间,但价差修复幅度或将收敛至2分/方 [3] 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业务 - 2024年可再生能源业务归母净利达3.22亿港元同比+544%,预计2025 - 2027年能碳服务和AuM出售收益有望快速增长 [4] - 2024年绿色能源业务持续夯实产能基础,为2025 - 2027年需求释放抢占先机 [4]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6%/9%至62.4/65.6亿港元,预计27年归母净利为67.7亿港元,三年预测期CAGR为6%,对应BPS为3.06/3.06/3.07港元 [5][24] - 下调原因主要是城燃气量增长放缓、利息支出高于预期 [5][2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港币百万)|56,971|55,473|55,593|56,541|57,394| |+/-%|(6.53)|(2.63)|0.22|1.71|1.5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港币百万)|6,070|5,712|6,235|6,561|6,773| |+/-%|15.67|(5.91)|9.17|5.21|3.23| |EPS(港币,最新摊薄)|0.33|0.31|0.33|0.35|0.36| |ROE(%)|9.83|9.74|10.89|11.49|11.83| |PE(倍)|20.26|21.53|19.72|18.74|18.16| |PB(倍)|2.05|2.14|2.15|2.15|2.14| |EV EBITDA(倍)|13.13|13.84|13.12|12.91|12.77|[6] 盈利预测 -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 - 2027E各年度的营业收入、销售成本、毛利润等多项指标情况 [29] -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3 - 2027E各年度的存货、应收账款和票据等多项指标情况 [29] - 业绩指标、估值指标等展示了各年度的增长率、盈利能力比率、偿债能力等情况 [29]
香港中华煤气:核心利润稳步回升,绿色能源成长可期-20250320
申万宏源· 2025-03-20 09: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香港中华煤气2024年全年业绩公布,虽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但核心利润同比提升,各业务发展稳中向好,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9.71亿、554.73亿、555.25亿、576.37亿、592.85亿港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 6.5%、 - 2.6%、0.1%、3.8%、1.5% [2]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7亿、57.12亿、61.31亿、65.43亿、69.11亿港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7%、 - 5.9%、7.3%、6.7%、5.6% [2] - 2023 - 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8.55%、8.36%、8.88%、9.31%、9.61%;市盈率分别为20.3、21.5、20.1、18.8、17.8;市净率分别为2.1、2.1、2.2、2.2、2.1 [2] 公司点评 - 2024年全年业绩:实现营业收入554.73亿港元,同比下降2.6%;归母净利润57.12亿港元,同比下降5.9%;核心利润59.55亿港元,同比提升5.1%;拟派末期股息0.23港元/股,全年派发合计0.35港元/股,股息率达5.31% [5] - 香港业务:2024年燃气销售量27159TJ,同比微增0.1%;2024年8月保养月费和基本定价上调;2025年受益于售价提升,盈利能力有望增强,价格长期有提升空间 [5] - 内地业务:2025年燃气总销气量363.6亿m³,同比增长4.8%;2024年城燃销气毛差0.52元/m³;75%的集团企业已实现居民顺价;气源内外并举,有望降低进气成本;2025年城燃价差指引为0.54元/m³ [5] - 延伸业务:2024年净利润达4.7亿港元,香港及内地市场分别贡献4.2、0.5亿港元,分别提升8%、6%;名气家落实延伸业务一体化重组,有望提升内地渗透率 [5] - 可再生能源业务:2024年光伏发电量提升95%至18.3亿千瓦时,相关业务净利润合计4.79亿港元,归属公司利润3.22亿元,同比高增544%;2025年内蒙古绿色甲醇厂产能有望扩张50%至15万吨,马来西亚SAF新厂有望于3Q25投产 [5] - 评级调整: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1.31、65.43亿港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9.11亿港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20.1、18.8、17.8倍 [5]
香港中华煤气(00003):核心利润稳步回升,绿色能源成长可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3-19 23: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香港中华煤气2024年全年业绩公布,营收下降但核心利润提升,各业务发展稳中向好,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9.71亿、554.73亿、555.25亿、576.37亿、592.85亿港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 6.5%、 - 2.6%、0.1%、3.8%、1.5% [2]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7亿、57.12亿、61.31亿、65.43亿、69.11亿港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7%、 - 5.9%、7.3%、6.7%、5.6% [2] - 每股收益分别为0.33、0.31、0.33、0.35、0.37港元/股,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8.55%、8.36%、8.88%、9.31%、9.61% [2] - 市盈率分别为20.3、21.5、20.1、18.8、17.8,市净率分别为2.1、2.1、2.2、2.2、2.1 [2] 公司点评 - 2024年全年业绩:实现营业收入554.73亿港元,同比下降2.6%;归母净利润57.12亿港元,同比下降5.9%;核心利润59.55亿港元,同比提升5.1%;拟派末期股息0.23港元/股,全年派发合计0.35港元/股,股息率达5.31% [5] - 香港业务:2024年燃气销售量27159TJ,同比微增0.1%;8月保养月费和基本定价上调,2025年盈利能力有望增强,价格长期有提升空间 [5] - 内地业务:2025年燃气总销气量363.6亿m³,同比增长4.8%;2024年城燃销气毛差0.52元/m³;75%的集团企业已实现居民顺价;有望降低综合进气成本,2025年城燃价差指引为0.54元/m³ [5] - 延伸业务:2024年净利润达4.7亿港元,香港及内地市场分别贡献4.2、0.5亿港元,分别提升8%、6%;名气家落实延伸业务一体化重组,有望带动业绩成长 [5] - 可再生能源业务:2024年光伏发电量提升95%至18.3亿千瓦时,相关业务净利润合计4.79亿港元,归属公司利润同比高增544%;2025年内蒙古绿色甲醇厂产能有望扩张50%至15万吨,马来西亚SAF新厂有望于3Q25投产 [5] - 评级调整:下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20.1、18.8、17.8倍 [5] 合并利润表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971、55473、55525、57637、59285百万港元 [6] - 营业支出分别为 - 48834、 - 47295、 - 47038、 - 48675、 - 49853百万港元 [6] - EBIT分别为8137、8178、8487、8962、9432百万港元 [6] - 其他收益净额均为489百万港元 [6] - 利息支出分别为 - 2215、 - 2257、 - 2003、 - 1961、 - 1979百万港元 [6] - 应占联营公司损益分别为2361、1467、2300、2300、2300百万港元 [6] - 应占合资企业损益均为614百万港元 [6] - 除税前溢利分别为9174、8490、9187、9804、10357百万港元 [6] - 所得税分别为 - 2003、 - 1729、 - 1929、 - 2059、 - 2175百万港元 [6] - 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993、1050、1127、1202、1270百万港元 [6]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70、5712、6131、6543、6911百万港元 [6]
香港中华煤气(0000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9 16:3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额为554.73亿港元,业务核心利润上升5%至59.55亿港元[3][12] - 计入非经营性损益后,物业重估前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56.68亿港元,上升2%;计入物业重估后为57.12亿港元[3][12] - 2024年公司营业额554.73亿港元(55473百万港元),2023年为569.71亿港元(56971百万港元)[7] - 2024年公司业务核心利润59.55亿港元(5955百万港元),2023年为56.64亿港元(5664百万港元)[7]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0.6港仙,2023年为32.5港仙[7][12][49] - 2024年营业额为554.728亿港元,2023年为569.711亿港元[49]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84.904亿港元,2023年为91.744亿港元[49] - 2024年年内溢利为67.612亿港元,2023年为71.713亿港元[49] - 2024年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45.717亿港元,2023年为54.819亿港元[51]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339.28亿港元,2023年为1353.438亿港元[53] - 2024年流动资产为237.899亿港元,2023年为244.349亿港元[53] - 2024年流动负债为360.105亿港元,2023年为413.768亿港元[55] - 2024年资产净额为683.335亿港元,2023年为710.187亿港元[55] - 2024年股东资金为573.904亿港元,2023年为598.528亿港元[5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净负债约为117亿港元,包含须一年内偿还的135亿港元借贷[57]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财务资产总额分别为45.796亿港元和50.068亿港元,财务负债总额分别为1.674亿港元和2.084亿港元[70] - 2024年和2023年,债务证券按公平值列账及在损益账处理的财务资产分别为4450万港元和2.631亿港元[70] - 2024年和2023年,股本投资按公平值列账及在损益账处理的财务资产分别为27.218亿港元和28.182亿港元[70] - 2024年和2023年,衍生金融工具按公平值列账及在损益账处理的财务资产分别为1.213亿港元和9500万港元[70] - 财务负债中可换股债券嵌入式衍生工具部分,2024年约为1730万港元,2023年约为9450万港元,股票价格预期波動性2024年为32.6%,2023年为43.2%[73] - 2024年和2023年,第三级财务资产于12月31日分别为6.564亿港元和7.164亿港元,第三级财务负债于12月31日分别为1730万港元和9450万港元[74] - 2024年和2023年,燃气销售(已计燃料调整费)分别为41.5254亿港元和42.5184亿港元[75] - 2024年和2023年,燃气报装收入分别为2.8974亿港元和2.9517亿港元[75] - 2024年和2023年,炉具销售及保养维修收入分别为3.6139亿港元和3.3898亿港元[75] - 2024年和2023年,可再生能源业务收入分别为1.8635亿港元和1.0563亿港元[75] - 2024年营业额总额为5547280万港元,其中燃气、水务、可再生能源及有关业务香港地区为1125870万港元,中国内地为4262560万港元,绿色能源为73010万港元,地产为6740万港元,其他分部为79100万港元[79] - 2023年营业额总额为5697110万港元,其中燃气、水务、可再生能源及有关业务香港地区为1094380万港元,中国内地为4249800万港元,绿色能源为244730万港元,地产为6790万港元,其他分部为101410万港元[80] - 2024年已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总额为1182380万港元,其中燃气、水务、可再生能源及有关业务香港地区为581410万港元,中国内地为611650万港元,绿色能源为 - 21870万港元,地产为4060万港元,其他分部为7130万港元[79] - 2023年已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总额为1191480万港元,其中燃气、水务、可再生能源及有关业务香港地区为585260万港元,中国内地为588430万港元,绿色能源为1330万港元,地产为3960万港元,其他分部为12500万港元[80]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849040万港元,年内溢利为676120万港元[79]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917440万港元,年内溢利为717130万港元[80] - 2024年资产总额为15826860万港元,其中燃气、水务、可再生能源及有关业务香港地区未分配资产为2258840万港元,中国内地为9985140万港元,绿色能源为1010710万港元,地产为1636990万港元,其他分部为363670万港元[82] - 2023年资产总额为16197760万港元,其中燃气、水务、可再生能源及有关业务香港地区分部资产为2174380万港元,中国内地为10050140万港元,绿色能源为1294770万港元,地产为1630910万港元,其他分部为378880万港元[82] - 2024年集团年内摊分于国际金融中心之投资物业估值变动增加7860万港元,2023年为5000万港元[79] - 2024年利息支出为225710万港元,2023年为221460万港元[79][80] - 2024年香港外部客户营业额为120.849亿港元,2023年为119.896亿港元;中国内地及其他地区外部客户营业额为433.879亿港元,2023年为449.815亿港元[84] - 2024年总营业支出为472.949亿港元,2023年为488.338亿港元,其中已使用库存及物料2024年为323.645亿港元,2023年为349.96亿港元;人力成本2024年为40.3亿港元,2023年为38.793亿港元等[85] - 2024年其他收益净额为4.894亿港元,2023年为3.249亿港元,2023年业务重组出售附属公司净收益约47亿港元等[87] - 2024年税项总计17.292亿港元,2023年为20.031亿港元,香港利得税按16.5%拨取,中国内地现行所得税率介乎15%至25%,泰国为50%[88][89] - 2024年已派中期股息和拟派末期股息共65.31亿港元,与2023年相同[90]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股东应占溢利57.115亿港元及年内已发行加权平均股数186.598700098亿股计算,2023年股东应占溢利为60.701亿港元[91] - 2024年就每股摊薄盈利之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56.079亿港元,2023年为58.93亿港元[92]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总计114.749亿港元,2023年为99.246亿港元,其中贸易应收账款2024年为51.304亿港元,2023年为45.906亿港元等[93]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非流动资产总额(除金融工具外)为361.756亿港元,2023年为359.81亿港元;中国内地及其他地区为945.038亿港元,2023年为957.492亿港元[84] - 2023年业务重组部分非核心和无绩效业务减值或出售亏损,包括化工生产项目减值准备7.199亿港元等[87] - 2024年扣除减值拨备后贸易应收账款为51.304亿港元,2023年为45.906亿港元[94] - 2024年贸易应付账款及其他负债为207.508亿港元,2023年为199.268亿港元[9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借贷为71.01亿港元,2023年为98.73亿港元;长期借贷为439.61亿港元,2023年为388.58亿港元;可动用银行融资额为300亿港元,2023年为253亿港元[98] - 2024年集团发行中期票据合共60.27亿港元,平均年期为5.5年;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中期票据面值总金额达242亿港元,平均年息3.6%,平均年期12.8年[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港华智慧能源已发行中期票据面值总金额达18亿人民币,平均年息4.2%,平均年期4.4年;中期票据账面价值为259.83亿港元,2023年为237.54亿港元[99] - 2023年6月港华智慧能源发行熊猫债券集资15亿人民币,平均年息率3.27%;10亿人民币的1年期熊猫债券已偿还,2024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5.33亿港元[100] - 2024年港华智慧能源发行“类REITs”规模为5.15亿人民币,优先级证券票面利率为2.3%[10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总额为574.22亿港元,2023年为577.69亿港元;可换股债券债务部分账面价值为18.50亿港元,2023年为18.58亿港元[10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到期日情况:23%为1年内到期、26%为1至2年内到期、31%为2至5年内到期、20%为超过5年到期;2023年分别为33%、19%、30%、18%[101][10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率为43%,2023年为41%[103] 香港燃气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香港燃气业务整体售气量增长0.1%[3][13] - 2024年香港住宅售氣量下跌1.4%,酒店業相關售氣量上升6.6%,工商業客戶售氣量上升2%,煤氣銷售量上升0.1%[33] - 2024年底本港燃气业务雇员人数为2169人,2023年底为2135人;本港业务雇员总人数为2401人,上年度为2364人;内地及境外业务雇员总人数约为54000人,与去年相若[107] - 2024年底本港燃气业务客户数目为2036921户,整体生产效率为每名雇员服务939个客户[107] - 2024年全年相关人力成本为港币13.65亿元,较上年度增加港币0.87亿元[107] 内地城市燃气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内地城市燃气业务燃气销售量增长5%至364亿立方米,平均价差增加0.05元人民币到每立方米0.52元人民币[5] - 2024年公司在內地城市燃氣項目達322個,新增客戶230萬戶,總數達4249萬戶,總售氣量364億立方米,增長5%,工商氣量增長3.1%[34] - 2024年城市燃氣平均價差為每立方米0.52元人民幣,較2023年增加0.05元人民幣[36] 可再生能源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管理层推动核心业务重组,旗下港华智慧能源可再生能源业务利润上升5倍,核心利润增长34.5%达16.01亿港元[3] - 公司旗下港華智慧能源在24个省级城市经营超1000个可再生能源项目,分布式光伏业务并网规模达2.3吉瓦,发电量达18.3亿度[17] - 2024年度港華智慧能源整体营业额较上年度上升7.4%至213.14亿港元,业务核心利润上升34.5%至16.01亿港元(以人民币计算上升37.2%),股东应占溢利为16.06亿港元,较上年度增加0.31亿港元[19] - 2024年可再生能源業務淨利潤港幣4.79億元,同比增長五倍,能碳服務利潤達到港幣1.10億元,同比增長兩倍[39] 绿色甲醇业务产能规划 - 在建的马来西亚SAF厂房2025年第三季度投产,新增产能达每年30万吨;与佛燃能源合作的绿色甲醇新厂房2025年中动工,2028年首期产能达20万吨[5] - 内蒙古绿色甲醇生产厂预计2025年底产能提升至15万吨,2028年提升至30万吨;与佛燃能源合作项目计划投资100亿人民币,2025年中动工,2028年首期产能达20万吨[20] - 佛山绿色甲醇项目2025年中动工,2028年首期达20万吨产能[25] -
香港中华煤气:城燃回暖高分红,绿色能源添动能
申万宏源· 2024-12-01 16:02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这是首次覆盖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城燃行业起步于香港,目前已遍及全国,拥有稳定的销气结构和优质的城燃项目,并不断拓宽能碳服务范围,开拓居民延伸服务、可再生能源、可持续能源等业务,持续赋能公司业绩增长 [1] - 香港业务盈利稳定,未来仍具提价空间 [1] - 内地业务销量稳定成长,顺价改善毛差持续修复 [1] - 多点开花,注入公司发展新动能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香港中华煤气:行业先驱 城燃标杆 - 公司成立于1862年,是中国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公用事业企业,也是中国香港规模最大的能源供应商之一 [29] - 公司于1960年即在香港上市,发展至今为超过200万户香港客户供应燃气 [29] - 1995年,公司进入内地市场,开启了全国化的探索和布局,目前已经发展为五大全国性城市燃气企业之一 [29]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业务已遍布29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内地拥有321个城市燃气项目,燃气用户规模超4000万户 [29] - 1H24公司在中国香港及内地天然气销量约190.3亿m³(其中香港4.3亿m³),约占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的8.9% [29] 2. 香港燃气业务:量稳利增 基本盘稳固 - 香港燃气市场已进入成熟期,公司用户规模温和稳定增长 [1] - 2023年公司在香港覆盖用户数突破200万户,市场覆盖率达75%,主要以居民及商业客户为主 [1] - 2023年香港燃气销售结构中,住宅、商业、工业分别占比54%、40%、6% [1] - 随着居民及商业用气需求增加,预计至2028年末,香港业务销气量较2023年底仍存在7%的增量空间 [1] - 公司在香港地区调价自主性较强,可根据成本变动情况调增燃气终端售价,盈利能力较强且高度稳定 [1] - 2024年8月,多年未变的保养月费调增0.5港元/月,基本定价也上涨0.013港元/MJ [1] - 由于香港地区电价上涨幅度较燃气更高,燃气性价比持续凸显,价格长期仍具备进一步提升空间 [1] 3. 内地燃气业务:量利双升可期 创造业绩增量 -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直接及通过子公司港华智慧能源合计控制内地城市燃气项目321个,广泛集中于华东、华南、华中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具备显著区位优势 [1] - 2018-2023年间公司销气量CAGR达8.56% [1] - 2023年公司工业、商业、居民、分销及其他用气占比分别为45%、14%、22%、19% [1] - 电动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行业用气规模高速成长,有望带动公司销气量持续提升 [1] - 2023年下半年起,国家大力推进居民气顺价机制的执行力度 [1] - 在公司燃气业务所覆盖的城市中,包括南京、西安、济南等省会城市已经先后完成调价 [1] - 1H24销气毛差显著回升至0.47元/m³,同比增长0.05元/m³ [1] - 量利齐升驱动,公司内地燃气市场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1] 4. 其他业务:多点开花 注入公司发展新动能 - 延伸业务方面,公司聚焦居民用户,主要由全资子公司名气家为客户打造一站式生活服务解决方案 [1] - 公司在内地与香港分别覆盖超过4100万和200万用户,为发展延伸业务提供坚实客群基础 [1] - 2024年上半年,延伸业务贡献利润1.9亿港元,其中香港与内地业务分别贡献1.4亿港元与0.5亿港元 [1] - 可再生能源业务方面,公司在深耕燃气领域多年后积累大量优质园区工业用户,以此为基础2022年起公司开始发展分布式光伏及能碳服务 [1] - 受益于公司精益运营管理及良好项目开发策略,2023年起公司可再生能源业务已实现扭亏为盈 [1] - 产能稳步爬升,多元发展未来可期 [1] - 公司积极布局可再生能源领域,包括可持续航空燃料、绿色甲醇及氢化植物油的生产销售工作 [1] - 长期来看,公司在可持续能源方面产能逐步爬升,有望持续增厚公司业绩 [1]
香港中华煤气:城燃业务稳中有增,绿色能源战略布局初显成效
海通国际· 2024-09-09 10:03
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现价为HK$6.20,目标价为HK$6.66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城燃业务稳中有增,绿色能源战略布局初显成效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市值为HK$115.69bn,日交易额为US$15.87mn,发行股票数目为18,660mn,自由流通股占比为58%,1年股价最高最低值为HK$6.62-HK$5.27 [3] 财务表现 - 2024H1总营收为HKD 27.496 billion,同比下降5.76%;核心利润为HKD 3.186 billion,同比上涨2.21%;归母净利润为HKD 3.040 billion,同比下降15.88% [8] - 中国香港业务总售气量同比持平,内地城燃售气量同比上涨6.76%,价差同比上涨0.05元/方至0.50元/方 [8] 业务发展 中国香港业务 - 燃气销售量达14,932百万兆焦耳,同比持平,炉具销售量同比微增1.4%,客户基数增至203万户 [9] - 煤气收费于2024年8月1日上调4.8%,定额保养月费增加0.5港元 [9] - 积极开发氢能及绿色甲醇业务,将军澳堆填区的绿氢试验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后每日生产330公斤氢气,为7至8辆氢能巴士提供动力 [9] 内地业务 - 上半年全国天然气需求显著回升,公司紧抓电动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业的增长机遇,积极拓展"燃气+"服务 [10] - 工业售气量同比增长3.13%,商业售气量同比增长9.29%,城燃业务售气量达186.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76%,客户数量增至4,139万户,同比增长7.3% [10] - 气源供应链业务通过与"三桶油"达成长约合作,上半年统筹气量19亿立方米,有效提升了保供能力并降低了成本 [10] - 上半年城燃价差同比增长0.05元至0.5元人民币/立方米,伴随着下半年居民顺价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全年价差有望继续提升 [10] 绿色能源领域 - 上半年公司EcoCeres的SAF及HVO总产量达17.6万吨,同比上涨51%,未来绿甲醇年生产力有望达到每年12万吨 [11] - 光伏累计并网规模达到2.1GW,发电量达到6.8亿kWh,同比增长1.4倍 [1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FY24-26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97.77/624.46/649.47亿港币,对应归母净利润为64.67/66.90/68.97亿港币 [12] - 根据DCF模型测算,目标价上调至6.66HKD/股,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2]
香港中华煤气(0000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02 16:43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业务核心利润为31.86亿港元,同比增长2%[9] - 2024年上半年股东应占税后溢利为30.4亿港元,同比下降16%[9]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6.3港仙,同比下降16%[9] - 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74.962亿港币,同比下降5.8%[22] - 2024年上半年总营业支出为231.607亿港币,同比下降5.2%[2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45.742亿港币,同比下降19.6%[2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5.614亿港币,同比下降17.6%[22]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6.3港仙,同比下降16.0%[22]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7.75亿港币,同比下降11.3%[23] - 2024年上半年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62.12亿港元,同比增长-7.0%[4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5.61亿港元,同比增长-17.6%[44] - 2024年上半年香港地区营业额为54.71亿港元,同比增长-2.1%[44]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营业额为209.61亿港元,同比增长2.1%[44] - 2024年上半年绿色能源业务营业额为6.27亿港元,同比增长-73.0%[44] - 2024年上半年香港地区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29.13亿港元,同比增长-3.8%[44]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30.25亿港元,同比增长-3.6%[44] - 2024年上半年绿色能源业务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1.88亿港元,同比增长-56.4%[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收入為港幣23,160.7百萬元,相比2023年同期為港幣24,426.6百萬元[50] - 出售附屬公司之淨收益在2023年為港幣4,677.2百萬元,2024年無此項收益[51] - 資產減值虧損在2023年為港幣2,007.7百萬元,2024年為港幣41.0百萬元[51][53] - 分類為持作出售之資產之重新計量虧損在2023年為港幣659.4百萬元,2024年為港幣14.4百萬元[51] - 股本投資及其相關衍生金融工具之已變現虧損在2023年為港幣1,757.8百萬元,2024年無此項虧損[51] - 出售一間聯營公司之收益在2023年為港幣692.2百萬元,2024年無此項收益[51] - 除稅前溢利已扣除已售存貨成本在2024年為港幣16,825.9百萬元,2023年為港幣17,730.7百萬元[54] - 當期稅項在2024年為港幣903.0百萬元,2023年為港幣1,197.9百萬元[54] - 每股基本盈利在2024年為港幣3,040.2百萬元,2023年為港幣3,614.4百萬元[5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30.40亿港币,全面收益总额为17.23亿港币[6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拟派中期股息22.39亿港币,派息后总储备金为495.55亿港币[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投资重估储备为4.15亿港币,对冲储备为-4.48亿港币,汇兑储备为-35.90亿港币[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保留溢利为549.06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558.90亿港币有所减少[68][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签约但未入账的资本支出为398.35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559.03亿港币有所减少[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对合营企业的资本支出承诺为369.79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0.79亿港币有所减少[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对若干中国内地新项目的资本支出承诺为72.99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79.48亿港币有所减少[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根据不可撤销经营租赁的未来最低租赁付款总额为31.70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70亿港币有所减少[7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从联营公司购买货物及服务的金额为4.69亿港币,较2023年同期的2.37亿港币有所增加[75]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获得净收益46.772亿港元[77] - 出售附属公司导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出净额20.656亿港元[78] - 公司计划出售嘉祥易隆和科建,预计分别获得现金代价2.8亿港元和账面值回收[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分类为持作出售的附属公司资产总额为10.905亿港元,负债总额为4.818亿港元[80] - 公司净流动借贷为134.73亿港元,长期借贷为379.92亿港元,可动用银行融资额为218亿港元[81] - 公司通过中期票据计划发行了30.97亿港元的中期票据,平均年期为5.5年[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中期票据面值总金额达231亿港元,平均年息3.6%,平均年期13年[82] - 港华智慧能源发行了20亿人民币的中期票据,平均年息4.2%,平均年期4年[82] - 港华智慧能源首次发行1年期及3年期熊貓債券,集資規模合計15亿人民币,平均年息率3.27%[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熊貓債券账面值为5.38亿港元[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贷总额为港币600.8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港币577.69亿元增加[8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贷的到期日分布为:37%在1年内到期、21%在1至2年内到期、23%在2至5年内到期、19%超过5年到期[8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率为43%,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有所增加[8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贷在掉期后基本上为港元(港币301.79亿元)和人民币(港币68.46亿元)[8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没有就联营公司、合营企业或第三方的银行融资协议安排提供任何担保[84] - 2024年6月30日,李家傑博士和李家誠博士分别持有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41.53%的股份[91] - 2024年6月30日,黄維義先生和陳英龍先生分别持有港華智慧能源有限公司0.28%和0.08%的股份[91] - 公司执行董事暨首席投资总裁陈英龙先生于2024年6月25日获委任[92] - 港華智慧能源董事黄维义先生和陈英龙先生分别持有1,800,000和900,000股尚未行使的购股权,行使价为3.40港元[94] - EcoCeres, Inc.董事黄维义先生和陈英龙先生分别持有31,818和31,818股尚未行使的购股权,行使价为57.00美元;黄维义先生另持有10,000股,行使价为112.16美元;陈英龙先生另持有30,000股,行使价为112.16美元[96] - 主要股东李兆基博士持有7,748,692,715股,占比41.53%[99] - 主要股东迪斯利置業有限公司持有4,313,717,809股,占比23.12%[99] - 主要股东Timpani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5,989,193,083股,占比32.10%[99] - 主要股东Faxson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7,748,692,715股,占比41.53%[99] - 主要股东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持有7,748,692,715股,占比41.53%[99] - 主要股东恒基兆業有限公司持有7,748,692,715股,占比41.53%[99] - 主要股东Hopkins (Cayman) Limited持有7,748,692,715股,占比41.53%[99] - 港華智慧能源已發行股份總數約70.95%由公司全資附屬公司及相關公司持有[102] - 港華智慧能源於2024年7月12日配發124,440,353股新股份,持股比例調整至約68.38%[102] - 黃維義先生持有7,532,000股港華智慧能源股份,相當於已發行股份總數約0.22%[102] - 黃維義先生持有1,800,000份購股權,可認購1,800,000股港華智慧能源股份,相當於已發行股份總數約0.05%[102] - 李家傑博士及李家誠博士被視為擁有恒基地產及公司之權益[102] - 李家傑博士於2024年7月1日獲頒大紫荊勳章[104] - 馮孝忠先生於2024年7月1日獲頒銀紫荊星章[104] - 李國寶爵士於2024年8月19日退任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104] - 陳英龍先生於2024年7月1日不再擔任恒基(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之投資總監╱總經理[105] - 黃維義先生及楊磊明先生的固定薪金自2024年7月1日起上調約4%[105] 业务运营 - 2024年上半年香港燃气销售量为14,932百万兆焦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0] - 2024年上半年内地城市燃气销售量为18,625百万立方米,同比增长6.7%[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香港客户数目为2,027千户,同比增长1.1%[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内地城市燃气客户数目为41,394千户,同比增长7.3%[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城市燃气业务总售气量约为18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13] - 燃气客户增加至逾4,139万户,同比增长7.3%[13] - 城市燃气平均价差稳步攀升至人民币0.5元/立方米,较2023年同期增加人民币0.05元/立方米[1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水务及环卫业务利润增长稳定,售水量及污水处理量分别同比增长1.4%和5.9%,垃圾处理量同比增长13.7%[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港华智慧能源累计签约3.3吉瓦,并网2.1吉瓦,整体营业额同比增长6.3%至港币105亿零1百万元,业务核心利润大幅上升57.5%至港币7亿零7百万元[15] - 公司绿色甲醇生产厂产能预计在未来数年可增至每年12万吨,已连续三年通过欧盟“ISCC EU”和“ISCC PLUS”认证[18] - 公司可再生能源业务已具备吉瓦级光伏电站投资建设及运营能力,形成高增长的一站式智慧减碳生态平台[15] - 公司已成功在光伏项目引入多家策略投资者,自2023年底始以轻资产模式运营可再生能源业务[15] - 公司持股的怡斯萊(EcoCeres, Inc.)已成功将SAF的产能与产出占比提高,位于马来西亚的新厂房预计将于2025年底之前落成[18] - 公司ESG表现获国际评级机构高度评价,连同港华智慧能源,再度双双成为全球ESG评分“最佳1%之中國企業”[19] - 2024年上半年,燃气销售(已计燃料调整费)为212.963亿港元,燃气报装收入为14.129亿港元[42] - 2024年上半年,炉具销售及保修维修收入为15.649亿港元,水费及有关收入为7.417亿港元[42] - 2024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业务收入为7.548亿港元,其他销售收入为17.256亿港元[42] - 2024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274.96亿港元,同比增长-5.8%[44]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为1602.45亿港元,同比增长-1.1%[47]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341.588亿港币,同比下降0.9%[2
香港中华煤气:城燃业务稳健,绿色能源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新亮点
国元国际控股· 2024-08-19 14:51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具体的投资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华煤气(0003.HK)2024年中期业绩表现稳健,核心利润同比上升2%,尽管总营收同比减少5.76%,但股东应占税后溢利同比下跌16%主要受去年上海燃气一次性影响因素影响 [3] - 内地城市燃气业务稳健增长,销气价差提升0.05元/方至0.5元/方,燃气销售量和客户数量均有所增加 [4] - 全年现金流入预计约90亿港元,足以支撑资本开支、派息和利息支出,公司着重控制资本开支,不会通过增加负债去提高派息 [5] - 绿色能源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新亮点,公司致力于推动氢能、可持续航空燃料和绿色甲醇市场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绿色甲醇生产厂产能预计未来数年可增至每年12万吨 [6] 主要财务指标 - 营业总收入:2023年为56,971百万港元,2024H1为27,49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率为-7%和-1.15% [2] - 归母净利润:2023年为6,070百万港元,2024H1为3,04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率为16%和63.2% [2] - EPS:2023年为0.33港元,2024H1为0.163港元 [2] - 每股股息:2023年为0.35港元,2024H1为0.12港元 [2] - 盈利派息比率:2023年为93%,2024H1为74% [2]
香港中华煤气(0000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6 16:31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业务核心利润为港币31.86亿元,同比增长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为274.962亿港元,同比下降5.8%[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35.614亿港元,同比下降17.6%[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16.3港仙,同比下降16%[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17.75亿港元,同比下降11.3%[1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591.54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1%[20] - 2024年上半年统筹气量总计19亿立方米[9] - 2024年上半年城市燃气平均价差为人民币0.5元/立方米,较2023年同期增加人民币0.05元/立方米[9] - 水务及环卫业务售水量和污水处理量分别增加1.4%和5.9%,垃圾处理量增加13.7%[9] - 可再生能源业务上半年核心利润大幅上升57.5%至港币7亿零7百万元,整体营业额上升6.3%至港币105亿零1百万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港华智慧能源累计签约3.3吉瓦,并网2.1吉瓦[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为274.962亿港元,同比下降5.8%[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35.614亿港元,同比下降17.6%[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16.3港仙,同比下降16%[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17.75亿港元,同比下降11.3%[1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591.54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1%[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燃气销售(已计燃料调整费)为港币21,296.3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8%[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再生能源业务收入为港币754.8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70.3%[3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地区燃气、水务、可再生能源及有关业务收入为港币5,470.9百万元[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内地燃气、水务、可再生能源及有关业务收入为港币20,518.7百万元[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绿色能源业务收入为港币348.3百万元[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港币4,574.2百万元[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內溢利为港币3,561.4百万元[3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291.78亿港币,同比增长约4.6%[3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56.87亿港币,同比增长约18.8%[3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3.19亿港币,同比增长约15.6%[3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1602.45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19.78亿港币有所减少[3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香港外部客户带来的营业额为61.71亿港币,同比下降约3.5%[4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及其他地区外部客户带来的营业额为213.25亿港币,同比下降约6.4%[4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营业支出为231.61亿港币,同比下降约5.2%[4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为3.62亿港币,较2023年同期的12.69亿港币大幅减少[41] - 公司税项支出减少,2024年上半年税项为港币10.13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港币3.55亿元[43]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30.40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港币5.74亿元[46]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减少,2024年6月30日为港币102.4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港币3.2亿元[48] - 公司贸易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显示,0至30日账龄的应收账款减少,2024年6月30日为港币34.1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港币4.69亿元[50]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减少,2024年6月30日为港币47.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港币0.66亿元[51]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净流动借贷为港币134.73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港币98.73亿元增加[54]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长期借贷为港币379.9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港币388.58亿元减少[54]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可动用银行融资额为港币21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港币253亿元减少[54]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借貸總額為港幣600.84億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港幣577.69億元增加[56]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资本负债率为43%,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增加[57]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港华智慧能源已发行中期票據面值總金額達人民幣20億元,平均年息4.2%,平均年期4年[5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熊貓債券賬面值為港幣5.38億元[5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港华智慧能源可持續發展債券已發行面值為2億美元[5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港华智慧能源可換股債券賬面值為港幣18.43億元[56]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港华智慧能源可持續發展債券已發行面值為2億美元[55] 业务增长 - 内地城市燃气销售量增长7%至186亿立方米[2] - 港华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可再生能源业务净利润大幅跃升至港币1.64亿元[2] - 内地城市燃气客户数目增加至逾4,139万户,同比增长7.3%[8] - 本港客户数目增加至约203万户,较2023年底增加7,678户[7] - 公司聚焦开发工业优质客户,上半年工业用气量增长3%[8] - 公司拥有超过4,100万内地家庭用户和200万香港家庭用户[11] - 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内地城市燃气及天然气业务将持续增长[15] 股息与分红 - 公司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港币12仙[2] - 公司拟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12仙,总金额为港币22.39亿元[45] 香港业务 - 本港燃气销售量基本持平为14,932百万兆焦耳[4] - 公司于将军澳堆填区开展全港首个“绿氢”试验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每天可生产约330公斤氢气[7] - 公司于2024年8月1日上调煤气收费4.8%[7] - 公司预计2024年香港燃气销售将保持平稳[15] - 公司计划将堆填区沼气转化为绿氢,并扩大生产设施,以加速香港的低碳转型[15] 可再生能源与绿色项目 - 绿色甲醇生产厂预计未来数年产能增至每年12万吨[12] - 怡斯萊(EcoCeres, Inc.)成功提高SAF的产能与产出占比[12] - 公司在SAF及绿色甲醇项目上已取得进展,未来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16] 社会责任与社区服务 - 煤气溫馨義工隊服务总时数超过100万小时,受惠人次超过850万[14] - 煤氣綠火焰能源科學家培育計劃共有逾20间小学和3,000位学生参加[14]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438.26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3.77亿港币有所增加[2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总额为479.38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488.65亿港币有所减少[2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股东资金为572.69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598.53亿港币有所减少[2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净负债约为182亿港币,其中包括须于一年内偿还的借贷约221亿港币[22] - 公司于2024年6月与银行就两项总额为40亿人民币的银行授信进行续约,相关未偿还金额约33亿港币[22]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可赎回永续证券为0,而2023年12月31日为23.44亿港币[21]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为86.2百万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2.1百万港币有所减少[21]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递延税项负债为67.43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69.24亿港币有所减少[21]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合資企業貸款及其他應付賬款为316.2百万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629.7百万港币有所减少[21]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非控股股東貸款及其他應付賬款为75.9百万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85.9百万港币有所减少[2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借贷为220.915亿港币,较未应用2020年及2022年修订本时减少了18.432亿港币[2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借贷为379.921亿港币,较未应用2020年及2022年修订本时增加了18.432亿港币[2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借贷为147.094亿港币,重分类后为165.672亿港币[2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非流动负债借贷为407.159亿港币,重分类后为388.581亿港币[28] - 公司截至2023年1月1日的流动负债借贷为196.809亿港币,重分类后为215.358亿港币[28] - 公司截至2023年1月1日的非流动负债借贷为396.231亿港币,重分类后为377.682亿港币[2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财务资产总额为480.11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500.68亿港币有所减少[3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财务负债总额为18.16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84亿港币有所减少[3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债务证券财务资产为27.5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6.31亿港币有所增加[3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股本投资财务资产为274.28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1.82亿港币有所减少[30] - 公司持有的非上市股本投资公平值为港币7亿元[31] - 可换股债券的嵌入式衍生工具部分公平值为港币27,200,000元,股票价格预期波動性为39.5%[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第三级工具的财务资产期末余额为港币678.8百万元,财务负债期末余额为港币27.2百万元[33]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1602.45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19.78亿港币有所减少[39] - 公司2024年6月30日香港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60.78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9.81亿港币略有增加[40] - 公司2024年6月30日中国内地及其他地区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946.64亿港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957.49亿港币有所减少[40] 业务重组与资产减值 - 公司进行业务重組,出售EcoCeres, Inc.部分股权,产生净收益约港币47亿元[42] - 业务重組导致多项资产减值,包括化工生产项目、汽车加气站及数据中心,分别减值港币7.32亿元、1.23亿元及2.94亿元[42] - 公司达成出售物流及煤炭投资协议,重新计量亏损港币6.59亿元[42] - 公司出售非上市股本权益投资,产生财务资产及衍生金融工具变现亏损港币17.58亿元,并确认应收贷款及预付款项减值损失港币8.59亿元[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