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电控股(00002)
icon
搜索文档
中电控股(0000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2-24 12:0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运盈利(计入公平价值变动前)为109.49亿港元,同比增长8%[25][31] - 2024年总盈利为117.42亿港元,同比增长76%[25][31] - 2024年EBITDAF为257.25亿港元,同比增长9%[31] - 2024年资本投资为187.73亿港元,同比增长46%[31] - 2024年第四期中期股息为每股1.26港元,同比增长4.1%[25][31] - 2024年总股息为每股3.15港元,同比增长1.6%[21][25][31] - 2024年股息收益率为4.8%[25] - 营运盈利(计入公平价值变动前)2024年为109.49亿港元,较2023年的101.27亿港元增长8%[36] - 公平价值变动2024年为6.99亿港元,2023年为21.25亿港元[36] - 营运盈利2024年为116.48亿港元,较2023年的122.52亿港元下降5%[36] - 影响可比性项目2024年为0.94亿港元,2023年为 - 55.97亿港元[36] - 总盈利2024年为117.42亿港元,较2023年的66.55亿港元增长76%[36] - 2024年现金流入216亿港元(2023年:235亿港元),现金流出247亿港元(2023年:191亿港元)[58][59] - 资本投资(不含维修性资本开支)为169亿港元,股息支出为78亿港元[59] - 2024年12月31日净负债56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523亿港元),杠杆比率33.0%(2023年12月31日:31.6%)[60] 客户与发电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香港客户非计划停电时间为6.02分钟,同比减少0.04分钟[25] - 2024年香港客户数目为280万个,同比增加4万个;澳洲客户数目为240万个,同比增加5.9万个[25] - 2024年发电输出量为798亿度,同比增长0.3%;发电容量为22600兆瓦,同比增加700兆瓦[25] 各业务线营运盈利变化 - 香港能源及相关业务2024年营运盈利88.95亿港元,较2023年的88.23亿港元增长1%[36] - 中国内地业务2024年营运盈利18.51亿港元,较2023年的20.73亿港元下降11%[36] - EnergyAustralia业务2024年营运盈利5.91亿港元,较2023年的 - 1.82亿港元增长425%[36] - Apraava Energy业务2024年营运盈利3.29亿港元,较2023年的3.01亿港元增长9%[36] - 台湾地区及泰国业务2024年营运盈利2.60亿港元,较2023年的3.07亿港元下降15%[36] 业务项目进展与规划 - 公司将在六个邦份安装超680万个智能电表[49] - 公司正执行约2千兆瓦的零碳项目,含4个输电、4个可再生能源及6个AMI项目[49] - 公司计划于2030年底前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减少59%,2040年底前淘汰燃煤资产,2050年底前实现净零排放[70] - 公司聚焦于发电、电网、储能和能源服务[70] 市场预测 - 印度2025 - 26年度GDP增长预测为6.7%,电力需求预期增长6.5%[49] 业务资产与占比情况 - 公司在5个区域拥有逾2.2万兆瓦发电资产[64] - 按2024年未计公平价值变动及未分配支销前的营运盈利计算,输配电网/零售占比47%,燃气占比18%,燃煤占比14%,核能占比13%,可再生能源占比7%,其他占比1%[66] 各业务线投资与回报情况 - 中国内地发电业务平均每年约40亿港元,内部报酬率为低双位数[72] - 香港管制业务平均每年约110亿港元,投资回报率为管制计划下资产的8%[72] - 中国内地核心市场能源服务投资目标分别为约3千兆瓦、约6千兆瓦、约2千兆瓦[72] - 澳洲内资发展平均每年约5亿港元,目标是中期内将零碳组合增加两倍[74] - 印度零碳投资目标在2030年通过购电协议达到3千兆瓦可再生能源[74] - 澳洲内资发展平均每年约60亿港元,最低回报内部报酬率为低至中双位数[74] 业务最低回报年份 - 中国内地发电业务最低回报年份为2023、2024、2029年[72] - 澳洲最低回报年份为2024 - 2029年[74] 香港管制业务收入情况 - 香港管制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72%、25%、3%,总额为529亿港元[72] 公司信贷评级 - 公司信贷评级标准普尔为A,穆迪为A2[81]
中电控股(0000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2-24 12:01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营运盈利在计入公平价值变动前按年增加8.1%至10,949百万港元[4][5][45] - 2024年总盈利为11,742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6,655百万港元显著增加[4] - 2024年综合收入增加4.4%至90,964百万港元[5] - 2024年总股息增加了1.6%至每股3.15港元,第四期中期股息每股1.26港元[5][6][45] - 2024年公司收入909.64亿港元,2023年为871.69亿港元;年度溢利127.18亿港元,2023年为76.7亿港元;每股盈利4.65港元,2023年为2.63港元[51] - 2024年公司年度除税后其他全面收入为 - 21.74亿港元,2023年为 - 20.81亿港元;年度全面收入总额为105.44亿港元,2023年为55.89亿港元[52]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068.74亿港元,2023年为2021.21亿港元;流动资产为268.39亿港元,2023年为269.3亿港元[53]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为448.04亿港元,2023年为424.79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 - 179.65亿港元,2023年为 - 155.49亿港元[53] - 2024年公司股东资金为1040.55亿港元,2023年为1023.31亿港元;非流动负债为787.91亿港元,2023年为741.9亿港元[54] - 2024年公司权益及非流动负债为1889.09亿港元,2023年为1865.72亿港元[54] - 2024年集团收入为9.0964亿港元,2023年为8.7169亿港元,同比增长4.35%[59] - 2024年年度溢利为1.2718亿港元[61] - 2024年股东应占盈利为1.1742亿港元[61] - 2024年营运盈利为1.1648亿港元[61] - 2024年资本性添置为1.5971亿港元[61]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23.3713亿港元,总负债为12.3595亿港元[61] - 2023年股东应占盈利6.655亿港元,2024年为11.742亿港元[62][67] - 2023年每股盈利2.63港元,2024年为4.65港元[67] - 2024年已付第一至三期中期股息每股1.89港元,金额47.75亿港元;已宣派第四期中期股息每股1.26港元,金额31.83亿港元[65] - 2023年已付第一至三期中期股息每股1.89港元,金额47.75亿港元;已宣派第四期中期股息每股1.21港元,金额30.57亿港元[65] - 2024年所得税支销28.21亿港元,其中本期所得税19.63亿港元、递延税项支销8.58亿港元;2023年所得税支销29.73亿港元[64] - 2024年退休福利开支6.96亿港元,2023年为6.55亿港元,其中2024年1.73亿港元、2023年1.67亿港元已被资本化[66] - 2024年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从年初1527.86亿港元增至年末1585.32亿港元,主要因收购附属公司及添置资产[68] - 2024年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从年初1149.5亿港元增至年末1018.3亿港元,因收购附属公司及添置等[70] - 2024年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41.14亿港元,2023年为136.5亿港元[71] - 2024年应付账款及其他负债为197.88亿港元,2023年为203.06亿港元[72] - 2024年管制计划储备账结余为31.72亿港元,2023年为26.43亿港元[73] - 2024年股东应占全面收入总额为95.3亿港元[74] - 2024年末储备总计为808.12亿港元[74] - 2024年应收合营企业股息2900万港元,应收联营股息7.77亿港元[71] - 2024年应付合营企业往来账600万港元,应付联营往来账4.54亿港元[72] - 2024年12月31日,已訂約但未發生的資本開支金額為1146.7億港元,2023年為1015.8億港元[75] - 2024年12月31日,Kidston抽水蓄能設施預期未貼現合約租賃款項約為18億港元,2023年為20億港元[75] - 2024年12月31日,集團須就合營企業及私募基金合夥企業分別注入股本1.34億港元和1.38億港元,2023年分別為1.87億港元和0.77億港元[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團備有310億港元未提取銀行貸款額度及50億港元銀行結餘,中電控股持有125億港元流動資金[7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可用貸款額度總計923億港元,提取613億港元,淨負債對總資金比率為33.0%,2023年為31.6%,定息債務佔總負債比率為51%,2023年為57%[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來自營運的資金利息倍數為11倍,2023年為11倍[82] - 2024年12月31日,集團未到期衍生金融工具面值630億港元,能源衍生工具面值分別為1404.95億度、800萬桶及4571兆兆焦耳,公平價值虧損淨額5.39億港元[83] - 2024年度第四期中期股息每股1.26港元,2023年为每股1.21港元,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共2,526,450,570股,股息于2025年3月20日派发[88] 香港能源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香港能源业务营运盈利增加0.8%至889.5亿港元[14] - 2024年中华电力售电量按年上升2.1%至361.25亿度[14] - 2024年中华电力住宅售电量102.04亿度,增幅2.8%,占比28%;商业售电量138.82亿度,增幅1.5%,占比39%;基建及公共服务售电量104.66亿度,增幅2.6%,占比29%;制造业售电量15.73亿度,减幅1.3%,占比4%[15] - 2024年中华电力供电可靠度维持99.999%,相当于每年每个客户平均意外停电时间约1.2分钟[15] - 2025年1月起,中华电力平均净电价按年上升0.98%[16] - 2025年公司从「中电社区节能基金」拨款2.4亿港元推出社区支援计划[16] - 龙鼓滩发电厂新建600兆瓦D2联合循环燃气涡轮发电机组于4月投入运作[17] - 过去五年,中华电力协助领展旗下物业节省超3100万度电力,相当于减少约1.2万吨碳排放[19] - 2024年9月活动中公司展示最新电动车充电科技方案及自行开发的电动车充电网络管理平台[19] - 香港能源業務盈利8694百萬港元,同比增加1.9%[46] - 公司确认与香港能源业务有关的一次性收入1.05亿港元[47] - 2024年香港电力销售为50.649亿港元,2023年为50.288亿港元,同比增长0.72%[59] - 2024年香港物业销售为3740万港元,2023年为6450万港元,同比下降41.99%[59] - 2023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总计868.68亿港元,其中香港519.8亿港元[62] - 2023年年度溢利总计7.67亿港元,其中香港9.505亿港元[62] 中电中国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中电中国2024年营运盈利为18.51亿港元,较2023年的20.73亿港元下降10.7%[23] - 截至2024年12月底,“上网电价”计划获审批的发电容量逾400兆瓦,相当于约99,700个家庭的一年耗电量[21] - 截至2024年底,中电已接驳超过268万个智能电表,占总客户的93%,并将如期于2025年完成智能电表安装计划[22] - 堆填区太阳能发电站项目每年可减少约468吨碳排放,相当于约20,000棵树的碳吸收量[20] - 2024年中电中国共有590兆瓦风电及太阳能光伏项目展开施工,2025年将有额外56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动工,完成后总容量将增加约1,530兆瓦[25][26] - 大亞灣核電站大修工程由2023年9月开始至2024年6月结束,历时200天,有7,000多名工人参与,涉及100个不同的优化项目[23] - 截至2024年底,中电中国附属公司未获发放的国家补贴金额由上一年同期的24.26亿港元上升至27.16亿港元[26] - 中电中国于12月开始在山东冠县兴建100兆瓦/20万度电的独立电池储能系统,预计2025年竣工[26] - 江苏扬州公道太阳能光伏电站于2023年9月投产,甘肃金昌太阳能光伏电站上网电量削减情况增加致整体盈利轻微下降[25] - 云南寻甸二期风电场自2023年3月投入服务后全年度贡献,抵消部分风电场不利影响使风能收益增加[25] - 中國內地盈利1851百萬港元,同比減少10.7%[46] - 2023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总计868.68亿港元,其中中国内地17.82亿港元[62] - 2023年年度溢利总计7.67亿港元,其中中国内地2.253亿港元[62] EnergyAustralia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共有74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正在兴建[7] - EnergyAustralia获联邦政府支持兴建两项大型四小时电池储能项目,总储能容量达400兆瓦[8] - EnergyAustralia敲定了230兆瓦可再生能源的购电协议[8] - EnergyAustralia目标在2030年前将可再生能源组合扩展至3,000兆瓦[8] - 2024年中电全资附属公司EnergyAustralia营运盈利5.91亿港元,2023年营运亏损1.82亿港元[29] - EnergyAustralia在维多利亚州350兆瓦/140万度电和南澳洲50兆瓦/20万度电的电池储能系统预计2027年前为超48万个家庭供电[29] - EnergyAustralia计划2030年前投资组合中承诺的可再生能源达3000兆瓦,9月签订采购230兆瓦可再生能源的最大规模购电协议[30] - 可快速启动的320兆瓦Tallawarra B燃气发电厂2024年6月投产,Tallawarra A电厂升级后预计2025年年中冬季全面投产,冬季产能增加近40兆瓦[32] - 1480兆瓦的雅洛恩电厂2028年中前逐步退役,2025年1月完成17个月维修计划,2024年可用率从72%升至74% [32] - Mount Piper电厂2024年发电量较2023年的53.6亿度增加31%至70.1亿度[33] - EnergyAustralia客户数目减少约58600个(约2.4%),客户流失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33] - 2024年9月EnergyAustralia因价格沟通不合规被判罚款1400万澳元[33] - 澳洲盈利591百萬港元,2023年虧損182百萬港元[46] - 2024年香港以外电力销售为32.718亿港元,2023年为28.828亿港元,同比增长13.49%[59] - 2024年澳洲天然气销售为5.749亿港元,2023年为5.862亿港元,同比下降1.93%[59] - 2023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总计868.68亿港元,其中澳洲331.02亿港元[62] - 2023年年度溢利总计7.67亿港元,其中澳洲亏损3.912亿港元[62] - 2023年对澳洲能源零售业务商誉确认减值58.68亿港元[62][63][66] - EnergyAustralia償還1.9億港元股東貸款本金及利息,為4.73億澳元貸款再融資,安排1.8億港元三年期營運資金貸款額度[81] Apraava Energy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Apraava Energy在建的零碳能源项目已超过2,000兆瓦[9] - Apraava Energy获授权开发近250公里的输电缆以及安装380万个智能电表[9] - 集团合营企业Apraava Energy 2024年营运盈利由2023年的3.01亿港元增加9.3%至3.29亿港元[35] - 251兆瓦Sidhpur风场自2023年分阶段营运,2025年1月中旬全面投产[36] - 截至12月底Apraava Energy有超過2000兆瓦正在推展的零碳能源項目[37] - 第四季度Apraava Energy在拉賈斯坦邦開始興建兩個合共550兆瓦的太陽能發電站,300兆瓦項目2026年6月投產,250兆瓦項目4月投產,50兆瓦項目2025年第一季動工[37] - Apraava Energy在卡納塔克邦的300兆瓦風電項目即將動工[
中电控股:首次覆盖:根植香港,亚太区百年能源行业运营商
海通国际· 2024-10-08 18:03
首次覆盖优于大市 1. 亚太区主要的能源行业运营商 - 中电集团是亚太区规模最大的私营电力公司之一,业务遍及香港、中国内地、澳洲、印度、台湾地区及泰国 [5] - 公司为香港电力"双雄"之一,中华电力有限公司规模较大,为九龙、新界及大部分离岛约 279 万个客户提供电力服务 [5][20] -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嘉道理家族为实际控制人,家族涉及香港电力、地产、酒店、银行等诸多产业管理 [6][7] 2. 盈利持续修复,派息保持稳定 - 2019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有一定波动,由856.89亿港元逐渐增长到2023年的971.69亿港元,期间CAGR约为0.4% [8][9] - 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6.55亿港元,同比增长620.2%,盈利大幅修复 [8][9] - 公司派息稳定,资产负债水平相对稳健,近年来每年股息维持在3.1港元,2023年年度股息率为4.81% [15] 3. 香港电力"双雄"之一 - 香港力争到2035年停止燃煤日常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升至7.5%-10% [19] - 中电和港灯在港经营综合电力业务,两家电力公司均与政府签订《管制计划协议》,政府保证电力公司的利润率 [20][21][22] - 香港居民的电费由基本电费和燃料调整费两部分组成,基本电价每年调整一次,燃料调整费则是根据市况波动 [22] 4. 致力能源转型,加快扩展可再生能源组合 - 公司火电装机占比为68%,主要集中在香港,香港电力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24][25] - 中国内地、澳洲及印度可再生能源装机有望提升,公司正在有序开展可再生能源拓展策略 [27][28] - 公司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资产,同时加快拓展可再生能源业务,以实现有序过渡 [30] 5. 盈利预测及估值 - 基于DCF估值模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902.66/938.67/985.31亿港元,归母净利润为69.41/73.38/75.63亿港元,首次覆盖给出73.55港元的目标价,并给出"优于大市"的评级 [32][33] 6. 风险提示 - 汇率波动风险;股息低于预期;监管环境变化风险 [38]
中电控股(0000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09 16:33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營運盈利在計入公平價值變動前增加22.0%至5,683百萬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總盈利增長至5,951百萬港元[1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總計為44,086百萬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8%[1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來自營運活動的現金流入淨額為9,016百萬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2.2%[1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每股盈利為2.36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7.6%[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總資產為234,343百萬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3%[1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總借貸為61,765百萬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4%[1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東資金為103,535百萬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2%[1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每股股東資金為40.98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2%[1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淨負債對總資本比率為34.0%,較去年同期增加2.4個百分點[19] - 公司上半年收入为440.86亿港元[45] - 公司上半年EBITDAF为116.65亿港元,同比增长23.5%[46] - 公司上半年股东应占盈利为59.51亿港元,同比增长17.6%[47] - 公司综合EBITDAF为129.9亿港元,同比增长17.2%[46] - 股東應佔盈利為5,951百萬港元[67] - 淨債務為58,818百萬港元,增加6,507百萬港元,增長12.4%[75] - 自由现金流来自营运的资金为9,989百万港元,较去年增加2,489百万港元[90] - 集团流动资金水平稳健,截至6月30日,未提取银行贷款额度为273亿港元,银行结余为29亿港元[96] - 中电控股于6月底持有119亿港元流动资金,预期全年流动资金将维持在高水平[96] - 集团净负债对总资本比率为34.0%,定息债务占总债务52%[103] 业务收入 - 公司香港业务收入为243.7亿港元[49] - 公司澳洲业务收入为187.54亿港元[49] - 公司中国内地及其他业务收入为9.62亿港元[49] 可再生能源项目 - 公司在中国内地施工中的风电和太阳能项目总发电容量达到450兆瓦[39] - 公司合营企业Apraava Energy在印度发展了35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40] - 中電中國上半年可再生能源發展維持強勁勢頭,發電容量合共300兆瓦的太陽能及風能項目建造工程相繼展開[137] - 中電中國將繼續專注把握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機遇,多個大型項目已踏入最後審批階段,預計將於下半年動工,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的160兆瓦風場和山東省兩個合共531兆瓦的風場[141] - 截至2024年6月底,中電中國施工中的可再生能源項目總發電容量為450兆瓦[199] 一次性收入与亏损 - 印度的一次性收入为106百萬港元,涉及收回過往年度營運煙氣脫硫機組所產生的額外成本的補償[56] - 香港出售亞皆老街物業的收益為28百萬港元,除䫠後為23百萬港元[56] - 香港海逸坊商場零售部分的重估虧損為33百萬港元[56] 财务开支 - 香港的財務開支淨額為4,495百萬港元[57] - 中國內地的財務開支淨額為696百萬港元,增加735百萬港元,增長5.3%[57] - 澳洲的財務開支淨額為1,697百萬港元[57] - 其他地區的財務開支淨額為22百萬港元,增加2百萬港元,增長10.0%[57] - 總財務開支淨額為6,910百萬港元[57] 能源项目与投资 - EnergyAustralia因远期价格上升录得公平价值收益15亿港元,但被能源出售合约的公平价值亏损7亿港元部分抵消[85] - 未结算的能源衍生工具总面值为电力174,544百万度,原油11百万桶,天然气3,117兆兆焦耳[86] - 中華電力在龍鼓灘發電廠新建的600兆瓦聯合循環燃氣渦輪發電機組D2已於4月投產,配合青山發電A廠四台燃煤機組中的三台在今年上半年退役,涉及發電容量合共1,050兆瓦[118] - 中華電力「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計劃獲審批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已增至391兆瓦,相當於96,500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120] - 中電中國上半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輕微上升,太陽能和水力發電輸出量增長,主要受惠於江蘇省新建的74兆瓦揚州公道太陽能光伏電站及華南地區水資源改善[135] - 中電中國與一家大型軟件公司簽署為期十年的合約,透過「綠色電力證書」供應可再生能源,是迄今按收入計算最大金額的「綠色電力證書」合約[138] - 中電中國持有少數股權的燃煤資產所帶來的貢獻遜於去年同期,但部分跌幅被燃料價格趨於穩定所抵銷[136] - EnergyAustralia通过EnergyAssist计划,受益客户数目增至逾57,200个[151] - Tallawarra B電廠是新南威爾斯州十多年來首座新建的燃氣發電廠,容量为320兆瓦[154] - Tallawarra A燃氣電廠計劃升級,發電容量將由440兆瓦提高
中电控股(0000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05 12:07
集团业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營運盈利增加22.0%至5,683百萬港元,受益于各业务表现稳健和EnergyAustralia的盈利改善[4] - 今年首六个月总盈利增长至5,951百萬港元,计入主要来自EnergyAustralia的遠期能源合同的未变现公平价值收益后[4] - 董事会宣派第二期中期股息每股0.63港元,与去年同期相同[4] - 集团營運盈利5,855百萬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5%,总盈利为5,951百萬港元[6] - 香港业务稳健,澳洲市场有改善,印度市场增长可观,但中国内地业务營運盈利下降[6] 可再生能源发展 - 集团努力拓展低碳能源项目的投资,中国内地现有可再生能源项目发电量略有增加[14] - 印度合營企业Apraava Energy在零碳项目方面取得成果,包括发展可再生能源项目和智能电表安装[15] - EnergyAustralia在澳洲市场推进低碳能源转型,开发靈活发电容量项目和储能项目[16] - 香港政府发表氢能发展策略文件,中电欢迎政策方针,支持加速发展绿色氢气[13] 地区业务表现 - 香港能源业务營運盈利增长2.8%,达到4,165百萬港元[21] - 中国内地核电业务因计划停运大修导致发电量下降,營運盈利减少28.0%[21] - 澳洲能源业务贡献增加,主要受高实现价格和Mount Piper电厂发电量提升影响[21] - 印度Apraava Energy业绩上升,主要受哈格尔电厂电价上涨和输电项目的影响[21] - 台湾地区及泰国业务受能源电价下跌和计划停运大修影响,營運盈利减少21.8%[21] 公司社会责任 - 中华电力通过降低平均净电价1.6%和控制成本,致力于确保客户的能源费用维持在合理水平[31] - 中华电力通过推出多项措施扶助弱势社群,包括提供电费资助和消费券计划,以支持中小企业和推广减碳节能[32] - 中华电力已接駁逾244萬個智能电表,让客户掌握用电情况,同时獲享多項更智能和更个人化的电力服务[34] 可再生能源项目 - 中华电力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计划已獲審批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已增至391兆瓦,相當於96,500個家庭一年的用电量[35] - 中华电力与微软及数据中心运营商AirTrunk签订香港最大宗的可再生能源证书协议,以支持微软在2025年前达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36] - 中华电力与希慎興業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创新能源管理方案方面探讨合作机会,包括擬建分佈式區域供冷系統,致力将銅鑼灣打造成更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社区[37] 公司发展计划 - 中华电力将继续提升供电可靠度,为香港提供更多零碳能源[41] - 中华电力将按新的五年发展计划作出重大基建投资,提升电力服务质量和供电可靠度,同时确保適时供应充足的能源[42] - 中华电力将继续推动本港的私家车及商用车辆更广泛採用电动车,以配合香港在2050年前达致车辆零排放的目标[40] 公司合作与项目 - 中电源动与一家香港公司签署协议,在广州建造大型製冷能源站,以提供冷水服务[53] - 中电中國计划在下半年动工多个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包括160兆瓦风场和531兆瓦风场[54] - 中电中國将寻求更多长期企业购电协议和绿色电力证书合约,加强可再生能源投资[55]
中电控股(0000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3-08 16:32
公司业务 - 中电2023年报展示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业务,并取得显著增长[2] - 公司重整了年报结构,遵循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更清晰地阐述可持续发展方针[3] - 公司继续采用双重重要性方针,聚焦影响现金流量、融资和资金成本的主题,以及涵盖人类、环境和经济影响的可持续发展报告[4] 业绩总结 - 集团2023年的營運盈利在计入公平價值变动前增加33%至10,127百萬港元[22] - 集团2023年的營運盈利在计入公平價值变动前按年增加33%至10,127百萬港元[22] - 集团2023年的營運盈利在计入公平價值变动前增加33.2%至10,127百萬港元[22] 新能源发展 - 中电集团承诺在2040年前淘汰燃煤发电和使用电池储能技术,赢得亚洲投资者气候变化联盟(AIGCC)的肯定[199] - 中电计划在2024年完工的龙鼓灘发电厂新燃气发电机组D2将提供可靠、低碳的电力[177] - 中电计划在青山发电厂建设容量约100兆瓦的电池储能系统,提高吉林省乾安三期风场、云南省寻甸二期风场和江苏省扬州公道太阳能光伏电站的供电可靠度[183]
中电控股(0000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2-26 12:27
业绩总结 - 集团營運盈利在计入公平價值变动前增加33.2%至10,127百萬港元[1] - 綜合收入減少13.4%至87,169百萬港元,包括因終止會計合併Apraava Energy而減少5.1%及受澳洲批發現貨價格疲弱影響[3] - 2023年總股息維持於每股3.10港元,與2022年相同,當中包括由董事會宣派的第四期中期股息每股1.21港元,及已支付的首三期中期股息[4] - 集团於2023年的營運盈利在计入公平價值变动前按年增加33%至10,127百萬港元,凸顯[6] - 計入EnergyAustralia客戶業務商譽減值及其他影響可比性項目後,總盈利為6,655百萬港元,從一年前924百萬港元強勁反彈[2] 用户数据 - 集团的公平價值变动主要与EnergyAustralia的遠期能源合約有關,由2022年虧損2,979百萬港元逆轉至2023年收益2,125百萬港元,使集团營運盈利達至12,252百萬港元,顯著反彈[1] - 2023年,我們在所有市場的業務均錄得增長,表現令人鼓舞。我們的五年發展計劃已獲香港特區政府批准,有助中電恪守滿足香港能源需求的承諾,支持城市長遠發展,是一個重要里程碑。這些策略投資將促進香港經濟增長,支持持續減碳,和鞏固香港作為一個具韌力的現代化智慧城市。我們於9月成功啟用香港首個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讓中電深感自豪。這項設施提升了香港能源供應的穩定性,並確保我們能獲取價格具競爭力的天然氣供應,惠及整個社會[9] 未来展望 - 2023年,集团计划推出新风电和太阳能项目,以满足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10] - 集团业务以减碳为首要重点,引领实现淨零温室气体排放[14] - 集团强化了203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以加快进程[1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集团计划在龙鼓滩发电厂进行一个试点项目,探讨天然气混合氢气发电的可行性[30] - 中华电力自2018年开展的电表更换计划,至今已为客户接驳逾223万个智能电表,计划预计将于2025年完成[3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集团在全球波动局势下取得十分稳健的表现,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内地的核心业务再次带来可靠的贡献[21] - 香港中华电力提供高度可靠、环保且价格合理的电力供应,推动经济活动复常[22] 其他新策略 - 公司更新了“价值观架构”,精简为三大核心价值:从心关怀、追求卓越和勇于承担[17] - 蔣東強先生被任命为中電控股首席执行官,羅嘉進先生接替了蔣先生的职位[18]
中电控股(0000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1 16:56
财务业绩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營運盈利在计入公平價值变动前增加19.3%至4,955百萬港元[4] - 2023年首六个月集团总盈利由去年同期的4,855百万港元虧損扭转为5,060百万港元盈利[5] - 香港电力业务收入增加至24,252百万港元,增长了7.4%;香港以外能源业务收入下降至18,161百万港元,减少了26.5%[5] - 每股盈利为2.00港元,相较去年同期的每股虧損1.92港元有显著改善[5] - 2023年上半年營運盈利为4,972百万港元,相较去年同期的3,846百万港元增长了19.3%[5] 公司战略 - 公司将全力支持香港,继续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国际都会,带领亚洲地区转型至淨零未来[6] - 全球经济在核心市场出现逐步复苏迹象,公司将继续就现行管制计划协议下的发展计划与香港政府紧密合作[7] 领导层变动 - 中电控股预计蔣东强先生将接替蓝凌志先生的首席执行官一职[13] - 中电控股宣布委任王晓军女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 业务拓展 - Apraava Energy在上半年录得理想表现,总发电容量超过550兆瓦的风场已获得在阿萨姆邦及古吉拉特邦安装约3百万个智能电表的合约[13] - EnergyAustralia在今年下半年的整体业绩表现预计将有所回升,将继续致力提供价格合理的能源[15] 财务状况 - 2023年上半年自由现金流为5,168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383)百万港元有显著增长[24] - 中电控股于2023年上半年持有155亿港元的流动资金,较六个月前的135亿港元有显著增长[27]
中电控股(0000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07 12:04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营运盈利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前增加19.3%,至49.55亿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就EnergyAustralia远期销售能源合约录得轻微公允价值收益,2022年为80亿港元不利公允价值变动[3] - 2023年首六个月计入未变现公允价值变动和影响可比性项目后,集团总盈利由去年同期48.55亿港元亏损扭转为50.6亿港元盈利[3] - 综合收入减少9.0%,至433.02亿港元,包括因终止合并Apraava Energy而减少5.0%[3]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录得49.72亿港元营运盈利,去年同期为38.46亿港元营运亏损[5] - 中电出售St. George's Mansions物业获分盈利8800万港元,使集团期内总盈利达50.6亿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计入公平价值变动前营运盈利增加19.3%至49.55亿港元,总盈利由去年同期48.55亿港元亏损扭转为50.6亿港元盈利[9] - 2023年公平价值变动为盈利1700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80亿港元[10] - 2023年影响可比性项目为盈利8800万港元,2022年为亏损10.09亿港元[10] - 2023年出售亚皆老街物业收益8800万港元,2022年因减持Apraava Energy亏损9.86亿港元[11] - 2023年上半年收入433.0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475.94亿港元[41] - 2023年上半年营运溢利52.25亿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81.24亿港元[41]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55.48亿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49.54亿港元[41] - 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利2.00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92港元[41]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入亏损4.04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34.86亿港元[42] - 2023年上半年全面收入总额51.44亿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4.68亿港元[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2019.79亿港元,2022年末为2015.65亿港元[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329.55亿港元,2022年末为344.61亿港元[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437.37亿港元,2022年末为444.61亿港元[43] - 2023年8月31日股本为232.43亿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44] - 2023年8月31日储备为82.29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2.255亿港元[44] - 2023年8月31日股东资金为105.53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5.498亿港元[44] - 2023年8月31日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为48.3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7.903亿港元[44] - 2023年8月31日递延税项负债为16.33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246亿港元[44] - 2023年8月31日香港电力销售为236.3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18.76亿港元[46] - 2023年8月31日管制计划调拨至收入为4.9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5.92亿港元[46] - 2023年8月31日香港以外电力销售为152.59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03.68亿港元[46] - 2023年8月31日澳洲天然气销售为27.4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2.73亿港元[46] - 2023年8月31日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431.43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457.35亿港元[46]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4.3143亿港元,总收入为4.3302亿港元[47]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EBITDAF为1.1485亿港元,扣除所得税前溢利为6253万港元,期内溢利为5548万港元[47]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股东应占盈利为5060万港元,营运盈利为4972万港元[47] - 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457.35亿港元,其他收入为18.59亿港元,总收入为475.94亿港元[48] - 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综合EBITDAF为91.86亿港元,扣除折旧及摊销、公平价值调整、财务开支等后,扣除所得税前亏损为77.48亿港元,期内亏损为49.54亿港元[4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固定资产、使用权资产和投资物业为1557.58亿港元,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为184.51亿港元,总资产为2360.26亿港元,总负债为1203.32亿港元[48]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营运溢利/(亏损)扣除的退休福利开支分别为2.36亿港元和2.44亿港元,可变动租赁支销分别为0.21亿港元和0.1亿港元[49]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本期所得税支销分别为8.96亿港元和7.5亿港元,递延税项抵免分别为1.91亿港元和35.44亿港元[50]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已付第一期中期股息均为每股0.63港元,金额均为15.92亿港元,已宣派第二期中期股息均为每股0.63港元,金额均为15.92亿港元[51] - 2023年和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盈利/(亏损)分别为50.6亿港元和 - 48.55亿港元,已发行股份的加权平均股数均为25.26451亿股,每股盈利/(亏损)分别为2.00港元和 - 1.92港元[52] - 2023年1月1日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1472.67亿港元,6月30日为1480.78亿港元[53] - 2023年1月1日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为75.82亿港元,6月30日为75.85亿港元[54]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142.8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5.04亿港元[55]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60.4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5.11亿港元[56] - 2023年6月30日管制计划储备账结余为22.5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94亿港元[57] - 2023年股东应占盈利为50.6亿港元[58] - 2023年股东应占全面收入总额为46.76亿港元[58] - 2022年第四期中期已付股息为30.57亿港元,2023年第一期中期为15.92亿港元[58] - 2023年6月30日折算储备为 - 81.57亿港元,现金流量对冲储备为28.56亿港元[58] - 2023年6月30日保留溢利为857.84亿港元[58] - 2023年6月30日,已訂約但未發生的資本開支金額為97.45億港元,2022年12月31日為96.86億港元[59] - 2023年6月30日,Kidston抽水蓄能設施預期未貼現合約租賃款項約為19億港元,2022年12月31日為19億港元[60] - 2023年6月30日,Riverina電池儲能系統預期未貼現合約租賃款項約為4億港元,2022年12月31日為4億港元[61] - 2023年6月30日,承諾為合營企業提供而未提取的股東貸款額度為2.18億港元,2022年12月31日為2.96億港元[61] - 2023年6月30日,集團備有312億港元未提取銀行貸款額度及24億港元銀行結餘,6月底持有155億港元流動資金,六個月前為135億港元[62] - 2023年6月底,集團淨負債對總資金比率為33.6%,2022年底為32%[64] - 截至2023年6月底,集團不含永久資本證券的定息債務佔總債務比率為54%,包含永久資本證券的定息債務佔總債務比率為57%,六個月前分別為52%及55%[64] - 2023年6月30日,集團用於對沖的未到期衍生金融工具面值達651億港元,能源衍生工具面值分別為2805.7億度、1300萬桶和1864兆兆焦耳,公平價值為淨虧損8.17億港元[6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能源业务盈利40.5亿港元,同比减少1.6%;中国内地盈利13.72亿港元,同比增加10.6%;印度盈利4.25亿港元,同比增加333.7%[10]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售电量按年上升3.7%至163.19亿度,商业客户售电量增加6.6%,基建及公共服务客户售电量增加6.5%,住宅客户售电量下跌2.7%[12] - 中电中国客户数目减少约23,000,跌幅约0.9%[24] - Apraava Energy被拖欠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应收账款较六个月前大幅减少逾70%[27] 项目进展情况 - 云南50兆瓦寻甸二期风场已投入运作,广西150兆瓦博白风场已动工,江苏扬州8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预计数月内投产[6] - Apraava Energy筹划两个总发电容量超550兆瓦风场,获阿萨姆邦及古吉拉特邦约300万个智能电表合约,取得拉贾斯坦邦输电缆及变电站基建开发权[6] - 采用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技术的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已投入运作,并于7月接收首批按长期供应协议的货物[14] - 龙鼓滩发电厂600兆瓦联合循环燃气涡轮机组D2预计明年全面投产,D1机组于2020年投产,容量为550兆瓦[15] - 截至6月底,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增至356兆瓦,相当于85,000个住宅客户一年的用电量[16] - 截至6月底,中电已接驳超200万个智能电表,占住宅及中小企客户电表总数的72%[16] - 九巴今年投入超50辆双层电动巴士,中华电力为其新充电设施制定电力规格,助建两座多层电动巴士停车场,提供850个停车位[17] - 今年上半年,中电动力获得超20张电池储能系统订单[17] - 中电动力与华懋集团合作的如心广场新水冷式空调系统2024 - 2027年分阶段完成[17] - 中电动力为瑞安中心安装新供冷系统,工程预计年底前完成[18] - 7月,中电中国动工兴建广西博白150兆瓦新“平价上网”风场项目[22] - 江苏扬州公道太阳能光伏电站今年稍晚投产,发电容量达80兆瓦[22] - 两台大型电池储能设备预计2023年第三季投入运作,分别为容量65兆瓦/13万度电的Riverina及容量25兆瓦/5万度电的Darlington Point项目[25] - Genex Power在昆士兰州发展的250兆瓦Kidston抽水蓄能项目将于2024年竣工[25] - 邻近Mount Piper电厂的350兆瓦Lake Lyell抽水蓄能项目及厂内500兆瓦电池蓄能项目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25] - 320兆瓦Tallawarra B燃气及氢能调峰电厂预计2023/24年澳洲夏季来临前投产[26] - 维多利亚州政府2月批准350兆瓦Wooreen电池储能系统发展规划工作,最终投资决定约于年底作出[26] - Apraava Energy在卡纳塔克邦投得约300兆瓦风能项目,古吉拉特邦Sidhpur风场107兆瓦机组4月投运,预计2023年底满荷251兆瓦运行[27] - Apraava Energy夺得在阿萨姆邦及古吉拉特邦安装共约300万个智能电表的合约[28] - Apraava Energy获批拉贾斯坦邦两个全新跨邦郡输电项目,包括铺设约250公里400千伏全新架空输电缆及建造2500兆伏安汇流变电站[28] - 云南50兆瓦寻甸二期风场于上半年投入运作,江苏扬州公道太阳能光伏电站预计下半年投产,发电容量最高可达80兆瓦,广西150兆瓦博白风场于7月动工[36][37] - EnergyAustralia可使用90兆瓦/18万度电电池储能设备,预计下半年并网;Genex Power明年完成250兆瓦Kidston抽水蓄能项目,EnergyAustralia可使用其能源;维多利亚州350兆瓦Wooreen电池储能系统获规划批准[37] - 古吉拉特邦251兆瓦Sidhpur项目下半年全面投产,卡纳塔克邦约300兆瓦项目预计今年稍后动工;Apraava Energy年内取得为印度电力用户安装约300万个智能电表合约,并签订发展输电缆及变电站基建协议,配合开发20000兆瓦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37] 公司管理层变动 - 蓝凌志9月30日卸任首席执行官,10月蒋东强接任,王晓军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 - 7月1日,罗嘉进任中华电力总裁,吴永豪任中电动力总裁[18] - 2023年6月26日公司公布首席执行官继任安排,蒋东强先生将于10月1日接替蓝凌志先生出任首席执行官并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蓝凌志先生将担任顾问至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日止[65] - 2023年会上股东高票通过陈智思先生及阮
中电控股(0000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3-10 16:57
公司经营环境与规管情况 - 2022年公司面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放宽、乌克兰战争带来的能源危机和商品价格上涨冲击[2] - 股东关注议题包括地缘政局动荡、市场波动、经济衰退、气候行动等多方面内容[4] - 报告披露内容符合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等现行及新兴规管框架[2]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业务遍及香港、中国内地、澳洲、印度、东南亚及台湾,涵盖能源价值链主要环节[9] - 香港电力行业受管制计划协议规管,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为九龙、新界及大部分离岛超275万个客户提供服务[10] - 中华电力有限公司提供可靠度逾99.997%的世界级电力服务,客户数目约占香港八成人口[10] - 中电中国是中国内地能源业的最大境外投资者,在全国16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拥有超50个电力项目[11] 公司报告与披露相关 - 公司优化了对集团创造价值过程的论述,遵循《国际整合性报导架构》中“资本”原则[2] - 公司独立发布《气候相关披露报告》,载述主要气候行动和承诺[2] - 公司采用双重重要性方法,在年报中讨论对财务有重要影响的ESG议题[2] - 《可持续发展报告》阐释了集团对人类、环境及经济有影响的ESG表现[2]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集团营运盈利(扣除澳洲远期能源合约的公平价值亏损29.37亿港元前)减少22.91亿港元至75.6亿港元,计入未变现公平价值亏损和影响可比性项目后,总盈利减少至9.24亿港元[15] - 2022年香港电力业务收入506亿港元,较2021年的443.11亿港元增长14.2%;香港以外能源业务收入488.73亿港元,较2021年的389.41亿港元增长25.5%;总收入1006.62亿港元,较2021年的839.59亿港元增长19.9%[16] - 2022年香港能源业务盈利84.03亿港元,较2021年的81.41亿港元增长3.2%;中国内地盈利22.29亿港元,较2021年的16.6亿港元增长34.3%;澳洲盈利为 - 52.67亿港元,2021年为 - 0.83亿港元;印度盈利1.93亿港元,较2021年的2.21亿港元减少12.7%;东南亚及台湾盈利0.11亿港元,较2021年的1.73亿港元减少93.6%[16] - 2022年营运盈利46.23亿港元,较2021年的95.17亿港元减少51.4%;影响可比性项目为 - 36.99亿港元,较2021年的 - 10.26亿港元减少89.1%[16] - 2022年来自营运活动的现金流入净额127.34亿港元,较2021年的178.06亿港元减少28.5%[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总资产2360.26亿港元,较2021年的2398.09亿港元减少1.6%;总借贷592.17亿港元,较2021年的582.15亿港元增长1.7%;股东资金1054.98亿港元,较2021年的1130.34亿港元减少6.7%[16] - 2022年每股盈利0.37港元,较2021年的3.36港元减少89.1%;每股股息3.10港元,与2021年持平;每股股东资金41.76港元,较2021年的44.74港元减少6.7%[16] - 2022年股东权益回报为0.8%,2021年为7.5%;净负债对总资本为32.0%,2021年为28.1%;FFO利息倍数为7倍,2021年为12倍;市价/盈利为154倍(2022年)和23倍(2021年);股息收益2021年为3.9%[16] - 总盈利9.24亿港元,2021年为84.91亿港元;营运盈利46.23亿港元,2021年为95.17亿港元;股息78.32亿港元,2021年为78.32亿港元[22] - 每度电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0.55千克,2021年为0.57千克;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为3611兆瓦,2021年为3624兆瓦[22] - 香港供电可靠度为99.997%,2021年为99.999%[23] - 发电输出量为873.6亿度,2021年为911.83亿度;零售客户为521万个,2021年为515万个;环保违规个案为6宗,2021年为5宗[26] - 股东资金为1054.98亿港元,总借贷为592.17亿港元;整体劳动力为18752名;权益发电及储能容量为17970兆瓦,长期购电容量和购电安排为5098兆瓦;耗煤总量为394274兆兆焦耳,耗天然气总量为151327兆兆焦耳;输电和高压配电线路约16900公里,香港的总变电站和副变电站为15653个[30] - 本期所得税为16.49亿港元,营运成本为818.06亿港元;捐款为1000万港元[33] - 向股东派发现金股息78.32亿港元[34] - 女性雇员占比为26.7%,2021年为26.3%;管理层职位由女性担任的比例为29.1%,2021年为30.5%[28] - 2022年集团营运盈利由2021年的95.17亿港元下跌51.4%至46.23亿港元,总盈利为9.24亿港元,较去年减少89.1%[37] - 2022年第四期中期股息每股1.21港元,与2021年相同,2022年度总股息维持为每股3.10港元[37] - 2022年股东权益结余为105498百万港元,较2021年下降8.7%;非控制性权益及永久资本证券持有人结余为10196百万港元[70] - 2022年集团EBITDAF为14126百万港元,来自运营的资金为13555百万港元,来自运营活动的现金流入为12734百万港元[73] - 2022年资本开支为 - 14553百万港元,来自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为 - 15382百万港元[73] - 2022年借贷所得净额为10296百万港元,来自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为 - 987百万港元[73]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 3635百万港元,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251百万港元[73] - 2022年收入为100662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83959百万港元增加19.9%[76] - 撇除澳元平均汇率下跌影响,2022年澳洲收入增加118亿港元,能源业务显著增加103亿港元[77] - 客户收入增加13亿港元,主要因以较高能源价格与客户续约且大多在下半年发生[78] - 2022年营运支销为82,224百万港元,2021年为61,94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2.7%[79] - 2022年折旧及摊销为8,904百万港元,2021年为9,30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3%[79] - 2022年综合EBITDAF为21,044百万港元,2021年为24,49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4.1%[81] - 中国内地2022年出售防城港全部70%权益,录得亏损185百万港元[82] - 印度2022年出售Apraava Energy额外10%权益,确认计量亏损986百万港元及额外亏损2,677百万港元[82] - 2022年公平价值调整为4,250百万港元,2021年为497百万港元[83] - 2022年燃煤发电量为13,388百万度,2021年为14,705百万度;燃气发电量为2,600百万度,2021年为1,035百万度[78] - 2022年维多利亚州电力批发平均价格为133.6澳元/千度电,2021年为44.9澳元/千度电;新南威尔士州为182.2澳元/千度电,2021年为72.4澳元/千度电[78] - 2022年大众市场电力销售93亿度,2021年为91亿度;工商客户2022年为74亿度,2021年为70亿度[79] - 2022年所得税支销为103百万港元,2021年为1,965百万港元,减少94.8%[85] - 2022年总盈利为924百万港元,2021年为8,491百万港元,减少89.1%[86] - 2022年营运盈利为4,623百万港元,2021年为9,517百万港元,减少51.4%[86] - 2022年固定资产、使用权资产和投资物业为155,758百万港元,2021年为162,154百万港元,减少3.9%[88] - 2022年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为18,451百万港元,2021年为19,710百万港元,减少6.4%[88] - 2022年合营企业及联营权益为20,838百万港元,2021年为19,371百万港元,增加7.6%[90] - 2022年衍生金融工具资产为4,050百万港元,2021年为3,482百万港元,增加16.3%[91] - 2022年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为6,715百万港元,2021年为2,666百万港元,增加151.9%[91] - 2022年管制计划投资61亿港元推进两个大型项目建设,60亿港元用于发展/提升输配电网络和安装智能电表[89] - 2022年向香港接收站公司提供737百万港元股东贷款用于推进码头建设[90]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2022年为17314百万港元,2021年为1540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2.4%[92] - 应付账款及其他负债2022年为19627百万港元,2021年为1838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8%[92] - 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2022年为59217百万港元,2021年为5821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7%[94] - 净负债对总资本比率由28.1%上升至32.0%[94] - 自由现金流量2022年为11080百万港元,2021年为16793百万港元,同比减少34.0%[97] - 香港应收账款增加约20%,资本开支负债大幅上升[92] - 印度2022年终止合并Apraava Energy后应收和应付款项金额为零,2021年应收26亿港元、应付4亿港元[93] - 澳洲期货保证金账户增加23亿港元[92] - 资本投资包括108亿港元管制计划资本开支、30亿港元增长性资本开支和3.38亿港元收购业务/资产预付款项[97] - 年内标准普尔及穆迪确认中电控股、中华电力及青电信用评级,穆迪2022年12月确认EnergyAustralia首个Baa2信用评级,前景均为稳定[94] - 2022年EBITDAF为165.86亿港元,2021年为228.8亿港元[99] - 2022年股东权益回报为0.8%,2021年为7.5%[99] - 2022年未提取贷款额度为316.33亿港元,2021年为280.76亿港元[99] - 2022年总借贷为592.17亿港元,2021年为582.15亿港元[99] - 2022年每股股息为3.10港元,与2021年持平[99] - 2022年公司运营亏损5267百万港元,全年税后公允价值亏损2937百万港元,较6月的7957百万港元减少[131] - 2022年公司资本投资增加13%至160.09亿港元[169] - 2022年公司在香港受规管业务中,可持续发展融资占融资总额的68%,高于去年同期的58%[16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提取银行贷款额度为316亿港元,银行结余为43亿港元[169] - 按权益计算,中电涵盖价值链的范畴一、二、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按年下降7.4%,至60,223千公吨二氧化碳当量[171] - 2022年集团出售电力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每度电0.55千克二氧化碳当量,较上一年的每度电0.57千克有所下降[171] - 按权益及长购电容量和购电安排计算,燃煤和燃气资产的发电输出量减少6.3% [171] - 11月中电以1,648百万港元出售防城港电厂70%股权,预计使集团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与2022年相比减少约10%,2030年前投资组合排放量总共减少逾30,000千公吨二氧化碳当量[173] - 2022年输配和零售业务占扣除未分配支销前营运盈利的71%,燃气资产贡献为16%,燃煤资产亏损[175] - 集团资本投资上升13%至16,009百万港元[176] - 2022年集团营运现金流减少至127.34亿港元,总股息78.32亿港元与2021年相同[181] - 十年期美国国库债券孳息率从2022年1月初的1.63%急升至10月的4.24%,12月底回落到3.87%[181] - 三个月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从2022年1月的0.26%飙升至12月的5.42%,年底回落到4.99%[181] - 不包括永久资本证券的定息债务占总债务比率为52%,包含永久资本证券的定息债务占总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