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深度报告20250419:贸易摩擦如何影响我国就业?政策如何应对?
东吴证券· 2025-04-19 14:50
宏观深度报告 20250419 贸易摩擦如何影响我国就业?政策如何应 对? [Table_Summary] ◼ 贸易摩擦或对我国就业市场造成扰动 ◼ 出口就业人数的两种定量测算 ◼ 对等关税对就业影响的估算 2025 年 04 月 19 日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报告·宏观深度报告 证券分析师 芦哲 执业证书:S0600524110003 luzhe@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李昌萌 执业证书:S0600524120007 lichm@dwzq.com.cn 证券分析师 占烁 执业证书:S0600524120005 zhansh@dwzq.com.cn 相关研究 《中国科技产业为全球资产注入稳定 性》 2025-04-14 《美债抛售潮的原因:去美元化、流 动性冲击与中期财政扩张》 2025-04-13 东吴证券研究所 1 / 1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每百万元增加值吸纳的就业人数。关税冲击主要是制造业出口,制造业 有更多的资本和技术投入作为劳动要素的代替,因此每百万元增加值吸 纳的就业只有 4.7 人。相比之下,建筑业和部分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更强。每百万元增加值吸纳的就业人数较多的行 ...
高技术制造业宏观周报: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回落-20250419
国信证券· 2025-04-19 14:45
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04月19日 高技术制造业宏观周报 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回落 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回落。截至 2025 年 4 月 12 日当周,国信 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 A 录得-0.6,较上期有所回落;国信周频高 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 B 为 51.6,较上期回落。从分项看,丙烯腈、动态 随机存储器、六氟磷酸锂价格下降,航空航天、半导体、新能源行业景 气度下降;6-氨基青霉烷酸、中关村电子产品价格指数不变,医药、计 算机行业景气度不变。 高技术产业跟踪方面: 高技术制造业高频数据跟踪上,6-氨基青霉烷酸价格 280 元/千克,与 上周持平;丙烯腈价格 9150 元/吨,较上周下降 50 元/吨;动态随机存 储器(DRAM)价格 0.8630 美元,较上周下降 0.002 美元;晶圆(Wafer) 价格最新一期报 2.78 美元/片,与上周持平;六氟磷酸锂价格 5.90 万 元/吨,较上周下降 0.15 万元/吨;中关村电子产品价格指数:液晶显示 器最新一期报 91.04,与上周持平。 高技术制造业政策动向上,4 月 16 日,工信部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 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 ...
中国对美加征125%关税点评:政策有保障,转型有成效
上海证券· 2025-04-18 22:57
关税政策 - 2025年4月11日,中国将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145%关税[1][2] 经济影响 - 美国消费市场面临涨价压力,农业、能源等行业受损,跨国企业经营或受影响;中国短期经济和外贸有压力,但长期向好[2][3] - 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5246.56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12.77%;美国对中国出口1636.24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14.67%[2] 资本市场影响 - 美国股市整体下跌,4月10 - 11日美股下跌,三大股指较4月2日收盘下跌4 - 6%;美债4月7日转熊,10年美债收益率提升47BP,5年及以上期限国债提升40BP以上[6] - 美元4月7 - 11日贬值3.06%,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提升0.28%,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大;黄金价格上涨,伦敦金现货涨5.76%,COMEX黄金期货涨6.50%[7] - 中国国内债市走牛,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4月7 - 11日上涨0.35%,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降6.12BP至1.6568%;权益市场4月7日大跌后有所恢复但整体收跌[8] 应对策略 - 中国宏观政策更积极,及时推进增量政策,政策工具箱丰富[9][11] - 中国可提高消费与服务业比重,2023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仅51%,美、日、英均在75%以上,法国为72%、德国是67%;若消费比重提升15 - 25%,增量消费为2.7 - 4.6万亿美元[11] 风险提示 - 美国加征关税行动或升级,其他国家应对措施不一,美国科技封锁与打压升级[12]
每日复盘:2025年4月18日沪指收跌止步8连阳,两市成交额继续缩量-20250418
国元证券· 2025-04-18 21:15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4月18日沪指收跌止步8连阳,上证指数下跌0.11%,深证成指上涨0.23%,创业板指上涨0.27%[2][15] - 市场成交额9145.1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848.18亿元,全市场2420只个股上涨,2776只个股下跌[2][15]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上金融>成长>0>周期>稳定>消费,大盘价值>中盘价值>小盘价值>小盘成长>中盘成长>大盘成长,中证全指表现优于基金重仓[21] - 行业中通信、房地产、综合金融涨幅靠前,分别为1.70%、1.36%、0.97%;消费者服务、纺织服装、农林牧渔跌幅靠后,分别为 -2.39%、 -1.62%、 -1.53%[2][21] 资金流表现 - 4月1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0.52亿元,其中超大单净流出52.05亿元,大单净流出128.47亿元,中单资金净流出11.43亿元,小单持续净流入196.48亿元[3][26] ETF资金流向表现 - 4月18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以及中证1000等ETF大部分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增加[31] - 4月17日主要宽基ETF资金主要流入沪深300ETF,流入金额为39.46亿元[3][31] 全球市场表现 - 4月18日亚太主要股指收盘普遍上涨,韩国综合指数上涨0.53%,日经225指数上涨1.03%[4][34] - 4月17日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互现,德国DAX指数下跌0.49%,法国CAC40指数下跌0.60%;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33%,标普500指数上涨0.1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13%[4][34]
看多中国系列之一:政策可能超预期
开源证券· 2025-04-18 20:14
核心观点 - 对等关税已落地,关注政策超预期可能,看多权益和短债[3] 政策背景 - 中方反击决心强,“以我为主”扩大内需掌握主动权,本次反击速度和力度比2018年更强[3] - 这是持久战和接力赛,二季度是“压力测试”关键期,强反制、稳股市后有望加码政策扩大内需[3] 超常规政策内涵 - 节奏超常规,早出手且关键时点快出手,已进入政策落地窗口期[3] - 力度超常规,稳就业保民生是底线,2024年外贸拉动就业约2.2亿人,占总就业比重从2020年的26.4%升至30.3%,与对美出口直接相关就业人口可能3300万人,或1000 - 2000万人有失业风险;完成5%经济目标需增量政策,不同关税情形下对我国GDP扰动或在1 - 2个百分点区间,4月出口同比或回落至 - 3.4%,全年出口或在 - 12%左右[4] - 手段超常规,消费政策可能超预期,“类发钱”政策推出可能性提升,长远需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5] 政策加码方向 - 货币:可能降准降息,结构性政策支持出口、股市、地产,央行重启买债[6] - 出口:精准帮扶出口企业,进行外贸救济[6] - 财政:提振消费,加快支出进度,新增财政用于消费[6] - 地产:加大收储和棚改力度,一线放开限购,下调利率[6] 资产配置与风险提示 - 看多权益(国产替代、消费),看多短债,债券收益率曲线将陡峭化[6] - 政策变化和地缘政治反复可能超预期[6]
促消费政策持续推出,美联储保持观望
西南证券· 2025-04-18 18:03
国内经济动态 - 3月社融存量4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8.4%,单月新增5.89万亿元,同比多增1.05万亿元,二季度增速或因关税冲击有下行压力[8][9] - 3月出口同比增长12.4%,进口同比下降4.3%,贸易顺差1026.4亿美元,后续出口动能或逐步回落[10][11] - 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服务消费提质方案,或激活万亿级市场,推动服务消费占比向发达国家靠拢[13][14] - 青岛出台楼市新政,二孩、三孩家庭分别补贴5万、10万元,兼顾“稳楼市”与“促生育”[15][16] 海外经济动态 - IEA下调未来两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供应过剩压力加剧,油价前景谨慎[17][18][19] - 4月德国、欧元区ZEW经济景气指数大幅下滑,美国关税政策冲击欧洲经济信心[20][21] - 日本央行行长称若美国关税损害经济,可能采取“政策行动”,市场预计4月会议维持利率不变[23][24] - 美国3月零售销售环比大增1.4%,源于恐慌性消费,美联储警惕滞胀风险[25][26] 高频数据表现 - 上游布伦特原油、阴极铜价格周环比上升,铁矿石价格周环比下降[28] - 中游动力煤、水泥价格周环比下降,螺纹钢价格周环比略升[34] - 下游房地产销售周环比下降,4月第二周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13%[45] - 物价方面,蔬菜价格周环比下降3.5%,猪肉价格周环比上升0.05%[50] 下周重点关注 - 中国4月LPR、韩国4月进出口、美国3月谘商会领先指标等数据[4][54]
2025年3月经济数据点评:开局良好,内需发力
上海证券· 2025-04-18 17:51
——2025 年 04 月 11 日 《投资加快,消费向好》 ——2025 年 03 月 19 日 开局良好,内需发力 ——2025 年 3 月经济数据点评 [日期Table_Industry] : shzqdatemark [Table_Summary] 主要观点 2025年04月18日 | [Table_Author] 分析师: | 陈彦利 | | --- | --- | | Tel: | 021-53686170 | | E-mail: | chenyanli@shzq.com | | SAC 编号: | S0870517070002 | [Table_ReportInfo] 相关报告: 《3 月出口仍获支撑,顺差维持千亿》 ——2025 年 04 月 16 日 《价格双负局面延续》 开局良好,内需发力 3 月主要数据还是延续了向好趋势。作为经济成效综合体现的工业增 长明显加快,三大门类产业均有不同程度回升,采矿业回升幅度较 大。主要行业生产也呈现出涨跌不一。 我们认为作为经济第一增长动力的投资稳步上升。其中基建投资持续 发力,制造业投资仍稳。今年财政政策将全方位发力,赤字率和财政 赤字全面上调。超长期 ...
宏观经济研究:中国劳动供给弹性估算
长城证券· 2025-04-18 17:51
劳动供给弹性概念 - 劳动供给弹性指劳动供给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是研究经济变化、解决消费不足和完善改革的重要指标[2][7] 数据测算 - 全国口径用资金流量表劳动报酬和全国就业人数测算工资,按城镇就业占比测算全国每周劳动时间,农村按每周30小时计算[2] - 城镇口径用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结合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情况数据折算就业人员平均工资[14][20] 劳动时间 - 2024年城镇就业占比达64%,全国平均工作时间上升到42小时每周[11] 劳动供给弹性结果 - 全国口径劳动供给弹性为0.06,城镇化后城镇劳动供给弹性为0.2,低于部分OECD国家(加拿大0.38、荷兰0.25、美国0.28)[2] 高劳动供给特征及原因 - 劳动供给受非劳动收入影响小,主要受工资带动,居民财产性收入低,劳动市场自由交易受限[36] 影响及建议 - 高劳动供给与低边际消费倾向一致,低劳动供给弹性不利于宏观调控,建议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36][37][38] 风险提示 - 存在统计数据不全、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数据提取不及时、模型假设严格及与现实有偏差等风险[3][40]
三大股指涨跌不一,中马发表命运共同体联合声明
大同证券· 2025-04-18 17:32
行情表现 - 4月17日三大股指早盘低开后翻红,全天窄幅震荡,上证指数涨0.13%收报3280.34点,深证成指跌0.16%收报9759.05点,创业板指涨0.09%收报1908.78点[1] - 两市量能下降至0.99万亿,申万Ⅰ级行业多数上涨,房地产、综合领涨,汽车、有色金属领跌[1] - 沪深上涨家数2929家,平盘家数228家,下跌家数1973家,上涨家数占比57.10%,涨停家数未明确,跌停家数12家[6] - 沪深两市成交量875.88亿股,成交额9994.55亿元[6] 风险提示 - 市场流动性缩量可能加剧短期波动风险[2] 当日要闻 - 中马发表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联合声明[3] - 市场监管总局选取48个地区开展优化消费环境试点工作,部署17项重点试点任务[3] - 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特朗普关税政策,否认“美联储看跌期权”[3] 投资评级 - 大同证券对股票和行业有不同投资评级及定义,基准指数为沪深300指数[11]
阿斯麦(ASML.O)FY25Q1点评及业绩说明会纪要:25Q1业绩符合预期,中国大陆地区收入占比将下降
华创证券· 2025-04-18 17:12
2025Q1业绩情况 - 收入77.42亿欧元,环比降16.42%,同比增46.35%,符合75 - 80亿欧元指引,设备销售57亿欧元,安装基础管理收入20亿欧元[1][2][8] - 毛利率54.0%,环比升2.3pct,同比升3.0pct,高于52 - 53%预期,因EUV设备出售带动产品结构优化[1][2][8] - 设备订单39.36亿欧元,逻辑业务占60%,内存业务占40%[2][11] 业绩指引 - 2025Q2收入预计72 - 77亿欧元,环比降7.00%至0.54%,同比升15.33%至23.34%,安装基础管理业务收入约20亿欧元,同比增33%[2][19] - 2025Q2毛利率预计50 - 53%,环比降4pct至1pct,同比降1.5pct至升1.5pct[2][20] - 2025全年收入预计300 - 350亿欧元,毛利率51% - 53%[20] 业务情况 - 人工智能是行业增长关键力量,若需求旺且客户扩产顺利,收入有望达预期上限,部分客户不确定因素或使收入达下限[3][22] - 预计2025年逻辑业务收入增长,内存业务稳定,安装基础管理收入提升[3][22] - 25Q1中国大陆地区设备销售收入比例27%,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占比略高于25%,积压订单中中国部分占比20% - 25%[4][23] 风险提示 - 技术研发不及预期,下游扩产不及预期,贸易政策变化[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