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贝莱德的选择题
远川投资评论·2025-03-25 15:04

贝莱德全球战略布局 - 2025年一季度贝莱德断供上海两栋写字楼7.8亿人民币贷款,同期却以228亿美元参与巴拿马运河收购案[2] - 公司2024年末资产管理规模达11.6万亿美元,持有腾讯等中国科技巨头股票价值近3000亿人民币[2] - 2024年净利润64亿美元,巴拿马运河交易额相当于四年利润总和[2][5] - 通过2008年135亿美元收购巴克莱全球投资(BGI),资产管理规模从1.3万亿跃升至3.3万亿美元[7][8] - 1999-2009年市值从11亿增长至448亿美元,十年增长40倍[8] 政治周期与ESG战略 - 拉里·芬克推动ESG投资理念,2021年发行规模12.5亿美元的碳转型ETF创行业记录[11] - 2022-2024年红州因反对ESG撤资:路易斯安那州赎回7.94亿,得州撤资85亿,印第安纳州移除服务商名单[12] - 巴拿马运河交易后红州态度转向,印第安纳州财长称"与特朗普政府合作将带来机会"[12] - 公司战略从民主党倾向的ESG转向寻求政治利益最大公约数[13] 中国市场发展轨迹 - 2011-2012年获批QFII资格,2015年股灾后加大中国科技股和房地产投资[17] - 2015年获批QDLP试点,2017年12亿收购上海写字楼并获RQFII及私募牌照[18] - 2020年成为首家外资全资公募基金,2021年成立持股50.1%的合资理财公司[18][20] - 中国公募业务四年规模仅100多亿人民币,排名行业百名外,主动基金多数亏损[21] - 2023年面临美国国会调查,芬克将"opportunity"表述转向印度、日本和墨西哥[20] 风险管理与全球化配置 - 阿拉丁风控系统在2008年危机中表现突出,帮助管理美联储1.25万亿抵押贷款证券[24] - 通过多国主权基金合作扩大全球影响力,包括日本、挪威、新加坡等[24] - 超大型金融机构需要全球化配置而非单一市场选择,与港口交易对手面临相似困境[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