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2年应收账款净值为11,666.5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0.71%[9][10] - 公司应收账款2020-2022年末分别为10,052.12万元、10,045.29万元、11,666.55万元[9][10] - 公司2022年营收规模扩大导致应收账款余额可能进一步增加[10] - 2022年营业收入为5.63亿元,同比增长5.87%[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71万元,同比增长32.49%[27] - 毛利率为32.87%,较上年提升3.31个百分点[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37.6万元,同比增长41.21%[3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后)为14.00%,较上年提升4.63个百分点[27] - 2022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2698.2万元,为全年最高季度[36] - 总资产增长率为8.52%,较上年提升0.42个百分点[32] - 资产负债率(合并)为12.29%,较上年下降1.79个百分点[29] - 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88,较上年下降0.09[31] - 存货周转率为3.51,较上年下降1.01[31]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56,334.77万元,同比增长5.87%,主要得益于新客户和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9,600万元[52] - 公司营业成本为37,816.54万元,同比仅增长0.89%,降本增效措施显著降低单件产品成本[53] - 公司利润总额达9,081.00万元,同比增长30.72%,毛利率提升和汇兑收益增加是主因[53] - 净利润为8,371.00万元,同比增长32.49%,利润增长和税收优惠共同推动[5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037.62万元,同比大增41.21%,通过扩能提速和控制费用实现[53] - 货币资金增长14.70%至1.52亿元,占总资产比重提升至21.47%[59] - 应收账款增长16.14%至1.17亿元,占总资产比重升至16.53%[59] - 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7%至5.63亿元,毛利率提升3.31个百分点至32.87%[64][73] - 净利润同比增长32.49%至8,371万元,主因成本控制及汇兑收益增加[64][67] - 财务费用因人民币贬值实现汇兑收益,同比减少1,936.52万元(降幅378.76%)[65] - 轴承产品收入占比94.53%,毛利率提升2.96个百分点至33.98%[71][74] - 国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75%至2.31亿元,增速高于国内(2.12%)[7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8.29%至4,089万元,占营收比重降至7.26%[64] - 其他收益因政府补助减少同比下降87.89%至181万元[66] - 合同负债减少111.06万元(降幅34.54%),因客户预收款下降[62] - 管理费用增长31.31%至5,080万元,主因薪酬调整及摊销增加[65] - 2022年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现3.00元(含税)并转增2股[183] - 2023年度权益分派预案为每10股派现3.50元(含税),无送股或转增计划[186]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取得7项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新型的推力滚针轴承装配机"[3] - 研发支出金额为40,891,369.46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26%,较上期的44,588,906.67元和8.38%有所下降[90] - 研发人员总数从99人增至108人,占员工总量比例从17.60%提升至18.65%,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显著增加[90] - 公司拥有的专利数量从38项增至44项,发明专利数量保持7项不变[91] - 电动汽车废弃循环系统用滚针轴承研发项目已完成,目标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提升市场竞争力[93] - 汽车发动机平衡轴系统用滚针轴承研发项目正在进行中,待客户验证,预计将为公司销售收入做出较大贡献[93] - 汽车皮带轮用单向离合器轴承研发项目处于小批试制阶段,旨在形成自主知识产权[93] - 高速低摩擦圆柱滚子轴承设计方法研究已完成,待验收,目标为解决早期失效问题[93] - 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柔性球轴承研发项目处于开发样品阶段,旨在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94] - 公司与河南科技大学合作开展滚轮滚针轴承研制项目,研究润滑脂流动及密封机理[95] 行业与市场 - 中国轴承行业139家主要企业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1,080.81亿元,同比下降1.42%[55] - 2023年机械工业预计增加值/营收/利润增速约5%,新能源汽车和风电将带动轴承需求[57] - 中国轴承行业"十四五"目标主营业收入达2237亿-2583亿元,年均递增3%-6%,产量达224亿-253亿套,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2500亿元[108] - 轴承行业正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专业化分工将深化,高端轴承仍依赖进口[108][109] - 市场竞争加剧,国际巨头(如INA、TIMKEN、NSK)加速本土化,公司需保持工艺创新与成本优势[114] 风险管理 - 公司2022年外销收入占比为43.42%,面临国际贸易争端风险[10] - 公司面临汇率波动风险,因外销业务以美元或欧元结算[10] - 公司2022年直接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较大,主要受钢材价格波动影响[10] - 公司2022年外销收入占比为43.42%,国际贸易争端可能影响未来外销收入和利润增长[120] - 公司计划拓展国内市场并利用德国公司平台提升欧洲市场份额以应对国际贸易风险[121] - 直接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较大,钢材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公司盈利水平[122] - 公司采取预定和锁单等措施稳定材料价格,并通过国产化材料应用降低原材料风险[123][124] - 公司外销业务以美元或欧元结算,汇率波动可能影响产品竞争力和利润[125] - 公司计划通过人民币结算和金融衍生产品降低汇兑风险[126] - 公司2020-2022年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分别为23.11%、18.88%、20.71%,主要客户账龄一年以内但存在坏账风险[116] - 公司建立客户信用ABC分类体系,加强ERP信用管控及CRM回款跟踪以降低应收账款风险[118][119]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承诺避免同业竞争,目前正在履行中[135] - 公司及控股股东创元科技、创元集团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并承诺不从事与公司业务相竞争的投资或经营活动[140][141]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股份[144] - 公司控股股东创元科技承诺遵守股份转让限制性规定,并按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44] - 公司及控股股东承诺保持信息披露的一致和同步[143] - 公司及控股股东承诺填补摊薄即期回报,相关承诺正在履行中[139] - 公司及控股股东承诺规范和减少关联交易,相关承诺正在履行中[139] - 公司及控股股东承诺稳定股价,相关承诺正在履行中[137] - 公司及控股股东承诺《公开发行说明书》真实、准确、完整,相关承诺正在履行中[137]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公开发行说明书》真实、准确、完整,相关承诺正在履行中[137]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规范和减少关联交易,相关承诺正在履行中[139] - 公司承诺在精选层挂牌后三年内稳定股价,并敦促相关方履行义务[147] - 若控股股东未履行股价稳定措施,其股份不得转让且现金分红可能被截留用于回购[148] - 若董事及高管未履行股价稳定措施,其薪酬将停发且股份不得转让[149] - 公司承诺《公开发行说明书》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否则将回购全部新股并赔偿投资者损失[150] - 控股股东创元科技承诺若《公开发行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将购回原限售股份[151] - 创元集团承诺若因《公开发行说明书》问题给投资者造成损失将依法赔偿[152]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对《公开发行说明书》内容负责并承担赔偿责任[153] - 公司及控股股东承诺若未履行承诺将冻结资金或股票以赔偿投资者损失[151][152] - 公司承诺在发行挂牌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回购已发行股份[145] - 公司及相关方承诺若违背股份锁定承诺,违规减持收益将归公司所有[146] - 公司控股股东创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42.79%股份,期末持股41,382,000股,持股比例较年初保持不变[169][166] -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66.35%,其中创元科技持股42.79%,朱志浩持股4.00%,中国农业银行旗下基金持股3.40%[166] - 股东总数7,170名,前10名股东中包括1家企业法人、2家机构股东和7名自然人股东[168] - 实际控制人为苏州市国资委,通过创元集团间接控制创元科技35.57%股权[171][172] - 股东彭君雄持有有限售股份1,511,640股,占其总持股的75.45%[166] 关联交易与供应商客户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总额为125,094,697.24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1.87%,其中供应商1占比最高达10.43%且存在关联关系[77] - 前五大客户销售总额为299,039,488.9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53.08%,客户1贡献最高占比23.17%[77] - 报告期内公司重大关联交易中购买原材料预计金额为46,800,000元,实际发生41,639,886.40元[133] - 公司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为19,100,000元,实际发生18,415,544.66元[133] - 公司应付账款中与苏州联利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的期末余额为6,559,911.45元[134] 生产与运营管理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通过ERP系统实现订单与生产计划联动,降低营运成本[44][45] - 采购流程严格执行供应商年度综合评价制度,形成《合格供方名单》管理[43] 社会责任与环境保护 - 2022年公司组织党员参加防疫志愿者活动32批次,参加人数174人次[105] - 2022年公司员工知识和技能培训累计4,394人次,支出培训费用27.20万元[105] - 2022年公司安全和环境保护资金投入245.09万元[105] - 公司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105] - 公司于2020年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并全面运行ISO14001:2018环境管理体系[106] - 公司2020年6月24日取得苏州市生态环境局颁发的《排污许可证》[107] - 公司已编制应急预案并于2020年5月22日完成备案,备案编号302505-2020-072-L[107] 荣誉与资质 - 公司通过EN9100:2018国际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3]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工信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 - 公司滚针轴承获"江苏省机械行业优秀品牌奖"[3] - 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纳入北交所北证首只50指数及融资融券标的[40] - 公司拥有江苏省高性能精密滚动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研发平台资质[42] - 2022年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及"江苏精品"认证等荣誉[40][49] - 公司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苏州轴承厂,主持起草我国首部滚针轴承行业标准[40] - 公司入选北证50指数和融资融券标的,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2] 子公司与投资 - 全资子公司SUZHOU BEARING GmbH 2022年营收50.60万欧元,净利润2.75万欧元,总资产13.45万欧元[81][82] - 参股公司苏州联利精密制造有限公司2022年营收4,664.00万元,净利润358.44万元,公司持股25%[82] 税收与政策优惠 - 母公司轴承类产品出口退税率从15%提升至16%,垫圈类从5%逐步提升至10%[86][87] - 母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所得税优惠及研发费用100%加计扣除政策[88] - 2022年Q4新购置设备可享受100%税前加计扣除政策[89] - 公司2022年缴纳各种税费合计1,629.86万元[105] 募集资金与投资 - 2020年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156亿元,报告期内使用3,021.83万元,累计使用1.061亿元用于智能汽车轴承扩产项目[175][176] - 募集资金净额为103,486,792.45元,本报告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30,218,334.10元,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06,130,424.79元[178] - 智能汽车用高性能滚针轴承扩产与技术改造项目累计投入进度达102.55%,超出调整后投资总额[178] - 受新冠疫情影响,智能汽车用高性能滚针轴承扩产与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出现延期,公司将加快项目建设[179]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变更募集资金用途,也未使用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或购买理财产品[179] 高管与董事会变动 - 公司董事会人数为9人,监事会人数为3人,高级管理人员人数为4人[190] - 原董事长朱志浩持股比例从4.0012%降至3,870,000股,减持154,500股[192] - 董事长张文华持股比例从1.3266%增至1.59192%,增持265,320股[192] - 总经理彭君雄持股比例从1.6696%增至2.00352%,增持333,920股[192] - 董事、董事会秘书沈莺持股比例从0.652949%增至0.783539%,增持130,590股[192] - 监事、监事会主席唐雪军持股比例从0.527%增至0.6324%,增持105,400股[192] - 常务副总经理周彩虹持股比例从0.392549%增至0.471058%,增持78,509股[19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比例从8.593198%增至9.352437%[192] - 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职位发生变动[193] - 部分董事、监事与控股股东创元科技及实际控制人创元集团存在关联关系[191] - 公司董事、董事长朱志浩因退休辞职,张文华新任董事、董事长[194] - 公司新增董事沈莺,同时担任董事会秘书和财务负责人[194] - 公司新增董事孟杰,后因董事会换届离任[194] - 公司新增董事肖辉华,接替因个人工作原因辞职的马翔峰[194] - 公司新增董事吕文艳,具有会计专业背景和丰富财务工作经验[196] - 公司新增监事钱莉萍,具有会计学专业背景和多年财务部门管理经验[199] -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彩虹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长期负责技术研发工作[199] - 公司独立董事津贴为每人5万元人民币(税前)[200]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根据业绩考核和市场水平确定[200]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抵押固定资产19,132,690.61元,占总资产的2.71%,用于借款抵押[160] - 公司总股本由8,060万股增加至9,672万股,通过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2股[165] - 无限售股份总数从39,790,926股(49.37%)增至51,216,271股(52.95%)[164] - 有限售股份总数从40,809,074股(50.63%)增至45,503,729股(47.05%)[164]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有的有限售股份从34,485,000股(42.79%)增至41,382,000股(42.79%)[164] - 董事、监事、高管持有的无限售股份从2,269,124股(2.82%)减至1,360,708股(1.41%)[164] - 核心员工持有的无限售股份从1,065,092股(1.32%)增至1,250,558股(1.29%)[16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2,407.24万元,坏账准备为740.69万元,账面价值为11,666.55万元[9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账面余额为10,815.94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为222.83万元,账面价值为10,593.11万元[100
苏轴股份(430418) - 2022 Q4 - 年度财报